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禁运的国家当然也包括美国,还有东亚的日韩两国,但是并不包括欧洲的英国,因为英国确实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事,谁也不能说英国是以色列那边的,欧美各国的社会在这一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翌日,精疲力竭、脸容憔悴的尼克松在长期不露面之后又出现在电视荧光屏上。全国都看着这位历史性人物在世界经历一场悲剧的时刻,发表他对国家事务的看法。人人都觉得受到了打击,然而却并不十分了解这场世界性悲剧的严重性。
“美利坚合众国”,尼克松开始念讲话稿,他有点结结巴巴,因为他思想集中不起来。他继续念道:“美国将不得不对能源进行最严格的限制。这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在世界大战期间它也没有这样做过。”
他概述了即将提交国会讨论的一系列拟议中的措施:将车辆在公路上的行驶速度限制为每小时八十公里、降低所有楼房内的暖气温度、制订一项用油配给计划等等。
在“世界最重要的议会”的会议大厅里,美国参议院深孚众望的参议员,外交委员会主席威廉.富布赖特首先要求发言。
富布赖特在会上用沉闷的声音讲了一些异乎寻常的话:“亲爱的同事们,我应当直言不讳地向你们谈一谈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在当今世界上,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军事力量。它们就像是猛兽出没的丛林中的一些怯弱的小羚羊。作为朋友,我们应当向它们提醒这一点。
“如果它们真的威胁到大工业国,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平衡,它们就必须承担可怕的风险。趁现在尚未为时太晚,它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们的行动会给自己招致什么样的危险。”
“演的还挺像。”艾伦威尔逊搂着帕梅拉蒙巴顿的娇躯,对电视中的石油禁运新闻以及美国国会的表态冷嘲热讽,“亲爱的,就很离谱你知道么。”
看历史资料和亲身经历历史事件是完全不一样的,艾伦威尔逊现在就是这种感觉,如果说中东战争阿拉伯联盟对美国进行石油禁运,那没说的。
美国确实是坚决站在了以色列的背后,已经有传闻美籍以色列裔飞行员出现在了战场而且被击落,只不过美国并没有承认。
但凭什么禁运欧洲和呢?就因为欧洲国家没有坚决的支持阿拉伯联盟么?
这就很离谱,难道连中立也不行了么?欧洲国家虽然没有支持阿拉伯联盟,但也没有支持以色列,凭什么要被阿拉伯产油国石油禁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美国或者苏联吓唬欧洲国家,但实际上对欧洲禁运的是沙特,沙特在阿拉伯国家当中都算一个弱国,它敢威胁谁。
自从又在越南丢了一把人之后,美国肯定是不可能在组织几十万大军跨洋作战了,没看连征兵制度都改了。但对付一个沙特还是不超过美国的能力的。
“确实,美国想要动武,沙特确实是挺不住。”帕梅拉蒙巴顿点头,知道美国充满战争威胁的讲话真要付之行动,沙特肯定不敢这么表演,“白厅有什么应对办法么?”
“应对什么?英国是产油国,北海石油摆着看么?原来是中东的石油成本低,所以北海石油没有提升产能,再说了,石油禁运的名单上没有英国。我们是阿拉伯那边的。”艾伦威尔逊努努嘴,帕梅拉蒙巴顿白了丈夫一眼,凑过来对无上权威献上了红唇。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艾伦威尔逊才继续道,“真倒霉的是日韩,欧洲法国应该没问题,其他国家肯定会乱一阵。”
就法国都应该感谢他多年以来对法国的贡献,不然这一次石油禁运法国同样会手忙脚乱。
很快,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禁运就显现出来了威力,日本政府首先做出了反应。它宣布“对下列工业立即减少百分之十的石油供应:汽车制造、钢铁工业、机电工业、炼铝工业、水泥工业、轮胎制造、合成纤维、造纸以及石油化工”。采取定量供油的办法应对石油危机。
德国也迅速做出了反应。从十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开始,一向以拥挤、繁忙而著称的高速公路变得冷冷清清,因为政府禁止车辆在那里行驶。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强硬和绥靖
“秘书长,欧共体方面通知我们,参加关于应对石油危机的会议。”第二天上班,威克早已经等候,“刚刚首相私人秘书打来电话,首相也想要听一听白厅对石油危机的准备报告。”
“知道了,威克,放轻松。”艾伦威尔逊微笑着回答,“欧共体的会议确实十分重要,不过对于外交部而言,这个世界越发的混乱,反而是体现工作价值的机会,我们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还可以不是么,虽然并不是全部都可以。”
上班之前,艾伦威尔逊还和即将要和四大粮商代表见面的妻子,谈及了欧洲这边对石油危机的对策。
大多数欧洲国家是没什么抵抗力的,这是肯定的,欧洲在资源储备上哪怕是某大国级别,都不至于在能源上总被拿捏。
可问题是,欧洲在这上面别说是某大国级别,相反倒是和哪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很相似。
可以从实力地位出发对抗这一次的石油危机么?只能说法国可以,但其他国家就够呛了。
不要看非洲几内亚湾好像几个前殖民国家好像都有布局,根本就没用,除了葡萄牙之外,其他国家的非洲殖民地都已经独立了,就算是葡萄牙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坚持不下去,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这些葡属殖民地都在游击战当中。
已经独立的能源国家,不会因为欧洲国家一句话就不涨价,这可是涉及到了得加钱的问题。因为要和欧洲搞好关系,就压低价格以成本价格出售?
就说最近的利比亚,意大利一样不做不到让利比亚王国照顾意大利的利益,在金钱面前,谁和你维持传统友好关系。
只有真正掌控在自己国家中,属于自己的资源才会被使用,北海石油、阿尔及利亚石油属于此列,至于几内亚湾的石油,葡萄牙估计也够呛,里斯本政府对付游击队已经很勉强,石油涨价的话,葡萄牙军队也不会成为欧洲的希望,跟着沙特一起涨价平衡军事开支缓解财政压力,倒是很可能。
英法能够解决的问题是一部分石油禁运,至于石油涨价,什么团结的欧洲都狗屁话,那都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当然是跟着阿拉伯国家一起涨价。
“外交部的春天么,秘书长,可事情也太多了。”威克摇头苦笑,无上之权威从来都是这么从容不迫,真令人羡慕。
“事情还可以更多,参加欧共体应对石油危机的会议前后,还有智利的访问,以及说不定我们还可以代表欧洲,和阿拉伯世界好好谈谈。”艾伦威尔逊眉毛一挑,“大英帝国好歹是欧洲的领袖,说不定现在就有很多国家已经把希望放在了我们身上。”
光荣时代回来了,艾伦威尔逊施施然的说了一句,进入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一秒钟之后又出来,表明自己没迟到之后便步行至唐宁街十号。
“尊敬的首相,你的气色不错。”来到唐宁街十号,艾伦威尔逊神清气爽的打招呼,表达对现任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的尊重。
“艾伦,真能开玩笑。”哈罗德威尔逊小声嘀咕,“阿拉伯联盟宣布石油禁运,这么大的事,你却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白厅有什么建议没有。”
“没有。”艾伦威尔逊干脆的回答,然后解释道,“石油危机对其他国家来说可能是第一次见到,但英国是一个例外,在艾德礼首相时期,英国就曾经和伊朗打过石油战,印度因为印巴战争被石油禁运,还是我们帮忙的。所有的准备也预案,很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完成了。”
艾伦威尔逊笑呵呵的坐下,一副常公附体决胜于千里之外,赶紧把油枪平移二十米的踌躇满志光环在身,“北海石油增产需要时间,但是恰好,在伊朗石油危机之后,英国已经建立了一百八十天的石油储备制度,完全可以度过石油禁运,更别提石油禁运的名单当中没有英国。”
“这样看来就没问题了。”哈罗德威尔逊一下变得轻松,似乎已经想到了自己支持率上涨的美好未来。
“何止是没问题,其实问题在于涨价,而不是禁运。产油国一直认为宝贵的石油资源被工业国廉价利用。”
艾伦威尔逊耸耸肩道,“其实在石油价格问题上,中东包括伊朗,本身就和欧美关系微妙。就算是没有这一次的中东战争,迟早因为能源价格问题,双方还是会摊牌的。好在,不管是什么时候摊牌,英国肯定都是受到冲击最小的欧洲国家,因为中东战争摊牌更好,英国不会受到影响。”
“可是欧洲很多国家?你知道的,艾伦,能源是欧洲的大问题。”哈罗德威尔逊示意,就算是英国没有受到影响,其他国家受到影响出现经济衰退,英国也难免不会受到波及,各国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相的意思是,我们把北海石油以成本价卖给欧洲国家,换取各国的赞扬?”艾伦威尔逊似笑非笑的反问,“很有魄力的想法。”
“当然不是。”哈罗德威尔逊一听直接摇头,“虽然欧洲团结十分重要,但是各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那就是跟着涨价了,这样可以平衡政府的开支,石油公司也可以赚钱。”艾伦威尔逊点头道,“采取一个平衡各方面利益的价格,充分让欧洲和阿拉伯联盟谅解英国的立场,外交部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就很忙。”
石油涨价这事多简单那,要么起到领导作用谅大英之物力结欧共体之欢心,得到欧共体国家一切利益之外的感谢。
要么在商言商,把石油涨价之后卖给欧洲国家,禁运问题英国无法解决,但可以给钱之后出售石油。
“要看法国是怎么想的,阿尔及利亚也产油。”艾伦威尔逊还是提醒首相,小心一下法国人,从常理判断法国也不会牺牲自己稳定欧洲,凭什么?但也有微小的可能法国人真的犯蠢了。
这个可能性艾伦威尔逊认为还是不大的,欧洲这边在集体主义这方面从来都是缺失的,让利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不然会打两次世界大战么?
虽然战后欧洲团结的口号喊的响亮,但真涉及到利益,还是堪称庞大的利益,真为了欧洲团结就牺牲自己?
“这件事,我可以通过帕梅拉询问一下道达尔那边,打探一下消息。”
“毫无疑问,这一次石油禁运是石油公司的盛宴。”哈罗德威尔逊发出感叹,如果要不是英国有北海石油,他甚至都想要劫富济贫。
就算是现在公务员首脑说英国不会受到影响,他也不由得对英国几个石油公司接下来的丰厚利润感到眼热。
艾伦威尔逊很理解首相的心情,睡王也指责美国能源巨头趁机敛财,赚的比上帝还多。
这都非常正常,要是英国也深受通胀困扰,估计哈罗德威尔逊就不是想想,而是要付之于行动了。
“我马上安排一下外交行程,到时候会给首相送过来。”艾伦威尔逊向首相点头致意,准备为外交部的光辉岁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眼下的事情,有石油危机,又有矿业危机,比如占据世界很大铜矿比重的智利,在此之前,艾伦威尔逊还是拜托正在谈粮食出售的妻子,询问一下法国道达尔集团是怎么想的。
毕竟在利比亚石油的分配上,英法是一家一半,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和调整,法国那部分现在都落到了道达尔公司的手里。
“交给我,利比亚王国的业务中我和道达尔公司有合作。”百忙当中的女首富,给了区区公务员一个面子,“苏联今年又购买粮食了,和几个粮食公司谈的不错,大家利益均沾。”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妻子可靠。”艾伦威尔逊眼巴巴的凝视着帕梅拉蒙巴顿,“可能不仅仅是粮食上的收获,现在智利出现变故,罗德西亚的日子就好过了,能够几年好日子。”
“我们和苏联并非是敌人。”帕梅拉蒙巴顿捂嘴偷笑,在智利政变被粉碎之前,铜价维持在低价,阿连德粉碎了政变,这铜价一下子就涨上来了。
“也有石油带动了大宗商品涨价的缘故,未来几年你有的高兴。”艾伦威尔逊伸手揉着帕梅拉蒙巴顿的脸颊,“澳大利亚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帕梅拉蒙巴顿用前所未有的动力和道达尔公司勾结的同时,艾伦威尔逊则开始制定外交行程,欧共体会议当然是重中之重,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举行了特别会议。
专家们提出了一份关于“禁运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赤字和失业”的报告。报告指出,下一年度,共同体各国总的失业人数将达四百万。
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和法国总统皮埃尔·梅斯梅尔,进行了坦诚的沟通,是体现欧洲大国担当?还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问题,两人最终都同意,石油涨价只是一个市场问题。
两国首脑的深入交流,体现了欧洲悠久的政治传统,绥靖。
------题外话------
求月票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
“既然法国方面也认为这是一个市场问题,而非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欧共体会议拿出来一个决议,安排外交大臣去中东访问。如果欧洲国家众望所归希望英国出面的话,就可以这么做。不过别指望有什么成果,英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同样重要。”
就在自己家的艾伦威尔逊,握着话筒对外交工作进行指导,安排外交大臣帕特里克的外交行程,“外交部可能会忙一阵,忙完了中东的事,还有圣地亚哥的访问行程,邀请阿连德参加社会党国际会议。专门为他召开的。”
吩咐了几句,艾伦威尔逊长出一口气看向半躺的妻子,“预料的没错,法国的什么团结欧洲,哪有趁机出售石油改善财政盈余重要。”
“法国人不是一直口口声声的领导欧洲么?欧洲要团结。”小儿子阿诺德的表情近乎于嘲笑,“就这么领导欧洲么?”
“欧洲这边的国家知道个屁的集体利益,从世界范围之内的文明来看,那都是纯粹的地板。”
艾伦威尔逊不屑一顾的嘲讽,“但凡是有一点这方面的能力,爱尔兰都不会几百年来无法消化,法国人虽然是一个大陆国家的思维,这方面同样是欧洲水平,地板砖里面稍微硌脚的一个。”
我大欧洲横行世界几百年,就靠着自私自利,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让利,法国和英国采取一个态度,既然自己有控制的能源,那当然是和阿拉伯联盟一起涨价,团结的欧洲说说而已,还当真了?
在说什么团结,什么集体当中,老毛子都算是欧洲的上限了,农业时代擅长这方面的文明,和平教和儒家倒是算擅长,如果和平教和儒教两个比较的话,艾伦威尔逊还是觉得和平教更加厉害一点,从六世纪宗教出现,以极快的速度扩展到了半个文明世界。
不过强调集体也必然有缺点,这样的文明肯定是要压制异端的,不符合传统价值观当中的思想肯定比欧洲这边压制的狠。
“阿拉伯人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家,是欧洲的幸运。现在都这么难对付了,真出现几个强势国家,那真是文明世界的梦魇。”阿诺德非常同意老父亲的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收获,看来就是让奥斯曼帝国灭亡。”
“你们父子两个还真有共同语言。”帕梅拉蒙巴顿一双眼睛在父子二人中间不断打转,“怎么?把白厅搬到家里来了?”
“母亲,男人之间的快乐,不要用个人的偏见来形容。”阿诺德一副好大儿的乖巧,“只有我们才知道,父亲为了这个国家的奔波。稍微体谅一下一家之主的辛苦,做到这一点不过分吧。”
“你真知道男人之间的快乐么?”帕梅拉蒙巴顿白了一眼胳膊肘向外拐的小儿子,心说你爸爸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你爸爸连公主你都……
“要是你姐姐在就好了,自从帕米拉去纽芬兰,你是不是感觉解放了?”
“帕米拉?以她的思维,确实很难做需要耐心的产业,博彩业可能确实适合她。把赚到的钱用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协会,大概也就是这样。”
阿诺德摇着头,“我还以为作为大姐,她怎么也会去一趟罗德西亚,帮着分担一下粮食矿产上的工作,毕竟现在铜矿价格出现了短暂上涨。如果石油危机持续的话,一旦欧美工业受到波及,某些原材料可能会下跌,可能不会出现万物齐涨的场景。”
“这一点不一定,或者说铜矿价格不一定。铜矿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取决于美国的恐慌。拉美很多事情不能和世界其他地方同等看待。欧洲有很多社会党人,美国为了苏联也都容忍了。但对拉美的社会党,美国看他们就和看到苏联要扔核弹一样。”
艾伦威尔逊教导道,“还不能确定只是石油上涨还是所有大宗物品都会上涨。”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历史上阿连德被推翻之后,铜价确实马上恢复到了原价,可见阿连德执政时期的铜价确实是被美国打下来的。
但是从石油禁运之后的一九七五年开始,因为欧美各国的工业被石油危机波及到,导致出现了经济危机,很多大宗物品的价格又下跌了。
“经济困难的话,有一个东西从来都不会免于上涨,那就是粮食。”
阿诺德想了一会儿道,“苏联总是这么采购粮食的话,会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苏联购买的多了,其他国家购买粮食就困难了。而苏联在去年接受了美国的五年期贷款,和英国的贷款,又会免于受到粮食价格波动影响。”
“阿诺德,苏联吃不饱饭的问题,比其他国家吃不饱问题更加严重。世界边缘角落吃不饱饭,顶多就是,游行抗议?推翻政府?了不起就是一场内战,打上个一两天?三四个月?五六年。死伤个七八千、百十万人。”艾伦威尔逊孜孜教导道,“那也不算大事,但苏联人吃不饱可是会生气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阿诺德也像是广恍然大悟一般点头,“帕米拉要是在家一定会同意的,她就认为保护珍惜动物迫在眉睫。”
以色列宣布控制大部分约旦河西岸地区,以及粉碎了叙利亚从北方的进攻。
可能是阿拉伯联盟宣布石油禁运的消息,造成了全世界的震动,以色列紧接着宣布了在战场上的优势,表明自己仍然是占据主动的一方。
外交部判断这个消息是否真实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认为没有必要,“这就和埃及有一百万平方公里领土,但只有百分之三能住人一样。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土地就是空地,约旦军队都缩到城市当中防守,以色列占据大部分约旦河西岸土地有什么奇怪的?”
别说占领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土地,以色列说还占领着大半个西奈半岛也可以,因为西奈半岛的情况和约旦河西岸差不多,埃及的装甲力量损失之后更加不会出城了。
听以色列怎么说,还不如关注一下地中海对峙到什么规模了,还是关心欧共体会议,英国毕竟也参加这一次的应对会议了。
在经过欧共体各国的激烈讨论之后,各国取得一致意见,希望英国代表欧洲发挥外交影响力,能够促成欧洲和阿拉伯联盟的直接对话。如果可能的话,希望能够让阿拉伯各国派出代表和欧共体谈。
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已经做好了准备,将要在欧洲各国期盼的目光中开始中东之行,艾伦威尔逊仿佛看到外交大臣骄傲的挺起胸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天欧洲国家对英国的期盼,主要还是因为英国在波斯湾保留了军事存在,而且在阿拉伯和以色列的问题上,并没有糊涂。”艾伦威尔逊现实认可英国在中东问题上不和阿拉伯国家敌对的正确,然后话锋一转,“大臣做出努力的样子就可以了,就算最后能谈成功石油禁运的事,石油涨价也不可避免。”
“法国似乎也避重就轻,只关心石油禁运的事。”外交大臣帕特里克也注意到了巴黎政府的暧昧态度,“要以国家利益为准绳。”
二战之后,从来没有一个英国外交大臣的出访,被如此多的欧洲国家所重视,虽然外交大臣出访的不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帕特里克的中东之行首访之地是开罗,埃及是阿拉伯的领袖国家,英国也是一直这么塑造的,第二个目的地就是沙特,伊拉克则排在第三,紧张的行程甚至还包括了伊朗,最终在科威特和没正式独立的阿联酋为止。
法国当然不希望让英国独美,法国外长的出访国家主要是北非,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虽然不如中东国家分量这么足,法国也尽力了,法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在大叙利亚地区,叙利亚现在是苏联的盟国,黎巴嫩影响力太小。
在英法两国开启外交工作的同时,欧共体就决定发表一项声明,表示在中东问题上“欧洲观点一致”。它们还呼吁在欧洲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开展直接对话,以此作为英法两国外交工作的支持。
沙特国王费萨尔在接待造访的英国外交大臣时候,十分郑重的表达欢迎,“说实话,阿拉伯联盟一直郑重的等待着欧洲国家的邀请。”
当中东产油国纷纷表示同意和欧洲国家进行直接对话,让英法两国发挥外交影响力的时候,让处在交战方的以色列坐立不安,以色列高层充满了悲观,欧洲中立总比欧洲敌对好,但看来欧洲似乎准备对阿拉伯国家妥协了。
“事到如今,我们不能看着辛苦建立的祖国走向灭亡,为此使用一切办法也在所不惜。”经历过二战惨痛经历的梅厄夫人开口道,“空军做好准备,必要的时候开启核打击。”
这一天的以色列对外的公报当中,公开了以色列手中有核武器的事实,面对着灭国威胁的以色列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终于在这个时候,以色列亮出了自己的核武器。
总理梅厄夫人命令沙漠中的战斗机和近程导弹装上核弹待命,足以导致核战争的扳机已经扣紧!
1...575576577578579...7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