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题外话------
求月票。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欧洲投降了
白厅七十号,艾伦威尔逊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听完了关于中东战争的最新讯息,也就是以色列亮出核武器的消息,然后点了点头道,“接待阿拉伯各国代表的事情一定要办妥,但不能把话说的太满,就说阿拉伯各国已经是独立的国家,英国可以提供欧洲和阿拉伯各国见面的机会,但能谈出来什么,还要欧洲自己争取,殖民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嘛。谁都不能用武力逼迫其他国家。”
“秘书长,以色列表示自己有核武器了。”威克张了张嘴,难道以色列宣布有核武器的事不重要么?什么时候连核武器都不重要了。
“它敢扔再说吧,派人在双边对话的时候安抚一下阿拉伯各国。”
艾伦威尔逊不耐烦的摆手,“真以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一个了不得的角色么?宣称有核武器是一回事,敢扔出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以色列最大的保护根本不是核武器,而是欧洲发生过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导致在一定意义上,以色列受到了这种偏向舆论的照顾。”
“可实际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和当初德国人对待犹太人有区别么?以色列做到的那些事,只要英国高频率报道一个月,比阿拉伯世界增加多少飞机多少坦克都有用的多。”
“这事我们给予一个正式的外交公函表示知道了,其他也帮不上忙,但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会围绕以色列核武器的问题在暗中交锋。而英国现在能管的是什么呢?石油禁运。”
英国不该关心的事,在艾伦威尔逊这里就一点都不重要,巴勒斯坦问题还有其他衍生问题,以现在的战争进度来说,以色列和参战的国家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那就是一个尼布楚条约,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尼布楚条约的本质是什么呢?大清,“这个条约还算公平,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又有点亏。”
帝俄,“这个条约似乎还算公平,但是总感觉好像有点亏。”
至于蒙古人,按照雨果的话来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我们的家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哪儿不仅仅有广阔的土地,还有漫山遍野的牛羊,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手挽手,笑嘻嘻的握手言和,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帝俄、一个叫大清。”
当大清和帝俄最终握手言和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当地是蒙古人传统的活动范围,就如同现在,有一个真关心巴勒斯坦的国家么?
约旦其实是想要把约旦河西岸纳入自己的管辖,而不是让巴勒斯坦建国,在这一点上约旦和以色列的追求没有区别。
至于加沙地带,埃及王国差不多也是这么想的,阿拉伯要消灭以色列并不是因为那是巴勒斯坦的土地,而是因为土地是阿拉伯人的土地。
具体一点就是埃及的土地、约旦的土地、叙利亚的土地。
消灭以色列的胆子大家没有,但以消灭以色列的名义,把巴勒斯坦消灭,这个胆子不但有而且很大。
以色列的核武器用来进行威慑,说不定就是一个中东版尼布楚条约的契机,但要是敢扔出来,比如给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一国首都一个,那就要看三百万以色列公民跑的是不是够快了。
要说犹太人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些危言耸听,毕竟美国也有不少犹太人,但以色列境内的犹太人估计很难保留下来。
而且不会在有人说什么二战受害者,名声估计和已经盖棺定论的第三帝国一致。
中东战场出现了为期两天的诡异平静,上午在开罗,下午就到了利雅得,三天时间已经把中东转了一遍的英国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带了一堆阿拉伯国家的特使,迈着矫健的步伐,到达了这一次欧共体首脑会议的主办国首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温莎城堡酒店,帕梅拉蒙巴顿接待了阿拉伯国家的特使们,向着伊拉克王国的特使,也是王室的重量级成员阿卜杜拉亲王问好,“亲王这一次远道而来,处于地主之谊,我怎么也要照顾一下。”
“帕梅拉好久不见,感谢你的安排。”阿卜杜拉亲王马上点头致意,向代表了无尽金钱的帕梅拉蒙巴顿问好,“公主殿下的酒店很好,是一个很好的下榻地点,不过不知道您的目的是?”
帕梅拉蒙巴顿扫视了一眼身着阿拉伯长袍的特使们,微微一笑解释道,“就是单纯的招待,我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回澳大利亚的间隙,见一见老朋友们,我之前也和道达尔公司谈了一下,我们双方对当前局势都谅解。绝对没有任何施加压力的意思,伊丽莎白从个人角度来说,也希望双方的私人关系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自然知道,女王陛下对双方关系的看中。”阿卜杜拉亲王马上脸色一正,“捍卫彼此的利益,女王陛下能够谅解,真是太好了。”
帕梅拉蒙巴顿这一次出现,只是要维护一下私人关系,至于阿拉伯和欧洲的博弈,这和她无关。
而且从利益角度来说,石油价格上涨的利益,也会有女王陛下的一份,阿卜杜拉亲王在内的阿拉伯特使们,非常欣赏女王陛下的谅解,并且希望帕梅拉蒙巴顿能够表达对伊丽莎白女王的敬意。
“完全没问题,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这件事变色。”帕梅拉蒙巴顿点头,然后表示自己已经准备了很清真的食物,希望这一次的对话能够顺利。
也门外交部长布特弗利卡开口询问,“这位女士,就是世界上最有财富的女人。”
“也许不用把女人这个前缀加上去。”阿卜杜拉亲王回答,至少比起有着世界首富称号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肯定更加名副其实。
虽然有以色列释放自己有核武器的消息,但欧共体国家和阿拉伯联盟双边会议没有受到一点点干扰,会议由丹麦首相耶恩森先生主持。
他把石油生产国的特使们领进丹麦议会中最大的会议厅,在讲话中首先表示歉意说:“由于尽人皆知的原因,这间大厅很冷。整个议会大厦都没有烧暖气。”
众所周知的原因当然是欧洲处在石油禁运当中,丹麦现在也在应对石油危机采取举措,号召节省能源的一揽子办法。就包括今天会议厅的供暖也要节省节省,耶恩森算是比较正派的,这个年代欧洲在面对能源问题,还真的拿出来一些办法,
几十年后那一次,除了涨价和各种奇思妙想之外,有举措的办法可并不多。
双边对话就在这种气氛中开始,叙利亚外交部长布特弗利卡,作为苏联的亲密盟国,在这一次和欧洲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得到了信任,作为阿拉伯联盟的发言代表,和欧共体国家讨论这一次石油危机的解决问题。
他对会议表示满意:“我可以肯定地说,欧洲和我们之间的接触将不断进行下去。这次会晤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此之后,欧洲和阿拉伯国家将能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加强”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伦敦造福社会的艾伦威尔逊,搂着玛格丽特公主的细腰,另外一只手刚刚放下电话,对小姨子努努嘴,两人进行了一番口舌之争,才满怀感恩的开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欧共体马上就要投降了。”
“向一帮养骆驼放养的国家投降?”玛格丽特公主不满的嘀咕,“我记得好像有报道说,之前欧共体会议上,还说应该让这些只拥有不值一提力量的产油国,知道一下什么叫工业国的实力。”
“这可能会把阿拉伯世界推向苏联,现在已经有不少阿拉伯国家和苏联关系不错了。”艾伦威尔逊有些难为情,小姨子刚刚的话有点像是两人刚认识的时候,那副讨厌鬼的模样。
还是说公主殿下一直都是这样没变,只不过是在他面前收敛了。
玛格丽特公主说的还算是好听,要是懂王评价这件事,不得来一句瞌睡乔,正在跪遍全球,乞讨石油?
加强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这对欧洲人来说是最容易做到的。他们一心希望禁运赶快结束。由于石油涨,加之石油输出国迅速压低石油产量,欧洲人的石油储备大幅度地减少了。
他们准备按阿拉伯人的要求去做。他们只是希望阿拉伯人明确告诉他们应做些什么才能换取石油,他们到底应做些什么呢?
欧共体和阿拉伯联盟进行对话的进展,被英国泰晤士报盛赞,“英国体现了解决这一次石油危机的领导力,为这一史无前例的危机做出了贡献。”
这一天的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英国带领欧洲国家,向阿拉伯人投降了。”
------题外话------
啦啦啦!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墙角
“美国人说话真是不好听,那怎么能叫投降呢。”赶赴伦敦,共同商议化解石油危机的安娜碎碎念,作为海尔曼家族的两个话事人之一,她必然要在这个时候,为了联邦德国的发展尽心尽力。
安娜也带来了最新的对话会议进展,毫无疑问的是,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倾向于妥协,也不是没有例外,荷兰就表达了强硬的态度,还有挪威,但挪威最终还是倾向于大多数国家的意见。
“懂了,挪威是看冬天快来了,怕出现什么意外。”艾伦威尔逊了然的点头,挪威虽然有北海石油的一部分,但因为北海石油因为石油价格长期处在低水平所以产能不高。
这马上就冬天了,万一产能无法按计划提升,挪威就闹出一个产油国出现能源危机的笑话。
挪威和荷兰属于北海石油的既得利益者,但这和联邦德国没有关系,瞧瞧联邦德国那可怜的领海就知道,战败国待遇绝不是妄言。
联邦德国的领海不能说没有,也基本上约等于没有,自然是在这个时候硬气不起来。
“巴列维那个人不可靠,明明合作愉快,就是不能帮个忙。”安娜满腹委屈,觉得德国对伊朗的照顾却换不来感恩,真是狼心狗肺。
“我感觉你在内涵英国,英国也是产油国。”艾伦威尔逊伸手丈量着龙骑兵的傲人曲线,凭空造牌的提出了指责。
“少来这种凭空造牌的话术。”安娜骄傲地挺起胸膛,方便无上权威的抚慰,“你就喜欢在女人面前,显示你的深谋远虑。”
艾伦威尔逊深感自己得意忘形了,有三个和同等地位的女士是不吃pua这套的,龙骑兵姐妹可是苏联高材生。
至于葛丽泰·嘉宝,人家一个资深宅女,根本没什么主动求人的时候,pua嘉宝就是pua空气。
知错能改的无上权威不在多说废话,一心一意的用自己的口才说服了安娜,小龙骑兵本来就不是过来谈爱国的,她来英国的目的从来都是希望自己的空虚被男人填满,爱国那是附带的。
美国说英国怂了这件事,艾伦威尔逊是不在乎的,美国有舆论霸权,英国的舆论霸权不见得就弱了,这可能是两国实力差距最小的领域。
为了世界霸主的位置,英国没打过谁?也堪称为此奋战到了最后一刻,现在世界霸主都不是英国了,英国还在乎你说什么?
大国英国不愿意招惹,哪个小国敢跟风,谁跟风打谁,阿根廷除外,对阿根廷要绥靖。
当然这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真当他看不出来石油涨价是配合稀释美元超发?太过分了,英国散播一下阴谋论,真会遭到大损失的是美国。
通过五眼联盟沟通之后,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第二天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就换成了别的事,不在关心欧洲是不是投降的消息了。
欧洲这一次遭到阿拉伯联盟的制裁,就没有一个人能看出来么?
事实上欧洲执行委员会主席专门接见了阿拉伯国家的特使,当面问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在中东无所作为,难道你们不相信这一点吗?你们搞禁运是针对美国,可是美国并没受任何影响,而我们欧洲却受到了你们的打击。告诉我们,你们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
欧洲怎么可能没有聪明人,看不出来美国本身具有丰厚的石油资源,而欧洲除了有一个被少数国家分享的北海石油,那真是毛都没有。
同时受到制裁美国受到的影响远远比欧洲要小。怀疑美国和沙特勾结的可不仅仅艾伦威尔逊这个卑微的社会公器。
但欧共体英法两国不做声的情况下,其他国家又能怎么办呢,这一次阿拉伯国家的部长们意外地发现和他们对话的欧洲人竟变得如此谦恭、软弱、和气,同时又是那样的无能为力,不知所措,这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能说美国把巴以问题和这一次石油禁运捆绑在一起,确实是十分高明。阿拉伯联盟在这种问题上是不会后悔的,而美国乖乖的接受制裁,欧洲国家就只能低头承受。”
把正事忙完了,赤条条的两个人依偎在一起,艾伦威尔逊便为怀中的小龙骑兵详细讲解,美国这一手堪称是阳谋的操作。
“可苏联地大物博,石油涨价了,苏联一样会变得更强。美国人看不出来!”安娜歪着头凝视着男人,脸上还带着坐火箭之后的余韵。
“苏联的经济和自由世界的经济体系关系不大,美元的超发只能让认可美元价值的国家吸收。欧洲不就是那个人傻钱多?”艾伦威尔逊挑了挑眉,当猴马上安慰道,“不过这招如果双方的地缘结构没有大变的情况下,只能用一次。”
和历史上的石油危机比较,欧洲国家都要感谢他这个英国内阁秘书长的存在,不然的话,问题只会更大,损失稍微大一点就是百亿规模。
历史上日本因为赤军的动作,侥幸没有被这一次的石油危机收割到,但是这一次就没这么幸运了,中东战争也没打这么多次,尤其是没打让纳纳赛尔吐血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没占领这么多领土,仇恨还不够,阿拉伯自然不用玩恐怖袭击那套。
战场上怎么样,是哪一方占上风,甚至以色列有没有核武器欧洲已经不关心了,欧洲现在最关心的就是,石油问题能不能谈。
怀疑美国和沙特勾结,捆绑巴以问题收割欧洲的声音不是没有,但在冷战这个大背景下,欧洲也只能吃了这个暗亏。
在阿拉伯国家的特使们回国之后,马上召开了阿拉伯联盟部长会议,部长会议结束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宣布该组织“决定对欧洲共同体的态度予以回报,并准备作出具体表示”。
但这个回报实际上并不十分慷慨,当然,不管怎么说,这总算是第一步:按照禁运规定,阿拉伯联盟的石油供应量每月都应自动递减百分之五。现在该组织宣布“十二月份将不对欧洲共同体国家实行此规定”。但荷兰除外,因为它采取了强硬态度。
在英法两国领导下的欧洲,扑通一下就跪下了,这当然有英法两国想要趁机利益均沾,在欧共体内部借着石油危机转移一下财富的因素。
但不管怎么说,英法这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做到了应该做的,没事就欧洲团结,有事就共同割韭菜,哪怕是联合阿拉伯人。
现在压力全部落在了日韩身上,日本和韩国的处境比欧洲更加困难,如果说在资源上,欧洲距离某大国都差得远,完全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那么日韩两国还要在底上一个级别,日本那种只能做标本展览的自身资源,和韩国可谓是卧龙凤雏。
日本是处境最困难的国家。如果它也在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压力下作出让步,那么它就会三十年来第一次面临同美国决裂的危险。
这于日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就象紧贴在岩石上的牡蛎一样紧紧依附美国。
但是,如果它拒绝听从阿拉伯人的呼吁,那就会招来灭顶之灾:巨大的油轮每天都从霍尔木兹海峡穿越半个地球来到横滨港为日本送来石油。
没有这些油,整个日本岛就会陷入停顿状态,乃至失去一切生机。
这一次日本显然没像是历史上那样,因为赤军攻击以色列得以在石头危机当中幸免,一样成为了被石油危机收割的对象。
艾伦威尔逊很高兴,辗转腾挪这么长时间,总归是上帝保佑,没有让日本再一次成为漏网之鱼。
“爱丽莎,最近忙什么呢,不知道为什么,总想要关心一下高级专员的工作。”
艾伦威尔逊拨通了吉隆坡的电话,对着马来亚高级专员爱丽莎一语双关的表达关心,说正事的时候则正经不少,“日本和韩国这一次也避免不了被石油危机收割,对马来亚来说更是一个好机会。日本不会完蛋的,真有这个趋势,美国不会不管。”
日本毕竟是美国在亚洲的桥头堡,一定要比潜在敌人先进这么一点,日本还有一个优势。
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前,我堂堂山巅之城的各大车企,推出的旗舰车型,无非就是v12发动机做动力的全尺寸suv,日本那种陆地巡洋舰都是属于小巧玲珑。
日系车因为日本资源贫瘠,开始就是以省油可靠作为买点,这一次石油危机油价上涨,对日系车是一个利好。
而对多种油老虎集合的美系车,无疑是一个灭顶之灾,现在无上权威面前有一个两难的选择,是希望美国汽车业跪,还是希望日本被收割的一蹶不振。
想想还是美国汽车跪比较好,日本毕竟是一个基础上就很差的国家,美国在工业时代的基础太好了,汽车也萎缩有助于全世界的平衡。
“把马来亚的石油按照阿拉伯联盟的定价?再涨一点,马来亚距离日本这么近,让日本人省下不少运费呢。”想到沙特这个亲美国家,艾伦威尔逊决定不能让这些中东产油国占太大便宜,既然巴以问题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正确,他就给日本顶牛的底气,“这样马来亚和日本都有美好的未来,是一种符合彼此利益的双赢。”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国
英国不可能凭空变出来比肩波斯湾的石油资源,能供出口的石油当然只是少数,不管是北海石油还是还是马来亚包括文莱的石油,大头肯定要供应自己使用,凭空造牌是不行的,但可以进行供应链优化。
在英国手中捏着一部分石油,而且没有被阿拉伯世界制裁的情况下,进行供应链优化也不是没有余力帮助遭受制裁的自由世界。
进口波斯湾的石油自用,把北海和南海的石油分别供应欧洲和日韩不就行了么?
当然大英帝国绝对不会向某些养骆驼的国家低头,变通一下,百分之五十一的民主石油和百分之四十九的封建主石油混合,这不就是民主石油了么?
这样也无损于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阿拉伯联盟尤其是沙特愿意配合美国涨价,本质上是为了涨价,不是为了真的石油禁运。
不然沙特人吃什么呢?砂子沙特肯定有的是,但那不能解决问题。真的高呼真主至大不出口,一定要和工业国对着干,沙特很可能会革命。
在联合国不知道第多少次呼吁双方停火的大会召开之时,香江总督接到了来自伦敦的电话,
港督麦理浩正开口滔滔不绝,准备就建立廉政公署,扭转香江的广泛治安问题进行汇报,“秘书长,你在听么?”
“克劳福德,我当然很关心香江的治安,但是你也知道香江作为一个中转港,人口也堪称密集,石油危机会不会对香江造成影响?”艾伦威尔逊总要表现一下对香江的关心,哪怕他并不关心。
“只有当天出现了一丝恐慌,但英国并不在制裁范围之列。”麦理浩表示没有问题,现在的香江一切正常。
“大英帝国对亚洲的利益从来都极为看重,香江作为一个中转港的重要性,我不说你也很明白。”艾伦威尔逊拿捏着官腔道,“诚然日韩两国一定会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所以看在美国的份上,英国肯定会提供一定的帮助,众所周知英国和日本的关系也相当好,这都是应该做的。”
面不改色的艾伦威尔逊,谎话连篇的阐述者英国和日本的关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新时代英日同盟再现。其实就把香江多年走私锻炼出来的队伍,在这一次的石油危机应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毫无疑问这一次石油危机,大英帝国将是日本的坚强后盾,区区一帮养骆驼的封建主,还敢威胁强大的工业国,真是不自量力。
日本根本不需要怕,坚定地和美国站在一起就行了,阿拉伯联盟当中又不是没有英国的传统友好国家,只要日本敢嘴硬一句,科威特就会摔杯为号让日本感受一下荷兰的待遇。
不知道日本有没有荷兰,企业有壳牌、资源有北海石油的底蕴。
麦理浩作为港督,同时也是一个资深外交官,现在英国这么忙,不管是首相还是外交大臣,都在忙活当前的热点事件,确实是没有时间。外交大臣的行程都排到智利了。
至于一体两面,卑微的社会公器同时也是无上权威,那不是接待国外贵客么?
显然在出访日本和接待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之间,还是后者比较重要,劳烦麦理浩走一趟去日本转一圈,表达英国对日本的坚决支持。
艾伦威尔逊并非不关心工作,正在开会讨论关于世界经济走势和应对的若干问题,这一次的石油危机爆发,伴随着超发美元的两相作用,英国应该如何抉择,首先例行公事的表示英国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然后便开始讨论其他国家遇到的问题。
美国之所以连同自己都制裁,也是不破不立的扭转当前的困局,实际上美国在战后的繁荣也就维持了十几年,在六十年代之前美国人的生活那真是无忧无虑的,山巅之城一点也不是扩张。
肯尼迪时期和约翰逊政府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不断拉升通胀水平。六十年代开始,美国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全球出口份额由百分之二十大幅回落至百分之十三。
1...576577578579580...7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