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虽然我觉得,对其他国家进行遏制不太好,但还是希望你能成功。多看看有进展的一面其实也不错。”赫本轻声低语,宽慰着白厅的首脑。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艾伦威尔逊叹了一口气,“很多传统工业已经不足以在这个时候支撑国家的发展了,新兴产业就这么几个,竞争者还这么多,说到新兴产业,我最看好的芯片,日本也是一个有力竞争者。”
归根究底,美国还是认为自己足以控制日本,这到也不能说是错的,后世美国还觉得自己有成功对付日本的经验,一样能控制另外一个呢。
他只是没想到,有自己的提醒,华盛顿仍然冲不破自己给广大世界立下标杆国家的思想钢印,不愿意下狠手废掉日本。就是在一些已经利润不高的产业上,让日本知难而退。
这要是换成英国,而且还没成功进入欧共体这个保护壳里面,早就被美国针对晾了。
在赫本这里得到安慰之后,艾伦威尔逊调整了心情,在第二天前往唐宁街十号进行汇报工作,赫本说得对,英国并不是没有收获,虽然美国还是一如既往的拖拉,但对日本家电和钢铁的调查启动,已经比历史上早了好几年。
最关键的战场,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的国际金融会议,这一次马上就要召开了,这两年英国一直在拉拢德法两国站在自己这边,形成了一个单独针对日元的同盟,这个同盟谈不上牢固,因为仅仅是针对日元的,彼此互相之间也是竞争对手。
为此白厅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涉及到了宏观的微观的报告不胜枚举,反正作为首相的哈罗德威尔逊绝对看不懂。
哈罗德威尔逊接过了白厅的报告,随即一脸的腻歪,“大批传统工业部门衰落,生产停滞,大量失业,就是一种由产业结构失衡引起的结构性危机;在各国普遍存在的长期的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也是一种结构性危机,它们分别是由于货币供应量与商品流通实际需要量之间的失衡以及信用规模与社会再生产规模比例失调所引起的。”
“所以白厅的建议是什么?”哈罗德威尔逊放下了报告询问,看这种如同天书的报告,还不如直接开口询问。
“煤炭钢铁实话实说,已经撑不起当前的附加价值。我们竭尽所能提升效率,但还是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这两个产业会逐渐成为负资产,成为英国经济的负担。应该尝试一下缩小规模。或者进行产业调整,代替使用煤炭的一些产业。”艾伦威尔逊组织着措辞,因为这些话首相肯定不愿意听。
发展到了这个时候,英国能像是十九世纪搞纺织业么?显然是不能的,一件衬衫才多少钱?又不是法国人。煤炭和钢铁也属于这一类,附加价值对比支出的成本而言,已经是负资产。
也就是这两年石油危机,英国仗着北海石油和中东的影响力,才让哈罗德威尔逊再次连任。
这不是英国跑的有多快,英国的发展也不如从前,但其他欧洲国家是在衰退,两相比较之下,英国的表现就很亮眼了。
“艾伦,这涉及到很多公民的生计。”哈罗德威尔逊为难道,他明白艾伦威尔逊是什么意思,可他才刚刚连任。虽然保守党的新党魁撒切尔夫人,确实表示要提高竞争性,但他是工党的首相,说到这个问题,“白厅可一直是中立的。”
“当然,首相,白厅一定会严守中立。”艾伦威尔逊心中叹了一口气,做出了庄严的保证,看来煤炭钢铁只能期待后人的智慧了。
既然国有化的煤炭钢铁不能谈,那就剩下另外一个问题了,如果说之前还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不为此努力,现在则必须要达成英国的目的。就是马上要召开的牙买加会议,经过了石油危机,各国才刚刚复苏,已经有了基本的稳定增长,这个时候最为合适,尤其是英国一定程度上躲过了石油危机,这个会议召开的正是时候。
哈罗德威尔逊知道,这个公务员首脑不会白白说这些的,也就不再捉迷藏,“直说吧,是不是想要参加这一次会议。”
艾伦威尔逊点头,首相沉吟了一下点头道,“但到时候希望你能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艾伦威尔逊眉头微皱,觉得事情不这么简单,不然有什么事情不能直接说出来?
“现在不能说。但你应该先答应下来。”哈罗德威尔逊故作神秘,然后眼看着对方点头才道,“作为公务员首脑,你理应有参加这一次会议的资格,卡拉汉作为财政大臣也要一起去。”
“我们一定能够得到英国应得的利益。”艾伦威尔逊信心满满,未来的国际金融秩序能不能有英国一席之地,就看这一次会议了。
滞胀分别是由于货币供应量与商品流通实际需要量之间的失衡以及信用规模与社会再生产规模比例失调所引起的。世界经济领域由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导致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已经迫在眉睫,现在已经不能继续对付着用旧体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也该有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画上圆满的句号。
会议地点选择在了牙买加,就是那个几十年后孩子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国家,牙买加同样也是英联邦成员国,伦敦也认可这个地点。
伦敦还在冷空气的笼罩当中,一行人已经登上了专机,前往牙买加温暖的海滩,参加的各国政要也几乎纷纷启程,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未来几十年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角色。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没什么不能谈的
牙买加已经于一九六二年独立,首都金斯顿已经做好了迎接各国贵客的准备,当然这些代表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本身来牙买加,和牙买加本身的存在没什么关系,而是要制定一个代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货币体系。
降落之后,很快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和财政大臣卡拉汉,就得到了尼克松之后的美国总统洛克菲勒、国务卿基辛格的热情接待。
“尊贵的首相、财政大臣,这一次我们都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货币体系,力争让各国都满意。”刚刚见面洛克菲勒就表达了友好,在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台后,成了继任总统,恰逢石油危机爆发,遭到了民主党的非议。
不出意外的话,按照当前的局势来说,洛克菲勒应该是没有连任的机会,不管是偏向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民调上都认为共和党败局已定。
当然要说洛克菲勒什么都没得到那肯定是撒谎,难道洛克菲勒的石油体系没赚钱么?
难道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英美银行团,没有在石油危机当中得到海量的利益么?
艾伦威尔逊面无表情的看着英美两国的首脑,展示着英美特殊关系,心中不由的反胃,新的货币体系必然要建立,但更加公平就没准了。
美元一旦不和黄金挂钩,那自然就可以不受约束无限印钞,那美国还不像是脱缰的野马开动印钞机。只要美国有麻烦就开印,当然了,理论上各国都可以这么做,就看别人是不是认可了。
美国一心想要甩开布雷顿森林体系,恰恰是美元霸权的体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还是受到约束的,这一次就没这么容易被约束了。
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美元已经不是美金,是美元,是信用货币。
双方都坐下之后,基辛格直接表达了美国方面的诚意,“事实上,以后伦敦将成为黄金最大的交易市场。纽约将会把这一项桂冠让给伦敦,而黄金自然也用英镑来定价,黄金天然就是货币。”
“国务卿先生,黄金非货币化之后,英镑定价黄金有什么用呢?还是说英国继续维持金本位制?也不是不行,最近几年伦敦交易粮食,黄金储备已经到了六千五百吨,美联储也不到八千吨吧?”
艾伦威尔逊笑着反问,“其实法国人也很认可黄金的价值,一直就在找伦敦谈,想要在欧洲范围内,创造一个新的货币进行流通,你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爵士真能开玩笑。”基辛格有些尴尬的回答,“英国的角度完全可以超然世外,而不是纡尊降贵和法国人采取什么一揽子货币计划。”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卡拉汉点头,然后话锋一转,“但是作为一个备案也没什么,主要看法国人能提出什么条件。比如新的货币如果还是黄金货币化,把欧洲的黄金储存在伦敦,双方维持固定汇率,你看是不是?”
卡拉汉的建议一旦成功,欧洲和美元基本上就没什么关系了,毫无疑问这是在挖美元的墙角。
新的货币也可以叫欧元,欧元以英镑为锚,那么欧美将成为两个经济体,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在经济领域就会被砍掉,美国的处境和苏联在东欧差不多,只能通过军事手段来控制欧洲。
“黄金的稀有性,用来和货币挂钩已经不切实际,如果伦敦这么做的话,只会把手中的黄金消耗干净。就像是戴高乐时期的法国一样。”洛克菲勒擦拭着眼镜,不疾不徐的开口道,“而且这也只会让苏联占便宜。主权货币的优点在于话语权,我们不认可卢布的价值,它就一点价值都没有。”
“主要问题在于,这个话语权在谁的手中。”哈罗德威尔逊自从被苏联间谍言论困扰之后,一听到有人当面提及苏联,总觉得对方是在内涵他,虽然这么怀疑有些不好,但他都已经习惯了。
他这个首相就是以苏黎世的地精言论名声大噪,要是过来参加一场会议把英镑的价值丢得一干二净,那简直会影响到他死后的风评,更何况现在英国手中又不是没有牌,完全可以和美国周旋。
其实美国人的心思还用猜测么,就是当初在布雷顿会议上,英国代表凯恩斯阐述的英方立场,绑定大宗商品。时隔三十年,现在是美国这么提议。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用掩饰什么了,洛克菲勒希望英国能够和美国一起,推动这个建立在信用上的主权货币体系。支持美元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作为回报,英国的伦敦将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地位和美国纽约并列。
“美元应该绑定大宗商品用以稳固价值,尤其是石油,这一点沙特也认可。”基辛格表示美国早已经有了沙特的支持,而且美国本身就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有能源有产能,这本就是顺理成章的。
“我并不同意国务卿的看法,如果只是比产能的话,现在的美国好像在大多数的数据上,都落后于苏联。”艾伦威尔逊拿出来了一九七五年度,苏联的国家经济统计数据,当然这不重要,他接下来的话才比较重要,“比产能的话,欧共体成员国加在一起,比美国还更高,我没有说错吧?”
艾伦威尔逊的话是完全有数据支撑的,钢铁煤炭、汽车、纺织品、机械制造等等等等,欧洲都不弱,弱点就是能源领域。但如果英国站在欧洲那边,欧洲在这个领域就不弱。
“美国是在保护欧洲,我想伦敦最明白这一点。”基辛格心平气和的开口道,“我想大部分欧洲人也认可这一点。”
“除了法国!”艾伦威尔逊虽然在点头,但话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关键时刻再次把可疑的盟友拉出来当枪。
单独就比较钢铁产能来说,英法德不算英属马来亚,产能就有八九千万吨,和美国就在毫厘之间。
现在钢铁产能过亿吨的国家有三个,美日和苏联,可欧洲不止有英法德三国,卢森堡还有五百万吨呢,还没算意大利,意大利的工业数据和英国是差不多的,还有一直不服意大利的西班牙……
实际上英国在产能方面,在欧洲是处在德国和法国的后面,之所以在经济上比这两个国家好,原因就在于英镑远比法郎和马克强大,此时先不算马来亚的作用。
另外一个会场,英美两国代表进行激烈交锋,表达着自己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看法,“英国必须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特别提款权,英法德三国要占据特别提款权的百分之五十,事实上法国人要求百分之五十五。因为很多国家刚刚独立,金融知识非常匮乏,不建议改变当地流通的货币体系。英镑区和法郎区的存在,短时间内无可更改。”
“这不可能,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石油输出国的权力必须相应提高,如果英镑区和法郎区仍然采取壁垒禁止货币自由流通,当前的份额根本不够分,而且日本的工业规模一点都不给权益是非常不合适的。”
“有什么不合适的,日本那个国家都需要别的国家保护。”艾伦威尔逊走入正式谈判的会场,“这样,既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挂钩,我建议日本将军费提高到百分之三,独自建立自己的陆海空体系,这样在捍卫自由世界当中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相应的分配才会考虑到日本。”
美国代表微皱着眉头道,“原来是艾伦爵士,但是英国可是支持德国取得相应的权力,单独排除日本的话?”
“德国是欧洲国家,日本不是。长着黑头发黑眼睛,和我们也不是一个文明。”
艾伦威尔逊慢吞吞的解释着英国的立场,有些种族主义,但事实如此,“如果法国和德国知道,英国早来了一天,是在和美国谈判,又要散布言论说英国无法代表欧洲了。”
“英镑是英联邦国家法定可以自由兑换的。”艾伦威尔逊走在英国代表的旁边,这个代表直接让出了位置,艾伦威尔逊坐下道。
“原来是石油大亨的丈夫。”威廉·爱德华·西蒙也走进来,作为美国财政部长他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出访阿拉伯各国,希望将石油美元运行起来,但最大的障碍就是英国各大银行,寻找源头最终找到了砂劳越开发银行在内的一系列英国银行团身上。
“石油危机看来对英国不是坏事,还趁机在英联邦会议上以石油暴涨为借口,挟持各国拿出决议,认可本国货币和英镑可以自由兑换。”
“这?不是和现在的美国目的一样么?”艾伦威尔逊做出一副尴尬的表情,但其实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共同分担风险而已。经济是脆弱的,值得各成员国小心维护。”
“但如果大多数国家都觉得这一笔交易是亏的,那可能就无法获得共识,尊敬的财政部长,你觉得是这样么?”
和英联邦国家签署当地货币和英镑自由兑换的协议,那不是和法国人学的么?法国人那是在强迫非洲国家,英国可没有强迫英联邦国家,只是趁着石油危机提出了建议。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没资格
“尊敬的爵士,英国和美国都是说英语的,血浓于水。”威廉·爱德华说出了一百多年前的名言,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炮台,观战的美军在将领指挥下参战,这就是血浓于水的由来。
可国家利益面前,哪有这么多私人情感在内,艾伦威尔逊沉默片刻,“我和美国一部分人的关系很好,但这是涉及到天文数字一般的财富。再好的私交,也不能避免当前的尴尬局面,威廉部长,你也应该明白这一点。平心而论,我甚至都同意英美两国合并,只要让女王陛下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就可以。但美国人会同意么?”
见到威廉·爱德华沉默不语,艾伦威尔逊双手一摊道,“你看,问题就在于这里,英美是特殊的盟友,但毕竟还是两个国家。我和美国的良好关系,也不可能弥合这种分歧,真是遗憾。”
这一次会议可是涉及到至少未来五十年的国际地位,很难说美国除了互联网之外,到底比欧洲国家强在哪。但美国就是比欧洲国家都高出来两万美元的人均,货币的力量德法那种没有得到过货币霸权的国家不了解,英国怎么可能不了解?
要知道外汇储备的概念都是英国提出的,时间都已经到了一九七六年年初这个节点,英国这么多年都咬牙挺过来了,在这关键一步缩头?
如果有选择威廉·爱德华肯定不想放过英国,可是他也知道这件事不容易,这一次在其他国家到来之前的碰头会,只起到了自说自话的作用。
在英美双方的人都离开之后,威廉·爱德华带着冷峻之色,出现在了洛克菲勒和基辛格面前,轻轻摇头道,“和预估一样,我们过于一厢情愿的认为,英国会配合我们,英国还着重的提到了日元的问题,不给日元一点份额,哪怕是百分之一。”
“英国只是受制于本土的总量有上限,不然说不定比苏联都难对付。”洛克菲勒听了之后感叹,二战之后美军就应该想方设法赖在英国不走。
可那个时候,美国还没有世界霸主的心态,这样说也不全面,经济上的心态已经有了,但军事上还没做好准备。
等着破败的欧洲国家三请三辞呢,结果当然英国还是如愿的把美国请了回去成立了北约,但最终也没有给美国控制住英国的机会。
后来就是戴高乐执政把美军从法国境内赶走,以及林林总总的事情,导致了英法两国脱离了美国的掌控。
“毫无疑问,英国肯定看出来了我们的目的,想一想也顺理成章,挂钩大宗商品结算,正是三十年前英国的建议。只是我们当时有着最强大的黄金储备,瓦解掉了英国的支持者。但现在的支持者并不容易找了。”基辛格有一种已经有不少人出现的感觉,我感觉我一直活在他的影子里。
美国最容易掌控的国家是日本,虽然还有韩国,但是韩国的经济实力太小了,众所周知英国一直抓着日本不放。虽然美国一直在英国和日本中间采取模糊政策,但英国显然已经发现了日本和英国形成了剧烈产业竞争。
具体到英国的实力,也仍然是不可小视的,大英帝国的遗产堪称丰厚,欧洲国家不管是法国德国还是意大利,都在一定意义上站在英国一边。
那是当然的,英国在不是人,也不存在对法德意大利的压倒性国力,美国那是真的有让这几个国家闭嘴的国力,英国固然不好,但在这种事上,这几个国家还是倾向于支持英国。
另外一边,首相和财政大臣还是很有信心的,都是主权货币了,英国更加依赖于良好的对外关系,这一次石油危机的站队真的是没错,就应该站在阿拉伯联盟那边。
“要不是我,还有个屁的遗产?在卖干净了,还没卖上价。”艾伦威尔逊一脸赞同的听着首相和财政大臣,表达着革命主义乐观情绪。
比起一九四五年英国肯定是更强而不是更弱,虽然当时英属印度还在,但英属印度的产能和资源,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消耗掉了,其实帮不上英国太多。
英属印度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让英国不惧怕全面战争,可以在人力上对战争时期的英国进行补充,也就是让英国不缺炮灰。
真正要说产能么,其实也就这么回事,一枝独秀完全是因为日本已经被摧毁,其他国家还没发展起来,而不是印度真是一个工业强国,只能说有些工业指标算是不错。
当法德意大利和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代表团纷纷抵达牙买加之后,乱糟糟的会议才真正开始。
美国人的猜测随着会议开始被证实,德法把英国推出来和美国交锋,如同三十年前的布雷顿会议上,美国拉拢了绝大多数国家把英国的方案束之高阁,这一次英国已经争取到了欧洲工业国的支持,尤其是德国的支持,让美国不得不重视。
艾伦威尔逊为卡拉汉准备了一个建议,用于和法国总统皮埃尔·梅斯梅尔和总理希拉克,这一份建议是拉拢加拿大和意大利加入发达工业国集团。
其实这个组织在后世叫做g7,也就是七国集团,这个组织的前身其实是法国倡议建立的,分别是美英法德加上日本,把日本加入进来完全是一个安抚作用。
这一次英国建议拉入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和拉丁国家意大利,算是加强彼此的实力。
其实相比较于梅斯梅尔这和总统,希拉克这个总理艾伦威尔逊反而更加有印象一些,现在的希拉克还处在政治家的黄金年龄,肯定还无法畅想他会在法国政坛长久的存在下去,一直活跃到二十一世纪。
法国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在经过商量之后,认可了工业国集团的扩大,并且表示愿意支持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英镑法郎和马克的一揽子货币解决方案,用以支撑英国的国际地位。
“希拉克总理,在新时代找到英法两国彼此的位置,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你是如此的睿智。”艾伦威尔逊表达了自己的尊敬,这个法国总理是德国总理施罗德主导欧盟建立和独立自主的关键人物。
当然了,希拉克担任总统的时候,也是法国被美国各种打压的时候,甚至已经在苏联解体之后把法国列为了战略竞争对手,准备让法国尝一尝世界老二的待遇,还不是某大国后来居上,法国肯定还要付出更大代价。
法国强烈反对美国发起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也是在希拉克任期之内的举动,制裁美国也是法国推动的,有这么一个人做法国总理。艾伦威尔逊就知道已经稳了,这个人可能会英国也不是很信任,但和美国相比,英国还是可以被信任的。
卡拉汉还是忧心忡忡,毕竟这一次英国和美国的立场迥异,真的处在对立面,他还是心中有些没底。
“卡拉汉,表现出来无所畏惧。”哈罗德威尔逊看出来了工党二号人物的犹豫,开口表达鼓励道,“作为一个首相,还会有更多的难题。”
听到要做首相,卡拉汉骄傲的挺起胸膛,哈罗德威尔逊见到卡拉汉恢复了信心,心中不由得点头认可。
他已经发现自己患有阿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他的身体已经很难支撑更长的任期了。
想到离开首相的位置,哈罗德威尔逊准备就退休生涯和白厅进行一番利益交换,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双方不能说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单也算是合作愉快,相得益彰,如今面临分道扬镳,一言以蔽之,既然走到了令人痛心,难以挽回的终点,他要做一些离任后的安排,这并不过分。
当然这一切,哈罗德威尔逊还准备隐瞒一段时间,通过这一次的牙买加会议争取到足够的功绩,才好光荣的离开首相的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