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怪诞的表哥
家国将亡,食肉者鄙!何等让人怒发冲冠?!
这让谢欣德感到巨大的愤怒。
庙堂之上,衮衮诸公,尽是蠢材。
但同时,谢欣德也知道——昨夜,齐王宫变摄政了。
今日,自己便要振臂一呼,让齐王看看自己的满腔热血、满腹经纶!
我谢欣德,不同于那些昏聩重臣。我要让殿下知道,形势已危如累卵,我要唤醒这昏昏欲睡的朝纲!
~~
“京城快要被攻破了!永平府屠城的事将要落在大家头上,朝廷却还在蒙蔽你们!”谢欣德大吼道。
他身后百姓一片慌乱,个个脸色涨得通红。
“京城危在旦昔夕,既不召兵马来守,又不安置城外百姓。这是不把你们的命看在眼里!”
“我们不要这样白白送死……”
“对,我们要上达天听,让天子不再受奸臣蒙蔽!”
……
一片慌乱与喝声中,谢欣德愈发激动。
百姓喊的是‘天子’,他却知道如今当权的是齐王。
自己将天子的不德揭露出来,齐王将更有理由坐稳天下,相信他能看明白这点,也能看明白自己的才智。
至于往后?
拥着殿下到安全的地方,励精图治,凭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必可让天下河清海晏!
~~
王珍皱了皱眉。
街上的人群中已出现踩踏,情形愈发有些混乱。
那群人还在往前走着,一路走一路喊,越来越多的人蜂涌过来,加入他们的队伍……
“速调锦衣卫将这些刁民拿下!”
“顺天府的人呢?!让夏炎过来压住他们。告诉他,京城不得生变,民心不得生乱……”
忽然。
“砰!”
……
谢欣德还在振臂高呼,忽然“砰”的一下脑袋便炸开来。
血肉飞溅。
一个身影缓缓倒下去。
“啊!”惊呼声四起,无数百姓落荒而逃。
王珍迅速反应过来,站在窗口大喝道:“此人妖言惑众,乃建奴派进京城的细作!”
……
“锦衣卫捉拿建奴细作!有扰乱京城治安者,尽数拿下!”
马蹄声至长街那边而来。
“快跑啊!”
又是一团混乱……
~~
杜正和缓缓放下手中的火铳,眼中一片冷然。
他的脸庞圆圆的,看起来很和善,此时却终于泛起巨大的杀意。
“何必呢?”王珍叹道,“杜将军你自己心情不好……”
“我最恨这样的。”杜正和冷冷道,“若真想救这家国,不如去考个进士,躲在背后叫嚣算什么?”
王珍微微一愣。
他知道杜正和这句话表面上指的是那个书生,实际上却是在对自己表达不满。
王珍便笑了笑,道:“那人说的也不错,时局危在旦夕……只是,事情总归还是要做的,所有人也该各司其职才是。”
“这么大一个朝廷还要运转,百官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户部该着手春耕、工部该着手水利、便是上林苑、钦天监这样的也应一如既往。百姓该织布织布,该种地种地……至于杜将军你,身负守卫京城之重责,便只需记得自己的司职,守卫京师。”
杜正和一愣。
王珍拱手,郑重行了一礼,道:“你看,我们都不希望京城生乱……杜将军请回吧。”
杜正和冷哼一声,大步而去。
“慢走,改天一起吃饭。”
王珍送走杜正和,又揉了揉头,脸色便冷下来。
“让夏炎来见我……”
~~
夏炎一进门,便遭了王珍劈头盖脸一顿骂。
“你就是这般管顺天府的?!百姓闹事都闹到内城来……万一唐逆攻京,有人激愤之下开了城门,你当得起吗?!”
正三品高官被一个落地举子骂得头都抬不起来,说出去很丢脸。
但或许是夹板气受得多了,夏炎也不恼,极有经验地低着头,一句话也不顶。
王珍待杜正和客气,因人家手上有兵权。对待这个顺天府尹却完全不同。
只因夏炎在这个位置上呆得久了,老官油子脸皮极厚,稍不凶他,他就蒙混过关……
如此骂了好一会,王珍方才开始吩咐正事。
“传令下去,京城的青楼楚馆、戏院赌场都重新开场,民间不禁喜乐。”
夏炎一愣,喃喃道:“可是,陛下前不久才下诏,为哀悼蓟镇被屠百姓……这……”
“我知道。”
王珍似乎有些低落下来。
“哀也好、愤也好,能放心上的人自会放心上,眼前京城民心乱不得。你发布告下去,唐中元已求和、建奴马上便会撤兵。我们楚朝……大胜了。”
夏炎一愣。
“告诉那些官绅贵胄,该吃吃该喝喝,无知百姓看着,心也就安了……你去办就是。”
“是。”
看着夏炎出了门,王珍颓然坐在椅子上。
闭上眼,他仿佛能看到永平城中无数人的尸骨。
耳边却似乎又传来接下来京城的歌舞升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何其讽刺?
偏偏这一次,这样的命令又是自己下达的。
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曾经最鄙夷的那种人。
……
过了一会,王珍想了想,提笔记下一行字——民智不开,天下亡矣。
他却并没有太多时间调整自己的心绪。
“让五城兵马司邓景隆来见我……”
~~
邓景隆是王珍今天见的第十五个人。
他身份卑微,坐在楼下等了大半天,只见各色高官来来回回,一直到用饭时才得以见到王珍。
“大少爷。”
一个称呼,邓景隆便表明了自己是清水坊的老人。
王珍点点头,道:“我没太多时间,就开门见山吧……你是唐逆安插在京城的细作,对吗?”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547章 邓景荣
长安街上,一场闹剧后留下一片狼藉。
有老摊贩路过,大大咧咧地嘟囔道:“这些人慌什么劲儿,京城这地界上什么事没见着过?就算那啥了……变天了,日子还不是照样过?”
这般说着,京城人独有的淡定气质便显出来,不少围观者哈哈大笑。
“嘿,谁说不是呢,十年来京城都被围过两次了,爷们慌过吗?”
总而言之——换谁来当皇帝不是当?
一名锦衣卫抬头看了看边上的茶馆,恶狠狠瞪了他们一眼,也不去捉拿,只是喝道:“闭上嘴,滚!”
茶馆二楼,邓景荣脸上的笑容依旧,带着卑微。
“大少爷这……莫不是在拿小的寻开心?”
王珍道:“你是五城兵马司的老胥吏,在清水坊干了十几年,我本怀疑不到你。但有二桩事太蹊跷。一则,还是张恒的案子,我打听出你曾与张恒在文贤街闲谈,将假得罗德元抛出来给他,后来还入宫举证我三弟。此事不合你平时的为人,以前清水坊不论发什么事,你都会先通报王家这个地头蛇……想必当时你入宫,既是配合陈圆圆,也是为了把宫内的情况告知唐芊芊。”
“二则,唐芊芊将京城的细作全部撤出。这一点我是不信的,依她的本事,凡事必然留一手。留下你在京城,一般人怀疑不到。而且五城兵马司这个身份,很方便传送消息,比如,当时你就负责到白记车马行收税银。如今你地位不高,却能接触到我,也容易打听楚朝的动向。”
邓景荣脸上的笑容慢慢僵住,赔笑道:“竟是瞒不过大少爷。”
王珍道:“你隐藏得极好,称得上厉害……我不明白的是,你在京城十几年,如何会投靠了叛军?”
“大少爷知道的,小的膝下无子。但其实我有个……老相好,她是汝州人,早年逃荒到了京城,我买了她当下人,怀了我的骨肉后,贱内便封了笔银子将人打发了。没想到后来,贱内一直生不出来,我们便合计着将她母子找回来,这才发现,那孩子如今已在义军当中……”
这故事颇为俗套,但王珍还是道了一句:“连这样的枝节都能梳理出来利用,唐芊芊好手段。”
邓景荣赔笑道:“如今侯爷和唐首领也是一家人,大少爷不如高抬贵手放小的一马?往后改朝换代了,小的还可以继续鞍前马后为大少爷效力……”
王珍道:“不行。不论关系如何,如今我与叛军立场不同,处事公私须分明。我给你两条路,你自己选。”
他放下手中的毛笔,反复打量了邓景荣两眼,方才道:“一则,带着你们的细作出京,回叛军那去……”
邓景荣松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凭着和王家十几年的交道,凭着唐首领和侯爷的关系,总归保住了一条命。
“二则,我想派你去投靠建奴。”王珍道。
邓景荣一愣,心道:“这有什么好选的?”
王珍语气换上几分郑重,道:“你是当细作的人材,如今在我这里漏了陷,回到唐逆那你既不会打仗又不会治国,再难有立功的机会,别浪费了一身的天赋。”
“大少爷这……又是在拿小的寻开心了。”
“借用你一句话,依我三弟和唐芊芊的关系,等你从建奴那回来,不论这天下姓什么,我都保你和你的子孙一世前程富贵。”
邓景荣摸了摸脖子,只觉一阵发凉,不由赔笑道:“大少爷,小的还是回义军当中去吧,这事不是开玩笑的。”
王珍微微一叹,这种事他并不想强人所难,便也不再劝,点了点头道:“把你们在京城的细作都带走。但凡敢留下一个,被我发现,不会像现在这般好说话。”
“是,小的绝不敢留人。”
邓景荣才要转身,余光中瞥见王珍胳膊上戴着一段黑布,忍不住指了指问道:“大少爷这是……家中可有变故?”
他在清水坊与王家打了十几年交道,勉强也算相熟,故有此一问。
王珍摆了摆手,道:“没有,是为蓟镇遭屠的百万人戴的,提醒自己处事该慎重。”
说着,低下头继续写案牍。
邓景荣转身往外走,踏过门槛,便有几个锦衣卫过来押着他……
王珍则是皱眉思量着该派谁去潜藏于建奴处。
——劳召还未回来,锦衣卫中人多失之于灵活……
忽听门外有人道:“大少爷,小的还是去建奴那吧。”
王珍抬起头,只见邓景荣还是那一脸卑微的笑容。
“小的确实是个当细作的料子。这些年清理街渠,和小摊贩打交道,每日里斤斤计较的,小的也厌了,还是觉得当细作有些生趣……”
他没什么豪言壮语的话,看起来依然还是个油滑、低贱的小吏。
王珍却有些愣住。
良久,他才缓缓开始交待起来。
“你儿子已死在唐中元军中,他们一直瞒着你,我识破了你的身份要杀你,你无路可去,由此只能投靠建奴……”
“将这些天京城发生的一切告诉建奴,包括齐王宫变、包括孙白谷回援、也包括我在主理朝堂诸事,以及我与唐逆的联络……”
“我凑够了兵饷,减免了辽饷,京城文武百姓众志成城……”
“接下来我还打算派官员与唐中元议和,共抗建奴……”
“还有,这封信你也交出去,内容是登州营、即墨营已乘船往辽东,将由金州登录,配合关宁铁骑搅乱建奴后方,重占东江镇……”
“你切记,除了你我今日之议,不要说任何谎。建奴若问,你只说都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偷到的消息……”
邓景荣收起信件,笑道:“小的明白了。”
“想必你是见不到我三弟的,但……若是见到,提醒他一声,奴酋马上要回去了,尽快突围回来。”
“大少爷,你这话说的……小的要能见到侯爷,便说明建奴都与他照面了,提醒还有何用?”
王珍苦笑一声,道:“是我想岔了。”
……
身后传来一声“保重”,邓景荣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弓着背向外走去。
他心里其实是有些后悔的。
——怎么就脑子一热领了这差事呢?
~~
王珍则是在这之后又见了很多人,安排了很多事。
于他而言,庙堂之上没有热血没有抱负,有的只是压抑隐忍克制。
直到写完最后一封案牒交出去,他才躲到无人的凭栏处,双手用力挠住自己的头,低声自语道:“永年兄,你要撑住。”
~~
战争,却是压抑后的爆发。
同一时间,蓟镇战场。
“轰!”
炮弹炸过来,又是一片血肉横飞。
“张总戎,快撤吧!建奴疯了,不可能打得过的……”
张永年抬手便是大刀斩下,一个参将的头颅落在地上。
“南营改为副参将刘士忠暂辖,所有人不得后撤!”
“是!”
张永年转头回望了一眼。
这一眼只有匆匆一瞬。
但他知道自己这道防线之后,是无数手无寸铁的生民……
“正标营,压上去!”
“杀……”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548章 分兵计
“张永年,你还能不能撑住……”
王笑在心中自语了一句,眉头愈发有些皱起来。
他领人在海州城试探性地攻了一波,发现海州并不好攻,便又重新跑来洗劫村落。
眼间的杀戮铺开,惨叫声不停,血染了一地,他却已经习以为常,自顾自地推测着蓟镇战况。
此时这种打劫村落的小战事秦成业自也不会去指挥,驻马在王笑身旁,却是在闭目养神。
王笑其实很佩服这些人‘能坐在马上睡觉’这个本事。
这种战场上的小技能,秦家还有很多。
秦成业病体初愈,脸色好了不少。但在辽阳城又死了两个儿子,表面虽不显,王笑却看到这老头额上的皱纹又多了几条……
“京城的消息打探不到,皇太极心硬如铁,能不能回来不好说。”
似乎被王笑焦躁的情绪感染,秦成业终于开口说道。
秦玄策凑过来道:“那我们就继续杀,杀到辽东汉民全都反了。”
“来不及,算时间,蓟镇防线撑不住了。”秦成业淡淡道。
王笑沉吟良久,忽然转头向北又望了一眼。
“我去把兴京城打下来。”
秦成业摇头,道:“打不下来,我们大军一动,建奴必定马上增兵。赫图阿拉城地处山峦之间,骑兵不利进行,我们一旦过去,再想冲围出来便不可能,这是自陷死地。”
“不错。”王笑道:“我们在海州、耀州、盖州之间奔袭,建奴必也能看出我们的意图,这边靠海,一有机会我们便能乘船逃离辽东。因此他们并不急着追我们,只派人拦截海面。但也因此,奴酋看得出我们有退意,便未必会回来。我要再给他来一下狠的!我要的结果不是他‘可能’会回援,我要让他‘必须’回援。”
“另外,正因为兴京城地处山峦之间,我们一进去便是死地,建奴一定想不到我们还敢去。如今建奴腹地空虚,守兴京的兵力不会超过五千,其中真奴不会超过一千。”
秦成业依旧摇头。
“两万骑兵一动,风声瞒不住,建奴必增援死守,我们攻不下的。”
“所以,我不打算带两万骑兵去。”王笑道:“我只带四千人,弃掉马匹、盔甲。陷在敌境的骑兵弃了马,看建奴能不能想得到?”
“我会昼伏夜出,一路隐秘行军,悄悄潜过去,不等他们反应,攻下兴京,炸开奴酋五代祖宗的坟!”
“不行!”秦居业喝道:“四千人不带马匹突入建奴腹地,亏了你想得出来?去了,你他娘休想活着回来!”
王笑眼中却是精光愈盛,道:“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这天下之局,这辽东之局,本就是一盘必输的棋,我们三万铁骑置死地,将自己当成一步死棋,盘活一条大龙,才换得一线生机。现在我要再置一步死棋,再盘出一线生机。”
“怀远侯!”秦成业已有愠怒,“老子看你是要疯!”
“我意已决,秦总戎不必多言。”
王笑声音不大,如今竟是不容置喙的威势。
换成初见面时他若敢这样对秦成业说话,秦成业就要一把将他从高塔上推下去摔成肉泥。偏偏如今却有些难以反对他。
“那你留下,老子去。”秦成业道,“小兔崽子既不熟悉道路,武艺也差劲,老子不同。”
——老子年纪大了,死了就死了。
王笑摇了摇头,道:“我去,我用兵擅奇法,秦总戎用兵擅正法,分工明确。换句话说,你打不下兴京,你也轰不开永陵。”
秦成业虎目一瞪,脸上愈发愠怒。
王笑见他表情,忽然笑了一下。
“唔,老爷子你不必怀疑,我就是瞧不起你……”
~~
与此同时,大同城头。
唐芊芊的盔甲上风尘扑扑。
“建奴不退,我瑞军绝不攻打京城——这是我父皇给孙督帅的保证。”
孙白谷面沉似水,冷冷应道:“就凭你三言两句,便妄想劝本督反弃宣大?”
“我并非是来劝督帅,我是来接手宣大的。顺便告知督帅,我大瑞将会先御外虏、以保家国为重任。然后,才会推翻这无道楚朝。”
“大言不惭,本将现在便可以斩了你!”
“督帅既然还没斩杀我,便是明白我所言不虚。”唐芊芊道,“想必昨日你已得到消息,你们朝中已有高见之士与我们取得共识。督帅考虑了一夜,也该有个结果了。需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不等孙白谷回答,她按着刀又向前迈了一步。
孙白谷的亲卫便拔出刀,亦有人张开弓对准她,只等一声令下,便将眼前的女将诛杀当场。
“我瑞朝一路而来,秋毫无犯。宣大交给我们,绝不使无辜百姓受损。但你我两方若是相博,建奴必趁虚而入,围京城,攻居庸关,占宣大防线。从此西南门户大开,无数人沦为刀下亡魂。于我瑞朝而言,西安城与整个陕西也将直接处在建奴兵势之下。此为我父皇不愿看到的,也正好能表明我此来是有诚意的。”
“但于孙督帅而言呢?你真忍心让晋地百姓置身建奴刀下?蓟镇六城遭屠,前车之鉴犹在!军情如火、一触即发,危亡已在眼前,督帅若还见事不明、遇事不果,便是千古罪人!”
她声声斥喝,竟完全不同于劳召的劝求,孙白谷不由眉头一皱。
“你楚朝走到末路,我父皇揭竿而起,取而代之,此,日月轮回之天道法理。我军势如破竹,万民欢呼。我却只领轻骑二十人,连夜出太原、过宁武、入大同,为什么?”
“我既未大军压境逼迫,也非是要劝督帅投降,只为给你一个从容后撤的机会,更为给孙帅一个真正保家卫国、全一生大义的机会。华夏正朔不可任蛮夷践踏,煌煌中土不可由异族肆虐。我大瑞愿暂抛成见,保大义、顾全局!你呢?”
孙白谷叱道:“满口胡言!逆贼欲骗我城关,竟敢以大义为名信口雌黄!当本将易欺吗?”
“是欺是诚,你心里明白!”唐芊芊喝道:“你还下不了决定,无非心中还有顾虑罢了!你却不想想,三万关宁铁骑入辽,他们想过自己的生死没有?想过自己的身后名没有?你当了一辈子高官名将,事事斟酌,可还有当年庇护苍生的一腔热血?!”
孙白谷大怒,下意识便嘣出一句在永城当县令时学的粗口。
“秃孙!本将砍了你这逆贼才叫全一腔热血。”
大将杀气震天,唐芊芊却毫无惧意,按刀冷笑道:“送你一句诗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孙白谷嚅了嚅嘴,一时心中思绪万千。
这句诗他听过,据说王笑立锦衣卫抄了文家时,便对陛下念了这一句。
当时自己还耻笑对方来着——做的肮脏事,也敢念这样气概的诗?
但到如今,当时的厂卫权奸已凭着血勇入了辽东,半点不回头。反观自己呢?
孙白谷扬起刀,心中犹疑不定。
——就这样放弃宣大,太儿戏了。
唐芊芊已不再在说话,转头看着城外的官道,自语道:“旨意该来了。”
孙白谷亦是转头看去,心道:“会来吗?”
……
好一会儿,一人控着双马驰骋而来,一匹马冲到护河城下轰然摔倒在地,口味白沫竟是再也爬不起来。
后面的一匹空马前蹄在地上刨了两下,坐倒在地,显然也是累得不行。
地上的骑士挣扎了一会,踉跄站起身来,手中扬起一道明黄的圣旨……
“京城急报!”
……
大同城上的楚字大旗缓缓落下。
孙白谷看着飘落的旗帜,忽然泛红了眼。
他并非不明白大势,也并非不知要当断则断。但守了宣大这么久……此刻是何心境也只有他自己一人明白。
1...198199200201202...5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