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怪诞的表哥
“大言不惭。”
~~
淳宁捏着撕碎的诏书走出乾清宫,拍了拍周衍的肩。
“监国事重,你不可不慎。”
周衍脸色有些苍白,强忍着心中的不安,问道:“父皇会不会震怒?”
“他已经震怒了,如今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速去接手政事,下诏召回孙白谷。还有,你亲自见神机营杜正和一面,安抚住他。”
周衍点点头,见淳宁要走,不由问道:“皇姐你……”
淳宁回过头看了他一眼,道:“我总归是女子,不便干涉朝政,你万事多与宋先生商量便是。”
~~
唐芊芊策马往宁武关奔去。
花枝问道:“我们带这一点人去,要是被乱箭射死了什么办?”
唐芊芊随手便抛了一块令牌给她。
花枝接过一看,却是锦衣卫的通关令牌。
“那要是你劝不动孙白谷放弃宣大怎么办?”
“他会走的,此事不仅是我们这边在布置,京城必还有安排。”
花枝不由叹道:“王笑如今都这么老谋深算了?”
“嘁,还不是我教的。”唐芊芊不由笑了一下。
~~
淳宁回到十王府,提笔写就一封信,交给鲁嬷嬷。
“送去清水坊王家,亲手交到王珍走上。”
“可是宫门已经落钥了,京城也已宵禁,老奴……”
淳宁便又抛了一块令牌出去。
“记得,亲手将给他。”
“是……”
淳宁看着鲁嬷嬷离开,方才一跤跌坐在椅子上。
今夜,自己亲手逼宫了自己的父皇,那一句‘当自己是安乐公主吗’竟是转眼之间一语成谶……
她这般想着,眼中不由又有泪水落下来。
好一会,她从屉里拿出一袋核桃仁,小瓣小瓣地咬了几颗。
记忆里,王笑手抬了抬:“唔,给你带了几包零食。”
秦小竺嘿嘿笑道:“等你吃完,我们也打完建奴回来了……”
~~
一轮明月高挂。
月光下,相隔千里的两个女子心中同时想起一个念头——
“我都按你交待的做了,逼建奴三十万大军回援。但你若回不来,便是亲手陷你与绝境……”
~~
同一片月光下,王笑手中刀斩落,策马驰入村堡,周围一切火光与血色……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542章 点战火
王笑并未在龙鼎山等到耿正白。
去决堤的两千精锐竟是一人一马都未归来。
诸将沉默良久,到最后,秦山湖大喊道:“老耿干得漂亮,这差事换老子去做,干不到他这样,老子服气!”
王笑听了,转头望了望天边。
千里城郭皆成了一片泽国,无数人流离失所……那差事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而三万铁骑突入满清腹地,到现在已只剩两万兵马。
彼时这些人已在水面上漂泊了两天,腹中饥饿,水淹十万建奴之后的兴奋也终于褪了下来,便有人问道:“是不是该回去了?”
“对啊,奴酋也该回来了,我们是不是趁早突围?”
……
王笑策马到高处,望着两万兵卒。
“算时间,你们的家人也该到胶东了。”他开口喊道:“我已让人在胶东划好田地,搭建房屋,他们一下船便可以分得田舍、衣食……莱州城比锦州繁华,街上商铺林立,市集热闹非凡,吃的喝的玩的一应俱全,说书、唱戏、相声、杂耍……总而言之,我以性命担保,必让他们老有所依,少有所养,活出在锦州城没享过的安乐!”
“谢侯爷大恩!”两万人齐声欢呼,声震四野。
王笑抬了抬手,在空中虚按两下。
士兵脸上还带着喜庆,个个咧着嘴大笑着,却是同时收声。
“但我们还不知道奴酋回不回来……”
“他们那二十多万大军若不回来,攻下京城,马上便要南下。河南、山东、南直隶……你们的家小还能逃到哪里去?到时这天下之大,没有立锥之地可供人安生!”
“你们看到了那些包衣是怎么活的。到时你们的家人便要如他们那般,作猪狗、当牛羊,被驱赶着攻到南京城下、扬州城下,像我们在辽阳杀掉的那些包衣一样,变成一滩滩的烂泥!”
二万人脸上的笑在一瞬间化为滔天大怒。
王笑拔出佩剑,扬指向天。
“我们怎么做?!”
“杀敌!”
“奴酋若是铁石心肠,不肯回来怎么办?”
“杀到他回来!我们更狠、我们更绝!”
“他们回来,你们怕不怕?”
“回来多少我们就杀多少!”
“……”
“那现在你们饿不饿?!”王笑大喝道。
两万人愣了一刹间,接着爆发出巨大的回应。
“饿!”
饿了,那自然便要去找吃的。
……
大雨终于停了下来。
马蹄踏在泥泞的土地上,两万关宁铁骑心中一片滚烫。
大部分士卒想像着关内的繁华,心中浮起对家人的思念。其中也有小部分人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便只好看着远处的屯堡眼中浮起凶狠的光……
“杀!”
~~
海州城往北八十里一个村落中,那丹珠正在鞭打他的包衣。
那丹珠今年四十五岁,依然健壮如牛。
他早年跟着皇太极入塞,掠夺了许多钱财和人回来,日子过得颇为不错。
他的五个儿子,今年也已随军入塞。想来,今年的年景会更好些。
这大清朝,正是欣欣向荣,那丹珠也享受着这一切……
被打的包衣名叫汪旺,河南彰德府人,二十岁左右年纪,原本还算健壮,如今已饿成皮包骨。
汪旺今早劈柴时打马虎眼,每根柴劈得都不一样大小,因此得挨这一顿鞭打。
其实,那丹珠不在乎柴劈得好不好,无非是觉着这个包衣骨子里还剩着点心气,腰不够弯,脸色不够谄媚。
“啪!”
“爷若不打你,你还拿自己当条狗……爷告诉你,你比不了爷家里的狗。”
如此又骂了一句,那丹珠抬起脚,放在汪旺眼前。
“捧着。”
浑身血痕的汪旺趴在地上,伸出手,捧住那丹珠的脚。
那丹珠扬了扬脚。
“舔干净。”
汪旺沉默着,在他鞋面上舔了一下。
“鞋底。”那丹珠又道。
汪旺看着那鞋底板上沾着的马粪,微微迟疑了一下。
“啪!”
又是一鞭重重挥在汪旺背上。
一瞬间,汪旺心里有种,拉着那丹珠的脚将他掀倒在地的冲动。
但他抿了抿干裂的唇,终究还是低下头。
“舔干净了,今天赏你吃一顿饱饭,加一块肉。”
那丹珠调教过很多包衣,知道不能一味的打,就比如驯兽,要给鞭子也要给骨头。
汪旺两天没进过食,腹中像是火一样的烧……听了这句话终于将脸凑到那丹珠脚下。
马粪的气味涌上来,汪旺咳嗽起来。
“还想不想吃肉了?!”
又是一鞭子。
下一刻,突然有撕裂般的呐喊声传来。
“南蛮子杀来了!”
那丹珠脸色一变,一脚踩在汪旺头上。
“快!”
他吼了一声,回屋拿过弓和刀……
~~
“杀……”
不过是一个村落而已。
很快,顽抗的旗丁被两万铁骑围在一起杀掉。
秦山渠眼中俱是杀意,两个亲兄弟死在辽阳,他心头的火气还没消……
“你们这些建奴,是不是以为自己很能打?”
秦山渠说着,下了马,一脚踩在一个旗丁背上。
他俯下身又拍了拍对方的脸,问道:“是不是觉得你们一个人能打我们一百个?老子两万人要打你个破村子,你他娘的,还敢反抗?”
对方叽哩咕噜地回应了他好几句,看神情显然是在骂他。
“你娘!”
秦山渠一脚踩下去,径直将那旗丁的脸踩得稀烂。
“秦山渠!”王笑喝骂道:“俘虏不杀……”
秦山渠一愣。
却听王笑又道:“把他们的手脚剁下来。”
~~
“啊!”
一声惨叫,那丹珠摔在地上疯狂地打颤。
他的一只腿和一只胳膊都已被砍下来,血流如涌……
“辫子都割了!”远处有人在喊。
“建奴和汉人的辫子都割了,收到这里来……”
“粮食每户留三天的口粮……”
那丹珠疼得额上不停冒汗,他转头恨恨看着跪在一旁的自家包衣们,恨不能将他们杀光。
狗奴才,不会护主的狗奴才!
过了一会,有个楚兵过来,提起他脑袋上的辫子便割。
“嘻……”
那楚兵又转身去割包衣们的辫子,还用极难听的调子唱着歌。
“割辫子~割辫子~一刀一条大辫子……”
那丹珠心中大恨!
过了一会,又有个兵卒过来,踩着他的脑袋,笑嘻嘻道:“你女儿真丑。”
那丹珠大怒,张嘴想去咬那个楚兵,嘴里便被塞了一团马粪。
“呜……狗尼堪……呜……”
心中恨得滴血,那丹珠一股怒气涌上脑门,径直昏倒过去。
也不时过了多久,他再睁眼,只见夜色中泛着亮光,却是远处一堆巨大的火焰在燃烧着。
“粮食……”
包衣们将他抬起主屋,那丹珠忍着痛看去,只见家中男丁都像自己这般被砍了两肢,女人们身上裹着布,跪在那哭哭啼啼。
下一刻,他愣了一下。
目光落去,他分明看到主屋里放着一缸粮食,还摆了一只烤熟的大羊腿。
——这是……南蛮子给自己留的?
……
烤羊肉的香气弥漫着,远远传来哭声和火焰的噼啪声。
包衣们时不时走过来,探头往屋里瞧上一眼。
他们头上的辫子没了,看起来有些滑稽。眼神还像以往一样怯懦,但似乎又带了点别的东西……
隐隐的,有碎语声响起。
“全村都砍断了手脚……只剩汉人……”
“海州的官兵过来没那么快……”
“我饿了……”
“但……是主子啊……”
那丹珠忍着痛,心中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好一会儿,屋门被人打开,吱吱呀呀的响。
“主子。”汪旺唤了一声,低着头,似乎还咽了一下口水。
“主子?”他又唤了一声。
“滚出去!”那丹珠大声喝骂。
汪旺脸上浮起一个极怪异的表情,又舔了一下自己干裂的唇。
“马粪味。”他自语了一句,提高声音道:“奴才不想出去,这屋里……有好东西。”
说罢,他缓缓从背后拿出一把单刀……
~~
几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
这个小村落在楚朝洗劫后安静了不到一个时辰,再次陷入喧嚣。
村口,一条条辫子被高高挂着,显得很是怪异,仿佛张灯结彩庆祝着什么。
村内,包衣们将心底的情绪渲泻而出,如山洪溃堤,滔天洪水奔腾下来!
倒也有人嘶喊着“不要这样,不要对主子这样”之类的话,接着戛然而止。
良久之后,马蹄如雷在夜色中响起。
“八旗军来了!”
“逃吧……”
“往哪逃?”
“我们躲上山。”
“那还不是要饿死……”
一片慌乱中,有人大喊道:“先到山里躲躲,我们再去抢别的村!”
“对!再去抢别的村……”
~~
天下战乱未息,大清这一隅安定的盛世里,也终究有一团战火燃起。
接着,又一团……
王笑亲手将一条辫子系在另一个村子的村口。
“你们看,这样一条乌黑发亮的辫子,长出来要好几年,割了不过就一刀的事,可惜。”
“侯爷话语,发人深省。”
“哈哈哈,发人深省……”
王笑摇摇头笑了笑,低声自语了一句:“励精图治皇太极?还不回来,我把你一辈子心血烧成灰烬。”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543章 分桃子
京城
一封信在烛光中烧成灰烬。
王珍抬眼看了看对座的宋礼,道:“事成。”
宋礼眉头一挑。
齐王监国——这件事背后意味深长,往后这天下如何治理,有可能便要按在座这两个没有官身的读书人心中主张。
这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抱负,是何等的鸿图伟业?
想到这里,宋礼握着笔的手都微微有些抖。
王珍却一脸平静,沉吟道:“神枢营和东厂不会有问题,神机营我也会安抚。京城武备出不了岔子,问题在朝中百官……宋兄可有成见?”
宋礼道:“左首辅若复出,自可压服百官,可惜他还在病中。”
王珍笑了一下,抿了一口茶。
如今看来,这件事受益最大的竟是左经纶。
永平府被屠,老头子引咎告老,今夜的宫变他便置身事外。
坏处一点没沾,好处却不少——齐王的老师宋信正是他的人。
王家对齐王最大的影响力在淳宁公主,但她毕竟是女子;左经纶一党却能真正把握齐王。
何况,本说好了由左经纶私下发诏书召回孙白谷,如今他一病不起,反而逼得王珍只好把齐王推上位……
“呵。”
看到王珍这一笑,宋礼连忙道:“王兄请勿误会,首辅确实是因永平府一事气极攻心,出宫后就病重未起。”
接着,他极是郑重地补充道:“此事若是我们成心算计,叫我人神共诛。”
“我明白。”王珍应道,“宋兄的意思我也明白。回头形势稳定了,何良远这首辅的位置自然也该还给左首辅。但眼下……”
“我明白,眼下何良远不能动。”宋礼道:“他是陛下的心腹,入主内阁又不过数日,此时若动他,百官必不安。”
“话说回来,如何安抚百官,宋兄可有结论?”
“王兄胸有成竹,又何必问我?”
王珍又笑了一下。
——我偏要问你。
宋礼只好道:“朝廷欠了百官五个月的俸禄,若齐王甫一监国便能发下,必可使人心安定。”
“哦?妙哉。可惜国库捉襟见肘,这笔银子你们浙党不妨先垫上。”
“王兄……”
宋礼无奈,起身拱了拱手,行了个大礼。
“王兄何苦拿我调笑?或者,我拜王兄一拜,如何?”
王珍摆摆手,道:“银子不是我的,是我三弟的,此事宋兄记在心上便好。”
宋礼这才重新落座。
“第二桩事,齐王该下一道旨意,今年的辽饷不必加派了……对了,不是今年,应该说从此都免除辽饷。延光三年,朝廷每亩田加银九厘,延光八年,又提到每亩一分二厘,再加上杂项,民不堪重负啊。”
宋礼深以为然,试探道:“那剿饷和练饷是否也?”
王珍佯怒,指了指他:“你当我是什么巨富不成?”
“去年你们可是拿了数千万两。”
彼此对视了一会,王珍摆手道:“慢慢来吧,不宜一次放开太多,否则后患无穷。”
“如此,军心、官心、民心皆定。接下来的问题是,孙白谷回师,宣大兵马的粮饷,王兄?”
王珍倏然起身,一幅怫然不悦之态。
“谈来谈去,尽是跟我要银子,那还谈什么?!”
“王兄啊……国事为重,这银子便当是国库欠王家的,如何?”
“如何?怕是等王某人老死,这楚朝也还不上吧?”
宋礼又是无奈一笑,叹道:“王兄想要什么?”
“宣大兵马欠饷九个月,这笔粮饷绝不是小数目,王某真没这么多。”
“王兄莫再戏耍我了。”宋礼赔笑道。
王珍叹道:“我二弟月初押进京的银粮确实不够这个数,他在胶东做些……小本买卖,也并不太顺利。”
“哦?何事不顺?”宋礼讶然道,一脸的古道热肠。
“无非是官绅刁难欺凌,唉……从商之难,不提也罢。”
宋礼笑道:“那不如这样?升莱州知府吴培领工部侍朗衔、巡抚山东,升钱承运为山东左布政使,再加封令弟王珠为正二品文勋正治上卿,如何?对了,这样一来,令尊的勋职也该提一提……”
王珍笑了笑,道:“时间紧,直说吧,我还要一个山东总兵的位置。”
“这怕是不容易,首辅掌着吏部、兵部不假,文官调任再难也有办法,但那些武夫蓄养家相,岂是轻易好碰的?”
“你只管给,我自有分寸。”
宋礼凝视了王珍好一会,末了才道:“可以给,但如此,登州营、即墨营可否奉召勤王?”
“可,但需整备半年。”
宋礼微微沉吟。
“好!”他拱手又行了一礼,道:“唯愿你我两方派系,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共辅齐王,中兴大楚。”
王珍拱手应下。
“宣大所需粮饷,我手上确实不够,但我会去筹措。接下来,我们还要点一人入阁……”
“王兄瞩意何人?”
“白义章。”王珍想了想才道,末了还补上一句:“须让他拿十万两银子出来买这一个位置。”
……
两个文人对着烛火谈着这些,王珍心中忽然有些自嘲。
——自己不过是个商贾出生的落第举子,恍然间竟已坐在这里执天下棋局,一言可定内阁人选。
人生际遇之变幻莫测,白云苍狗啊……
~~
次日清晨,十王府。
“今日那些嬷嬷竟不收我的银子。”陶文君笑道。
淳宁与王笑初成婚时便与陶文君相处得宜,因此陶文君时不时也会来十王府探望,一直到这些日子忙着打理京郊产园业,她方才来得少了。
今日她却是把沈姨娘也带了过来。
三个女子在屋中坐下,淳宁依然是那幅一丝不拘的坐姿,脸上的表情虽不显,她其实却是蛮高兴陶文君能来看自己的。
“往日里过来,又是查诰命、又是看令件、又是封银子。”陶文君道,“今日她们却是二话不说,直领着我们过来。”
“皇家规矩重,让大嫂见笑了。”
淳宁应了一句,目光便落在陶文君身后那丫环手上。
——那分明是一个油纸包,里面却不知是什么吃食?
“想必是齐王监国的消息她们知道了,谁还敢为难?”陶文君叹道:“也真是的,这样的事却交在你一个女子手上,父女相对,其间多少为难?”
淳宁微微笑了一下,应道:“不妨事的,臣子们不方便办,衍弟出头也对他名声有损。唯有我去去,旁人只会说我这个当女儿的关心父皇,想让他多歇歇。”
陶文君又是一叹,心道哪会说得那么好听?无非是让淳宁把逼宫的恶名都一人担了。
“总之事都过去了,如今齐王主国,不如你搬回公主府去住?看谁敢拦着?”
淳宁便摇了摇头,道:“衍弟初涉政务,正该如履薄冰,我不必添这种乱子。何况若我行事乖张,世人难免又要指责到夫君头上。”
陶文君只好点点头,敛色低声道:“我今日过来,是我夫君让我问问,他有意让诸臣上奏,请陛下封许贵妃为皇后,殿下意下如何?”
淳宁微微有些沉吟起来。
——母妃当了皇后,弟弟便是嫡皇子……此事,对齐王一系是极有力的。王珍的意思是让自己通知母妃作好准备……
“便依大哥主张吧,只是父皇龙体不适,此事不妨稍缓几日。”
正事说完,陶文君便又捡了些京郊产业园的事问淳宁的意见……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关于修正的小通知
这本书一直有在做一些小的修订。
错别字时不时有改一下,也有一些小情节都在调整。
这几天把128章的后面到132章完全改掉了(在不影响后面剧情的情况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头看一下。
应该有铲掉一些毒点。
我是用五笔打字,常常审了两三遍错字还比较多。另外,每天保持更新也难免有些失当的情节,所以有时候会回头做些修正。(对这点深感抱歉。)
然后这些修正应该是只有起点正版能看到的。还是希望大家有能力的话多多支持正版,感谢。
顺便也求一下订阅吧,写书不易,我3.5万的收藏只有800均定,这个收订比好像严重不健康,很难有好的推荐……
1...196197198199200...5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