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个人勇武成了战场上的关键,在这样的情况下,草原部落的全部威力都被发展了出来,使得中原王朝一直被压制,不再像汉唐之时那个样子能够一汉当五胡。
当然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说理学的自我阉割等等,这些东西朱由校都考虑过。
但是在朱由校看来,硬实力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朱由校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他就是要拉开科技上的代差。
这个代差在哪里?
当然就是在火器上。
自己的部队建立出来,拉出去打仗,除非遇到一战之前水平的不同,否则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绝对能打得赢。
即便他们抱团了又怎么样?还不是会被自己碾压式地消灭掉?
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意外。只要想打,就能把他们打得一个哭爹喊娘。
草原想追上来基本上就不可能,火器的科技含量太高了,不是想追就能够追上来的。
从人才的培养到资金的投入等等的各个方面,草原部族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基础,想要达到一样的水平根本不可能。
或许建奴能够造出火炮,甚至是红衣大炮,但其他方面肯定不行。
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不是谁都能够玩得转。所以朱由校不担心他们壮大,反而担心他们不壮大。
等到他们壮大起来之后,自己去反而可以轻而易举的灭了他们。从武力胁迫到经济垄断,这种操作在后世根本不稀奇。
朱由校看着熊廷弼说道:“他们在壮大,咱们也在壮大,难道你没信心吗?”
这话其实就是心灵鸡汤一样的话,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只不过这样的话说出来之后,你作为臣子,自然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行。
熊廷弼连忙躬身说道:“是,陛下。臣有信心!”
“这样就好。”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等到自己展开了羊毛计划,后面的事情就更好办了。拉拢、挑拨、分化红教黄教的矛盾,如果要是真想把这块地方弄了,办法实在是太多了。
只不过不能乱,要把他们收过来,否则朱由校早就会用各种办法来挑拨了。
至于说羊毛计划,蒙古人的羊不能用来纺线,因为他们的羊毛粗壮,纤维也粗,没有办法用来纺线。最好的纺线羊是绵羊,但是这里没有。
不过朱由校也知道,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有两种羊是可以的,一种是生活在辽东的山羊,在后世的黑龙江吉林一带。
这种羊的毛柔软,质地非常好,比绵羊还要好,梳下来的羊绒价格非常非常的高。
一方面可以推广辽东山羊的养殖,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使用混合材料,比如羊毛和棉混编、和麻混编,总之会有办法。
另外一种羊是生活在青海的山羊,毛色柔软,质地轻盈,也是非常非常好的羊毛。只不过现在在这边用不上,这个到以后再说。
看着熊廷弼,朱由校笑着说道:“那这件事情就做吧,尽快把事情办好。”
“陛下放心,臣知道怎么做。”熊廷弼连忙答应道。
“那就去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虽然表面上看大明给蒙古人不少好处,可实际上自己要什么,朱由校心里面很清楚。
现在没必要和蒙古这些人在北方死磕,草原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战争的泥沼,一旦陷进去,会消耗大量的国力,得到的东西太少,根本就得不偿失。
自己需要集中精力办大事,向南向南,一直向南。
接下来的几十年,草原和辽东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小冰川期马上就要来了,他们都会向长城聚拢。所以用一个办法安稳住他们,制衡他们,这样就足够了。
把辽东拿下来,让建奴覆灭,打通和朝鲜的通道,这样就足够了。
至于说草原上的蒙古人,安抚为主,想要消灭他们不可能。
接下来朱由校主要的精力就是发展经济、出海殖民,打击国内的士绅,建立新的资本勋贵,同时发展一个健全的工业体系,向南方侵略等等。
这一系列做下来之后,大明的国力会得到飞速地提升,整体实力会得到一个飞速地发展。
等到这些事情做完,回首再收拾蒙古人,朱由校相信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到时候就不光是漠南蒙古了,自己可以一路向北。
只不过人口不够用,想要移民不太可能。占领了一个空旷的草原,什么用都没有。哪怕修筑城堡,也扛不住这种消耗。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太弱了,体量不够,一步一步来。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
等自己灭了黄台吉之后,朱由校相信北边就会安静的多,到时候也要给林丹汗找点麻烦。
要知道,这个林丹汗对大明可一直是虎视眈眈。努尔哈赤没有崛起之前,林丹汗也一直闹腾来着。
而科尔沁和内喀尔喀,就是朱由校给林丹汗找的对手。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校已经想好了,等到收复了辽东之后,就可以鼓动科尔沁和内喀尔喀往西打,让他们去和林丹汗斗,最好能够一路打到青海去。估计这场战争恐怕会持续很多年。
等到林丹汗被消灭,大明还可以挑拨内喀尔喀和科尔沁,让他们两个互相打。
反正如果大明想要的话,或者说朱由校需要的话,草原上必然战火连天没个停。
不过朱由校觉得不需要那么做,到了那个时候,他就可以喊出一句话来:“饿的饿的都是饿的!”
学的就是秦始皇!
而在赫图阿拉城之中,黄台吉的心情可就没有朱由校那么好了。
父亲死得实在是太突然了,虽然黄台吉得到了父亲的传位,算得上是名正言顺,可是下面的人可没有那么服气,即便是他那几个兄弟也一样。
凡是成了年的兄弟,每个人都都黄台吉屁股下的座位虎视眈眈。这使得黄台吉的心情非常的不好,整个人都变得非常的焦躁。
这也使得黄台吉急需要做点事情,一来可以安抚人心,二来可以彰显他的实力。这件事情对黄台吉来说至关重要。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脚步声。
黄台吉抬起头看过去,发现是大哥代善。
这让黄台吉脸上露出了一丝安慰。
自从父亲死后,支持他的人不多,大哥代善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心里面也有了一些安慰,毕竟不是所有的兄弟都盯着他的位置。
此时,看到代善走了进来,黄台吉连忙笑着迎了上去。
比起日后的忌惮,现在的黄台吉更需要代善。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黄台吉也是在代善的主持下才坐上这个位置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善的年纪越来越大,威望也越来越高,使得代善这个人也逐渐受到了打击,淡出了权力的核心范围。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黄台吉是真的需要代善的支持,所以态度放得很客气,姿态也很低。
代善走进来之后,看了一眼黄台吉,有些无奈地说道:“参见大汗。”
“大哥,这是怎么了?”黄台吉搀扶着代善,笑着说道:“我早就说过了,咱们兄弟之间勿需如此客气,大哥私下里还是称呼我为弟弟。”
“不能乱。”代善沉声说道。
他可不敢乱来,一时尊崇一时爽,可事后怎么办?
现在这位弟弟不在意,可不代表以后不在意。不能给自己留后患,代善很聪明,当年父亲和叔叔之间,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不是没见过。
还有褚英是怎么死的?
自己可不能乱来。
代善说道:“我今天过来,有件事情要和你说。咱们在张家口的人回来了,不过是逃回来的。那边的情况很糟糕,有件事情你应该知道。”
“出什么事情了吗?”黄台吉连忙问道。
张家口那边的供应渠道对黄台吉来说很重要,很多东西都需要那边提供。比如铁矿石,比如粮食食盐,甚至是丝绸布匹,还有茶叶。
怎么就突然出事儿了呢?不是一直以来都好好的吗?
“人在外面,让他亲自和大汗说吧。”代善看着黄台吉直接说道,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看得出来,代善的情绪很低落。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69章 代善的策略
代善既然这么说了,黄台吉还能说什么呢?
他点了点头说道:“那大哥就让他进来吧。”
代善也点了点头,对着身后招了招手。
时间不长,就有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眼就能看出来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而且应该遭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头,看上去很是狼狈。
见到黄台吉之后。阿古泰“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哭丧着脸说道:“大汗!”
看到这个人之后,黄台吉先是瞪了瞪眼睛,随后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你是阿古泰?”
“是啊,大汗。就是我。”阿古泰连忙说道:“这一次在张家口,咱们的人全都完了,只逃回来我们三个,而且还是九死一生,差一点就回不来了。”
“出了什么事了?”黄台吉看着阿古泰问道:“伊尔根觉罗呢?”
“他死了。”阿古泰哭丧着脸说道:“大明的皇帝突然去了张家口,把张家口的所有人都抓了,甚至包括那些跟咱们做生意的商人。”
“现在那些人全都被抄家了。我们被堵在张家口的城里面出不来,伊尔根觉罗也被抓了起来。我虽然没有被抓起来,却差点没有躲过搜捕。”
“后来因为大明的皇帝走了,我才能够从张家口里面逃出来。一路上直接赶过来见大汗,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大明的皇帝居然去了张家口?”黄台吉的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那以后那条路是不是走不通了?”
“那里的生意还在做,只不过换了人,不再是那些商人做生意了,而是换成了其他的商人。咱们跟他们根本就搭不上话,而且主导生意的是大明的一个叫内务府的衙门,”
“如果我们花钱重新打通关系,还是需要很久的,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阿古泰说这些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难看。
事实上,这还是他说给黄台吉听的。
在阿古泰看来,这件事情根本就不行了,那些内务府的人绝对不敢这么做。
张家口的那些商人,不用问就知道下场会很惨。有了这些人做震慑,短时间内根本没有人敢和自己这边合作。
而且这也不是关键,因为一旦大明皇帝的谋划成功,咱们这边就更没可能到张家口去了。
黄台吉的脸色很不好看,这样一来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
“大汗,这还不是最糟糕的。”阿古泰脸色更难看地看着黄台吉说道:“科尔沁和大明联盟了。”
听了这话之后,黄台吉终于大惊失色,他站起身子不敢置信的看着阿古泰直接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阿古泰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情现在家张家口已经传遍了。”
“就不能是大明人的诡计吗?”黄台吉依旧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如果说前面张家口被封的消息已经是让黄台吉雪上加霜,那么科尔沁和大明联盟的消息就足够要命了。
阿古泰不敢隐瞒,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一遍,抬起头看着黄台吉凄惨地说道:“为了这个消息,伊尔根觉罗本来能离开的,他也选择没有离开。”
“而且科尔沁已经把布木布泰嫁给了大明的皇帝,这件事情很多人也知道。”
“这怎么可能啊?”黄台吉不敢置信的说道:“大明的皇帝怎么能够娶科尔沁的女人呢?这不应该呀。”
黄台吉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这么多年了,大明的皇帝从来没有干出过这样的事情。如果大明的皇帝容易妥协的话,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即便是大明的皇帝想要这么干,那其他的人呢?大明的臣子就同意了吗?
代善看着黄台吉直接说道:“大汗,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可能就麻烦了。如果大明和科尔沁结盟,我们向西的路就被堵死了。”
事实上从努尔哈赤开始,女真人就已经制定了策略。
向西设服蒙古族部,让他们跟自己结盟。而在结盟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想办法把他们吞掉。这样一来,才能够壮大自己。
本身女真人就少,想要对付大明根本不可能。只有团结蒙古才有活路,只有吞并蒙古才能够把事情做大。
有了成吉思汗做榜样,谁都想重新走上那条路。谁不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
努尔哈赤想,黄台吉也想,所以黄台吉深切地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
而要想向西去,科尔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团结了科尔沁,再团结了内喀尔喀,基本上实力能够大增,而且还能够向西进兵。
在这一点上,黄台吉的心里面很明白。
他娶科尔沁的女人为的也是这个,不然他已经娶了一个哲哲了,没有必要再娶布木布泰。说白了就是为了加深双方的联盟,巩固双方的盟约。
而在所有的蒙古部落当中,黄台吉家与科尔沁走得最近。如果科尔沁翻脸了,这可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看着代善,黄台吉直接说道:“马上派人联系科尔沁,我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他们真的敢和大明结盟,那么就要开战了。”
这件事情,黄台吉绝对不允许。他绝对不允许科尔沁和大明结盟。
由此一来,形势就翻转了,他家就又被孤立了。父汗这些年积攒出来的家底,传到他的手上,好的局面就没有。
代善点了点头说道:“我马上安排人去打探消息。”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急切的脚步声。随后一个人面容严肃的走了进来。
皇太极和代善一起转头看了过去,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莽古尔泰。
此时的莽古尔泰脚步匆匆,来到屋子里面就看到了代善和黄台吉,也看到了跪在地上的阿古泰,就知道这里有事情发生。
不过这个时候不是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莽古尔泰抬起头看着黄台吉,面容严肃的说道:“大汗,明军有动向。”
“有什么动向?”黄台吉看着莽古尔泰沉声问道。
“明军在辽东调兵遣将,抽调了辽阳、沈阳等地的驻军,全都在向沈阳进行,似乎准备进攻铁岭和清河,声势非常的浩大。
听了这话之后,屋子里面的几个人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自从沈阳之战以后,女真已经归缩了起来,一直没有去找明朝的麻烦。
显然这一次打胜仗之后,明朝有了信心,这是想要打过来,这个局势危险。
“来得正好。”站在一边的代善阴沉着脸说道:“正好给他们一下,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沈阳之战他们士气大增,在辽东频频出击,这些日子就不安稳。既然他们打过来了,那正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把他们灭掉,让那他们知道知道厉害。到时候如果有机会,还可以趁机夺取沈阳和辽阳。”
听了这话之后,莽古尔泰点了点头,连忙向前走了一步说道:“请大汗整军备战,只要明军敢打过来,咱们就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黄台吉看着哥哥和莽古尔泰,有些迟疑地说道:“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听了这话之后,代善也反应过来了,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阿古泰说道:“恐怕真的没有这么简单,大明的人应该在谋划着什么。”
“怎么?出什么事情了吗?”莽古尔泰站在一边问道。
这个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的,代善便把阿古泰带回来的消息全都告诉了莽古尔泰。
说完之后,代善说道:“这个时间实在是太巧了。这边刚才来消息,那边明军就有了异动。”
“你们也知道明军的指挥者是熊廷弼。这个人一向阴险狡诈,而且为人胆小怕事。咱们挑衅了那么多次,他从来都不出城,只是死守沈阳和辽阳。甚至摆出了一副跟咱们死磕的架势。可是现在却突然出击,很不符合他的所作所为。”
“难道科尔沁还敢出兵打咱们吗?”莽古尔泰愤怒的说道。
在莽古尔泰看来,科尔沁就是一群胆小如鼠的人。别说打黄台吉了,就是借一千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出兵。
之前他们也不是没打过,可哪一次成功了?哪一次不是战败而归?
和明军结盟就有胆子了?他们哪来的胆子?
“这件事情我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黄台吉沉着脸说:“不过这里面肯定有阴谋,我们不能轻举妄动,一定要把消息先打听清楚。”
“莽古尔泰,你带着人看好各个城池,传令下去,不要着急出去。等我们把消息摸清楚了再说,多多地派出斥候;探查明军的动向。”
“科尔沁那边马上派人去查消息。一定要尽快弄清楚情况。”莽古尔泰点了点头。
如果事情真的有什么变化,这样的所作所为自然是最稳妥的。虽然他看不起科尔沁部。可是如果真的和大明有什么勾连?绝对不会只是简单的合兵一处来攻打自己。
科尔沁如果出兵,难道就不怕有人端了他的老窝吗?而且和明军合兵一处,他们有什么好处?
打赢了能捞到什么?
明军的感激?还是明军的钱粮?
科尔沁人没有那么蠢。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70章 大明第一次主动在辽东搞事
整件事情处处透着诡异,如果不查清楚的话,这心里实在是没底,什么动作都不敢做,所以黄台吉选择了积极防御。
只不过事情并没有像黄台吉预想的那样。明军更加积极地调动了起来,搞出了一副泰山压顶的架势。
而在山海关当中。
朱由校一边排兵布阵,一边等着人上门。
他等的是内喀尔喀和科尔沁的人。这两股人到山海关来,和他商讨一下接下来的计划。
很多人也担心,如果内喀尔喀他们的人不来怎么办?毕竟朱由校的手里面没有其他的东西,有的只是布木布泰,一个蒙古族的小姑娘,拿来做人质都显得有一些太过弱小了。
不过朱由校倒是不着急,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事实上,现在的蒙古对于朱由校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建奴给蒙古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还有林丹汗在一边虎视眈眈。
无论是科尔沁还是内喀尔喀,那都是心里面慌得很。反而大明对于他们来说没那么大压力。
大家斗了两百多年了,不还是这个样子吗?
大明能够打到草原上来,还是能够占领草原?
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大明的威胁不那么大。无论是林丹汗还是建奴,才是蒙古的主要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蒙古肯定会选择和大明合作,这一点想都不用想。
在原本的历史上,蒙古就是这么干的,只不过大明不中用罢了,人家内喀尔喀还来救过大明。
只不过人家到的时候,大明已经把沈阳辽阳都丢了,铁岭也没了,还害得人家打了一个败仗,连部族的头领都被人抓了。
现在局势远不是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所以蒙古更加地有信心和大明合作。
事实也正如朱由校所预料的那个样子,在吴克善回去三天之后,蒙古的人就到了山海关,来的还真的是两个大人物。
科尔沁的领导者奥巴台吉,这一次亲自过来了,显然一方面是为了表达诚意,另外一方面是相信大明不会毁约。
这种信任还真是难得,这是朱由校没有想到的。原本他以为回来的应该是吴克善,至少双方有个合作,而且吴克善是奥巴台吉的儿子,也能够代表他父亲。
至于内喀尔喀那边,来的是内喀尔喀五部当中最强硬的一个人——扎鲁特部的昂安台吉,除此之外还有内喀尔喀盟主卓礼克图。
奥巴台吉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实力派的人物,而且能够说了算的。
奥巴台吉三人的到来,让朱由校感觉很满意,谋划很成功。
奥巴台吉三人先到了广宁,然后就被人送到了山海关。
至于说让朱由校去山海关见奥巴台吉他们,那是不可能的。首先在地位上不现实,其次朱由校也不会冒那个险。
朱由校到辽东来,是做事情来的,是绝对不是冒风险来的。他一有什么事情,大明就完蛋了。对于朱由校来说,保障自己的安全很重要。
到了山海关之后,奥巴台吉三人歇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被带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奥巴台吉三人也是知道他们是来见大明朝的皇帝,所以态度上也很恭敬。见到朱由校之后,奥巴台吉他们直接躬身行礼道:“内喀尔喀卓里克图、扎鲁特昂安、科尔沁奥巴,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奥巴台吉三人,笑着说道:“都免礼吧。来人呐,摆酒赐宴!”
见面之后先别说别的,先喝酒吃肉。
之所以有很多人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原因是大家并不熟悉,一起喝了酒吃了肉之后就会把气氛缓和下来,关系也会亲近不少。
朱由校也是这么拉关系的,尤其是对奥巴台吉他们这些人。
很快,酒肉就摆上来了。
这一次,朱由校也是下了本的,摆了各种好酒好菜。
要知道,在蒙古,奥巴台吉他们虽然是贵族、是首领,想吃这么一顿却也不容易。
不是说舍不得,而是没有。
奥巴台吉三人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就开始吃喝了起来,大口的吃肉,大碗的喝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