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大明的烈酒对奥巴台吉他们来说一直都是宝贝,何况朱由校的这个酒可是好东西,一般人搞不到的,是内务府自酿的酒。
在这里面,朱由校甚至都插了一手,告诉奥巴台吉他们一些后世的东西。
虽然这个时代的酒文化已经很先进了,酿出来的东西也非常的好,但有些东西还是不如后代。
三碗酒下肚之后,奥巴台吉三人的脸色也就缓和了下来,吃喝之间也多了一些笑声,气氛也和谐了不少。
不过朱由校还没有准备说事情的意思。先招待一下吃饭,然后才是谈事情。
如果放在后世的话,那就是吃喝唱歌一条龙,晚上再来点夜生活,第二天才谈生意。
原本朱由校也是这么打算的,吃好喝好,明天再说。
不过显然奥巴台吉三人心里面都有事情,虽然酒喝得很多,但显然都没有喝多。
酒菜撤下去之后,茶水被端了上来。看这个气氛就知道,要说正事了。
朱由校看着奥巴台吉三人直接问道:“关于结盟的事情,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奥巴台吉站了起来,直接说道:“我们想求证一件事情,关于结盟的事情。大明的皇帝陛下说的都是真的吗?你们愿意把朵颜三卫让出来?”
这件事情,奥巴台吉他们很怀疑,如果不是大明皇帝亲自说,他们都不敢信。
要知道,一直以来朵颜三卫都在和大明闹腾。但是最近几十年,朵颜三卫更多的则是依附于大明,算得上是大明的小弟弟。
只不过林丹汗上位之后,朵颜三卫又倒向了林丹汗而已。双方的关系错综复杂,让大明支持蒙古吞并朵颜三卫,恐怕不太可能。
“当然是真的。”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朵颜三卫做的事情你们也知道,大明不想和这样的人做朋友,这样的人就应该被消灭掉。”
奥巴台吉看着朱由校,面容严肃的说道:“那其他的方面呢?”
“关于贸易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等到把朵颜三卫灭了之后,朕会在大宁城重新修建一座城池。在这座城市里面,我们三方可以在这里做生意。而且这座城池,由我们三方共同管理。”
这是朱由校给他们的好处。
事先不画大饼,你怎么让人上钩?
这个饼,奥巴台吉他们肯定会吃下去,即便觉得这里面有危险,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同意。
奥巴台吉和卓里克图克图对视了一下,两人都有些犹豫。
虽然朱由校答应得挺痛快,可是事后如何还真的不好说。奥巴台吉他们有一些沉默。
“这件事情你们可以放心,我们可以写到盟约里面。”朱由校笑着说道:“大明皇帝的信誉,可比你们要好得多吧?”
奥巴台吉两人虽然有些尴尬,却并不在意。
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不过朱由校这句话倒也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明朝的信誉肯定是比他们要好。
所以奥巴台吉两人也算是默认了这件事情。毕竟还没发生,总不能让对方拿出什么东西来保证。
“而且你们放心,在这一次开战之前,朕会给你们一批军械,盔甲和刀枪都有。”朱由校直接说道:“会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给你们。”
当然不能够白白的赠送,这肯定是要收钱的。倒卖军火这种事情,朱由校在后世没见过也听说过。
甚至把军火卖给交战双方的事情,在后世也是有人干过,而且干得还不亦乐乎,
朱由校甚至把这批军械都找好了,就是辽东军队换下来的。
自从百工院开工之后,水利冲压机不断运作,钢厂也在不断的炼钢,有大量的军械从百工院产出。朱由校在辽东这里已经进行了换装,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使得造价很低。现在辽东的军队用的都是新式的军械,原本的都已经被淘汰了。
这些东西在原地融化也只能打一些镐头锄头铁锹,而且辽东这些地方还用不到;把他们运回到北京去回炉重造,运费还比它们的价值都高。
所以这些东西现在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很多都直接堆在库房里面。
这一次朱由校就准备把它们拿出来,一方面用来结盟表达自己的诚意,另外一方面用来出售,卖一个好价钱,打开一个销路。
前期虽然少赚点,但是后期就不一定了。
军火贸易的利润,那是让很多人都能够为之疯狂的东西。
朱由校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一副很诚信的模样,但心里面已经盘算着怎么坑人了。
至于说他们有了武器装备,大明以后会不好收拾他们?
朱由校根本不在意。大刀长矛和火器的差距,这是以前已经证明过的事情,没有必要去担心。只要朱由校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蒙古就会变得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奥巴台吉已经心动了,不说其他的,单单是这些军械就是一批好东西。
虽然以前也走私过一部分,但是价格非常的高,质量上也没有保障,很多都是那些商人自己私下里打造的,总归不如大明的军械来的好。
朱由校看着奥巴台吉两人,笑着说道:“你们能到这里来,朕能够在这里等你们,就证明了彼此的诚意。所以现在就需要放下戒心,好好的商谈一番。”
奥巴台吉三人看了看,一起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朱由校的话。
有了这个主基调之后,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三方开始进行谈判,首先第一轮就是朱由校负责在辽东牵制住黄台吉,给蒙古作战赢取时间;科尔沁和内喀尔喀会趁着这个机会发动攻势,直接覆灭朵颜三卫。
至于地盘怎么划分、战利品怎么分享?这是蒙古他们自己的事情。
而在这一战之后,他们要负责牵制建奴,一旦大明和建奴开战,他们要帮忙。
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上,双方根本就只是表面上达成了协议,面和心不合而已。
大明想要覆灭建奴,蒙古肯定会同意。但是辽中他们绝对不会让给大明。
一旦大明占领了辽东,绝对就会调转枪口对准蒙古。而且辽东这个地方,蒙古不可能不垂涎。
一旦大明和建奴开战,蒙古很可能会在旁边伺机而动。一旦有机会的话就把大明吞掉,然后自己占领辽东。如此反而能够做大,面对林丹汗都不虚。
这个小心意朱由校也有,正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大宁那个地方,怎么能够给蒙古他们呢?
何况在草原之上,大明也不需要一个能够随威胁到自己边境的势力。只不过需要几年的安稳,到时候大家一定翻脸。
如果他们想要在辽东之战里面掺和一脚,那正好,正好把他们全都灭了。到时候从科尔沁到内喀尔喀,全都归大明管。原来朵颜三卫的地盘也全归大明管,向西可以直取林丹汗。
虽然大家都有翻脸的准备,但是现在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似乎很满意的样子。
双方很快就谈好了条件。
朱由校在这次谈判之后,会给他们一家五千人的装备;而他们每一家会出良马两千匹来换购这些装备,作为购买装备的货款,
而三人回去之后,会立马整军备战,从北向南攻向朵颜三卫;朱由校则会在广宁接应。
一旦战事不利,大明会直接出兵取大宁,断掉朵颜三卫的后路,帮助蒙古前后夹击;而在另外一侧,大明的军队则会在铁岭清河一线疯狂的造势,压制黄台吉不敢动弹。
事实上,只要大明前出,黄台吉就不敢动。他怕老窝被抄掉。如果他真的调兵西进,朱由校就真的敢杀进他的老窝。
结盟完毕之后,双方制定了盟约,所有的事情都在这一刻敲定了下来。
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所有的事情就都做好了。
朱由校把人送走之后,开始准备交易的事情,同时调兵遣将准备进行这一场会战。
这是自从朱由校登基以后,大明第一次主动在辽东搞事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71章 奔赴辽东战场
大明主动在辽东搞事情,对于孙传庭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跟着孙传庭来到辽东的人,心里面也是抱着很大的希望,准备这一次在辽东干一票大的。
一万人马到了辽东之后,很快就被分开了。
孙传庭、曹文诏和吴襄率领着五千人马来到了沈阳城,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熊廷弼,在这里造势。同时如果建奴出兵的话,孙传庭他们也要配合攻打。
他们这五千人,可是作为精锐被调过来的。对于朱由校来说,这些人马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损伤一点都很心疼。
这就是朱由校的嫡系人马。虽然有些不舍得,但还是要用,这种时候不能有其他的心思。
真的要打起来,朱由校还真怕熊廷弼的人顶不住。熊廷弼在城里面守城可能没问题,在城外野战的话,如果黄台吉下死了心拼命,熊廷弼恐怕顶不住。
而黄台吉这个人本身也不缺拼命的勇气,建奴一路上就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朱由校才把孙传庭调过去,这支人马就是被他当成精锐来用了。非要做一个比喻的话,那就是淮海战役之中的头等的王牌师——华野二师,华野二师的师长只有一个,那就是李云龙。
在朱由校这里,孙传庭的这五千人就是他的头等王牌师。
在将领的搭配方面,朱由校也做了非常详细的安排。
孙传庭是个文官,战术指挥上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冲锋陷阵就差一些。所以朱由校给他搭配了曹文诏和吴襄。
吴襄的武艺差一些,但也还好,能打仗。
而曹文诏,就是彻彻底底的一员猛将。有这样的人在,孙传庭的队伍实力肯定能增加不少,至少在冲锋陷阵的时候不会缺少人手。
而另外一支人马,则被朱由校派到了广宁去协助王在晋。
虽然不知道广宁那里会不会有战事,但如果有战事的话,广宁城的人马肯定不行,甚至还不如沈阳城的人马。
虽然王在晋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在整训人马,可实际上还是不行。如果真的有大仗要打,广宁城的人马肯定顶不住。所以朱由校就把一支人马派到了广宁城。
这支人马的领头人就是卢象升,是朱由校非常看重的一个人物,武艺自然是没的说,朱由校非常非常的喜欢。
搭配卢象升的是皇家书院非常优秀的毕业生,刘贤。刘贤这个人虽然在朝堂谋略上差一些,但是在军事谋略上没得说。两个人搭配在一起,那自然是如虎添翼。
两支人马分开之后,快速奔赴战场。辽东也瞬间紧张了起来,整个辽东都被战云所笼罩。
沈阳城之中。
“好了,我知道了。”熊廷弼听了手下的汇报,便转身准备去迎接。
虽然这支人马只有五千人,来的也不是什么大名鼎鼎的将军,但这是皇帝陛下的心腹,由不得他老熊怠慢。
何况这个孙传庭也是有战绩的,在西南平乱的时候,杀得叛贼那叫一个人仰马翻。
虽然大明一直以来都看不上南方,觉得主要威胁在北方。可是这孙传庭能杀得叛贼人仰马翻、毫无招架之力,也足够证明能力了。
何况在熊廷弼看来,他和孙传庭都是陛下的人,都是自己人,那大家就有的聊了,自己人好说话。
一大早,天还蒙蒙亮,熊廷弼就带着一群人在沈阳城城门外等着了。
在晨露中站了许久,熊廷弼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
反倒是熊廷弼手下的人有些不太高兴,毕竟他们熊大帅的官职和资历在这里,让大帅在这里这么辛苦地等一个年轻人,实在是不太好。
可是熊大帅都没表现出什么不满来,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
正在这个时候,远方的地平线上突然扬起了一些尘土,随即就出现了影影绰绰的身影。
“来了!”人群之中不知道是谁兴奋地喊了一声,原本昏昏欲睡的众人瞬间将目光全都集中了过去。
果然,队伍出现了。
走在前面的是一队骑兵。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匹匹黑色的高头大马,毛色在太阳的辉映下油光水亮。
不用说,这种马匹绝对是来历不凡,在辽东这种地方都很少见。能够用这种马匹装备一支队伍,这显然是下了大钱。
辽东这边的人看见这些马匹的时候,顿时就嫉妒得眼红了。
站在熊廷弼身边的李光荣忍不住说道:“不愧是天子亲军,真有钱呐!”
这语气之中除了羡慕之外,更多的是嫉妒,还有一些不满。
显然,在李光荣看来,这些钱给这些人都是白瞎了的,这都是花架子,根本就上不了战场。
熊廷弼没有说话,瞪了李光荣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要胡说八道!回去之后告诉下面的人,不要乱说话!”
李光荣点了点头说道:“大帅,你放心,我有分寸。”
事实上,李光荣是真的有分寸,他也就是在熊廷弼这里抱怨一下,回去之后是真的不敢说。
这些人是天子亲军,代表着什么?
皇帝的脸面!
如果这些人真的不行,你也不能拆穿。打皇帝的脸很好玩吗?
对于他们这些武将来说,皇帝的事情可不是他们能说的。文官那边可以上蹿下跳,他们武将却不行。
所以李光荣心里很清楚,他不会乱说话。
其他人也全都看向了远方,目光掠过马匹之后,纷纷看向了骑在马上的人。
这些人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如果刚刚没看过去的时候,觉得他们就是花架子。可是现在看见了,很多人感觉出了不同寻常。
这些骑在马上的亲军年纪都不是很大,个子也不是很高,但是身材却很壮硕,脸长又黑,目光明亮,显然是经过摔打的。
除此之外,再看他们的装备。每个人腰间斜挎着两把短铳,身后还背着一把长铳。
马前面的钩子上,还挂着斩马刀,看得出来这是很好的东西。这种斩马刀在辽中也有,大家也都见过,非常得骑兵的喜欢。
这些亲军身上的盔甲看得出来是铁甲,却并不是很重,很是轻薄。一起锻造的板甲,不知道防御力怎么样。
事实上,关于板甲,朱由校心里很清楚,不谈重量光谈防御力,就是耍流氓。
无论是板甲、链子甲、锁子甲,甚至是鱼鳞甲,抛开重量谈防御力量,那都是耍流氓。
毕竟越重,装甲越厚,防御力就越高,这点没有什么可争执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材料上并没有拉开差距,不像后世有什么铁甲复合装甲,还有什么贫铀装甲。
在这个时代,基本上都是铁甲,大家锻造水平也不会差太多。虽然朱由校使用的是更好的钢,但也没有那么强。
只不过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板甲的防御力要好很多。尤其在防御弓箭上,效果好很多。
如果面对的是对方的流星锤之类的重兵器,被砸一下,防御力也就那么回事。这种大力造成的伤害,对任何一种盔甲都是很难防御的,这一点没办法。
不过眼前这些骑兵的盔甲,那都是好东西。轻薄、防御力非常的好,在同等重量下绝对是最顶级的。
之所以做的这么轻薄,是为了不影响他们的速度,并不是所有的骑兵都需要穿重甲。
轻甲骑兵,追求的是速度,而眼前的这些就是了。
他们装备着火枪,虽然火枪的质量还没那么好,但有三只火铳。一只远距离开火,两只短铳可以近距离开枪,每一个都可以射出三发子弹。即便是不能重新装弹,杀伤力也会很大。
何况这些人经过日常的训练,在马上装填子弹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这些人就是朱由校的枪骑兵。
至于轻骑兵使用的斩马刀,那自然也是好东西。
辽东这边的人都快看傻了。
这样的装备真的太馋人了,这已经不是用有钱就能够形容的,就是太他妈有钱了,真想把它们抢了!把他们的东西全都扒下来!
不过很快,熊廷弼的手下们的目光就被其他的东西吸引了。
那是一辆辆战车。
战车这个东西以前有过,在春秋秦汉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用战车对战。可是后来随着战法的演变、骑兵的发展,战车逐渐被淘汰出历史。
可是辽东的人谁也没想到,居然在这样的队伍之中看到了由一匹马拉着、两个轮子的简易战车。
这玩意,百工院可是费了很大的心力,无论是钢制的轴承,还是板制的弹簧减震,那都是费了很大的心思。
尤其是钢制的轴承,弄出同等大小的珠子,那可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最开始的时候是老工匠用手工去打磨。
朱由校很佩服他们的眼劲和手劲,居然能够做到很小的误差。在百工院里面,能够手工车珠子的工匠,那都是大匠。
后来百工院又搞出了工具,车珠子的效率提升了不少,但是废品率依然很高。
有了这些东西之后,眼前的小战车看着和平常的车差不多,但是速度和性能可是提升了不少。尤其是在转向方面,更是有了质的提升。
众人的目光离开了战车,就落到了战车上面的东西上。
铁制的车架上面放着一门门炮,看起来十分的诡异。这些炮被战车拉着,显然这就是炮车。
虽然不能够在行进的过程中开炮,但是可以在车上开炮。马匹撤掉之后,炮车就是发射架,强度足够承受开炮带来的后坐力。
因为这是标准的火炮,抛物线的仰角都已经设定好了,按照尺度调节之后,便能够射出不同的距离。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472章 作战会议
除此之外,众人还看到了另外一种战车,与前面的战车形式上差不多,却不是装备火炮,而是一种筒状的东西。
看着很奇怪,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众人们议论纷纷。
熊廷弼听到他们的议论,心里明白,这个筒状的东西其实就是手摇式转轮机枪。
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种车,后面拉着九个铁桶,全都朝着天,看起来很奇怪。
这些铁桶大小不一,规格也不一样,就更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了。为此,一些官员甚至私下里开始打赌。
熊廷弼看到这个的时候,惊讶地下巴都要掉了。车载火箭筒,居然是马车载的?!
这些火箭筒也是可以上下移动的,装填之后可以一次发射九枚火箭弹。铁桶大小不同,那是因为火箭弹的型号不一样,有重的有轻的,发射距离也不一样。
这些东西都很新奇,辽东的人都没见过,熊廷弼也没有见过。熊廷弼只是在陛下的信件中有看到过,只是不知道这些东西要怎么打仗。
车队后面的步卒,身上穿的也全都是板甲,看起来也很轻便。他们身后背着火铳,很长的那种;腰间带着刺刀,看得出来这些人都是火枪兵。这支队伍很奇怪,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熊廷弼的心里面有些担心,这些人的装备看着自然是非常的好,而且也是下了大价钱的。可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能打仗吗?
这一次的事情很重要,千万不能出了差错。这要是出了差错可怎么办?
熊廷弼的心里面开始琢磨,要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稳住他们。
这些人是皇家亲军,这是陛下派过来的,他自然不能够让他们坐冷板凳。不然他们不满意,陛下也不满意。
可如果让他们上战场去厮杀,这要是搞砸了,那他老熊怎么办?
整个战役失败的话,那就可能就是他老熊的责任了。
所以要想一个办法,让这些天子亲军挑不出毛病来,还不能够做什么。
只不过这个办法好像不太好想,熊廷弼有些头疼。
不过没有给熊廷弼太多思考的时间,这边的队伍已经停下来了。
这一下,又让辽东的人吃了一惊。
这些天子亲军停下来之后,居然一动不动地站在了原地。整个军队显得十分的肃穆,甚至连抬手指的人都没有,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那里。
如果不是偶尔眨眼睛,都让人觉得这些人就像木桩子一样。甚至连那些马匹都站在原地不动,只是偶尔刨一刨地,打几个响鼻。
整支人马都没有多余的动作,十分诡异,看得人心头发麻。
熊廷弼反而眼睛一亮,心中似乎有些明悟,这些人好像没有那么不堪。
要知道,在军中,严肃的军纪非常重要。为什么呢?
因为要保证战阵成型。在军阵之上,一旦战阵不成形、乱了套,那就完了。
而眼前的这些人,其他方面不说,这纪律好像挺好的。
在队伍之中,有三个人打马走了出来。
三人都很年轻,不过全都穿着盔甲,看起来倒也有几分英气。
三人打马走过来之后,一起翻身下了马,径直来到熊廷弼的面前。
见到熊廷弼之后,为首的人抱拳说道:“亲军统领衙门左军统领孙传庭,见过熊巡抚。”
熊廷弼听了这话之后,连忙拱手说道:“孙大人免礼。”
亲军统领衙门左军统领,官职正四品,是一个武职,在熊廷弼面前自然没那么高的地位。不过熊廷弼也不敢小看,人家是天子亲军,天生高人一等。
只不过以前亲军式微,被文官踩在脚底下罢了。现在翻身了,这待遇自然就不一样了。
何况他老熊也是陛下的人,对方给面子,他也要给对方面子。花花轿子,众人抬着比什么都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