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那年那蝉那把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未知
张雪瑶轻声道:“朝廷的人也差不多该到了,偌大一个江都还轮不到他们道门为所欲为。”
上官青虹摇头叹息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走,万事求人不如靠自己,说到底还是我们剑宗的事情,完全依仗朝廷即说不过去也不像话,有些事情还是该我们自己出面。”
张雪瑶沉默片刻后说道:“那我便亲自去见见这位第一大执事。”
上官青虹又是摇了摇头,道:“既然是我剑宗的事情,那就不是代宗主你一人的事情,代宗主你前不久御使诛仙破了慕容玄阴的不灭金身,自身也为诛仙所反噬,这件事你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我,那第一大执事已经是十八楼的境界,你若是勉强带伤出战,怕是要九死一生,所以此事还是交由老朽来应付吧。”
张雪瑶摇头道:“师兄修炼的是仙道剑,那第一大执事得了萧慎带去道门的剑三十六残谱,同样修炼的是仙道剑,仙道剑对仙道剑,没有半分取巧可能,说到底还是看各人境界高低,师兄境界弱于那人,同样是九死一生。”
上官青虹笑了笑,道:“就算是死,也不能是你去,若是你死在了江都,让老朽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公孙宗主?”
张雪瑶低垂了眼帘,默然不语。
上官青虹又是轻叹一声,“张师妹,虽然你才是代宗主,但这次就让老朽越俎代庖一次,由我去会一会那位第一大执事,你则留下来为我们剑宗安排一条退路,若是真有个万一,我们剑宗也好歹能留下点香火,不至于真的灭绝。”
张雪瑶沉默许久,郑重点头道:“我知道了。”
上官青虹起身告辞,在离去之前最后说道:“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便是了。”
上官青虹走后,张雪瑶独自一人坐在那把香楠木料的椅子上,神情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在寂静的厅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过了许久,她端起右手旁那杯早已冷去的茶水,一点点地将茶水咽下,只觉得冷彻心扉。
——
太乙救苦天尊,镇魔殿的第一大执事。
不熟悉道门的人可能会觉得他只是一个执事而已,地位似乎不是很高,实则不然,第一大执事有些类似于司礼监大太监的职位,品级不高,但是权柄极大,甚至大到可以与镇魔殿殿主分庭抗礼的地步。
镇魔殿殿主属于殿阁之主的行列,在众殿阁之主外还有八位峰主。
如果将道门掌教看作是皇帝,那么殿阁之主就是臣子,首徒是太子,而诸峰主则等同于诸王,若是掌教飞升或坐化,又无首徒的情形下,便要从八位峰主中选出一人继任掌教之位,甚至在首徒还不足以继任掌教大位时,或掌教因为各种情况而不能处理道门内务时,还可从八位峰主中选出一位主事峰主代行掌教之权,颇为类似于俗世的摄政王一职。
当年上代老掌教紫尘因故提前飞升,当时的首徒秋叶尚还年轻无法担当掌教之任,便是由开阳峰峰主天尘大真人担任主事峰主,独揽大权几乎与掌教无异,直到天尘大真人飞升之后,秋叶才由首徒变为掌教,重新拿回了本就应该属于自己的权柄。
可以说峰主的权柄大小与峰主本身有很大的关系,若是峰主本身修为够高,资历够老,便可以担任主事峰主而独掌大权,已经飞升的天尘大真人是一例,还未叛出道门时的青尘也是如此。
当年青尘是为天枢峰峰主,贵为众峰主之首,镇魔殿殿主无尘境界跌落之后,青尘在镇魔殿中大肆安插亲信,一手把持镇魔殿权柄,甚至能与老掌教紫尘分庭抗礼,曾经数次逼宫欲要废黜秋叶的首徒之位,最后更是掀起一场滔天大乱,不但使紫尘不得不提前飞升,甚至还配合牧人起的东北军差点毁掉萧皇的西北基业。
只不过最后青尘还是棋差一招,先是败于紫尘之手,然后被天尘收拾残局,不但其本身被判十桩大罪,而且其党羽心腹也被全部连根拔起,落得一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天枢峰经此一事后元气大伤,从当年鼎盛一时的八峰之首变为如今的排名最后一位,至今都未曾缓过气来。
总而言之,第一大执事在道门是个可以和峰主相媲美的职位,想要成为第一大执事,获得地仙境界才能被授予的大真人名号仅仅是最基本的条件,其他诸如资历、出身、师承、战力等条件更是缺一不可。
凡是能成为第一大执事的大真人,无一不是道门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太乙救苦天尊带着地藏王和阎罗王来到江都城外三十里处,在这儿官路一分为二,宽阔的那条通往江都城,稍窄的那条则是通向东湖。
东湖湖畔有座别院,那便是老人的目的地。
不过老人没有急着踏上那条稍窄的官路,而是遥遥望向江都,怔然凝视。
很多年前,老人曾经来过江都,只是那时候的他境界不高,瞧不出什么。今天是他在境界大成之后首次来到江都城下,这次他看到了很多东西。
在他的眼中,整个江都就是一座恢宏大阵,这座大阵笼罩了江都及城外方圆二十里的范围,其中精妙之处甚至不弱于帝都的皇城大阵和道门的山门大阵。
因为这座大阵始于大楚皇室,在后建南下时又被三教高人联手重新布置,几近人间圆满,想要破去此阵,要么以大军兵甲将江都城攻破,要么从城内着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至于当年萧皇在定鼎一战后,大势已定,江都城内的守军开城请降,大阵自然无用。
许久之后,太乙救苦天尊收回视线,摇头感叹道:“巍巍江都啊,即便是上官仙尘再世,一剑劈不开这座雄城。”
地藏王和阎罗王对视一眼,默不作声。
太乙救苦天尊不再去看江都,转头望向那道稍窄的官路。
此时官路的尽头缓缓走来另外一名老人,身着青色鹤氅,脚踏玄色云履,虽然面容苍老,但一双眼睛却是清澈如泉水,满头白发不像太乙救苦天尊这般披散开来,而是整整齐齐地盘成发髻,以一支玉簪束住。
老人龙骧虎步,行走之间大袖飘摇,不论是谁瞧见了都要赞一声好一个名士风度,好一个仙风道骨。
直到此时此刻,老人才不像一名渔夫,而是更为符合他的真正身份,剑宗的慎刑司掌司,或者说曾经出过上官仙尘这等人物的上官阀的阀主。
复姓上官的老人静静地望着那名白发及地的老人,缓缓站直了年老后便微微驼背的身躯,身周泛起道道涟漪。
嗤的一声轻响。
一缕白发缓缓飘落,落在太乙救苦天尊的脚下。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四十八章 上官阀上官阀主
世家之说,在江南并不稀奇,凡是有头有脸、传承有序百年以上的家族都能称呼一声世家,但却不是哪个世家都敢自称门阀。
所谓门阀,指家门贵盛者,族中之人世代为官,世居高位,而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一家一姓的基础上形成门第,可在地方州府的话语权上压过朝廷官员,从而实际上统治了州府。
放眼近百年来的江南,能够称为门阀的世家只有两姓,分别是已经覆灭的傅家和当下如日中天的谢家,太平时节可以左右朝政,大乱年间又能参与逐鹿天下。
若是放眼近百年来的整个天下,当年还未成为皇族的萧家以及卫国五大世家都可以称之为门阀,道门、佛门、儒门、剑宗、玄教等各大宗门中都不乏有这些门阀出身的大人物。
大郑末年那场天下大乱,天下间有数的门阀分成两派,定鼎一战后,萧家和谢家一飞冲天,傅家、张家、公孙家则是直接烟消云散,作为张家和公孙家盟友的上官家也随之一蹶不振,但不管怎么说,虎死不倒架,也许苟延残喘的上官氏如今已经不能再称之门阀,但是作为末代阀主的上官青虹却仍秉持着当年的骄傲和尊严。
大郑神宗年间的内阁曾经流传过这么一句话,生有三恨,做官之始未能以三甲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第二恨中的五姓女便是指叶、张、慕容、公孙、上官五姓。
当年的上官阀位列五姓,可以逐鹿天下,家主可以与萧皇同席而坐。
当年的阀主上官金虹甚至差一点将一名上官氏女子嫁给萧皇。
当年的上官氏出了一位横行天下的上官仙尘。
家族覆灭非是一人之过,对于上官青虹和公孙仲谋而言,也许早早逝去的兄长上官金虹和公孙伯符更为幸运一些,因为他们不必看到家族倾覆,也不必颠沛流离,还能秉持世家门阀最后的体面和尊严。
兴许是穿短打习惯了的缘故,骤然换回锦衣华服的上官青虹还有些不习惯,缓缓挽起右手的宽大的袖子,露出一截苍老如枯树皮的手腕,缓缓开口问道:“太乙救苦天尊?”
“正是本座。”老道人冷淡道:“你是何人?”
上官青虹的清澈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平静道:“晚辈上官青虹。”
太乙救苦天尊淡淡哦了一声,又问道:“上官仙尘是你的什么人?”
上官青虹不卑不亢答道:“正是家叔父。”
太乙救苦天尊道:“原来是上官仙尘的侄子,当年上官仙尘剑道第一,杀伐第一,境界修为第一,是为独步天下的大剑仙,只是在强弩之末时败给了携大势而来的萧煜,算不得输,不知你能有上官仙尘的几成本事?”
上官青虹道:“家叔父乃是千年不出的仙人之姿,我等萤火之光,又如何敢与皓月争辉。”
太乙救苦天尊笑了笑,笑声晦涩刺耳,道:“倒还有些自知之明,若是上官仙尘在世,本座自当就此退去,不敢多发一言,可你不是上官仙尘,又凭什么挡在本座身前?”
上官青虹对于太乙救苦天尊话语中的贬低不屑意味不以为意,淡淡说道:“家叔父当年独步天下,所持之剑有二,一曰青萍,一曰诛仙,如今青萍已归于道门之手,我剑宗只剩下诛仙一剑。”
上官青虹顿了一下,沉声说道:“一剑而已。”
——
荣华坊,公孙府。
后府中的小阁楼在沉寂多日后终于缓缓开门,徐北游手持玄冥满身疲惫地走出阁楼。
然后他就瞧见宋官官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
此时日暮西山,天色渐晚,血红的夕阳将女子的背影拖得老长,
听到身后的动静,宋官官转头望来,看到徐北游后赶忙起身道:“公子。”
徐北游略感惊讶地问道:“怎么回来了?”
以徐北游对宋官官的了解,她不是个会自作主张的忤逆性子,本该在上官青虹门下修炼的宋官官忽然回来,肯定事出有因。
宋官官低下头,咬了咬嘴唇说道:“师父让我回来的,似乎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徐北游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轻声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官官犹豫了一下,道:“奴婢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是听师父说有镇魔殿之人前来寻衅,然后师父便去了东湖别院与代宗主商议,等师父从东湖别院回来之后,便让我先回公子这边,而且……而且……”
徐北游没有着急催促,而是缓和了语气,柔声说道:“不急,慢慢说。”
宋官官从随身的小包袱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本三寸厚的册子,轻声道:“而且师父临走之前将自己的毕生修炼心得交给了我,还告诉我日后有什么修行疑难可以去找代宗主请教。”
徐北游沉声道:“上官师伯这是在交代后事?”
宋官官无声地点了点头。
徐北游以手中的玄冥拄地,一手轻抚额头,喃喃自语道:“到底是什么大事,既牵扯到镇魔殿,又让上官师伯要走到决然赴死的地步,难道是镇魔殿殿主尘叶亲自出手了?不过也不应该啊,他这等大人物不到非常时候绝不会亲自出手,上次出手还是因为师父的缘故,以道理而言,就算尘叶亲临江都,还有师母和秦姨她们,又何必让上官师伯出面,难道是整个镇魔殿倾巢出动了?”
徐北游自己都未曾想到,他竟是在寥寥两三语中就道出了整桩事情的真相。
一主一仆两人伫立在夕阳中良久,徐北游回神后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你我在此妄自揣度猜测也是无用,倒不如先去东湖别院一行,等见过师母之后再作计较。”
宋官官点头道:“一切听公子安排。”
两人一起出了公孙府,往城外行去。
宋官官瞧见徐北游背后的玄冥剑,问道:“公子,你踏足人仙境界了?”
徐北游摇头道:“现在只是能初步驾驭玄冥,距离汲取玄冥的剑气神意还差许多火候。”
宋官官哦了一声,又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玄冥,忽然想起老主人来。
若是老主人还在世,剑宗绝不会像今日这般风雨飘摇,先是赤丙内乱,紧接着又是镇魔殿来袭,刚刚有点兴盛气象的剑宗转眼间便是摇摇欲坠起来,似乎只要再来一个浪头,便能让它彻底分离崩析。
不知道公子什么时候才能成长到老主人的地步,也能将一个偌大剑宗庇护在自己的身后。
相较于宋官官,徐北游心中的忧虑更重。
如今他是剑宗少主,可以说剑宗与他休戚相关。
剑宗倾覆之后能够重建,是因为有公孙仲谋、张雪瑶、上官青虹这些老人,还有千年以来积攒下的家当,可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仗着以前的老底子所以才能保留住一份香火,乃至于东山再起。
如今的剑宗已经没有当初的雄厚底蕴,再经历一次倾覆大祸,可未必就能再站起来了。而且徐北游也不觉得道门会手下留情,真要到了大厦将倾的那一步,作为道门手中杀人刀的镇魔殿说不得要来一次彻彻底底的赶尽杀绝。
到那时候,徐北游不但无法完成师父的遗愿,恐怕就连自身也是难保。
当徐北游和宋官官从神策门出城后,刚走不远就被一名中年女子拦了下来。
此人倒也是个熟面孔,长年跟随在张雪瑶身旁,统领众多侍女,不过此时的她却是与平日里大不一样,做剑装打扮,身后负剑,沉声道:“少主,公主有令,请您留在江都城中,不可轻易出城。”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四十九章 城内城外皆决然
凡是称呼张雪瑶为夫人的,那必然是公孙仲谋身边的老人,凡是称呼她为代宗主的,则是剑宗弟子,只有卫国老人才会按照以前的习惯称呼她为公主,因为当年的张氏坐拥卫国,张氏家主即是卫国国主,故而出身卫国张氏的张雪瑶与出身草原林氏的林银屏曾经一起被大郑朝廷册封为公主。
眼前这位常年跟随在张雪瑶身边的中年女子正是当年卫国张氏的老人,比起张安等人更得张雪瑶的信任,是实实在在的心腹亲信。
张雪瑶在这时候派她过来,显然事态已经到了颇为严重的地步。
徐北游的脸色越发凝重,“还请师姐详说。”
女子道:“镇魔殿大执事太乙救苦天尊、酆都大帝、地藏王、阎罗王、中央鬼帝一起直奔江都而来,势要夺取诛仙并置我剑宗于死地,现如今情势危急,所以还请少主先去千金楼暂避一二,待到此事过去之后,再作计较。”
徐北游缓缓问道:“若是……此事过不去呢?”
女子顿了一下后,沉声道:“那就请少主见机行事,为我剑宗留下最后一线生机。”
徐北游闻言沉默许久,点头道:“我知道了。”
女子微微一笑,虽然是在紧急关头,但还是忍不住称赞道:“曾经听闻少主每逢大事有静气,今日看来果真不虚。”
徐北游摆了摆手,苦笑道:“师姐这时候就不要说这些客套话了,敢问师姐接下来要往何处去?”
女子没有丝毫隐瞒的意图,直截了当道:“江州。”
徐北游略微沉吟后开口道:“徐某有个不情之请。”
女子点点头:“少主请讲。”
徐北游看了宋官官一眼,然后转过头来语气平静道:“徐某想请师姐将这丫头一起带去江州,至于江都城这处是非地,留徐某一人就足够了。”
未等女子回答,宋官官已是开口道:“奴婢自当与公子同进退,怎么能弃公子而去?”
徐北游摆了摆手道:“不是让你弃我而去,而是对你另有安排,你待会儿就给张安和御甲等人传信,剑气凌空堂上下全部撤出江都,镇魔殿的五大执事亲自出手,肯定要将朝廷牵扯进来,几方斗法,到时候必然会是一方乱局,我们化整为零,反倒是更容易从乱局之中脱身。”
宋官官轻咬着嘴唇,仍是倔强问道:“那公子呢?我们都走了,公子留在江都城中岂不是变成了坐困孤城?“
徐北游被大袖遮掩住的左手轻轻握成拳头,沉声道:“你们都可以走,但是我不能走,一则是因为我乃剑宗少主,事到临头怎能临阵而逃?二则是因为镇魔殿的人也不会放任我这个知晓剑宗无数机密的首徒安然离去,我若与你们一起走反倒是会连累你们。”
宋官官还要说话,徐北游已经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语气坚定且不容置疑道:“走!”
宋官官张了张嘴,终究是没能再说出什么,最后低下头去,低声道:“是。”
秋风萧瑟,徐北游转身往江都城内走去,在斜阳下背影被拖得老长,显得形单影只。
在徐北游经过城门洞时,宋官官猛地抬头,高声道:“公子!”
徐北游停下脚步。
宋官官又低下头去,轻声道:“保重。”
徐北游没有转身,松开握紧的拳头,挥了挥手。
——
日头坠落西下,越来越低,天色愈发黯淡,暮色渐浓,官路上几人的背影也愈发变长,远远望去,仿佛是几片剪影。
有一点从东湖别院起始,然后止于其中一片剪影,两点之间划出一道线,仿佛要将整个世界从中一分为二。
这道线是一把剑,一把名为诛仙的剑。
严格来说,现在的诛仙是一把无主之剑,旧主已死,新主未立,剑宗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他们供养诛仙近千年,仙剑通灵,总是有几分香火情在,只要是剑宗中人修为达到一定程度,都可以勉强借用诛仙。
虽说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连死都不怕了,还怕区区代价二字吗?
上官青虹伸手握住剑柄,袍袖须发飘舞,把自己刚刚说过的话语又是重复了一遍,“一剑而已。”
太乙救苦天尊饶有兴致地望着上官青虹的掌中青锋,感慨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诛仙?上官仙尘持之独步天下时,本座修为尚浅,只闻其名却是无缘得见,上官仙尘死后,本座已经是不履世间,仍是无缘得见,时至今日终是如愿以偿,此行不虚,此行不虚。”
站在太乙救苦天尊左侧的地藏王笑道:“若是师叔能取回诛仙,此行便是臻于小圆满。”
在太乙救苦天尊右侧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面容古板,一成不变的表情总是给人以冰冷之感,就连开口说话也带着一股子冬天石头般的冰冷意味,“若是师叔能顺势灭掉剑宗,此行即是大圆满。”
太乙救苦天尊抬了抬手,淡然道:“你们二人先去东湖别院,本座随后就到。”
两位地位尊崇的大执事恭敬应诺。
上官青虹没想着去拦截二人,既然拦不住便不必做无用功,他只是深深地望着上官青虹,一字一句道:“久闻前辈修行剑三十六剑残谱,尽得其中仙道剑神髓,近百年来更是仅次于家叔父仙尘公一人而已,上官某不才,同样修习剑三十六,只是略得仙道剑一二精义,今日斗胆请教,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太乙救苦天尊抖了抖身上的老旧道袍,双手笼藏袖中,先前的一切情绪在瞬间全都消失不见,仿佛那些情绪只是表象,而老道人的真正内在仍旧是一片冰冷死寂。
上官青虹自然也已经感受到这一点,虽然脸上表情趋于平静,但是深邃的双眼却变为一方漩涡,似有无数星河涌动。
太乙救苦天尊的语气古井无波,“未央剑经。”
上官青虹坦然道:“家兄在世时,曾跟萧皇做过一笔买卖,这未央剑经便是从萧皇手中得来,也正是因为此法,晚辈才能从诡道剑转入仙道剑。”
未央剑经,这个名字在修行界中的名声远不如剑三十六、三清诀或是龙虎丹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却是丝毫不输于前面几种法门,只是因为太过晦涩且难以修炼,便如同无上剑体一般慢慢失传。
未央剑经始于道门,之所以会落入萧皇手中,是因为萧皇当年拜师无尘大真人时,无尘大真人便是以此法作见面礼。偏偏无尘大真人连同记载未央剑经的孤本原件也一同送给了萧皇,致使道门在后来竟是丢失了这门法诀。
太乙救苦天尊轻声道:“正好,本座今日就先取诛仙,再收未央剑经。”
上官青虹无动于衷,只是看了眼手中的诛仙,平静道:“那就要看前辈的手段如何了,若是前辈确有这份本事,休说是诛仙和未央剑经这等身外之物,就是晚辈这条性命,前辈也大可拿去。”
说完之后,上官青虹举起手中的三尺青锋,以剑指苍天。
“请剑。”
上官青虹轻轻说出两个字。
片刻静寂之后,诛仙先是剑气大盛,直冲斗牛,继而有一紫一青两条长龙蜿蜒而起,环绕盘旋于剑身之上。
天幕之上的血红斜阳为止退散,大片大片的火烧云在剑气之下云卷云舒,仿佛如海浪翻腾。
凡世杀伐最盛者者,莫过于仙剑诛仙,杀得凡人,亦能杀得仙人。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五十章 东海魏国萧怀瑜
天下者,四海也。
四海者,东、西、南、北也。
1...8485868788...4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