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那年那蝉那把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未知
阎罗王沉默许久,然后面无表情地缓缓说了个好字。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五十三章 一笺纸重若泰山
地藏王之下是十殿阎罗,酆都大帝之下则是五方鬼帝。
五方者,东、南、西、北、中。
北方鬼帝,于西凉州境内,死在了公孙仲谋的剑下。
南方鬼帝,于江都城,死在了张百岁的手中。
西方鬼帝,久在西域,常年不履中原。
东方鬼帝,巨鹿城一战中败于公孙仲谋之手,至今伤势未愈。
细细数来,有两位鬼帝折损在了公孙仲谋的手中,又有一位鬼帝间接因为徐北游的缘故死在了江都,再加上或间接或直接折损在手里的转轮王、赏善判官、查察判官等人,镇魔殿已经损失了近十位大执事,这样的损失仅次于当年贺牢山一战,即便是众殿阁之首的镇魔殿也要伤筋动骨。
如今五方鬼帝中只剩下一位中央鬼帝,同时中央鬼帝也是五方鬼帝之首,资历最老、地位最高、修为最深、位列镇魔殿三十六大执事第五位。
今日镇魔殿倾巢下江南,中央鬼帝既没有与酆都大帝等人一路,也没有与太乙救苦天尊等人一路,而是独自一路前往湖州。
江都城虽有驻军,但是以水师为主,自成体系。真正江南边军的精锐主力并不在江州,而是驻扎于湖州两襄和江陵一带。
江州和湖州相邻,湖州既是江州的屏御,也是百战之地,不管是当年后建南下中原,还是萧皇的定鼎一战,都曾在两襄大战,故而日后的江南驻军也主要布防于两襄及江陵等地,江南大军在大都督府中的序列为后军,故而江南军主帅的官名为后军左都督,挂镇南将军印。
现如今江南军左都督的都督府就在襄阳城中,因为官场上素有当官不修衙的规矩,所以比起颇为寒酸陈旧的各司衙门,都督府堪称是气派恢弘,尤其是门前的两方石狮犹为威武雄壮。
而都督府既是江都军左都督的宅邸,也是江南军的公衙,后府住人,前府办公,此时的后府的书房中,现任左都督陈琼正捏着一封密信,脸色凝重。
如今风云变幻,陛下已经开始着手布局,张无病这样的善战将领接任西北军左都督不会是个例,接下来其他各大边军怕是也要迎来一番变动。
当年先帝有四大亲卫,分别是冢蟒查擎、飞熊禹匡、人猫魏无忌、病虎张无病,随着张无病的再次起复,四人中已经是有三人高居从一品之位,只有飞熊禹匡还是正三品的位置,想来陛下不会放任这位骁勇猛将继续沉寂下去,禹匡用不了多久也要出任一军都督之位。
陈琼自认无论是能力还是香火情分,都比不了以上几位,而且自己的任期也快到了,只想着回京述职之后能进兵部或是大都督府做一任堂官,如此也就心满意足了。
可谁曾想到,就在自己即将卸任的关头,竟是出了这么档子事情,镇魔殿的那帮大执事也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竟是倾巢出动前往江都。
江都是重中之重,万万乱不得,虽然没有大都督府的明令,但是内阁和司礼监的钧旨都已经到了,令他在必要时刻可以调动江南大军前往江都,若是只有内阁的命令,他大可以无大都督府军令为由推诿拖延,可再加上一个司礼监,那就明白无误地表明这是陛下的意思,就算再借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去忤逆陛下的意思。
陈琼放下手中的司礼监均旨,伸手揉了揉眉心,又是轻轻叹了口气。
内阁,他得罪不起。
司礼监,他也得罪不起。
至于两者身后的皇帝陛下,他更是不敢得罪半分。
可即便如此,难道他就能得罪起镇魔殿了?他就能得罪起镇魔殿背后的道门了?
办好的差事是朝廷的,得罪的人却是自己的。
真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就在此时,他麾下的一名亲信将领在书房门外轻声禀报道:“启禀都督,有人求见。”
“是谁?”陈琼头也不抬地问道。
外面的亲信将领略微犹豫,压低了声音道:“都督,那人的身份有些不便说。”
“有什么不便说的……”陈琼皱着眉头把话说到一半,猛然惊醒,起身开门,望着自己的亲信轻声问道:“那人可是从北边过来的?”
亲信低头道:“正是。”
陈琼的脸色变幻不定,踌躇片刻后道:“你先带他去偏厅,不,你直接带他来书房见我。”
“诺!”亲信应了一声向后退去。
陈琼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开始默默盘算道门来人到底有何用意。
不多时,亲信领着客人来到书房门前,然后悄悄退去。
来客自己推开书房的门,径直而入。
书房内,陈琼没有起身,只是望着来人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缓缓开口问道:“还未请教?”
来客身着一袭普通素色长袍,身材略显瘦高,唇下只有稀稀疏疏的几缕干枯胡子,拱了拱手道:“俗名早已忘,今名抱犊山。”
陈琼先是一愣,继而脸色凝重起来,沉声道:“没想到竟是中央鬼帝亲自大驾光临。”
道门名下有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凡有大真人名号者均可独享一处洞天福地,五方鬼帝五人也是如此,分别是东方鬼帝的桃上山,西方鬼帝的嶓冢山,南方鬼帝的罗浮山,北方鬼帝的罗酆山,以及中央鬼帝的抱犊山。
来人自称抱犊山,自然就是中央鬼帝。
陈琼压下心头的震惊,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阁下此番前来有何贵干?”
中央鬼帝微笑道:“陈都督是聪明人,又何必明知故问,在下来意陈都督应该早已知晓才是。”
陈琼沉声道:“我知道是我的事,我现在要听阁下亲口说。”
中央鬼帝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轻轻搁置在陈琼面前的书案上,“都督看完这封信后便可全都明白。”
陈琼瞥了眼被火漆密封极好的信封,没有伸手去拿然问道:“里面写了什么?”
中央鬼帝笑道:“在下只是送信人,不是写信人,所以这里头到底写了什么,在下也不清楚。”
陈琼淡然道:“本督是朝廷的命官,不是道门的弟子,听的是朝廷的旨意,而不是道门的谕令。”
中央鬼帝轻声道:“这只是一封信而已,不是什么谕令,更不是什么旨意,陈都督大可放心地拆开来看。”
陈琼默然不语。
中央鬼帝见陈琼仍旧没有拆信的意图,笑了笑,伸手将这封信往前轻轻一推,平静说道:“陈都督,在下亲自来送这封信,已经是表露诚意,还望陈都督莫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陈琼面无表情道:“如果是掌教真人的亲笔信,本督不介意拆开一开,可若是其他人的,那就请阁下收回去吧。”
中央鬼帝摇头道:“这封信的确不是掌教真人亲笔,但在下可以保证,那人的份量绝对不会轻于掌教真人。”
“笑话!”陈琼冷笑道:“难道你想说这封信是陛下亲笔所写不成?”
中央鬼帝轻轻挥袖,一道玄妙气机笼罩了整座书房,然后才郑重开口道:“这封信乃是怀公亲笔所书。”
“怀公!?”陈琼猛然一惊,竟是从座椅上直接起身,“哪个怀公?”
中央鬼帝笑道:“自然是萧瑾萧怀瑜,这世上除了魏王殿下,哪里还有第二个怀公!?”
陈琼缓缓把手伸向那封信,不过刚刚触及便如同被蝎子蜇了一般猛地收回手来,眼神复杂。
中央鬼帝默然不言。
片刻后,陈琼再一次伸手,终于是将这封信拿了起来。
区区一封信,此刻却是重若泰山一般。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五十四章 仙人之下十八楼
江都城外,剑气冲霄汉。
上官青虹的这一剑,尚未出手便已经是尽显锋芒,云消霄散,似是要直通九天之上。
以年龄而论,上官青虹还要年长于公孙仲谋,如今已经是近乎百岁高龄。人生七十古来稀,相比起一众凡夫俗子,上官青虹可以算是活了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极长的人生中,上官青虹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有好几次都差点要把他淹死,只是他运气好,全都挺了过来,只不过这次的风浪,他怕是要抗不过去了。
镇魔殿三十六位大执事,其中只有前十人才是地仙境界,单以境界而论,上官青虹尚且要高于排名第七的秦广王,若是在上官青虹手持诛仙的情形下,哪怕是对上位列第二的酆都大帝或是位列第三的地藏王,他也是怡然不惧。
但是位列首位的太乙救苦天尊与其他九人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其他九人加起来都未必能比得过这位第一大执事。
对上这位第一大执事,哪怕是手持诛仙,上官青虹也不觉得自己会有半分胜算,如果想要战而胜之,换成公孙仲谋还差不多。
所以面对太乙救苦天尊,上官青虹能做的就只有死战。
唯死战而已。
只见上官青虹双手持剑,向前斩落。
冲霄剑气如同银河倾泻一般从天挂落,飞流而下。
太乙救苦天尊仍旧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只是抬起右手,食指中指并拢,然后轻轻一抹。
这一抹即是一剑。
没有浩荡剑气,没有天地异象,但这一剑却丝毫不输给上官青虹的倾力一剑。
接下来的一幕堪称是人间奇景,一道纯粹由剑气组成的横贯银河出现在太乙救苦天尊的身前斜上方三丈处,将从天而落的诛仙剑气截住,两者相触,只见剑气疯狂涌动流转,却又各自不沾分毫,大有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势。
太乙救苦天尊将双手负在身后,抬头望着两道剑气,喃喃自语道:“这就是诛仙剑的剑气?似乎有点名不副实啊?到底是剑不行,还是拿剑的人不行?”
上官青虹没有说话。
太乙救苦天尊一挥大袖,两道剑气同时烟消云散。
十八楼的境界玄妙无比,放眼当世,能够踏足十八楼境界的至多不过一手之数,慕容玄阴踏足十八楼境界之后,纵使秦穆绵等地仙高人在他面前也如同孩童一般,若不是他太过自负托大,非要以太阳真剑去硬撼诛仙,绝不会受此重伤。
换而言之,若是慕容玄阴真的动了杀机,从最开始便痛下杀手,张雪瑶未必有用出诛仙一剑的机会,说到底还是慕容玄阴处处留手,那三名女子却是拼死一搏,又有诛仙这把不可以常理揣度的仙剑,这才让十八楼境界的慕容玄阴功败垂成。
在太乙救苦天尊看来,慕容玄阴不是败给了旁人,而是败给了他自己,输在自负二字上面,想着不杀人便把事情做成,哪有这般好事?所以太乙救苦天尊这次前往江都,早已是下定决心要重开几十年未破的杀戒,甚至是不吝于大杀四方。
掌教真人求飞升,不敢轻易沾染血债因果,怕折了自身福德道行,他此生飞升无望,却是没有这个忌讳。
十八楼和十八楼之上,看似是一步之遥,实则是天差地别。十八楼再高,那也是在地上,可如果踏出了迈向楼外的一步,那便是去了天上,两者天壤之别。
正因为如此,公孙仲谋可斩得十八楼境界,却仍旧是死在了十八楼之上的掌教真人手中。
只有跻身十八楼之上,才真正算是飞升有望。
正所谓仙人之下,唯有十八楼而已。
如今掌教真人正在玄都闭关,完颜北月久不履中原,慕容玄阴重伤,偌大一个江南,又还有谁能够阻他?
太乙救苦天尊屈指一弹,一点星星剑气激射而出,起先只是渺渺一点,继而越来越大,来到上官青虹身前三丈处时已经是如同水缸大小。
上官青虹的身形岿然不动,手中诛仙横于身前,不仅是将这道剑气一分为二,剑身上更是自行激发出一道剑气,朝着太乙救苦天尊反射回去。
接着上官青虹顺势而动,一剑接着一剑,只见得无数剑气随着那道反射剑气朝着太乙救苦天尊激射而去,一道剑气连着一道剑气,好似一条狰狞剑龙,蔚为大观之景。
太乙救苦天尊挥动大袖往下一拍,以掌心抵住狰狞剑龙的龙首,任凭剑气肆虐,却不能伤其手掌分毫。
然后就见太乙救苦天尊一扬手,剑气直冲天际,激散云霄。
大袖飘摇,满头白发浮动,愈发衬得太乙救苦天尊气态混淆难明,不知是仙是魔。
不见他有何动作,身后白发狂乱舞动,根根如同利剑,向着四周延伸蔓延开来。
上官青虹屏息凝神,这次由横剑变为竖剑。
无数白发被这一剑斩成两截,随即又有无数白发生出,似如野火烧不尽的野草一般。不过终究还是诛仙的锋利更胜一筹,锄草比草长更快一些,白发渐少,剑气渐多。
下一刻,上官青虹猛然向前踏出一步,情势变化之快,即便是太乙救苦天尊也倍感始料不及。
太乙救苦天尊本以为上官青虹的境界修为远低于自己,即便是手持诛仙也不足为虑,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终究是小觑了这位如今在剑宗中辈分年龄最高的剑仙。
诛仙杀的就是仙人。
剑三十六也本就是杀仙人的剑道。
剑二十八。
在太乙救苦天尊的面前有十二道剑气巨柱立起,接天连地,在天幕上造就出一副风起云涌的异象。
一人一剑结剑阵。
一座杀意凛然的剑阵凭空而生。
这便是剑三十之前号称杀伐最强的一剑。
上官青虹立于剑阵正中位置,两只大袖翻滚飘摇露出手腕小臂,然后缓缓举起手中的诛仙。
随着他的这个动作,十二道剑气巨柱之间有一柄柄完全由剑气组成的长剑缓缓浮现,栩栩如生,数量足足近千,交织成一张巨网,剑尖全部指向太乙救苦天尊。
剑意凛然,剑气凛然,杀意凛然。
这一刻万籁寂静,只有剑阵之内的所有气剑如同真正的三尺青锋一般欢快颤鸣。
当日碧游岛一战,同样是剑宗和道门,同样是手持诛仙,公孙仲谋曾以此剑迎战掌教真人秋叶。
今日,还是如此,只是换成了上官青虹与太乙救苦天尊。
上一次是剑宗输了,这一次又是谁输谁赢?
太乙救苦天尊收回自己的三千丈白发,抬头望着这方剑阵,沉默片刻后轻声道:“有点意思,终于是拿出点真本事了。”
说话间,太乙救苦天尊满身已是紫金之气,宛然如得道仙人。
上官青虹没有急着出手,平静说道:“事到如此已经无他话可说,请前辈入阵一观,见个分晓。”
太乙救苦天尊说了个好字,身形飘然入阵。
几乎就在他入阵的同时,上官青虹手中的诛仙随之斩落。
上官青虹的神情在决然中又带着几分释然放下,仿佛如释重负,“老朽今日便要为我剑宗续上一炷香火。”
剑如雨落。
真是好大的一场剑雨。
在太乙救苦天尊的上下四周布下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天罗大网。
这便是上官青虹的正式第一剑。
剑二十八,自成剑阵。
太乙救苦天尊宝相庄严,面对从天而落的连绵剑气,一动不动,只是依靠身周的紫金气机抵御,不伤分毫。
仙人之下,唯有十八楼而已。
我既已是十八楼的境界,区区剑阵又算得了什么?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五十五章 一剑赴死终不悔
虽然上官青虹很是清楚这个道理,但他仍是要战,因为不得不战。
一式剑二十八,剑雨从天而落,连绵不绝,仿佛是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丝毫没有想要停歇的意思。
剑气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或长达十几数十丈,或短则半尺二三寸,或粗壮如参天大树,或细微如银丝牛毛,其中既有无坚不摧的四九白金剑气,也有如附骨之疽的无生剑气,更有杀伐第一的诛仙剑气。
太乙救苦天尊入阵之后,行走其间似如闲庭信步,偶尔伸手虚指,将一道道诛仙剑气点落,至于其他剑气则是不能沾其分毫。
片刻之后,兴许是觉得漫天剑气有些扰人,太乙救苦天尊猛地一跺脚,一圈浩大如江海之潮的磅礴气机以他落脚处为圆心,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开来,就像一圈大大的水纹涟漪。
涟漪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一般,无论是四九白金剑气,还是无生剑气,尽皆消散。
只剩下十二道剑柱仍旧是屹立不倒,仍旧是接天连地,天幕之仍旧是有数不清的剑气流转,剑光天色相映相衬,竟是形成一幅“波光粼粼”的异象。
剑宗最为年长者,对上道门最年长者,这一战的壮阔景象,仅次于道门掌教秋叶与剑宗宗主公孙仲谋的一战。
满身紫金之气的太乙救苦天尊至今未曾出剑,只是空手挥袖应敌,每次挥袖便有一道紫气,汹涌如呼啸大风,排山倒海。
太乙救苦天尊挥袖三十有六,剑阵内的剑气被扫荡一空,就连支撑剑阵的十二道剑气巨柱也是震动不休,有了摇摇欲坠的溃散迹象。
虽未三花聚顶,却已五气朝元。
太乙救苦天尊周身紫气四溢,金光流转,宛若是天上仙人下凡。
上官青虹面容平静,主动散去剑阵,然后向前踏出一步,手中诛仙递出。
太乙救苦天尊同样修炼剑三十六,自然认得出上官青虹要用的正是剑三十,无量一剑。
曾经独步天下的大剑仙上官仙尘也好,后来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公孙仲谋也罢,都曾在世间用出过这一剑,上官青虹算是近百年来用出此剑的第三人,只因此剑号称剑气无量,剑意无量,若是修为不足而强行用出此剑,顷刻间就要受反噬身亡,就算是寻常地仙境界,也万不敢用出此剑。
至于太乙救苦天尊本人,以他的修为自然可以用出此剑,只是他多年避世闭关潜修,而且放眼世间也没有几个人能让他用此剑,故而是空有一身屠龙之术,世间却已无真龙,这让他不得不引以为憾。
老道人抬起双手在胸前做了个虚握的动作,仿佛分别握着一把长剑的剑柄和剑鞘,然后双手缓缓向外一拉,一柄完全由霜白之气凝聚而成的三尺冰剑出现在他的掌中。
他曾在极寒的北海之上苦修二十余载,体内积蓄寒气不知凡几,如今他将体内寒气化为已用,以极寒之气凝聚成剑,其中玄妙丝毫不次于慕容玄阴的太阳真剑和太阴真剑。
也就在此时,上官青虹的剑三十终于出手,剑气节节攀升,仿佛没有止境一般。
显而易见,这一剑完完全全就是霸道剑的极致,将以势压人四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上官青虹早年先走诡道剑的路子,晚年又转入仙道剑,与霸道剑豪不沾边,而且他的境界修为弱于太乙救苦天尊,更谈不上什么以势压人,他之所以要用此剑,只是因为此剑可以将他的一身修为悉数展现出来,甚至是还可以加上他的一条性命。
面对这一剑,剑道修为更在上官青虹之上的白发老人没有抢先出手,只是持剑以待。
少顷之后,无限攀升的剑气剑意遍布了以两人为中心的方圆百里范围,这一刻,剑气又何止百丈千丈?
看到这一幕,太乙救苦天尊忽然想起一幕往事。
当年萧煜以西北王的身份入京,大郑神宗皇帝亲自请动当时的剑宗宗主上官仙尘出手,意在除去萧煜。
道门那边则是派出三位峰主护卫萧煜周全,然后便是上官仙尘一人对上三位道门峰主。
上官仙尘的起步位置很高,初时拜入宗门即为剑宗首徒,第一次走出宗门便以一敌三,连诛东海龙城城主、散修落升道人、佛门传法堂首座三位地仙高人,接着又重伤南疆第一剑仙东行先生和当时的镇魔殿殿主,名动天下。
在二十年后,上官仙尘第二次走出宗门,仍旧是以一敌三,他用出了无量一剑,破去道门三位峰主的星罗大阵,大获全胜。
那时的上官仙尘近乎是天下无敌。
老道人有几分唏嘘,即便是强如上官仙尘也难逃一死,你一个后进晚辈又能如何?
剑宗,盛极而衰,早已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只是碧游岛可以丢,但是剑宗的传承精神不能断!
何谓剑宗之传承?
一往无前,纵九死而不悔。
上官青虹出剑,以剑作答。
无量之剑气汇聚成一线,一线剑前奔如大江东去。
剑仙二字,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加在自己头上的,也不是地仙境界的剑修就可以称之为剑仙,最起码要有一式仙人剑招。
在这方面,剑宗弟子可谓是得天独厚,毕竟有祖师传下的剑三十六珠玉在前,只要循序渐进,早晚都能被冠以剑仙名号。上官仙尘之所以被称为大剑仙,正是因为他将剑三十六全部烂熟于心,于剑道一途已经是一法通而万法皆通,天下之间无他不通的剑道,无他不会的剑术,出剑即是仙人剑,故而被尊称为大剑仙。
正如太乙救苦天尊自己所说那般,即便他已经登临十八楼的境界,但如果遇到颠峰时期的上官仙尘,仍旧是没有一分一毫的胜算。
可惜,上官青虹终究不是上官仙尘。
太乙救苦天尊轻描淡写地将手中冰剑横于身前。
上官青虹这一剑是仙人剑,剑仙一剑,
他手中的诛仙是剑,他本人也是剑。
上官青虹一剑对太乙救苦天尊一剑,
这一剑,便是剑宗的精气神。
人死剑断终不悔!
黄昏之下,不见残阳如血,不见上官青虹本人,只见剑气浩浩汤汤,磅礴沛然。
1...8687888990...4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