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那年那蝉那把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未知
老人徒步行走在这片足以冻毙一品武夫的冰天雪地之中,整个人仿佛融入冰雪中,冰冷死寂,不似活人,更像是一尊冰封千年的枯尸。
这一走就是大半个月的时间,期间风雪压身,寒气入体,老人皆是熟视无睹,仿佛当年西行十万里的佛门大德一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这片苦寒之地。
老道人走过那道屹立了不知多少年的界碑后停下脚步,在界碑不远处立着一名身着黑衣的老道,面容极为苍老,满头白发也所剩不多,露出很大的额头,只剩下最后一点勉强能在头顶抓起一个小小的发髻,瞧着凄凉无比,不过脸上却总是一团喜气和气,对着太乙救苦天尊恭敬稽首行礼道:“弟子恭迎师叔出关。”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此人正是统御十殿阎罗一系的第三大执事地藏王。
太乙救苦天尊平淡道:“你和酆都大帝竟是联手了,倒真是出乎本座的意料之外。”
地藏王轻声道:“毕竟以宗门大计为重,我等二人不过是些私人恩怨,不值一提。”
话音刚落,酆都大帝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地藏王身旁不远处,笑道:“有师叔亲自坐镇,我们二人又哪里敢惹出什么是非。”
太乙救苦天尊不置可否,继续缓缓前行,地藏王和酆都大帝紧随其后。
接着迎接他的是整整二十位大执事以及四十余名执事,除去实在不能赶来的个别大执事和执事,剩余大半个镇魔殿都来拜见这位大执事之首。
在这位已经近乎传说的首席大执事面前,平日里桀骜不驯的大执事和执事们尽数俯首,或称师伯,或称师叔,甚至师叔祖之声也不绝于耳。
尘字辈中,紫尘和天尘俱已飞升,青尘叛宗而出,无尘、玄尘、溪尘陆续坐化,玉尘、微尘、清尘则是相继于十几年前开始闭死关,成则飞升败则身死,无论成败与否都不会再在世间现身。
单以辈分而论,如今的道门中已是无人可以与这位第一大执事相提并论,就算放眼整个天下,白莲教教主兼天机阁阁主傅尘、剑宗宗主上官仙尘、后建玄教五大长老、大齐武祖皇帝萧烈、西河郡王徐林、大都督魏禁的叔父魏迟、上代儒门三大魁首、上代佛门主持牧观、佛门三大士、叶氏老家主叶重、慕容氏老家主慕容渊、完颜北月和慕容玄阴之父慕容燕等人俱已作古,能与其平辈论交的也是寥寥无几。
老道人面无表情地扫视一周跪在自己身前的徒子徒孙,淡然道:“走吧,去江都。”
——
镇魔殿位于都天峰的背阴面,与正阳面的紫霄宫刚好组成一副太极阴阳鱼的画面。
正如道门与剑宗的关系,就像是一对正反两面的欢喜冤家,两家在各个方面都极为相似,道门有镇魔殿,剑宗有剑气凌空堂,道门有天南九峰,剑宗有东海三十六岛,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几乎完全一样,甚至可以说剑宗就是一个小一号的道门。
到了这一代,道门的掌教是秋叶,剑宗的宗主是公孙仲谋,两人都是打破了宗门多年以来的传统,各自娶了一位夫人,而各自的夫人又都是可以撑起半边天的非凡女子。
此时的都天峰上,掌教真人回山之后便再次闭关,道门事务交由诸峰主共商共讨而定,而都天峰的内务则由掌教夫人慕容萱全权处置。
都天峰峰顶占地广阔,中央位置是巨大天池,在其周围按照八卦方位分别有八座浮空亭台延伸出去,高悬于山外万丈高空之上,仅仅是靠几块浮石组成的小径与都天峰相连,寻常人等即便是有胆量走上这条浮石小径,也要被凛冽罡风吹落下去,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八卦,即乾、坤、巽、兑、艮、震、离、坎。此时位于坤位的亭台中有一站一坐两名女子,站着的女子更为年轻一些,作道门真人打扮,坐着的年长女子则是世家女子的常见着装,整个人华美雍容。
单以相貌而论,两名女子都可以说是风华绝代,足以让天底下的绝大多数男子惊为天人,只是年长女子身上多了几分经过岁月积淀后的风韵,在气态上要更胜年轻女子一筹。
剑宗如今人才凋敝,本代能拿得出手的弟子无疑就是徐北游,而道门这边堪称是群英荟萃,但仍有一人能够脱颖而出,甚至在天下之间都大大有名。
这人叫齐仙云。
作为道门掌教真人的嫡传弟子,齐仙云在根骨和资质上一点也不弱于自己的师尊秋叶,年纪轻轻就已经跻身人仙巅峰境界,距离地仙境界也不过是一步之遥,放眼偌大一个天下,只有萧元婴能与她齐名。
只不过道门还未有过女掌教的先例,所以也有不少人暗中喟叹,如果齐仙云不是女儿身,那么她必然是下代掌教真人的最佳人选,只是如今却是要生出许多变数。
另外一名年长女子的身份不言而喻,正是齐仙云的师母,慕容氏的当家人慕容萱。
齐仙云拿着一封刚刚收到不久的飞剑传书,轻声问道:“师母,镇魔殿的人趁着师尊闭关,竟是擅自请出了那位闭关多年的第一大执事,我们该怎么办?”
慕容萱平静道:“静观其变。”
齐仙云道:“虽然素有传闻说那位第一大执事已经是地仙十八楼的境界,但想来也就是与慕容玄阴在伯仲之间,慕容玄阴都要在江都铩羽而归,那他如何能赢得了?难道他真要带着镇魔殿的三十六位大执事将江都踏平不成?”
慕容萱摇头道:江都是朝廷的,朝廷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道门拿回诛仙剑,如果镇魔殿真要大张旗鼓地前往江都,那么张百岁和暗卫府的一众高手也必然会出现在江都城中,如果再开启江都城的护城大阵,就算是地仙十八楼的高人也要无可奈何。”
齐仙云松了一口气,接着又是有些失望道:“难道说诛仙取不回来了?”
“难。”慕容萱望向亭外翻滚的云海,缓缓说道:“毕竟是历代祖师也没能做到的事情,如今只有你师尊亲自出手才有把握,可偏偏你师尊……”
慕容萱顿了一下,竟是破天荒地露出几分微讽神色道:“偏偏他不愿对张雪瑶出手,毕竟是当年差点结为连理的人,顾念旧情。如果只是想要靠镇魔殿那帮人拿回诛仙剑,难了。”
齐仙云默然不语。
女子不管如何身份地位,相妒相轻几乎是刻到了骨子里,正如男人好色恋权一般,只要一天未能超凡脱俗,就注定摆脱不了这份骨子里的天性。
因为张雪瑶的缘故,慕容萱的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所以才在话语略有偏颇,可实际上慕容萱也不得不在心底承认,这次有第一大执事亲自出手,就算取不回诛仙,剑宗也必然要付出一份不小的代价。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四十五章 一方动八方云动
镇魔殿倾巢出动,虽说有一部分大执事在拜见太乙救苦天尊之后就已经各司其职,但剩余十余名大执事的声势依旧是远胜于慕容玄阴入江都,这便是执天下修士牛耳的道门的底蕴,其他宗门中可以看作是定海神针的地仙境界高人,在道门却是以十数计,也正因为此等缘故,齐仙云才会说出镇魔殿是否要踏平江都城的话语。
若是朝廷不出手干预,仅凭镇魔殿之力真的可以将千年江都夷为平地。不过朝廷作为当世唯一可以与道门相抗衡的存在,虽然传承不及道门久远,但是坐拥天下,天下英才尽入囊中,底蕴丝毫不差于道门,“质量”上兴许不如道门,但在“数量”上却是远甚于道门多矣。
若只有太乙救苦天尊一人,自然可以悄无声息地潜入江都城中而不惊动任何人,只是这次几乎是小半个镇魔殿倾巢而动,各大执事、执事的修为各有高低,难以掩饰痕迹,于是就变成了一次浩浩荡荡地南下江南。
镇魔殿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号称是侦缉天下的暗卫府自然闻风而动,甚至很快就变成风声鹤唳,委实是因为这次的阵势太大了,暗卫府用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将此事报到了帝都白虎堂,而白虎堂又用了一炷香的时间转呈到司礼监掌印张百岁的案头上。
就在暗卫府发现镇魔殿异动后的一个时辰,大齐的皇帝陛下萧玄得知了这个足以让任何人震惊的消息。
对此,皇帝陛下分别下了三道旨意,分别是给司礼监掌印张百岁,暗卫府左都督傅中天,以及当朝内阁首辅蓝玉。
换而言之,不提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手段,萧帝已经动用了朝廷明面上的三大高手。
因为这三道旨意都是密旨的缘故,外人并不得知其中内容,只知道左都督大人即刻启程前往江都,蓝玉和张百岁一外一内两相则是各自不知去向。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镇魔殿不过是道门名下的五殿十二阁之一,为何能引得朝廷如此兴师动众?
须知镇魔殿乃是五殿十二阁之首,论地位仅次于掌教真人的紫霄宫,甚至能与其他几峰平起平坐,尘叶仅仅是执掌镇魔殿就被称作黑袍掌教,更被视为道门中仅次于掌教真人的权势彪炳人物,由此可见镇魔殿是何等地位超然。
镇魔殿超然的地位源自于其自身的骇人实力,包含镇魔殿殿主在内,镇魔殿足足有十一位地仙境界高人,人仙鬼仙境界更是近百,仅仅是一殿之力就已经傲视无数宗门,故而又有道门半数菁华在镇魔殿的说法,即便略有吹捧夸大之嫌,也可见镇魔殿的实之强大。
历数镇魔殿近百年来的历代掌权人,无一不是枭雄人物,例如上代镇魔殿殿主无尘,在尘字辈中排名第四,仅次于玄尘、紫尘、青尘三人,虽说因为与上官仙尘一战的缘故,跌落地仙境界而早早坐化,但在其晚年却是慧眼识英才,于梅山青景观中收下一名落魄青年为弟子,而这名落魄青年在日后让整个天下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萧煜。
正是因为有了无尘大真人这层关系,萧煜才会与道门联手共逐鹿,最后也才有了萧氏与道门共享天下的结果。
接下来的镇魔殿殿主明尘,虽说在围剿道门叛逆青尘时犯下大错而不得不引咎辞去殿主之位,但在这之前他却是魏王萧瑾的第一智囊,更是先于秋叶一步被萧煜册封为当朝国师,当得起出将入相四字评语。
再往后就是如今的镇魔殿殿主尘叶,当年他曾有资格与如今的掌教真人秋叶争夺掌教大位,仅此一桩就可见其厉害之处。
在镇魔殿殿主之下,即是镇魔殿第一大执事,协助镇魔殿殿主统御镇魔殿,大概就相当于副殿主的身份。
一般而言,若是殿主修为超绝,那么第一大执事就多半精于谋略,若是殿主善于布局算计,那么第一大执事则会在修为上高出殿主一筹,以求两者互补。
当初明尘辞去殿主之后由尘叶仓促继任,当时的尘叶不过是初入地仙境界,几乎算是临危受命,故而主事大峰主天尘委派了修为高绝的尘字辈老人给他保驾护航。
日后尘叶的境界突飞猛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第一大执事也就逐渐退居幕后,处于半退隐的状态,这才让第二大执事酆都大帝和第三大执事地藏王有机会分去本该属于第一大执事的权柄。
如今尘叶闭关,第一大执事重新出世,那他便理所当然地成为镇魔殿的话事人,在尘叶出关之前,镇魔殿上下的大小执事都要听其号令。
第一大执事太乙救苦天尊说要去江都,那么半个镇魔殿便齐至江都。
说来也是好笑,道门有正神太乙救苦天尊,佛门也有菩萨救苦救难观世音,偏偏镇魔殿第一大执事借用了太乙救苦天尊的名号,而慕容玄阴又有个欢喜无量观世音的绰号,两人一前一后来到江都“救苦”,却也不知救得是哪门子的苦。
其实说到底,还是欺负张雪瑶这个妇道人家,境界比不得公孙仲谋,也未曾学得剑三十六全篇,即便是手持诛仙也做不到独步天下。
若是此时公孙仲谋尚还在世,诛仙在手,除了秋叶之外,还有谁敢如此欺人太甚?
好在万幸,除了道门之外还有朝廷,虽说朝廷也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但诛仙与剑宗却是掣肘道门的一部好棋,所以朝廷绝不会让道门轻易地将诛仙夺回,更不会让道门将剑宗彻底赶尽杀绝,所以为了应对这次镇魔殿来袭,不但是江南暗卫府倾巢出动,甚至还有其他暗卫府的大力支援,甚至在必要时刻还可以调动江都及江南守军。
若是调动守军,那就意味着要开启江都的护城大阵,如此一来却是将整件事情彻底扩大,甚至引起朝廷和道门的全面对立也尚未可知。
此时徐北游对于外面的风云变幻一无所知,他仍是在那座小阁楼中与玄冥剑相持不下。
虽然徐北游早就做过极坏的设想,但玄冥的“冥顽不化”仍旧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如果说之前的玄冥好似一位八风不动的绝色美人,对于徐北游的献媚无动于衷,那么现在的玄冥就是一位被激怒的女子,不但回绝徐北游的一切善意讨好,甚至不顾淑女风范地对徐北游出手打骂,势要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知难而退。
徐北游对此也没什么太好办法,只能用出水磨工夫,一点点地消磨玄冥的戾气,如今也勉强算是卓有成效。毕
竟玄冥的戾气虽然雄厚,但终究还是无源之水,消磨一点便少一点,只要徐北游能承受住剑气入体的苦楚,终究还是能降服这位“绝色美人”。
对于徐北游而言,相比起降服玄冥后带来的巨大好处,眼前的苦楚几乎就不算什么,降服玄冥意味着人仙境界,而人仙境界则意味着他在剑宗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而且有句老话叫做习惯成自然,如今的徐北游就有这么点意思,刚刚开始修炼无上剑体时也是咬牙坚持,生不如死,数次想要放弃,只是挺过来之后,经历得多了,曾经沧海难为水,整个人对于痛苦的感觉就趋于麻木,果然是应了先苦后甜那句老话。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四十六章 隔江南北相对峙
由北向南前往江都必然要跨过那条天比之青河更长的大江,江南最宽处达一千五百丈,在此发生过无数次的经典水战,诸如火烧连船,铁锁横江,百舸争流,数不胜数,更有文人骚客来此凭吊,怀古感旧,不知留下多少名篇。
不往太远了说,当年萧皇的定鼎一战又叫渡江一战,便是发生在此地,再往前说,大楚末年的后建南下也是止步于此。
当然,整条大江也不全是如此宽阔,比较细窄处仅有百余丈,此次镇魔殿由极北苦寒之地南下江都,就选择从此处越过大江。
不过镇魔殿一路行来并未遮掩痕迹,让暗卫府摸清了大致路线,故而暗卫府倾巢而出早早在此等候,势要拦住来势汹汹的镇魔殿。
既然是倾巢而出,那么难免参差不齐,有正值壮年的中流砥柱,有近乎退隐的老人,有才入暗卫府的新卒,也有许多平日里并不现身于人前的女子暗卫,互相之间平日里就算有所利害牵扯的宿怨,此时大敌当前也已经顾及不上,只能暂时联手起来。
站在众多暗卫最前方的不是江南暗卫府都督佥事江斌,也不是都督同知谢苏卿,而是暗卫府白虎堂三大都督之一的左都督傅中天。
傅中天,其母是道门玉衡峰上代峰主玉尘大真人,其父是道门天权峰上代峰主微尘大真人,自幼就展现出高人一等的根骨资质,博览群家,通读儒释道三教经典,十岁便踏足一品境界,十四岁入鬼仙境界,十八岁踏足人仙境界,堪称是天纵奇才,几乎可以比拟如今被誉为年轻一辈第一人的齐仙云。
及冠之后他并未拜道门的诸多大真人为师,而是拜入天机阁大先生南谨仁的门下学习奇门遁甲之术,由此结识了天机阁阁主蓝玉以及当时还是太子的萧玄等人。
本该成为道门大真人之一的他之所以会进入朝廷任职并位居高位,并不是因为蓝玉的缘故,而是因为他那位被誉为二圣临朝的表姐。
萧皇除了一统天下之外,还有一件事被朝野上下津津乐道,那就是这位开国皇帝终其一生明媒正娶的妻子只有一位,也只有一个儿子。萧皇对自己妻子林皇后极为宠溺,同居共寝、并辇上朝,并不介意林皇后插手朝政,帝后一体,被称作是“二圣临朝”,玉尘大真人是林皇后生母的姐姐,故而傅中天可以称呼这位日后的太后娘娘一声表姐。
傅中天二十四岁那年入朝觐见自己的表姐林皇后,林皇后见其聪颖敏锐,有意任命他为东宫詹事,辅佐自己的儿子萧玄,傅中天以自身德行不足为由而婉拒,反而是请求林皇后允许他能阅览大内藏书,林皇后允之,许他宫内行走,可随意借阅文渊阁内的百万藏书。
傅中天潜心文渊阁内十年,修为境界内方外圆几近大成,出阁之日即登顶天机榜,成为天下间有数的高手。
萧玄登基之后,自己嫡亲舅舅林寒雄踞草原而虎视中原,舅甥二人渐成水火之势,自己的叔父萧瑾居于魏国,心有天高大志,更是让他忌惮防范,于是这位无权无势的表舅便进入到萧玄的视线之中。
承平初年,傅中天从一介布衣之身被已经成为太后的林银屏举为内侍卫都统,承平三年,萧玄任命他为暗卫府都督佥事,次年进为都督同知,承平十五年再进为右都督,今年年初,他成为暗卫府中仅次于掌印都督端木睿晟的左都督。
从一品左都督,不可谓不位高,也不可谓不权重,但能力越大,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相应的责任也就越大。
这次镇魔殿南下,他就不得不站出来,位居第一线直面一干大执事人等。一则是因为他修为高绝,二则也是因为他与道门有一份不浅的香火情分。
一路浩浩荡荡而来的镇魔殿众大执事停在大江北岸,隔着江面与大江南岸的暗卫府一众人等遥遥对峙。
傅中天见到当头之人后脸色略显凝重,开口问道:“为何不见第一大执事?”
镇魔殿这边的为首之人正是第二大执事酆都大帝,除他之外,不但不见第一大执事太乙救苦天尊,而且也不见第三大执事地藏王以及第四大执事阎罗王。
一身华贵紫袍的酆都大帝双手负于身后,气态雄浑,望着傅中天轻笑道:“师叔他老人家不耐与我们一起慢行,已经早一步去往江都,傅师兄怕是要空等一场了。”
傅中天转头望向身后百里外的江都,面无表情道:“傅某现在赶往江都是否还来得及?”
酆都大帝怕平静说道:“贫道之所以没有随师叔一起去往江都,就是为了让傅师兄也无法去江都。”
说话间在酆都大帝身后出现一座森然大殿的虚影,在大殿之中有无数人影闪动,似有执笔持卷的判官,有手持锁链的马面牛头,有打幡的黑白鬼使,在其周围更有无数鬼影翻涌晃动。
所有镇魔殿大执事、执事极有默契地一起向后退去,生怕被殃及池鱼。
傅中天一抬手,身后的所有暗卫也同样向后退去,紧接着腰间那柄绣春刀自行出鞘,被他握在手中横于身前,淡然道:“道门用剑,谓之曰慧剑法剑,佛门用刀,谓之曰僧刀戒刀,本官乃天子亲卫,不以剑明志,却以刀杀敌。”
傅中天屈指在刀身上轻轻一弹,气机牵引之下,九霄之上竟是响起一连串的炸雷之声,轻声道:“此行南下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绣衣春当霄汉立,锦服日向庙堂趋。亲军官宦必俯拾,青莲已落还江都。”
“好文采。”酆都大帝笑道:“傅师兄这些年在朝廷结交各路名士,当真比起在道门时大有长进。”
“大有长进”四字被酆都大帝咬得极重,颇有嘲讽意味,傅中天不以为意,当先一刀斩下。
一刀断江。
大江的东段江水飞快逝去,西段江水则仿佛被一道无形墙壁阻隔,不能前进分毫,江面上出现在一道宽达数丈缝隙,露出江水下泥沙。
傅中天的这一刀谈不上什么刀意,因为他本身并不用刀,单纯凭借自身磅礴修为催发出来的刀气能有如此威力,其本身境界无疑已是在十五楼之上。
地仙十八楼,其中的第九楼和第十五楼是两道分水岭,九楼以下虽然号称地仙,但仍旧摆脱不了凡人的种种桎梏,而九楼以上的地仙,则已经有了许多传说中的仙人神通,诸如秦穆绵修习的青鸾变、孔雀变就已经超脱人之先天形体,以玄通手段而言,餐风饮露、飞天遁地、呼风唤雨、变化身形都只是等闲手段。
至于十五楼之上的境界,则是返璞归真,其中玄通已经开始涉及到天地至理,比如点石成金、画地为牢、移山倒海,甚至是须弥芥子。
傅中天的这一刀,若是换成十楼境界的张雪瑶来做,肯定也能做得到,但无疑要吃力许多,绝对无法这般轻描淡写,可换成十七楼的境界的公孙仲谋却是轻而易举,就好比同样一件差事,生手要事倍功半,熟手却能事半功倍。
就在刀气将大江分为两段时,酆都大帝双手在自己身前结成降鬼扇印,继而又变幻北斗诀、坎离印、子午印。
只见他身后的大殿虚影竟是渐渐凝实,继而鬼门大开。
无数黑色阴魂自大殿中蜂拥而出,阴风凄厉呼啸,鬼吼凄厉哭喊。
远远望去,黑色的冤魂遮天蔽日,就连大江之水也变得晦暗苍白,仿佛由人间之河变为了冥府三途,比之已经死去的南方鬼帝,两人的御鬼手段无疑是天壤之别。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四十七章 有天尊太乙救苦
江都城外的东湖别院中一片寂静,来往侍女都放轻了脚步,敛气静声,似乎生怕惊动什么。
此时的正厅中只有两人,此处主人张雪瑶看着坐在自己下首位置的上官青虹缓声说道:“上官师兄,他们应该快要到了。”
上官青虹没了平日里的温和慈祥,脸庞仿佛又是苍老几分,语气中带着淡淡的无奈和苦涩,道:“道门这是要赶尽杀绝了,不过这次未必是秋叶的意思,说不定底下的人自作主张,毕竟是道门历代祖师都没能做成的事情,若是在他们手上做成了,那可真是泼天的功劳,足以让他们在离世之后入得祖师殿,享受后世弟子的供奉膜拜。”
1...8384858687...4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