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亦只是沧海一粟。”

    谢躬顺着刘秀的视线环顾四周,点点头,认为刘秀言之有理。他皱着眉头说道:“萧王,我们该怎么做”“可暂时驻扎在钦山外,静观其变。”刘秀说道:“眼下开春不久,山中的野物并不多,这拨青犊军足有数万之众,这么多的人,这么多张嘴,他们不能长时间躲藏在山中不

    出来,我们可于山外,安插眼线,守株待兔!”

    刘庆眼睛一亮,狠声说道:“只要贼军一出山,我方可将其围而歼之!”

    刘秀点点头。

    谢躬眉头紧锁地说道:“可是,钦山这么大,倘若我军驻扎在钦山东部,贼军若从钦山西部逃离,我方想追也追不上啊!”刘秀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含笑说道:“我军可兵分四路,分别驻扎于钦山的东南西北,无论贼军从那一边逃离,我军都可第一时间察觉,并对其进行阻击,无需取胜,只需

    拖住敌军就好,如此,另外的三部,便可赶来支援,将敌军一举歼灭!”

    谢躬一拍巴掌,笑道:“萧王的这个主意好!”

    刘秀说道:“谢尚书部,可驻守一边,我部,可驻守另外三边!”

    谢躬连连点头,刘秀让己方只驻守一边,已经是对己方格外照顾了。他凝声说道:“这数万贼军,胆大包天,断不可留!”

    在对付起义军的态度上,刘秀和谢躬高度一致,就是要在河北,将各路起义军彻底铲平,永绝后患。在刘秀的安排下,谢躬军驻扎在钦山的东部;刘秀军派邓禹,率领四万大军,驻扎在钦山的北部;派吴汉率领四万大军,驻扎在钦山的南部;他自己亲率其余的两万大军

    ,驻扎在钦山的西部。

    青犊军抛出诱饵,勾引刘庆军钻入他们在钦山设下的包围圈。

    在青犊军看来,打完这一仗,他们便可以藏在钦山。

    钦山这么大,即便官兵进山追捕,也不可能找得到他们。但青犊军明显没想到,刘秀根本没有率军进山,而是分兵四路,驻扎于山外,给他们来了个守株待兔。正如刘秀所言,刚开春不久,山中的野物极为有限,无论是野菜、野果子、蘑菇、木耳,还是山林野兽,数量都很少,如果他们人数不多,倒也可以在深山当中,轻松地

    躲个把月。但他们可是有数万人,有数万张嘴等着吃饭呢!

    短时间内还好说,时间一长,青犊军在山里也受不了了。

    事隔三日,青犊军率先向钦山南部做了突围。驻守钦山南部的正是吴汉,看到青犊军选择由自己驻守的这边突围,吴汉乐了,立刻组织兵力,进行阻击。

    虽说刘秀已经下过命令,见到贼军突围,己方只需做好防守,堵住敌军去路即可。

    &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战在即
    青犊军现在去掉突围时战死的、重伤的,再去掉饿死的,以及饿得不能动的兵卒,还剩下的可战之兵,已连万人都不到。

    青犊军的主将心知肚明,事到如今,己方已深陷绝境。

    无奈之下,他只能同意了部下们的请求,带领着麾下部众,从深山当中走出来,向驻扎在钦山西部的刘秀军缴械投降。

    青犊军的规模,比五校军还要大,足有二三十万人之多,如果再加上眷属的话,数量得有五十万左右。

    出现在魏郡梁期这一带的数万青犊军,只是青犊军的一部,而非主力大军。为首的主将,名叫张通,属青犊军首领的嫡系心腹。

    以张通为首的青犊军残部,被汉军押入大营。刘秀还特意去巡视了一番,他也挺好奇的,这数万青犊军怎么能在钦山里熬了那么久。

    见到青犊军的残部,第一感觉就是惨。由上到下,个个都是面黄肌肉,眼窝深陷,面颊向里面凹着。走到伤兵近前的时候,顿时有刺鼻的恶臭味传来。

    刘秀皱了皱眉头,抽出佩剑,将一名伤兵缠在伤口上的布条挑开,周围众人定睛一看,都差点吐出来。

    原来狰狞的伤口处,竟然生满了白胖胖的蛆虫,伤口周围的皮肉,都已经腐烂得发黑了,散发出来的臭气,令人作呕。

    龙渊拉着刘秀倒退了两步,小声提醒道:“主公,小心有疫症!”所谓的疫症,就是指瘟疫。

    张通在第二次突围的时候,遭遇到贾复的奔命军,他自己也伤在贾复的战戟下。

    他由两名兵卒搀扶着走到刘秀近前,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萧王,我等主动来降,还望萧王能网开一面,绕过我等的性命!”

    刘秀看向跪伏在地的张通,说道:“主动来降你说得倒是轻松,但凡你们还有别的出路,你们可会出山投降”

    张通脸色难看,沉默未语。

    刘秀继续道:“所以,别和孤说你们是主动来降,事实上,你们是被逼无奈,无路可走,只能投降!”

    说完话,他一甩袍袖,转身回往中军帐,同时头也不回地说道:“将其全部送往谢尚书的大营,交由谢尚书处置!”

    杀掉这些贼军,显得自己太残忍,饶过这些贼军,又是在白白浪费己方的粮食,不如推给谢躬,让谢躬自己看着办。

    刘秀把投降的青犊军,全部推给了谢躬,对此,谢躬还挺高兴的,感觉刘秀的处理方式,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子,也刚好把刘庆战败的脸面找了回来。

    谢躬询问刘庆的意见,问道:“刘将军,你认为我军当如此处置这些贼军”

    刘庆脸色一沉,狠声说道:“贼军可憎可恶,也可恨至极,罪无可恕,理应全部处死!”

    谢躬点了点头,轻描淡写地说道:“就按照刘将军的意思办吧!”

    “多谢大人……咳咳……”刘庆神情激动,插手施礼,但很快便剧烈地咳嗽起来。

    被青犊军围攻的时候,刘庆身上也是多处负伤,他嘴上说无碍,实则伤势并不轻。

    见刘庆咳嗽得厉害,谢躬正要点其他的将领去处死这些青犊军,刘庆压下咳嗽,拱手说道:“请大人将这些反贼,交于末将,末将要亲手送他们上路,以消心头之恨!”

    “可刘将军的伤势……”

    “大人放心!末将并无大碍!”

    “既然如此,那么,处置贼军之事,就由刘将军去办吧!”

    “多谢大人!”刘庆一躬到地。

    以张通为首的青犊军残部,一个没跑掉,最终全部被刘庆坑杀。就连坑杀他们的大坑,都是刘庆逼迫着青犊军,让他们自己挖出来的。

    张通部的全军覆没,对于青犊军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打击,其余那些流窜在魏郡的青犊军部众,再不敢四处乱窜,纷纷向魏郡的南部移动。

    只要稍有不对,他们便可第一时间撤离魏郡,返回河内。

    刘秀和谢躬率军,一路南行,不日,抵达魏郡的郡城,邺城。

    魏郡太守陈康亲自出城迎接,见到刘秀和谢躬后,陈康毕恭毕敬地向他二人分施一礼,说道:“下官魏郡太守陈康,拜见萧王!拜见谢尚书!”

    谢躬向他挥了挥手,示意他免礼。等陈康直起身形,谢躬问道:“最近魏郡境内,贼军猖獗,不知邺城的情况如何”陈康面色一正,说道:“回禀谢尚书,前段时间,贼军确实猖獗,甚至都频频出现在邺城附近,欲对邺城图谋不轨。可自从萧王和谢尚书在钦山取得大捷后,贼军无不闻风

    丧胆,其猖狂的行径也收敛了不少,眼下,已有数日未在邺城附近发现过贼军的身影!”

    说到这里,他又满脸堆笑地说道:“这都是托萧王和谢尚书的福啊!下官代邺城百姓,多谢萧王和谢尚书!”说着话,他再次深施一礼。

    谢躬乐呵呵地点了点头,刘秀深深看了一眼陈康,也没有多说什么。

    陈康给他的印象就是个官场的老油条,这样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并不可靠。

    刘秀很奇怪,对于这样的人,谢躬竟然没有及时把他替换掉,还继续留他在魏郡太守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谢躬的用人之术,还是有待商榷。

    他这么想,就真的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了。刘秀既有名望,又有威望,很得士族阶层以及读书人的拥戴,所以前来投靠刘秀的能人贤士,络绎不绝,数量极多。

    吴汉杀了苗曾,刘秀立刻便把曾做过他主簿的朱浮派到了幽州,让朱浮接任幽州牧。

    耿弇杀了韦顺、蔡充,刘秀根本不用担心上谷郡和渔阳郡会群龙无首,耿况和彭宠这两位原太守,都是现成的人选。

    所以在刘秀这里,他从来没有



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谄媚
    议事之后,谢躬别过刘秀,回到自己在邺城的临时府邸。

    见他回来,秦子婳关切地询问这次议事的内容。谢躬对秦子婳没有任何的隐瞒,把议事的决定向她讲了一番。

    听闻要与青犊军在荡阴展开大决战,秦子婳眉头紧锁,沉吟好一会,她细心叮嘱道:“两军交战之时,夫君切不可莽撞,更不可冲在前面打头阵。”

    见谢躬不解地看着自己,她继续道:“夫君可让萧王先破敌,夫君率部,随后掩杀贼军即可。”

    她轻轻叹口气,意味深长地说道:“在邯郸,夫君和萧王多有争执,水火不容,这次与萧王一同出征,当小心提防,以备不测。”

    谢躬仰面而笑,说道:“为夫与萧王,虽政见不合,立场不同,但对萧王的为人品行还是了解的,萧王是君子,而非宵小之徒。”

    刘秀的野心大归大,但他的德行和品行,谢躬都是很认同的,他可不认为刘秀会使用宵小手段,暗中对付自己。

    秦子婳的脸上露出苦笑,感觉自己的夫君实在太天真了。现在刘秀和刘玄争的可不是一件东西,一个人,也不是一城一地,而是整个天下。

    古往今来,凡逐鹿天下者,又有哪一个能配得上君子之称哪一个不是一肚子的算计秦子婳意味深长地说道:“夫君莫忘苗曾、韦顺、蔡充三人的前车之鉴。”

    谢躬愣了一下,脸色也为之一变。

    琢磨了片刻,他摇摇头,说道:“苗曾心胸狭隘,十足一小人,眼睁睁看着冀州贼军四起,却不肯出手援助,萧王杀他,也实属无奈之举。”

    见自己的夫君现在都开始替刘秀辩护了,秦子婳忍不住暗叹口气。刘秀这个人着实是厉害,连自己的夫君和他接触时间长了,都会对他生出好感。

    她好奇地问道:“夫君可是打算站在萧王那一边”

    谢躬说道:“当然不是!陛下于为夫恩重如山,知遇之恩,没齿难忘,为夫又岂能背弃陛下,站在萧王那一边”

    秦子婳提醒道:“既然夫君不打算站在萧王那边,现又不断为萧王说话,这很危险。”

    谢躬眨眨眼睛,疑惑道:“为夫有为萧王说话吗”

    秦子婳正色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陛下与萧王,早晚必有一战!夫君既然对陛下忠心耿耿,就当小心提防萧王才是。”

    谢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为夫知道了。”

    秦子婳已经不是第一次提醒谢躬提防刘秀,最好是能敬而远之,但每次谢躬都没太往心里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对刘秀的为人是有了一定的了解,用品行兼备来形容,并不为过。

    可是谢躬忽略了一点,刘秀是要争天下的人,而正人君子,只能辅佐于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坐到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对于这一点,秦子婳看得比谢躬透彻。

    邺城是魏郡的郡城,也是魏郡境内最大最繁华的城邑。尤其是当前,邺城城内几乎是人满为患,坐在街道两旁乞讨的流民,简直比街道上的行人还要多。

    起义军在魏郡虽然猖獗,但还没有猖獗到进攻郡城的地步,相对而言,邺城既安全,又稳定,魏郡百姓在自己的家乡生活不下去,要迁徙,首选的地点就是邺城。

    魏郡太守陈康为谢躬安置了一座临时府邸,为刘秀也安置了一座府邸,两座府邸的规格都差不多,距离郡府都很近。这日,陈康前来拜访刘秀。

    按理说,陈康已效忠于刘玄,是刘玄的人,应该远离刘秀才对,可陈康却三不五时的前来拜访问候。

    他的心思,刘秀多少能猜出一些,像陈康这种官场上的老油条,大多都是这样,他们不会死吊在一颗树上,而是骑在墙头,看到那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如果一时间感觉不出来哪边风大,他们便会两边讨好,左右逢源,为自己的将来留下一条退路。

    今天陈康来拜访刘秀,顺带着还领来了两名美女。

    向刘秀见过礼,见朱祐也在,陈康忙又向朱祐施礼,而后在旁落座。

    他满脸堆笑地对刘秀说道:“下官为萧王准备的这座宅子,因一时疏忽,未能备好下人,这是下官的失察,这次下官带来两名小婢,可伺候萧王的起居。”

    说着话,他向外招了招手。两名身穿留仙裙的姑娘,从外面款款走了进来。二女的年纪都不大,看起来也就刚刚及笄的年纪,十五、六岁的样子。

    其五官样貌,虽还透着少女的青涩,但能看得出来,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胚子。

    说是让二女来做婢女,但实则,就是让她二人来给刘秀做侍妾的。

    对于陈康这种给刘秀送美女的人,朱祐已经见过得多了,本以为刘秀还会像往常一样拒绝,可让他意外的是,这次刘秀倒一反常态。

    刘秀对陈康一笑,说道:“陈太守太客气了,这让孤怎么好意思呢”

    作为官场老油条的陈康,闻言心中顿是一动,敏锐的意识到自己所用的‘礼物’让萧王十分满意。

    他连忙说道:“区区两名婢女,不算什么。萧王在外领兵征战,生活起居又岂能无人照顾,明日,下官再送来几名婢女,供萧王差遣。”

    刘秀仰面而笑,说道:“陈太守如此盛情,孤实在不好推辞,那么,孤就收下了。”

    陈康乐得合不拢嘴,他不怕刘秀贪得无厌,向自己一再索要,就怕刘秀什么都不要,或者说就怕自己摸不清楚刘秀的喜好。

    现在知道刘秀爱美女,那么事情就好办了。魏郡这么大,美女又这么多,只要刘秀喜欢,要多少他都能选得出来。

    陈康打的主意,的确就是两边讨好。他之所以选择投靠刘玄,只因刘玄的更始朝廷已经入主长安,看起来是正统。

    不


1...182183184185186...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