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刘秀军抵达邯郸的第二天,便通知谢躬,合力进攻邯郸城。秦子婳给谢躬的建议是,己方不必全力进攻,只需虚张声势,敲敲边鼓就好,主攻让刘秀军去打。

    首先邯郸城内守军众多,城防坚固,强攻邯郸,自身的伤亡太大,其次,倘若真这么快的打下了邯郸城,对刘秀军也起不到消耗的效果。

    秦子婳的本意还是尽可能多的消耗刘秀手下的将士。

    当刘秀军和谢躬军合力进攻邯郸的时候,谢躬军果然是出人不出力,攻城的时候,雷声大,雨点小。

    刘秀军这边倒是用出了全力,只是没打多久,刘秀军也被迫撤退了。并非邯郸城真的那么难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是李育和张参率领着十多万的王郎军跟了上来,担心己方的背后会遭受到敌军的偷袭,刘秀军才不得不放弃攻城,选择

    退兵。

    因为战斗持续的时间不长,刘秀军这边也没什么伤亡。

    只是回营之后,众将们都憋着一肚子的火气。谢躬出人不出力,光看着己方强攻邯郸,而谢躬军却在旁摇旗呐喊。

    吴汉愤愤不平地说道:“王郎军固然可恨,但谢躬比王郎军可恨十倍、百倍!”

    刘秀苦笑,以谢躬的表现,己方已很难再把他当成自己人看待了。倘若有机会,谢躬没准都会在己方的背后捅一刀。

    目前,刘秀军所剩下的粮草,已连一日正常的消耗都不够,军中的将士,由一日两餐也变成了一日一餐。再这么耗下去,全军将士的确有被活活饿死之危。

    现在战场上的局面很有意思,也可以说很诡异。

    刘秀军和谢躬军明明都是更始朝廷这一边的,但谢躬军却和王郎军抱着同一个心理,都坐等着刘秀军因为粮草不足的问题而先发生内乱。

    刘植向刘秀提议,他再去谢躬军大营走一趟,无论如何,也要向谢躬先借些粮食回来。刘秀并没有劝阻刘植,点头应允。

    不撞到墙上,将士们不知道有多疼,不被人家拒绝几次,将士们也不会明白刘玄和刘玄的心腹们有多恶毒。

    刘植再次前往谢躬军大营。和上次一样,谢躬亲自接待了刘植,好酒好菜的款待他。看着这满桌的酒菜,刘植的心里也说不出来是个什么滋味。

    己方大营里,十多万的将士饥肠辘辘,饿得两眼冒蓝光,现在即便摆在他面前的全是山珍海味,他也提不起丝毫的胃口。

    他长叹一声,对谢躬说道:“谢尚书,我军大营,粮草已有不足,希望……谢尚书能暂借我军一些粮食。”

    谢躬喝了口酒,含笑问道:“刘将军,不知你部的粮食还够几天食用”

    刘植沉吟片刻,苦笑道:“实不相瞒,只够半月所需了。”

    谢躬闻言,扬起眉毛,目不转睛地看着刘植。过了一会,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半月所需,足矣!有半个月的时间,你我两军,足以攻破邯郸!”

    刘植吞了口唾沫,急忙改口说道:“在下……在下刚才言过其实了,我军之粮草,不足十日所需。”

    “不足十日,那么省一省,也够十日之用。”

    刘植暗暗皱眉,说道:“其实,是不足五日。”

    谢躬摇了摇头,笑道:“刘将军似乎还是没跟我说实话啊!”

    刘植将心一横,直言道:“其实军中之粮草,连今日所需都尚且不足!还望谢尚书能出手相助,解我军燃眉之急!”

    谢躬也没想到刘秀军的粮食竟然已经全部用光,连维持一天的军粮都没有。

    他愣了片刻,无奈地说道:“刘将军所有不知啊,我军粮草也快消耗殆尽,正等着后方运送粮食上来。”

    刘植眯了眯眼睛,他低下头,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些酒菜,这还叫粮草消耗殆尽

    他急声说道:“谢尚书,现在你我两军身在邯郸,直面强敌,本为一家,我方有难,谢尚书真的要袖手旁观不成”

    谢躬苦笑道:“刘将军,并非我不想帮忙,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你总不能让我把麾下将士的口粮统统送到你部,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饿肚子吧”

    刘植再忍不住,腾的一下站起身形,怒视着谢躬,沉声说道:“这么说来,谢尚书执意要袖手旁观”

    谢躬叹口气,说道:“我军也实在是粮草不济!”

    刘植气得脸色煞白,抬手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这些菜肴,他又看向谢躬,言下之意,这

    就是你的粮草不济

    谢躬无奈道:“倘若不是为了招待刘将军,我在军营里,也好久没有吃到这么丰盛的饭菜了……”

    他话音还未落,刘植一脚把面前的小方桌踢翻,桌上的菜肴散落了满地。见状,谢躬麾下的众将官齐齐站起身形,一个个手握佩剑,怒视着刘植。

    刘植没有理会周围的众人,目光阴冷地看着谢躬,点了点头,说道:“谢尚书今日之恩,我刘植记下了,倘若有机会,我刘植必加倍报答谢尚书!”

    说完话,刘植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刘植出身于巨鹿大家族,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窝囊气。看着谢躬那副虚情假意、惺惺作态的模样,他都觉得反胃。

    当着尚书令的面如此无礼,谢躬麾下众将又哪会放他离开,人们纷纷起身离




第四百六十章 成竹在胸
    就在谢躬和秦子婳都认为刘秀军即将发生大乱子,而刘秀军的将士们也濒临绝望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机。一支规模浩大的粮商队伍突然来到刘秀军的大营。

    这支粮商,规模得有两千人之多,其中一半是运粮的,一半是押粮的。队伍中的马车之多,站在队伍的前头,看不到队伍的末尾。每辆马车上都装着满满的粮食。

    谁都没想到,在刘秀军已经断粮,眼瞅着要大难临头的时候,会突然出现这么一支规模空前的粮商。听闻探子的禀报,谢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喃喃说道:“这不可能!刘秀军的后路已经被王郎军切断,上谷、渔阳、中山、真定、信都诸郡的粮食,根本运送不过来!”

    报信的探子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这支运粮队,不是从北方来的!”

    “什么”

    “据说是从颍川来的粮商!”

    “颍川”谢躬不自觉地张大嘴巴,一脸的震惊和茫然。颍川距离河北,虽不至于千里迢迢,但路程也不近,颍川的粮商怎么会突然来到河北卖粮

    再者说,现在河北兵荒马乱,又是王郎造反,又到处都是起义军,哪个粮商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运粮到河北贩卖又有哪个粮商,能凑齐这么多的粮食

    谢躬一脑门子的问号,百思不得其解。

    这支规模浩大的粮商,当然不是心血来潮,莫名其妙的跑到河北来卖粮,而是事先接到刘秀的调令,专程来到河北,为刘秀送粮的。

    运粮队的主事者,不是别人,正是何鲁。

    早在刘秀率军进入颍川作战的时候,便结识了颍川当地的大粮商何鲁,而何鲁则因为受到刘秀的恩惠,心甘情愿地拜在刘秀麾下。

    刘秀收下何鲁后,并没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让何鲁继续在颍川做粮商,刘秀则于暗中给予他极大的扶持。

    当时刘秀的大哥刘縯还活着,刘秀暗中扶持何鲁,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培养一条属于自己的粮道,为将来大哥成就大业铺平道路。

    结果昆阳之战结束后没多久,刘縯突然被刘玄所害,刘秀也被剥夺了兵权,先是被软禁在宛城,后来被调到洛阳做监工,他暗中扶持的何鲁,也暂时派不上用场。

    但刘秀和何鲁之间一直没断过联系,他把自己在颍川和汝南缴获到的许多钱财,都偷偷运到了何鲁的手里,让他尽可能多的去收购粮食。

    这次他与王郎的决战,刘秀早就预判到王郎会在巨鹿城布下重兵,己方若强攻,实难取胜,不如直接绕过巨鹿城,让王郎军在巨鹿城坚固的城防化为泡影。

    可是绕过巨鹿城,己方将要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会被切断。

    这时候刘秀想到了何鲁,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他暗中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赶到颍川,让何鲁把他所能囤积的粮食,统统运送到河北。

    何鲁倒是听话,接到刘秀传来的命令后,立马组织人手,把这一年收购到的粮食统统聚拢到一起,集中运往河北。

    单凭他自己,想要运送这么多的粮食到河北,恐怕还没到地方,只是走在半路上,就得被抢个一干二净。

    不过刘秀在颍川给何鲁留下不少的人脉,何鲁也正是通过刘秀留下的这些人脉,组织起上千人的壮丁,护送着运粮队,从颍川一路来到河北。

    何鲁经商多年,为人十分机敏,也特别懂得生存之道。

    没到河北的时候,他打的是刘玄的旗号,过了黄河,进入河北境内,他立刻改换成王郎的旗号。

    在北河这里,打着王郎的旗号,的确让运粮队成功避开了许多起义军的骚扰。

    其实以何鲁一行人的速度,早就该到了,只是在半路上,他又突然接到刘秀传来的消息,让他找隐蔽之地,先休息几日,然后再赶路。

    何鲁不明白刘秀的意图,但刘秀有令,他必须得遵从。这也正是运粮队迟迟未到的原因所在。

    世界上最大的仇恨,不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而是饥饿。

    饥饿能让人们变得疯狂,饥饿能让人们抛弃生死,甘愿提着脑袋,揭竿而起,饥饿能让人们抛弃道德,放下廉耻,变身成野兽,不惜同类相食。

    刘秀正是巧妙的利用这一点,把麾下将士们的刻骨仇恨引到谢躬以及刘玄的身上。

    他采用的手段,远远称不上光明正大,但话说回来,由古至今,但能凡成大业者,又有谁能称得上是君子

    何鲁运送来的粮食,一下子解决了刘秀军最大最迫在眉睫的难题,这让全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不断涌入己方大营,整个营地都为之沸腾。

    人们感觉,跟着刘秀这位主公,简直像犹如神助一般,每次身陷绝境,几乎都快看不到希望了,但每次又都能化险为夷,平安度过危机。

    如果这都不算真命天子的话,那么什么才算真命天子

    其实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刘秀所创造的一个个神话,其中确实是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为人早就的。

    就在刘秀军兴高采烈接收粮食的时候,谢躬也忍不住闻讯赶来,一探究竟。上次他来,刘秀军大营还充斥着死气沉沉的气氛,而现在,完全被欢呼雀跃所取代。

    看着营中将士们脸上既兴奋又激动的笑容,这是无论如何也装不出来的。

    这时候,谢躬的脑袋都在嗡嗡作响,恶人他已经做了,可他这个恶人做的,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他等于是白白做了一回恶人。

    此时的谢躬,已隐隐觉得自己似乎被刘秀算计了。

    他来到中军帐,时间不长,被龙渊请了进去。中军帐里的人可不少,刘秀以及麾下的众将都在,何鲁



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敌要害
    补足了军中的粮草,刘秀军的士气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接下来,刘秀和麾下众将的目光再次落在邯郸身上。

    现在刘秀军和谢躬军都驻扎在邯郸城外,两军合计十三万。王郎这边,城内驻扎着十万守军,另外,刘秀军的背后,还有李育和张参一部,合计二十三万左右。

    就兵力而言,王郎军占有绝对优势,另外,刘秀军这边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就是谢躬军。

    现在,刘秀军已经无法再把谢躬军当成友军,往好一点说,谢躬军或许会在战场上敲敲边鼓,摇旗呐喊,往坏一预测,谢躬军都有可能在己方的背后捅刀子,落井下石。

    刘秀麾下的众将,商议接下来的战事。会议中,寇恂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敌军的核心。敌军的核心不是城内的王郎,也不是城内的十万守军,而是李育、张参一部。

    因为有李育、张参的存在,城内的守军才具备坚守下去的斗志,也因为李育、张参的存在,己方根本不敢全力进攻邯郸城。

    若想破邯郸,就得先击破李育、张参这十多万的王郎军。

    对于寇恂的分析,在场众人都纷纷表示赞同,刘秀也是连连点头,认为寇恂是说到了点子上。

    只是要击败李育和张参,也非易事,经过这段时间的两军对阵,众人也都能看得出来,李育和张参都不是泛泛之辈,也还有些真才实学。

    刘秀心思转动,过了一会,他喃喃说道:“我记得,广平太守曾说过,李育、张参一部的粮草并不多。”

    听闻这话,邓禹眼睛顿是一亮,说道:“主公,王郎是担心李育、张参手握兵权后,会生出二心,所以才故意不向他二人运送太多的粮草。”

    刘秀嘴角勾起,笑了笑,说道:“算起来,李育军的粮草,现在也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吧”

    寇恂脸上泛起一层光彩,含笑接话道:“也就是说,最近这段时间,邯郸城内定会有一批粮草,要悄悄运往李育军大营。”

    刘秀点点头,含笑说道:“王郎军能切断我军的后勤补给,我军何不效仿,也切断他李育军的后勤补给!”

    在场众人闻言,皆是一拍巴掌,哈哈大笑起来,吴汉兴奋地说道:“光是切断李育军的补给,那还不够,我们还得把这些粮草统统劫过来!”

    耿弇起身,向刘秀插手施礼,振声说道:“主公,末将愿率本部骑兵,袭击敌军粮道!”

    他话音刚落,吴汉也急忙起身,说道:“主公,末将也愿率本部骑兵,袭击敌军粮道!”

    目前,上谷、渔阳的幽州突骑,还是由耿弇和吴汉统帅。刘秀看了看他二人,沉吟许久,方缓缓说道:“我军的斥候能掌握到敌军的一举一动,同样的,敌军的斥候也能掌握到我军的一举一动,双方近在咫尺,无论哪一边,稍微

    有个风吹草动,皆能第一时间被对方所察觉。”

    吴汉和耿弇对视一眼,皆皱起眉头。

    刘秀继续说道:“子颜和伯昭若想率领骑兵,成功偷袭敌人的运粮队,就不能留在军营里,也只有这样,你二人在行动时,才不会让敌军有所察觉!”

    吴汉和耿弇刚刚垂下的头立刻又抬了起来,看向刘秀,异口同声道:“主公,我们可率骑兵弟兄,在营外找隐蔽之所藏匿!”

    刘秀蹙眉道:“这样做,行迹虽然更加隐蔽,但将士们可就太辛苦了。”

    现在已是四月,但北方的天气依旧寒冷,他们躲在营外,不能埋锅造饭,风餐露宿,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
1...172173174175176...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