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刘秀乐呵呵地站起身形,从王廉身边走过去,与此同时,他抽出佩剑,向下一落,沙,赤霄剑切断王廉身上的绑绳。

    他收剑入鞘,伸手把王廉从地上拉起来,正色说道:“王将军肯弃暗投明,我汉军当然是欢迎至极,不过这段时间还需委屈王将军一下,继续充当我军的俘虏。”

    “这……”王廉听迷糊了。自己愿意投诚,刘秀也愿意接纳,怎么自己还要继续俘虏呢

    刘秀柔声说道:“王将军倘若不以俘虏的身份留在我军,家中的妻儿老小,还焉有命在”

    他这句话一出,让王廉脸色顿变。是啊,如果让朝廷知道自己向汉军投降了,自己的全家老小,一个都跑不了,都得被杀光。

    自己没想到的,刘秀竟然帮自己想到了,意识到这一点,王廉心头不由得为之一暖。

    如果说刚才他的投降,是走投无路,迫于无奈,那么现在,他倒是多了几分真心。

    他再次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声音带着颤抖,哽咽着说道:“刘将军大恩大德,公礼没齿难忘!”王廉字公礼。

    刘秀再次亲自把王廉搀扶起来。

    王廉这个人,是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是有些能耐的,不过,刘秀收服他最关键的一点是,他需要了解莽军的内部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目前,他所掌握的情报,只知道王邑为主将,王寻为副将,莽军的兵力为四十三万,至于其它,一概不知。

    对敌军的了解如此之少,以后在与敌军对阵时,恐怕要吃大亏。小长安之败,可是给刘秀上了人生中最深刻,又最血淋淋的一课。

    把王廉收服回来,那就不一样了,在莽军中,王廉是重要的将令之一,他对莽军的情况,用了如指掌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之后,在王廉的详细讲述下,刘秀对莽军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目前莽军兵力众多,的确有四十三万之巨,物资、粮草,应有尽有,可以说是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唯一欠缺的就是士气不高。

    四十三万大军当中,只有十万的京师军,其余的军队,基本全是从各州府、郡府东拼西凑来的。

    &nb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于人
    狭路相逢勇者胜。正面交锋,打的就是一个士气,拼的就是一个心气。在正式交锋之前,王郎军的士气便已被打压了下去。

    邓禹统帅的五万兵马,对上的是以李育为首的十万王郎军,吴汉统帅的五万兵马,对上的是以张参为首的十万王郎军。

    很快,双方的战阵便接触到了一起。大规模的军团作战,就如同一台巨大的绞肉机,粉碎着战场上所能看到的一切。

    前排的盾兵缩在盾牌的后面,死命的向前挤压,后排的长矛兵和弩手,不断的向前刺出长矛,射出弩箭。

    双方的兵卒,已经不是接二连三的倒下,而是成排成排的扑倒在血泊中,然后又被敌方或者己方的将士们踩踏成肉泥。

    吴汉不是莽夫,刘秀肯让他统帅五万大军,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观望前方激战正酣的战局,吴汉快速对己方阵型做着调整,他下达的将令,如同走马灯似的,一道道的传达下去。

    随着两军战斗的持续,吴汉军这边的中央部分,逐渐呈现出不敌之势,原本方形的战阵,也渐渐变成了凹型。

    对面的王郎军将士以为吴汉军这边已经开始支撑不住,士气顿时提升起来,人们卯足了劲的往前推进。

    战场上的局势迅速发生着改变。吴汉军阵营,变成了凹字形,而对面的张参军阵营,变成了凸字形。

    就在张参军的前军将士们不断向前挤压推进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踏入吴汉军的包围圈里。

    感觉钻入己方口袋阵里的敌军数量已经足够多了,再多的话,有可能撑破自己的肚子,吴汉当机立断,侧头喝道:“速发旗语!”

    随着他一声令下,旁边手持帅旗的众兵卒们,开始合力摇晃帅旗。

    吴汉这边的旗语,立刻传达给了全军将士。看到己方帅旗有规律的摆动,各部的将官纷纷率领着本部兵卒,对王郎军展开了合力反攻。

    钻入吴汉军口袋里的王郎军,起码有两万之众,原本顺风顺水的推进,突然之间遭受到巨大的阻力,与此同时,自己的四面八方全都是吴汉军的喊杀之声。

    张参部的前军主将是孙礼,他也在吴汉军的口袋阵里,意识到不好,他急忙向左右喝道:“赶快传令,全军后撤!”

    来不及了!就在他下达将令的同时,耿弇率领四千骑兵,突然从吴汉军本阵杀出,在战场上画出一道弧线,直奔张参军的侧翼插了进去。

    张参军毫无防备,被突然杀到的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许多兵卒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呢,要么被骑兵的铁铩刺翻在地,要么被奔驰而来的战马直接撞飞。

    这四千幽州突骑,杀入张参军的阵营里,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锐不可当,一举将张参军的阵营懒腰切割成了两部分。

    被切割出去的那部分,正是陷入吴汉军口袋阵里的两万前军将士。

    孙礼下令,全军后撤,可是被骑兵切断的退路,让前军将士们根本撤离不出去。

    战场上的战局,当真是瞬息万变,刚才看,张参军还占有巨大的优势,把吴汉军逼压得节节退败。

    可是转瞬之间,张参军便被切割成了两部分,两万之众的前军,被五万的吴汉军团团包围,另外八万之众的张参军,则被耿弇统帅的四千骑兵冲击得连连后退。

    眼瞅着前军与本阵被切割开,而且前军还被敌军包围,张参大急,喝令全军将士,无论如何也要把前军解救出来。

    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不一样,最精锐、最善战的将士,通常都会布置在前军。

    虽说前军的伤亡率最高,但同样的,前军也是双方胜负的关键。前军胜,全军胜;前军败,也基本预示着全军要败。军中的将士们,无不以能被安排进前军为荣。

    可以说两军交战,双方的前军将士,就是自己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现在以孙礼为首的两万前军将士被五万敌军团团包围,对于张参而言,这等于是把他缴械了,他怎能不急

    在张参不断的催促下,八万张参军重整旗鼓,对耿弇统帅的四千骑兵展开反击。

    骑兵冲阵,无与伦比,骑枪之下,众生平等,但骑兵可不是用来打阵地战的。随着八万之众的张参军凶狠的反扑上来,四千骑兵也开始呈现出不支。

    四千幽州突骑,被八万张参军的推进逼得连连后退,眼看着张参军主力要接触到吴汉军的包围圈,这时候,对于吴汉军来说,已是非常之危急。

    再这么继续下去,他们非但围歼不了敌人的前军,反而自身还要被敌军内外夹击,全军覆没。

    现在,便显示出了刘秀高超的布阵才能和临阵指挥才能。他把本方的将士们,布成三块方阵,看似莫名其妙,实则此阵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两个字,灵活。

    看出吴汉军的意图,也看到张参军的疯狂反扑,刘秀立刻下令,本阵向吴汉军靠拢,迎击张参军主力,助吴汉军歼灭张参部的前军。

    这突如其来的变阵,再次让打张参军一个措手不及。正向

    前反扑,不断向吴汉军逼近的张参军主力,被迅速移动过来的刘秀军给死死顶住了。

    张参并不知道顶住己方的这两万敌军是由刘秀亲自统帅,此时他双目通红,大声嘶吼道:“敌军只有两万人,给我速速击溃敌军!”

    失去了精锐前军的八万张参军,想击溃刘秀为首的两万汉军,谈何容易。

    双方拼杀到一起,只顷刻之间,利刃破甲透体的声响便连成一片,两边的将士们,很多人都是同时刺穿了对方的身体,双双倒在地上。

    就在双方打得势均力敌之时,以贾复为首的奔命军再次出动,人们光着膀子,手持长剑,由汉军的阵营里,直接突杀进张参军的战阵当中。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两军对垒,一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于心不忍
    吴汉拿着一条浸湿的汗巾,边擦着脖颈上的尘土和汗渍,边气呼呼地说道:“下回再让我遇到谢躬这小人,我亲手拧断他的脖子!”

    邓禹说道:“主公,谢躬是打算坐山观虎斗,想让我军和王郎军拼个两败俱伤,他再坐收渔人之利。”

    刘秀当然也能猜到谢躬心里打的是什么鬼主意。谢躬这个人,既有心计,又有能力,只是很可惜,他一心忠于刘玄,不能为自己所用。

    他没有就谢躬之事再多说什么,即便谢躬不来相助,他也可以率领部下们独自消灭对面的王郎军主力,只是己方这边也会付出不小的伤亡。

    寇恂话锋一转,幽幽说道:“经过今日之战,李育和张参只怕不敢再轻易出营应战了!”

    朱祐皱着眉头接话道:“倘若李育和张参龟缩在大营里,避而不战,我军若想强攻下敌营,亦非易事。”

    现在己方这边的可战之军还有十万,但王郎军主力也尚在,仍有十多万人,以十万强攻十数万大军的营盘,当然是不太好打。

    刘秀闻言乐了,反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去主动进攻王郎军”

    朱祐一怔,刚要说话,邓禹解释道:“主公的意思是,只要我军继续向邯郸进发,王郎军自然不会再龟缩营内,只能出营一战。”

    听完邓禹的解释,朱祐恍然大悟。邓禹看向刘秀,面色凝重地说道:“主公,我军的粮草可不多了。”

    “还够几日食用”刘秀问道。

    邓禹正色说道:“最好还能维持三日。”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脸色同是一变。军中的粮草竟然只够吃三天的了!三天之内,己方能打得下邯郸吗

    还有,主公以前不是说有办法解决粮草问题吗可是主公所说的粮草在哪呢

    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刘秀,后者低着头,沉思了一会,说道:“明日一早,我军起程,继续向邯郸行进!”

    寇恂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公,我军起程,就是逼着王郎军出战,今日一战,我军伤亡不小,全军将士,皆已疲惫不堪!”

    刘秀说道:“我军的伤亡大,王郎军的伤亡更大,我军将士疲惫,王郎军将士更加疲惫!两军交战,讲的就是一鼓作气,反之,再而衰,三而竭。”

    寇恂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众人把接下来的战事又做了一番商议,而后在刘秀的示意下,纷纷离去。

    经过一天的鏖战,刘秀虽没有亲自上战场,与敌军交手,但他的神经也始终处于高度紧绷状态,现在松弛下来,人亦是身心俱疲。

    他回到自己的营帐里,刚进来,郭圣通便迎上前来,关切地问道:“阿秀,今日战事如何”

    刘秀向郭圣通一笑,解下背后的大氅,递给郭圣通,说道:“很顺利,初战告捷!”

    郭圣通接过大氅,搭在衣架上,然后又帮着刘秀把他身上的甲胄一一解下来。她说道:“我听说,原本答应前来援助的谢尚书,并没有来。”

    刘秀淡淡应了一声,语气轻快地说道:“他来了,是锦上添花,他不来,对于我军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夫人不必为此担心。”

    听闻这话,郭圣通紧张的情绪松缓了不少。帮着刘秀把甲胄全部接下,又令自己的侍女准备一桶热水。刘秀脱下身上的衣服,泡在浴桶里,舒适地闭上眼睛。

    郭圣通拿着手巾,帮他擦着后背,说道:“阿秀,军中的粮草是不是不多了”

    刘秀依旧闭着眼睛,问道:“听谁说的”

    “丫鬟有听到兵卒的闲聊,说以前在真定,都是一天三顿饱饭,现在却成了一天两顿,而且还每顿都吃不饱。”郭圣通小声说道。

    “我军后续的粮草,也应该就快运到了。”刘秀昏昏欲睡地小声嘀咕道。

    郭圣通说道:“阿秀,以后我也一日两餐。”刘秀睁开眼睛,坐直身形,回头看向郭圣通。看着刘秀**的身子,郭圣通小脸通红,小声说道:“妾是阿秀的夫人,更应以身作则,与将士们同甘苦、共患难。何况将士

    们在前方征战沙场,出生入死,尚且每日只吃两顿,妾身在营中,无惊无险,在吃穿用度上,更应与将士们一样。”

    听闻这话,刘秀既感惊讶,又颇受感动。

    自己为了与刘杨联姻,草草娶回的这位妻子,还真的是温柔贤惠。虽说出身于王府,但身上没有一丁点娇娇小姐的脾气,反而非常能吃苦。

    军中的生活十分艰苦,要什么没什么,可郭圣通能坚持下来,这本身就很不容易。刘秀握住郭圣通的柔荑,感叹道:“夫人如此,夫复何求啊。”

    因为军中粮草紧张,连刘秀的夫人郭圣通都把每日三餐降为了每日两餐,这件事很快也在军中传开了。

    原本心中还有怨言的将士们,在知道此事后,无不深受感动,不仅心中的怨言一扫而光,同时对郭圣通的印象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以前,郭圣通在他们的心目当中,就是主公的夫人,可望而不可及,现在,他们对郭圣通多了几分亲近,也多了几分敬佩之情。

    可以说郭圣通做的这件事,手段非常之高明,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并不然。

    郭圣通的做法,既帮到了自己的夫君,同时也让她在刘秀部下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

    日后郭圣通与阴丽华之争,刘秀的部下有那么多人支持郭圣通,人心所向就是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当中,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

    翌日,一早,刘秀军开始起营拔寨。

    许汐泠身边的丫鬟小梅,边帮着她收拾东西,装上马车,边小声说道:“小姐,婢子听说,夫人决定,把每日三餐降为每日两餐。”

    “哦”许汐泠一怔,对此颇有些惊讶。“现在此事已经传开了,许多将士都在私下里讨论,夸赞



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算计谁
    谢躬和秦子婳都判断出刘秀军的粮草已经不足,而他们的军营里,粮草则是卓卓有余。刘秀军的后勤补给被断,但谢躬军的后勤补给可一直是源源不断。

    而且谢躬身为尚书令,向各地征粮的速度也快,没有哪个郡县的太守、县令敢得罪手握实权的尚书令。如果谢躬肯帮刘秀解决粮草问题,简直是易如反掌。

    但是在秦子婳的劝说下,谢躬最终还是选择了袖手旁观。他是同情刘秀麾下的十万将士,但他更忌惮刘秀这个人。
1...171172173174175...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