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他也不清楚主公究竟要自己等什么。他清了清喉咙,说道:“主公,前方战事惨烈,弟兄们伤亡惨重,还是让末将出战吧!”

    “再等等。”这回刘秀没有看贾复,目光深邃地观望着前方战场。

    刘秀不肯让他出战,贾复也没办法,只能返回本阵。

    见麾下的兄弟们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贾复苦笑着摇了摇头。见状,奔命郎们无不是心急如焚,忍不住擦拳磨掌,还一个劲的跺脚。

    邯郸城内。此时,王郎就在北城门楼内,邯郸朝廷的大臣们也都在这里。

    望着城外的战场,人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五里的距离,算不上远,但也不近,他们想看清楚战场上的细节,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看到双方的交战已经全面展开。

    刘林和刘接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刘林走到王郎身旁,说道:“陛下,大司马及其部下,已断粮多日,现在与刘秀军力敌,只怕难以取胜。”

    王郎又何尝不知道此战凶多吉少,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他哀叹道:“刘秀来势汹汹,朕……又如之奈何啊!”

    刘林说道:“为今之计,陛下当派出城内将士,援助大司马!”

    听闻这话,王郎禁不住打个冷颤,说道:“不可!万万不可!倘若朕把城中的将士派出去,那么谁来保护邯郸赵王别忘了,在城西还有谢躬在虎视眈眈!”

    刘林沉默片刻,正色说道:“陛下不必派出城内全部的将士,只需派出两万兵马,袭扰敌后,让刘秀军首尾难顾,如此,亦可解大司马部的燃眉之急!”

    王郎皱了皱眉,喃喃说道:“派出两万兵马……”派出去两万,城内只剩下八万,八万人能守得住这偌大的邯郸城吗

    见他犹豫不决,刘接走上前来,正色道:“陛下,今日之战,大司马部绝不能败,一旦大司马战败,城外再无牵制敌军之人,邯郸孤城,难以保全!”

    “这……暂且容朕三思!”王郎的脑门布起一层的虚汗,思前想后,脸色变换不定。

    刘林说道:“陛下,已经没时间了,快做决定吧!”

    “是啊,陛下,倘若大司马坚持不住,一旦战败,我们即便派兵去援,也来不及了!”

    在场的群臣大多都是墙头草,见刘林和刘接都劝说王郎,出兵救援李育、张参,他们也跟着纷纷劝说道:“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趁着现在,赶快出兵吧!”

    “陛下……”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把王郎的脑袋都快吵炸了。他抬起头来,环视城门楼内的众人,问道:“谁愿率两万将士,增援大司马”

    此话一出,现场瞬时间变得鸦雀无声,人们面面相觑,皆低垂下头。不要说领兵出战,他们只是站在城门楼内,望着远处的战场,都感觉腿肚子转筋,浑身发软。

    见状,王郎差点气笑了。说出兵救援大司马的是你们,可问到谁愿意领兵出战,结果都变成哑巴了。王郎凝声问道:“你们是要朕,亲自领兵出战吗”

    “臣等不敢!”人们纷纷躬身施礼。

    这时,一名青年从人群中走出来,向王郎插手施礼,说道:“陛下,请准儿臣出战!”出来请缨的这位,正是王郎的大儿子,王熙。

    王熙的年纪不大,还不到二十岁,相貌和王郎相似,年轻气盛,一脸的傲气。

    看到是自己的儿子请缨出战,王郎眉头紧锁,说道:“熙儿,战场并非儿戏,由不得你胡闹,退下!”

    “陛下,城外刘秀军只区区十万人,又何足惧哉陛下请准儿臣出战!”王熙再次向王郎插手请缨。王熙的武艺怎么样在整个邯郸城内,还未遇到过敌手。可前提条件是,他是王郎的儿子,而且还是皇长子,是未来的准太子,是有可能接替王郎,成为天子的人。在邯

    郸城内,只要是长点脑子的人,在和王熙比武的时候,都不可能把他打败,充其量是和他打个平手,而这,反倒成了王熙狂妄的本钱。

    自己儿子的半斤八两,王郎又怎会不知他眉头紧锁,呵斥道:“一派胡言!下去!”

    王熙被王郎训斥得面红耳赤,也没脸继续待着城门楼里了,转身负气而去。王郎环视其余众人,问道:“难道满朝文武,就无一人敢领兵出战”

     




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
    贾复率领着奔命军,长驱直入,顺着王郎军的阵营直插了进去。当贾复以及周围的奔命郎杀开一条血路,冲出王郎军方阵的时候,抬头再往前看,只见前方竖立着一杆帅

    旗,帅旗上写有斗大一个‘彭’字,帅旗的下面,有一名顶盔贯甲,罩袍束带的将领,在他的周围,只有百余名侍从。

    见状,贾复也不管这名敌军将领是谁,手持画杆方天戟,径直地冲杀过去。

    站于帅旗下的那名王郎军将领,正是彭拾。见到突然有一群敌军竟然突破了己方的前军,向自己这边杀来,彭拾也吓了一跳。

    不过他艺高人胆大,也不慌张,等到贾复催马快到自己近前的时候,他断喝一声,抽出佩剑,催马迎了过去。

    贾复和彭拾骑在马上,打了个照面,贾复二话不说,持戟便砸。嗡!长戟破风,来势汹汹,空中都发出令人心口发闷的声响。

    彭拾立刻判断出敌方武将,力大惊人,他不敢硬抵其锋芒,侧身闪躲,避开贾复的长戟后,两马交错之际,他挥手砍出一剑,直取贾复的脖颈。

    贾复收戟招架,当啷,剑锋砍在戟杆上,爆出刺耳的铁器碰撞声。贾复顺势把长戟向前一划,横斩彭拾的腰身。彭拾反应极快,身子向后一仰。

    沙!画杆方天戟的锋芒几乎是贴着他的鼻尖掠过。走马交错之际,两人连续过了好几招,这是一个照面,半个回合。

    紧接着,两人不约而同地拨转马头,双双反杀回来,这是一个回合。

    叮叮当当!贾复和彭拾战到了一起。前者力大,所用招式,大开大合,后者力气不如贾复,但胜在灵巧,剑走偏锋,两人你来我往,一时之间,也难分上下。打斗了几个回合后,彭拾感觉越大越别扭,主要是他不善于在马上作战,江湖出身的他,下盘功底十分扎实,而在马上,他的下盘功底完全发挥不出来,这让彭拾感觉自

    己完全被对方压制住了。

    当他二人再次走马交错的时候,彭拾突然使了个不可思议的招式,他的身子跳离开自己的战马,横着向贾复撞了过去。

    贾复在战场上与敌对战过这么多次,还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古怪的打发。彭拾的怪招,也确实打了贾复一个措手不及。

    他急忙收戟,将戟面挡在自己的胸前。当啷!随着彭拾横装过来,他顺势刺出的那一剑,正中贾复的胸口,剑尖被画杆方天戟的戟面硬生生挡了下来。不过贾复虽然成功接下彭拾出其不意的一剑,但人还是被对方撞了个正着。随着嘭的一声闷响,彭拾受反弹之力,仰面摔倒在地,贾复也在战马上坐立不住,侧身翻了下

    去。

    一招过后,原本坐在战马上的二人,全部掉下战马,落到地上。

    彭拾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蹿了起来,紧接着,他甩开双腿,仿佛旋风似的向贾复冲了过去,到了近前,他手腕一抖,一连攻出三剑。

    这才是他习惯的打斗方式,收招、变招,收发自如。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贾复不仅在马上厉害,在地上,人家也不遑多让。

    看到对方发了疯似的向自己抢攻,贾复哼笑出声,手持画杆方天戟,不慌不忙的将彭拾的抢攻一一化解,而后,两人再次打成了一团。

    在他二人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贾复麾下的奔命军冲杀上来,与彭拾手下的侍从们战到一起。

    有一名奔命,手持斩马剑,连挑四、五名侍从,抢步来到帅旗近前,抡剑便要斩断旗杆。

    恰在这时,忽听有人大喝一声:“尔敢”

    随着喊喝声,一名王郎军将领催马冲杀过来。这名将领,年纪不大,头顶虎头金盔,身披虎头金甲,腰间系着大红的束带,背后披着大红的大氅。

    他这一身行头,黄红相应,金光闪闪,身在乱军当中,犹如鹤立鸡群。

    听闻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那名要砍帅旗的奔命没觉得怎么样,反倒是与贾复打斗的彭拾心头猛然一颤。

    他下意识地偷眼望去,看清楚这名金甲小将,一瞬间,彭拾的头皮都麻了。他想不明白,这位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自己军中。

    这位金甲小将,正是王郎的儿子,王熙。王熙要领兵出战,王郎没有同意,还当众训斥了他一顿,这让王熙感觉颜面扫地,同时心里也十分不服气。

    在彭拾率军出城的时候,王熙披了件头蓬,混于兵卒当中,也跟了出来。

    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自己的父皇,以及满朝的文武大臣们证明,他王熙是有上马平天下的本事的。

    原本王熙躲在军卒当中,还不想这么快出手,可是看到敌军兵卒要斩断己方的帅旗,他按捺不住,突然杀了出来,直奔那名奔命郎而去。

    王熙这一身行头,着实挺吓人的,那名奔命郎也不知道这位是什么来头,见他策马奔自己而来,奔命郎面色凝重,双手持剑,如临大敌。

    很快,王熙便催马到了他的近前,手中的大刀对准奔命郎的头脑劈砍过去。

    奔命郎没有用剑招架,身子突然向下一低,在地上翻滚着躲避开王熙大刀的锋芒。

    紧接着,他一轱辘蹲起,斩马剑顺势向旁挥出。耳轮中就听咔嚓一声脆响,战马的右后蹄应声而断。

    噗通!战马嘶鸣着扑倒在地,王熙也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受惯性使然,向前轱辘出去多远,虎头金盔也不知掉到了哪里。

    这是什么鬼那名奔命郎暗暗皱眉,他以为自己遇到了敌方的大将,没想到,竟然是个酒囊饭袋。他站起身形,提着斩马剑,大步流星地向王熙走了过去。摔得七荤八素的王熙从地上爬起,甩了甩混浆浆的脑袋,突然发现对方距离自己已近在咫尺,他低头一看自己的双手,手里空空,他身子一震,急忙低



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为上
    王郎派出麾下的两万将士,本想助李育和张参一臂之力,可没想到,彭拾竟然在己方本阵,被贾复出其不意的斩杀,王郎军群龙无首,军心动荡,士气大跌。

    吴汉趁此机会,统帅麾下将士,对王郎军展开全力猛攻。

    王郎军只做出象征性的抵抗,便开始节节溃败。吴汉不依不饶,一边指挥者骑兵,继续袭扰敌军,混乱敌军的方阵,一边亲自率领着步兵,于正面战场步步推进。

    每名统帅,领兵打仗都有自己的风格,吴汉也不例外。吴汉的风格就是攻。吴汉是幽州官员出身,经常接触幽州突骑,他本身也对骑兵作战的理解十分独到。

    他指挥的军队,完美结合了他本身的优势,特别擅长骑步配合。

    交战中,他派出骑兵,或骚扰敌军的侧翼、后方,或猛击敌军的薄弱之处,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打乱敌军的阵型。

    与此同时,他指挥步兵在正面战场上不断的往前逼近,给敌方的前军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其不断后退。

    如此一来,敌军的两翼受到骑兵骚扰,混乱不堪,加上前军不断的后撤,一前一后,自相碰撞,全军的整个阵型便乱成了一团。

    以一万打两万,以少打多,但在吴汉的指挥下,看战场上的局面,吴汉军更像是人多势众的一方,反倒是王郎军更像人单力薄的一方。

    仗打到这个程度,吴汉的统帅能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身在王郎军深处的贾复等人也没闲着,贾复率领着奔命军,左突右冲,把王郎军的中军搅得一塌糊涂。

    很快,王郎军由节节溃败,变成了落荒而逃,人们也不管什么阵型不阵型的了,调头就往后跑。因自相践踏而造成的伤亡,不计其数。

    这一战打下来,出城的两万王郎军,最终只逃回去三千来人,其余的王郎军,要么战死,要么被吴汉军生擒活捉,可谓是一败涂地。

    当王郎听闻逃回来的兵卒禀报,说自己的儿子王熙刚刚有混在军中出城,而且还在乱军当中,被敌军所杀,王郎就觉得眼前一黑,身子猛的向旁栽倒。

    在场的群臣手疾眼快,急忙把王郎搀扶住,七嘴八舌地呼唤道:“陛下!陛下——”

    王郎缓缓睁开眼睛,环视周围的众人,没等他开口说话,一口老血先喷了出来。

    且说城外的战场。

    李育和张参见到邯郸出兵增援己方,两人以及麾下的将士们,无不喜出望外。

    可是期望最大,失望也越大。谁能想到,两万之众的援军,竟然败得如此之快,甚至都没来得及给刘秀军造成像样的压力,自己已先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消息传到李育、张参这里,他二人傻了,周围的众将们也都傻了。全军将士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士气,瞬间又跌入谷底,甚至比刚开始交战时的士气还不如。

    “天绝我军!真是天绝我军啊!”此时的李育,已经彻底绝望了,他心里清楚得很,邯郸派出的这两万援军一败,接下来,邯郸再不会派出一兵一卒。

    只靠己方这群饿得浑身乏力的将士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如狼似虎的刘秀军对手。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

    战场上,势均力敌的局面已悄然发生改变,刘秀军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反观王郎军,则是被逼得一步步后退。方阵每后退一步,前排都倒下成群成片的兵卒。

    看到王郎军已显露出败象,刘秀叫来龙渊,向他交代道:“传令前军将士,边推进边劝降,如有放下武器投降者,可一律接收!”

    “是!主公!”龙渊答应一声,快马向前军跑去。

    刘秀又道:“龙准、龙孛!”

    “属下在!”龙准、龙孛二人催马上前,插手施礼。

    “去后军,让弟兄们把大锅都抬出来,埋锅造饭!”

    “是!主公!”

    龙准和龙孛拨马去往后军,时间不长,大批的兵卒合力抬着一口口的大铁锅,走了过来。

    到了中军空地这里,人们开始忙碌起来的,有的烧柴,有的架锅,有的抬水,有的切肉。

    时间不长,一口口的大铁锅里,皆冒出热气,炖肉的香气也随之蔓延开来。

    这时候,不要说对面的王郎军闻到肉汤的香味是个什么滋味,即便是刘秀军的将士们,提鼻子闻着肉香,也是口舌生津,不由自主地一个劲吞口水。前军那边。接到刘秀的命令后,刘秀军将士开始不再单纯的杀伤敌军,而是边进攻边大声喊喝道:“王郎军的弟兄听着,现在只要肯放下你们的手中的武器,大司马可既往

    不咎,不仅能绕过你们的性命,而且你们还都有肉汤喝!”
1...174175176177178...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