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素罗汉
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誊抄,尤其是地契:买卖双方,中人,时间地点交易金额,土地面积这些信息最终都会被带回去汇总。
熊道则坐在一旁,端着一碗劣茶,有一搭没一搭和牙人还有余本德在闲聊。
余本德这边就不一样了。起初他的注意力是在掌柜们身上: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如此大规模查勘地契的行为也是少见的。要不是对方是私商,他指定以为要改朝换代了。
要知道这边拿出来的可是高桥镇周边所有的土地资料,几乎是将浦东以北,黄浦江以东的半岛县境全部包括了进去,总面积用后世的算法,已经超过了30平方公里。
所以原本抱着一点看笑话心态的余本德禁不住嘀咕起来。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再大的港口也用不了几百亩地......“这位熊老爷莫不是要大肆置办棉田,在松江布上兴风作浪不对不对,这可就是腥风血雨了!”
最初的震惊过后,余本德很快便意识到了熊老爷的不凡之处,于是他开始从牙人那里套话。然而当他最终搞清楚熊老爷做什么买卖后,某人伸手敲了敲自己的额头:“失敬失敬,原来是做灰泥琉璃生意的熊老爷,余某有眼不识金镶玉,死罪,死罪!”
从海外运来的水泥,现在早已成了供不应求的物资。包括玻璃和最近才出现的少量镜子在内,这些紧俏货已经吸引到大批京城“有力”人士前来江南采购,更不用说本地人了。
所以当余本德知道眼前这位就是灰泥厂家代人后,熊老爷在他眼里顿时化身成了一尊闪闪发光的金人,老余赶紧忙不迭地开始赔礼拉关系。
“就是个平常买卖人,做点小生意罢了,余书办无需多礼。”熊道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也没在意。
而余本德就不一样了,干这种职业的哪个不是玲珑剔透八面来风,这时候他哪里还顾得上调查熊道买地的原因,当机立断的,余本德做出了他后半生最重要的一个选择:配合。
什么配合呢听上去简单,但是技术含量是很高的,是需要多年实践积累的。譬如说,余本德当场指出:高桥镇外临江有一块芦苇滩,契由上标明是官地,但那地方其实是一处隐蔽的私港,附近的渔民盐贩子都在那里交易。
接下来余书办又微笑着指出:某处看似是湖泊,其实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淤平,现在是某缙绅家的隐田......从不起课那种。
熊道听到这里,不由得放下茶碗,正色打量起余书办来:“看来还是把这帮胥吏小看了啊!”
熊老爷没想到,这日积月累下来,正规资料中居然也埋了这么多地雷。看着余书办那张削瘦的脸上露出的得意微笑,熊道发现,没这货还真不好办。
虽说这些雷终归会被排掉,但是有知情人士协助的话,无疑会在拆迁前期节省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迅速衡量完得失后,熊老爷点点头:“不知余书办今晚可有闲暇移步寒舍一叙”
“老爷有命,小人怎敢不从”余本德笑眯眯地拱拱手。
当晚,罗园,小客厅。
熊道坐在椅子上,将桌面一个木托盘推了过去。与此同时,他盯着余书办的眼睛缓缓说道:“这一千两是头道,买你在收地事宜上全力襄助于我,事后还有两千两谢仪。”
虽说余书办平日里在县衙分润到的各种收入不少,但一笔独吞三千两的大买卖,怎么说也创造了他职业生涯的最高纪录了。
然而余本德下一刻却笑眯眯地将托盘推了回去:“不瞒熊老爷说,这银子嘛,我倒是不缺。”
“哦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余老兄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余本德点点头:“冒昧问一句,不知熊老爷在生意上有没有提携小人的地方”
“呵呵,这样啊......”熊道听到这里,回身靠在椅背上,拿起一盒“国产”的“台江牌”香烟用zippo点着后,先是深深吸了一口,然后他才说道:“老兄你志向不小”
“唉,世代胥吏,贱役不得翻身,就是想为家中辟一条财路,还望熊老爷成全。”余本德这时态度诚恳地拱了拱手。
今天这个机会是余本德多年以来一直想要的。要知道隔行如隔山,他这种贱役行当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能施展开,但是一旦跨了行,就没人鸟他了。做点小买卖可以,想要进入其他正行,那些背后的缙绅连眼皮都不会夹他一下。
这种情况和后世香港的那些华人探长很像:收来的大笔黑钱只能买楼出租,或者开个小茶楼;真正的大买卖他们要是插手进去,分分钟就会被那些商业巨头们吃干抹净——商业不是吃拿卡要,几招规则以内的手段就能让外行顷刻破产。
所以余本德这次也是看准了机会:这熊老爷要在本县购如此多
第338章 开港(四)
看到桌面上放着的那两堆物事,余本德当下伸手从中拿了一份到眼前,仔细端详起来。
入手是一块圆磙状的物事,白乎乎,软绵绵,轻飘飘。余本德搭手一摸后,第一感觉是纸。然后当他轻轻一转,这卷物事上却突然掉下来薄薄一层,手指一搓后,果然是纸!
然而这种纸和他认知中所有纸张都不一样:不但绵软无比,还像笋壳般层层卷起,裹得跟个圆棍一般,细看上面还有小针眼,每隔一截就会有一串。
“这怕是不好书写吧”余本德一边提出质疑,一边还透过纸卷中间的空洞望了一眼熊道。
虽说没见过这种怪纸,但是余本德半辈子刀笔吏不是白当的,他第一时间就判断出了这是种劣纸:尽管比他见过的所有纸都要白,但这种纸太软不说,孔隙还大,墨汁一沾就会发散开来,根本写不了字,市面上最次的草纸都是这副德行。
熊道没有反驳,只是笑着说了一句:“撕几张下来,再叠一叠。”
余本德依伸手撕纸,很轻松就从那一排针眼处扯了一块下来——这让他顿时明白了那排针眼的作用。
“倒是精巧。”嘟囔一声后,他开始折叠起纸块来。然而这一折,却发现了不同:这个时代的纸张,不论是高档的竹木纸还是低劣的草纸,都是很怕折叠的。即便是好纸,折两下同样会断裂,劣纸更不用说了,抖一抖就会掉下来渣子。
而余本德直到把巴掌大的纸块叠成拇指盖大小,手中的这块纸依旧没有断裂。
素白,易撕,绵软,耐折......余本德不是傻子,他现在知道这种纸肯定不是用来书写的,但是用在哪里呢他隐隐有点感觉,但那层窗户纸就是捅不破。
就在余本德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的时候,旁边悠悠地传来一声:“所谓兔有三窟,人有三急......”
“着啊,此物是厕纸!”余本德茅塞顿开,使劲拍了自己大腿一下。
熊道看他明白过来,于是微笑着说到:“桌上这二十卷你都拿走,回去后请大户人家的老爷小姐试用,你自家人也试试,用过就知道妙处了。”
余本德连连点头,他已经用丰富的人生经验预感到这是一种能占据“高端市场”的好东西了。
说到厕纸,在元朝以前中国是不让用纸来擦屁股的。因为那时候纸张生产不易,用纸擦屁股是对文化的亵渎。
这种情况在蒙元时被改变了,因为蒙古人不尿文人那一套说辞。而到了明朝之后,厕纸行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内宫二十四衙门之一的“宝钞司”。
是的,宝钞司听上去像是印钞的,然而这个衙门却是专门制造绵软草纸用来供皇帝擦屁股的,和酒醋面局都是一个档次的机构。
然而像宝钞司这种机构毕竟是特例。在17世纪,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口在方便时,用得依旧是厕筹(竹棍)——绵软不掉渣的草纸造价相当高,只有少数大户人家才用得起。
而熊道现在盯上的就是这个高端市场。
原本他是打算今年在江南地区布点生产书写纸的,结果年会开完后,这个思路就因为会抢普通商人的饭碗而被叫停了。
于是熊老爷只能掉头转进,走高端路线,填补市场空白,生产卫生纸给老爷太太们擦屁股——用奢侈品从大户人家手里赚银子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这帮人的银子不花也是埋在地窖里,不赚白不赚,内阁是很支持的。
“不知这棉纸可有名目这个产......产业链如何操持”余本德现在已经开始考虑如何着手实施项目了。
“这个叫洁柔卫生纸,今后正规产品都会有外包装的。”熊道开始给某人讲解:“我这边呢,不日就会在福州和江南开办造纸作坊,专一生产卫生纸。福州那边竹木不缺,是造纸的好地方。不过江南这边也不赖,有一样物事本地既多且贱......”
熊老爷说到这里,停下看了余本德一眼。而后者此刻却是福至心灵,眼睛一亮嘴里蹦出个词来:“棉杆!”
“对喽,就是棉花杆。”熊道点点头,露出一个“你很有商业头脑”的欣慰表情:“不拘是棉杆还稻秆,竹木,用我的技术都能变成这种棉纸。”
说到这里,熊道扔给了余书办一根烟,然后帮他点着:“这工坊嘛,你要出土地,厂房,工人,再出一万两银子的现银,我这边呢,提供造纸秘术和生产机器,咱们55分账。”
余本德听到这里,沉思不久后就缓缓点了头:“这买卖我做了!”
余书办看似郑重,其实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哪怕是得到造纸秘术就已经赚了,大不了散伙另起山头不是然而他打死也不会想到,离开熊老爷独门供应的硫酸,他是玩不转造纸的。更别说机器了,坏一个轴承就得趴窝。
“嗯!”熊道抽口烟后笑着补充道:“一开始我占5成股份,也是为了帮你挡刀。再说老兄你压根就没有实力做渠道,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先当个工坊主为妙。”
“不过等日后你站稳脚跟了,我许你随时回购股份,价钱就以时价为主。”
余本德听到这里恨不得当场给熊老爷跪下磕头,如此进退自如的条件,他要是再不答应就是弱智了。
......
然而后面还有惊喜:桌上放的可不止20卷卫生纸,还有几个摞起来的黑漆盒子。
&n
第339节 开港(五)
这年头的大户人家和后世不太一样。后世哪怕再有钱的人,豪宅里面雇几十个员工也差不多了;而这个时代的大户,家里的下人都是以百为单位的,千这个数字也很常见,各种服务性职业应有尽有,门类繁多,裁缝和戏班这种都是标配。
所以说,麻将牌是难不倒大户的。
得知这玩意暂时没货后,几家大户当即就召来了木匠和雕工——老子一言不合自己干。
虽说临时刻出来的竹子麻将牌没有样品那么光滑上档次,但同样也能玩不是于是只用了几天功夫,大户“家养”的雕刻班子就迅速开张了:又不值几个钱,亲朋故旧那里都是要送几幅过去的。
得知消息后的余本德心情是很急迫的。然而急也没什么卵用,他现在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处理:余家自己人内部先吵了起来。
现在的情况是,余家老大老二表示麻将是一门不错的生意,而余本德却认为卫生纸好:虽说看起来这行当逼格有点低,但是无疑更有发展前景,于是大家就吵了起来。
吵吵两天后,卫生纸体验户传递过来的压力突然间增大了:大户们可以自己生产麻将,但他们生产不了这种软纸,所以客户那边的压力自然而然就传导了过来。
这样一来反倒帮余家选定了项目:再不抓紧的话就得罪人了。更可怕的是,万一哪家缙绅不在乎物议,愿意蹚一蹚“厕纸”这滩浑水的话;现如今工坊还没开张,利益链条还没开始运作的余家就很容易招致某种饱和打击
所以余本德当机立断:不选了,就做厕纸行业,这个适合咱们家的身份!
统一思想之后,余家当即开始行动。
首先是在衙门当低级差役的老大负责变现家产:虽说余家几代人积累,家底是相当厚实的,但是一次性要拿出一万多两现银也是不可能的。除了家中窖藏的那些,另外还要典当几处房产,再和相好人家筹借一番才能够数。
无业游民老二则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譬如招工。
而余本德本人呢,他负责老老实实去熊道府上汇报成果,敲定工坊后续事项,并且对征地一事提供各种专业咨询。
此刻的罗园里,俨然一副拆迁指挥部的紧张气氛。
大堂四壁统统挂上了征地地图,不同颜色的色块已经将高桥镇沿岸的土地统统都标记在了上面。
这些色块代表着不同的土地性质,其上不但标识了地块的面积,地形地貌,包括土地所有者和实际掌控人在内的信息也都在上面,一目了然。
一旁的厢房里,帐房们正在忙碌,经过核查后的资料还在源源不断地送过来。熊道的野心是相当大的,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趁这个机会他希望尽可能多得将周边的土地普查工作做好。
虽说在江南地区大肆置地听上去很玄幻,通常达不到徐阶徐阁老那个档次的人是不敢做这种梦的;但是熊道是什么人他背后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帝国,所以熊老爷这次一心想要试试行情,看看江南地区的水到底有多深。
繁复的信息收集工作是很费功夫的,光是从县衙誊抄资料就花了好几天时间,事后还要一一核对。
明代不但有白占了官地的恶霸和缙绅,另外还有大批的中小地主,佃农和自耕农。靠着几亩零碎土地过日子的小户很多,土地产权各不相同,诡寄,隐田很多,总之,相当于一次小规模土地普查的工作很繁琐,需要很长时间来完善资料。!爱奇文学o!!免费
于是当余本德带着银子上门后,他看到得就是这幅繁忙。好在他的两个徒弟就在这里当临时顾问,所以老余很快就搞清楚了情况。
在书房见到熊老爷后,余本德先是拿出了第一笔5000两银子的股本,然后他当场签下了开办卫生纸工坊的合同。
接下来就该办正事了。
随熊道进入大堂后,老余先是仔细研究了一会满墙的地图色块:这种直白的信息表达方式他以前可从没见过,不过他很快就适应了过来,而且对这种标记方式赞不绝口。
接下来是熊道的讲解。拿着教鞭的熊道一边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一边将自己的规划盘托出。
余本德直到这时,才算是搞清楚了熊老爷大批收购土地的真正规模和目的——这之前他得到的消息是模糊和有所隐瞒的,现在之所以公开给他,是因为大家签了合同,成了自己人。
然而在听了一会熊道的宏图大业后,余本德却受不了了:“这是要和多少人打对台”
于是他忍不住打断了熊道地解说:“不瞒老爷说,这般置地,得罪人太多,委实有些骇人听闻。”
“无妨,又不是要一日见功,慢慢来便是。”熊道闻言后用教鞭在高桥镇外的沿江地带划了个圈:“咱们先把港口这一片的核心土地搞定,然后再慢慢扩张。”
“即便如此”余本德一边捻着自己那点稀疏的胡子,一边沉吟道:“敢问熊老爷,这收地开港的正主,可是福建的曹将军”
早在塘庄初期做买卖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