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素罗汉
接下来就是500亩的橡胶种子计划......“大家不用担心,纯粹的橡胶种子体积不大,也就和
第328节 会议(三)
“我先来说一说有关于人口的问题。”
“在未来的岁月,始终有一个主题会贯穿在座各位的后半生,那就是殖民。”
站在台上的夏先泽目光炯炯,左右扫视着下面的人群大家貌似都在认真听讲,敢不给中堂大人面子的蠢货这会还没有发现。
“北美平原,南美雨林,澳洲牧场,阿拉斯加鲑鱼,南非金矿这些广袤的土地和财富,都需要我们指引着帝国的臣民去征服,去占领。”
“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就成为了最最重要的殖民资源,没有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时间紧迫,所以只能用高消耗来换取我们计划中的结果。”
“看看北美印第安保留区的赌场,再看看n原住民的n游行,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旅鸽,中国犀牛从社会政治到自然环境,在长达几百年的殖民过程中,掌控者犯过太多的错误,而这些正是我们要避免的。”
“所以不能把问题留给后代不是穿越者的话,是无法意识到哪些问题最终会变成社会肿瘤的。是的,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将国境线描绘出来,并且将崭新的国家打扫干净,以便留给后代国民。”
夏先泽说到这里,脸色沉了下来:“这是我们的宿命,也是我们的子孙得以享国的福泽所在。”
稍等一会,感觉到台下众人已经理解了他的意思后,夏先泽这才继续说道:“在这种局面下,人口就成了最宝贵的资源想要用三四十年的时间走完别人几百年的路,消耗人口是唯一办法。”
“那么人口从哪里来呢只有一个答案:大明。”
“后世有人论证明末人口是几千万,也有人说是一亿两亿三亿,这些在我看来都是胡扯,因为没有任何资料能统计出被地主阶级隐藏起来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即便是现在,咱们接触过的明国村庄,那里的人口数也是极度不平均的。”
“现在我们就按照平均数一亿人来计算。”
夏先泽说到这里,转身从台面上拿过来一份资料,然后低头说道:“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北方蛮族的入侵,以及由上述原因引发的高额政府税收,另外还有人口超过土地承载力之后的竞争性消亡。以上这几条原因,使得明末人口平均每年都要消减200万人左右。”
“这种趋势已经开始了,从我们刚穿越时遇到的那些杭州流民开始。”
夏先泽说到这里抬起了头:“那么两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帝国的臣民有多少呢40万。也就是说,在我们拼命努力下,原本在这两年里应该死掉的那400万人中,只有十分之一被改变了命运。”
“这样一算就很清楚了:如果今后每年我们收罗的流民低于200万人的话,那就相当于亏了。亏在哪里亏在广袤的新世界啦!”
用手指着侧面墙壁上的世界地图画了一个圈,夏先泽大声说道:“哪怕我们今后从明国扒拉出一亿人填进新世界,也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我们现在的收容能力还是弱鸡水平,需要发展,发展,再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是在赛跑,是在和满清的屠刀,小冰河的天灾在赛跑。在明国,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人在死亡,而原本这些人都会成为开拓新世界的炮灰,即便要死,他们也应该死在疟疾和清剿土人的战斗中!”
“各位臣工,人不是韭菜,割掉一茬后很快就能长出来。一个小孩要成长到有用的年龄,至少要1年。”
夏先泽说到这里,刚才激昂的语气变得和缓下来:“明末的人口看似爆发,但那是之前几百年积攒下来的。我们如果错过了这一茬,等到10年后再想着大批运人,对不起,那时候已经死了几千万人,人口没那么好搜集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今后至少10年的岁月里,我们这个新兴国家的一切发展计划,都应该围绕着人口这个核心问题来制定。”
夏先泽到了这时候,终于抛出了他的主张:“无头无脑的混乱发展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轻重缓急。像海军提出的战列舰就完全可以等一等,把资源腾出来造内河炮舰这样就可以上溯到明国内陆去引进人口。”
“有人才有一切,没有人,巨舰大炮能打死马达加斯加雨林里的土著吗”
“至于什么跑到长三角去开纱厂,这更是脑残想法!”夏先泽说到这里,用指节敲了敲桌面,脸色变得冷峻起来:“且不说动了松江士绅的奶酪会招致何等的反扑,就是办工厂本身,这种资本主义用来剧烈改变社会的动作,符合我们当下利益吗”
“原本就有大批的人口因为我们收容能力不足,而处在饿死的边缘。这下倒好,你们再跑去开纱厂造纸厂被服厂,将之前还能勉强维持的古老社会体系全部冲破,造成大批的织工和农村手工业者破产等死”
“没有准备好接盘能力,却跑去明国玩什么狗屁工业大亨,这是嫌明人还死得不够多是吗每年翻一倍,400万够不够”
夏先泽说到这里,愤怒地用拳头敲着桌面:“这是治国,不是玩票!什么狗屁开瓷窑,单穿看多了吗”
“政策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一说。”
&n
第329章 刘香的焦虑
刘香出身南丫岛,但他发迹是在潮汕地区,所以和郑芝龙把安平当作老巢一样,他在潮汕一带同样也是地头蛇。而刘香大帮的主力,现如今就盘踞在濠江口的达濠岛周边。
距离李魁奇集团覆灭已经过去小半年时间,经过一系列试探整合后,南中国海的势力格局已经稳定下来。
以厦门,澎湖,台南这一条封锁线为界,南边的粤海盗们现在是不能跨雷池一步,至于当初叱咤风云的闽海盗......早已烟消云散。
整个福建以福州和厦门为据点,“大明福建分守厦门等处海防参将署理副将衔曹川”的部下,已经用拉网筛查的方式将沿海地区刮了无数遍,硬生生营造出了一副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然而这种局面对于传统的海盗来说就糟心无比了,譬如刘香。
......
事情还要从那次大战说起。
当日李魁奇大帮覆灭后,大批零散海盗南下,就地投奔了在东山湾观望局势的刘香大帮。
庆幸自己躲过一劫的刘大掌柜,在实力急剧膨胀的同时,不但从逃人嘴里得到了战报,当时他还频频派出探子去厦门一带打探,很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毕竟北边打成了一锅粥,而自己手下的人马正在大肆扩充,是个正常人都会有想法的。
然而没过几天,刘香却一改初衷,带领着部众南下潮汕了——这在战略上等于是缩了头,刘大当家放弃了在厦门一带搅浑水的意图。
导致他做出决定的,是对方不断显现出的硬实力。
首先,穿越者的战舰正在逐渐暴露出可怕的一面。
原本在刘香听来,突然间出现的所谓曹氏战船,不过是西洋人夹板船的中式徒弟,猛则猛矣,实则是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打了李魁奇一个闷棍。
这种对手如果正经对付起来,弟兄们还是有办法的......当初郑芝龙也没让红毛人讨了好去。
然而事情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当刘大掌柜自己派出的探马回来后,他顿时犹如玩了个冰桶挑战:浑身上下都是凉的。
探子都是老弟兄,绝不会夸大其词:快若奔马,炮火犀利的战船正在漳州湾里四处追杀残敌,想象中的闽人海盗和官兵互相搏杀,追逐的场面完全没有。
官军确实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将几万人的大帮全数剿灭踩碎,后者毫无还手之力。
这种前所未闻,砍瓜切菜一般的剿匪模式超出了刘香团队的认知——中古时代的海战没有这么打的,即便是海盗们败了一阵,也应该纠缠一段时日之后才分出胜负。
当初郑芝龙和官兵在铜山所连场大战就是这个模式。
到了这时候,刘香不得不将自己对曹氏炮舰的认知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这才哪到哪啊当更多的探子赶回来后,刘香又得到了一条噩耗:曹氏的炮舰能降帆逆风而行,恍若奔马......
歇斯底里地验证了n遍消息真伪后,大掌柜终于搞清楚了对手的真正实力,也弄明白了这场海战如此诡异的原因。
到了这时候,原本想法很多的海盗头目们,一个个都闭了嘴,变成了弟弟。再没有人能比海盗们更清楚逆风行船代表着什么:不论这伙突然间冒出来的曹氏船队是如何做到的,总之,眼下的局面不大妙是肯定了。
而刘香身为统御数万的大掌柜,判断敌我之间的实力差距乃是他的基本功。于是他迅速下达了全伙备战的指令。这不是为了去漳州湾浑水摸鱼,而是要随时南下跑路。
很快,又有两条消息传了过来。
一:官军前所未有地撒出了真金白银的赏格,漳州湾沿岸现在已然成了绝境。过去能轻松在村庄里得到休整的海盗现在统统被人抓住后送到厦门去领赏了。
二:有怪船在大澳湾附近游弋。
刘香听完二条消息后,心知肚明这就是冲着他来的。虽然刘大掌柜讲不出“人民战争的大海”这种词语,但是意思他懂:漳州湾里的残余海盗已然了账,官军开始腾出手打算南下了!
大澳湾就在厦门和刘香盘踞的东山湾之间,距离并不远。感受到浓浓危机的刘大掌柜这时再不犹豫,当即率领大批匪伙从东山湾南下,径直去了潮汕,暂避官军锋芒。
临出航时,大掌柜默默地望了北方一眼:他有种预感,今后再想去闽地“做买卖”,估计很难了。
......
不好的预感总是灵验的。当大股人马来到潮汕休整后,依旧在源源不断接受情报的刘掌柜,发现局面越来越往他猜测的方向滑去。
留着髡发的曹氏兵马在肃清了漳州湾之后,很快又逼降了郑家那几个废物,将郑芝龙辛苦打造的家底一扫而光。
得到这个消息后,刘某人也是禁不住长叹一声:虽说大家往日里龌龊不断,但毫无疑问,他刘香还是敬郑一官是位英雄的。现如今得知郑家覆亡,他也是兔死狐悲,心有戚戚。
这之后曹氏又在中左所大兴土木,扩建港口,俨然一副主人家的样子。
刘香这时只能再次苦笑一声:当初郑芝龙也不止一次给大家描述过这副招安后的场景。现如今芝龙身故,中左所却被曹氏接了盘,依旧大兴土木,果真是世事难料啊!
退到潮汕的刘香一边整队,一边不停往厦门,包括台湾那边派出了众多探子:现在再也没人敢轻视这
第330章 刘香的决定
诡异的结局令刘香百思不得骑姐。
在这之后,不信邪的刘掌柜又多次组织了人马北上。从一两条伪装的渔船到几条大船组成的船队,从白天到黑夜,从海峡西头到海峡东头,总之,刘掌柜科学地利用了排除法,全方位地测试了一番曹家兵马的反应能力。
结局是令人崩溃的:除了少量伪装渔船能蒙混过关之外,其余凡是不按航道去厦门的船只,不分时间地点,不分黑天白夜,统统会在海峡中被拦截。
好在现如今炮灰们也学乖了:只要一看到远方的帆影就立即亮出白旗......跑是跑不掉的,还会挨炮。
这种局面让刘香心丧若死:他要得是大批船只闯关而过,混过去一两艘渔船又济得什么用
打又打不过,闯关又遭遇了曹军如此密集的巡逻网......刘香没有雷达的概念,但这不妨碍他认清形势。如此一来,去福建沿岸“做买卖”的计划就彻底破产了。
既然这样,刘香也只能暂时停了打福建主意的心思,安心在广州外海“做买卖”了。
......
古代的信息传递是很慢的,等到来来回回折腾完,已经小半年时间过去了。
到了这时候,刘香不得不先率领部众回到潮汕一带休整:大帮已经在广州搞得天怒人怨,连澳门的葡萄牙人都派使者跑去对他提出了抗议和严厉的职责,所以刘掌柜只能暂时收工。
从理论上讲,一个势力是不可能长期维持高密度的日常巡逻的,刘香对此很清楚。所以他回到潮汕以后,原本还是抱着一些幻想的:曹氏的网格会疏松下来,他可以带着部众去福建,大不了去浙江,一两年后再回来。
然而等他回到潮汕,接收情报方便一点后,发现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不妙了。
首先,海峡中的巡查并没有放松。
其次,现在连渔船都不好混了:髡人在这半年的时间内,已经将厦门附近的所有渔船统统“收编”。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渔民社会,被穿越众破坏殆尽。
所有沿海渔村统统被强势的将军府整编。以村为单位,先是人员甄别和人员分流,接下来就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渔霸”“鱼栏”的末日:敢和最大的流氓抢韭菜的剥削权,后膛枪分分钟教做人。
这之后剩下来被允许上岗的渔民,便可以组成小型股份公司,欢欢喜喜从中左所外的码头上免费贷到大型福船啦。
这些缴获自海盗的福船全部经过了改装,可以用手摇方式拖放钢网或者绳网。贷到新式渔船的渔夫们必须统一编组成船队,然后跟在一艘领航船后边出海。
领航船会在合适的时候发出信号,渔民只要见到旗号火箭后下网就ok。
大船,附带领航的船队式捕鱼,可以深入渔民们往日不敢去的海峡中线,这样一来,效率就大大增强了。捕捉到的鱼会就地腌制后送回厦门,那里的货场中堆放着无穷无尽的私盐,渔夫们再也不用为了一口盐而伤脑筋了。
以上这种捕鱼方式正在以厦门为中心往南北两个方向扩展。基本上福建每个沿海的县份,未来都会设置一到两个渔船集结点:安装探鱼器的领航船会定时过来带着小弟们出海。
于是一副奇怪的景象出现:往日里在海岸线多如牛毛的各种小渔船彻底没了,洋面上一片寂静。
这种情况下,任何闯入的传统渔船,一旦进入了某个势力的巡逻范围,会很快被发现,并且遭到盘查和扣押。
现在刘香这边就连传递消息都不太顺畅了。
先进的管理模式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附带着将魑魅魍魉都暴露了出来。
更可怕的是,这种“海上腐地”的范围还在一天天扩大中。。福建沿海得到消息的渔民最近正在大批投奔曹氏......上交几条破烂小船就能换到大船,还不受鱼栏欺压,傻子才不干呢。
刘大掌柜这下彻底抑郁了,他找不到破局之处......
和半年前不同,他现在对曹军的战斗力已经有了很客观的认识,所以“刚正面”这个选项首先被他从应对方案中剔除了。
闯关的选项无疑也是不靠谱的,现在连单只的渔船都混不过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