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素罗汉
旅明正文卷第356节开港县令发出勾票,就相当于传唤。
然而邓虎早几天前就消失了,所以当捕快出门去他家转一圈回来交差后,才是最后一道流程:县令按照程序缺席审判,再发出海捕文书。这样案件就进入了追索阶段,什么时候邓虎归案,什么时候再行审理。
这个流程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往日里这种没头案子太多了,抓不到罪犯的话,最终一切都是空的。
好在谢员外这件案子有很多势力插手,所以这件事的功夫还在后面:苦主们会付出资金和私人消息渠道,用来调动官差持续追捕邓虎。
有资源投入的话,案子就会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官差们也会调动城里城外的线人追查邓虎,所以说这是个水磨工夫。
这种由控方付出额外资源调动公安的案子在后世同样很多,也是合理的。因为公安的资源有限,不可能扔下其他案子不管,在某件案子上一直付出。
譬如说追逃。很多时候有消息说某某逃犯在某某省,这时候如果控方能掏一点经费的话,公安就会派出专人去调查,没扑空的话,就会将逃犯带回来。
像这种情况如果缺乏经费的话,一个县公安局是无法负担这么多的经费的,所以不掏钱,就只能等日后逃犯在其他地方落了。
总之,17世纪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享受更多的公共资源,就要背后的苦主有钱有势才行。
当县令签发完写着曹捕头名姓,专门用来传唤的“勾票”后,一身黑袍的曹捕头赶紧上前,口中大喝领命,拿了牌票就走。
回到捕房,曹捕头开始点兵点将。
明代的上海县衙有20名捕役,20名快手,而相邻的华亭县由于是府治,所以上述公务编制翻了一倍。换到嘉定这里,由于是老县,所以编制和华亭是相同的,都是40名捕役。
今天由于是放告日,所以快班的捕役和快手全员在岗,随时准备应差。
曹捕头是快班的两个捕头之一,所以他的直系手下就是20名捕役和20名快手。然而对于邓虎这种肯定不会在家的嫌疑人,曹捕头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是顺手点了三五个人,便出县衙去勾人了。
事情的结局和所有人预料的一样:邓虎不在家。
曹捕头很快回了县衙。通常来说,如果犯人愿意交钱的话,那么捕头是可以私下放掉犯人的,这叫“买放钱”。然而这件案子上曹捕头肯定没胆子做假,所以他老老实实回去告诉县尊:邓虎真失踪了。
县尊闻言自然大怒,于是缺席审判正式开始。这次的流程虽说和之前的调查取证差不多,但是在法律层面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最终,当县令大人阅读完卷宗,盘问完证人,查验完证物后,终于做出了最后判决:邓虎有罪。
从这一刻起,邓虎才正式从嫌疑人变成了罪犯。而某些藏在幕后的人,也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成为罪犯后,就不是发出“勾票”那么简单了。来县令首先签发的是海捕文书全国通缉令。
接下来县令又给曹捕头发了针对刑事犯的“拘票”,然后规定了“比限”。
比限就是限期捉拿的意思,通常来说是五天一“比”,超期没能破案的话,曹捕头就要挨板子。嗯,一般是打十板,而且专打身体的一侧留一面下次打。
所以说捕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遇到重大人命案子,还会缩短到三天一打今天这个案子,来县尊给出的期限就是三天拿人。
曹捕头再一次上前领到“拘票”后,又去捕房点兵了。
与此同时,站在大堂外面看热闹的人群中,一个青袍汉子转身出了人群,径直往城外行去。不久后,躲在城西关厢外一处隐蔽宅院里的邓虎,就知道了庭审的内容。
听完汇报的邓虎,伸手端起茶碗,面带微笑地对堂中在坐的几个下手说道:“也罢,且容此辈猖狂一时,咱爷们就在城外歇息几日。”
低下头吹开浮沫,邓虎浅浅饮了一口茶。等他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满脸的阴鸷。
此刻的邓虎,大刺刺坐在堂上。他一边看着门外院落里洒下的阳光,一边喃喃地说道:“好你个熊道,居然把你家邓爷逼到这份上莫要等爷爷回城那一天定杀你全家!”
就在邓虎立下的同时,他突然看到墙外扔进来两个物事。飞进来的是两个冒着蓝色烟雾的短棍,有点像二踢脚,正不停冒着烟,在院里滚动。
“是哪家的顽童”邓虎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二踢脚。然而下一刻他猛地从椅中站了起来:“不好,院外的暗哨呢”
话说曹捕头二次得令后,便又去了捕房点兵点将。
这次却突然间变得不一样了:老曹点齐了手下全部40名捕快,一个没剩。
这群人一股脑出动的话,动静可不小:每个捕快身边最少也有两名副役,队伍还有一大票白役,小两百号人马就这么浩浩荡荡出了县衙,直奔西城门而去。
走在队尾的曹捕头此刻一脸严肃,浑身上下都是一副亚历山大,心事重重的模样。当队伍来到西城门后,曹捕头终于压不住焦虑,扭头对身旁的人说道:“小兄弟,如此大动干戈,我这可是担了干系的,你那消息可做得数”
跟在曹捕头侧后方,一身白役打扮的是一个微胖,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年轻人。听到曹捕头问话后,这年轻人笑眯眯地答道:“不过是跑一趟,便能不费吹灰之力逮到邓虎并一干凶徒,曹爷,这点担当都没有”
“没担当我带
第357节 开港(二十三)
旅明正文卷第357节开港是夜,牛员外的书房。
牛员外是谢员外好友,也是酒楼联盟的执事之一。此刻坐在他对面的,正是今天露了大脸的曹捕头。
“今日之事,曹老弟可是显了本事。”胖乎乎的牛员外眯着眼,心情很好的样子。他一边说着好话,一边把一大包银子从桌上推了过去。
也不怪他心情好:曹捕头大发神威将邓虎和一票手下抓捕这件事,等于是替酒楼联盟解决了烦。
要知道邓虎在外一天,这些人就要提心吊胆一天,还要不停花银子补贴差役,成本很高的,弄不好就变成无底洞了。
“各位老爷要办他,那小人定然要卖力的。”曹捕头同样笑眯眯的。他毫不惭愧地把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顺便把桌上的银子也揽了过来。
牛员外见曹捕头收了银子,点点头继续说道:“嗯,这邓虎眼下住在牢里,总不是件好事。”
说到这,牛员外抬起眼皮扫了曹捕头一眼:“听闻那厮江湖上朋友甚多,背后也有人,这一来二去的,夜长梦多”
曹捕头闻玄歌而知雅意,当即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好说,待三日后大老爷给这厮定完罪,就叫他瘐死在狱中。”
曹捕头说到这里,皱了皱眉:“不过如此一来,这牵扯可就多了。狱吏一干人等都要担上干系,县尊那里面皮也是不好看。”
“无妨!”牛员外这时一脸谈大生意的气魄,只见他伸出一只胖胖的手掌,压住了曹捕头余下的话语:“再许你伍佰两银子,你自拿去和狱头分润。我只要邓虎的命,见命付银,余事不问。”
“至于大老爷那里,明日就有故旧去县衙拜访,你放心,大老爷断不会因此事摆你脸子。”
“成交!”曹捕头这时一脸坚毅,暗中却是心花怒放:邓虎这条命,他下晌卖给了张屠户,这会又卖了一遍给牛员外,和阔佬打交道简直是太舒服了,他现在浑身充满了干劲。
达成协议后,宾主双方同时端起茶碗,笑眯眯地喝了一口。
放下碗后,牛员外从袖里掏出一方绸帕擦擦嘴,然后咳嗽一声,这才继续说道:“另有一桩。那十几个帮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邓虎的死党。为防后患,今趟要一并打发掉。”
曹捕头闻言摇了摇头:“难。适才断了一窝贼娃子,眼下又抓了邓虎,再要一气发作十几人,大老爷怕是要止讼,我这边使不上力气。”
古代的朝廷为了给自己脸上抹粉,经常有一些很搞的动作。譬如皇帝玩大赦,将死刑犯给放掉,然后再吹一波所谓的仁君,盛世太平李世民就是个中高手。
这个习惯源远流长,对应到下面的州县,一地的发案率甚至能影响到府县官员的前程。为了nspn,甚至在农忙季节还要打着旗号停止放告,官府除了杀人案之外不接其他的案子。
这种鸵鸟式的息讼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掩耳盗铃官府在立案方面尽量不作为,很滑稽的施政方式。
曹捕头方才说的就是这一点。最近这段时间县里出了不少案子,对于县令来说,前不久才刚叛了一群盗贼,这又出了邓虎的杀人案,如果再让老爷将十几个帮闲一并判刑的话,大概老爷那里就不乐意了。
“嗯,硬来也不是办法。”牛员外认同了曹捕头的说法。然而他紧接着眼珠一转,很快想到了对策:“倘是苦主闻听仇家归案,纷纷上县衙哭请,鼓噪,大老爷总不
第358节 开港(二十四)
苗粟山区的蚊子,野人和山路,没过多久就将冯冠杰整得欲死欲仙。这里除了原始森林就没有别的,那种远离文明社会的感觉让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此地。
苍天保佑,终于有一天听说上海自贸区开建了。于是冯冠杰二话没说回去打了个招呼就奔赴前线——谁敢再提苗粟两个字他就跟谁急,多半年时间了,也该换班了。
带着几个徒弟先来到杭州,冯冠杰再乘内河船赶到了熊道这里。
得知姓冯的来了,熊道可不敢怠慢。这位在电报里已经明确了职务:自贸区总设计师,负责全盘设计规划港口区、沿江工业区、生活区。
所以熊道今天才带着冯冠杰来张苏滩视察。
眼下已经到了天气开始炎热的五月份。往年的张苏滩,在这个季节早已长满了齐腰深的茅草,成为贼人作奸犯科的最好掩护。
现如今的张苏滩可就大变样了。位于黄浦江和长江出海**汇地区的张苏滩,地理位置优越,拆迁难度小,是最早被确定为码头区的自贸核心区域。
于是最早的一批建筑工人就来到了张苏滩,开始搞起了建设。这批人的主力就是从左家村分拆出来的失地佃户,到后来建设队伍中又陆续加入了大批周边的流民乞丐,导致人数增加到了两千余人。
......
在江南地区搞大型工程有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好处:粮食。
17世纪的工程是很难搞的。在很多地方如果一下子聚集起来几千壮劳力的话,后世人压根没有概念的粮食转运就成了大麻烦。
这就相当于在县城附近集结了一支饭量巨大的军队,但凡穷苦一点的地区,库存很快就供应不上了,需要从附近地区输送粮草。而这种输送的成本是很高的,在北方地带,运十车能到五车就不错了。
穿越国在福建搞工程的时候,就吃了这种苦头。山区粮食运输困难,福建本身又是缺粮省,所以一开始缺乏经验的工程指挥部很是在这方面栽过几个跟头。
而在江南地区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四通八达的内河水网就保证了补给的及时,低成本运送。
其次,尽管粮田已经被大批的棉田所取代,但是由于杭州是漕运总站,所以江南地区粮食是不缺的——南方各省的漕粮都会在这里集中。
有明一代,为了维持明面上的400万担漕粮,整个漕运体系的成本是越来越高的。
到了明末,所谓的400万担定额早已不敷使用。中央,各地官府,士绅,胥吏,以及吃漕运饭的大小官员,这些势力有志一同,纷纷在国家这条大动脉上插管子吸血。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明面上的漕粮还是400万担,但是实际征收上来的粮食被各种国税,陋规和加耗炒一遍后,额度便被推高到了千万担这个级别。
那么对于穿越众来说,这种情况反而是好事了:因为粮食可以集中采购。
官吏和缙绅们征收出了额外的天量粮食后,肯定不是用来自家人蒸米饭的,这些粮食最终还是会被卖给商人们用来变现,完成财富地积累循环。
那么现在某势力拿出白银和各种稀罕商品来换粮食的话,那还真是无往而不利。一开始在杭州的时候,这边还属于偷偷摸摸那种;到曹将军招安之后,台湾那边就开始肆无忌惮得往杭州运去了一船船工业品。
工业品就地换成银子后,一船船的粮食和人就拉回了台湾——明国有数不清的“货币”可以用来补偿贸易逆差:人口。
凭空冒出来一股强力消费者的后果就是:从1628年下半年开始,江南地区的粮价就缓慢开始上涨;到了1629年初青黄不接的时候,糙米的价格已经被推高到了一两银子一担。
这种原本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变化,导致了涨价地区生产出了更多的流民。不过好的一点是,渡过初期的艰难后,这些多出来的流民和破产者正在源源不断地被运走。
而今后随着台南4000平方公里的大粮仓被陆续开垦,几年后,用工业化手段爆出的粮食,就能反过来用支援明国的人口收集行动了。
故事回到张苏滩:由于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所以这边的基建行动很快就聚集起了2000人的施工规模。
有这个规模,还要多亏穿越众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地大搞基建。现在一大批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被培养了出来,像施工前期这些编组民夫,建立工地,平整土地的简单工作,已经不需要穿越众来主持了。
出口转内销就是这么来的。这些工头和技术人员跑去台湾学到了本事后,这一次又被派回了明国担当重任。和当年不同的是,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了长发,为了避免骇人听闻,他们只好刮光了头,冒充起和尚来。
......
当初的张苏滩码头已经被烧掉了。现在经过前期的初步整治后,那条河道也已经被填平,与河心岛连成了一体。
在河心岛原来的地址上,一条传统的木桩栈桥正在往江面上延伸出去,大批工人就像蚂蚁一样,围着尚未建成的栈桥在忙碌着。
在熊道陪同下,冯冠杰在目前还相当简陋的码头区转了一圈。心里大致有数的他,第二天就开始了工作。
&nb
第359节 开港(二十五)
不出熊道所料,关于徐家那所庄子的试探,第一时间就被打了回来:派去华亭县沟通的牙人连主家的面都没见到,就被管事的一通冷嘲热讽后,赶了出来。
熊道对这个结果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徐阶虽说是嘉靖朝的首辅,到现在已经死了四十年,然而徐家历代簪缨,出仕之人众多,是真正的顶级缙绅家族人家不强买你的地就不错了,你还想去虎口拔牙所以某些人碰钉子很正常。
徐阶之弟徐陟当年是官至南京刑部侍郎,其长子徐璠,官至太常寺卿,还有两个次子都官至尚宝卿。
没有这样一门显赫的家室,徐家也不敢纵容子弟横行乡里,大肆购置田产。当时徐家占地多达二十四万亩,子弟、家奴为非作歹,致使告他的状纸堆积如山,最终引出了海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