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各人随军包裹,帐篷被褥,冬日之衣等,全部收入各营,各部,各总的辎重马车内,所有军士的随军之物,全都整理好
二十一日一大早,赵荣晟醒来,听外面的鼓,还不到卯时,不过他毫无醒意,一个鲤鱼打挺爬起来
他穿好长筒毡靴,到衣甲架上取过自己的罩甲,这甲衣甲一体,如穿外衣一下穿上
然后赵荣晟慢慢扣上铜扣,又取过鞓带扣好,拿起腰刀挂上
这时各人慢慢醒来,韩铠徽较为嗜睡,揉着眼睛道:“赵甲长早”
赵荣晟看着揉眼睛升腰的各人,有点明白当日老甲长看待自己各人的心情,甲中兄弟,就象自己孩子一样自己任了甲长,才明白肩上担子不轻,你得为甲中兄弟生死负责
他嗯了一声:“不早了,都起来”
韩铠徽坐起来,看赵荣晟又在腰后挂上解首刀虽然靖边军现在不用各人割首级,不过这种匕首使用之处极多,军中各人,实缺少不得
见赵荣晟又去拿臂手,韩铠徽说道:“甲长,我来为你扣上”
看韩铠徽为自己戴上臂手,赵荣晟活动了一下手臂,说道:“韩兄弟,紧张吗?”
韩铠徽笑道:“赵甲长,就要出征了,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赵荣晟看着韩铠徽,这家伙长得英武帅气,实是俊俏儿郎一个,听说他家在邢台,原也是财主一个,日子还过得去,家内还有几个姐姐,个个对他宠爱非常,怎么想着从军了?
他心中暗叹,说道:“没事,等杀过人,见过血就好到时上战场,也不要紧张,平时技艺,发挥出五成就行”
赵荣晟最后戴上帽儿盔,挥拳踢腿,活动了下身子,最后催促众人起床,洗盥完毕,众人都去总内食堂吃饭
今日伙食非常丰盛,不过很多乙等军们,有些食不甘味
甲等军们,则个个神情从容,吃了顿丰足的早餐,一边还夸奖伙食不错
各营吃过饭,约是卯时正点,临近辰时,忽然中军营地传来一声凌厉的炮响
赵荣晟的甲房,甲内各人都在焦急等待,听到炮声,各人都是一惊
闭目静坐的赵荣晟猛地睁开眼睛,他热血沸腾,咆哮道:“集结”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27章 汇合行军(上)
靖边军军纪森严,三声炮响,全军列阵教场,未到者,无论军将,皆斩()!
乙总营地紧急的铜锣声咣咣咣响个不断,赵荣晟喝道:“按兵号顺序出去,都拿好自己的兵器!”
甲内各人,一一从兵器架旁经过,拿好自己的破甲长锥枪,快速走到门外。// 无弹窗 更新快//而在友甲的甲房内,同样走出一列列顶盔披甲,手持长枪的军士。丁队五甲人,皆一色的长枪兵。
来到门外,赵荣晟目光扫过排列好的甲内兄弟,喝道:“按兵号报数。”
韩铠徽大叫:“十()!”
武定国喝道:“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
赵荣晟吼道:“一!”
他牵上自己的马匹,喝道:“全甲跑步前进,前往队内平场。”
立时全甲人跑步行进,沉重的脚步声踏在地上,而在他们身后,友甲的报号声音不断。
来到队内平场,队官孙学圣,己背着手站在那,他一身盔甲,盔上飘着蓝缨,平日温和的孙管队,此时拿着兵册,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在他身旁,护卫李淞,同样神情严肃站着。
看赵荣晟第一个领着全甲到达,孙管队不由点头,不愧是身兼队副的人,这反应,就是比别的甲长快。
随后,沉重的踏步声传来,余下四甲,也一一到达。
罗良佐是第三个到达的甲队,他牵着马。灵活地跑动着,一边还催促甲内兄弟:“快快快。”
很快,丁队五甲,都到达了管队身前。孙学圣沉声道:“全队报号。”
赵荣晟吼道:“右营后部乙总丁队一甲,全员到达。”
赖得祥吼道:“右营后部乙总丁队二甲,全员到达。”
“……三甲,全员到达。”
“……四甲……”
孙学圣目光一扫,将兵册一合,喝道:“走。”
同样牵着马,领着全队人员,往总内教场奔去()。
而在乙总教场上。把总黄蔚板着脸,连同把总指挥部各官,早在教场等待。他身旁的旗手,持着一面丈一把总旗。颜色赤红,旗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微风拂来,猎猎声响。中间金黄浪涛日月翻滚……
最后,后部四总,又汇集到千总田启明旗下,各总各队。整齐列阵,往营部教场进发。
……
右卫白虎营。教场。
游击将军,右营大将钟显才默默站着。在他身旁身后,是营部各官。旁边,旗手、金鼓手肃立,其中一个旗手,持着丈五营将大旗,缨头珠络雉尾,晨风吹来,火红的旗面不断翻腾。
比起当初那个白净,圆乎乎的脸,钟显才这些年瘦了很多,不过越瘦,就越显出其俊秀与坚毅,只有声音没变,还是细声细气的。
他看着沙漏,若有所思:“不知我营部,几声炮响可以到达中军大教场。”
中军官道:“外军三声炮响,每炮间隔半个时辰,而我军是两刻钟。然我靖边军训练有素,依末将估计,就算间隔缩短,也尽可以在两声炮响,或前,全员到达中军营地。”
他身边的营部各将都是点头,面有得色。
钟显才也微微笑了笑,语气轻柔:“从当初的舜乡军走到现在,大将军太不容易了。”
不久后,右营前部千总阴宜进,后部千总田启明,左部千总杨国栋,右部千总高贵,相继领军到达营部教场。
中军官点卯,镇抚官监察,钟显才领右营三千余将士,列阵向中军大教场行进。
……
刚刚第二声炮响,钟显才领军到达中军大教场,而此时,韩朝的后营大军,己经到达教场,似乎比钟显才早到片刻()。
而此时,中军下的炮军营,骑军营,尖哨营,辎重营诸营,早己到达,他们却有营地优势。
两个骑步军营,加之中军各营,人马约一万五千人,黑压压铺满了中军大教场。
这么多人马聚在一起,却没有一丝声音,火红的衣甲,火红的旗帜,煞气,血腥气,威武之气,在教场的上空蔓延。
身处这样的环境,最能让人热血沸腾。
赵荣晟紧握长枪,身旁是无数与他一样披着盔甲的士兵,举目望去,除了红旗还是红旗,除了铁盔还是铁盔,这种钢铁的力量,让赵荣晟豪情充溢胸腹,几欲有破体而出之感。
身旁的赖得祥,罗良佐直喘粗气,还有邓一镳,向来神情从容,此时却胸膛急速起伏,显然激动得难以自抑。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炮声响起,接着巨大的呼啸声音从远处军阵传来:“大将军万胜!”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带着惊人的气势,一下子逼近赵荣晟所在阵列,
赵荣晟就感觉周边似乎爆炸一样,山崩似的欢呼雷声在耳边滚滚。
他涨红了脸,来不及多想,随之举起长枪高吼:“万胜!万胜!万胜!
山呼海啸中,蹄声响起,忠勇伯,征虏将军王斗,一身闪亮铠甲,身批大红披风,骑着一匹血色的高大骏马,缓缓而来。他身后,是同样策马,身披明盔明甲的护卫营将士们,随之还有帅营的各官各将。
王斗目光扫过场中将士,向阅兵高台而去()。
那边,东路兵备道马国玺,延庆州知州吴植等人,还有忠义营各将,早在等待,又有未出征的温方亮,高史银诸人。可以看出,面对靖边军威势,东路各官。忠义营各旧将,无不色变。
接下来的点卯,赵荣晟并听不到台上在讲什么,只看到一个又一个将官。上台向大将军禀报。
最后赵荣晟看到大将军走到台前,抽出自己的利剑,缓缓转动自己的手臂。
所有人都看着王斗的手,王斗的剑慢慢移动,猛地剑光一闪,定定地指向了辽东方向。
所有人都欢呼了,高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出征,出征。出征!”
王斗的剑再一指,欢声如潮中,尖哨营的夜不收们首先奔了出去。
随后右营与后营将士开拔,再又中军各营。骑兵殿后。
滚滚洪流,涌出了西郊大兵营。
……
大军出征,永宁城的百姓,自兵营禁道起,一直到永宁城的西门。一早就在密密守候。
大军不断前行,越过这些欢送的人群,到西门前,以王斗母亲钟氏为首。连同谢秀娘,纪君娇诸女。还有各将官的妻室,都向众将士斟酒壮行。太伯夫人。伯夫人敬酒,何等郑重?所以温达兴,钟显才,韩朝诸将,都停了下来,与大将军一起接受。
一碗碗酒倒上,千总及上的将官,人手一碗,钟氏看着王斗,眼中满是对儿子的期盼与骄傲。
她中气十足,大声喝道:“斗儿,还有诸位将军,一起喝了这碗酒,老身祝你们旗开得胜()!”
王斗大声道:“好!”
接过酒碗,一饮而尽。
身后各将也皆是满饮,随后一个个将碗摔在地上,豪气满怀。
王斗深深看了母亲一眼,又看向谢秀娘,纪君娇诸女,她们都对王斗微笑。
王斗最后对母亲深深一拜,上了马匹,韩朝等人也上了马匹,策马要走。
这时有人说道:“官人,等等。”
王斗看去,却是韩朝的夫人郑娘子,她奔出人群,对韩朝道:“官人,妾身昨日去娘娘庙求了个平安符,给你戴上。”
韩朝受惊地一颤,不好意思地看看身旁,对娘子小声道:“你这是做什么,让旁人看着笑话。”
郑娘子却大方道:“怕什么,我关心自家男人,有错吗?”
她对钟氏高声道:“太伯夫人,您说妾身可对?”
钟氏大笑:“对对,关心自家男人,没错。”
韩朝任由她摆布,早羞臊得无地自容,最后郑娘子更柔声道:“官人万事小心,妾身等着你回来。”
在韩朝脸上亲了一下,韩朝啊的一声,策马急急走了,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
众人大声哄笑,哨声四起。
王斗也是看得一怔,随后大笑,郑娘子敢爱敢恨,实是韩朝良配。
……
大军一路前行,每处皆有百姓相送,快到延庆时,柳沟总兵陈九皋,也在官道路口相送()。
自那日后,陈九皋就将王斗当作自己好友,好友出征,陈九皋认为理应前来相送。
王斗谢过了,大军过了延庆州,不久,哨骑来报,宣镇总兵杨国柱,领镇城大军离榆林堡不远,大同总兵王朴,领大军,也过了怀来城。
王斗微笑道:“好。”
他知道,杨国柱提前三日就出发了,王朴更在六月中就开拔。
本来从大同镇到东路,最好最轻松的行军路线,就是顺着桑干河而下。不过那只在桑干河水量充足的时候,才能够行船运粮,现在却不能,所以只能走陆路,不免慢了一些。
也总算王朴赶到了,可以与自己等人汇合行进。
王斗领军到达榆林堡等待,这里,官道一分为二,一条去延庆、永宁,一条去怀来、保安、岔道城、八达岭。
南山路参将俞桂领着榆林各将在官道相送,说着吉利话,王斗与他寒暄,不久,通往怀来的官道上烟尘滚滚,闷雷似的马蹄声中,大股大股的骑兵轰隆隆奔驰而来。
这些骑兵,个个鲜红长身罩甲,戴着云翅盔,又戴臂手,马术精湛,尽显彪悍之气。
他们每一总,有丈一斜边把总旗,每一队,有背旗,每一甲,有枪旗,密密旗帜中,一杆巨大的杨字大旗高高飘扬。
旗下大将,皆是身材粗壮,顾盼自豪。为首一人,身材魁梧,满脸风霜,身上铁甲极为厚实,奔驰中,身上的大红披风极力鼓起,正是左都督,镇朔将军,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27章 汇合行军(下)
这些骑兵轰隆隆而来,声势非同小可()。// 无弹窗 更新快//
杨国柱看到王斗,老远就高呼:“国勤()。”
王斗迎了上去:“杨帅。”
杨国柱勒住马,哈哈大笑:“总算及时,我两军会合!”
王斗看他满脸汗水,身后各将,也个个汗流浃背,大热的天气,全身甲胄,又是急行军,不累才怪。
杨国柱身后的中军亲将郭英贤,更看了看太阳,骂道:“妈的,才巳时,太阳就这么大,老子情愿冬日出征,也不愿大热天出来。”
看胯下马匹直打响鼻,一摸湿漉漉的都是汗,心疼地抚摸下马头,对王斗叫道:“老弟啊,哥哥等为与你会合,可是连奔数里,这气都没喘一下。”
摸出腰间的椰瓢,咕隆咕隆的,连喝了半壶水。
王斗与这个憨直的傻兄弟寒暄几句,对杨国柱道:“杨帅辛苦,此次出征,出动了多少兵马?”
杨国柱说道:“一万五千人,骑兵五千,步军一万,你靖边军多少?”
王斗说道:“同样一万五千人。”
杨国柱高喝一声:“好!”
这个老将神情振奋:“如此,我宣镇出兵,计有三万人,入援各镇,以我军最甚!”
郭英贤此时脱去头盔,将盔当扇子扇。却是露出一颗光溜溜的脑袋,竟因夏日出征。将头发全剃了。他人四四方方的。头也是四四方方的,不过连头顶连脸颊,都布满了刀伤疤痕。
他雷吼似的叫道:“你也一万五千人,太好了,这下打鞑子就更加得劲了。”
杨国柱身后各将,同样振奋,相互议论,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与豪气()。
这时杨国柱看到王斗的帅旗,眼神一亮,赞道:“国勤这旗。气势逼人,好。”
王斗的帅旗,是一杆巨大的大纛旗,杆高二丈。精木钢铁为之,旗大一丈,红绸缎为之,金绫为边,缨头饰以珠络,极其华丽。旗中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旗的中间,则是金黄浪涛日月纹饰。
风浪一吹,旗帜翻腾。就给人以激情似火,热血沸腾的感觉。
原本这种旗,一般称为坐纛旗,扎营时才用,戚继光也曾说过:“此不可用于行阵,重大也!”
这种旗,再强壮的旗手也抗不动,所以后勤司,专门为征虏将军打造了一辆帅旗车,将大纛旗竖立其上。以两匹健马拉动。
不但如此,中军帅营,还有多辆的大鼓车,鼓的直径达三米,这些巨大的战鼓。都放在鼓车上,以马匹拉动。鼓手一敲,声势四野。
崇祯十一年,王斗曾出动元戎车与望杆车,此时一样出动。
如今的元戎车,打造得更为结实,甚至可以防止炮火,当然更为沉重,需要四匹健马拖拉。望杆车,杆高更达二十米,军士站在刁斗上眺望,可以看到周边十数里动静。
随着王斗地位越来越高,他的装备,也越来越提高。
看着眼前巨大的靖边军帅旗,还有一面面金黄浪涛日月旗,不说杨国柱,便是镇城各将,目光皆在各旗上打转,当中展示出来的激情与朝气,便是他们,都觉得热血沸腾。
忠勇伯,果然出人意表,常常给人惊喜。
郭英贤更瞪起了眼珠子,嘴中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杨国柱恋恋不舍收回目光,王斗新花样层出不穷,自己也感慨不完,还是顾眼前吧。
他微笑道:“国勤,让你看看我练的兵。”
王斗随他望去,远处,整齐的踏步声响起,却是杨国柱的步军也跟上来了。
蜿蜒的官道上,那些军士,密密匝匝,正以一伍一列之势,整齐列队而来。
远远可以看到,他们火铳兵,皆着红色棉甲,长枪兵,皆着红色齐腰甲,双臂中,鸳鸯战袄青色那面露出,青红交替,色感上极为动人。
王斗心中一动,掏出千里镜仔细观看,镜中,这些军士一色青壮,都戴云翅盔,军容整肃,面色坚定,大热的天气,却无人喧哗,行列甚整。论起军容军姿,比杨国柱正兵营好多了。
看王斗郑重注目,杨国柱笑道:“国勤,你看我这些兵如何?”
王斗真心实意赞道:“确是好兵!”
依王斗目光看来,而且经获得的情报分析,杨国柱这些新军,还有不足之处。
如因文化水准不高,所以各兵在条例遵守与理解上,可能不足。而且兵练出来了,基层军官水平有没有提升上去?条例,制度,战术,战阵,都需要文化支撑。
为何而战,作战意志提高,需要精神上的理解,专业程度,军队管理,一系列制度的完善,都需要文化啊。
不过杨国柱能将新军操练如此,己经极不容易,依王斗判断,当有崇祯九年,自己舜乡堡军队的水准。看这些士兵的训练水平不错,士气高昂,如能经历几场血战,余下的人,就都是合格军士()。
若大明的士兵都有这样的水准,其实对战鞑虏,己经够了。
他们不能与靖边军相比,王斗来自后世,知道文化的重要性,军中将士,几乎九成有秀才的水准(不是吟诗对作,而是指识字率),知识分子之多,是外军永远难及的。
看王斗夸赞,杨国柱欣慰,身后的各将,也面有得色。
忠勇伯以治军练军闻名,能获得他的认可,就是对各人努力心血的承认。
看着整齐而来的新军们。杨国柱感慨道:“练这些新军太不容易了。足兵食,分田地……特别分田地,我花费巨资,在镇城周边开垦荒地,每兵分取田地十亩,五年后退役,可获取全部土地五十亩,所以尽得军士之心!”
他眼中忽然现出怒色:“哼,镇城那些权贵商贾士绅,尸位素餐。正事不做,目光却又盯上开垦好的田地……”
这个大将须发张扬:“除非我死,否则军士们的土地,他们一分一毫也别想夺取!”
说起这事。杨国柱麾下各将人人愤怒,王斗不需听杨国柱说明,己经明白怎么回事,无非又是权贵豪族侵吞之事。
这事太普遍了,其实大明对开垦荒地,政策极为优惠,新开田地,减免三年、五年税收只是等闲,甚至很多地方,还规定新开荒地。十年不纳子粒者。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到那些荒地收获产粮,许多官员权贵,又迫不及待地上门收税,甚至采用各种手段夺取。
这样一来,谁还愿意去开垦荒地?所以大明边镇,荒滩处处,却没有人愿意前往垦殖。
王斗目光冷厉,说道:“土地()。就是军士的生命,我靖边军之所以敢战,也是将士人人有田,户户有粮。若杨帅有何难处,只管说一声。我王斗第一个站出来声援。”
王斗凶名在外,杀武人。杀文人,杀商人,杀阉人,如杀鸡一样,所以敢打其主意者少。
杨国柱不同,身在旧圈旧习,顾虑太多,投鼠忌器,镇城的环境,也与东路大不相同。
王斗这样说,杨国柱欣慰,他说道:“放心吧,我还应付得了。”
目光迷醉地看向自家新军,说道:“还要多亏国勤给我的精工鸟铳与威劲子药,才能让军士战力更上一层。”
……
此时那些新军越来越近,王斗看杨国柱,似乎还将一营新军暂任辎重营,后面跟上来的,是密密麻麻的独轮战车,皆是轻车样式,每车前方,还有右边辕条,都有孔位,显然有可以拆卸的硬木挨牌,战时插上。
此时这些独轮战车载满了各色的辎重,有帐篷粮草,还有兵器弹药等,有些战车用马骡拖拉,大部分人推拉扯。
东路道路平坦坚实,所以这些战车推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杨国柱看着这些战车,感慨地道:“当初打造这些战车,没想到会用上,贼奴使用大量火器,使用战车挨牌后,就可以有效防止铳弹,减少军士伤亡。只是千里迢迢,运送到辽东,颇不容易。”
王斗同样感慨:“是不容易。”
这次靖边军出战,辎重营除了马车外,也动用了大量的战车,不过与崇祯十一年的独轮战车不同,现在的靖边军战车,高大结实不少,需动用马骡,而不是人力推拉。
不过虽有马骡,千里迢迢运送辎重到辽东,确不容易()。
看两军不断汇集,从榆林堡到怀来的官道,到永宁的官道,目光所致,黑压压的尽是盔甲旗帜。
铁盔下面,都是热血男儿,此情此景,谁不豪情众生?
看双方都向友军欢呼,从今日起,他们就是并肩杀敌的战友了。
王斗笑道:“杨帅,我有一物相送。”
挥挥手,一辆与自家一样的帅旗车拉了过来,一样的身高,一样的造型,一样精木钢铁为之的二丈旗杆,一样的二匹健马拉之。
看着这帅旗车,杨国柱眼中露出激动的神情,连连道:“好,好,国勤有心,国勤有心了。”
……
很快,杨字大旗升起,与日月浪涛旗并列,一起在上空高高飘扬。
望着两面巨大的帅旗,所有将士都欢呼起来,王斗与杨国柱站上了帅旗车,三万将士的吼声,更如惊涛怒海。
看将士欢呼久久不息,王斗与杨国柱相视而笑。
王斗猛地一挥手,行军鼓点响起,数万将士,又迈动自己脚步,策动自己马匹,如不绝的钢铁洪流,往八达岭,往辽东方向而去。
1...216217218219220...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