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又交代一句:“记得把老夫的信交给许县令。”
田师爷默默为陈钩跟陈家村村长上了一把香,碰上邹江,你们安息吧。
田师爷立刻把陈铁他们押上骡车,直奔县衙。
两个多时辰后,终于来到县衙,把陈家村的事儿说了,再递上邹江的信。
许县令近来没啥大事要办,就是带带郑县令,如今正欢欢喜喜的准备过冬至,听到田师爷的话,立刻怒了:“这群王八犊子,大过节的都不让人省心。陈家村村长是死了吗?本官都说了,让各村村长管好村里的懒汉,别闹出事儿来,这是把本官的话当成耳边风啊。”
骂完陈村长后,接过邹江的信一看,顿时乐了,对田师爷道:“去姜家,把姜旗找来,让他带兵去陈家村,把陈家村村长,还有那什么陈钩一家全都抓了。”
邹江在信上说,大人高升入京已定,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好好肃清田福县的混子恶棍们,还百姓一个清明,也能帮郑县令一把。
毕竟郑县令以后是要在这里常待的,不好得罪太多人,免得被一些亡命徒报复,但他不同,他就要走了,临走前做些为百姓好的事儿,不但有助官声,还能卖郑家一个人情,两全其美。
许县令高升的任命下来后,是没了顾虑,又爱功劳,觉得邹江说得对啊,是立刻拍板抓人。
姜旗得到命令,也不耽搁,立刻带着县兵去陈家村抓人。
……
三奶奶他们听说了杜家人的事儿,是忍不住哭了一场:“要是当初咱们不强硬,下场估摸着也会像杜家一样。”
又夸顾锦里:“多亏了小鱼做出豆腐跟调味香料,让咱们发了家,这有了银子,别人才不敢小瞧咱们。”
何村长也知道杜家人的事,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当初秦顾罗田来村里的时候,他可是碍于陆老爷子家,为难过秦顾罗田几家的。
何村长觉得,这时候应该赶紧溜,便带着自家儿孙起身,要去找三爷爷他们告辞。
何大仓急了,说道:“爹,二弟的事情不说了?”
他们这次来除了是恭贺延福楼开张以外,还想趁着顾锦里高兴,说说二弟的事儿。
二弟再县城布庄做账房先生,可布庄东家太不是人,老是欺负他家二弟,这回冬至,很多铺子都放假,可他二弟又不能回来,中秋的时候就没能回来了,这回又没回来,何大仓觉得布庄东家就是故意的!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98章 另一个出路
何大仓心疼自家弟弟,是不忍心他再受布庄东家的薄待,想让老爹去求求顾锦里,说说在县城开铺子卖调味香料的事儿。
何村长也心疼自家二儿啊,可是:“杜家的事儿,再想想顾家刚来村里的时候是怎么被欺负的,这时候咱们得赶紧溜,免得那丫头看见了我们冒火,到时候别说求香料给你弟,就是咱们家的营生都得被那丫头给断了。”
顾锦里是啥人?狠起来能灭你全家那种,何村长可是害怕的。
何大仓无奈,只能随着自家老爹去。
何金生跟顾锦安已经是朋友了,便对自家爷爷跟爹道:“爷爷、爹,我去跟安哥儿说一声,待会儿咱们在酒楼门口汇合。”
何村长立马道:“诶诶,去吧去吧,跟安哥儿把关系处好一点啊。”
又推着何铜生:“你也去,不懂事儿的玩意。”
何铜生只好跟着自家大哥去找顾锦安,跟他道别。
顾锦安看何金生脸色不太好,问了一声:“金生哥可是有啥难事?”
何铜生口快,把自家二叔的事儿说了:“那个东家掌柜可坏了,他家儿子也坏,见我们家银生哥学问好,老是欺负银生哥。有一回银生哥的手被那头肥猪给打得都青肿了,可银生哥还得瞒着二叔二婶。”
何铜生气急了,骂了何银生,说要帮他去报仇,可银生哥不许,说是他家靠着东家过日子,得罪东家少爷,他爹的伙计就没了,全家就得喝西北风去。
何铜生没办法,只能忍了,可心里却暗道:为啥他亲哥跟堂哥都那么怂?难道真的像村里人说的,像了他爷爷?
因着二叔家受布庄掌柜欺负的事儿,他都不乐意去二叔家玩。
顾锦安听罢,看向何金生,问道:“金生哥,你家二叔想要开铺子吗?他是做账房先生的,算半个书生,有开铺子的本事吗?”
何金生的脸上有些惭愧,何铜生已经快嘴的道:“完全没有,我家二叔就是个书呆子,闷死个人那种,只会跟账本打交道,他开铺子,今天开张明天就得关门。”
何金生听得骂道:“铜生住口,怎么能这样非议长辈。”
何铜生哼哼:“本来就是,我说的是实话。”
顾锦安听了道:“既然何家二叔不适合开铺子做生意,为啥何村长总是打着让他开铺子的主意?世上就没有第二条路了?”
何金生跟着顾锦安学了一段时间,也没那么呆了,听了问道:“安哥儿可是有好主意?”
顾锦安道:“听金生哥说的,你家二叔不适合开铺子,适合去衙门。许县令清理了一批贪赃枉法的书吏跟衙役,如今田福县里还缺着书吏,且报考书吏不需要秀才功名,只需要秀才作保就能考试,考上了就可以进衙门做书吏。年前招最后一批,你家二叔要是想去,赶紧找秀才作保去考试。”
大楚的书吏承袭了前朝的制度,并不是贱籍,要是以后考上功名了还能当官。
何金生听得眼睛都亮了,大呼:“当真是个好主意!”
何铜生动作快,跟顾锦安说了一声谢后,立刻跑去找自家爷爷,把顾锦安的话告诉自家爷爷。
何村长听了,差点没蹦起来,直敲着自己的脑袋道:“瞧我这脑子,笨得跟猪似的,咋就没想到让我家老二去做书吏?”
他们今天还见到了许县令的公子跟两位师爷,有这层关系在,他家二儿能进衙门机会又大了一些。
何村长是等不及了,为了自家二儿,立刻对何大仓道:“你现在就驾着骡车县城你二弟家,把这事儿跟他说了,让他抽空文书,去衙门考书吏。”
何铜生:“爷,我爹不回家过节了?”
一来一回的,就算有骡车回到家的时候都天黑了吧,今天可是冬至啊。
啪一声,何村长打了何铜生一掌,怒道:“过节过节,就知道过节,年年都有冬至,少过一次咋了,你二叔可是受了十几年的苦,该翻身了。”
何铜生被打,委屈得不行,哼哼,早知道他就不跑来把这事儿告诉爷爷了,应该等等大哥,兄弟两个一起来。
“爹,我这就去县城,只是要委屈您老走路回家了。”
何村长道:“委屈啥,又不是第一次走路回家,你赶紧走吧,再磨叽到县城都要天黑了。”
“诶。”何大仓听罢,对三爷爷拱了拱手,立刻出了延福楼,驾着自家骡车,去了县城。
何村长找到顾锦安,跟他道谢,又小心翼翼的道:“安哥儿,你跟尚秀才熟,不如带着我们去见见他,让他做个保人?”
尚秀才是镇上唯一的秀才,还是姜县尉的女婿,有他做保人,他家二儿就能去考书吏。
顾锦安倒是没有拒绝,带着他们祖孙三个又回了雅间找尚秀才。
尚秀才听了顾锦安说的,拿来纸笔,很快就写了一张保书:“何村长拿着吧,希望你家二儿能考上。”
县里确实还缺书吏,而何村长那个二儿子受了掌柜十几年的气都不敢反抗,可见是个一根筋的,这样的人做些抄写记录的活计,反而不会财迷心窍。
何村长接过保书,是激动的眼眶都红了,他家二儿可算是翻身了。
何村长要办的事儿都办完了,是高高兴兴的领着孙子,带着三爷爷给的回礼,回家去了。
何村长他们走后,袁里长一家坐着骡车来了,带了很多贺礼,连袁里长的媳妇也来了。
顾锦里看得挑挑眉,袁家这是想要做什么?
戚康乐得知袁家人来了,故意避开没有出来,可袁里长媳妇是个直接的,没有看见戚康乐,便笑着问顾锦里:“听说酒楼是你跟你家表姐、表哥合伙开的?其他两个呢?喊来让伯娘瞧瞧如何?”
顾锦里:“……”
您这是来相看媳妇的?
她还没说话,常二瑞就急了,忙道:“娘,咱家是来送贺礼的,还得敢回家去祭祖过节,您要是想见戚家大哥他们,下回再来就是。”
他本来不想带着自家老娘来的,可他娘太聪明,似乎是看出来了什么,硬要跟着来,还要见乐姐儿,要是他娘吧乐姐儿吓到了咋办?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99章 不亲
常氏睨着常二瑞道:“祭祖的事儿有你大哥大嫂在家里准备,咱们回家就能拜祖宗吃饭。再说了,见见戚家小子跟姑娘又花不了多少时间,对吧小鱼丫头?”
虽是问着顾锦里,眼睛却是看着常二瑞。呵呵小子,以为自己藏得很好吗?她做娘的能看不出来他的心思?跟着来送青砖的可不止他一个人,还有村里的好些工人跟袁工头他们呢,她跟他们的媳妇可是熟得很。
常二瑞是真的急了,正想说话,顾大丫跟戚盘子听到消息,已经过来了。
“袁里长,欢迎欢迎,早就给您家备了一桌席面,快楼上请。”戚盘子以前是货郎,嘴巴还是会说些好话的,而袁老荣大小是个里长,能上门恭贺,他们理应厚待。
袁老荣哈哈笑道:“戚大哥客气了,咱们两家都这么熟了,不必特意备席面,有啥吃啥就成。”
常氏也对顾大丫道:“是啊顾大妹子,咱们两家的关系是越来越亲,不必讲那些虚。”
来点实在的,把你家姑娘叫出来看看。
话是这么说,但饭还是要吃的,一行人去了楼上最后一个雅间,刚落坐,常氏就往门口看了两眼,然后咦上一声,道:“顾妹子,怎么没看见你家闺女?又在厨房忙着?我都许久没见她了,不如去厨房看看她。”
这话说的,顾大丫忙道:“哪有长辈去见小辈的理儿,袁嫂子等着,我去给你把她喊来。”
常氏笑道:“那敢情好,妹子快去,我等着啊。”
常二瑞是坐立难安,想死的心都有了,生怕今天的事儿会惹恼乐姐儿。
常氏看他这般,心下笑得不行,这小子活该啊,让你瞒着家里人不说,这回知道着急了吧。
顾大丫已经起身去喊戚康乐。
戚康乐正在酒楼后宅里招待老严氏跟几家的姑娘孩子们,听到这话,眼里闪过一抹惊慌,但很快镇定下来,点头道:“既是袁里长的夫人要见,那我去请个安。”
顾大丫见她同意,立刻带她往酒楼走去,路上无人处,她停下交代戚康乐:“别叫什么里长夫人,见到常氏后,你喊袁伯娘就成。还有你上心点,好好回话,给袁家留个好印象。”
自打戚康乐说不嫁人后,顾大丫就急得不行,今天见了常氏,听她说话,观她言行,那都是看上乐姐儿的意思。
常二瑞可是个好小伙,袁家也是极好的人家,要是事情能成,她就什么都不担心了。
戚康乐听得却道:“去见袁伯娘是礼数,跟女儿嫁不嫁人没关系,袁家就算上门提亲,女儿也不会应下婚事。”
这是她早就想好的事,不会轻易改变。
顾大丫听得猛锤她一拳:“你个死丫头咋就这么倔?算了算了,先不说这些,你先去见了袁嫂子再说。”
烈女怕缠郎,常二瑞看着是个不会轻易放弃的,只要常二瑞有心,不怕暖不了她这块石头。
不多时,常氏终于见到戚康乐,欢喜的站起身,道:“乐姐儿,好久没看到你了,又标致了。”
她记得以前刚见戚康乐的时候,她因着脸上有疤,一直低着头,如今疤痕已经看不出来了,瞧这标致的小模样,难怪她家二小子会念上。
“袁伯娘好。”戚康乐给常氏行礼。
常氏扶起她,坐到一边问道:“听说这酒楼是你跟平哥儿、小鱼丫头一起开的?”
戚康乐点头:“酒楼是小鱼买的,她占四成,我跟大哥一人三成。”
常氏听了点点头,又问道:“以后你在酒楼里要做些啥活计?”
“娘,菜上来了,赶紧过来吃。”常二瑞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娘问这些做什么?这是乐姐儿的事,跟他们家有关系吗?有必要告诉他们家吗?
常氏也生怕戚康乐听了不高兴,笑道:“乐姐儿别介意,袁伯娘就是怕你累着,女儿家经营酒楼也没什么,我年轻那会儿,胆子更大,是帮着我爹在外做过不少事的。”
常氏是独女,自小脾气就爽利,没有姑娘家的娇柔。
戚康乐笑道:“我在酒楼就是管管账目,掌柜由我大哥来做。”
常氏听得很高兴,又跟戚康乐聊起其他的,可她发现,戚康乐虽然态度很好,却不亲近,无论她怎么聊都带着一股子疏离。
常氏心里泛起嘀咕,莫不是小姑娘对瑞哥儿没意思,故意疏离?
袁家人没有在酒楼待多久,吃个了半饱就回家去了。
顾大丫夫妻带着戚康平、戚康乐去送他们,给了他们不少肉菜跟酒水做回礼。
袁老荣接过回礼,笑道:“你们家的回礼也太厚了,我家起码十天不用买肉吃。”
两只烤鸭、两只酱香鸡、一袋子炸酥肉、以及用竹盒子装的好好的两条松鼠鱼。
这种竹盒是顾大山做的,作坊宅子外的竹子多,而竹子长得快,砍多少都不怕,顾大山就按照顾锦里的意思,用竹子做了些能装菜的盒子给酒楼用。
顾大丫一家把袁老荣一家送走后,继续回酒楼忙活。
常二瑞驾着骡车,刚出镇子就听见他娘跟他爹说:“等过几天,我找个官媒去戚家提亲。”
常二瑞急了,立刻把骡车停在一边,掀起车帘道:“娘,算儿子求您了行吗?您这么做不是在帮儿子,是在把乐姐儿给赶跑,她跟别的姑娘不一样!”
常氏听了笑道:“终于承认喜欢乐姐儿了,小子还敢跟老娘玩心眼,就你那点子心思,不用问我都知道。”
常氏诈出自家儿子的心思,舒坦了,对常二瑞道:“你把心放肚子里,年前咱家都不会去大丰村提亲……你怎么说也是跟顾玉梅相看过的,人姑娘刚死还没跨年头,要是今年就去戚家提亲,是会结仇的。”
顾大富那么疼闺女,得恨死他们家。
常二瑞听了心下一松,又求道:“娘,咱家年后也不能去提亲。您别管,让儿子自己来,一定给您娶个好儿媳回家。”
常氏瞅他一眼:“让你来?你要是能行,乐姐儿今天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疏离,跟她一点也不亲。
但她是真的喜欢乐姐儿,这姑娘跟她年轻那会儿很像,都是个想要靠自己的。
“最多给你明年一年时间,要是不行,我就亲自出马。”常氏还是松了口,她虽然想要瑞哥儿赶紧成亲,却不想儿子这辈子过得不顺心,娶个心里喜欢的姑娘,日子才能过得美。
“诶,多谢娘!”常二瑞高兴得不行,简直想给他娘磕头了。
常氏嫌弃的道:“瞧瞧你那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赶紧赶车回家去,停在路上吃冷风,想冻死我们两口子吗?”
常二瑞听了,立马驾车,高高兴兴的回家。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600章 梁家赔偿
袁家人走后,梁柱子跟梁墩子也带来,两兄弟是驾着骡车来的,带来很多很贺礼,这些贺礼不单单是梁家的,还有湖康县长丰楼冯掌柜、大兴镇永兴楼林掌柜的贺礼。
“因着是冬至,两位掌柜要在家里祭祖过节,太远了赶不过来,就让我们把贺礼捎来,说是冬至过后,再来延福楼好好吃一顿,给你们捧捧场。”说话的是梁墩子,而梁柱子则是在搬着贺礼。
梁柱子上回被顾锦里损过一顿后,老实了不少,这次来竟然没胖,反而瘦了不少,穿得也不再是锦缎衣服,而是一般殷实人家所穿棉面袄子。
顾锦里见了,心下点头,梁柱子是个听劝的,继续合作没问题,要是他不听劝,继续认不清自己的地位,那真的就别怪她手狠。
戚盘子听了道:“冯掌柜跟林掌柜客气了,大家早就熟了,今天来不来不打紧,毕竟是冬至。”
原本他跟大丫觉得选在冬至开张不好的,但小鱼却说今天镇上有个大集,上午会有很多人来镇上置办东西,可以顺便来他们酒楼买菜回去,且冬至开张让人印象深刻,更能让大家伙知道他们延福楼。
大丫最听小鱼的,便同意了。
“梁叔,你们快进去吃,先吃点菜再回家。”顾锦里说道。
梁柱子闻言,很是高兴,他来的时候还怕小鱼丫头会再骂他,也怕丢了家里的营生,听到她跟自己说话,担心算是放下了,笑道:“刚到镇上就听说你们酒楼的糕点极好,菜也不错,得吃一顿,吃完再回去。”
梁柱子地上贺礼后,跟着戚盘子、戚康平去了一楼的大堂吃饭。
期间,县城福泰楼的胡东家也派了管事来给他们送贺礼。
胡家的管事一看就看见水晶桂花糕,惊得眼睛都大了,指着水晶桂花糕问道:“这个可是糕点?竟是做得这般晶莹剔透,像是花儿开在冰块里似的。”
接待胡管事的是戚康明,他笑道:“正是糕点,叫水晶桂花糕的,胡管事若是喜欢,到时候给您包上两包带上。”
胡管事自然是求之不得,跟着戚康明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带着小厮跟着顾大山进来了酒楼,坐在大堂里吃席。
等到菜肴一道道送上来的时候,胡管事更是震惊不已,指着桌子上的菜肴问:“这些都是啥菜?”
戚康明指着桌上的菜肴给他报了菜名:“这半透明的肉叫做水晶肴肉,用猪蹄做的,好吃又弹牙;这种炸鱼叫松鼠鱼、桂花糯米藕、糖醋排骨、脆皮烧肉、太极豆腐……”
胡管事听着这一道道菜名,惊得回不过神来:“这,这些菜咋都没听说过?”
肉他认识,鱼他认识,豆腐他认识,藕菜他也认识,可这些东西做成菜后,他就全都不认识了。
戚康明笑道:“都是家里琢磨出来的小菜,登不上大雅之堂,只在乡下小镇卖卖,不敢拿去县城献丑,胡管事自然是不知道的。”
家里琢磨出来的小菜,登不上大雅之堂,只敢再乡下小镇卖卖,这话说的,让他们福泰楼怎么活?
他们福泰楼一个荷叶烧鸡就做了几十年的招牌菜,可如今桌上的每一道菜,道道都不必荷叶烧鸡差。
胡管事是抖着手拿起筷子吃菜,吃完之后,手更抖了:“味道极好,还有一股子鲜香……你们这是每道菜都放了醢鲜酱?”
可真是有钱啊,他们福泰楼家大业大的,也没敢每道菜都放醢鲜酱,那醢鲜酱一壶就要一两银子,一壶醢鲜酱还少得很,做上六只荷叶烧鸡也就没了。他们福泰楼可不敢随意糟蹋。
戚康明笑道:“放了一些增加鲜香。”
其实放的是酱油,而酱油是小鱼做的,直接给酒楼抬了五缸过来,随便用,放多少都不心疼。
胡管事想哭,壕,太壕了,乡下镇上的酒楼比他们县城的福泰楼还要壕。
他看着满桌子菜,是坐不住了,拿出二十两银子,对戚康明道:“戚家小子,我定两桌子上等西面,帮我坐好,我带回去给东家尝尝,今天过节,算是加菜。”
又道:“碗盘这些不用担心,我让小厮去买,你帮我做出来就成。”
戚康明笑道:“不用,我们酒楼有竹盒子装菜,用竹盒子就成,不过每个竹盒子要加收一文钱。”
小鱼说了,竹盒子也是个财路,以后可以让村里人做,算是创收了。
胡管事指着正在用竹盒子打包的小二道:“这就是竹盒子?当真是巧思啊。”
他们福泰楼怎么没有想到?
以前客人订做席面都是用盘子装着送去,可是打碎了不少的,亏死。
戚康明点头:“正是。”
胡管事立刻道:“成,我们加钱,就用竹盒子装。”
戚康明点点头,转身去厨房告知厨子,让他们做了两桌席面出来。
配菜什么都是切好的,有些甚至做了半成品,不过小半个时辰,就把两桌席面做好,用竹盒子装着,再用绳子捆好,一提溜就能走。
胡管事见了道:“这个法子果然好,既然方便又省事。”盘子都少洗很多。
胡管事拿上菜跟回礼,带着小厮匆匆回了县城,要赶紧把延福楼的事儿告诉胡东家,诶哟哟,那菜好吃的,要是延福楼去县城开酒楼,哪里还有他们福泰楼的出路?
胡管事刚走没多久,梁柱子兄弟也告辞离去,而此时顾锦里才知道,梁柱子会瘦了几圈,是因着跟媳妇的姨母家大闹了一场。
那姨母虽然疼他的媳妇,却更疼自家儿子常康,原本以为自家儿子能开铺子做掌柜的,怎知竟是没成,是大哭大闹了一场,还让梁柱子媳妇跟梁柱子和离威逼梁柱子。
梁柱子媳妇原本是觉得对不起姨母的,还听了姨母的话,跑去姨母家住了几天,打算给梁柱子一点颜色瞧瞧。
可听到姨母竟然想让她和离后,总算是看清自家姨母的真面目,也不用梁柱子去接了,当下就收拾东西回了铺子。
可她家姨母见状更怒,是带着常家族人去梁柱子的铺子闹事。
梁柱子是外来的,而这事儿又是他家的家事,外人不好帮忙,铺子很是被常家人砸了不少。
最后梁柱子夫妻只能去请丈母娘,丈母娘又回娘家请了娘家兄弟,三家人坐下来掰扯了一天,最后是以梁柱子家赔偿常康家十两银子结束。
1...175176177178179...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