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诶。”顾大山笑着走过来,拿上两个背囊后,对崔氏道:“你也歇歇,老是做针线活对眼睛不好。”
崔氏做了大半辈子的针线活养家,如今眼睛不是很好,小鱼正在给她配药,还做啥子眼保健操的,让她的眼睛能恢复些。
崔氏笑了,脸上还有点红:“赶紧拿去吧,我去帮三伯娘她们做饭,等会儿就能开席了。”
顾大山点头,拿着背囊,再牵着骡车,直接去了秦家。
顾大林带着顾庆田跟顾庆粮也去了秦家,刚到秦家的门,顾庆田两兄弟就喊道:“秦爷爷,二郎哥,三郎哥快出来,我爹他们给你们送东西来了。”
秦老听到这话很高兴,赶忙出来开了院门,让顾大山把骡车牵了进来,大家伙一起搬着骡车上的东西。
“哟,咋买了这么多东西?费了不少钱吧。”秦老是感动的,他们祖孙三人害了几家,几家人却对他们家这么好。
顾大林笑道:“不多,都是二郎能用到的东西。”
钱确实费了不少,但几家一起分摊,每家出的银子也不多。
秦老听到这话却是不信的,不说衣服鞋子,光说三个羊皮水囊就要花费不少银子,还有两把匕首,起码得要十两银子。
而让秦老红了老眼的是那三套衣服跟鞋子……二郎没有娘,也没有奶奶,家里没个妇人给他做贴身的衣物,几家的男人就特地去县城里给他买了,这份爱护之情,比千金贵重。
秦老见秦二郎久久没有出来,怒了,冲着屋里喊道:“二郎,你缩再屋里忙什么呢?赶紧给老子滚出来!”
真真是不晓事的很,几家人这么为他,他却连个好脸也不给,自小学的那些礼仪都喂狗了?
秦三郎把秦二郎拽了出来,对着几家男人笑道:“大山叔、大林叔……二哥在屋里收拾小鱼给的药,耽搁了,你们别介意。”
小鱼做的金创药是最好的,可小鱼不乐意给二哥,还是他去问小鱼要的。
顾大山并不生气,而是笑着招呼二郎:“这两个背囊是你大山婶子做的,你拿去装行李,装得多不说,背着还方便。”
是小鱼教崔氏做的。
秦二郎接过两个背囊,把几家男人给他买的东西都塞进背囊里。
顾大林看了摇头,抢过他手里的背囊帮他装:“装东西哪里能像你这么装?看看这些衣服都压在一起了,会成坨的,过来看着,大林叔教你。”
秦二郎不乐意,却碍于秦老跟秦三郎在场,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旁边跟着学。
好不容易把东西收拾好,又被顾大山他们拉去顾家吃践行饭:“原本该在你家里吃践行饭的,可你家院子小,也每个会做饭的女人,就在叔家里吃了。”
秦二郎不说话,还是秦三郎道:“三爷爷跟三奶奶住在这里,几家人一起吃饭理应在有长辈的家里吃。”
说完踹了秦二郎一脚,秦二郎只能笑着附和一句:“三郎说得对。”
何村长也带着何大仓跟两个孙子来了,对秦二郎道:“二郎出息了,听说是咱们守城的将军亲自给下的调令,诶哟哟,二郎啊,你这是要发啊。以后当了将军可不能忘了乡亲吧,大家伙等着你衣锦还乡啊。”
秦二郎被秦三郎警告了,不敢再摆脸色,拿起酒碗道:“小子记住了,敬村长一杯。”
然,即使他衣锦还乡,还的也不是大丰村。
何村长高兴的举起酒碗,跟着秦二郎喝了一口。
顾锦里家的院子里,堂屋里一共摆了四桌,几家人加上何村长祖孙,一起开开心心的给秦二郎践行,直吃到天色黑透,点上火把后,大家伙才散去。
罗慧娘没有回家,而是跟楚氏道:“娘,今晚我跟小鱼睡,听她说府城的新鲜事儿。”
楚氏瞪她一眼:“还没说完?你都听了几晚了?懂事点,别缠着小鱼不让睡觉啊,说上半个时辰就行了。”
“诶娘,我知道了,您放心吧。”罗慧娘高高兴兴的应着。
等到大家伙都快睡觉的时候,却是拉着顾锦里去了秦家,找秦二郎。
虽然这样做很是不好,可她还是想把自己亲手做的礼物送给秦二郎。
秦二郎真是烦死了他,不想出去,还是秦老道:“你明天就要走了,这辈子估摸着也就见一回了,去见见又不会少块肉。”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75章 夏夫人
秦二郎听罢,为了摆脱罗慧娘,只好出门去见了她,还把秦三郎也拉上,免得罗家土丫头算计他,让他娶她什么的,他能被气死。
罗慧娘见他出来了,很是高兴,赶忙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递给他:“秦二哥,这是我给你的践行礼,你拿着……要平安回来。”
秦二郎没有接,而是冷笑问道:“送的什么东西?不会是荷包、手帕之类吧?”
要真是送这些东西,那只能说明罗慧娘是个想要攀高枝的贱女人。
罗慧娘道:“不是不是,是一对皮护掌,能护着手掌,不让刀柄把手掌磨伤。”
她可是熬夜做了两天的,把手都扎得满是针眼。
秦二郎不信,说道:“把袋子打开。”
罗慧娘听罢赶忙打开,撑着袋子口给他看:“喏,看清楚了吧,真的就只有一个皮护掌,这块羊皮还花了我半两的私房钱,很贵的。”
秦二郎听罢,拽过袋子,提步走了,可没走几步他又停下,回头对罗慧娘道:“我讨厌你……像你这样的农家姑娘,合该找个农家汉子嫁了,这才是你的归宿,高枝可不是那么好攀的。”
罗慧娘听到他的话,气哭了,冲秦二郎吼道:“秦二哥你有病,我就是感激你救了我,没想别的,你,你欺负人!”
说完,哭着跑了。
秦二郎看着她跑掉背影,转身回屋,却又觉得……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或者自己不该说这么伤人的话……罗家土丫头虽然配不上他,却是个好姑娘。
顾锦里朝秦三郎挥挥手,跑去追罗慧娘了。
罗慧娘没哭多久,等顾锦里追上后,已经擦干眼泪,道:“小鱼,你说的对,报恩有很多种方式,我不对秦二哥好了,等他遇难的时候,我再去救他报恩好了。”
又急忙呸了几口,道:“不对不对,当我没说过,秦二哥要好好的,千万别遇难……我努力赚钱,等赚够银子后,把银子给他,当做救命之恩的报酬好了。”
顾锦里听得笑了:“好,你努力赚钱,等攒够十两银子后就寄给他,把救命之恩买断。”
罗慧娘:“十两?会不会太少了?”
顾锦里拉着她的手往家里走:“多了,买一个下人才三两银子,我们慧娘不是下人,所以多给他三倍的银子,他应该偷笑才对。”
给得再多也是喂狼,十两她都心疼。
“你们两个大晚上的又跑哪去了?赶紧回去睡觉。”顾锦安拿着火把出来找人,看见她们后松了口气,对顾锦里道:“再不回去,爹娘又得担心。”
顾锦里笑道:“我们这就回去。”拉着罗慧娘的手进了家里,睡觉去了。
翌日,几家人起得比往常都要早,是天还黑着就起来了,去秦家给秦二郎送行,把秦二郎送走后,才各自回家,忙活着早上的活计。
三奶奶很是舍不得秦二郎,抹着眼泪道:“就这么走了,听说中州那边没咱们这里太平呢,二郎去了不会遇到啥危险吧?”
三爷爷骂道:“你这老婆子,说点吉利话不成吗?说这些做什么?”
三奶奶听了,赶忙又说了几句让老天爷保佑秦二郎的话。
送走秦二郎后,秦三郎也重回了司兵所,以后在家里的日子就少了。
顾锦里做了很多好吃的,让他带去司兵所,秦三郎一一收下了,给她透露了一个消息:“姜旗叔可能要做县尉了。”
顾锦里听得一惊:“那姜县尉呢?”
秦三郎道:“水匪案的事儿,让上面的人觉得县尉、县丞的官制很有问题,估摸着以后就不能像前朝那般父传子了,会像县令一样,几年一换,姜县尉想趁着朝廷还没有正式改制前,把县尉的位置传给姜旗叔。有姜旗叔做县尉,也能护着点大家。”
不然来了个新县尉,不知道性情,对他们不利就不好了。
又安慰顾锦里:“你别担心,这事儿姜县尉早就计划好了的,没有水匪案的事儿,他过几年也会上书把位置传给姜旗叔,如今不过提前几年而已。”
顾锦里听得点头:“这样也好。”
又问起新县丞的事儿:“邹县丞都被抓了,新县丞什么时候来?”
秦三郎却摇头:“不太清楚,上面如今对县丞的任命很是谨慎,如果不是重新从吏部派人,就是从临近几个县调一个过来。不过不管来的是谁,都不敢再做什么以权谋私的事,所有眼睛都在盯着呢,没那胆子做了。”
邹县丞的事儿,算是把所有县丞都害了,大楚各地的县丞是把邹县丞骂得狗血淋头,恨不把他给抓来千刀万剐咯。
顾锦里听罢,放下心来,把秦三郎送走后,家里就开始忙活着送程哥儿去上学的事儿。
顾锦里不喜欢夏先生,可家里人却对夏先生很是敬重。
“举人老爷呢,能教咱们程哥儿真真是程哥儿的福气,程哥儿可要好好学啊。”三爷爷交代着程哥儿。
程哥儿笑着点头:“嗯呐,程哥儿一定好好学的,不浪费家里的银子。”
夏先生并不想让顾家人知道他的目的,所以教导程哥儿也是要收束脩的,收得还挺贵,一年是十两银子。
如今顾锦里家的日子过得好了,一年十两银子的束脩对于她家来说并不贵,很爽快的就拿出来了。
顾大山还特地去了一趟县城,采买了束脩六礼,第二天天不亮就带上程哥儿、安哥儿还有顾锦里去了镇上的夏家。
程哥儿背着顾锦绣做的小布袋,穿戴一新,坐着骡车去了镇上。
很意外的,到镇上的时候,他们竟然得知夏夫人来了。
夏夫人很喜欢他们,见了他们兄妹三人,竟然红了眼圈,把他们看了又看,又问道:“听说你们还有个大姐?”
顾锦里点头:“嗯。”
夏夫人见她话不多,只好自己说道:“听说还练得一手好刺绣。”
顾锦里笑了:“夫人对我家的事情知道得不少呢。”
夏夫人不慌不忙,温婉一笑:“是安哥儿住在家里的时候,听他说的。”
又让丫鬟拿来一本册子,递给顾锦里:“我这里有本册子,想让你家大姐帮忙按照上面所写,绣出一副绣品来。”
她生怕顾锦里拒绝,又道:“我会给绣图钱,不会让你家大姐白忙活一场的。”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76章 不稀罕
顾锦里拿过册子,翻开看了看,挑眉道:“夫人竟是有这样的册子,当真是出身不凡。”
夏夫人听得眸子微亮:“小鱼知道这是什么册子?”
顾锦里点头:“听说过,如果没猜错的话,应当是大楚世家谱。”
自古至今,每一个世家豪族里都会有一箱子这样的世家谱,上面记载着流传下来的所有世家。
而这本册子上写着:某公,某氏族族长,于某朝但任何职,一生有何成就。其妻子为何氏族之贵女,又生有某公、某女等等,一看就知道是世家谱。
可是……
“夫人,我大姐只擅长绣人物景色,不擅长绣字,您还是另找他人吧。”
夏夫人没想到顾锦里会拒绝,有些急了:“小鱼,你家大姐既擅长绣人物景色,绣这等全是文字的绣品自然不在话下。”
又道:“不如这样吧,我下个帖子,请你家大姐来家里坐坐,当面问问她,看她接不接这活?”
顾锦里笑了,直接回绝:“我家现在不缺银子,夫人还是找其他人绣吧。”
又笑眯眯的问夏夫人:“夫人这么想见我大姐,真的只是想请我大姐绣一幅绣品?”
还让她大姐绣这样的世家谱,夏夫人到底想做什么?
夏夫人看着顾锦里洞擦一切的双眸,历来沉稳淡然的脸有些变色,但她很快反应过来,叹道:“小鱼,你想多了……我们刚刚搬来此地,人生地不熟的,只认识你家、尚家,我又是个喜欢孩子的,便想跟你们几个亲近亲近,没有别的意思。”
顾锦里笑了:“这样就好。”
她站起身道:“夫人,我家里还有活计,先回家了。”
夏夫人一怔,这孩子的脾气竟是这般大,一言不合就走人,她赶忙起身,笑道:“我送送你。”
顾锦里点头,跟着夏夫人往前院走去。
临出二门的时候,她对夏夫人说了一句:“夫人,我家的日子怎么过,是我家的事儿。说白了吧,我不喜欢你们家,要是你们夫妻的手伸得太长了,我会忍不住帮你们掰断。”
末了,她拿起一把放在二门边的扫把,喀嚓一声,把它给折断了,扔在夏夫人的面前,潇洒转身,阔步走了。
夏夫人懵了,直接掉起眼泪来。
顾锦里已经来到前院,找到顾大山:“爹,咱们回去吧。”
顾锦安赶着去尚家上课,见过夏夫人后,只说了两句话就走了。
顾大山则是坐在书房里紧张的看着夏先生教程哥儿写字,听到这话,起身走了出来,问道:“不是去陪夏夫人说话了吗?怎么没说多久就要回去?”
他压低声音道:“这样很失礼的,你娘说了,你渐渐大了,可不能再做失礼的事儿。”
顾锦里道:“我跟夏夫人没话好说,还是回家干活吧。”
这话一出,顾大山急忙回头看着夏先生,尴尬的道:“先生勿怪,小孩子家不会说话。”
回头瞪了顾锦里一眼,当真是拿这个二闺女没办法,让她别失礼,她立马就给他来句更得罪人的话。
夏先生知道定是夏夫人做了什么,惹恼了顾锦里,笑道:“小鱼天生肆意,并无失礼之处,既然家里有活儿,顾老弟就先家去吧。”
顾大山见夏先生不怪罪,松了口气,对程哥儿道:“乖乖跟着先生学字,莫要害怕,等你大哥下学了就会来接你。”
顾锦里却道:“爹,程哥儿今天第一天上学,一定很害怕,今天就当做认门吧,明天再来。”
说着,进屋子牵过顾锦程的手,把他给带走了。
顾大山急忙给夏先生告罪,然后追上顾锦里。
夏先生皱眉看着顾家人离开,转身回了后院,质问夏夫人:“你到底做了什么?小鱼把程哥儿带走了。”
接着把顾锦里在前院书房做的事儿说了一遍,把夏夫人吓得不轻,赶忙把先前发生的事儿告诉夏先生。
夏先生听得大惊:“你说,小鱼警告你,要是我们敢把手伸得太长,她会对我们不客气?”
还生生掰断一把扫把,这气性,当真大得可以,不过却让夏先生很高兴。
听说她还做出豆腐、调味香料、蚊香、牙粉这些新鲜东西,还开了制药作坊,打算做什么方便药。
若是个男子,他们也不用如此谋划着教导程哥儿,直接把事情跟小鱼说了,把她带走就成。
可惜啊,却是个女子。
世家豪族之女,只能用来联姻。
夏先生感叹完,说起夏夫人:“你太着急了,提前赶来不说,还见了几个孩子,又要见绣姐儿,小鱼聪明,怎么可能会不怀疑?”
夏夫人掉着眼泪道:“我能不急吗?绣姐儿虚岁都十六了,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不多加教导,给她某个出路,难道让她像她娘一样,嫁个乡野农夫?”
“你是不知道,我每每想到崔氏嫁了个农夫就气得吃不下睡不着,差点恶心吐了……柱国后人,竟是被个粗鄙男人给碰了!”夏夫人说到这里,是心痛得泣不成声:“要是绣姐儿再嫁个农夫,我就不活了!”
好好的贵女,跟农家汉子躺一张榻上,给农家汉子生儿育女,这是耻辱!
夏先生知道夏夫人的难过,他何尝不是一样?
可如今崔氏嫁都嫁了,能怎么办?
夏先生道:“听说绣姐儿是个不错的,很是懂事知礼,有贵女风范,你不要着急,先把顾家人稳住了,再慢慢靠近绣姐儿,给她谋个出路,将来跟其他世家联姻,也是能成的。太过着急,反而会把顾家推远了……你知道,咱们是不好对顾家人用硬手段的。”
夏先生跟夏夫人自小就受世家熏陶,很有门第之见,在他们眼里,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世家是世上最贵重的门第,甚至比起两三百年就要改朝换代的皇族还要高贵,所以他们很是无法忍受崔氏嫁了个农夫。
更无法忍受顾锦绣会步崔氏后尘。
可他们不知道,顾家根本不稀罕做什么世家豪族,顾锦绣也不稀罕加入高门。
虽然她不是非罗武不可,但她跟罗武从小一起长大,心里也是有罗武的,就算不能嫁给罗武,她也不会去攀什么高门。
高门大户的男人都是要纳妾娶很多女人的,顾锦绣听说这个就害怕,她只想嫁个能护住自己的普通男人,然后夫妻两人,再加上几个孩子,相亲相爱的过一辈子。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577章 解决
“小鱼,你咋能拉着程哥儿就走?太失礼了。”顾大山驾着骡车往家赶,无奈的说着顾锦里:“你这孩子到底是咋了?可是夏夫人的脾气不好,给你气受了?”
顾锦里不想让顾大山担心,随口扯了个谎:“夏夫人是富家夫人,我跟她说不到一块去。”
顾大山听了笑道:“富家夫人难免说话让人听不太懂。你要是不喜欢夏夫人,那以后就不去夏家了,却不能这么闹脾气,不然别人会说你没规矩。”
将来会嫁不出去的。
崔氏跟他最担心顾锦里的就是她脾气不好,如今在村里已经有了凶名,生怕她以后说亲难。
又想到秦三郎。
顾大山很喜欢秦三郎,虽说三郎家没有爹娘,是失了双亲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乡下是被人认为没有福气的,命歹之人。
但三郎本事,对小鱼好,会听小鱼的话。每次看见两个小家伙在一起干活,他都很高兴,跟崔氏稍微提过,崔氏也说,三郎家知根知底,比起嫁去不熟悉的人家,三郎家就很好。
只是小鱼还小,他们夫妻没有挑明了说。只想再看看,等过个两三年,小鱼大了,三郎还是对小鱼这般好,那他们就让三爷爷去跟秦老说说,料想这亲事定是能成的。
顾锦里点着头道:“嗯,我知道了爹。”
夏先生的身份是举人,顾大山顾忌也是正常的。
程哥儿问道:“二姐,我以后还去先生家认字吗?”
二姐跟夏夫人像是吵架了,那他再去夏先生家念书就不太好了吧?在村里,两家大人吵架,小孩子都是不来往的。
顾锦里低头看着他问:“程哥儿想去吗?”
程哥儿皱着小眉头,有些为难:“夏先生挺好的,可二姐更好,我要站在二姐这边,就是可惜了咱家的十两银子。”
那可是十两银子呢,在老家的时候,奶说把他们全家卖了都不值这个价。
程哥儿很是心疼,又问道:“二姐,咱们能去先生家退钱吗?退个九两银也成。”
剩下一两就当做给夏先生的赔礼。
顾锦里听得笑了。
顾大山在外面说道:“程哥儿别乱说话,好不容易给你找了个举人先生,哪里能说不去就不去。你二姐不喜欢夏夫人,她以后不去夏家就是,你还是上学去,这事儿跟你小孩子没关系。”
举人老爷啊,整个田福县都没有几个,能教程哥儿是他全家的福气。
程哥儿抱着顾锦里的手臂,小小声的道:“我听二姐的。”
顾锦里掐掐他的小肉脸,道:“嗯,程哥儿对我最好了。不过不用担心,这事儿很快就会解决。”
果然,不过第二天晚上,她就收到了一封信,是胡观主亲自写给她的。
胡观主告知她夏先生夫妻的身份来历,说夏先生夫妻来此只是想要教导他们,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胡观主已经写信训斥过夏先生夫妻,让她不要担心,只好好过自家的日子就成……他们不会过多干涉他们家,让她放心。
最后还承诺,不会让鲁家的事情连累到他们,也不会让他们因为鲁家的事儿过不好日子。
信上还说了,他们的人不会插手她家的事儿,但她家也无法得到他们太多的帮助,胡观主还给出解释,是担心楚皇再次动手清理前朝世家,会给她家带来麻烦。
顾锦里对胡观主他们帮不帮自家一点也不在意,她不喜欢世家那一套,夏先生他们不给她家带来麻烦就好了。银子她自己会赚、功名大哥自己会考,不需要他们多事儿。
至于崔氏,胡观主也说了,崔氏过了大半辈子农妇的日子,就让她继续过下去吧,她的性子太软,不适合知道太多事儿。
而真相是,崔氏已经废了,把她推出去,不但不能让鲁家重回巅峰,还会因为她嫁了个乡野农夫被其他世家豪族耻笑,给鲁家蒙羞。所以胡观主极少提起她,只是欣慰她还活着,且生了四个不错的孩子。
比起顾锦里收到的安抚信,夏先生夫妻收到的信就完全是斥责了。
胡观主大骂他们夫妻太过着急,明明说好的,只是让夏先生来教导程哥儿,等跟程哥儿养出感情后,再跟顾家说嗣子的事儿,可夏先生夫妻却差点把事情搞砸了。
又骂夏夫人自以为是,她又不是绣姐儿的娘,有何资格为绣姐儿谋划婚事?真的心疼绣姐儿,可以等两家的关系处好后,再接近绣姐儿,慢慢教导她。至于以后能不能嫁入高门,得看造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