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生漆不属于朝廷专营,倒是也能买到,毕竟很多打造官帽椅八仙桌的商贾,也要用生漆刷在桌椅上。
有了思路,朱舜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一名轿夫,让他去新宁伯府一趟,买来几桶生漆。
第二天。
几名建筑学子先一步来到了硫酸干馏实验室附近,勘探地形,寻找修筑新干馏实验室的合适地点。
没过多长时间,一名匠头带着几名漆彩匠,赶着两辆骡车停在了门口,骡车上全是生漆。
朱舜只要了几桶,没想到新宁伯命人拉来了两骡车,看来新宁伯对于朱舜的话,很是重视。
生漆对于身体同样是有危害,朱舜不会亲自动手,叫来了匠头:“去调制一桶生漆,把一块布放进去浸泡。”
匠头走过来赶紧给朱舜行礼:“小的见过伯爷。”
得到了朱舜的命令,匠头也不啰嗦,开始调配生漆,他也不清楚工业伯需要的生漆是什么稠度,便调配了七八种常见的稠度。
生漆的调配都是在寒冷的平房里进行,朱舜瞧见七八种不同稠度的生漆,这才想起来生漆晾干的时间比较长,真要是一种一种的去试验,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
朱舜拿出一锭二两银子,赏给了匠头:“做的不错,赏给你的。”
匠头赶紧行礼,露出一个谄媚的笑脸:“多谢伯爷。”
看见匠头这副样子,曾经也是一位匠头的朱舜,心里感慨良多。
几天以后,浸泡过生漆的布匹基本上都干了。
朱舜把浸泡不同稠度生漆的布匹,铺在了硬木桌子上:“白镴,去拿来一瓶硫酸。”
通过几天的接触,朱舜知道了那名掉牙学子的名字叫做张白镴,名字比一般学子好听多了,还挺有意境,多聊了两句。
张白镴的父亲不是庄稼汉,是一名炼丹家,这是他自己说法,其实就是一名江湖术士。
平时炼制点汞丸从那些渴望长生不死的小乡绅手里骗些银子,可惜常在河边走湿鞋了,被乡绅给打死了。
或许是有些家传的渊源,张白镴在二三十名天才学子里,化学天赋仅次于焦勖。
朱舜接过来张白镴手里的硫酸,倒在了八块生漆布的表面,开始观察生漆布的变化。
前四块生漆布的表面出现了轻微的渗透,这四块生漆布便淘汰了,后四块生漆布没有任何的渗透,全部留了下来。
生漆干透以后,对于身体没了太大的伤害,朱舜拿起四块生漆布,不停的捏来捏去,最后确定使用第六块生漆布。
第五块生漆布还是有些薄,第七块和第八块则是太厚了,穿戴起来会造成行动不便。
朱舜放下生漆布,嘱咐道:“白镴,记录第六块的数据,整理好了交到京师大学堂的专利处,专利银你拿走二成,给这名漆彩匠二成。”
漆彩匠不知道什么是专利银,反正就是有银子拿,赶紧给朱舜行礼了。
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
??现在是不知道,几天后,漆彩匠看着面前的五百两银子,差点没中举般的昏过去。
漆彩匠也知道自己保不住这么一笔横财,塞给张白镴一百两银子,托他帮忙说情全部换成朱氏纺纱机。
张白镴哪里敢要他的银子,推脱掉以后,询问专利处的京师大学堂同窗,能否换成朱氏纺纱机。
皇亲国戚过来说情都没用,但对于发明专利的大明发明家,专利处给予最高重视。
立即派人去了一趟北平机械局,抢走一批交给某位伯爷的朱氏纺纱机,按照正常价钱交给了漆彩匠。
漆彩匠从此脱离了贫苦日子,在工业之城里面当上了一名小工厂主,这件事传出去以后,刺激了各县新式学堂的学子们,掀起了一场发明热潮。
防化服的问题暂时解决了,要想真正解决还需等到福王世子运来一批橡胶防护服,刷上一层稠度合适的生漆,防化服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硫酸储存罐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大明还有欧罗巴生产的琉璃,质量参差不齐,很容易再次出现炸裂的问题。
硫酸罐的炸裂是一方面,密封问题也需处理,不然冒着高危害风险提炼出来的硫酸,很容易挥发掉。
硫酸罐在这里处理不了,朱舜骑着辽东大马赶往了兴安伯的私窑,玻璃厂还没建造,就先用瓷罐当做硫酸罐。
辽东大马停在了朱氏水泥厂的上游,兴安伯为了节省骡马钱,已经把私窑全部搬迁到了矿石蒸汽工厂附近。
管家听到下人传来消息,工业伯大驾光临,顾不上围着火炉喝黄酒了,叫来所有管事一起去恭迎工业伯。
兴安伯在这里有一处别院,管家知道小伯爷和工业伯的交情,让下人准备酒菜,带着工业伯就要去别院。
朱舜过来不是为了纸醉金迷,直接去了最大的一处私窑:“去把手艺最好的匠头找来。”
朱舜坐在简陋的私窑正堂,没喝几口茶,一名不惑年纪的老匠头走了进来,拘谨给工业伯行礼:“小人见过伯爷。”
朱舜大致构思了一种硫酸瓷罐,开口道:“本伯爷需要你烧制一种瓷罐,罐身整体是个圆筒,罐口要有螺纹,瓷罐的盖子也要有螺纹,两者要能拧合在一起。”
老匠头听到是要烧制自己干了几十年的老本行,拘谨少了一些:“伯爷,需要烧制多大。”
硫酸罐的容量大概十升左右,朱舜吩咐道:“一斗便可。”
老匠头得了指令,弓腰行了礼,便急匆匆的走了出去,开始烧制硫酸罐。
朱舜在私窑等了一天时间,管家就把硫酸罐给带来了,让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老匠头为了展现手艺,外观是弘治黄釉配上麒麟纹饰。
硫酸罐表面要贴上标签,写上硫酸浓度、生产地点、生产日期,最好烧制成简单的白色瓷罐,不能太花哨。
朱舜接过来这种黄釉麒麟纹瓷罐,倒入满满的热水,手掌放在螺纹拧合的位置感受了片刻,没有热气溢散出来。
硫酸罐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朱舜嘱咐道:“以后这种瓷罐烧成简单的白瓷,先烧制一千只送到焦勖那里。”
管家瞧见工业伯满意了,小心陪在旁边的姿态,放松了不少,笑着行礼道:“伯爷放心,小的会尽快把瓷罐送到三少爷那里。”
瓷罐装水只是为了测试螺纹瓷罐的闭气效果,为了万无一失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朱舜赏给管家十两银子离开了这里。
回到硫酸干馏实验室,焦勖已经从床上起来了,裹上棉服,坐在寒冷的平房内记录着一些数据。
三弟子焦勖的手掌已经严重烧伤了,还要坚持记录实验数据,朱舜心生不悦的同时,心里也满是欣慰。
也只有秉承着这种科研精神,才能把大明的化工体系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的搭建起来。
朱舜放下手里的硫酸罐,叫来了记录数据的焦勖和化学学子们:“去把储存的硫酸拿过来一斗。”
硫酸对于大明的化工体系来说,意义重大,战略保密等级和东风火箭属于同一个级别,只有焦勖有混凝土库房的钥匙。
焦勖不在干馏实验室的情况下,才会交给张白镴保管,亲自搬来了所有的硫酸:“恩师,不够。”
干馏法制造的硫酸效率极低,只有10%的转化率,硫酸储存的密封性又很差,整个大明就只有五六升左右的硫酸。
朱舜接过来十几个琉璃罐子,把仅剩的硫酸小心倒入硫酸罐,平静道:“硫酸储存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是硫酸罐的防腐蚀,二是密封性。”
“瓷器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以后硫酸的储存主要以瓷罐为主,另外拧上螺纹盖以后,还要在螺纹盖的口子那里刷上一层生漆。”
朱舜把螺纹盖拧上,让铁塔汉子搬来一桶很稠的生漆刷在了盖口的缝隙处,拿出一张提前制作好的标签:“这张方块纸叫做标签。”
“每一罐硫酸在装罐入库以前,都要在上面写上硫酸的浓度、生产地点、生产日期。”
为了能让化工学子们更加清楚刚才的讲解,朱舜拿起焦勖的硬毫毛笔,在标签上详细的记录了一遍。
化工产品只要发生了泄露,造成的危害和危险都极大,朱舜不厌其烦的交代了好几遍。
直到第一批硫酸罐送过来,每名化工学子练习了三四遍,确认不会遗漏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环节,朱舜这才放心的离开了这里。
在离开以前,朱舜再三的嘱咐焦勖,一定要注意硫酸的储存问题,关于新的干馏实验室修筑,也要多和基建署的天才学子多商量。
想到焦勖一心扑在怎么改进硫酸的提炼方法上,性子又比较木讷,估摸着应该不会主动找基建署的天才学子,就把新干馏实验室的修筑交给了张白镴。
朱舜嘱咐了一些细节问题,走出了到处充满化学实验品味道的硫酸干馏实验室。
回头看了一眼。
焦勖和京师大学堂的天才学子们聚在一起激烈的争论着什么。
满脸狂热。
朱舜骑上辽东大马,却是叹了一口。
工业革命的第一批先烈。
或许。
会从这里产生。
第三百零五章 眼馋朱舜的皇太极
辽东大雪如盖,一支劲旅迎着强烈风雪在雪原上狂奔。
最终停在了那座雄伟的大凌河州城前方。
一袭明黄色龙纹罩甲的皇太极,坐在鎏金马鞍上,望着远方那座坚城,面色如常:“十四弟,当真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大凌河堡修筑,本是范文程明白摆在袁崇焕面前的一条阳谋,意图吃掉辽东边军所有的精锐。
没想到女真的无双国士范文程筹划了这么无懈可击的一条阳谋,孙承宗都束手无策,却让一个没有什么韬略的乡下野小子,用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手段给破解了。
破解了范文程的阳谋不说,还在女真的腹地插上了一把利刃,随时可以长途奔袭盛京的利刃。
多尔衮知道这件事让皇太极失望了,素来以能征善战著称的他,已经接连在朱舜手上吃了两次大亏了:“请八哥责罚。”
皇太极只是象征性的在敲打多尔衮,心里并没有怪他,换成其他任何一名贝勒,也不可能想到有人可以在一个月以内建造一座州城。
还是一座火炮都轰不烂的壁垒州城。
皇太极坐在马背上,迎着风雪,注视了很长时间,直到辽东大马冻的浑身发颤,率领这支劲旅赶回了盛京。
五日后,抵达了盛京。
皇太极带上几名一等侍卫,前往了一座颇有江南水乡意境的苑林。
烹雪园。
一方竹亭内。
范文程裹着一袭貂裘,怀里抱着白猫,在与人对弈,坐在对面的那名贝子却是一身江南士子打扮。
贝子瞧见皇太极进来了,拿起手边的书卷,踏着风雪离开了这里。
范文程放下了手里的黑子,平淡道:“见到了。”
皇太极亲自复盘,捻起一枚白子落在了棋枰上:“早先朕真不敢相信,以为多尔衮学会编造谎言了,没想到天下竟然真有这样的奇才。”
“居然真的在一个月以内修筑了一座州城,外观看起来像是一整块山壁横在那里,没想到坚固程度一点也不比山壁差,简直就是神迹了。”
范文程没有伸出手捻起棋子,右手伸入貂裘里面,轻轻抚摸躲在温暖貂裘里面的白猫。
皇太极瞧见范文程的这个动作,眼皮跳了一下。
君臣二人谈话,只有谈到国之重事,范文程才会做出这么认真的态度。
范文程注意到了皇太极的神情,没有解释,自顾自的说道:“想我范文程与孙承宗袁崇焕师徒二人你来我往的争斗了这么多年。”
“借助东林党,把孙承宗这根国之栋梁从辽东赶走了。”
“这一次也是借助东林党,袁崇焕也要被朝堂上那帮只会动嘴皮子的东林党给骂死了。”
“没想到,到头来居然输给了一个毛头小子。”
皇太极刻意观察了范文程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更让他心里讶然了,范文程不仅是败了还败的心服口服。
想到那种名叫水泥的石料的作用,皇太极也就释然了:“先生一定要尽快联络晋商,不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得到这种水泥石料的方子。”
“有了这种水泥石料,朕有信心在短短几年内把盛京修筑的比大明京城还要雄伟。”
范文程知道面前的皇太极一门心思的想要建国称帝,要不然也不会把说上一句国之重器也不为过的水泥石料,用在建造一座城池。
范文程继续说道:“修筑盛京城倒是次要的,水泥石料对于女真巩固中西伯利亚的统治更为重要。”
“只要有了这种水泥石料,最多只需要一年就能在叶尼塞河的河畔,建立成片的城池墩堡,咱们彻底消化这一次远征西伯利亚战果的时间,将会从十年缩短为七八年,甚至是五六年。”
“另外,倘若是把水泥石料用在修筑驿道上,八旗兵的行军速度可以达到日行二百里。”
日行二百里!
女真八旗兵只需八天时间,就能从盛京抵达明朝的京城。
明朝京城岂不是成了女真的后苑林。
皇太极还没从正常行军日行二百里的消息里缓过劲来,又听到一个绝无可能的消息。
范文程轻抚着白猫,继续轻描淡写的说道:“辎重也可以达到日行一百里。”
行军打仗,粮草第一。
粮草的最大消耗就是在运送过程中的消耗,如果有谁说辎重车也能达到日行一百里,皇太极绝对会一刀劈了这个妖言惑众的佞臣。
换成从范文程嘴里说出来,也会半信半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