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这些先放在一边,今天说些更为深层次的一些东西。”
“萨尔华之战前夕,明朝内阁为了能够保障这支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单单是粮草就准备了九十万石,还有一千四百四十万束草,八十万石豆。”
“漕运这么庞大的粮草,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范文程从旁边拿出一张明朝舆图,用手指划了两条线。
一条是走海运,从山东登州府出发运到金州中左所,再从金州中左所运到辽东前线。
第二条是走通州到山海关。
“两条路线的陆运距离差不多都要七百里,一人一骡驮着粮草陆运,每天需要消耗的粮食草料,价值当时的五分银子,往返一次就是一两二钱银子。”
“基本上花费三两银子才能运一石粮食,到达前线。”
“粮草只是最基本的保障,打仗还需要补充各种武器甲胄、火药铅弹、马匹枪炮等等,运送这些辎重又是一笔庞大的消耗。”
“这还只是珠算登州府到前线,以及通州到山海关的漕运耗费,从明朝各地集结大量的辎重粮草到登州府和通州,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在长达一年的战役里,明朝一共耗费了四百万两白银,基本上掏空了明朝的国库,其实当时女真不进攻,再拖上一段时间,明军就会自己崩溃。”
额哲作为蒙古的掌控者,治军作战的能力很高,政治素养低的可怜,以他远超常人的治军作战能力,很清楚的知道一支大军远征,需要耗费大量的辎重粮草。
但他没有想到,一场萨尔浒战役竟然掏空了明朝的国库。
范文程再次在晋商贡献的这张明朝精细舆图上,划了一条线:“山海关到大凌河虽然只有三百多里,但是以辽东边军的辎重储备,最多动用五万大军。”
“超过这个界限,不用咱们打,袁崇焕手里的辽东边军就会自己崩溃。”
范文程收起明朝舆图,说起了另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辽东边军的内部,军头林立,内斗十分的严重,再加上军纪败坏,军士不去杀良冒功已经算是精锐了。”
“更不要指望他们备战操练了,早就腐化成了一群兵油子,每次作战往往聚集十倍以上的兵力才敢正面面对女真八旗兵。”
“面对是敢面对了,至于能不能打的过,就是另一回事了。”
“明朝九边的三十万边军,真正能打仗的只有两支,一支是袁崇焕的家丁亲军关宁铁骑,另外一支就是曹文诏整顿出来的一支使用新式鸟铳的曹家军了。”
“即便是仅次于关宁铁骑的曹家军,在平坦的辽东,能够以七倍的兵力对抗女真八旗兵已经很不错了。”
说到这里,额哲明白范文程是什么意思了,就算是袁崇焕想要收复辽东,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辎重粮草。
这一次的远征只是来了一部分女真八旗兵,辽东还有多达三万的八旗兵,人数更多的汉八旗,以及随时可以过去支援的五万蒙八旗。
单是三万八旗兵,就需要三十万边军。
骁勇善战的五万蒙八旗在平坦的辽东,对抗四十万明朝边军,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
不算人数最多的汉八旗,明朝军队对抗三万八旗兵和五万蒙八旗,就需要七十万大军。
以明朝辽东边军现在的辎重保障,最多可以出动五万大军。
七十万和五万之间庞大的战略鸿沟,纵是十个袁崇焕也难能收服了辽东。
范文程促成这一次针对沙俄西伯利亚的远征,还有一个目的,明摆着告诉袁崇焕,女真腹地已经空虚了,只敢固守不敢进攻。
就问你敢不敢重启大凌河堡战略。
不敢?
等到女真征服了中西伯利亚,疆土已经不亚于大明了,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敢。
范文程便是要利用这一次大凌河堡战略,彻底耗光明军最后的精锐,彻底打烂明军的战意,从此需要二十倍,甚至三十倍的兵力,才敢正面对抗八旗兵。
这便是阳谋。
网址:
第二百五十章 国运之战
坐在车厢里一直没说话的大贝勒代善,突然说了一句:“范先生这番话有些避重就轻的意思,明朝的军队当然打不过八旗子弟,但这和远征中西伯利亚,毫无关联吧。”
范文程知道大贝勒代善会有疑问,再次说了一句话,却让大贝勒代善和额哲心里更加不理解了。
“这是一场国运之战。”
国运之战?
你当这里是富庶的江南,打下这里就能让明朝灭亡,女真就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范文程知道大贝勒代善和额哲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不只是他们俩,天下能有这等战略眼光的国士,寥寥几人而已。
范文程只能用最平实的语言,解释这一次远征西伯利亚的真正国策:“大汗准备称帝,这件事想必两位都是知道的。”
“女真建国以后,会有五省。”
“贝海儿省,土地膏腴,种植大量的土豆以后,就是大清帝国的塞上江南。”
“帝国粮仓。”
“蒙古省,民风彪悍,拥有上百万蒙古子民,每个蒙古子民从小都是在马背上长大,骁勇善战。”
“帝国兵仓。”
“东西伯利亚省,疆土广袤,拥有大量的铁矿,铜矿,金矿,银矿。”
“帝国矿仓。”
“中西伯利亚省,疆土同样是广袤,多是高台地和森林,拥有西洋和远东最为丰厚的裘皮和木材。”
“帝国钱仓。”
范文程说的很平淡,为了这个足以开创一个强盛帝国的国策,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耗费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
为了勘察人迹罕至的东西伯利亚,死亡的雄库鲁都快有五百人了。
大贝勒代善和额哲听了这段平淡的语言,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了,有了这四大仓,立国称帝也就指日可待了。
范文程的国士之策远远不止这些,他要争来的国运,是彻底压过明朝的国运:“远东和西洋之间最为繁华的一条商路,应该就是丝绸之路了。”
“但这条丝绸之路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垄断了东西方的商贸,赚取了难以想象的利益,现在正处于最为强大的巅峰。”
“英格兰和佛郎机才会先后出海,希望从海上找到一条通往远东的商路,不过英格兰人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绕过奥斯曼帝国,在沙俄的莫斯科成了莫斯科公司,希望从北方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
范文程突然闭上了眼睛,轻描淡写的说道:“只要攻占了中西伯利亚,就打通西洋和远东的商贸通道。”
“再建了一条丝绸之路。”
范文程这句话说的轻描淡写,落在大贝勒代善和额哲的耳朵里,却让两人久久说不出话来。
筹划了四大仓国策,范文程在两人心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里荀彧的高度。
现在看来,范文程是女真的诸葛亮!
皇太极那张始终脸色如常的面孔,也多了几分笑意,只要完成范文程制定的国策,他皇太极就可以比肩秦皇汉武。
国策是有了,但是想要完成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沙俄在欧罗巴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尤其是哥萨克骑兵几乎是横扫欧罗巴,地位相当于横扫远东的八旗兵。
哥萨克骑兵也有一部分鞑靼血统,额哲对于这些占据了西波尔的强大骑兵,有着很深的了解:“哥萨克骑兵占据中西伯利亚多年,对于这里山川地貌比咱们熟悉多了。”
“想要吃下中西伯利亚,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范文程明白额哲的意思,但他的眼光只是局限于军事了。
军事只是完成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却不是唯一途径。
范文程继续轻描淡写的说道:“哥萨克骑兵,只不过是一群不愿意成为农奴的贫民,他们很缺钱,更缺地位。”
“大汗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银子和地位,难啃的哥萨克骑兵将会成为一支哥萨克八旗,成为大汗横扫明朝最锋利的长刀。”
明朝面对远东最强大的八旗兵,已经够惨了,在范文程的谋划下,又诓骗来了欧罗巴最强大的哥萨克骑兵。
额哲在心里忍不住为崇祯默哀了。
额哲也体会到了拥有一位国士的可怕之处,本来需要耗费很大代价才能完成的国运之战,在范文程一计计谋划下,不仅没有消减实力,反而极大的增强了实力。
难怪《三国志通俗演义》里,刘备三顾茅庐也要请诸葛亮出山。
要是换了他额哲,第一回见不到诸葛亮,直接给他一刀了事。
范文程轻描淡写的说完这些,足以让后辈翻来覆去不停研读的国策,视线投向了额哲:“不过在这以前,还要请额驸挑选八百名勇士,正面击溃一支哥萨克骑兵。”
“要让这些蛮夷见识到女真的实力,不然,银子引来的只是一群养不熟的狼狈。”
额哲听到这些话,莫名的有些羞愧,他刚才一直在范文程,没想到范文程却把头功交给了他。
范文程扶住了要行礼的额哲:“如果没记错的话,额驸很喜欢大汗赏赐的三国演义,应该记得七擒孟获的故事。”
说起三国演义,额哲来了很大的兴致:“当然记得,里面的诸葛亮和范先生一样睿智”
还没说完,范文程打断了他的话:“额驸有幸看过三国演义,哥萨克骑兵应该没那个荣幸了。”
“辎重车上为额驸准备了八百副藤甲,额驸离开的时候,可以让勇士们穿上藤甲。”
这一次,范文程再怎么阻拦,额哲还是对他行了草原上对待尊贵客人的礼节。
这时,一名三等侍卫骑着辽东大马来到了马车旁边,禀报道:“大汗,前方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座蛮夷的营地。”
额哲哈哈大笑一声,掀开厚重的车帘走了出去,准备让那些罗刹尝一尝草原弯刀的锋利。
大贝勒代善冷不丁的问了一句:“挑选一支八旗子弟,应该更加稳妥吧。”
范文程却是笑了:“两个字。”
“人心。”
“当年成吉思汗给罗刹蛮夷们留下的恐惧,已经刻进骨子里,这一次就是利用成吉思汗的余威,告诉这些罗刹蛮夷。”
“黄祸,又来了。”
灯笔
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方的新式学堂
女真吞下中西伯利亚以后,想要彻底整合五省的实力,大概需要十年的时间。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就看谁更快了。
朱舜推动的蒸汽时代,随着人才厚度的不断增加,进程越来越快了。
寒风呼啸。
潮河岸边下起了大雪。
水道凝结成了厚实的坚冰,阻碍了水塔运输系统的使用。
倒也不碍事,砸开坚冰,保持水道里的河水快速流动就行。
朱舜站在潮河岸边,目送一艘四百料大商船离开,通过京杭大运河转运到大沽口。
从大沽口出海,航向松江府。
松江府的朱四海一直在享受大兄给他带来的技术红利,一处规模不大只够自己用的水泥厂,已经搭建好了。
储存了几个月的水泥,朱四海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开始以混凝土和钢筋为主要材料,建造一家近代干船坞。
钢铁蒸汽机船动辄就是几百吨的重量,铆接好了怎么下水,是个大难题。
大明的清河船厂这些大船厂,制造的木头福船广船下水,一般都是用铺枕木的方式。
枕木下海的方式,倒是也能用在钢铁海船上,但是有太多的掣肘和弊端。
近代干船坞的建造,就势在必行了,也是制造钢铁蒸汽机船重要的前置条件之一。
朱四海一方面烧制水泥,储备干船坞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另一方面大把的撒银子,通过香山澳炮厂接触了和兰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招募西洋学者。
明码标价的告诉西洋人,‘请’来一位西洋学者,就给一千两白银。
松江府不是顺天府,朱四海没有皇帝的支持,更没有官僚乡绅的背书,不敢轻易开办新学。
研究蒸汽机船需要大量的西学人才,自己办不了,那就从欧罗巴‘请’来一位位西洋学者。
欧罗巴积攒了不知多少年人才厚度,培养出来的西洋学者,让朱四海捡了便宜。
佛郎机、和兰、英格兰这些国家,都是依靠贩卖奴隶起家的,对于这种事情熟门熟路。
不同的是,以前是贩卖黑色奴隶,现在要贩卖欧罗巴的白色奴隶。
这些欧罗巴人刚开始还准备拒绝,听到一千两白银的天价,还是最低价,西洋学者的地位越高学识越是出色,价钱也会更高。
欧罗巴人的眼睛里全剩下了贪婪两个字。
香山澳炮厂的一位佛郎机商人,甚至在私底下找过朱四海以后,说了一句,只要给他一万两白银。
欧罗巴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都能运到松江府。
朱四海以前听大兄念叨过伽利略这个名字,说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