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碾机已经改造好了,一台台碾机和配套的齿轮连杆,以及蒸汽机,通过水路运到了三家矿石蒸汽工厂。

    朱舜回到京师大学堂,准备亲自带着一批天才学子们攻克蒸汽锤。

    相隔一个多月,回到京师大学堂,让他没想到的是,蒸汽锤已经被六弟子毕明珪发明了。

    顺着游廊来到6号实验小院,6号实验小院改造的如同2号实验小院,整体大致就是一座蒸汽厂房。

    在蒸汽厂房角落建造了一间锅炉房,通过一根铁管把蒸汽输送到中间,中间摆放着一台蒸汽锤。

    蒸汽锤高约2m,由冲击体、砧座、汽缸、活塞杆、导向键构成。

    外观很像纽可门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的结合体。

    身穿一袭素色长衫的毕明珪,看见朱舜走进了6号实验小院,放下手里的改进图纸,走了过去:“恩师。”

    朱舜扶起行礼的毕明珪,径直走向了中间的蒸汽锤:“启动蒸汽锤。”

    6号实验小院还有一批天才学子,恭敬行礼过后,兴奋的站在旁边。

    这台蒸汽锤可是他们参与设计的,山长亲自过来观看了,心里抑制不住的出现了一抹子欣喜和兴奋。

    毕明珪示意一名天才学子去烧锅炉,随着锅炉房冒出一股股浓烟,蒸汽通过铁管输送到蒸汽锤的汽缸。

    在蒸汽的带动下,汽缸活塞带动活塞杆,活塞杆带动冲击体,开始做上下往复运动。

    “嘭!”

    冲击体瞬间砸在砧座上,由于是坚硬的青石盘制作的砧座,没有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只有一声沉闷的闷响。

    为了防止冲击体转动,设计了一种导向键,由导向键控制蒸汽锤的方向。

    蒸汽锤的使用演示过后,毕明珪拿出了一份报表交给了朱舜。

    朱舜接过来报表,开始查看蒸汽锤的各项数据。

    冲击体重量:8吨。

    冲程:1.5m。

    速度:40r/min。

    冲击力:48吨。

    朱舜看到48吨的冲击力,很满意这个数据,再是坚硬的矿石,在48吨力量的冲击下,也只能粉身碎骨了。

    速度也超过了朱舜的预料,达到了每分钟40次。

    现在还没研究出特种钢材,只是利用普通的钢铁锻造活塞连杆,速度过快,很容易造成钢材的断裂。

    为了这个40次,毕明珪应该没少费脑子。

    蒸汽锤已经发明了,朱舜让人把设计图纸送到了陈衢手里,让他尽快打造出来一批蒸汽锤送到矿石蒸汽工厂。

    毕明珪发明的蒸汽锤,除了这种专门给矿石蒸汽工厂使用的重型蒸汽锤,还有一种轻型蒸汽锤。

    毕明珪引着朱舜来到厂房的另一边,这里也有一台蒸汽锤,只不过冲击体要小的多,只有0.5吨。

    打开锅炉房的送气阀,这台轻型蒸汽锤开始运转。

    轻型蒸汽锤让朱舜见识到了电动小马达式的运动。

    0.5吨重的蒸汽锤,在蒸汽的推动下,‘哒哒哒’不停的砸在砧座上,达到了惊人的100r/min。

    几乎就相当于一秒钟撞击两下,速度快到朱舜都快看不清蒸汽锤的形状了,留下了一连串的运动轨迹。

    这个才是蒸汽锤作为工业母机的真正作用。

    大明的工坊锻造任何甲胄武器,都要不停的敲打,这种敲打只能是由铁匠凭借自身的力量敲打,一分钟敲打四五次已经很快了。

    敲打一段时间,还要停下来休息。

    蒸汽锤不知疲倦也不用休息,只要锅炉房提供蒸汽,正能一直敲打下去,速度还达到了惊人的100r/min。

    还有关键的一点,锤子的重量。

    铁匠手里的锤子,最多不过几十斤。

    轻型蒸汽锤说是轻型,那是相比较重达8吨的重型蒸汽锤,冲击体0.5吨的重量,换算成斤。

    一千斤。

    一个几十斤,每分钟捶击四五次。

    一个上千斤,每分钟捶击一百次。

    蒸汽锤给锻造行业带来的变革,绝对是颠覆性的。

    有了蒸汽锤这种工业母机的发明,北平机械局锻造蒸汽机和各种新式机械的速度,又将提升一个台阶。

    朱舜手里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保守估计,三个月才能锻造一台的第二代蒸汽机,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就能锻造好了。

    随着矿石蒸汽工厂的建立,蒸汽机的缺口会越来越大,有了蒸汽锤正好解决了蒸汽机锻造过慢的弊端。

    不只是蒸汽机,有了第一台人工锻造的蒸汽锤,通过这第一台蒸汽锤,以后锻造蒸汽锤的速度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了。

    这便是工业母机的作用。

    半个月过后。

    整体用水泥建造的石膏蒸汽工厂,正式竣工了。

    配套的水塔运输系统,火药爆破,蒸汽锤,碾机等设施也已经安装完毕。

    朱舜和三位勋贵,西法党人,以及一大批京师大学堂的天才学子,站在不远处的高坡上,观看大明第一家矿石工厂的首次运转。

    随着蒸汽机源源不断的抽水,水塔里河水通过第一出水口涌进了混凝土建造的水道。

    混凝土所用的砂子,朱舜让水泥厂的匠人直接就地取材,在潮河边建造了一家河砂工厂,利用遍地都是的河砂。

    随着河水汹涌的冲过去,一条波光粼粼的水流,划起了一道漂亮的弧线从水塔穿过矿石工厂,最后汇入潮河。

    爆破组经过一个半月的紧急摸索,已经初步掌握了定点爆破,经过测量计算出来的爆破点,埋好了大量的火药。

    爆破组的匠人全部撤到了安全距离,由爆破组管事亲手点燃了引线。

    “轰!轰!”

    随着一阵爆炸声过后,石膏矿山附近弥漫了大量的灰尘,矿山的山体上明显缺了一大块,大量的矿石落在山体下面。

    等到矿石坠落的差不多,上百名匠人带着藤帽,开始挑拣矿石,把石膏矿石通过水道运到水道下游的破碎组。

    两位伯爷和一位侯爷的家里,也有一些矿山,经常去巡查矿山的开采情况。

    匠人们一般都是用人力捶打,一点一点的开采矿石,什么时候见到过这样的开采方式。

    脑子里立刻浮现了朱舜说过的两个词。

    简单,粗暴。




第二百四十章 廉价瓷器买卖
    石膏矿石在破碎组经过破碎,匠人们用麻袋打包,通过水道运到最后的碾机组。

    在磨盘的碾动下,石膏矿石最终碾磨成粉料,打包成一袋袋的石膏粉送到秤房称重。

    在水道运输系统的沟通下,爆破组,破碎组,碾机组,形成了一条快捷高效的石膏粉生产线。

    石膏粉在众人眼里,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源源不断的堆积在库房里面。

    由账房们珠算过账目,通过潮河运到下游的水泥厂。

    两位伯爷和一位侯爷看着这条石膏粉生产线,一时间竟是理屈词穷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这前所未见的一幕。

    只能用一句太快了吧,表示心里复杂的情绪。

    新宁伯稍微好一些,毕竟家里的蒸汽木材厂生产木材的速度,也是快到了令人头皮发麻的地步。

    但木头和石头是两种概念,石头的坚硬程度远远超过木头。

    矿石的开采,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一点一点的敲打,这是大明子民人人都知道的常识。

    到了朱舜手里,竟然成批量的一堆一堆出产。

    新宁伯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只觉的面前的场景,给他大半辈子形成的认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怀远侯更是瞪大眼睛,在矿石蒸汽工厂里面跑来跑去,在这看看蒸汽锤是怎么破碎矿石,在那看看碾机是怎么把石块碾磨成粉料。

    要不是朱舜拦着他,怀远侯都要亲自去试上一把怎么爆破。

    爆破组最大的危险,不是爆破的过程,而是爆破以后矿石出现的松动。

    朱舜哪里敢让怀远侯去随时有可能掉下石块的矿山,赶紧让铁塔汉子拖住了怀远侯。

    在场所有人里,也就铁塔汉子能够拖住身材魁梧的怀远侯了。

    怀远侯前一段时间,瞧见朱舜身边的护卫这么虎背熊腰,饶有兴趣的切磋了几次。

    输惨了。

    知道打不过铁塔汉子,怀远侯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放弃了亲自爆破的念头。

    三座矿石蒸汽工厂是同时动工的,黏土蒸汽工厂和石灰石矿石工厂,也在今天正式投入生产了。

    兴安伯亲眼见识了朱舜曾经描述的场景,心里彻底放心了,准备找朱舜商量一二,能不能先把黏土蒸汽工厂的黏土提供给他。

    兴安伯矿山的黏土蒸汽工厂刚开始动工,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完不了工。

    兴安伯哪里还能再等一个多月的时间,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东林党和晋商,见到一分银子二十只瓷器的吃瘪表情。

    这一次,依旧是兴安伯还没有开口,朱舜主动提起了这茬:“伯爷,黏土蒸汽工厂生产的黏土,这个月全力供给伯爷的瓷器作坊。”

    “希望伯爷尽快把祖产重新建立起来吧。”

    兴安伯还是没有说些口头上的感谢,很亲昵的拍了拍朱舜这个晚辈的肩膀,骑上辽东大马急匆匆的赶了回去。

    新宁伯还要抽调大量的现银帮助兴安伯,也骑上辽东大马赶了回去。

    地位最高的怀远侯直接把银库的钥匙扔给了兴安伯,不舍得离开的继续待在这里,跑来跑去的观看吞吐出海量石膏料的蒸汽工厂。

    半个月后,立秋时节。

    兴安伯所在的黏土矿山附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大片大片的圆窑,一直在附近游荡的几名家丁,赶紧把这个情况禀告给了贾汉复。

    正在家里练习飞白书的贾汉复,淡淡的笑了笑,继续拿着湖笔练字。

    兴安伯终于狗急跳墙了,借助新宁伯和怀远侯的银子,做困兽犹斗了。

    区区两位勋贵,银子能有东林党和晋商多?

    不要说所有的东林党和晋商了,五大晋商随便拉出来一位,都比他们俩的银子多。

    新宁伯和怀远侯这两年确实赚了不少的银子,但是时间太短,哪里比的上积攒了多年家业的五大晋商。

    一个月以后。

    京城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批更加廉价的瓷器。

    一分银子二十只。

    贾汉复正躺在被窝里抱着小妾白日宣淫,听到管家在门外禀报的这个消息,脸色大变,当场就软了。

    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是否从此落下了病根,贾汉复胡乱穿了几件服饰,衣衫不整的冲了出去。

    贾汉复没去买卖瓷器的铺子,坐上轿子直奔兴安伯府的私窑。

    果不其然。

    贾汉复在私窑附近看到了熟悉的建筑,也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建筑。

    朱家建造的蒸汽工厂。

    站在黄土地上的贾汉复,踉踉跄跄的倒退几步,差点跌倒。

    呆呆的看着那座蒸汽工厂。

    贾汉复第一时间冲过来,是想搞清楚一件事。

    一分银子二十只,究竟是兴安伯借助新宁伯和怀远侯的银子,准备死磕到底。

    还是朱舜这个灾星又搞出了什么幺蛾子,可以让瓷器的价钱降低到一分银子二十只。

    贾汉复在听闻一分银子二十只的一瞬间,心里就有了一种不祥的猜测,怕是朱舜这个灾星又出手了。

    毕竟一分银子二十只的价钱太低了,远远超过了任何官僚乡绅承受的极限。

    但以朱舜的灾星程度,一分银子二十只的价钱,不仅不赔钱,还很有可能赚钱。

    贾汉复呆呆站立了长达一炷香的时间,脑袋里乱糟糟的想了很多事情,深吸一口气说道:“去吏部。”

    瞧见了蒸汽工厂,贾汉复就知道自己的仕途完了。

    坑了那么多的东林党人和晋商,不仅自己要完,座师贵为正三品的中枢重臣也要完了。

    贾汉复哪里还有心情在这里待着,赶紧大难到头各自飞。

    贾汉复也早早的想好了退路,前往顺圣川东城担任知县。

    京城官场谁不知道刘汉儒是个石头都要榨出二两油的贪官,主动去顺圣川西城担任知县,一定是那里有很大的油水,莫不是发现了隐秘的金矿银矿。

    贾汉复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了大量的银子,送给吏部文选司郎中。

    文选司负责天下官员的调动,给他送银子,就是为了从文选司郎中这里得到顺圣川东城的知县一职。

    等到贾汉复安排好后路,带着一家老小去‘富饶’的顺圣川东城上任了。

    顾侍郎这才得知一分银子二十只瓷器这件事。
1...107108109110111...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