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东岸人没有伤亡一人就顺利占领了沾化县城。该县的县令以及在去年叛乱中欠下过大顺血债的缙绅纷纷遁走,不过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他们留在城内的一些如丝帛布匹粮食牲畜之类的财物却很难全部带走,如今这些都被东岸人当做敌产没收了。

    牢里的犯人照例不问情由,一概释放;跟随而来的罗天生罗大科长则带着一帮手下开始卖力地招募志愿垦荒人员;挺身队的士卒们开始清点府库搜罗牲畜;骑兵大队则在城外警戒,所有人都秩序井然。因为做这一切实在是太熟悉了,都有了固定程序了。

    抓紧时间休息一下,马上我们又要出发了。副连长高善走过来拍了拍赞帕里尼的肩膀,将一个不知道哪里摸来的玉观音悄悄扔进了他的口袋:小马特奥没几年就快毕业了吧?我这个当叔叔的还没送过他礼物呢,嗯,听说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个他一定会很喜欢的。说完,吹着口哨慢慢踱远了。

    赞帕里尼左右看了看,确保没人看见他俩私藏战利品的举动后这才嘘了一口气,然后他整理了下衣着。朝城门外走去。他们陆军的职责是为了清除城内可能存在的抵抗分子。同时也是为了监督挺身队有没有什么违反军纪的劣迹。如今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也该撤出去了。

    由于山东境内的清军基本上都已经聚集到了烟台堡附近,如今别说别的府了,就是济南府也只有济南城内有个千余名清军,其余地方怕是半个兵丁也无,主要靠缙绅地主武装撑场面了。而那些地主武装的战斗力,不是东岸人看不起,实在是他们自己太渣了。水平甚至还比不过眼下沾化城里东岸人这支组建还没多久的挺身队1518中队呢。至少挺身队的士兵们营养充足训练正常,也能按时领饷,时间越长他们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因此,东岸人大摇大摆地在沾化城里折腾,根本不担心附近有不开眼的清军过来骚扰。

    眼下陕西战局正进入到关键时刻,清军只要再加把劲,差不多就能彻底摧毁李闯的抵抗意志,收获决定北方命运的一战的胜利。击败李闯后,剩下的各路人马皆不足为惧,除了张献忠的大西军还稍微有点能拉得出手的部队外。南明的军队根本就不堪战,占领南京指日可待。因此。此时北方清军主力除了小部分留在豫西继续清剿地方残余大顺武装外,主力二十多万人基本已经尽数集结在了陕北以及潼关外,广阔的近畿(河北)山东河南大部山西大部除了天津外压根就没几个兵,因此,摆在东岸人面前的是何等的一片开阔地啊,他们只恨自己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搅和。

    天津是清军重镇,驻有满蒙八旗部队,较为精锐,当然炮灰武装也不少,算是离东岸人最近的一个威胁了。不过参谋们一致判断清军不会调动这里的部队去任何地方,这支部队就是为了拱卫北京的。当初大顺在河南发起的攻势何等凌厉,满清也只是从各处调兵,却从来没动过天津的这支部队。锦州的清军同理,自从清军入关后,他们将原本设在沈阳的很多铸炮场铁匠铺(制作盔甲)都陆续迁移到了锦州,算是清廷控制区内难得的工业重镇了,因此也驻有满蒙八旗防守。同样,这里的兵也不会轻易调动。

    这么一分析下来,满清在这附近还真是无可用之兵了。这片广大区域内的原本存在着的接近七万人的机动兵力全被豪格带去了烟台,除去部分在中途护送粮草以及分驻青州莱州以及登州重要据点的部队外,烟台城下足足摆了近六万人。即便如今迭经大战,也还剩下了五万人左右,而牵制他们的东岸军队却只有区区四千余人和一座棱堡。

    眼下烟台城外的清军应该已经知道了东岸军队分兵的消息,而且他们多半28号上午就知道了,不过东岸船队一晚上就航行出去了70多海里,这个距离对清军步卒里说要走一个星期,即便是马队也要走两三天,要想追上显然不现实。因此,眼下正在沾化县城内搬运东西与人口的东岸人暂时还不用太过担心,即便豪格当场从烟台撤军,步队走到这差不多要一个多月,马队也要十来天,根本不用担心。更何况他根本不知道东岸人去了哪里,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东岸人又要故技重施,袭击那些采石场。而且,他们敢不敢撤军还是个问题呢,莫茗倾向于认为清军可能会调一部分八旗或蒙古马队往济南,不过谁在乎呢?反正我们也不准备在这里久留。

    东岸人在这座小小的县城里只缴获到了少得可怜的一千多石粮食四千多两银子几十头牲畜以及一些丝帛书籍之类的玩意儿。除此之外,还有数目多达五百余人志愿垦荒队伍。说实话,这个数字还是让莫茗有些惊讶的,因为去年年底东岸人在胶州只招到了寥寥百余人,和现在一比差距还是很大的。看来如今即便是相对富裕的济南府的老百姓生活也不咋样啊,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里,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断了炊了。

    济南方大猷催课甚急,烟台城下的数万清军消耗甚巨,接下来一段日子内,山东老百姓的日子还会更加难过。这无疑会逼很多刚刚从贼巢里跑回来的百姓再度上山落草。使得山东的社会生产秩序始终得不到有效恢复。严重制约了清廷的下一步行动。

    其实这也是好事,烟台地区的豪格应当已经放弃了攻克烟台堡的打算。看他的路数,摆明了是要在烟台堡附近挖长壕筑长围,削弱东岸这个宝贵的陆上前进基地的作用,乃至使其彻底废弃。这样一来,烟台堡也就和那些海外小岛没啥区别了,价值大减。而且,接下来清军会不会在登莱二府实行迁界禁海。以和东岸人长期对抗呢?这个谁也不知道!莫茗只知道趁着现在能捞一点人是一点,不过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要,毕竟粮食也不丰足么。招募的人员首选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其次要年轻,最后最好还要自愿,不然弄过去也是个麻烦事。

    4月3日,留下500名军夫往停泊在海面上的船队输送物资人员后,已经在沾化县城内盘桓了一天的东岸大军再次出发。他们转向南方后快速行军了大半天,然后便在太阳落山前抵达了滨州城下。滨州城头原本有一些清军兵将,不过在看到东岸大军拉出了几门火炮后。这帮人立刻一哄而散,直接从南门溜走了。就这样。东岸人再次兵不血刃地占据了这座州城,轻松得就如同一场武装行军——事实上也差不多。

    由于今天已经是东岸人登陆的第五天了,很多消息灵通的缙绅早就收拾细软一走而空,因此东岸人在城内的收获同样很可怜。堂堂一座州城,仅仅收获了一千七百多石粮食五百石黑豆百来头骡马,以及少量银两绢茶。同时,招募人员的行动也进行得比较顺利,仅仅一儿晚上的功夫,东岸人就招募到了近千人。这些人同样是苦于清廷课税,在本地也活不下去了,因此干脆跟着这帮来历不明的海寇出海垦荒去。再差也不过就是一死么,怕什么!

    从4月4日接下来的五天内,东岸大军在济南府东北部的这片区域内纵横驰骋,连续攻克了武定州蒲台利津三州县,最后于4月8日晚间抵达了利津县外海,与已经南下移动至此处的船队汇合。接下来往船上转运物资人员和牲畜的行动又持续了整整两天,一直到11日上午才正式宣告结束。

    而此时,距离东岸人登陆沾化外海已经整整过去十二天了,也就在这天上午,行动得最快的一支清军部队也才刚刚抵达附近。这支以从烟台堡地区撤下来的绿营董学礼部位主干夹杂了一些杂牌武装的清军部队倒是捡了个便宜,他们在东岸人撤退后顺利收复了利津县城。可以预见,他们接下来还将继续收复蒲台武定州滨州沾化等四州县,运气着实是不错的。

    事实上莫茗本人对清军赶来的速度还是比较惊讶的,对他们能凑出这将近三千人也比较意外。因为他们得到消息就要两三天时间,然后商议对策动员部队筹集物资,再出征到滨州一带,12天的时间真心是非常高效了。不过莫茗也对这部清军的实力嗤之以鼻,三千人都不足,军械服装也乱七八糟,看起来其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估计他们是绝对不敢与东岸人硬碰的。

    在派出两艘蒸汽机帆船一艘笛型运输船运送物资返回后,东岸军队乘坐剩下的五艘舰船离开了莱州湾,向北进入了渤海湾内,并于4月13日航行至海河入海口的大沽附近。此时,东岸海军舰队的两艘炮舰两艘武装运输舰大发神威,一举击沉了十余艘清军小型舰船,将清廷为数不多的海军宝贝疙瘩损毁了不少。由于大沽重要的地理位置,天津驻军的蒙古马队很快赶来,不过此时东岸舰队已经悄然远去。

    4月15日,东岸舰队出现在永平府滦州乐亭县外海。在派出小股部队花费一天半时间登陆成功后,由本地抓着的向导带路,东岸军队举着火把连夜赶路,并于17日午时推进至乐亭县城下。略显疲倦的东岸士兵们士气还算高昂,他们拉开了大炮,花了半天时间直接轰开了城墙。接下来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东岸士兵大掠县城并处死了一批捕获的清廷官员后,休息了一晚。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战利品与部分志愿人员离开了县城,朝海边走去。而此时,离乐亭县最近的一支清军主力才刚刚整队完毕,准备从迁安往乐亭进发,相信等他们赶到此地的时候东岸人早已远遁多时。




第二百十三章 福尔摩沙来客(一)
    卡斯特利库号缓慢行驶在碧蓝的海面上,今天天气不错,4月中下旬的海风吹拂起来相当舒爽。现在东亚这片海面上的风向已经由呼啸的北风逐渐转成了温和的南风,这非常有利于船只向北方进行各类探险活动。

    这不,从巴达维亚赶到福尔摩沙的两艘武装商船卡斯特利库号与布雷根斯号眼下就在进行这种探险活动。他们两个星期前抵达了热兰遮城,交卸一批物资弹药后略略休息了几天,然后两艘船便拔锚离开了福尔摩沙,继续向北进行探险。

    探险船队由几年前曾经抵达国会之地和公司之地(择捉岛和得抚岛)的弗里斯船长率领,他们的主要任务自然不是再去寻找什么金银岛之类的无厘头任务——这已经降为次要任务了,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东岸人在耶索之地上占据着的城市。如果这个城市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它将是一个对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来说威胁不小的城市,因为船队从这里出发将可以很轻易地威胁到荷兰人在福尔摩沙和日本两地的贸易。东印度公司的范迪门总督相当担心,在公司财政状况日渐不佳本土董事会对其日益不满的今天,福尔摩沙日本的贸易已经成了公司内部极其稳定的现金奶牛。范迪门不容许这两头奶牛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便有了此刻弗里斯船长的北上探索行动。

    船队沿着熟悉的航线,从日本东部沿海地带北上,穿越弗里斯海峡(择捉岛与得抚岛之间的水道)后向西进入了鄂霍次克海。这段海域弗里斯船长比较熟悉,上次探险的时候他几乎就把这里都走了个便,因此他轻车熟路地越过了阿尼瓦角,进入了阿尼瓦湾。

    前方远远出现了陆地的轮廓,弗里斯船长举着望远镜望去,到处是密密麻麻的高大森林,粗壮的树木到处都是。森林边缘不时有鹿群跑出。让弗里斯船长心中一动。这里倒是个夏季捕猎的好地方,如果公司能够在这里设立一个据点,征服或者雇佣当地的土人猎取鹿群,然后收购他们的皮毛的话,这多半是一笔好生意。而且中国人似乎对鹿身上的一些其他的奇奇怪怪的部件也很热衷,拿去和他们交易的话那也能大赚一笔。

    船长,我们发现了两艘船只!不。是三艘!瞭望台上的瞭望手用他那带着浓重萨克森口音的荷兰语大声呼喊了起来。

    什么?!弗里斯船长一惊,然后冲出了舰桥,一口气爬上了艉楼三层枪炮甲板上。此时不用望远镜他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西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三艘船只。三艘船呈一个倒三角形队列,航速不是很快,大约在4节左右。前面两艘是三桅风帆船。前桅中桅悬挂着横帆,后桅纵帆,但奇怪的是船只舯部还有一个不断冒着黑烟的大烟囱,让弗里斯船长看了莫名其妙。最后一艘船只则是荷兰人相当熟悉的笛型船,看样子比自己手下的这两艘船要大一些,但也大不到哪去。

    对方的船只显然也已经发现了弗里斯船长等人,他们调整了航向。两艘吞吐着黑烟的奇怪船只直往这边冲了过来。而那艘笛型船则没有过来,它继续慢悠悠地向东北方向行驶着,船身吃水也很深,看样子是满载货物。难道他们在那边也有港口?弗里斯船长的脑海里闪过了这个疑问。

    不过已经没有太多时间让他思考了。两艘悬挂着华夏东岸共和国旗帜的奇怪船只以78节的高速航行了过来,他们顺着海面上吹拂着的西南风,不过速度却不可思议地快,上帝,什么时候这些船能够在这种级别的风速下以7节以上的高航速行驶的了?弗里斯船长心里有些震惊。但他却也没把正事忘了。

    在他的指挥下,卡斯特利库号布雷根斯号武装商船上的水手们纷纷扯掉了火炮的炮衣,然后搬运弹药调整火炮,做好了一切开火的准备。而航海长们也在努力地调整着船只的航向,准备随时抢占上风。

    双方距离在快速接近着,当相距还有不到三海里的时候,对方的两艘船降下了部分风帆。减慢了前进的速度,这让弗里斯船长有些疑惑,难道他们不准备和我们交战了?

    在继续前进了一会儿后,对方最前面的那艘船上放下了一个小艇。然后奋力朝卡斯特利库号划了过来。弗里斯船长让手下们不要进行攻击,他决定和对方过来的人先谈一谈再说。

    两名东岸使者很快被水手长拉上了卡斯特利库号的甲板。登上甲板的是两名年轻人,而前面一位穿着天蓝色制服的人似乎才是话事人。只见他打量了一下卡斯特利库号的甲板,然后又看了眼拉他上来的穿得破破烂烂的水手长后,才用略带西班牙口音的法语说道:我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海军少尉胡安,我需要一位绅士来和我进行对话。

    水手长涨红着脸让到了一边,他觉得自己被羞辱了。弗里斯船长闻言从舰桥上走了下来,在一帮军官或水手的簇拥下来到了这位年轻人身前,同样用法语说道:我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东印度公司的冒险家,马丁盖利茨松弗里斯船长,以后你会对这个名字保持敬意的。现在,傲慢的东岸人,请说出你的来意。

    很好,我也不喜欢浪费时间。胡安少尉收回四处观察的眼神,然后集中到弗里斯船长身上,说道:很遗憾,弗里斯船长,这里已经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的领海。贵公司的船只未经许可就进入到了我国的领海,这是一种极大的冒犯,请你们立刻离开。也请你们不要再进入这片海域,因为这并不安全,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

    这真荒谬,上次我来这里时这里还只有一些野蛮人,从没有任何来自文明世界的国家或组织对这里宣称主权。弗里斯船长不满地说道,这里是公海!任何船只都可以自由航行的公海!你们无法对这里宣称主权,这里根本就没有你们东岸人的城市港口或任何设施!

    但是现在有了。胡安少尉不容置疑地说道,这里有我们的城市,有我们的港口,有我们的人民,同时也有我们的舰队!请你们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做出破坏贵公司和我方关系的不智之举,这并没有任何好处。去年上半年贵公司和我国政府刚刚签署备忘录,按照此精神,双方的船只或人员应保持极大克制,不能随意做出破坏挑衅侮辱或针对性的不友好举动。弗里斯船长,希望你不要公然破坏贵公司的信誉。

    弗里斯船长有些沉默了。事实上他在几个月前的一艘通信船带来的大量公司文件中,确实看到过这么一条。那个从本土赶过来的代表公司理事会众股东们的信使还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当时在场的还有范迪门总督以及东印度群岛事务委员会的诸位先生们。别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怎么样弗里斯船长不清楚,但他很清楚范迪门总督对本土公司高层与东岸人签署的这个备忘录极其不满,他甚至认为这是背叛。就如同当年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将英国人打得节节败退,而本土却突然与英国人签署停战协议,然后还特地派人到远东来知会一样,都引起了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总督和高级官员们的不满。

    不过这次和上一次有些区别。上一次荷兰人在东印度大占上风,英国人根本站不住脚,结果本土却派人来宣布与英国佬停战,同时还要和英国人共同出人出船组建一个联合舰队,共同维护东印度群岛的秩序。这份协议让巴达维亚的诸位先生们非常不解,大家的抵触情绪相当严重,执行协议时阳奉阴违,使用各种小手段阴招极力排挤英国人。

    其实弗里斯船长很能理解这其中各方的想法。本土当时正面临西班牙人的严重威胁,政府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恶化与英国人的关系,因此急于与英国人签订一个和平甚至联盟协议。不过远东的诸位先生们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在这里和英国人厮杀了很多年,目前已经占了极大的上风,并且也已经将大部分香料产地控制在了自己手里。但是本土突然告诉他们与英国佬立刻停战,并且还要划分三分之一的香料份额给英国人带回欧洲售卖,不光如此,他们甚至还要和那些讨厌的敌人结成联盟组建联合舰队,这怎么可以!

    因此,东印度群岛事务委员会的诸位先生们当时就群情汹汹,开口极力反对,让本土过来的特使狼狈不堪。后来特使也花费了极大的时间与精力,好不容易才说服这些先生们勉强同意与英国人合作。



第二百十四章 福尔摩沙来客(二)
    不过和上次事件相比,这次事情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这一次东印度群岛事务委员会的诸位先生们的意见就很不一致了,特别是在那些了解东岸共和国海军第二舰队实力,以及他们和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勾结在一起的事实的委员们看来,与东岸人进入敌对状态是不明智的,这会造成很多财务上的沉重负担。

    更糟糕的是,如果东岸人的舰队离开港口,进入茫茫大海的话,他们可以很从容地在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海域好望角附近海域等荷兰船只经常行走的地方进行伏击,满载香料的笛型船速度并不够快,一旦被他们捕捉到就基本可以宣判死刑。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地区的大船还不到60艘,其他的都是一些近海戎克船,那么难道还要为这些商船配备护航战舰?这得需要多大的成本?而且究竟要几艘战舰才能够有效抵挡东岸人的那种装备了66门火炮的强大战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有这种战舰吗?远东地区的专业战舰又有几艘?答案显然是令人失望的。

    一旦有荷兰香料船被大量击沉,这个损失就是巨大的,没人可以为此承担责任。虽然荷兰人也可以报复袭击东岸人的商船,但一则是他们的商船数量少伏击不容易,二是东岸人实行了集中护航制度,袭击的成本也相当高昂。

    那么,既然东岸人已经许诺不试图进入班达海或马六甲海峡等荷兰人着紧的地方,那么双方之间就没什么不可以谈的。双方可以回到以前那种相对和平的状态上来,这样也会确保一些荷兰船只不会在大海上莫名其妙地消失,不是吗?
1...213214215216217...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