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不过这也就是东岸人才能这么奢侈。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纯靠手工打制的盔甲的成本是惊人的,任何一只部队如果有两三成的人拥有铁甲的话就堪称精锐了。而这多半还是一些锁甲,如果是东岸这种轻便的全身板甲的话,在欧洲也只有贵族和骑士才玩得起,而且质量上还多半不如东岸人的。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东岸共和国拥有的强大生产力才能给前线士兵们配备上如此奢侈的装备,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清军必须用血肉才能填平的科技的力量!
战斗就是如此轻松!104连的副连长高善原本一直紧绷着的精神也略微放松了一些,任何冲到城下的清军都要面对左右以及前方三个方向的打击,而城下又没有任何能够隐蔽的地方,因此很快就死伤殆尽。东岸陆军甚至都没出手,光靠炮兵挺身队的那帮刚刚学会射箭没几天的蹩脚弓箭手以及部分鸟铳手就将清军击退,实在是太轻松了。
第二波清军与溃退的清军迎头相撞,他们在狭窄的正面战场上顿时乱成了一团,被东岸炮兵们逮住机会一顿猛轰。在给予他们重大杀伤后,这两波清军干脆并做一波,一起向后溃退了,让城头上的东岸人看了哈哈大笑。
清军在这次攻势中前后共死伤了约六百人,而作为他们对手的东岸人的伤亡呢?除了五人被清军弓箭击中外(两人死亡),就只有一个因为使用了劣质火铳炸膛而重伤的士兵
第二百十章 血肉磨坊(九)
也许是清军不容许自己战无不胜的威名被玷污,也许是他们真的不能在烟台堡下拖延太久,总之他们在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再次出动了大批部队。这次他们的人数和之前差不多,大约为一千五百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些用木头打制的盾车,这种盾车体型不大,但却能为士兵们提供一定的遮护。尤其是其正面防护能力较强,能够扛住枪弹的射击,不过这种盾车在东岸的棱堡体系下多少显得有点鸡肋,因为他们显然无法防护来自侧面的打击。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能要求太多了,能提供一点是一点吧。于是,大群清军缩在盾车的背后,推着盾车往前冲。而在盾车的两侧,还有一些举着大盾的清军士兵,这是为了防护来自侧面的袭击。有了盾车的防护,清军虽然行进速度稍慢,但伤亡确实减少了一些。因为一些长距离的跳弹已经无法对他们造成有效打击了,以前这种已经处在强弩之末的跳弹依然能够夺走大批清军士兵们的生命,但现在他们显然安全了不少。
在被击毁了三辆盾车后,剩下的七八辆盾车陆续冲到了城下。此时烟台堡甲乙两个城楼处炮弹弓箭铅弹横飞,尤其是两侧打过来的葡萄弹和凌空爆炸的开花弹,清军根本没法防御。他们手中的大盾只能防一防弓箭,在五六十米范围内连铅弹都防不住,就更别提那些四散飞舞的炮弹破片以及葡萄弹了。不过饶是这样,这群清军仍然顽强地冲到了烟台堡城下。然后扛着云梯的辅兵将其搭上了城墙。
大群清军战兵手执短兵器刚从盾车后钻出来。只听轰!轰!的爆炸声连绵不绝。城头扔下了密密麻麻的手掷炸弹。这些爆炸的炸弹首先将无甲的辅兵炸得哭爹喊娘,然后一些离爆炸点较近的清军战兵也被炸死炸伤了不少。一些油罐子也被从城头上扔在清军盾车上,紧接而至的火箭将其迅速点燃,清军顿时躲藏不住,纷纷从盾车后现出身形。城头上的东岸士兵见状抓住机会,鸟铳弓箭齐发,清军成片地倒下。
不过清军也抓住东岸士兵探出身子的机会进行反击,虽然他们的弓箭对东岸人造成的伤害极为微弱。但是一些鸟铳手在近距离上发射的铅弹仍然击中了一些挺身队士兵。他们身上的板甲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可没法防住铅弹的射击,因此一些较倒霉的东岸挺身队士卒不幸中弹身亡。战斗就这样胶着地进行着,清军人数众多,虽然伤亡不小,但依旧死战不退,这也许是双方开展以来东岸人所遇到的最为顽强的一股清军了。
不过士气再高意志再顽强,人终究是血肉之躯,是无法在被各个方向打来的炮弹弹片箭枝铅弹的联合打击下长时间坚持的。很快,在两次攀登云梯的清军战兵被左右打来的枪弹打成马蜂窝后,战兵死伤殆尽的清军终于坚持不住。留下了七八百具尸体后剩下的士兵们一哄而散,丢下了正在熊熊燃烧着的盾车。撒丫子往后跑了回去。
董学礼赤红着眼睛喘着粗气地看着前方溃退下来的士卒。他的老兄弟们在刚才那一波攻势中死伤惨重,起码有三百多名跟着他从宁夏杀到陕西再到北京然后又到河南的老兄弟身死当场。这样的老兵战斗意志技术都没得说,对他老董也是忠心耿耿,别看他手下有近三千五百人,但这样的老兄弟经过多次战斗折损后也才不过千五之数,是他在乱世赖以存身的本钱。但现在一下折损了这么多,这让他如何不怒!如何不心痛!
由于他们打得还算顽强,督战的八旗包衣们没有太过为难他们。溃退下来的老兄弟们红着眼睛,和董学礼相对无言,他们这仗打得实在是太惨了。上去的一千五百多人死伤七百多人,几近一半,他们何时受过这样严重的损伤?即便是前阵子被大顺军队包围在孟县,前后大半个月的守城战外加最后的突围也只不过让他们损失了千余人而已,但在这个什么狗屁城下这才多会功夫,一下子七百多人就没了,其中甚至还有三百多老兄弟。
要不是过早退下来会被督战队斩首,他们早就不想打这劳什子破仗了!想想当时周围的弹片呼啸声箭枝破空声铁弹弹地的咚咚声惨叫声呼喝声怒骂声,声声犹在耳边,那么多兄弟就在这种环境里悄然倒下,其中很多人甚至是从宁夏一路跟过来的老人了。
这个城打不下来!避开了督战的八旗包衣,有人悄悄断言,他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他们都是刚刚从前面退下来,战场上是啥情况他们最清楚。在他们看来,这个破烟台堡正面战场狭窄,完全展不开兵力,再多人也只能一上,其他人只能在后面干瞪眼。而面前的东岸黄衣贼兵铳炮犀利,火力威猛,完全就不是血肉之躯能够对抗的。
董学礼先是小心地看了一眼离他们尚远的正蓝旗包衣奴才,然后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些老部下们,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仗是什么样他心里有数,今天豪格一口气派出了七队人马轮番上前蚁附攻城,但却都溃退了下来。说实话,大家已经很尽力了,他董学礼就敢拍着胸脯说刚才那战中他没藏什么心思,也没让自己的老兄弟们收着力打,但真的是打不下来啊!
这个什么烟台堡左边是泥沼右边是那些甲板巨舰的控制区域,也就正面那段狭窄的区域可供进攻方攻击。也不知道当初修这座堡垒的黄衣贼如何想的,竟然将老巢选在这么一个绝胜之地上,这个破地形,就算来个十万二十万大军也白搭啊,完全展不开兵力嘛!你永远只能派那么两千人去攻击它,黄衣贼火炮这么凶猛,再加上一些敢战的士卒,守起城来轻松地很,打到明年也打不下来。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五六万大军顿在这么一座小城下大眼瞪小眼,死伤虽然只有三千多人,看起来还不是很大,但问题是你的对手黄衣贼伤了几个人你造吗?他们只死伤了十几二十个人你造吗?
董学礼转头看向了后方营寨中那顶硕大的华贵帐篷,此次统兵主帅大清的肃亲王豪格就在里面。他到底在想些什么?董学礼心下暗自腹诽,这个满清的天潢贵胄也许一开始根本就没料到打个小小的烟台堡也会这么费劲。那些黄衣贼满打满算不过万把人,他豪格以亲王之尊,亲统大军攻来,哪还有不一鼓而下的道理?但如今事情显然是僵在这里了,炮战打不过人家,好不容易从锦州调来的红衣大炮损失了足足六门;而如今蚁附攻城竟然也颇为不顺,死伤颇众,这事情如今该怎么收场呢?
豪格怎么想的他董学礼不清楚,但很快传令的包衣带来了今日战斗到此为止,各部严守营地的命令,这令董学礼略略松了口气。今天已经打了这么久了,众军士气多有不振,确实不宜再打下去了。
3月13日一大早,大批民夫被包衣们驱赶着出了营地,然后他们捧着大捆的柴禾木板土袋之类的玩意,朝烟台堡左边的泥沼区而去。而满八旗骑兵们依旧在营地外列成了一个松散的阵型,既是防备东岸人出城掩杀,也是为了监督这些民夫们努力干活。
这是要在这一眼望不到头的泥沼区内硬是填出一条通路来啊!董学礼暗自叹了口气,这大清的肃亲王看来终究是不甘心啊,他看起来是想试试从西面攻打黄衣贼的城堡。
不过董学礼却很不看好这个思路。且不说黄衣贼不是瞎子,他们在城头上看得到清军的动向,自然会做出相应的针对性部署;就光看烟台堡的构造,董学礼就发现攻打西面的城墙一样会受到三个方向上的火力夹击,基本和正面是一回事。况且西面地势更不好,那里有一个很大的湖泊(人工水库),湖泊与城墙之前的距离只有短短的百来步。这个距离更是没法展开兵力,派人去纯粹是送死。与其这样,那还不如派个两千人从东面试试呢,那里的城墙根离海面足足有三百步,不过黄衣海寇停在海面上的炮船是一个威胁,终究还是不妥。
这么一番分析下来,董学礼只能绝望地发现,他再一次证明了他们真的拿这座小小的堡垒毫无办法,即便他们愿意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进行强攻也毫无办法。相信这里的人不止他董学礼一个人看清楚了这个事实,其他很多人就算原来不明白,但现场观摩了这几天的战斗过程后他们也早就丢掉了脑中的任何幻想,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这座城攻不下。
但是知道归知道,却也没人愿意第一个说出来。特别是和讬李率泰额孟格图赖柯永盛之类的大将,他们心里明白着呢,反正死的都是炮灰,犯不着因为他们的生死而惹怒肃亲王不是?
第二百十一章 游击(一)
1645年3月中旬的日子在烟台堡内的东岸人看来是乏善可陈的。
城外的清军拿他们毫无办法,他们先是尝试在烟台堡西侧的泥沼区内填出一条通路来,不过后来他们发现东岸人修在烟台堡西南侧的人工水库极大地阻碍了他们的行动,于是他们又想办法将这个水库也填了。
在沼泽区内生生造出一片陆地后,清军一次直接投入了两千人进攻西面城墙,不过被早就好整以暇的东岸人击退。西侧城墙的火力配置只比正面(南侧)少了两门火炮,再配上两个中队的挺身队士卒,清军连攻了两天都没能攻下来,反而在城下遗尸千余具。
在进攻西侧城墙的时候,清军也尝试了从东面取得突破,不过他们依旧在城头火炮,以及海面上两艘武装运输舰一侧加起来12门重炮的轰击下全面溃败。他们甚至都很难在城下站住脚,前后大炮夹击的滋味可不是谁都能忍受的,在尝试着攻了一次不果后清军果断撤退了,并留下了数百具尸体。
3月18日,清军主帅豪格发了狠,清军不计伤亡地从南西东三面发起了猛攻。东岸人将挺身队最后的两个中队也调了上来,不过依旧没怎么动用作为主力部队的陆军以及八旗新军。挺身队两千名士兵加上不到200名东岸炮兵,依托坚固的城墙和科学的火力配置将清军规模浩大的攻势彻底击溃,全天清军伤亡逾两千人,却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他们甚至连烟台堡的城头都没能登上。
当夜,清军又精选了一些健卒趁夜偷袭,被击溃,遗尸百余具。至此,清军已经围攻了烟台堡十天,所有手段用尽。却没有任何办法。全军上下士气低落,很多人盼望着撤军。
3月19日晨,两艘从利尻岛大修完毕的蒸汽机帆船带来了之前在利尻岛上整训的四个中队的挺身队士兵(1114中队)。下午,仿佛商量好了一般,前往济州岛的船队也回来了,与他们一起回来的有刚刚结束战斗的挺身队二大队1518中队一千名士卒陆军第102连烟台炮兵连部分官兵八旗第三营700余人以及2500名军夫。至此,东岸军队已经基本聚齐。战兵计有挺身队两个大队4000人陆军4个连(含补充连)870人八旗新军(含补充兵)2400余人骑兵近700人(含治安队斥候)野战炮兵200人,总计超过了8200人,其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超过了5000人。这样的兵力,清军就算使出吃奶的劲也没法打败了,何况他们更应该担心自己后方的安危。
清军的斥候骑兵很快就在外面发现了东岸援兵的到来,他们飞快地将情报上奏给了豪格。听说这帮黄衣贼来了数千名援军以及六艘巨舰。豪格也知道这仗再也打不下去了,特别是昨夜济南有急报过来,言满家洞贼兵再度猖獗起来,他们从山洞中出击,四处攻击大清的地方政权设施以及人员。甚至一些往登州运输粮草的小股运输队也遭到他们的伏击,损失惨重。
数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十天来损兵超过七千。却劳而无功。而对面的东岸黄衣海寇满打满算伤亡不会超过百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失败,会对他的地位产生极坏的影响。但眼下不是考虑这些乱七八糟事情的时候,黄衣贼有大股援军而来,自己是肯定攻不破这座狭小的城池了,那么,现在就应该考虑如何善后了。
虽然一直摸不清楚黄衣贼军到底有多少人手,但大家一致公认他们的战兵数量应当不会少于万人。全军数量多半直逼两万人。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很是棘手,一万战兵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豪格敢肯定,只要自己的主力部队撤走,这些黄衣军野战打败个两万余清军根本不是问题。攻城就更是简单了,他们只需将大炮拉到城下,然后便可逐个击破清军分兵驻守的城池,整个登莱二府都没有能挡得住他们的有力部队。那样。山东局势何时才能真正地稳定?
这么一想下来,豪格更是心烦意乱。难道这数万大军就被拖在这里了不成?山东离京师那么近,留这么大股善战的黄衣海寇在此,怎么也说不过去。而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些黄衣海寇除了铳炮犀利外,还有数量至少为六艘的巨型炮船,想想我大清停泊在辽海一些港口内的那些小船如何抵挡?若不能抵挡,岂不是任这些黄衣贼纵横海上,到时候这千里海疆处处示警无一宁日,大家该如何是好?
没人能够回答豪格的疑问。李率泰柯永盛陈锦等汉军旗的人不敢说什么,和讬额孟格图赖等八旗将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至于董学礼等绿营将领更是没资格说话,整个清军就这样沉浸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
就在这样一种犹豫纠结兼患得患失的情况下,清军又围攻了烟台堡几日。不过看其进攻势头都有气无力的,基本都是略有小挫便撤了回去,三天下来也不过伤亡了千余人而已。反倒是他们几次夜袭打得还算有声有色,给东岸人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3月22日,清军主帅豪格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停止对烟台堡的攻击,改为长期围困,并在烟台堡以南约四公里的地方开始挖长壕筑城墙。为了贯彻他的这个意图,他还特别给济南去信,要求山东巡抚方大猷务必及时保证粮草供应,同时也要求他在济南青州二府大量征发民夫骡马,往烟台地区输送而来。与此同时,他也派人在登州莱州地区收集粮草强征民夫,用来修筑围困东岸人的这座工程浩大的城墙。一时间,烟台宁海州威海卫地区的各个采石矿场内人满为患,大批手持顺刀与马鞭的八旗包衣驱赶着大量民夫在这些矿场内采石打磨,然后运输到烟台城外,修筑城墙。
东岸人一开始也不知道清军在搞什么,不过在看到他们从远处运来了不少石块后立刻便明白了原委。很快,一些至今尚未参战的精锐黑八旗新军被装上了海军舰船,然后沿岸袭击被清军控制的那些个采石场。烟台附近海岸边石头资源丰富,因此这些采石场大多建在了海边,东岸人调集两千名八旗新军,往往小半天功夫就能在某处登陆,然后轻而易举地击溃那些少则百来人多则数百人的八旗包衣和绿营兵将的防御,同时还抓了不少夫子。
在这么成功地袭击了几次后,清军不得不放弃了这些辽海沿岸的矿场,转而集中精力开采那些深处内陆的矿场。甚至于,他们也学东岸人,将附近一些卫所州县的城墙全部拆毁,然后将物资运送到烟台来,用于修筑围困东岸人的城墙。当然他们也不全是破坏,建设自然也是有的,比如他们就给附近的州县下令,限期要求他们提供大量的砖块,一切还是为了修城墙。
后边在修城墙,前边的清军上万马队以及近四万名步卒依旧严阵以待,随时防备东岸人出城作战。不过考虑到后方严峻的局势,他们也在几天前派董学礼部两千战兵骑马兼程返回济南府,协助巡抚方大猷剿灭那些闹腾不休的满家洞土贼,以稳定局面,全力保障烟台附近大军的粮道安全。
清军动员了两万名夫子(后续还会更多)来修城墙挖壕沟,东岸人自然不会无动于衷。虽然自己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有从本土和南非带来的3500人,顶多再加上500骑兵,以及以山丹人和顺军老兵居多的挺身队36中队1000人,这么点部队野战面对清军一万精锐马队以及四万步兵,是很难有什么胜算的。更别提野战列阵时没准还会遭到清军红衣大炮的轰击,那样损失可就大了,要知道东岸人在远东补充兵力是很艰难的,若是让人一炮打死十余人,那不得哭死!
不过这也不代表东岸人就没有办法对付清军了。**曾经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既然山东清军大部分已经被搜刮一空并集中到了此地,那么岂不是说别的地方空虚无比?在与麾下军官们讨论推演了一番后,莫茗大胆决定乘坐海军船只率军深入莱州湾西侧,袭击防御空虚的济南府州县。此时辽海大部已经解冻,天气再也阻止不了东岸人。
3月27日,在留下烟台守备队队长李文长率4000多人留守烟台后,莫茗率领陆军两个连八旗新军两个营半个烟台炮兵连骑兵大队全部挺身队1518中队斥候队全部3900余战兵,并军夫队2500人,总计6400人趁夜渡海出征,于3月30日突然出现在了济南府滨州沾化县外海。
由于这里近海淤塞严重,难以靠近,因此东岸军队足足花了近三天时间才在人喊马嘶声中登陆完毕。而在这期间,防御空虚的济南府乃至整个山东都没人来阻止他们,附近仅仅有一些远远窥视的斥候而已。登陆完毕后,早就等得不耐烦的东岸大军开始西进,一日内便直扑沾化城下,清廷县令弃城而走,沾化陷落,济南府乃至整个山东均为之震动。
第二百十二章 游击(二)
赞帕里尼一脚踹翻了一个趁乱抢劫的流氓,然后两名身强力壮的科萨人拿着连鞘军刀将其一顿猛揍,倒拖着拎走了。这个流氓打着大顺的旗号,却做着趁乱浑水摸鱼抢劫民财的勾当,自认为还算正直的赞帕里尼顿时无法忍了,将其一脚踹翻,然后交由八旗新军的科萨人监督着去搬运物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