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与俄罗斯女奴相对应的是,来自波兰或特兰西瓦尼亚的女奴被认为最温顺最容易被主人家庭所同化,她们一般都很容易接受现实,接受自己的新生活,并顽强地生存下去。因此,来自这两地的女奴价格普遍比较高昂,市场上长期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的。除了女奴之外,到时候东岸人还会视手头的经济状况再考虑是否会额外购买一些年纪较小的男女儿童,东岸人都是一帮令人咋舌的花钱狂人,不把手头的每一分钱花光用尽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关于女奴交易的数量,莫三和霍尔尼西安商量后也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协议。协议为期五年,在第四年的时候双方将进行一次商谈,以确定这份协议是否需要延期,又或者价格还是供货数量等方面是否需要调整。这这份五年协议中,双方约定,从第一年(耶历1645年)9月起,霍尔尼西安家族的商队就必须将不下于两千名年龄在1535岁之间的女奴输送到士麦那港东岸人设立的商馆内;同时他们还需将五百名同样的女奴想办法输送至红海之滨的苏伊士港,东岸人在那座偏僻的小城外设立了一个占地规模不小的货场。

    其中,士麦那港的女奴将直接用船输送至国内,以平衡性别比例。至于苏伊士港的那五百名女奴,则是为新华夏澳洲南非殖民地准备的。这三处地方的男女比例失调问题甚至比本土还要严重,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殖民地经济从而为本土服务,也是时候给殖民地的居民们一点甜头尝尝了。国家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殖民地的居民们劳苦功高,为国家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若是让他们连媳妇也娶不上,那也实在是不像话。也是时候让殖民地的居民们也享受一下国家高速发展的成果了,如今这免费的媳妇就是政府发放的福利之一。

    可以想象得出,当这批约五百名女奴抵达新华港时,当地的居民们会爆发出多大的热情。由于东岸共和国政府从几年前就开始严厉禁止国内居民们未经允许就和原住民通婚,因此新华夏殖民地的居民们放着邻近地区数量不小的马来妇女不敢动,这令他们牢骚满腹怨言颇多。因此,从前年开始,新一届执委会就已经在讨论是否给殖民地分配宝贵的女人资源。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争论后,去年终于有了定论,执委会决定从1645年开始逐步解决海外各殖民地的性别比例失调问题,而其中第一步就是给新华港塔城港两地分配五百名女奴,缓解一下当地多达一千五百名明人光棍的生活难题。至于两地约六百名同样打光棍法国爱尔兰男性移民,他们就分不到女奴了,不过上头临时特许他们在两年内可以与当地马来人合法通婚。

    按照这份协议,第一年输送2500名女奴,以后每年数量都将提升20,最后一年的数量就将超过5000人。这个巨大的数量,即便价格按中位数75元来计算,最后一年东岸人也将支付接近40万元的巨额费用。如果再加上奥斯曼官方提供的2000名女奴,每年东岸人将为这些女奴支付总计五六十万元的费用,这对东岸共和国出口奥斯曼的贸易额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你不能指望本土额外拨出钱来补贴你这边的女奴贸易,本土用钱的地方也很多,还有巨额债务要还,他们还指望从奥斯曼的贸易盈余中挤出点来补贴本土呢。

    除了钱的问题外,卡法港的供货能力也是一个问题。按照过去两百年的平均数据,卡法港每年成交的奴隶数量大约在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约一半是年轻女人。看起来数量是够了,但问题是买家也很多啊,东岸人要是一下子买个几千人,势必会将市场上脆弱的供需平衡瞬间打破。到时候奴隶价格飙升,即便纳苏赫帕夏以及埃及帕夏关系再广能量再大,面对众怒时他们也会顶不住吧。你以为把持着市场的那些犹太佬们都是善茬么?他们哪个人背后的关系网不深?

    所以啊,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增大货物供给量。这就需要鞑靼人继续努力了,他们需要加大出击的规模和频率,争取掠夺更多的女人回来,以平抑因需求大增而导致的价格波动。邻近的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对鞑靼人的袭击一直很头疼,其中波兰雇佣了大量德意志雇佣军,同时自己也整编了六千名册编哥萨克,作为防御力量;而俄罗斯人更夸张,每年冬春他们都会动员七八万人来防御鞑靼人的大规模袭击,这对他们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财政包袱。

    想到购买女奴还能间接遏制两个老牌国家,莫三就不厚道地笑了,我可不是故意的哦。




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来(一)
    1645年的1月(崇祯十七年腊月)对李自成来说是黯淡无光的。先是阿济格率领的超过八万精锐清军,从塞北鄂尔多斯绕过顺军的重兵集团,然后突袭榆林。顺军大将高一功守御严密,清军急切难下,便留明顺降军围攻榆林,自己亲率主力南下进攻绥德一线。李过急忙率军回援,先是与清军战于绥德,不胜,后退守延安。

    李自成闻知陕北危急老家被屠,急忙率军欲援陕北,但行至半路听说多铎部清军前锋已出现在陕州潼关一线,遂又停了下来。而此时西路军败报至,言回民骑军数万人东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原本在青海甘肃一带打得还有声有色的顺军被迫开始收缩战线,放弃甘肃,一路溃退回陕西。未几,南方李定国率军进军汉中;河南明军见清军势大,不敢硬碰,缩回去后转而调头南下攻打襄城一带的顺军,大顺政权几乎面临四面楚歌之绝境。

    而在此时的山东,局面却对清廷不是很有利。虽然济南方面得到了一些增援,清山东巡抚方大猷声称大清增兵三十万,但傻子都知道没这么多。莫茗等人根据得到的一些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情报,估计清军增兵了一两万甚至两三万还是很有可能的。其中满洲战兵可能有三千到五千人,其余应该都是包衣跟役以及收降的明军,间或夹杂着少量较为能战的汉八旗士兵。总的来说,清军兵力很可能已经增加到了三四万人,其中战兵很可能在一万人到一万五千人之间。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红衣大炮。但多半是没有。因为济南的清军至今还没有东进青州。仍在济南兖州一带剿灭一些小股地方抗清武装。

    前些日子罗国士又秘密传了一些消息过来,说怀庆府在十一月(农历)初的时候被大顺攻破,其中郭升所部的黄衣大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清军在城内积存的粮草辎重毁于一旦。顺军退走后,多铎部的清军除派少数精锐骑军继续西进外,主力在此停顿了好久,一方面是等待红衣炮军,另一方面也是就地收集粮草。济南和讬的使者在京城与怀庆府之间来回奔波。最后终于要到了一些兵力支援。但是,和讬想要的红衣大炮是指望不上多铎了,他自己还要带着去潼关攻城呢。那么和讬也就只能看看北京城内以及地方上还有没有多余的,争取凑一些大炮出来。没有红衣大炮,小口径的也可以凑合一下嘛,总比啥都没有强。

    今天已经是1645年2月中旬了,清军多铎部主力才刚刚离开怀庆府,向潼关进发,比历史上晚了足足半个多月。可惜的是李自成却没有抓住这半个多月的有利时机,集中高速机动兵力先解决一个方向上的困难。他仍旧驻兵洛川,不断派人打听各地军情观望形势。犹豫不前。期间,他也只派了小部分援兵南下支援已经退往西乡的大顺汉中总权将军韩文。韩文刚被李定国的三万大军击败,目前手头只有四千余兵马,汉中形势危急。

    虽然东岸人在山东刚刚闹出了偌大的动静,并歼灭了大量清军,但清廷的主要注意力仍旧集中在山陕一带的李自成大顺集团身上。为了顺利剿灭大顺军队,清廷不但一再强调不剃发易服,甚至不顾新朝体面宣布承认前朝功名,对前朝优待士绅的各项政策也一概承认,同时联络西北的回民蒙古人,与其相约一起攻顺攻明。至于那些在河南活动的南明军队,他们则一概视而不见,甚至拉拢招降,为的就是能够专心剿灭李闯这个此时中国大地上唯一能对满清构成重大威胁的汉人军事集团。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作为在中国有重大利益(搜罗人口)的东岸人,他们自然不能坐视势力越来越强的满清迅速击败李闯。即便不能阻止满清击败李闯,也要想办法延缓他们的这个进程。不过随着满清在山东集聚的兵马越来越多,东岸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今想干些什么都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比如那些像墙头草一般的缙绅,在看到清廷大举增兵济南后,他们的气焰又逐渐开始嚣张了起来,乡勇武装也开始在乡间日趋活跃。

    面对再次严峻起来的局势,莫茗茅德胜李文长等人判断,清廷大举东进青州就在眼前。目前他们已经将济南兖州东昌三府内一些反清武装或驱逐或消灭,同时也囤积了一些粮草,就等红衣炮军而来了——在这个时代,没有炮兵那是打不了什么仗的。清军大举东进后,青州城内势力有所膨胀的赵应元部(收编了很多从济南兖州等地逃过来的抗清武装)必定支持不住,在清廷可能多达四万余大军的威压下,青州城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之力。青州既下,那么莱州也必不可守,况且当地的士绅们早就盼着清军前来了。到了那时候,整个山东恐怕也就蓬莱烟台两地没有陷落,其中蓬莱县(登州城)会不会投降甚至也不好说。

    为此,东岸人也开始做起了充足的准备。首先,他们从逃难来的流民中挑选了一些居住半年以上身体相对强壮的总共一千人,编组成了挺身队第1518中队(第1114中队位于大泊黑水两地整训)。这四个中队全部是长矛手中队,配备缴获的明军清军皮甲,与翟从谔(翟五和尚)的部下一起接受东岸军事教官的训练,目前已经整训了将近一个月,效果只能说马马虎虎。

    翟五和尚的部队原本一共三千五百余人,负责整训其部队东岸军事教官裁汰掉了其中部分年龄过大或过幼的营养状况不良的习气太重不能忍受艰苦训练的士卒,然后将其部下精炼成了两千人。这两千人全是步卒,配备的服装武器还是他们自己带来的,总的来说无论是卖相还是实际战斗力都要比老兵很多的挺身队1大队差上一截。据参与过安丘之战的东岸军官评价,翟从谔的这两千人战斗力强于地主乡勇武装,精炼整训后的他们可能也略胜普通明军一筹,但比起挺身队汉八旗等军队还是差了不少的,更别提满八旗和黑八旗了。

    这样的部队暂时打不了硬仗,干不过精锐一些的绿营军以及八旗兵,但对付那些羸弱不堪的朝鲜军队还是可以的。后勤充足计划周全的情况下,击破济州岛上的那几千名李朝军队问题不大。不过我们最好还是派少量军队伴随他们作战,一旦战况不利就上前扭转战局。毕竟要是他们攻打济州岛的棒子还大败而回,那就闹笑话了。萧曦站在已经初步解冻的烟台港码头栈桥上,朝莫茗说道。

    莫茗此时是来迎接入港的几艘海军风帆舰船的。虽然海港内尚存有一些浮冰,但个头都比较小,数量也不是很多,已经不碍船只航行了。在利尻岛鸳泊港躲避了将近两个月寒冬的六艘舰船在确认冰情缓解后,立刻便顺着猛烈的东北风驶进了烟台港内。六艘船只都在鸳泊港内做了一番维护保养,船底的浮游生物被一清而空漏水的船板也被更换破损的帆布也得到了修补,这么一番整顿后,就连船龄最老的加利西亚飞鱼号武装运输舰也都焕然一新,具备了出海远航的能力。

    不过莫茗当然那没准备让大家远航。海军船只只需航行到离此不远的济州岛就行了,然后顺便打击一下附近可能会出现的朝鲜水师船只,至于剩下的陆上攻势,则交由随船而去的陆军发动,他们将负责剿灭李朝驻扎在岛上的数千名士兵。

    登岛作战的部队作战主力定为翟从谔部两千人,烟台堡新近训练的六十名炮手携带六门火炮助战,新编成的挺身队2大队1518中队一千人也一起派过去参战,让他们感受一下战场气氛。上次留守烟台堡的陆军第102连以及八旗新军第三营七百多人,将作为预备队督战;此外,再将新组建的军夫队两千五百人调拨过去。这样一来,总兵力已经接近六千六百人了,总指挥由你担任,务必一战歼灭整个济州岛上的李朝军队,然后再想办法徐徐控制全岛,我想应该没什么特别的困难。莫茗将手搭在萧曦左肩上,拍了拍说道:以后济州岛就是这帮抗清武装们最后的避难所,我很不看好大陆形势,觉得还是提前给他们找个安置地比较妥当一些。

    李朝暗弱,他们的军队更是不堪一击,六千多人要是还打不败他们,我想我们干脆全体抹脖子算了。岛上满打满算还剩三千多兵,就算李朝增兵,那又能有多少?我们六千六百人,哪怕对上一万李朝军队,也能把它给灭了!萧曦笑着握了握右拳,神态轻松地说道:这多半是一次武装行军。打败他们不难,难的是我们撤回来后翟从谔如何控制全岛局势,那里四处皆敌,两千人也就只能占着济州府及其附近地区罢了,要真正实际控制全岛,这点人是不够的。

    会有后续兵力,这点不用担心。莫茗很确定地说道。



第二百章 山雨欲来(二)
    莫茗说的后续部队很快就有了。话说最近清军在山东西三府大肆打击顺军残余武装满家洞等农民抗清武装,很多人坚持不住,往青州乃至登莱二府逃窜。一些人被赵应元收拢,而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则继续向东,直趋登莱。

    烟台作为大名鼎鼎的黄衣军老巢大顺委任的宁海防御使汛地,自然吸引了大量失败的抗清武装来投。莫茗对这些人自然是来者不拒,老弱病残裁汰下来屯种田地,精壮堪战者编入部伍严加整训。到了2月中下旬,甚至连前一阵子在登州城盘桓的王家忠不知道什么原因,也率军来到了烟台附近投靠东岸人。王家忠也是道上成名已久的剧寇了,如果此时清山东巡抚方大猷学21世纪美军编个扑克牌通缉令的话,莫茗自然是大王无疑,但王家忠翟从谔之流绝对也是老k之流的大牌

    王家忠的部下比翟从谔略少,去芜存菁后尚余一千五百余人,莫茗准备也将他们一起送到济州岛去。到时候翟从谔占着济州府,王家忠占着旌义县,两人一南一北,对全岛的控制力就强上很多了。而且,此次来投的抗清武装实在太多,东岸人也不准备照单全收,到时候估计还会自己从去年投过来的大顺官员中任命一个为将领,让他带个一两千人也上岛去,增强一下东岸人的影响力。

    海军的六艘舰船已经满载着翟从谔的两千人军夫队两千五百人东岸炮兵以及大量辎重东进前往济州岛了。至于王家忠的这一千五百人,以及尚留在烟台港内的东岸陆军第102连八旗新军第三营等部队,则只能等其中的四艘运输船返回了。而两艘护卫炮舰则将利用他们吨位航速以及火力上的优势,在济州岛附近海域不断寻找朝鲜水师的船只进行袭击,以阻止他们向济州岛上的朝鲜军队进行增援。

    2月20日,就在运送登陆部队前往济州岛的四艘大船返回时,运送人口前往澳洲的东岸移民船队也驶入了烟台港。前来的船队只有五艘船只,都已经做完简单的维护保养,至于另外两艘。据带队的海军上尉刘海洋坦言,船体状况不容乐观,正在利尻岛上大修,这个运输季最后一次往澳洲运送移民的行动它们恐怕是赶不上了。

    说到运输移民,从黑水地区到澳洲这个航段,东岸人的移民船队在本运输季(10月次年4月)已经完成了两次运输了。第一次运输时齐装满员的七艘船足足塞了近七千人,总吨位不到八千吨塞了七千人。这个运输比例虽然比欧洲人运黑奴好上太多了(一吨几人乃至十几人,死亡率30到一半),但对于运输移民来说这么高的比例还是第一次,因此死亡率还是很惊人的。虽然去程时顺风顺水一路高速狂飙,只花了短短二十天出头就抵达了金山港,但七千人里仍然只有六千人活着抵达那里。死亡率高达14。

    12月下旬时船队第二次航行,六艘船(破浪号停航大修)又满载了六千人,这次死亡率大约在15左右,仍然非常高。而到了眼下的第三次航行,就只有五艘船可以行动了,他们在利尻岛装了两千人,准备在烟台地区再装载三千人。然后驶往南方澳洲。他们要是顺利抵达的话,164445这个运输季差不多就运了三批共一万八千人离开了黑水地区,这些人即便只有一半人活着抵达本土,那也是九千人了。这是一个足以令本土民政部官僚们惊喜交加的同时又担心不已的数字,因为这对只有83万人口的东岸的冲击显然是不小的。

    给两拨船队补给完各类物资打发他们各自前往自己的目的地后,莫茗还没来得及轻松一会,青州那边突然就传来了急报。清国肃亲王豪格亲自带着大量红衣大炮并八旗劲旅南下到了济南,济南城内的和讬等人原本就是豪格所领的正蓝旗兵将。因此豪格当场就接过了山东清军的最高指挥权,然后未及多做休整就率领屯驻在济南附近各州县的数万清军向青州进发。此次清军所部规模庞大,烟尘蔽日,声势极为惊人,各地原本极为活跃的抗清武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根据斥候传回来的情报分析,再配以之前掌握的一些山东清军的情况,情报参谋判断清军的总兵力很可能已经突破了四万接近五万。而战兵当在一万八千人到两万人左右。其中,和讬部清军一万人,战兵两千五百;李率泰部汉军旗七千人,战兵三千余;柯永盛部胶州镇军四千。战兵两千;从河南多铎部来援的清军一万五千余人,其中战兵数量不详,但估算有满洲战兵两千汉军旗战兵两千收降明军战兵若干。这是之前掌握的情报,从这里统计得知,清军的兵力就已经达到了三万六千人,战兵一万五千人左右。

    而此次豪格带来的军队数量有多少,大炮有多少,由于时间尚短尚未来得及打探出来。但情报参谋判断其所带军队数量不会太多,很可能只有八旗军队三到五千,包衣跟役以及炮兵加起来约一万人左右,再加上可能有的明顺降军,豪格带来山东的总兵力当在两万人上下。这么一算,清军的总兵力就有了五六万人之多,战兵更是直追两万五千人,几乎是东岸人的七八倍。

    这样大的一个鸿沟,已经不是东岸军队依靠一些先进的战术思想或武器装备能够填平的了。东岸人的战兵全加起来也只不过大几千人,其中堪战的只占一半多点,若是与这么多清军进行野战,必然死无葬身之地。看来还是老老实实地守住烟台堡吧,这个堡极为坚固,火力强大且地形特殊,进攻的敌人很难展开兵力。这么一个小而强的要塞城堡,有个两千名冷热兵器混合的步卒驻扎,基本就能守得固若金汤。以满清的攻城能力,就算来个十万大军,也没有任何可能能够攻下烟台堡。

    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情也是该清理一下了。比如烟台要塞附近残存的一些地主武装,东岸人以前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动他们,但眼下已经顾不得许多了。这些地主武装百分之一百会被清军收编,成为其攻占全国的绿营军的一部分,与此如此,就不必客气了,趁着清军来之前先灭了再说。一些缙绅的粮食也不能留着了,全部抢夺!反正以山东如今崩坏的生产秩序来看,清军来了必然也是要抢他们的,不然清军也没得吃,那么此刻留着就是日后资敌了,这断断是不行的!至于抢了后这些缙绅及其家人们吃什么?我管你去死啊!

    人口也要加紧收集了!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和时间赛跑的阶段,清军一来流民必然会被阻拦在烟台堡之外,那么以后在这附近收集人口就不方便了。反正几处仓库内还囤积着总计约5500吨的粮食海鱼,反正各处还有着近四千头驴骡马猪牛等牲畜,反正如今几处据点只剩下了三万九千名流民,反正济州岛马上就能拿下,反正今年还能从朝鲜日本弄到几百吨粮食,那么还等什么?赶紧多收集一些人口啊!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1...207208209210211...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