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现在梅内德斯在操作的就是一套磨床——一台装备着天然砂轮的磨床,梅内德斯小心翼翼地一边用手摇动着砂轮,一边仔细盯着零件的表面,并不时停下来仔细观察一番。这些零部件已经在那些蒸汽机床上面经过一番加工了,但精度仍然达不到组装车间苛刻的要求,对方那个来自东方的车间主任对这批粗糙至极的零件坚决拒收,使得机加工车间不得不再次返工,对这批零件进行一番精加工处理。

    对方的车间主任已经很明白地说了,一般的零件精度差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诸如气缸内壁轴承金属车轮这些核心零部件他们就没法忍了。因为如果正在组装的火车头因为使用了这些精度不达标的零部件而出各种状况乃至事故的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可是他们,因此这些核心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必须得到保证。不能打马虎眼。

    机加工车间对被拒收的这部分零件进行了检测,发现除了工人操作技能方面略微有些欠缺之外,机床精度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也没办法,现阶段条件就这样,更高精度的机床一机厂正在研究,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有突破的,因此目前还是需要立足于眼下的这些机床。尽量做到最好。为什么有的人能用这些同样货色的机床加工出精度很高的零件出来,而有的人就不行了呢?说到底还是人家经验丰富,对设备本身也很熟悉,积累了很多使用机床方面的小技巧,做出来的活自然比那些新手漂亮多了。

    说到底还是人才不足啊。跟在彭志成身边的祁永杰看了一眼隔壁车间,然后摸了摸自己理的光头。叹气着说道:培养技能熟练的产业工人真的不能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而他们也是我们这种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目前我们带徒弟开经验总结会高级工匠授课的职业教育轮番搞,但人才队伍还是严重不足,这极大地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啊。

    这是普遍性的状况,短时间内是无解的。彭志成转头说道,一机厂二机厂还在抱怨呢。说自己的老师傅本来就不多,你还在四处挖墙脚,搞得他们的技术队伍平均素质都下降了。二机厂的李红星昨天还和我说了呢,说你老去工商部活动,今天让他们厂支援两个明天让另一个厂支援三个,这样搞来搞去分薄了大家的实力,但蛋糕本身并没有做大,实在没意思得很。大家培养人才都不容易。也别太着急了,咱们的机加工产业才发展几年啊,慢慢来,我们等得起。

    嘿嘿,我这不是着急嘛。祁永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你也看到了,机加工车间里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手都是刚从我们厂办职业学校内出来没几个月的愣头青。水平那叫一个惨不忍睹。而说来气人,就这些水得一塌糊涂的新工人还是职业学校里表现比较好的呢,差的我都没敢让他们上机床,都支援给木材加工厂玩木工机床去了。那玩意儿要求低。就这么一群水货,我这实在没信心能把这火车头整好啊。

    我这个全国铁路督办都不着急,你急个屁啊!彭志成笑骂了他一句,然后揶揄着说道:现在火车头原型机还有多久才能搞出来?工商部有些人都在说风凉话了,说你们享受国家重点照顾,各种资源倾斜之下竟然花了四年时间也没能整出一个原始的火车头出来。嗯,他们还说你们马拉轨道车倒是造得不错,拉起货来还挺遛的。

    放他娘的屁!祁永杰闻言破口大骂,脸色都有些涨红着说道:我这不是想憋一个好的车头出来么。要是凑合着弄一个垃圾货色出来,我们早就搞定了,还用等到今天?蒸汽机车这东西,说难难,说不难其实也真不怎么难。你要是想弄一个能拉着几节车厢几十吨货物开动的车头,而不管其可靠性如何的话,这还真不怎么难!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力量,也能凑合着勉强弄一个出来。但那有什么意思?三天两头坏,开在路上随时趴窝,真到了那时候,我还不被人喷死?可靠性不高实用性不强的蒸汽机车,那就是废物是笑话!

    嗯。彭志成耐着性子听祁永杰发完牢骚,然后继续问道:现在在研的这个蒸汽机车还有哪些技术障碍?

    蒸汽机车涉及到的各类技术非常繁杂,总得来说有几十项之多。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每一项对我们来说都像是拦路虎一样。祁永杰摸着光脑袋,苦笑着说道:也好让彭大督办您知道咱这四年来也不是吃空饷的,大部分技术难点我们都已经解决了,而且很多技术我们准备了不止一种实现的方法。就目前来说,我们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轴承方面。以前是准备上滑动轴承的,但现在我想了想,还是上滚动轴承好一些。滑动轴承摩擦力大,我们目前的钢铁材料也不是很过关,零件磨损速度会相当快,因此还是上滚动轴承吧。模具铸造,然后用磨床进行磨削加工,这里面的难点是磨床打磨的精度以及热处理。不过问题不大,大不了质量差一些呗,再差总比那些滑动轴承好。其实我原本还想等执委会开发锰矿冶炼出锰钢以后再说的,但目前看来无论是锰钢还是铬钢短时间内都不现实,轴承还是用现有的碳钢凑合着吧。

    第二个就是车轴的材料问题了。还是上面我说的,要是有了锰钢就好了,强度韧性都能上一个新台阶,用来制造车轴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没有就算了,还是先凑合着吧,用现有的材料,大不了注意点,勤换勤检修,别让行驶中车轴忽然断了就行。

    接下来是压力弹簧润滑剂车轮等等,这里面问题不大,大部分都已经解决或者说接近解决了。比如弹簧用的是黄铜的,虽然缺少一些稀有金属质量不如后世,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流的;润滑剂有了鲸油,擦,高级货啊,后世都用不起;车轮嘛,这个简单,已经解决了。至于其他的什么制动装置牵引装置转向架车钩缓冲减震装置车架蒸汽机传动系统(包括活塞连杆阀动装置等等)都解决得差不多了。毕竟,这几年我们也不是一直在吃白饭的,不是么?

    听祁永杰说着说着还不忘发发牢骚,彭志成哈哈一笑,问道:就这些了?没别的了么?蒸汽机已经有谱了?

    这个不归我管,要催你得催李红星去,这是他的任务。祁永杰一听立刻摆了摆手,接着又用咬牙切齿的表情说道:我也催过几次这厮了,但他貌似没把火车头专用的野蛮人5型蒸汽机的研发工作摆在首位啊,只派了寥寥几个工程师带着一帮新手在糊弄我们,顺便锻炼队伍,草!这厮似乎把研究轧钢专用的野蛮人5型蒸汽机放在了首位,同时还在试图改进现有的船用蒸汽机,就是那个什么破大力水手系列。1月初的时候他们才刚刚定下使用火管锅炉,目前估计才刚刚完成了初步设计。接下来还要造样机做试验,再修改设计再试验,不知道要反复折腾多久呢。草,真是被他们坑苦了。别等到我这里什么技术难题都解决了,他们那边居然连蒸汽机样机都拿不出来,那样就搞笑了。

    彭志成闻言点了点头,然后朝祁永杰说道:这样吧,二机厂李红星那边我去帮你催催,他应该还会卖我这张老脸一点面子。你这里抓紧时间攻关最后的技术难点,人才培养也不能落下。后续事宜的准备更要做充足了,蒸汽机一到最短时间内就要完成走行机构的其余设计以及煤水车的设计,争取在年内制造出原型机来,怎么样?到那时就五年了,也该出样机了。

    行,没问题。祁永杰爽快地答应道。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法(一)
    夕阳西下,克里米亚半岛的冬日异常寒冷。马德紧了紧身上的熊皮大衣,来自广西的他分外受不了大陆地区的寒冷气候,而站在他旁边的莫三却显得更为适应一些,这个东北人虽然鼻头冻得通红,但却和身旁的一名年轻的鞑靼女人眉来眼去眉目传情。马德暗自翻了翻白眼,尼玛这女人身上一股这么重的羊骚味你也忍得下去!要不是这女人是克里米亚汗国某个部落酋长的女儿,马德甚至都懒得和她虚与委蛇。

    陪同他们一起行进的是一队驻扎在敖德萨的西帕希骑兵,领头的军官叫苏克,据说是哈桑的远亲,他奉命带着手下一百多骑兵保护来自新大陆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外交兼商务使团。说起这个使团,其实也就马德莫三这两名穿越众以及少数几位随从罢了,至于使团的大部分人手以及负责人高摩,目前已经转战到了伊斯坦布尔,与他们的老朋友纳苏赫帕夏商品代理商霍尔尼西安家族的代表进行会晤。

    马德莫三二人12月份时先是坐船然后一路骑马抵达了克里米亚汗国西部重镇敖德萨,然后在附近区域内用高额赏金招募一些志愿去远东作战的鞑靼牧民——这事先经过了奥斯曼帝国的首肯,同时也赠送给了克里米亚汗国一些贵人们一笔不菲的礼物。

    本地的鞑靼牧民是穷苦的,同时性情也很凶悍。他们对外人并不信任,即便这些是由奥斯曼老爷们陪同而来的,东岸人的招募工作在一开始就陷入了困顿。所幸此番跟随二人前来的随从中有四名鞑靼移民出身的骑兵军官,这为东岸人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原本都是作战中被波兰人俘虏后转卖到东岸的,如今有机会回到故乡,自然是极为兴奋。不过经过多年的新大陆生活,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东岸的生活方式,同时家小也都在东岸本土,因此倒也不虞他们会不辞而别。

    这些人在花费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陆续联络到了当初的家人亲族后。东岸人的工作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现身说法的效果自然不是盖的,本地的鞑靼牧民要向贵人们缴纳税收,同时奥斯曼人的军队过境的话他们还要负责支应粮草补给,生活一直过得很艰难。祸不单行的是,本地的大汗贵人们还经常和北方的俄罗斯人西边的波兰人以及无处不在的哥萨克们作战,克里米亚汗国的臣民们一直过得很不如意。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那几名鞑靼裔东岸军官拍着胸脯保证东岸的优渥生活待遇。同时也拿出来了大量礼物和金银的情况下,首先从他们的亲族开始,陆陆续续有一些鞑靼牧民来到了敖德萨,接受东岸人的雇佣去远东作战。东岸人与他们签订了正式的雇佣合同,也不管他们看不看得懂,反正程序上要让人无可指摘。这些人的工资略低于在但泽招募的那些波兰老兵——那些人平均打了十几年的仗了。不过一些身手较为出色的老兵的待遇则会高一到两个档次,和那些波兰人持平。

    即便是以马德莫三这两个军事门外汉都能够看得出来,这帮鞑靼牧民的技战术水平比不上那些波兰士兵。要知道,那些波兰士兵中资格老的甚至都参加过1621年那场打得土耳其苏丹狼狈而逃的第一次霍京之战的,无论是身手经验还是勇气都不会欠缺。相比较而言,这些鞑靼人就要差劲不少了,他们的骑术或许比那些波兰人还要好。马上格斗技巧也不差,但组织性和纪律性就差远了,战斗意志也没有那些波兰人顽强。很多时候,甚至就连那些游离于波兰政府控制之外的自由哥萨克(逃亡农奴,和册编哥萨克相对)们有时候也能欺到他们头上去——不过这种事情并不会经常发生,因为客观来说,哥萨克们的战斗力并不会比他们高出太多,而他们却有着数量上的很大优势。

    在敖德萨地区东岸人一共招募到了三百多名鞑靼牧民。其中大约有一半人曾经去俄罗斯或波兰烧杀抢掠过,勉强算是有一些战斗经验。每年克里米亚鞑靼人都要去俄罗斯波兰特兰西瓦尼亚等地捕捉奴隶,他们称之为草原民族的收成。这种劫掠行为自然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反抗,交手不可避免,因此参与过这些行动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战斗经验。

    不过剩下的一半人就都只是一些普通的穷苦牧民而已,年纪也都很轻。他们大多除了一身不错的骑术外便一无所有,少数人带着家里人送别的礼物——弯曲的马刀。然后便来到了东岸人设在敖德萨的临时营地。东岸人将他们稍微整训了半个月后,便由那几名鞑靼裔骑兵军官带着他们,在一些土耳其军官的陪同下骑马赶到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卡法港——同时也是马德莫三两人的目的地。

    美好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莫三和那名鞑靼女郎打了个手势。然后哈哈大笑地和马德等人拨马驰进了卡法城。开玩笑呢,本土家里可是还有一大一小两只母老虎呢,他也就只敢在外面调戏调戏妹子们过过干瘾而已,真让他真枪实弹上的时候他就怂了。鞑靼女郎看了眼守卫在卡法城门口头戴高筒帽的土耳其士兵,在高声咒骂了几句后悻悻而去。

    卡法城虽然名义上是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土,但实际上由他们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控制着,奥斯曼人在这里修建港口开采铁矿,同时也贩卖着奴隶。卡法城在这个年代,也许是这个地球上有数的几个大型奴隶集散地之一了。克里米亚鞑靼人将劫掠来的俄罗斯人波兰人立陶宛人罗马尼亚人以及乌克兰人通通送到此地,然后通过奥斯曼帝国的犹太商人发售到安纳托利亚鲁米利中东北非甚至中西欧地区。据记载,在这个时代的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人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哼唱着俄罗斯或波兰摇篮曲,摇晃着主人孩子的女仆。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也许克里米亚鞑靼人才是全世界女仆拥有比例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充斥着大量掳掠来的女奴和小孩。

    东岸人自然对于女奴非常感兴趣。按照高摩等人的估算,今年(1645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大约将会有八千到一万名明人来到东岸本土,而这些人中很可能有高达四分之三比例的人是青壮年男人。这个比例是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东岸人需要大约五千名适龄妇女来平衡性别比例。而目前奥斯曼帝国每年在鲁米利地区征收两千名保加利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女人作为税收出售给东岸人,而东岸人自己每年还从波兰引进三五百人,从马斯喀特商人处购得五六百名波斯俾路支女奴,这一算下来还有两千余人的缺口。

    如今这个缺口就着落在著名的卡法奴隶市场了。这个奴隶市场规模极大,奴隶数量极多,且主打女人和小孩,而这两种商品恰恰都是东岸人极为感兴趣的商品。尤其是那些具备着生育能力的妇女,更是东岸人最最急需的商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内,广大的南非新华夏和澳洲殖民地据保守估计也有四千至五千名潜在的光棍急需解决难题。而卡法奴隶市场的生意规模做得极大,陪同东岸人前来的土耳其军官私下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克里米亚鞑靼人一共从这个口岸向土耳其发售了超过三百万名奴隶。而这些奴隶全部由掌控着奥斯曼帝国经济的犹太商人和亚美尼亚商人发售到了世界各处,为奥斯曼帝国赚回了海量的金钱。而在这之中冒着巨大风险去邻国境内劫掠人口的克里米亚鞑靼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太明显的改善,相反却结下了无数的仇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东岸人入城的时候门口的土耳其士兵没有阻止,因为他们看到了护卫东岸人的西帕希骑兵部队,这令他们这些地方部队出身的普通大头兵们不敢有丝毫不敬的举动,生怕被这些天之骄子一样的骑兵们斥责或打骂。不过对于那些前来本地贩卖奴隶或商品的鞑靼人诺盖人希腊人或犹太人,这些士兵们就没什么好脸色了。虽然这些商人们很多都已经在港口码头上被严密检查过一番了,但这些看守城门的土耳其士兵依旧很认真地再检查了一遍他们的马车货物和行李。卡法城这些年来不止一次被偷偷乘坐独木舟而来的武装哥萨克们偷袭,损失了大量财物和奴隶。而很多哥萨克当时就是混在这些前来交易的各族人群中暴起发难的,因此他们不得不防。

    顺利进入城内后,莫三马德等人决定先去土耳其人安排好的住处内休息个几天,顺便等一下自己的合作伙伴——来自亚美尼亚的约翰彼得洛维奇霍尔尼西安的到来。



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
    约翰彼得洛维奇霍尔尼西安没几天就赶来了卡法港。他是乘船前来的,谢天谢地,卡法港没被该死的寒冷天气所包围,港口外的冰情不重,大小船只基本都能够顺利停靠在码头边。与霍尔尼西安同来的还有一名来自伊斯坦布尔的贵客——纳苏赫帕夏的奴仆来自俄罗斯的鲍里斯,他奉纳苏赫帕夏的命令,前来与东岸人任命的商务代办莫三先生商议关于代理向东岸出口卡法港女奴资源的一应事宜。

    关于找人代理这件事还是远在伊斯坦布尔的高摩所决定的。虽然他还在等待本土关于是否为奥斯曼帝国承建巴耶济德号战列舰的最终确切消息,但本着两手准备的原则,他也私下里找了找纳苏赫扎德侯赛因帕夏,请求由他出面代理向东岸人出口卡法女奴的生意。高摩考虑到万一本土否决了向奥斯曼帝国出口战列舰的生意,那么双方之间原本很多谈得轰轰烈烈的生意,比如从伊斯坦布尔到埃迪尔内的公路苏伊士港和卡法港的扩容改建卡法铁矿15公里货运轨道修建及配套车辆出售萨洛尼卡等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设等等都将无疾而终。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东岸人极为看中的卡法女奴贸易了,今后东岸人将被限制着只能在士麦那和苏伊士两个港口进行交易,这将为东岸人造成不小的麻烦。

    因此,考虑再三后,高摩决定将纳苏赫帕夏这位如今苏丹宫廷的红人拉入自己的阵营。通过他的关系迂回将这桩极为重要的生意先敲定下来。即由纳苏赫帕夏的代理人将东岸人所需的女奴买下来,然后再转运至士麦那或苏伊士港,出售给东岸人的船队。这样一来价格虽然比直接从卡法港购买要贵上不少,但胜在安全稳妥,很多复杂的关系也将由纳苏赫帕夏的人负责摆平,东岸人只需交钱拿货就行。

    纳苏赫帕夏对于这种几乎是躺在家里白捡钱的生意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再加上和东岸人也打过几年的交道了,互相之间也有一些信任的基础。因此他很痛快地答应了东岸人的请求,并且他还将自己的老朋友——埃及帕夏也拉了进来,以共同分担风险。同时也是一起发财的意思。而霍尔尼西安作为阿勒颇帕夏和埃及帕夏的白手套。则负责为他们的女奴生意提供大量的周转资金,因此他将在鲍里斯与莫三谈妥那些原则性的问题后进行更深入的细节方面的磋商。

    和鲍里斯的商谈进行得很顺利,因为双方谈论的都是一些大体上的事情,并不涉及到容易引起争论的细节。因此。莫三只花了一天时间。就于2月10日结束了双方之间的会谈。在馈赠了鲍里斯一把做工精致的象牙手柄手枪一个纯银打造的水烟壶以及大量丝绸后。鲍里斯满脸笑容地搭乘船只返回了伊斯坦布尔,并暗示他会在纳苏赫帕夏面前帮东岸人说好话。

    纳苏赫走后,剩下的就是和亚美尼亚商人霍尔尼西安商议具体的合作细节了。鉴于双方之间均有着高度的合作诚意。因此这种谈判其实也并不是什么苦活,莫三和霍尔尼西安二人在卡法城内一间因为新军叛乱一度关闭现在又重新开业的咖啡馆内坐了几个下午,就差不多将一切都谈好了。女奴按照容貌年龄健康程度以及原产地等标准分成了不同的几个档次,然后进行综合打分。以一百分为基准分,70分以上的价格为100元40分至70之间的为75元40分以下的统一定价为50元。双方约定以东岸官方金属货币元来作为支付的唯一手段,交易不接受预付款制,交易双方现场钱货两讫。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一点就是关于女奴的原产地的问题。在卡法港长达两百年的漫长奴隶输出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掳掠自俄罗斯的女奴最具有反抗精神,她们中的很多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历史上曾多次有记载客户购买的俄罗斯女奴逃亡的事件发生,因此来自俄罗斯的女奴普遍无法卖出什么好价格,这是由商品的安全隐患引起的。
1...206207208209210...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