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我会慎重考虑这件事的,乔治。约翰希尔点了点头,说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罗洽(二)
    罗洽港修建有一个大型仓储中心。里面储存着海量的粮食棉花和羊毛,当然了,这里面还有大量的用巴拉那松木箱装着的银元——这是用来支付所收购货物的货款。

    西岭地区专员邵树德此刻正在新任罗洽大宗货物贸易中心主任韩纲的陪同下,巡视着这座新兴的港口城市。罗洽港地理位置优越,海岸边是一片天然的深水锚泊地,后世乌拉圭准备修建的用于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罗洽深水港便位于此处。这座码头经过建设局以及兵团堡的学生们历时三年陆陆续续的不断修建,如今已经成了国内仅次于东方港的第二大港口,能够同时停泊数十艘大吨位船只,外港(公共商港)拥有滑轮吊杆十座;内港(国内船只锚泊地)拥有蒸汽吊杆十座,年吞吐能力接近五万吨,在新大陆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商港。

    随着粮食贸易以及去年下半年开始兴起的棉花羊毛贸易,前来罗洽港交易的各国商人也越来越多。从最初寥寥无几的购买粮食的汉萨同盟商人,到后来出售棉花的佛罗里达巴西法国商人,最近又来了些出售羊毛的西班牙英国拉普拉塔商人。而随着各国商人的涌入,东岸人派驻罗洽港的海关官员收到的税收收入也日趋上涨,与此同时,依托于这座商业港口而产生的各类服务设施如酒馆旅馆等私人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极大地繁荣了罗洽港的市面。

    目前已经收储了六千余吨籽棉,够我们生产大约十五万匹棉布了。韩纲朝邵树德说道。这些棉花的收购价依照品相时间的不同。大约在110元到145元之间浮动。我组织中心的员工们给收购过来的棉花分了级。即一到三级。一级和二级这类质量较好的棉花用于出口,以维持我们东岸布品牌的美誉度,而较差的三级棉花则留在国内自用或者输送到各殖民地消化。对了,邵专员,前阵子我申请的在罗洽港设立一个大型棉花加工厂的事情怎么样了?上头批没批?

    韩纲除了担任罗洽大宗贸易中心主任外,还兼任着罗洽镇镇长的职务,因此他对于发展本地的工业还是很热心的。毕竟,现在的平安县县长钱浩镇海县县长薄森可都是从镇长起来的。他韩某人自然也有一番上进的心思,好好把罗洽拾掇好了,以后万一在这里设了县,县长的位置自然还是自己的。

    前阵子他向上头打了个报告,要求在罗洽港设立一个棉花加工厂,以就地将收购来的籽棉加工成纺织厂所需要的皮棉。邵树德对他这个计划总的来说还算支持,并且帮他协调了一下如今一机厂的生产任务,让对方尽量腾出一些班次以生产一些轧棉机出来。一机厂一看是卸任元老打的招呼,也很给面子,立刻加班加点将五十台轧棉机生产了出来。而这座皮棉加工厂也在邵树德的活动下最终批了下来。工商部在派员过来与邵树德韩纲二人商量了一番过后,最终决定了该厂的设计方案。并从新来的一批意大利纺织工人移民中拨了四百名过来筹建工厂。

    已经批了。邵树德平静地说道,说完又转头看了眼面露喜色的韩纲,问道:我听说你和一些人去北面的圣保罗里约地区收购棉花种植园了?

    韩纲先是一怔,然后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工商部和财政部的几个朋友看好棉花种植园的行情,准备集资去巴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种植园收购,他们喊我一起,我想想这也不是什么坏事,便答应他们了。前阵子汤圆还派人去圣维森特打探了一下行情呢,发现那边确实有几处棉花种植园要出售,都是开垦已久的熟田,还附带庄园和奴隶。我们几个合计了一下,将自己多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然后将产业做抵押向联合工业信贷银行贷了笔款子,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去北边跟那边的人谈一谈。

    邵树德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其实,这帮人玩的是什么把戏他很清楚。要说他们想经营棉花种植那是扯淡,这帮人严格来说都没有打算长期经营这个行当,他们不过是仗着熟悉国家政策从而趁着棉花种植园价格尚处于低谷的时候,提前下手收购而已。等到东岸人与欧洲人的纺织工厂因为争夺原材料而满世界寻找种植园的时候,他们便可以很从容地待价而沽了。

    这种把戏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他们玩得很遛的,先低价收购棉花种植园,然后便坐等东岸政府慢慢抬高棉花收购价,以打击法国人荷兰人威尼斯人的棉纺织工厂增大其生产成本;等到棉花价格在高位运行的时候,作为一个开垦多年且有全套设施和奴隶的棉花种植园,其价格也必将攀升到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这个时候他们便可以待价而沽了,因为总有一些满世界焦急地寻找原材料的工厂主或投资者会找上门来。

    由于熟悉东岸政府的每一步政策走向,因此他们大可以选择在东岸政府利用成本优势大幅调低棉布售价之前,将手中的棉花种植园在顶峰转让掉。等到东岸政府以微利的价格大量倾销棉布,使得整个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棉布价格快速下跌时,此时的法国人荷兰人威尼斯人的棉纺织工厂由于成本劣势也将处于亏损状态。这个时候国际市场上的棉花价格必然会经历暴跌,相对应的,棉花种植园的价格也将在短时间内跌到谷底。这个时候,他们便可以看看有没有哪个倒霉蛋在这波风暴中不幸破产或者资金周转不灵,如果有的话他们便可以上门去把人家的产业低价盘下来了。

    当然了,以上这个过程说得简单,其实操作起来相当麻烦,持续时间也很长,且成功与否端得是要看运气。说白了,这是一种资本游戏,伤人也伤己。而且,当东岸人以超低价格倾销棉布的时候,法国佬的工厂虽然会因为卖不动棉布而亏损,但不代表人家就束手无策了。说难听点,这个时候法国佬完全可以选择掀桌子,使用行政手段将东岸人的纺织品彻底驱逐出法兰西市场,然后关起门来自己卖。大不了国外市场不要了,法兰西两千万人口的大市场,足够养活刚起步没几年的法国纺织工业了。

    因此,东岸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手段也就会让同样国内市场狭小的荷兰人和威尼斯人比较郁闷而已,对于法兰西这种大国是没有多大影响的。虽然其国内肯定会充斥着大量走私而来的廉价东岸布,严重冲击其国内市场上棉布的销售价格,但整体上保存住法国的纺织工业,使其存活下来却不成问题。

    而且,发动这种倾销战术政治上也要考虑很多,时机也要把握好,总之如何操作得当真的是一件很考验人功力的事情。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如今东岸共和国在巴西的影响力,他们也不用担心购买的庄园会被人给黑了——那些巴西人不会这么想不开的。因此,在最坏的情况下,即他们的种植园没能顺利出手,那也不会亏本。只要他们好好经营,并将种植园内产出的棉花出售给罗洽轧棉厂,那么赚一份稳定长期的收入却不成问题,总得来说投资这些棉花种植园其实还算是一项不错的生意。

    不要把心思整天都放在投机倒把上。邵树德告诫着说道,羊毛收购得如何了?纺织工业总局在上个月刚刚定下基调,从现在开始要逐步加大毛纺工业的生产。呢绒的利润率可是远超棉布的,别看西班牙和奥斯曼都是盛产羊毛的大国,咱们要想办法将其变为我们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以赚取这中间的剪刀差收入。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知道是很难,很不容易,但事在人为,凭我们超低的成本以及别人所没有的高级染色技术,如果排除政治因素干扰的话,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西班牙不好说,但奥斯曼这种老大帝国却未必不能成功。总之接下来你给我盯紧了,不许出任何篓子,羊毛第一批至少要收购十万袋以上,全年要收购三十万袋以上。

    三十万袋羊毛不过才1500吨,按照东岸纺织品批发尺寸(每匹三百平方码,约合250平米)去掉损耗只够生产不到一万五千匹的。不过呢绒这玩意儿胜在利润率高,英国当年鼎盛时期年出口呢绒不过才十多万匹,其中还有相当部分的粗呢是被荷兰人买去再加工出售的,平均每匹售价6英镑以上。这些年来随着英国呢绒出口数量的锐减,欧洲市场上的呢绒价格普遍上涨了三分之一左右,东岸纺织工业总局决定趁着这个市场真空期大力生产呢绒,并出售到土耳其市场,以弥补东岸棉布在法兰西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损失。

    我明白的。韩纲立刻保证道,不会误事,三十万袋羊毛,虽然难了点,但也不是办不到。



第一百六十四章 捕鲸(一)
    罗洽港内港码头上,一艘高大宽广的机帆船缓缓升起了风帆,准备朝外海驶去。这艘船是农业部新近购造的一条捕鲸船,由现代特种船舶厂承造,船型参照原飞毛腿级大飞剪运输船进行了一番放大改装设计:主要是加了防侧倾以及双层甲板设计。

    该船上层甲板较为宽阔整洁,便于水手们将捕猎到的鲸拉上来进行处理,如切割鲸脂剥皮等等。而甲板下方则是一个迷你加工车间,为了能及时处理捕获的鲸,车间内安装了一个蒸汽提炼炉,以便能够第一时间提炼鲸最宝贵的油脂部分。只不过由于船型较小,目前该车间的加工能力还比较有限。但不管怎么说,至少这条船已经具备独立的猎杀处理提炼等一条龙能力了。

    这艘船上月月底在河口堡码头交付使用,由于装备了大量燃料食水捕鲸器具加工设备自卫火炮等物品,其标准排水量也达到了1250多吨,满载排水量近1700吨,使用一台628马力的大力水手2蒸汽机组,外加八面大大小小的纵帆(全部安装在船只后半部),标准航速10节。船长是由航海学校36届毕业生前大明江苏童生张云担任,船员一共60名,其中包括24名炮手。

    作为华夏东岸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捕鲸行动,这艘被命名为猎杀者1号号的捕鲸船的出航显得异常低调,码头上除了农业部的两名官员前来送行外,便再无其他人了。向码头官员递交了出港文书后。猎杀者1号转向南偏西。顺着南美大陆海岸朝马岛须鲸港而去。

    须鲸港位处南半球西风带。离南大洋的距离相对较近,因此鲸资源极为丰富。据后世的一些信息表明,全世界大约80的鲸生活在环绕南极洲的南大洋内。而每当南大洋开始进入冬季,海水结冰的时候,大量鲸便离开栖息地,向北寻找暖水猎食。这个时候,便是捕鲸的大好机会,航行在马岛以及拉普拉塔沿岸的西班牙东岸船只就经常看到体型硕大的鲸浮现在海面上。

    只可惜以前东岸人缺乏船只装备和水手。一直放任这些游动的宝库白白溜掉了,这次经过农业部以及工商部的联合申请,上级终于决定组建国内第一个捕鲸船队,前往马岛附近捕鲸。随着国内的工业大发展,需要使用润滑油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一般的机器用蜡对付着润滑也就算了,但对于某些要求较高的机器如机床船用蒸汽机等设备则需要高级一些的润滑油了。以前国内都是用马岛须鲸港居民们捕杀的海豹海狮等动物熬制的油脂来代替润滑油,只可惜这种润滑油的品质虽然不错,但产量一直很有限。而如今随着机器数量的越来越多,海豹油也越来越不敷使用。因此,政务院这才将捕鲸提上了议事日程。

    其实说真的。在南半球你不捕鲸真的是白瞎了,这里的鲸资源是北半球的好几倍,如果船只装备数量足够的话,单靠捕鲸就可以满足国内全部润滑油需求,甚至还能大量出口。鲸几乎浑身是宝,油脂骨骼内脏肉皮鳍等均能利用,价值极其巨大。

    猎杀者1号向南全速航行了十来天后,于9月20日穿越重重波涛驶进了马岛须鲸港内。须鲸港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人口已经达到了八百多人,经济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岛上的居民在这里贫瘠阴冷的土地上种植了一些耐寒的土豆蔬菜,同时还养了大群绵羊骆马猪牛之类的牲畜。

    岛上还设有一个军马场,放养着大约一百五十余匹军马,每当马匹数量多一些以后便往南非军马场输送,而南非军马场的马匹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后便往澳洲军马场输送。除了这些以外,岛上居民的不多的副业之一大概就是定期定额猎杀附近各个岛上的海豹海狮,以获取皮毛提炼润滑油了;有时候他们也会去那些荒芜的无人小岛上,挖取一些经过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信天翁海豹海狮等动物的粪便,出售回本土以换取一些微博的现金收入。

    总而言之,马岛须鲸港虽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但她在华夏东岸共和国的版图上仍旧很不起眼,这里依然是穷困与偏远的代名词,当地居民自嘲的时候甚至总说只有水手才记得这里,他们属于被遗忘者。

    在须鲸港内休整了几天,并补给了一些土豆洋葱和橘子后,9月25日,猎杀者1号挑了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拔锚离开了港口,朝南方海域行去,因为据说那里经常有体型硕大的鲸出没。不过鲸虽大,但在茫茫大海中却依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因此找寻鲸的工作一直进行得很艰难很枯燥。

    在大海上了飘了五六天后,10月1日,也许是时来运转,猎杀者1号上的瞭望哨发出了兴奋的嘶喊声:鲸水柱!我看到了鲸喷出的水柱!就在左前方!

    瞭望手的喊声立刻传到了甲板上所有人的耳中,原本刚吃过午饭有些昏昏欲睡的张云立刻一个激灵,只见他快步走到艉楼甲板上,举起单筒望远镜朝瞭望手指出的方向仔细观察了一番。

    是抹香鲸!张云放下了望远镜,回忆了一下出发前培训的鲸图鉴后说道:体长大约不到20米,大半个身子都露在海面上,是个大家伙!卢西亚诺,调转船头,追过去!里卡多,捕鲸炮准备好了没有?

    航海长卢西亚诺指挥着水手们,在蒸汽机的辅助下拼命转动着帆桁,同时船尾的螺旋桨也高速旋转了起来,朝那头硕大的抹香鲸而去。与此同时,甲板上的水手长里卡多也开始大声招呼操作捕鲸炮的炮手们开始做好发射准备。捕鲸炮与其说是炮,不如说是大口径火枪,一柄金属制造的捕鲸叉尾端塞在炮筒内,捕鲸叉上还固定了一根很粗的鱼线,鱼线从船只侧舷的穿绳孔内穿出,另一端则团团缠绕在船上的一个木头滚筒上。

    猎杀者1号很快靠近到了距这头成年抹香鲸约十余米外的海面上,操作捕鲸炮的炮手瞄了又瞄,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水手长。水手长里卡多朝已经走到甲板上的船长张云望去,张云悄悄擦了擦满是汗水的手心,然后坚决地说道:射击!

    呼锋利的带倒刺的捕鲸叉在炮筒内火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推送下,直直刺入了不远处的抹香鲸体内。

    我打中了!炮手兴奋地嚷嚷道,不过这时候没人理他,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那条正因为痛苦而剧烈晃动着的鲸身上。抹香鲸的尾鳍剧烈摆动着,周围大片的海水也被搅动得猛烈翻腾起来。

    放鱼线!张云大声下令。几名水手快速冲到缠绕着鱼线的木头滚筒旁,此时滚筒已经在鲸的动作下快速滚动了起来,水手们一边转动手柄往海里放鱼线,一边提起一桶海水浇在鱼线上,以防鱼线因快速摩擦而生热起火。

    水手长,带人乘坐一艘捕鲸艇下去,再给这个大家伙来一下!张云看着这条翻腾不已的鲸,继续下令。水手长行了个礼,然后挑了十来名水手,在蒸汽吊杆的协助下将一艘小艇放到了海面上。小艇上有一把带支叉的捕鲸枪,上面还有一把通过绳索固定在船尾的捕鲸矛,这支矛同样可以用这把火枪发射。

    抹香鲸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虽然身体内被插进了一根锋利的鱼叉,但它仍然在海面上翻腾个不停,将猎杀者1号上的鱼线绷得紧紧的。好在这条船设计的时候便考虑了侧倾问题,船舷两侧都有压底铁,因此这条几十吨重的大家伙并不能够把大船怎么样,顶多只是让它轻轻摇晃一下而已。

    来回折腾了一阵后,抹香鲸突然头朝下一沉,巨大的尾鳍在水面上陡然升高。

    它要下潜了!刚刚下到海面上的水手长里卡多情不自禁地吼了一声,然后命令水手们快速朝鲸下潜的地方划去。而等到他们划到附近后,抹香鲸巨大的尾鳍已经劈开了海水,消失在了海面上。不过此时猎杀者1号船舷穿绳孔内绷得笔直的鱼线仍在一刻不停地告诉所有人,这条鲸仍然没能逃脱。

    慢慢收线。张云朝操作鱼线滚筒的水手下令。被捕鲸叉刺在身体内,抹香鲸无法自如地下潜,因此它很快又浮了上来。也许刚才那次冲刺下潜消耗了它太多的体力,此时它慢慢地在海面上游动着,不时喷出一股水柱。

    呼!尖锐的破空声再度响起,捕鲸小艇上射出的捕鲸矛也狠狠扎进了这条抹香鲸的眼睛后方,带血槽的矛头深入了肉里,大团的鲸血从伤口处如同坏了的消防水龙一样喷射而出,将附近的海水都染得赤红。



第一百六十五章 捕鲸(二)
    遭受二度重创的抹香鲸愤怒地翻动了起来,搅起了滔天的巨浪,但这反而使它身上流出了更多的鲜血,加速了它生命流逝的速度。

    要不要再来一下?有水手又抽出了一根捕鲸矛,然后用嘴努了努火枪,问道。

    不用了。里卡多摇了摇头,然后命令道:向后划,注意鱼线!最好左右拖动一下,扩大这条鲸身上的伤口!快往后,别让它把我们这艘小船搞沉了。

    抹香鲸仍在海面上游动着,不时剧烈扭动一下身躯,看起来甚是吓人。不过在猎杀者1号上的船员们看来,这只不过是这条海上巨兽临死前最后的挣扎罢了。现在,大家只需要静静等待着这条成年鲸自行耗尽它那曾经极为顽强的生命力。

    张云双手紧紧抓着猎杀者1号的船舷栏杆,已经发白的手指关节昭示着他内心的紧张。在等了不知道多久后,抹香鲸的生命也快走到了最后的尽头,终于,在最后剧烈挣扎了一下后,这个大家伙身上的两处伤口猛然喷出了如雨般的鲜血。在发出了一声人耳听不见的绝望惨嚎后,这条成年抹香鲸终于无力地落在了海面上,漂浮在自己的血泊里。

    水手们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操作鱼线滚筒的水手立刻开始缓缓往回收线,与此同时,捕鲸小艇上的水手们也开始奋力往大船边划。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条巨大的成年抹香鲸终于被拉到了猎杀者1号船舷的左侧。

    怎么处理这条抹香鲸呢?水手们都把眼神转到了船长张云身上,张云略微思索了一下后,便开始下令:将这头鲸提上来,注意力道和速度。右侧的定位锚放下去,压底铁也多摆两块,别让船侧倾了。
1...191192193194195...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