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是啊,这种味道澎湃着力量,散发着工业之美。路易斯,贵国拥有东岸这样的朋友,其实非常幸运。你也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发展一日千里,可以很轻易地生产出大量的物资,然后用船只或铁路快速地运到其他任意地方,这种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郑德祥适时走了过来,开口说道:有这样的朋友关心和照拂,贵国的利益自然能够得到保障。

    郑德祥话里还有一层潜意思没讲,那就是东岸保障了葡萄牙的利益,葡萄牙难道就不要投桃报李,保障东岸的利益吗?东岸人主导的圈子说大不大,目前也仅仅只有葡萄牙熱那亚托斯卡纳库尔兰西班牙朝鲜大明自由邦这几个国家而已,就连投资不少的克里米亚大顺都只能算得上是外围成员,毕竟人家一个有宗主国,一个最近闹翻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个圈子的国家所拥有的土地人口资源却相当惊人,且遍布全球各处,大家互通有无,大力发展贸易,都能有不错的收益。

    葡萄牙人挤进了这个圈子,也捞到了不少好处,比如澳门重新繁荣起来的贸易,比如莫桑比克对新华夏岛和南非的贸易,比如在印度的安全保障等等。没有东岸,单靠自己的力量做到这些是很难想象的,因此葡萄牙人要适可而止,懂得知足感恩,不然怕是被挤出这个圈子也未可知。

    路易斯原来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认识得不够深刻。但在这一路观光旅行后,他是有点明白了,知道了东岸共和国的强大。同时,陪同的东岸外交官也一刻不停地向他灌输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让他们关键时刻不要站错队,知道该怎么做出正确的选择。

    请放心,葡萄牙王国与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不会做违背双方共同利益的事情。佛得角群岛的归属,我想佩德罗国王和各位尊敬的大臣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关于这一点,我也会如是向国王汇报和陈情,英格兰保障不了葡萄牙王国的利益,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路易斯·阿尔梅达说道。

    在他说话的瞬间,一辆列车从西边开来,带着尖锐的汽笛声,这是沿着森林铁路开过来的运输粮食和木材的货运列车。森林铁路修建多年,虽然屡经波折,但东岸人还是强按着卢西亚诺吉安卢卡两任森林开发公司老总的脖子,让他们不情不愿地将这条横向铁路与大北方铁路连接了起来。

    自此,从平安县到左城县,可以全程通过火车进行旅行,非常方便快捷,物流成本也降低了许多。而且这样一来,定军镇火车站也成了当之无愧的铁路枢纽,平定线森林铁路与大北方铁路在此交汇,极大提高了这座城市的战略地位,同时也催生了经济的繁荣。不然的话,你以为像定军县这样一座内陆城市(甚至三分之一的土地还是山区),凭什么能拥有快十万定居人口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在定军镇休息了半天,阿尔梅达郑德祥等人又换了一趟车。这次他们乘坐了一辆速度较快的拉普拉塔之星列车,沿着森林铁路一路向西旅行。与他们通车的,有几位来自意大利的森林开发公司的员工,路易斯用熟练的意大利语和他们交谈,了解了一点森林开发公司这家老牌企业的情况,心里感慨万千。

    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对于一家志在长期发展的企业有多么重要啊!森林开发公司当初投入巨资,从意大利雇佣人员采买物品来到定军山南麓的这片蛮荒之地,从伐木业开始做起,然后修建公路码头铁路,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与东岸政府签订的长期合作协议,租下的大片土地,现在看来都已经成了稳定地向公司提供利润的现金奶牛。

    这一切其实都是拜东岸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及稳定的国内环境所赐,没有这两点一切都是空谈!这个时候,路易斯·阿尔梅达觉得自己的思路无比清晰,东岸共和国主导的这个圈子的能量极其巨大,可以为圈子内的每一位成员提供数不尽的好处,葡萄牙王国确实不该三心二意,这样只会让他们被这个圈子疏远,得不偿失。

    那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路易斯摇了摇头,是时候该做出决断了!答应东岸人的条件,然后扩大在东岸的投资规模,最后双方再派遣更高级别的专业使团,一同坐下来商讨如何在印度西北部进行发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把这些都完成的话,葡萄牙王国未来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利益便得到了一份坚实的保障。




第三百三十四章 地理名词意大利?
    1689年11月2日,已经是抵达左城县的第二天了。

    路易斯·阿尔梅达自己去附近转悠去了。第一次来到东岸的年轻人,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一有时间就喜欢四处看看,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他只有一天时间,一天后,他就将登上一列火车,向东前往平安县,订购包括纯碱钢条印花布药品在内的各种旧大陆畅销商品,然后雇船运往镇海港一个临时租好的仓库内,等自己返回里斯本的时候再装运商船。

    难道来一趟东岸,又怎么能空手而回呢?买点东岸畅销商品回葡萄牙,补贴一下出行的费用,这都是人之常情。反正来之前自己已经取得了佩德罗国王的特别授权,因此他特地租了一艘足足有五百余吨的大船,为的就是出航和返航时船只能够多装载货物,这免税的特权不用白不用啊!

    路易斯的这些游览和采购活动,郑德祥就不陪同了。双方已经约好,11月15日到东方港葡萄牙大使馆会面,然后面见东岸外交部长李晴,拿出一个初步性的表态出来。对于此事,郑德祥自认为没什么问题,一路上路易斯·阿尔梅达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觉得这个年轻人已经被东岸的实力给震住了,再加上国家形势的风云变幻,葡属佛得角群岛那七八个小岛子,跑不出东岸人的手掌心。可笑那威廉三世居然想横插一杠子,搅黄东岸人的好事,呵呵,哪有那么简单?以后会给你好看的!

    送别了路易斯·阿尔梅达,郑德祥也没有离开,而是去了县城北郊的森林开发公司总部,拜访其总经理吉安卢卡,一个狡猾的意大利老头。

    森林开发公司是在去年将总部从蛟河县迁到这里的,为的是就近开发这里的森林及其他资源。左城县政府新近租了很大一片土地给他们,租期长达五十年,租金也非常低廉,可以说诚意非常足了,为的就是让森林开发公司负责将那边原始森林沼泽荒地给开发出来,使之成为可以耕作的良田,为五十年后租约到期收归国有打好基础。左城县目前只有六万人口,县域面积却超过两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平方公里还不到三个人,实在是地广人稀。因此,要想开发县内广阔的荒地,还是得借助外来力量,在东岸默默耕耘多年的森林开发公司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对象,因此双方在几个月前签署了租地开发协议,全面展开对左城县北部森林沼泽地区的开发工作。

    老实说,这种协议若是在十多年前,森林开发公司是不太感冒的。因为前期投入的成本太大,看起来有些不太值当。不过,在欧洲局势越来越动荡的当下,意大利的资本已经明白,有一个稳定回报的投资,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有的甚至可能会血本无归。在这样一种背景下,1688年股息率高达7的森林开发公司,就显现出一点优势了,那就是东岸的政局实在是太稳定了,政策也实在是太稳定了,因此该公司可以被视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现金奶牛,这对于喜欢追求细水长流的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们来说,是非常优质的资产。

    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了,去年森林开发公司同时在熱那亚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卢卡那不勒斯和巴勒莫七座城市公开增发股票,一下子募集了超过一千五百万银行里拉的盛况了。动荡的欧洲局势,促使缺乏安全感的意大利商人们开始向海外转移资产,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教训,很多人都懂,意大利商人们就此作出了实际表率。

    募集到了巨额资金的森林开发公司原本打算继续开发蛟河化龙两县的剩余区域的,不过在蛟河地区行署的协调下,他们来到了左城县,签署了对其北部地区部分森林沼泽的开发协议,正式将重心转移到了这里。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会放弃在蛟河化龙两县的生意,事实上那不可能,那是他们公司目前最优质的资产,每年产出大量小麦水稻玉米以及其他经济作物,木材的产能也相当不小,码头和铁路运输也经营得有声有色,试问怎么可能会放弃呢?他们只不过是将募集到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左城县方面,重新开辟第二战场罢了,老战场还是要继续战斗的。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森林开发公司是需要独自负责引进劳动力的(主要来自意大利),至于劳动工具和日用品倒是可以在东岸本土采购,那是又好用又便宜。这种特殊的开发模式,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另类的劳务工经纪公司了,都是从旧大陆引进人力,区别不过是一个承接东岸政府授予的基建合同,一个自负盈亏开发原始森林罢了,本质上没啥太大的区别。

    森林开发公司引进的意大利劳务工由他们自己管理,但需要建档后送一份花名册到东岸地方政府手里。这些意大利劳务工一样享受《宅地法赋予的权利,工作七年后即可申请东岸国籍,成为正式的东岸国民。当然与曾经的三大劳务经纪公司相比,森林开发公司的条件要好一些,管理也更为宽松,薪水也更加丰厚,说起来是比较厚道的了。

    而那些入籍成功的意大利人,东岸政府也比较宽容,允许他们就近落户蛟河化龙等地,也就是他们曾经用生命开荒的地方,允许他们在当地定居生活。所以昨天郑德祥和阿尔梅达等人一路乘火车过来时,看到了两边大量的充满意大利风情的建筑,原因就在于此。

    东岸政府对于森林开发公司,真的是比较宽容厚道的!

    今天郑德祥来到森林开发公司总部,不是为了谈生意,而是为了与吉安卢卡这位掌舵人商讨一些政治方面的东西,比如亚平宁半岛的未来等等。

    郑先生,这是你第三次来找我了。头顶已经秃了大半的吉安卢卡站起身,与郑德祥握了握手,说道:前两次我们的谈话内容我已经整理完毕送回意大利了。老实说,我背后的投资者们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难度也非常不小,需要从长计议。

    万事总是开头比较困难,吉安卢卡先生。郑德祥将外衣挂在衣架上,然后拉开一张椅子坐下,笑着说道:熱那亚托斯卡纳萨伏伊摩德纳威尼斯结成攻守同盟,对你们各方都很有好处。在如今这么一个动荡的局势下,你们都懂的,法国人随时可能南下意大利,所有的意大利人都可能失去自由,被法国人奴役。你们这时候还不团结起来,等什么时候呢?法国人兵临城下的时候?

    但事情还没糟糕到那一步。吉安卢卡双手一摊,无奈地说道:法国人正在德意志地区征战,他们还对南尼德兰感兴趣,意大利只能在他们的征服名单上排到第三四位。而且,你得考虑到这些国家之间的复杂的历史恩怨。我是卢卡人,我就直说了,威尼斯与熱那亚很难结盟,摩德纳对托斯卡纳心存疑虑,萨伏伊有些孤芳自赏。这里面的情况实在太复杂了,一般人很难摆平他们之间的各种问题。

    难道在外敌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也不行吗?我希望你能尽快帮我们确定一下框架,即应该说服哪些人,弥合那些分歧,然后才能促成各方加强信任,建立攻守同盟关系?郑德祥听吉安卢卡仍旧是这一套老生常谈的东西,立刻出言打断道:你不用给我介绍意大利人的恩怨史,这我已经研究过了。现在是我们需要积极地面对问题,森林开发公司在我国经营这么久,背后的投资者来自各个城邦,甚至还有君主的投资,这充分说明你们是可以为了一个目标而坐下来商讨并取得一致的,对吗?

    以资本来促成政治上的结盟,看起来有些荒谬。吉安卢卡依旧眉头紧皱,不看好地说道:我不看好,但我会积极配合你们的工作的。意大利经济非常不错,但在政治上却是个矮子,联合一些城邦组建个联盟性质的组织,确实是一个不坏的主意。

    不,吉安卢卡,你没有深刻认识到,没有什么比共同的利益更牢固的关系了。森林开发公司是一个纽带,将北意大利的诸多政治实体串联了起来,现在公司持续盈利,发展一片向好,大家的情绪都很不错,这其实是有利于增加认同感的。郑德祥说道:外有法国侵略的威胁,内有我们东岸做黏合剂,还有共同的经济联系,那么组建一个军事和政治同盟还是有可能的。或者即便现在不行,将来条件也总会成熟的,不是吗?

    可以尝试一下,但我真的不看好,我太了解意大利人了。吉安卢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好吧,先不谈这个了,聊聊贵公司的经营吧。郑德祥转移话题道:与左城县签署了这么大的一份协议,你们会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吉安卢卡叹了口气,说道:开发左城县北部是有原因的,你们的交通部大概又盯着森林铁路了。他们想把这条铁路继续向西延伸,一直延伸到厚丘县西北部的乌江之畔,将铁路与水运联结起来。上帝,这又是一个无底洞,不知道要砸下多少钱才能填满。我们公司的营业利润受到粮食价格下行的影响,本就下降得比较厉害了,这次虽然新近筹集到了一笔钱,但也不能随意消耗在这些地方啊。砍树平整路基修铁路,这三步走下来,一千五百万里拉的资金也是不够的,远远不够。

    哈哈,修铁路并不是亏本生意,你们的森林铁路目前不就盈利了吗?郑德祥一听笑了,他太明白蛟河地区行署这帮官员的套路了,这次他们确实是奔着让意大利佬免费帮他们开荒修路的目标去的。

    只能说不亏损。吉安卢卡更正了一下,然后强调道:修铁路并不是不可以,但需要循序渐进。一定要等周围地段的开发进行到一定程度,产生一定的物资运输需求时,再开始对这方面进行投资,千万不能本末倒置的。

    随你吧,反正这事不归我管,你需要和蛟河地区行署的官员们好好交流一下,他们肯定不是这样想的。郑德祥说道:我都可以猜到他们会怎么说,‘吉安卢卡先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哪里?’哈哈,这一定非常有趣!森林开发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牌公司,希望你能玩得过他们吧。

    好了,我要走了,吉安卢卡先生。郑德祥又与他聊了一些在东岸的生活之后,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便起身说道:希望你尽快将那些资料准备齐全。我的一位同事会在这里多逗留一段时间,你什么时候整理完了就交给他,我们外交部会对此作出一番审慎的评估,然后对症下药的。别那副表情,吉安卢卡先生,这事其实对意大利人来说非常重要,而你作出了很杰出的贡献,值得历史铭记。意大利,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或人种名词,不是吗?

    意大利仅仅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很久了,短期内也看不到团结起来的可能。在这一点上,北边的德意志人要比我们好多了。他们的城邦和王国君主们经常守望互助,一同组建军事和政治同盟,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意大利似乎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只能归类于历史和传统吧?只能这样解释了。吉安卢卡回答道:不过我确实会努力的。虽然我很不看好,但我愿意尝试一下,万一成功了呢?



第三百三十五章 潘帕(二十五)
    335 潘帕(二十五)

    天空很蓝,空气也很清新。盐城港火车站附近,一对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夫妻刚刚抵达。

    夫妻两个看样子都很年轻,大概二十岁出头的样子,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孩。小孩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注视着热闹的火车站。那里有做糕点的,有卖糖果的,有表演把式的,甚至在离他们不远处,还有一位满脸胡子的猎人,正指着关在笼子里的臭猫朝他们挤眉弄眼,让这两个看样子不过三四岁的孩童欲罢不能。

    臭猫小白鼬草丛狐狸,是潘帕地区常见的几种动物,经常有人捕捉了到市镇上售卖。而臭猫又是各种小动物中最金贵的一种,因为其不但外形可爱,毛皮更是珍贵无比,因此捕捉的人极多,市面上经常可以看到。

    不过他们的好奇心也就仅仅持续了几分钟,然后便被母亲喊了回去,一人手捧一个甜糕,大口大口吃了起来。甜糕的主要成本是面粉牛奶和蜂蜜,说实话,在潘帕都是很便宜的东西。这里是重要的小麦产区,面粉价格很便宜,同时又是牧区,牛的数量多得不像话,牛奶简直跟不要钱似的。而蜂蜜呢?同样很便宜,因为这里一样是东岸蜂蜜的主产区!

    潘帕平原的养蜂业,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如今已经蔚为壮观了。这些蜂蜜经盐城和南村两个港口输出后,行销整个东岸大草原,将当地原本的养蜂业打得落花流水,同时也将新华夏输往本土的蜂蜜给拒之门外,牛得不行。

    潘帕平原的养蜂业之所以如此发达,最主要的原因,大概还是由于草原上的蜜源植物实在是太过丰富的原因。别的不谈,就说来自西班牙的大蓟,现在就已经遍布整个拉普拉塔,为密封提供了海量的蜜源,是潘帕平原的养蜂业得以兴旺发达的最主要原因——在这里养蜂,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潘帕平原有多么适宜人类生活了。冬天低于零度的天数不多,下雪的天数也很少,一些年份甚至根本不下,夏天顶天也就30度的样子,一点不热,甚至可以说是凉爽,特别是在有风的日子。

    平原面积辽阔,土壤因火山灰带来的营养物质而特别肥沃,种植粮食产量很高,因此这里迅速成为东岸主要的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农作物的产区,粮食价格在这里十分便宜。另外,托西班牙人的福,上千万头野牛的存在——事实上东岸人至今也没搞清楚南锥和拉普拉塔到底有多少野牛,也许永远都搞不清楚了,只能估计有一千万到三千万的样子——也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肉奶来源,简直就像是传说中的天赐之地一般。

    所以,你现在也就可以理解了,东岸政府为什么如此执着地想要吞并这些土地,实在是见不得其在西班牙人手里继续蒙尘啊!国内的人民也需要更好的土地来耕种!截至1689年8月,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总人口数量据估计已经达到了7173万人的规模(黑人白人印第安人等各种非国民未包含在内),其中出生在本土的人口数量已累积到440万多,占到了总人口的614。

    由此可见,本土出生的人越来越成为东岸这个国家的中坚。考虑到今年成年的多是1820年前出生的,大概每年有十余万人的样子。这样多的人,确实给开发闲置国土提供了相对充足的劳动力,虽然仍然需要大量移民来补充。
1...10451046104710481049...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