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郑大林综合了这两道命令一起细细品味,顿时就觉得很有意思了。派人前出显德乡,那可不就是葡属巴西境内了吗?如果再较真一点的话,显德乡的位置究竟在不在东岸境内都很可疑。要知道,当初东葡签署的协议是塞古鲁港(南纬16°26′)以南归东岸,以北归葡萄牙。但显德乡的纬度是南纬15°57′,很明显已经越界了,侵占了葡萄牙王国的领土。葡萄牙人之所以还没来抗议,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显德乡的设立究竟在哪里,也许等到过个一年半载他们确认之后会再来交涉吧。不过也不能排除葡萄牙人现在就已经知晓,但因为胆怯懦弱等原因放弃了交涉,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好吧,现在再让我们回过来思考。显德乡这个拥有一千多拓荒者的定居点都已经设到葡萄牙境内去了,现在第五混成营这一千几百号人还要前出显德乡剿匪,这完全是没把葡萄牙人放眼里了。或者说,这是要进一步试探葡萄牙人的底线,有搞事的嫌疑啊。而且还随身跟着一支规模不小的探矿队,这不光是要占地,还想占本属于葡萄牙人的金矿资源啊,这完全是把葡萄牙人当死人的节奏,也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郑大林估摸着,即便葡萄牙王国现在再识相,对东岸再恭顺,但在涉及土地和黄金的时候,总还是要挣扎那么一下的。君不见目前两国间关于葡属佛得角群岛的购买事宜正来回扯着皮,葡萄牙人其实万分不情愿丢掉这个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群岛,但在东岸人的巨大压力下又有些为难,因此反应到谈判进程上就是磨破了嘴皮子,他们才稍稍让一点步,最后要价还很高,让人有些恼火。

    现在团结河流域已经被证明有着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储量最丰品位最高的金矿带,并且还附带有许多钻石矿(这个在东岸貌似有点值钱)翡翠矿,都很有价值——小型的铜铁铅锡矿都不谈了,现阶段都被大家自动忽略了——因此葡萄牙人现在也对这条河流行经的地方比较关注,也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金矿。

    如果第五混成营沿河前出的话,无疑是在终结葡萄牙人的黄金梦想,很难说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因此,郑大林觉得还是得做好万全准备,不要低估任何人,该做决定时就得勇敢做决定,如此才能不让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第三百三十章 团结河(七)
    手机

    虽然才是早上**点钟,但随着太阳的逐渐升起,丛林间渐渐蒸腾起了一股热气。这热气是如此地潮湿,以至于每个人的衣服从内到外都湿透了。即便是热带地区的旱季(凉季),也分外对人不友好啊!

    尤其是这群刚刚停下休整的大头兵,他们穿的都是长衣长裤,袖口裤口都用带子扎紧了,就连领口的风纪扣也没有人解开。脚上穿的是牛皮军靴,头上戴着丛林专用的藤帽,背上斜挎着一枝步枪,再加上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身上负重还是蛮大的。因此,在酷热天气的影响下,他们每个人的额头上都渗出了豆大的汗珠,军服的前胸后背也全都是湿印子,看起来辛苦异常。

    休整一下吧。没有骑马,与士兵们一样步行的第五混成营营长郑大林少校吩咐道。走了一大早上的路,已经不再年轻的郑大林也觉得有些累了。团结河下游直到出海口虽然是一条成熟的陆上通道,每年都有很多人畜来往,但说到底这是一条被人畜踩出来的道路,而不是人工修筑的,这就存在很多局限了。

    比如,地面上坑坑洼洼的,有些是被人畜踩坏的,有些是被洪水冲坏的,原因不一而足。再比如,道路上是不是会横卧着一根粗大的树木,这些不知道怎么倒落下来的树木极大阻碍了人们的行程,使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清理道路。

    另外,考虑到这里是热带雨林的环境,树木生长很快。因此,这条没有硬化过的路面上经常会一夜之间长出大量杂草灌木,天空也会垂下许多藤蔓,令通过的行人和牲畜倍感艰难,大大降低通行效率。

    总而言之,这条路是艰难的。即便是第五混成营这样的精锐部队,一天走十公里也已经是极限了,毕竟他们还带着大量的物资,既有生活物资和战斗物资,还有勘探用具及科学仪器,后者是属于跟随出动的一支大型探险队的。

    这支探险队总计有一百多人的样子,带有大量的仪器,一路上绘制地图,采集动植物标本,搜集矿物标本,寻找可能适合人类开垦定居的地方。他们这部分人由探险队队长萧光上尉带领,不过他们并不是萧光麾下人马的全部,事实上他手底下还有一支来自陆军部的参谋旅行队伍。

    这些由军部参谋和宪兵司令部的情报人员混合而成的队伍,主要任务是侦查周围环境,寻找印第安人可能存在的痕迹并绘制地图。另外,由于这条道路是连接原葡萄牙时代巴伊亚将军区圣维森特将军区等地的重要通道,因此沿线还是存在着一些葡萄牙军事哨所的。这些哨所以部分使用奴隶生产的庄园为依托,是道路上的重要中转站,历来是葡萄牙信使和官员们休息和补给的地方。

    东岸的情报人员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对这些据点进行统计,然后以窝藏匪徒包庇罪犯的理由对其进行驱逐。如果他们拒不接受的话,那么很简单,直接报告给第五混成营就行了,他们全副武装来这里总不是为了游玩的吧?这些军事哨所,有现成的房屋,周围的森林一般也都砍伐了一遍,开辟出了一些农田,是上好的拓荒点,不拿过来实在心有不甘。

    或许有人会说,东岸与葡萄牙目前是友好期,两国关系非常密切,葡萄牙王国不但在市场和商业上为东岸商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还在本土维亚纳堡提供了一个军事基地,这给了东岸人在伊利比亚半岛上一个重要的立足点。

    另外,该国现在还在与东岸上演葡属佛得角群岛的出售事宜。虽然他们对此唧唧歪歪,满心不情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心里已经决定卖了。现在之所以纠缠不休,只不过是为要个好价钱罢了。

    更别说,这个国家在东岸干涉黑海的时候派志愿兵,在干涉广西局势的时候派雇佣兵,在印度西北一带接引东岸人上岸,简直是再恭顺不过了。因此,东岸国内还是存在着相当一批对这个国家有好感的人的,即便是在军部内也有,一点不夸张。他们对陆军此番借着金矿区匪患的事情前出显德乡,进入团结河下游的举动较为反对,认为不应过分刺激自己的朋友,因为这毫无意义,只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但这次陆军部执意要搞,执委会也因为明年要换届的缘故,不愿得罪人,竟然没有制止陆军的盲动,这让很多信奉和平崛起的政务院官员们非常愤怒,但却也无可奈何。军队势力在东岸的强大是历史遗留问题,他们有着极大的行动自由度,军部总参谋长也历来是执委会成员之一,因此以政务院为首的文职官员对他们约束力是有限的。就像这次,第五混成营的任务是保障团结河流域定居点和金矿的治安,这个命令本身是极为模糊的,没有任何附加条款是该怎么做,因此自由操作的空间就很大。

    所以,陆军部的头头脑脑们就抓住了机会,将第十一混成营和三个保安团调来了团结河流域开展治安强化作战,然后解放出了第五混成营,令其得以收拢部队,然后全军挺进团结河下游,进行所谓的越境剿匪行动,这会他们已经出发一个多星期了。

    郑长官,抽烟!萧光上尉走了过来,先是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拿了一个小马扎坐在对面,递了一根花园牌香烟过去。

    郑大林接过烟点上,惬意地吐出一个烟圈,说道:你手底下那帮人没事吧?昨天好几个人生病,今天情况怎么样了?

    还行。都不是什么文弱书生,今天都好转了,跟上大部队没什么问题。萧光知道郑大林问的是谁。那几个人都是队里的学者,有测绘人员,有植物学家,一场大雨让他们生了病,不过体质都还不错,都扛了过来,省了不少事。

    嘿嘿,看来都是精挑细选的人,体质好,意志也还不错。这帮白衬衫啊,就是嘴上叫得欢,说什么不要破坏与葡萄牙人的友好关系,结果呢?郑大林听后嗤地一笑,挖苦道:嘴上说不要,结果还上赶着派人过来勘探测绘,准备规划新定居点,这个时候不考虑葡萄牙人的感情了?而且这些人身体素质业务能力都很不错,岂是匆忙推出来的?必定是精挑细选之人,那帮白衬衫们对于向团结河下游扩张是早有想法,且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这帮家伙,不过是想让我们唱红脸,他们唱白脸装好人罢了。

    其实这样也不错。萧光也笑着说道:我们是武夫,是粗人,扩张的脏活我们干了就干了。白衬衫整天满嘴胡说八道,让他们去跟葡萄牙人啰里吧嗦地解释了好了,最终能不能得到葡萄牙人的谅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反正,我们扩张得来的土地是不会交出去的,最终得利的还是国家嘛。

    嗯,这样说也不错,便宜这帮孙子了。郑大林猛嘬了一口烟,然后站起身,说道:这次出来时上头有单独命令,这次剿匪行动以南纬14度线为最终界限,暂时不要突破这条线北上。从我们在团结河流域的金矿区到南纬14度线,已经推进了好几百公里了,见好就收的道理还是要明白的。沿着团结河可以一路走到巴伊亚与伯南布哥交界处的海边,我们总不能将这一大块地方都吃下吧?没有可能的事。

    而且,这里是大片的热带雨林,价值很低,却很容易吞噬人的生命。说到这里,郑大林默默地叹了口气。他们这一路上,因为蛇虫鼠蚁等造成的非战斗减员已经有数十人之多了,也不知道当初圣保罗旗队横穿整个巴西内陆去捕捉印第安人是怎么熬过来的。他们的伤亡率,应该也很高吧!

    当然了,大家也都清楚,蛇虫鼠蚁其实还不是最严重的威胁。对拓荒者们来说,一旦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并下决心改变周边自然环境的话,那么只要先期付出些代价,周围的蛮荒环境总会被改变的,这不算很难。真正的难题在于,你一旦长期居住下来,面对着周围潮湿炎热的天气,以及陌生危险的环境,一个外来人的健康很容易被迅速摧毁。或者即便没有被摧毁,他的身体很可能也会得上许多种慢性病,被恶劣的环境日削月磨,最终凄惨死去。要想征服这种热带蛮荒地区,没有个两代人,是不现实的!

    确实没必要扩张过快。地质部的苏老师说,越往团结河下游走,发现金矿的几率越低。我们如果至于南纬14度线的话,相信已经足以将所有资源都给囊括在内了,再往前几乎不太可能出现什么有开采价值的金矿。萧光附和着说道:而且,现在首都那边正在和葡萄牙人谈佛得角群岛的事情呢,确实不宜动作过大,刺激到他们。



第三百三十一章 群岛议定
    阿尔梅达先生,请看看我们铁路沿线的景色。1689年10月25日,梅洛县开往北方的火车上,外交部欧洲司伊比利亚处副处长郑德祥介绍道。

    此时火车已经过了梅洛县城,正行驶在美丽的平原乡间。铁路两旁是大片大片开垦整齐的农田,都种上了麦子,轻风吹来,金黄色的麦浪滚滚。再过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东岸大草原上的麦子就可以陆续收割了。而收割完毕的麦子,除了部分储存在当地以供消费或应付灾荒外,绝大部分是需要外运的,铁路无疑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了。

    因为运行的是老式的东岸之星机车,再加上农忙将至,各种物资(如燃料工具乃至人员)运输量大增的缘故,列车的运行速度只保持在35公里上下的样子,非常适合车上的乘客们看风景。

    路易斯·阿尔梅达看得尤其认真,并与记忆中葡萄牙的乡村风景相比较。在他看来,东岸人的农田规划得比较平整,土地也都集中在一起,绵延到远方一望无际。他知道,东岸有很多农业机械,其中的一些畜力版本的,甚至出口到了欧洲,非常受人们的喜爱。但毋庸置疑的是,以欧洲土地划分的细碎,以及相对复杂的产权关系,这种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大大受限,不如东岸这种土地集中产权明晰的地方应用广泛。

    以前欧洲可能还有个优势。那就是他们的人口较多,这足以弥补农业机械使用上的不足。但在人口高速增长了几十年的现在,东岸共和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快速攀升了,虽然就密度而言不如欧洲许多国家,但也绝不能说人口少了。这时候再辅以农业机械上的优势,以及优良种子的使用(持之以恒地几十年选育种子),他们的农业产量是很可观的,以至于整个国家的粮食没有国家托底的话,就会慢慢下跌——取消粮食保护性收购政策之后的东岸粮价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一点东岸占优势的地方就是役畜的大量使用。拥有潘帕和巴塔哥尼亚两大天然牧场的东岸共和国,在使用牲畜上面优势实在是太大了。他们的政府建立了多个牲畜育种中心,不断培育优良的役畜(主要是挽马),甚至为了丰富基因库,还持续多年从波斯奥斯曼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兰西等国进口包括马牛驴骆驼猪在内的多种牲畜,最后成功发展了适应本地气候的自己的牲畜种落。

    这些牲畜现在已经走进了东岸的千家万户之中,无论是农业工业商业还是军事方面,这些役畜的用途非常广泛,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反观葡萄牙,一匹马是很大的一笔钱,即便是挽马也非常贵,普通农民也许一辈子都积攒不到足够的买马的钱,这就是差距了。

    所以——差距真的很大啊,即便这仅仅是农业!路易斯·阿尔梅达无声地叹了一口气,东岸人确实越走越远了,远到葡萄牙王国拍马也赶不上了。

    火车继续前行,并在两个多小时候进入了东塘河大桥,并在这里减速慢行。东塘河是后世乌拉圭与巴西的界河雅瓜朗河,此时是梅洛县与横塘县的界河。而在西北垦殖局和鸭子湖地区行署都没被撤销的年代,这条河还是两个地区的界河,意义非凡。

    东塘河大桥是由交通部建设三局承造的,目前由中央铁路公司负责维护运营,是贯通东岸南北的大北方铁路——含原来修建的草原铁路,即起点在靖江港,一路斜传东岸大草原进入鸭子湖流域,然后直直向北,翻过定军山脉进入巴西高原南段,目前已延伸到江北地区的景龙县城——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东岸共和国的工业与建设水平。

    当蒸汽列车平稳地行驶在这座钢木混合结构的大桥上时,路易斯·阿尔梅达的感叹达到了顶点:有着这样强大交通运输工具的华夏东岸共和国,周边国际环境又那么好,几乎没人能够威胁他们,使得他们可以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之中,这种状态长时间持续下去的话,还有谁能够阻止他们登上称霸的中心舞台吗?

    郑德祥坐在路易斯·阿尔梅达的对面,一边用汤匙慢慢搅拌着咖啡,一边偷眼看着他的脸色,希望可以从中分辨出什么来。而似乎是一路上的风景令阿尔梅达有些失态,或许他本身是个商人,不善于掩藏自己心事的缘故,总之阿尔梅达的脸色那是相当地精彩,让郑德祥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对东葡两国政府间有关佛得角群岛谈判的最终结果又多了一分乐观的情绪。

    而说到葡属佛得角群岛的归属事宜,其实本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葡萄牙人虽然不情愿,但东岸人的态度很坚决,并且愿意给出一分不错的报价,以吃下这个关键的节点,故葡萄牙人基本上也就半推半就答应了。

    事情的变化出现在英国人介入之后。这个国家似乎对吞吃葡萄牙的土地上瘾了,他们在获得了孟买城锡兰岛(后被荷兰人逐去)贝拉港等好处后,听说东岸人在商谈洽购葡属佛得角群岛,因此便急吼吼地赶了过来,表示也要出价采购,这一下子就让事情复杂化了。

    东岸人对英国佬横插一杠子十分恼火,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将事情搞定。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夫妇的想法,还是国会共同的意志,总之他们想从东岸人这里截胡,这如何能忍?

    于是,他们给葡萄牙人施加了压力,让其速速派全权使节到东岸来谈判,否则东岸人可能会感到冒犯。葡萄牙人闻讯后不敢怠慢,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派遣与东岸关系密切的阿尔梅达家族的成员过来,同时给他交代了葡萄牙王国的诉求以及顾虑,让他可以与东岸人就此展开谈判。

    路易斯就是被授予全权的阿尔梅达家族成员,说实话他对此也是有些忐忑的。佩德罗二世国王没有派遣他的重臣前来东岸,这本身似乎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即他们想减小目标,低调一些,不被更多的人注视,尤其是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一个对东岸怨气冲天的男人。

    他乘坐一艘家族的快船抵达圣萨尔瓦多后,先与总督就此事进行了一番密谈,然后从他这里支取了一笔谈判经费,获得了数名随从,然后便乘坐一艘回程的东岸运粮船抵达了其首都东方县,正式与东岸人就佛得角群岛的事情进行了沟通。

    双方的第一次会面在东岸外交部内。强势的东岸方代表仿佛询问了葡萄牙王国是否打算将那半个佛得角群岛出售给英国人,在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之后,他们非常不满意,质问葡萄牙王国是否想毁约,虽然那只是一个口头约定。

    路易斯·阿尔梅达是个年轻人,他有些扛不住东岸方面如此咄咄逼人的态度。在他们指出如果葡属佛得角群岛购买事宜失败,那么东岸共和国将会对葡萄牙王国很失望,并且不排除武力占领那半个群岛的可能性。

    发出这个威胁的华夏东岸共和**部总参谋长海军中将李泽民,这成了压垮路易斯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后来双方又举行的两次会谈中,路易斯·阿尔梅达已经明确表示葡属佛得角群岛可以出售,只是价格方面还需要商榷一下,这一下子加速了谈判的进程。

    葡萄牙人提出的条件不光光是金钱。事实上他们很有头脑,在只要求东岸人拿出五万元购岛费用的同时(原本东岸人是打算支付3040万元的),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将佛得角群岛最大港口普拉亚港永久对葡萄牙王**民船只开放,不收取任何入港管理费用;二支持葡萄牙王国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两地进行殖民活动,对出口至两地的粮食军火药品及其他日用品免除出口关税,并取消商品的配额限制,同时对从上述两地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三帮助他们从荷兰人手里夺回印度南部的科钦等港口城市。

    五万元的购岛费,基本和白送没什么区别了。别的不谈,光普拉亚港这座城市,这些年来葡萄牙人就花费巨资进行了建设。他们从东岸采购大炮改造了炮台,从本土进口石材修建了宏伟的官邸教堂仓库及别墅群,另外还有一座漂亮的军营(可以用做海军陆战营的基地)。这些投资,肯定不止五万元的,说二十万元都信!因此,葡萄牙人敢于五万块钱就送出去,主要还是为了他们提出的那三点条件可以被东岸人接受。
1...10431044104510461047...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