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就算是买粮食,也需要时间的。
他心想,行,我到时打听一下,要是你小子谎报灾情,有你好看的。
这他真的无法相信。
皇家马场。
在这里办公,皇帝轻松,同时也增进同僚间得友谊,因为大家都住在一块,串门也方便。
傍晚时分,申时行又与王锡爵、许国在草地上散步。
“听说宋侍郎今日已经出发了。”申时行问道。
王锡爵点点头,道:“这回户部准备的是非常充分,先前已经派人前往归德府开仓赈济百姓,那边又让大名、河间二府准备粮食。”
许国也道:“这一次朝野上下可谓是同心协力,而且应该也不会有人从中作梗,因为万一输给郭淡,谁得脸上都无光啊!”
明朝前期赈灾体系还比较健全,但是到了中后期,就每回赈灾,首先喂饱的都是那群官老爷。
经常搞得是一团糟。
为什么王锡爵不放心宋景升去,就是怕又出幺蛾子。
但是这回有与郭淡竞争的关系,朝中大臣比较团结,这脸丢不起啊!
大家都尽量配合宋景升。
王锡爵道:“申首辅,如果这回真的成功了,这以后要有什么事,咱们也可如法炮制,先将郭淡推出来,促使大家团结起来。”
申时行摇摇头道:“这一招可不好使啊!因为这结果出来,输得一方肯定会有麻烦。不过我现在倒是为郭淡感到有些担心,朝廷又打算给归德府免税,又打算派粮食赈济,而郭淡只能靠自己,对了,有没有关于郭淡的消息?”
王锡爵摇摇头道:“就只有上回黄大效上了一道奏折,弹劾郭淡联合开封府的地主涨价,姜应鳞那边至今还未来信。”
此时姜应鳞都已经忘记这回事,他也不知道这奏折该怎么写,身为一个督查人员,竟然只与被督查者见过一面,而且第一面就是道别。
弄不好,还要治他失职之罪。
你这也太慢了。
正当这时,宋纁气喘吁吁走了过来,“申首辅,二位大学士,郭淡回来了。”
“什么?”
三人皆是一愣。
郭淡刚刚进入皇家马场,所有大臣就都得知消息,但大家都不敢相信,甚至有不少大臣都认为郭淡肯定是因为趁机敛财,被人抓回来的,于是纷纷赶了过去。
万历自己也吓到了。
如果这回郭淡是先回京城,那城门口绝对没有太监,因为谁也没有料到,郭淡会这么快回来,他们认为至少也得半年。
就连东厂都没有太注意。
这大臣们都在外门等着,万历也不太好单独召见郭淡,毕竟上回粮价上涨一事,导致大臣们对此非常怀疑,于是他就临时召开朝会,地点选择廊道会议室。
“草民郭淡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快免礼。”
不待郭淡站起身来,万历急忙问道:“郭淡,你怎么就回来了?”
郭淡回答道:“回禀陛下,如今卫辉府和开封府的灾情已经得到缓解,当地百姓也恢复了往常得生活,草民就赶回来向陛下复命,免得陛下您担心。”
此言一出,群臣大惊失色。
宋景升今日才出发,你小子就回来复命。
你走得仙人路子吧,凡人不太可能做到这一切。
“真...真的吗?”
万历不禁睁大眼睛。
“陛下,万不可相信他。”
杨铭深急忙站出来,他立刻又回过头去,向郭淡质问道:“郭淡,本官且问你,你是不是在开封府联合当地的大地主,趁着灾情,抬高粮价。”
郭淡道:“是有这么回事,但是草民可没有强迫他们,草民只是给出一个建议,他们是自愿答应的。”
是你给的建议就行,谁也不在乎你有没有强迫他们,这个真不重要。
申时行等大臣不禁面面相觑,你承认这么玩,你怎么这么快能够处理好灾情。
你这摆明就是在骗人啊!
“是就行了。”
杨铭深道:“这灾情之下,你竟敢伙同地主炒高粮价,你这按的是什么心?”
郭淡问道:“不知杨大学士是如何得知这消息的?”
杨铭深哼道:“黄御史已经将你在开封府的所做作为,全都上奏朝廷。”
郭淡笑道:“那黄御史有没有说,我后来又拿出几十万两去给灾民,让他们去买粮食吗?”
“哎呦!”
忽听得一声呻吟。
又听得一声疾呼:“陛下。”
大臣们立刻回头看去,只见肥宅,不,万历坐在椅子上,一手捂住胸口,胖胖的脸上是悲痛欲绝。
“朕没事。”
万历一挥手,制止过来的李贵,又眼中含泪地看着郭淡,“你...你说什么,你拿出几十万给百姓买粮食?”
说到后面,他语带哽咽。
这都是朕得钱啊!
你小子死定了。
“回禀陛下,是的。”
郭淡道:“自草民承包卫辉府以来,陛下一直以来都再三告诫草民,一定要善待陛下的子民,草民不敢忘记。的确,草民这两年从开封府赚了不少钱,但这一回就全都还给了他们,唉...是一点不剩。”
说着,他还偷偷向万历使了个眼色。
承包大明 第七百零三章 你们这绿叶也太绿了一点
如果郭淡不使这个眼神,那万历估计会心脏病爆发。
倘若解决之法,就是扔几十万两出去,那派条狗去都行,干嘛要你郭淡这个大忙人去啊。
其实万历一直都还在一直想办法,如何让国库给予开封府、卫辉府救援,其目的就是不想花自己的钱。
但他理由也非常充分,开封府和卫辉府每年缴足税额啊!
你们既然救归德府、汝州,那为什么不给于开封府、卫辉府支援。
哪知郭淡这二愣子就回来了。
不过这个眼神也被大臣们看在眼里,但是他们有着另外得理解。
哼哼!这小子又没说实话。
户部尚书宋纁就问道:“你的意思是,你先与地主抬高粮价,然后又发钱给灾民去购买那些高价粮食,本官可有理解错?”
郭淡点点头道:“回大人的话,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宋纁当即就怀疑人生了,直摇头道:“这种赈灾的办法,可真是闻所未闻。”
他也是一位理财高手,但这种办法,他真是无法理解。
其余大臣们更是对此嗤之以鼻。
你能够发钱给大家去买粮食,那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你还先抬高粮价,再发钱,这就不是善,而是蠢。
你郭淡又不像似一个蠢人。
万历虽然知道里面有猫腻,但听着还是很不舒服,心里默默向宋纁言道,卿家,那不是他的钱,他当然不心疼啊!
“是吗?”郭淡惊奇道。
宋纁反问道:“你难道听过这种赈灾的办法?”
“草民没有听过,草民也没有这方面的任何经验。”
郭淡摇摇头,又道:“只是草民去到开封府后,发现灾区主要集中在封丘一带,但还有不少百姓并没有受灾,草民心想这不能厚此薄彼,既然要发钱,那不如就都发,只发灾民这不太好,开封府的其它百姓可能会有意见得,他们可也都交了税,还有那些大地主,草民也着实怕他们闹腾,故此才选择这个办法。
草民先租用灾民被洪水淹没的土地,然后又雇佣他们耕地,且预付一个月得工钱给他们,他们拿着工钱去买粮食,解决了燃眉之急,而同时没有受灾的百姓和当地的地主,也因此得利,大家就都其乐融融,各有所得,难道朝廷不是这么赈灾的吗?”
大家听得是一脸懵逼。
还有这种操作?
你当你是佛祖啊!
你能够救济灾民,那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你连没有受灾的百姓也顺便帮了。
朝廷要这么操作,那早就破产了。
“你有这么好心?”
李植是好气好笑地问道。
你是在写小说吗?
光凭自己的想象力。
郭淡笑道:“俗话说得好,这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草民都已经花了这么多钱,心想何不就多花点钱,做得更加完美,各位大人应该是知道的,有些人就是喜欢睚眦必喷,到时又说草民徇私枉法,嗯...哦,胡搞瞎搞,草民已经很多回花了钱还不讨好。”
你这难道不是胡搞瞎搞?
大臣们哪里听不出他讽刺之意,更是怒火中烧。
这小子到底又在搞什么鬼?王锡爵问道:“那卫辉府呢?”
“卫辉府就比较轻松。”
郭淡呵呵笑道:“因为卫辉府的田地多半都是地主的,被淹没的也是他们的土地,草民当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自己扛下损失,然后维持粮价不变。呵呵!”
“......!”
王锡爵彻底无语了。
卫辉府的地主就与众不同?
还是你真有三寸不烂之舌。
“陛下,这小子显然是胡说八道,他的话不可信啊!”杨铭深听得直翻白眼,你这谎言未免也太不严谨。
郭淡笑道:“杨大学士,您这就不对了,我做得不好,你说我办事不力,我尽量追求完美,你又说我胡说八道,那您说,我到底该怎么做,您才会满意!”
杨铭深怒目相向:“你当我们都老糊涂了么,你这等鬼话,骗得了谁,另外,这赈灾关乎民生,此等大事,你却在此嬉皮笑脸。”
郭淡呵呵道:“不瞒杨大学士,草民去之前可是非常惶恐不安,哪里知道原来赈灾是如此简单,我都还顺便在卫辉府做了几笔买卖,不然的话,回来的更早。”
申时行都听不下去了,这吹得有些过分了,沉眉呵斥道:“郭淡,在这大殿之上,你若说谎,可是要被治罪的。”
郭淡道:“首辅打人明鉴,草民真的没有说谎,各位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去卫辉府、开封府看看,草民敢保证,你们完全感受不到一丝得灾情氛围。
对了,我回来的时候,碰巧遇到姜给事,他当时刚刚抵达开封府,相信不用多久,姜给事就会来信说明这一切,我怎么可能敢说谎。”
是呀!黄大效、姜应鳞可都在那边,这谎言能够骗得了几日?
难道他说得都是真的?
不可能。
那么......!
宋纁突然问道:“卫辉府和开封府当真发生了水患?”
他完全不相信郭淡的话,这就不可能,如果前提是他没有说谎,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水患只是一场骗局。
郭淡点点头道:“确实发生了水患,据当地百姓说是比较严重的,卫辉府是多地发生,而开封府的洪水要更加凶猛,不过比归德府的情况,还是要好不少,毕竟卫辉府和开封府都没有决堤,归德府就决堤了。
对了,我记得去之前,各位大人不是说,这决堤就代表着挪用公款,偷工减料,是要被治罪得,哎呦......那归德府知府岂不是......。”
李植哼道:“你少在这阴阳怪气,这不过是你一面之词,究竟如何,朝廷自会查明。”
他现在心里也有些打鼓,看着又不像假的,这话可不敢说太满。
万历此时也被郭淡感染,也渐渐放松下来,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还是等姜给事、黄御史他们来信了再论吧。今日会议就到这里吧。”
他已经无心开会,既然那边灾情已经解决,那他一心就念着自己的私房钱。
几十万两啊!
朝廷赈灾可也不会花这么多钱。
他刚刚消失在廊道上,李贵就走过来,将郭淡给叫去了。
他们一走,大臣们便开始议论起来。
“申首辅,王大学士,你们以为郭淡说得是真还是假?”
杨铭深一个老学究,他不太懂赈灾。
申时行也看向王锡爵,王锡爵在这方面有很多建树的。
“不大可能。”
王锡爵摇摇头,道:“且不说灾情之下,抬高粮价,是非常危险的,就算郭淡有别得办法,他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了。”
李植道:“如果郭淡真的花了几十万两呢?”
宋纁点点头道:“如果他真的花了这么多钱赈灾,那倒是可以安定一时,但是也要想办法给百姓找到生计,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回来了!”
“那就是郭淡在说谎。”李植道。
王家屏道:“我看不像,如果郭淡在说谎,他瞒不了几日,到时候他的罪名更大。”
......
“郭淡,你方才说得都是真的?”
不待郭淡行礼,万历便急急问道。
郭淡道:“卑职怎敢欺瞒陛下。”
万历当即绷紧着脸道:“你当真花了几十万两?”
郭淡如实答道:“三十万两。”
“你......!”
“陛下,且听卑职说完。”
郭淡道:“陛下,这三十万两只是投资,顺便赈济灾民,到时我们能够赚得更多。”
“投资?”
“是的。”
郭淡点点头,道:“卑职方才不是说了么,卑职在灾区租了不少田地。”
万历立刻道:“灾区的田不都让水给淹没了,现在种也来不及了。”
郭淡立刻将番瓜一事,告知了万历。
“原来是这样。”万历的脸色稍稍缓和了几分。
郭淡又解释道:“陛下,说句不得当的话,此次整个河南道多地发生水患,必然会出现两种现象,第一,粮食吃紧;第二,地区可能不是那么安定。
而我们今年正打算大规模购买瓷器、丝绸、茶叶,这必然会增进贸易来往,那么那些商人多半都会选择一条比较安全的道路,而开封府就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再加上开封府还有私学院,粮价一直都会维持在卑职定的那个价格,此时投资农业,并且租用土地是不花钱的,支出也就是雇农得工钱。
粮价上涨,而成本却降低,这必定会大赚一笔。”
万历脸上的表情渐渐转忧为喜。
他虽然贪婪,但他真没有想过赚钱,哪怕郭淡花个十万两,他都能够接受,关键这小子还能赚钱。
这样好吗?
哪知郭淡突然言道:“当然,这都只是其次。”
“其次?”
万历不禁睁大双眼。
郭淡点点头,道:“陛下应该清楚,我们在开封府最大的收入是税收,至于种地赚的那些钱,只不过是顺便赚一点,今年开封府农税不会减少,因为农产品的价格会促使更多人发展农业,其实开封府还不少贫瘠之地和荒地,卑职敢保证,这些土地很快就会被开发出来,同时商税还会增加。”
“好好好!”
万历顿时眉开眼笑,道:“你没有辜负朕的信任,你可知道,黄大效那道奏折上来之后,大臣们都要拿你治罪,但朕相信你一定不会令朕失望的。”
“多谢陛下的信任。”
郭淡赶紧行得一礼,心里郁闷呀,我帮你赚钱,我还得跟你说声谢谢,你真不愧是肥宅。
万历坦然受之,没有朕的信任,你是不可能成功的,又问道:“你这法子如此妙,那能不能用于归德府或者汝州?”
毕竟还是一国之君,他也得考虑归德府和汝州的问题。
“不能。”
“为何?”
“因为宋侍郎如今都还没有出京畿地。”
万历闻言,不禁哑然,过得半响,他才叹道:“不瞒你说,其实这一次还算是快得了。”
语气中充满着无奈。
正当这时,外面突然响起张诚得声音,“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
万历道:“进来吧。”
只见张诚、张鲸走了进来,二人一进来,同时看了眼郭淡。
郭淡心中一凛,不会出了什么意外,我刚刚才吹完牛。
万历道:“郭淡,你先回去休息吧。”
“卑职告退。”
郭淡行得一礼,出得门去,还未走两步,只见李贵就急忙忙跑出来,“郭淡,你先回来。”
郭淡愣了下,又回到办公室。
万历问道:“郭淡,你知不知道归德府的情况?”
郭淡只觉莫名其妙,道:“卑职只知道那边灾情比开封府要严重一些,其余的卑职就不太清楚了。”
万历紧锁眉头道:“可能不止是严重一些,刚刚传来消息,归德府发生了民乱。”
承包大明 第七百零四章 自古以来,功臣得待遇
“民...民乱?”
郭淡不禁张大嘴巴,一脸吃惊的表情。
虽然这鲜花是要绿叶来衬托的,但你们这衬托得未免也太过分了一点,我不需要这么鲜艳啊!
悲剧得是,郭淡没有想到会这样,都还在贯彻徐姑姑的计划,把自己往死里吹,给大臣们压力,让他们好好救灾,可不曾想,这压力还没有给到位,那边就破功了。
这么不堪,还玩个球。
张鲸质疑道:“你当真不知?”
他难免会认为,郭淡有没有从中作梗。
将心比心,这边是一直都想破坏郭淡的赈灾工作,免税、救济统统不给,他们就肯定会认为,郭淡也想破坏他们的赈灾工作,这是竞争关系。
郭淡赶忙解释道:“回督公的话,我是真不知道,我这么快就回来了,这哪有心情去管隔壁的事。不过高公公曾去过一趟归德府,但他也没有说发生了民乱,甚至都没有这方面的迹象。”
砰!
万历突然拍了下桌子,道:“这群废物,真是没用,人家郭淡赈两府之灾,如今人都回到京城了,而那些废物就连自己的州府都管不好,可真是岂有此理,朝廷养着他们干什么吃的。”
张鲸立刻不做声了。
万历岂不知张鲸的意思,他这番话就是警告张鲸,你别把这事给套在郭淡头上。
话说回来,万历还真有些生气,这事以前也经常发生,尤其是自嘉靖之后,大家都那么不堪,就会给人一种错觉,赈灾确实不容易干好,但这回郭淡如此出色,就立刻驳斥了这种观点,关键这种事是可能危及到他的统治地位。
如今还只是民乱,不能说起义造反,必须要立刻制止。
于是万历又急忙召开会议。
当然,这回郭淡就没有参与了。
当大臣们听到归德府发生民乱,不禁皆是大惊失色。
这回他们可是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怎么可能会发生民乱。
“督公,这消息是真的吗?”
杨铭深向张鲸问道。
“此事千真万确。”
张鲸点点头。
这时一个大臣又向万历道:“陛下,微臣建议立刻从大名府调兵前去镇压。”
万历点了点头。
既然发生民乱,就必须得将这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出兵镇压无疑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选择。
王锡爵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这灾情下常出现的民乱,百姓也只是为了一口饭吃,并非是真的想要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倘若朝廷就此出兵得话,反而会令百姓觉得无路可退,可能真的会酿成大祸。”
王家屏也站出来道:“陛下,王大学士言之有理,此事还未到出兵的地步,而且这一回朝廷自问准备充分,可能其中有什么误会,臣建议先派人前去调查清楚。”
万历面色又显得有些犹豫,他思索半响,才道:“这样吧,此次赈灾事宜,就交予二位卿家。”
这回他可不敢托大,他也知道以宋景升的能力可能处理不来,关键那厮可能都还没有出京畿地,真的就太慢了一点。
“臣遵命。”
王锡爵、王家屏同时行礼道。
这时,申时行突然开口道:“陛下,臣方才左思右想,觉得前面郭淡的那一番话,值得怀疑,目前以归德府的情况来看,臣更加不相信郭淡真的能够这么快令卫辉、开封二府恢复过来,臣建议在事情未调查清楚之前,暂时就不要让郭淡回去。”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大臣们是纷纷站出来,支持申时行,哪怕是李植、丁此吕等与申时行有矛盾的人。
万历只觉有些诧异,你申时行不是投靠朕了吗,这人家都没有说,你却带头抨击郭淡,是何道理啊!
但大臣们的反应令他很快就明白过来。
申时行不是要抨击郭淡,而是要软禁郭淡,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朝廷留点面子。
你自己也说了,那郭淡赈两府之灾,都已经回来复命了,而那边却搞得是一塌糊涂,又是决堤,又是民乱。
这要传出去了,那官员还要不要面子啊!
官府的威信将会受到重创。
这不利于国家利益。
可见政治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也许你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出色不见得利于国家,要是从全盘考虑,郭淡的行为,可能会动摇统治基础。
此乃大忌。
申时行身为首辅,自然得从全局考虑。
明白过来的万历也没有做声,是左看一眼,右看一眼。
大臣们可真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啊!
丢人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