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归来仍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世唱响
“过完年后,他们还去打工了吗”张琰问。
“悲惨的一幕就发生在过年期间,女孩回家后把这件事如实告诉了父亲,谁知父亲不但不同情他们,还骂女儿没本事,说村里打工的人都挣到了钱,都给家里添置了新东西,说她无用。断然要让女儿和那个男孩分手,不允许她再跟着他出去打工。”胡宛如说。
“女孩哭着求父亲,可是父亲坚决不同意她和那个男孩交往。那时候,女孩满脑子都是男孩对她的好,在陌生的城市里她只认识他一个人,也只信赖他一个,她觉得她就是他生命中的相知,她还向父亲提出要和男孩结婚……”
胡宛如的表情渐渐变得忧伤,她顿了顿,只见张琰的目光里充满了对故事结局的探寻。
“我都不知道天下居然会在这样的父亲!”胡宛如感慨了一句后说,“父亲当然不会同意她和那个男孩在一起,过完年后,当别人都外出打工时就把她锁在房子里。男孩根本不知道这些,跑到女孩家找她准备再去打工时,被女孩的父亲破口大骂,说他是个穷鬼,说他不配跟他女儿好,如果要想跟他女儿好,就先把女孩家的旧房子扒掉盖上二层楼……父亲和男孩吵了起来,被锁在房子里的女孩哇哇大哭……”
“后来呢”张琰问。
第二百零一章 你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男孩哪有能力给女孩家盖楼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可他又放心不下女孩,原订的打工时间不得不推迟。在那个冰冷陌生的城市里他们曾相依为命,他们说过这一辈子都要在一起,可是他却根本保护不了女孩。听到父亲对男孩发难,女孩伤心极了,后来,她趁父亲吃午饭时偷偷地跑了出来,到男孩家里找到他,再后来,他们一起来到了高中时常去的一个山坡上,抱头痛哭……女孩终于从鼓鼓囊囊的衣兜里把那两瓶子东西取了出来。”
“什么东西”张琰问。
“两瓶敌敌畏!”胡宛如说。
“什么他们要喝农药我的天啊!后来了喝了吗”张琰急切地问。
“那天下午,他们整整流了一下午眼泪。最后一起喝下农药,双双殉情。地上还留下一份遗书:再见了,这个世界!我们一起走了。我们相信,在那个没有势利,没有打工的世界里,天天都是春暖花开……在遗书上,写着两个人的名字。”胡宛如说,“我讲得还不好,文章写得非常感人。”
“他们都死了”张琰打破沙锅问到底。
胡宛如轻轻地摇摇头说:“如果悲伤仅到这里的话,让人扼腕痛惜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文章里还用了一段文字讲了后来的事。当地放羊的一个老汉发现了这对恋人就赶紧叫人救他们。男孩把一瓶农药全部喝完,死了,女孩喝了大半瓶被救过来了。文章最后写到,女孩被洗胃和抢救后身体非常虚弱,她在病房里得知男孩已死的噩耗,就哭喊着跌跌撞撞下床,被别人拦下后,她嚎叫着疯了似地一个劲地冲着墙壁撞,额头上血淋淋的……”
故事讲完了,张琰越听越觉得这个故事竟然这么凄惨,这么悲伤。他将目光移向星星点点的校园,一轮明月悬在半空,格外冷清。月光之下,胡宛如的眼角已挂上了晶莹的泪花。
“宛如,别信这些,这都是瞎编的。”张琰赶紧劝她。
“这是真的,是纪实。作者到女孩家里采访了。”胡宛如说。
一阵沉默之后胡宛如才渐渐地从故事当中清醒了过来,她仰面对着窗户静静地看着远方,月光洒在她的脸上,像是静静地照着一朵圣洁的白莲。
“我最近在校外学电脑打字,难死了,都是一些拆开的字根,记都记不住。宛如,今年是我们文学社创刊十周年,到时学校要组织一次座谈会,我还得发言。我想到时我要把电脑打印版的《希望》杂志编辑出来,这样的话就意味着这本杂志从此以后将结束手抄时代,有意义吧”张琰说。
“我知道你是一个可以创造时代的人,张琰你要好好努力,我没你那本事,但我会默默的在心里支持你。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大作家。”胡宛如说,“我很高兴能在学校认识你,你身上总有一股子热情和才气,我想将来工作了肯定能派上用场。”
“我哪有那么厉害啊我只是以前上学时爱写作文而已,其实,许多文章我也写不了,要不是我们胡老师鼓励,也许我现在早都放弃写东西了。我刚上咱们学校那年春节,我到胡老师家里去了,他还要跟我喝酒,说他一直想写点东西,他觉得我们这一代人遇到了最好的时代,让我将来能用笔把这个时代记录下来。”张琰说,“对了,胡老师我给你说过,他就是我在后稷中学时的班主任。”
“张琰,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体会,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在一个人极度痛苦和无助的时候,老师的一句鼓励,一次帮助,哪怕是一个眼神都会影响我们很久。我觉得你那位胡老师说得对,你就是应该把我们成长和到这里上学的故事记录下来。多年以后,一翻开文章就能看到我们在一起的这段时光。”胡宛如说,“这就跟你要把你们的杂志变成电脑打印版一样,都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可从来没想过要把上学的事写下来,成天是上课下课,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有什么好写的”张琰说,“这些事太琐碎也太平淡,哪里有你刚说的那个故事感人”
“难道不凄惨的故事就不值得记录吗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你的那位胡老师说得没错,应该把这个时代记录下来。张琰,你跟别的同学不一样,你做事严谨细致,爱思考,有热情,你身上有一种钻劲……”胡宛如坚定地看着张琰,目光里充满了鼓励。
在如练的月光下,微风轻拂,他们离得很近。
“我有那么好吗你说得是我吗”张琰问。
“嗯!”胡宛如点点头。
接下来的三个双休日,张琰都没在学校度过,他往背包里装了厚厚一沓《希望》杂志,坐着长途车到洛明市另外几所中专学校主动联系他们的文学社,他想建立一个中专生文学社联盟,让各校的稿件能互发共享。
《希望》创刊十周年的时间正一天天临近,他要把一个与众不同的刊物呈现在师生面前。在洛明工业学校里,张琰觉得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喜欢写作,喜欢文学。什么兵器制造,什么投身国防,对他而言这些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只有看到好文章时让他拍案叫绝的那个瞬间,才是他最大的快乐。
张琰每天都是踩着公寓关门的步点回到寝室的。这天刚一进门,武军强的一句话就让他有些颤栗。
“弄死他!”武军强冲着田庆文说。
田庆文耷拉着脑袋坐在床沿上一语不发。
“你再想想是谁告的秘弄不好就是内鬼干得好事!”武军强说,“你想想,别人为什么要告发我们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也不一定,除过上次讲课时登记过名单外,在这之前我还背着计算器串过寝室,卖过。知道这事的学生多了,现在根本弄不清是谁给学工办告的。”田庆文抬起头说,“牛一智说学工办老师问过他,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兜售计算器牛一智给老师说,咱们在课堂上没卖计算器,只是有些同学委托我给他们捎几个……关键是这事露馅了,我怕连累你,担心学工办调查你。”
第二百零二章 金矿与江湖
“老子怕个屁!我们又没有把计算器带进教室卖,同学们愿意让你捎着买,这算是销售吗没事,你不用考虑我。屁大点事!”武军强说,“你没听学校准备怎么处理你”
“我不敢问。牛一智下午帮我问过了,他说兀主任要单独跟我谈话,算是口头警告,不允许我以后再搞这些事。”田庆文说,“可能还要写一份检查,并且保证以后不再买东西。这份检查就成了我在洛明工业学校里的案底了。”
“口头警告算不算处分”武军强问。
“不算,如果下次再犯就给处分。”田庆文说。
“那就不用担心,不给处分就让他随便批评,全当被蚊子叮了一口,过两天就没事了。但是我们最好能把那个告密的人揪出来,看我不弄死他!”武军强狠狠说。
赵利阳觉得武军强的话太刺耳,一把扯来被子将脑袋蒙住。
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再次弥漫着伤感的氛围,一批收破烂的人带着秤和麻袋来到公寓楼下,低价收购毕业班同学的书本。
香飘子栎美食城成了大家告别最重要的场所,不光是因为这里的饭菜便宜,更重要的是这里留着同学们的记忆,许多餐馆都推出了一系列的菜品和别离套餐,有趣的是,餐馆的老板还争相给菜品取了应景的名字,这些菜名用彩色粉笔写在门口的黑板上,特别吸引人的眼球。
芥末菠菜被叫作“情人泪”;青辣椒炒红辣椒被叫作“绝代双骄”,把西红柿切成块往上面撒上一把糖取名“火山飘雪”;盐水菜心被取名“一往情深”,酱猪蹄放在盘子里摇身就成了“一起走过”;用芝麻菜和洋葱拌成了“勿忘我”……
武军强和王玲逛完街也来到了美食城,见到一个个奇怪的菜名,武军强忍俊不禁。
“太不可思议了,瞧瞧这些老板的脑子多么灵活!我回去了得把这事告诉田庆文,就他那点智商还卖计算器没赚几个钱就被人给告了,做生意就要像这些老板一样要学会变着法子糊弄人。”
“军强,你做过生意吗”王玲问。
“我哪做过什么生意但我见过别人做生意,其实做生意只是个形式,生意的背后就是拼胆量,看谁不要命。”武军强边走边说。
“啥做个生意连命都不要了,至于吗”王玲问。
“把命赔进去的人多了,我从就听过这事,在我们县上为争金矿打架动刀子的,为争外地收金子的客商打架送命的,啥事没有看上去他们都是做生意,哪个老板后面没有黑社会”武军强说。
“这么恐怖你是在骗我吧”王玲非常惊讶。
武军强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盯着她,深陷的眼睛里隐藏着一种可怕目光,冰冷而凶残。突然他咧嘴笑了,露出白森森的牙。
他问:“你还以为我给你编故事《上海滩》看过吗”
“看过,时候看过。印象最深的是,许文强在雪地里给冯程程撑了把伞……”王玲说。
“在我们那里,每天都会上演许文强闯江湖的故事,一拨人完了,又换一拨,这个老大霸道几年,接下来的老板会更霸道。我刚才说,有人的为了做生意赔上了性命,难道我还骗你不成”武军强说,“你动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你们那里出产什么无非是些麦、玉米之类,而我们那里出产的是黄金!在全国有金子的地方不多,我们那里的黄金储量大,为了挖金子打架难道不正常吗”
武军强目光里的冰冷和凶残消失了,他们随便走进了一家餐馆。这时正值饭口,餐馆里的人很多,邻桌上五六个同学正在点菜,一看就是毕业班的学生,一个戴眼镜的瘦瘦的男生伸着长长的脖子扯着嗓子喊:“‘情人泪’、‘一起走过’,再点一个‘勿忘我’……”然后把菜单递给另一名同学说:“剩下的你来点。”
听到这些菜名王玲不由得笑了笑。她又问武军强:“开矿挖金子,你们那里就不管吗”
“以前没人管,谁家都可以挖,但后来也管了,要办手续,没办手续的矿要被关掉。不过,我听我爸说,以后办过手续的矿也就不准开了。”武军强说。
“在《上海滩》里你最喜欢谁是不是许文强”王玲问。
“聂人王!”武军强毫不犹豫地说。
“为什么他可是个大坏蛋!”王玲说。
武军强一边翻看着菜单一边说:“聂人王脚踩黑白两道,也只有他才是唯一能和冯敬尧抗衡的人,许文强东山再起还不是得靠人家还有,聂人王善于利用他人为自己做事,满口仁义道德做事却阴险毒辣,不择手段。”
“这个人阴险毒辣,不择手段,你为什么还喜欢这个角色”王玲惊讶地问。
“要是没这种本事还想守住矿”武军强轻描淡写地说,然后就冲着老板高喊:“老板,来一盘回锅肉,再来一只条红烧鲤鱼……”
老板拿着个本子急忙跑过来,笑容可掬:“好嘞!要不要酒我们针对你们这些毕业生还有一些新菜品,要不要也看看”
“不要!”王玲一口回绝,“别看他个子高,面相成熟,他还不是毕业生。”
“好嘞!”老板记下菜名正要离开,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赶紧转身问,“这位女同学,你要不要再点点儿素菜”
老板职业性的笑挂在嘴边,一手握笔,一手拿着本,弯腰期待着。
“对了,看你想吃点啥”武军强这才意识到了王玲还没点菜。
“本来我想要盘西红柿炒鸡蛋……算了,点多了也吃不完,就这样吧。”王玲说。
“好嘞。”老板依旧保持着微笑转身离开。
“老板,再加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武军强扯着嗓子冲着老板的背影喊。
在美食城附近还一连开了好几家卡拉k厅,一首首离别和祝福的歌声诉不尽他们的别愁别恨。让毕业生高兴的是,不包分配的政策并没真正落实到这一届学生身上,和往年的毕业一样,他们也都领到了派遣证,全部以双向选择的名义,被安排到了全国各地的兵工单位。
第二百零三章 扎堆复习
张琰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期油印的《希望》杂志,并赶在这一届学生毕业前,将带着墨香的杂志送到了同学们手里。
这段时间,他是在各种繁琐和繁忙中度过的。对社团工作的热爱甚至让他走火入魔,他一边继续学打字,一边筹划“希望文学社暨《希望》创刊十周年座谈会”的事情。
对文学社来说,这是今年的一件大事,等到下学期开学后座谈会就要召开了,张琰完全沉浸在了社团事务当中,从这种繁琐和繁忙中,他能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张琰把学习早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毕业生离校近一个月后,非毕业班也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星期五晚自习前,汽01班好些同学都自发来到教室自由复习。
“我问你,过渡配合的公差怎么计算”孙娟一把夺过赵波涛手里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然后提问。
赵波涛想都不用想直接脱口而出:“最大间隙与最大过盈差的绝对值。”
孙娟后又把书翻了几页面,终于又找出一道题目,就照着题目念了起来:“在机械加工中经常遇到公差配合,请说出三种公差配合的术语并简述意义”
“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三种配合俗称松配合、滑配合、紧配合。意义嘛……”赵波涛起先对答如流,这会却顿了顿,正在思考着。
孙娟牛铃一样的圆圆的眼珠,诡秘的乌溜乌溜一转一转,以为这下考住了赵波涛,然后得意地说:“赵博士,原来还有你不会的题啊”
“别急!这个题我会答,不过,你让我想想怎么组织语言。”赵波涛急急地说。
孙娟把书抵到嘴过,圆圆的目光里藏着诡秘的笑。她又复述了一遍及问题:“请说出三种公差配合的术语,并简述意义。”
“你俩干吗呢”钱磊凑了上来。孙娟和赵波涛都没人理他,坐在一旁边的赵利阳目不转睛地盯着赵波涛,他心里也在默默地思考着。
“我想好了,你听……”突然,赵波涛像是吃错了药,兴奋地拍案而起。
“你疯了吗你有暴力顷向!”孙娟被吓了一跳,她撇撇嘴说。
赵波涛的兴奋之情难以掩饰,他没理她。直接说:“间隙配合指配合双方的公差带完全没有重叠。这种情况很容易装配,不用太大的力,用手就可以装配。过渡配合指的是配合双方的公差带部分重叠。这种情况装配起来有点难,用力或者借助工具能装配。间隙配合指的是配合双方的公差带完全重叠。这种情况装配起来很难,就必须借助工具装配。怎么样没错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