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朕给他的条件的确优惠,”朱由检笑了笑,“但是插汉部却捡不着什么便宜......因为黄台吉也是喜欢捏软柿子的!
朕从热河城出兵,来个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露半点破绽给黄台吉。哪怕和他耗军粮,也能把奴贼从马孟山轰走了!
到时候黄台吉要捏软柿子,还得去找林丹巴图尔!所以朕现在不怕林丹巴图尔占便宜,就怕他眯在土默特川当他的西可汗。”
杨镐还是不大放心,“万岁爷,咱们毕竟只有40000兵马,万一奴贼倾巢而来......恐怕未必能打赢啊!”
朱由检大笑道:“怎么会打不赢?那黄台吉敢来,他就死定了!朕有铁甲骑兵一万,勇锐步军三万,黑炮三十六......黄台吉的六万八旗兵就算都来了,朕也不怕他!要怕的是黄台吉,他这个奴贼大汗如果出兵六万,最后却师老无功,粮尽而还,还让林丹巴图尔夺回左翼蒙古,他国中那帮议政贝勒爷能饶他?
你们就放心吧,朕最懂奴贼了,奴贼现在实行的是四大贝勒共坐龙床,黄台吉只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不敢冒险拼命的。”
你又最懂奴贼了?
杨镐、张凤翼和黑云龙都是一愣,心说:你这小皇帝上哪儿懂奴贼的?而且......你怎么懂那么多啊?武功天下第一,兵法天下第一,还懂西洋话,还懂蒙古话,还懂西洋炮术,现在又最懂奴贼了!
全天下的事情,还有你不懂的吗?
朱由检被几道怀疑的眼神一盯,也有点心虚了——好像是懂得太多了,我的学问怎么就那么大呢?这样不够谦虚啊!
想到这里,他赶紧转移话题道:“既然和林丹巴图尔谈妥了,那咱们就早点出兵......明天就回宣府,三日后出兵,先移师热河城,然后去马孟山以南的插汉河套修建会州城!”





抢救大明朝 第1782章 黄台吉又来了!
春季的晨雾在滦河河道上缓缓浮动,将这条从燕山山脉的群山当中流过的河流,笼罩在一片朦胧当中。
周遭一片安安静静,只能听见河水哗哗流淌的声音。
吴三桂已经趴在沾满露水的草丛当中,用一支千里镜四下打量了许久,一副紧张的不行的模样。
这个跟着朱由检冲锋陷阵好多次的心腹侍卫的官阶,已经升到了从五品的帐前亲军副千户(自镇军营兵制崛起后,传统的卫所武职官逐渐只用于表明武官的身份等级,沦为了阶官,帐前军的官阶也是如此),而且还跟着小皇帝学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兵法,差委一个营游击都够了。
不过朱由检却只给了他的一个排把总,还派到了他的“老对头”,已经当了队千总的李自成手下任职。
现在帐前军的军制是这样的,军以下最大就是团,一团之长称参将或团总(如果是文资官辖一团就称团总);团以下是两个营,一营之长称游击或营总;营以下是四个队,一队之长称千总;队以下则是三个排,一排之长称把总。
吴三桂现在挂着从五品的副千户衔,差委却是一个只管着三四十人的把总,实在有点小了。
但是吴三桂也没什么好埋怨的,因为朱由检的少年侍卫们凡是派出去带兵的,都是从最基层的把总干起。小皇帝说了,这叫实习历练!
先干一段时间的把总,把总干好了再回去当侍卫,继续跟着学兵法。学一段时间的兵法后,再去干千总,千总当好了,就再回皇帝身边学习......然后再下去当游击。干好了游击,才算是出道了,好好干的话,将来都能当上参将、副将、总镇,功劳足够的话,还可以封爵成为勋贵!
前途真是一片大好啊!
不过将来前途大好,眼下却还得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当夜不收......这次他是跟着顶头上司李自成一块儿过的滦河,还趴在湿漉漉的草丛当中等着打黑枪!
“黑枪战术”现在已经成了帐前军的几个标准战术之一了。在崇祯元年的唐指山战役结束后,朱由检就下旨给工部尚书徐光启和钦天监汤若望,命令他们两人负责监造一批鲁密铳。造铳的经费,全部由内承运库拨付,一支鲁密铳给价15两银子。银子给够之后,对质量的要求当然也是极高的,每一支交付的鲁密铳都将由朱由检亲自验收。
而到了崇祯二年二月底,朱由检已经陆陆续续收到了一百余支崭新的鲁密铳,加上之前就装备部队还没有损坏的鲁密铳,帐前亲军已经装备了超过550支鲁密铳。
其中朱由检的亲卫配备了百余支,余下的分给了9个团,每团都有约50支鲁密铳。这些鲁密铳再分配到最基层的队,每队都能有个六七支,全都集中在一个排。而这个排就是个专门阴人的黑枪排,吴三桂现在指挥的,就是一个黑枪排。
“来了!”
一个故意压低的声音在吴三桂耳边响起,“正北,至少上百骑,沿着河谷过来了!
说话的是一个气喘吁吁的汉子,穿着身箭衣,是从吴三桂所在的山坡的顶部一路奔下来的。
来的敌人可不少,但是吴三桂还是没有一丝犹豫,大声下令:“装弹,点火绳......没火铳的都准备好开元弓,射他n的!”
下完了命令,他就拎着自己的一支鲁密铳又向前几步,猫到了一棵参天大树后面,手脚麻利的点火绳、上弹药。没一会儿就把黑枪架了起来!
这个时候马蹄声响已经穿破了流水的声音,传到吴三桂这里,和马蹄声一块儿传来的,还有叫骂呐喊的声音,说的都是蒙古话。
“又是北虏......”吴三桂嘟囔了一句,同时也松了口气。
北虏总归没有奴贼那么难打,虽然人头不值钱,但胜在安全。
想到这里,吴三桂已经看见不少骑兵沿着滦河边上的大路飞奔而来了,他连忙端起火铳,对准当先一骑瞄了瞄,发现那人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李自成......李自成穿了身难看的蓝色泡钉棉甲,头上顶着个挂了皮质护颈的酒盅盔。看着就和寻常的明朝边军夜不收没什么不同。
也不知怎么,这个时候吴三桂竟然有了一种发铳射击的冲动!他看这个李自成,总是有点不爽啊!
当然了,打李自成的黑枪是不敢的......帐前军军法如山,而且李自成还是“大明最忠”,大大的忠良啊!
吴三桂端着火铳不动,李自成很快从他的铳口下奔过,然后又是二三十骑,都是边军夜不收的打扮,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七八十骑穿着红色棉甲的鞑子骑兵,看着好像是奴贼的八旗兵,但是却用蒙古话在叫喊咒骂。
李自成等人这时候已经勒停了战马,然后打马调头,又取下肩背的长枪,在滦河边的大道上组成了一个冲击队形。
那七八十骑红甲鞑子骑兵看见李自成等人摆了冲击阵,好像有点害怕,在和李自成等人相距几十步的地方停住了战马,而他们的位置,正好在吴三桂等人的铳口之下。
吴三桂已经打老了黑枪,当下没有犹豫,立即就扣下扳机,火绳点燃了药室当中的火药,一阵硝烟喷出,紧接着就是噼噼啪啪的鸣响——七支黑枪,几乎同时打响!
鲁密铳是一种精确度相当高的火绳枪,号称又毒又狠。虽然穿透性不怎么样,但是追逐李自成那些蒙古人也没披厚甲——可以抵挡鲁密铳的厚甲可不轻便,在野外执行巡查搜索任务时不方便穿戴。所以一阵铳响之后,四个鞑子骑兵就应声落马。
吴三桂打完了火铳,没有再装弹,而是摸出了一把唢呐,用力吹了起来。唢呐声响起的时候,他手底下那些没有火铳的帐前兵军开始射箭。一人一张开元弓,射出的都是连珠箭。
虽然只有20余人在射箭,但还是箭如雨下,射得还挺准,转眼的功夫就射翻了七八个蒙古骑兵。
遭到火铳和箭镞轮番打击的蒙古人一下就乱了,李自成等的就是这机会,当下就大喊一声,挺起长枪,策马向前猛冲,带着手下就发起了冲阵。
对面的蒙古人已经乱了阵脚,现在又被李自成的骑兵一阵冲击,连抵抗的念头都没有,就一哄而散,调头就跑。
李自成等人也不下马去割人头,而是策马猛追而去。而吴三桂的人这时已经收好了火铳、弓箭,抄起腰刀圆盾,呐喊着就上去抓俘虏了——他们过河侦查的主要任务,就是探明马孟山建州军的虚实!
一个蒙古正红旗的备御很快就被揪到了吴三桂跟前,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该死的南蛮子,你们别得意,大汗已经到了马孟山......你们等着吧,大汗的天兵已经到了马孟山!”
吴三桂听了这话就是一愣,然后就用蒙古话问:“哪个大汗?是哪个大汗来马孟山送死了?”
“当然是咱们大金国的大汗了!”那蒙古正红旗的备御红着眼珠子吼道,“大汗到了,你们这些汉儿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黄台吉居然已经到了马孟山!吴三桂心说:奴贼大军来的可够快啊!




抢救大明朝 第1783章 炮打黄台吉 一
在热河和滦河交汇处,林木茂密的大北上脚下,有一片开阔的河滩,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工地。
供两三万人居住的大营,已经在平整建设。来自大同、宣府等镇的兵士和从永平府拉来的伕子,正狼吞虎咽的嚼着白面馍馍。簇拥的一团一团的,还有把总或是工头在当间叫着:“等会儿要下水打坝子,下水的今儿工钱都加100小钱,外加二两二锅头!谁肯干?”
明朝是有劳役的,虽然有些地方有些行业可以交钱免役花钱雇役,但是免费劳役还是主流。不过朱由检为了加快热河筑城的速度,还是从内帑当中提出了一笔银子,用来给民伕发钱,给兵士打赏。
除了肯花钱之外,朱由检到了热河之后,还和孙元化的那个助手,上辈子写了《守圉全书》的韩霖,还有从宣府一路跟过来的工部尚书徐光启一块儿,在热河、滦河交汇处的几个山头和河谷地带到处走动,测量地形,并且亲自设计热河城堡,还顺便寻找适合屯田的肥沃土地。
朱由检可是大明,也许是全世界最懂筑城和最懂攻城的人——法兰西的沃邦元帅都没出生,他所有的著作,朱由检都已经拜读过了。所以他知道怎么修那种复杂的要死的棱堡,也知道怎么攻破一座坚固异常的棱堡......
不过他亲自设计和督造的热河堡垒,却不是一座坚固异常的棱堡,而是一座依山靠水的山城——也就是底层靠着热河和大北山,然后一层一层的沿着山坡往上盖,一直修到山顶。乍一看有点像日式城堡,但是不会造那种引天雷的“天守阁”。
至于取料,也走廉价简便的路数,城墙用沙袋包夯土,箭楼高阁还有城门楼都用木料。
另外,也会修建棱型的出堡,用来架设佛朗机炮和将军炮。这些出堡也是用夯土和沙袋一层层垒起来的,内部实心,非常坚固。
由于有出堡提供交叉火力,而且又最大限度利用了地形,所以热河城堡虽然修得很大,但只需要少量的守军就能坚持了。
而在热河的上游,在热河河谷收窄到没有开垦价值的地方,朱由检还让人修了一座比热河堡要小的多的沟关堡。沟关堡和热河堡两头一堵,整个热河谷地就成了外人很难打进来的好地方了。热河两边狭长的平地,就都是可以开垦的沃土了。
而热河谷地的位置,大约就在马孟山的正面。明军只要占住了热河谷地,就能沿着几条比较狭窄的山谷,一步步的逼近马孟山了——这才是真正的堡垒推进,一节一节的向前逼啊!
除了从正面逼向马孟山外,朱由检还可以选择从马孟山南面比较开阔的宽河流域绕过去。宽河流域就是插汉河套地区,听名字就知道,那里曾经是插汉部的一个据点。不仅地形开阔,而且土地也非常肥沃,现在是八旗蒙古的一处牧场。
根据朱由检的计划,在热河城堡完工后,他就会率主力移师插汉河套,抢下这片牧场。然后还是用步步为营的办法,往马孟山的背后逼过去。
如果马孟山下的八旗蒙古和正蓝旗的奴贼依旧坚守不动,那么朱由检就再进一步,直接插到可苛河套,也是大宁卫的故地。
到了那时,就不怕马孟山上的鞑子不动了!
在热河河谷中部逛了一天的朱由检,现在已经和徐光启、韩霖等人,在一百多名亲卫骑兵的护卫下,回了热河大营。
他这一路行来,看到的除了热火朝天,就是一片春季的欣欣向荣,完全都是向上的气氛——这种气氛在已经发展到了瓶颈,逐渐形成了困局的口内是感受不到的。
这是只有扩张才能带来的积极氛围!
虽然崇祯在燕山地区的扩张和上辈子逆子主持下的全球扩张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朱由检还是明白了扩张的意义......
朱由检策马从向他行礼并山呼万岁的人群当中通过,向自己的大帐而去。
皇帝的大帐就扎在大北山脚下,正处在这个巨大工地的中心,周围打了一圈木桩,还留出了一个进出的口子。李自成和吴三桂哥俩正肩并肩的站在口子外头,还带着几个手下,并押着一个正红旗的鞑子!
朱由检笑吟吟的跳下马来,李自成和吴三桂忙上前行礼,朱由检一挥手:“免礼、免礼.......”他随后又一指那正红旗的鞑子,笑着说,“抓了个正红旗?是代善的手下吗?带他到大帐中,朕要亲自问话!”
李自成和吴三桂领了皇命,就一边一个架起那鞑子,跟着朱由检进了围子,又入了大帐,然后丢在了朱皇帝的脚下。
“皇爷,奴贼大汗黄台吉到了马孟山一带,汗帐就设在马孟山以东老哈母林河边上的青城。”
李自成不等朱由检发问,就抢先报告起来了。
“什么?黄台吉已经来了?”朱由检一愣,“怎么可能?”
那个蒙古正红旗的鞑子能听懂汉话,见朱由检一副吃惊的模样,就哈哈大笑起来:“大汗已经领着八旗军的主力来了马孟山,你们明朝就快完了,哈哈哈......”
哦,带着八旗军主力来了!朱由检喃喃道:“那得好几万人马......他们吃什么呀?”
“当然吃饭了!”这蒙古鞑子气势汹汹的说,“你别以为咱们大金国闹了饥荒,就会饿着八旗天兵......饿死的都是老弱,不是天兵!而且去年大汗两次征讨插汉别部多罗特部,颇有缴获,都屯在青城,足够供应数万大军吃上半年!”
足够几万大军吃半年?朱由检心说:这要是真的......那就得抓紧夏天滦河水多的时候,从永平府多运点粮食过来了。
大不了......和黄台吉耗上一年!
朕有的是耐心,也有的是时间!
想到这里,朱由检扭头看着那个挺实诚的鞑子,问:“你叫什么名字?”
“哼,”鞑子一扭头,“我孛儿只斤.莫日根是不会告诉你的!”
“你真的不说?”朱由检一边问话,一边却想:朕还有什么可以问的吗?
“我什么都不会说的!”孛儿只斤.莫日根一脸的悲壮,“我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是有骨气的!你要杀就杀吧!”
“真是忠义之士啊!”朱由检点点头,“朕最欣赏忠义之士了,你愿意投降吗?”
“不降,不降!我孛儿只斤.莫日根是大元朝的后人,不能对不起祖宗!”
朱由检心道:这家伙真的那么忠?他又试探着问:“大元朝的后人是不是应该听虎兔敦汗的话?他是黄金家族正统啊!”
“那是当然的!”蒙古人点点头。
朱由检点点头,对李自成道:“那就派个人押送他去兀良哈万户的营地吧,让他们派人送他去兔敦汗那里。”
兀良哈大公主在宣府待产,不过她的万户斡尔朵还是派了几百个骑兵跟随朱由检出征。
李自成和吴三桂押着这个蒙古“忠义之士”出了大帐,朱由检就下令召集诸将了。
不一会儿,在热河大营的将领都到了大帐,看着他们行了君臣之礼,朱由检就笑吟吟的说:“刚刚得到消息,黄台吉很可能已经到了青城,还带了数万八旗兵......这回他可输定了!朕要出兵插汉河套,去会一会这个奴贼大汗!”




抢救大明朝 第1784章 炮打黄台吉 二
“陛下,”燕云总督高弘图现在也到了热河城,他听见朱由检要出兵插汉河套,就连忙出班请战,“臣是燕云总督,插汉河套是臣的辖区,应该由臣和燕山总镇赵率教领兵前往,陛下应该在热河城堡坐镇,统领全局。”
朱由检摆摆手,笑道:“高制军,你虽然也能治军用兵,但是比那黄台吉还是不如的……而且黄台吉驻军青城就是和朕在燕山决战,朕若不亲往迎敌,岂不是怕了黄台吉?”
他的话说的挺漂亮,其实是为黄台吉准备好了36门黑良心的3磅黑炮,准备狠狠阴一下黄台吉。
不一定能把黄台吉阴上西天,但是36门3磅黑炮的密集轰击,还是可以在后金军的战线上轰出一个缺口......然后铁骑兵就可以发起集群冲锋了!
黑炮开道,铁骑冲锋的活儿,高弘图一文官是干不了的。
朱由检顿了顿,又道:“你和赵总镇留在热河城这边,尽快把热河、沟关两堡给朕修起来!
另外,在热河、滦河沿岸安置军民千户所的事情也要加快。朕取燕山也不全为平虏灭奴,而是燕山之地对如今的大明极为重要。此地不仅可以屏障国门,还有数十上百的山谷盆地可以养民屯田......多少可以缓解一下口内人多地少的矛盾。同时也是咱们大明由退转进,不断开拓的一个起始,所以一定要努力经营!”
燕山山脉虽然不是什么富庶的农业区,但是好歹有不少山谷、河谷、盆地,开垦起来也能养活不少人啊!
而且朱由检还知道有土豆,有蕃薯,有老玉米......都能活人啊!
高弘图也没真想带兵去和黄台吉拼命,现在听朱由检那么一说,也就留在热河安心种地了,于是大声应答道:“臣领旨,臣一定殚精竭虑,替陛下经营燕山。”
朱由检暂行的点点头,又望了眼热河行宫留守兼兴州守备勋贵朱纯臣。
朱纯臣马上出列,笑呵呵地说:“万岁爷,臣也殚精竭虑,替陛下经营好热河行宫。”
所谓热河行宫,其实都没开工呢!只是朱由检的一个设想——他发现热河西岸有一方山水特别秀丽,而且又处在燕山的中心,往北是草原,往东是辽西,往南入了长城没多远就是北京,往西则是宣府。而且这热河连着滦河,每年丰水的季节还可以通永平海口,交通还算便利,是控扼燕山的要冲。所以就萌发了在热河设立行宫的想法。
而朱纯臣的“热河行宫留守”,其实是个虚名,为的就是听着官大——他怎么都是成国公,左都督,加太子少傅,还当过京营总戎,给个兴州守备显得小了一点。
朱由检摆摆手,“成国公是东平王的子孙,怎么能因为替朕盖房子耽误了立功?上回在唐指山下,你可是冲了头阵,立下了大功,这回一定要再接再厉......对了,这回冲阵的时候记得带上件兵器,别再赤手空拳的冲阵了!”
成国公赤手空拳冲奴阵的事儿,已经成了个笑话,在北京的勋贵和世袭武官的圈子里传了个遍。
“臣,臣遵旨......”朱纯臣脸颊一阵发烫,只好硬着头皮道,“臣这次一定记得带根长枪......”
朱由检点点头,“好......成国公,朕给你10天时间,你去召集1000军户骑士来热河。10天后,朕就要发兵插汉河套,与奴贼黄台吉决一死战!”
......
燕山脚下,塞罕坝草原。
这处草原本来属于喀喇沁蒙古的某个部落,现在则是朱由检的朵颜万户斡尔朵和兀良哈万户斡尔朵共用的草场——这两个万户斡尔朵的牌子挺大,但实际上拥有的人户并不多,到崇祯二年二月时,兀良哈万户斡尔朵总共只有6000余户,朵颜万户斡尔朵人数更少,才3600余户。
两个万户相加,不过9600余户,却占据了原属于兀良哈万户和喀喇沁诸部的坝上草原——肥沃的坝上草原本来还有许多属于兀良哈万户、喀喇沁诸部(这两拨蒙古人其实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就是两个非常松散的部落联盟)的小部落,但是因为连续的战乱和兀良哈大公主的强势整合,许多部落都远走他乡。
所以整个坝上草原,在崇祯元年、二年间,都是空空荡荡的。不过在燕山脚下的塞罕坝草原,这个时候却忽然热闹了起来。绿色的草原上,随处可见一群一群的蒙古包。白云也似的羊群和黄色、棕色的牛群,在山坡上面到处流动。
更有大群大群的蒙古壮丁,骑着他们的耐力不错的矮脚马,在草原上奔来奔去。这些骑士有的持刀,有的夹枪,唿哨声音一声连着一声,成群结队的奔跑,似乎在演练什么战阵。
北元大汗林丹巴图尔正在一群高尔土蛮铁骑兵的簇拥下,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立在一处高坡上,不过却没有观看山坡下的蒙古骑兵演练冲阵,而是在接见两个刚刚效忠朱由检的兀良哈万户斡尔朵的十夫长,以及这两个十夫长押解来的孛儿只斤.莫日根。
“回禀大汗,后金汗王黄台吉的确到了马孟山......他是二月十五日率领两黄旗、两白旗和两红旗的精锐离开沈阳城的,因为所领兵马不多,因此行军速度很快,三月初一就到了马孟山下的青城堡垒。”
蒙古忠良孛儿只斤.莫日根正趴在林丹巴图尔的马前,一五一十的向蒙古大汗汇报着他所知道的后金军的布署情况。
1...594595596597598...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