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林丹巴图尔听着莫日根的话,一张有点阴森的面孔上没有丝毫的波动——因为这些日子,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了!
不得不说他这个蒙古大汗还是很有人望的!除了死心塌地跟着建州女真的科尔沁蒙古,其他依附建州的蒙古部落当中,都有大量亲插汉忠大汗的蒙古人(成吉思汗和黄金家族简直就是蒙古的神),所以当林丹巴图尔屯兵塞罕坝草原的消息传到左翼蒙古后,就不断有心向大汗的蒙古人越过千里松林来投靠。
而他们带来的关于黄台吉和后金军的消息都差不多......就是由于军粮不足,黄台吉没有办法出动大军,就只能率领不足万人的精兵前往马孟山支援莽古尔泰。
“兄长,”林丹巴图尔的弟弟粆图台吉这时凑了上来,低声道,“扎鲁特部的台吉内齐,巴林部的台吉色布腾都愿意归附,当我们的内应......奈曼、敖汉两部中也有不少人愿意回到大汗身边,机会难得啊!”
扎鲁特部和巴林部是炒花五大营中的两营,实力很强。他们本是建州女真的敌人,但是因为林丹巴图尔的措施不当,才归附后金的。而奈曼、敖汉两部本就是插汉八大营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得已才归附后金的。
如今后金行情不好,他们想改换门庭,再回北元这边也无可厚非,而且也是草原上的惯例......
“兄长,”林丹巴图尔的二妹泰松公主这时也附和起来兄弟的建议,“现在南帝和东虏的决战即将开始,我们应该有所行动,总不能在坝上草原静观成败吧?万一南帝再次大败东虏......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等部会不会转而归顺明朝?”
“这个......”林丹巴图尔毕竟是蒙古大汗啊!对于明朝,他当然是打心眼里憎恨的,而且也不信任。
“大汗,为了避免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等四部归顺明朝,”泰松公主的丈夫中军万户宰桑楚克台吉也建议道,“咱们至少应该穿过千里松林,进入舍剌母林(潢河)两岸......然后在那里静观马孟山的成败。”
林丹巴图尔点点头,笑道:“还是这个办法好,咱们过了千里松林后也不要去和建州女真碰,继续观望......只要离建州女真远点,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抢救大明朝 第1785章 炮打黄台吉 三
地图之上,朱由检所统帅的全军态势,已经用小旗子标识了出来。
这地图并不是明军传统的风格,而是朱由检命人照着南京讲武堂的风格弄出来的,除了他的少年亲卫之外,其他人都看得有点不习惯。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调教,朱由检的参谋班底已经略具雏形了——他的五十几年皇帝培训班还是学到真本事的,不仅练出了绝世武功(打黑枪),而且还把讲武堂的那点东西给嚼烂了。现在完全可以为将师表,教出一批大明未来的名将。
而跟着他学习兵法的,除了百余少年亲卫,就是洪承畴、陈奇瑜、孙传庭、卢象升这几个老师了......谁的老师,谁负责教嘛!
不过朱由检的学问太大,一年时间哪儿教得完?所以他的老师还有学生,也只是学了一点点皮毛。
其中教给老师的和教给学生的本事还不一样。
四个老师学的主要是“太祖长枪方阵”——当然不能说“西班牙方阵”了,说了人家四个进士出身的封建官僚就不一定肯学了。所以朱由检就把西班牙方阵说成了太祖长枪方阵!
这是太祖高皇帝当年用来打蒙古骑兵的阵法!太祖当年就是以长枪为堡,以火铳杀虏,以刀牌守阵,再以骑兵和枪堡互相配合、互相掩护,给予不可一世的蒙元大军以致命杀伤的。
而这套太祖长枪方阵虽然已经被日益朽坏的明军遗忘,但是在宫中还藏有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阵图,所以还是可以恢复的!
至于朱由检的亲卫们,因为天天跟着他,所以学到的本领就多了。不仅学了“太祖长枪方阵”、“太祖骑马突击阵”,还要学“太祖行军绘图法”、“新编骑兵火铳法”(黑枪术)、“新编步兵火铳法”。
总之,学了这些兵法之后,名将是不一定能当上的,但是个个都变得很会阴人了。
而现在摆到朱由检跟前的地图,就是黑文韬、曹变蛟等少年亲卫根据朱由检的指示绘制出来的。说不上有多精确,但也能一目了然的知晓大军态势。
现在朱由检麾下的军队总共有约56000人,其中帐前骑兵有约10000人,大同军20000,新京营6000,宣府军4000,燕山军和密云军13000,兴、会两州的军户兵2000,帐前炮军还有约1000人。
这支大军现在又分了两部分,高弘图、赵率教、孙祖寿率领燕云军13000人屯驻在热河两岸,保护那里的民伕继续筑城。
而朱由检、满桂(统领大同军)、黑云龙(统领宣府军)、卢象升(统领新京营)、孙元化(统领炮军)、朱纯臣(统领兴、会两州的军户兵)等人则率领余下的43000人走滦河河谷绕了一圈,进了开阔的宽河两岸,一直推进到了宽河上游,早就荒废的富峪卫城一带。同盘踞在青城,也就是原本明朝的新城卫城的黄台吉大军隔一条哈母林河对峙。
现在跟随朱由检的43000大军,已经在富峪卫的地盘上展开。这几万人的大军能不能打,内行人一看他们展开的态势就知道了——如果几万大军抱成一团,不敢展开,那一准是不能打的。
而能打的军队,一般都会展得很开。会在主力集中的大营之外摆出许多据点,占据险要和路口,以屏蔽主力,掩护粮道。同时再以精锐骑兵在四周掩护,驱逐和消灭对方的侦骑逻卒。通常在主力决战开始之前,敌人根本就不知道己方大军的情况和具体位置(大概的位置当然瞒不住了)。
但具体的位置和布署是不能让人知道的,要不然很容易被突袭——如果对手不是那么强,那么他们就会被逼得缩成一团,没遮蔽,无掩护,光溜溜的展示出来,还得时时刻刻担心被突袭,被抄后路,被包围......
这就叫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而在崇祯二年三月的哈母林河战场上,明军和后金军显然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了。
双方都能“藏”,都没有能力让对手主动收缩起来。
而一条哈母林河,就成了双方势力的分界线。
在哈母林河以南,朱由检的帐前骑兵完全占据优势,使得过河侦查的后金军很难靠近明军在富峪卫城的大营。
可是在哈母林河以北,朱由检派出的夜不收也吃了几次亏——哪怕是帐前骑兵,在单兵战斗力上还是远远不如后金骑兵的。在哈母林河以南,明军占优的地盘上,他们可以用“黑枪伏击”的战术对方后金骑兵,而过了哈母林河可就很难打埋伏了。
而上辈子朱由检所熟知的那支黑枪骡子兵的第二个杀手锏——夜战,帐前骑兵却暂时学不来,因为没有燧发枪啊!
大晚上的用火绳枪会让人看见的!
朱由检的御帐当中,跟随在他左右的将领们全都围在了地图台边上。他们对朱由检的盘算,都是了然与胸的。朱由检现在一边在热河筑城,一边也在富峪卫筑城。同时又利用滦河涨水的季节,将粮食从永平府搬运到热河和富峪卫,摆明了就是想和后金军对峙。
因为后金军的补给线更长,虽然也有辽河水路,但是因为后金方面没有足够的船只可以利用,所以辽河水路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后勤转运当然就困难到了极点。
而后金军在马孟山的屯田,也才刚起了个头,根本不可能支持那么多的军队和民户在马孟山、哈母林河的消耗。
所以朱由检最初的打算是耗军粮,在马孟山——哈母林河一带和后金军拼补给,哪怕拼个一年半载,把对手耗尽了,也就能获胜了。
耗兵粮耗出的胜利虽然不好看,但还是可以拿下大宁卫的故地——当年北平行都司的治所和宁王的封地都在大宁卫,已经说明这块地盘的价值了。
一旦大宁卫到手,明军在燕山地区就占了很大的优势!黄台吉即便三出、四出燕山,也无力扭转颓势了。
可是昨天晚上,朱由检却得到了兀良哈大公主从宣府送来的急报,得知林丹巴图尔不知吃错什么药,已经率领20000骑兵穿过千里松林,向潢河流域进军了!
“林丹巴图尔绝对不是黄台吉的对手,他这次冒进潢河,极有可能遭遇惨败.......”朱由检摇摇头道,“而他一旦在潢河兵败,黄台吉的局面就打开了!因为一帮蒙古墙头草十有八九都会倒向黄台吉,到时候黄台吉就会越过千里松林,向坝上草原进兵,咱们就没法在马孟山——哈母林河继续耗下去了!”
虎兔敦汗居然敢过千里松林,实在有点出乎朱由检的预料,也打乱了他的布署——他现在担心驻兵马孟山——哈母林河的黄台吉抽调精兵北上潢河,去和林丹巴图尔决战。
而林丹巴图尔一旦兵败,黄台吉就能进军千里松林以西了!
如果情况更糟,林丹巴图尔在潢河岸边战死,那么他的插汉部会不会分成几块都很难说了。
而插汉部一旦分裂,黄台吉就有可能吸收其中的一部分,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朱由检顿了顿,决然道:“所以朕打算向哈母林河进军,在哈母林河北岸寻求决战!朕......决不能让黄台吉的主力北上潢河!”
抢救大明朝 第1786章 炮打黄台吉 四
现在还是季春时节,虽然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雨,但是老哈母林河上游的水位并没有起来,有的地方还能看到露出水面的沙洲。百余骑战马,只是在河滩南岸水浅处飞马而过,渐起一片碎琼乱玉。天下武功第一的朱由检赫然在这群骑士当中,不过这一回他没穿上亮瞎人眼的金盔金甲,而是换上了重量比较轻,而防御能力丝毫不弱的板甲。
这身板甲是孙元化从澳门带来的,并不是全套的,只有头盔、颈甲、肩甲、胸甲、裙甲等五部分,另外配了明朝自己的环臂甲以保护手臂。在板甲之外,还套上了一件红色罩甲,进行遮掩。
孙元化带回来的板甲不止一套,而是一百余套,都是由澳门和佛山的良将打造的,拿回来后还让兵仗局的匠人根据使用者的身材进行了改动。朱由检和他的少年亲卫人人都有一领,也都在板甲外面罩上了红色罩甲。而且人人都骑着精选出来的良马,策马在河滩上奔驰,由如一片红云掠过,非常扎眼。
而老哈母林河北岸,也有百余披着蓝色棉甲的建州铁骑和朱由检保持着同一方向,来回奔驰。目的显然是挡着不让朱由检和他的骑兵过河!
明军大队开拔北上的动静不小,当然瞒不过在老哈母林河北岸布设重兵的后金军了。
所以当朱由检率领百余亲卫骑兵抵达哈母林河南岸时,北岸已经出现了大批后金正蓝旗的骑兵。
朱由检还想涉水过河和后金正蓝旗的骑兵交交手,但是对方根本不给机会,专门派出了一个牛录的骑兵在河对岸堵截——老哈母林河虽然没多深,完全可以涉渡。但是战马涉水的时候速度还是起不来,没法和岸上的后金正蓝旗马队对冲。
因而天下武功第一的朱由检在河边上来回转了好几圈,都寻不见渡河的交战的机会。
就在这时,更多的后金马队已经开到了老哈母林河北岸,穿着黄、白、红、蓝四色的棉甲,人数已经过了一万,远远望去,无边无际,气势还真是不小啊!
不过他们也没有过河交战的迹象,只是沿着老哈母林河北岸徐徐展开。
朱由检看见这一幕,也不再沿河奔驰,而是策马上了南岸的一处高坡,立马北望。他的百余亲卫,也都聚拢在他身边,一同立马高处,望着老哈母林河北岸次第而进的后金大军,个个神色感慨无限。
因为集结于富峪卫的明军以步军为主,所以开进的速度比较慢,现在还在路上。而在老哈母林河南岸,除了朱由检亲率的百余骑,也就是三两千骑兵,以队为单位分散在河边。
区区三两千汉家骑兵,深入燕山北麓,让万数后金骑兵裹足老哈母林河以北,不敢逾越半步。
这等威势,在成祖皇帝归天之后,几曾得见?
朱由检只觉得胸中有一股血气在不住翻涌鼓荡!
他自然知道,对面的八旗兵也没那么怂,之所以不敢过河,是因为被黑枪给打怕了——黑枪一响,爷娘白养啊!
不过黑枪支撑起来的威风也是威风啊!而且......朱由检手头不仅有黑枪,还有36门比黑枪还黑的黑炮!
他刚才在老哈母林河南岸跑来跑去,不仅是想找地方过河,还在查看地形,看看什么地方适合打黑炮的。
他的36门黑炮都是3磅团炮,有效射程也就在200步上下,远了可打不着。所以得选一个河面狭窄的地方才能摆开。
另外,他拉着36门炮上阵,主要就是为了黑黄台吉的......黄台吉一定不知道这种可以在战场上机动布置的西洋黑炮的厉害,很可能会跑到黑炮射程内督战。到时候36门3磅一起“齐黑”,没准就给黑死了。
黄台吉要是死了......奴贼差不多就凉了。现在多尔衮三兄弟还小,不可能让他们来掌大权。能够夺取奴贼汗位的,多半就是心胸狭窄的代善。他和俩儿子都视同仇寇,还能管好国家?
看来五年平辽,还是大有希望的!
“万岁爷,咱们的大队也上来了!”在吴三桂下方带兵后,担任朱由检亲兵队长的黑文韬这时大喊了起来。
朱由检回头一看,就见大队大队的步兵骑兵,已经沿着通往富峪卫城的官道,浩浩荡荡的开过来了。
其中特别引入注目的,是走在队伍前列的足足2000金甲骑兵!
金甲骑兵啊!足足2000,清一色的长身金甲,肩上还背着泛着寒芒的长枪,徐徐而来,就让人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种金甲骑兵早些时候可是朱由检亲临前线时候的标志!
金甲多威风,多吸引眼球啊!
不过随着“黑枪战术”的普及,朱由检已经不穿金甲了——在黑枪黑炮的时代,御驾亲征的时候还是要低调。所以他就给自己还有自己的亲兵都换了装,换成了板甲加红色罩甲的配置。
而长身铁甲加红色罩甲,也成了帐前骑兵阵战时的标配。这样一来,帐前骑兵一出产就是大片的红云,谁也不知道哪片才是朱由检。
另外,朱由检的帐前骑兵们还都有一身蓝色或者灰色的布面铁甲,是减轻了重量的布甲,布面之下的铁片并不多,专门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穿着。
不过朱由检的亲卫换装的事情比较机密,别说敌人了,就连明军内部也没多少人知道。
所以大家伙还是把那2000金甲骑兵当成了皇帝亲兵!
看到他们出现,老哈母林河对面的后金军也是一阵的骚动不安。
2000铁骑在这个年头,可是了不得的存在啊!
而且用千里镜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这群铁甲兵的金甲都非常精美,看着跟工艺品似的,也就是皇帝的亲兵用得起啊!
另外,这群金甲骑兵还举着象征大明皇帝的十二面三角龙旗!
“哈哈,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朱由检笑着对左右说,“大汉将军的甲穿在朱纯臣的军户身上还挺好看的……果然是人靠衣裳马靠鞍啊!”
这2000金甲骑兵原来是朱纯臣统领的兴、会二州的军户。
说是军户,其实都是北京勋贵和世家武官的边角料,要么是庶子,要么是孽子(私生子),要么是家将家丁。因为主家嫡流手头吃紧,就给分到兴、会二州当军事地主了。
因为分到的土地都比较多(朱由检慷他人之慨,给地还是比较大方的,一个千户给三十万亩,实际上的圈地还要更多),所以大多不是自己种,而是从北直隶招了佃。而这些军户则被朱纯臣和李尊祖(他当了会州守备)集中起来训练。
朱由检则把大汉将军的黄金甲发了他们2000领,让他们穿着上战场装样子钓鱼——朱由检早就计划着要打黄台吉的黑炮,所以就弄了2000金甲武士吸引眼球了。
“万岁爷,正黄旗的奴贼上来了,迎着咱们的金甲兵来了!”黑文韬又吼了一嗓子,抑制不住的激动啊!
正黄旗是黄台吉亲领的,他们出现在战场上,就意味着黄台吉被引出来了!
朱由检得意洋洋地说:“来了就好......来了就要死了!去告诉孙大炮和公沙,让他们赶紧把炮队拉上来,就在金甲骑兵后面展开。”
抢救大明朝 第1787章 炮打黄台吉 五
“成国公,万岁爷有旨,叫你们再向前50步!”
一个穿着红色罩甲,背上插着杆令骑的帐前军亲卫骑兵飞马到了正在小心翼翼展开队形的2000金甲骑兵身后,找到了朱纯臣,然后大声下令。
朱纯臣听到这个命令,就是轻轻一下哆嗦。他撑着脖子往前看了看,然后又一回头,对那少年亲卫道:“再向前50步就到河边了......万一奴贼骑兵渡河,咱们可冲不起来啊!”
老哈母林河上游的河道很窄,不过就是区区几十步,水又很浅,对面的奴贼要过来也就是狠狠心的事情。
当然了,骑马涉渡肯定没速度,而且队形也很难保持,在踏上对岸河滩的时候非常危险,容易被对方的骑兵突击。骑兵之间的对冲将近以快打慢,以整击散。如果成国公的骑兵距离河滩有点距离,可以冲起来,哪怕赤手空拳的冲,也能让刚刚涉渡过来的奴贼骑兵喝一壶。
可他们一旦贴着河滩步阵,就没有加速度的距离,马队冲不起来,就只能和涉渡过来的奴贼肉搏了......
“成国公莫怕,万岁爷就在您身后......亲自指挥炮队督战!”那少年亲卫嚷嚷道,“万岁爷有旨,金甲兵若擅自后退,皆用大炮打碎!”
什么?大炮打碎?
朱纯臣连忙回头一瞧,心都要碎了!
就看见36门大炮一字排开,黑洞洞的炮口几乎就抵在了自己的后背上!
这也忒凶残了吧?别人家都用大刀督战,小皇帝用大炮督战......朱纯臣看着那个炮口,冷气连连啊!这大炮一响,自己的小身板还不得当场碎成几块啊?
“他n 的,”朱纯臣骂了一句,然后就策马在2000金甲骑士背后来回奔走,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呐喊道,“全体向前50步,向前50步!听见没有?他n的,万岁爷的大炮都顶在背后了,你们这些兔崽子不知死吗?违令不前者,皆斩!”
大炮督战的效果还是有的,这群金甲样子兵当然是怕鞑子的,但是背后的大炮更吓人啊!
遇上鞑子还可以拼一拼......而且他们个个金盔金甲,看着都挺威风的,鞑子兵也不一定敢涉水来战吧?
背后的大炮要是打响了,那可就粉身碎骨了!
看见朱纯臣的金甲兵磨磨蹭蹭的向前推进了,已经将自己的本队和黑炮阵地合流的朱由检终于吐了口气,对身旁穿了一件黑色泡钉布面甲(黑炮兵嘛,当然得穿黑衣了)孙元化大声下令道:“孙团总,你的炮兵也向前......向前40步,然后填装铁弹!”
“得令!”孙元化冲着朱由检抱了个拳,就去指挥他的黑炮兵向前了。
“魏藻德!”朱由检接着又把穿着红色泡钉布面甲叫到了跟前。
这家伙本来好好一举人,在通州读圣贤书,等着考进士,多好的前途啊!偏偏给朱由检当成了什么再世诸葛亮......给发去帮高弘图办通州团练。本来以为就是个“短工”,干到高弘图高升,他也就可以回去继续读圣贤书了——有了办团练的功劳,将来考上进士后,一准可以得到重用啊!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高弘图高升去当燕云总督后,他又被朱由检点名调入了新京营!还当了个带兵的团总(这是个朱由检发明的委差官),给活活套住了。这回还被卢象升带上了前线......真是想想都吓死人啊!
不过朱由检并没有让他去冲锋陷阵,而是让他带着一团(2600余人)步军去掩护孙大炮的帐前军炮团。
“臣在!”魏藻德知道朱由检找自己准没好事,但也只好迎着头皮上来领命。
“让你的人列出10个长枪方阵,一字排开,置于炮队之后,准备冲阵!”朱由检大声下令。
什么?
冲阵?冲奴贼的阵?这是要当忠烈了吗?
魏藻德都快给吓哭了,可是眼前的小皇帝凶残,他哪儿敢说半个不字?
“臣领旨......”
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悲壮颜色的“再世诸葛亮”,笑着点点头:“魏卿果然是朕之孔明......等炮击结束,你就督军冲阵,朕会亲率两团帐前铁骑督阵。”
魏藻德真是无语了——我怎么就是再世诸葛亮了?诸葛亮摇羽毛扇子的,我现在是披甲率队冲阵的......这哪儿是诸葛亮?这分明就在干张飞、赵云的活儿啊!
而且屁股后面还有个“狠心小刘备”在督战!这个诸葛亮要临阵脱逃了,刘备是不是得一剑戳死他?有这样的诸葛亮,有这样的刘皇叔吗?
朱由检也不管魏藻德是怎么想的?反正他会亲自督战的......而且他也不指望魏藻德的通州团练(现在是新京营)能取得多大战果,他只求这些人能趁着孙大炮的黑炮轰乱后金军的机会,冲过老哈母林河,然后老哈母林河北岸背水展开一个长枪阵就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