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这可真是出了妖!
明明已经衰弱到极点的大明朝,忽地就出了个能打的小皇帝,靠着用京畿土地和抄家抄来的银子养起来的一万多天子家丁,竟然把虎兔敦汗和天聪汗都给打败了。而且还在塞外开疆辟土了......不仅把失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营、兴、会三州土地都收复了,而且还借着两个直属天子的万户斡尔朵的名义,收复了开平前屯卫和宣德卫的地盘!
当然了,范永斗并不认为大明朝的复兴能持续多久?小皇帝是能打,但这改变不了大明山河日下的局面,而且他能有多大财力?能养得起几万天子家丁?只怕两万就到头了。
靠着这点实力,小皇帝能维持一个北元、东金、南明三足鼎立的局面就不错了。
而三足鼎立,对张家口范家肯定是最有利的。
这一次去马孟山拜见后金大汗,范永斗的收获就相当丰厚!除了得到一笔厚赏,范永斗还成功开辟了一条可以绕开明军控制区,从张家口通往马孟山的走私商路!
除了这条商路之外,范家还拥有一条从张家口通往土默特川的商路,同样可以绕开明军牢牢控制的大同镇,甚至能绕开兀良哈万户斡尔朵的大部分地区。
有了这两条商路,范家老号可就不怕发不了战争财了!
如果这次还能巴结上兀良哈大公主......以后在明、元、金三家之间做买卖就更容易了!
就在范永斗有点想入非非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范大掌柜吗?”
范永斗探出头去一看,原来是在北京城开买卖的王登库。
“是王掌柜啊!”范永斗连忙从自己的驮轿里钻了出来。出来以后,他才发现,在自己的驮轿和骆驼队附近,还有另一队车马,看着也是刚到不久的。王登库应该是从那里过来的!
“范大掌柜也是大公主请来的?”王登库上来拱了下手,然后就笑着发问。
“是啊,”范永斗笑着,“王掌柜也是大公主的客人?”
王登库笑着点点头:“不止咱俩,还有靳良玉、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都是口内口外响当当的人物!他们来的比咱俩早一些,都已经入城去了。咱们也入城吧,别让大公主久等了。”
范永斗连连点头,“都是熟人,都是自己人啊!”
口外的贸易并不是范家老号一家能吃下的——口外和海外一样,手里没点武力,谁也别想好好做买卖。靠范家老号一家的打手是不大够用的,所以就得几家抱团,形成一个商帮。
当然了,跑口外的商帮和南方海上的一官党、海沙帮这些海上商帮是不比的。后者是真能和大明水师干架,而且还能打赢!而前者只能对付一些规模不大的马匪,遇上大股的贼寇,就得交保护费了。八家抱团,也不过是多了几分和各方面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已。
范永斗和王登库说着话,就向兴和城的南门走去。兴和城的城门大开着,守门的是几个穿着锦衣卫官服的蒙古人——之所以穿着锦衣卫的官服,是为了告诉大家,兀良哈万户斡尔朵的主人是大明皇帝!
守门的蒙古人验看了范永斗和王登库的请柬,然后就放了行,只放他们两人入内,挡住了随行的护卫。
两人当然也没什么异议,吩咐自己的护卫在外面候着,然后就一块儿入了兴和城。
兴和城内几乎没有什么房屋,一圈土墙之内,就是大块平地——这里原本是有房舍官衙的,但是在明朝离开,蒙古进入后,为了方便游牧部落定期入城驻扎(一般是过冬),蒙古人干脆把城内的房舍全部推平,以方便圈养牲口和扎蒙古包。
范永斗和王登库入城的时候,城内已经扎好了许多个蒙古包,空气中还弥漫着牲口粪便发出的臭味——蒙古草原上没有什么树木,所以也没木柴可用,牛粪就是蒙古人常用的燃料,只是这个味儿......
范永斗闻着这个刺鼻的味道,心想:这兀良哈大公主打小就被牛粪味儿熏着,估计是洗都洗不掉了,小皇帝居然能搂着她睡觉,不怕臭吗?
想着这个大逆不道的问题,范永斗已经和王登库一起到了一座金顶大帐外面。帐外守着的是几个穿着铁甲的蒙古勇士,应该是大公主的亲卫。他们拦住了范、王二人,先验看请柬,再搜了他们的身,这才放他们进帐。其中一个应该是头目的蒙古人还告诉他们俩,公主殿下正在礼佛,暂时不能见他们,不过宰桑小总管正在大帐之内,叫他们快去拜见。
两人进了大帐,发现里面已经摆上酒宴,穿着艳丽衣服的蒙古侍女,正将一盘盘的羊肉、乳酪、面饼、烧刀子酒,还有其他一些蒙古美食往上端。比范、王二人早到的靳良玉、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等人已经在一张张低矮的案几后面盘腿坐下了,而大帐内上首的主位上则坐了一个看上去年轻的有点过了头的蒙古大贵族,衣袍华丽,身材魁梧,举着豪放,正在用流利的蒙古话和几个奸商交谈。
和范永斗关系最亲近的靳良玉这个时候主动给双方介绍起来:“小总管老爷,小的给您引荐,这两位就是张家口范家老号的范永斗和北京王登库行的王登库......都是口内口外鼎鼎有名的大商人!
范掌柜、王掌柜,这位小爷是兀良哈万户斡尔朵的宰桑小总管,他可是大公主的表弟。”
“拜见小总管!”
“叩见小总管!”
范永斗、王登库赶紧给这个小总管叩头。
“起来,起来......”被称为小总管的蒙古贵人笑吟吟的点头,“范永斗、王登库,你们来的正好,我正有事要问你们,还有在座的诸位。”
“小总管请问吧!”
“咱们知无不言......”
“对对对......”
八大奸商都表现的挺合作的。
小总管笑道:“好好,那我就问了......你们是不是和大金保持往来啊?”
什么意思?
八个奸商一下就愣住了。
“没有啊,没有的事儿......”
“小总管,我们哪儿敢私通女真啊!”
“别误会,别误会......”小总管摆摆手,“我又不是明朝的官,而且兀良哈万户和朵颜万户本来就没禁止商队进出建州边境啊......我只是有亲戚被大金抓了去,想要花钱赎回来。你们如果有门路,我一定会在大公主面前替你们美言的。”
这小总管的话说的挺诚恳,还称建州女真为大金,而且兀良哈大公主管辖的两个万户的确没有采取贸易封锁政策。
范永斗觉得这是个讨好大公主表弟的机会,就笑道:“小总管,小的的确有点门路......小的和后金国大汗身边的红人范文程是亲戚!”
他这一表态,在场的其他奸商也都纷纷表示和建州女真有点往来,可以帮忙。
小总管笑着点点头,再开口居然说起了汉语:“你们原来都是通番卖国的奸商,今儿可跑不了啦,来人呢,统统给朕捕了!”
抢救大明朝 第1762章 朕最懂奸商了!
什么叫“统统给朕捕了”?那个“朕”在中原那边好像不是人人都可用来自称的吧?这个“小总管”到底是什么人啊?
八个大奸商听见这位“小总管”说的汉话,全都呆若木鸡。而就在他们发呆的时候,十六个帐前武士已经从大帐外面闯了进来,领头一个正是“大明最忠”的李自成。
十六个武士,两人一组,一组逮一个奸商,跟抓小鸡似的就把八个奸商给捉了,在“小总管”,也是大明小皇帝朱由检跟前跪成了一列。
朱由检笑眯眯看着八个被他“钓鱼”钓上来的通番卖国的大奸商,心情自然是无比的愉悦啊!
这八个大奸商能上逆子的黑名单,怎么都得有个几百万身家吧?要不怎么能入逆子的法眼?开发兴州、会州、营州三州,还有兀良哈、朵颜两个万户的花销,就指望你们八个了。
“哈哈哈,朕早就知道你们八个是通番卖国的奸商,想把朕的大明江山卖给建州奴贼,朕之前腾不出手逮你们,现在总算得了些空,略施小计,就把你们拿了......你们还有什么话好说?”
听了朱由检的这番话,未来的八大皇商全都震惊了!原来眼前这位小爷就是传说当中“勇赛吕布、奸似仲达、狠如曹贼”的大明小皇帝啊!
可这小皇帝到底吃错什么药,不好好的在宣府皇城呆着,跑到塞外的兴和城设计自家这些小商人?
还有......这个小皇帝为什么说我们要把大明江山卖给大金国?没有的事儿啊!冤枉啊!
哦,不是都没有,也不是都有。现在是崇祯元年,不是崇祯十七年。后金国刚刚能勉强够得着张家口,在这之前,后金国和张家口之间还隔着个林丹巴图尔。八大奸商就算有心卖国,也没有卖国之途啊,最多就是拐着弯和沈阳方面有些许生意上的往来,通番也许够得上,卖国是没有的。
其实就算是通番,买卖也不是很大。两边都够不着,还得从蒙古人的地盘上过,能有多大的买卖?
即便到了崇祯元年,真正发展成卖国贼的,也只有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三个,余下的五个还在卖国和通番之间徘徊......毕竟卖国不是卖大白菜,必须得慎重!
得看清楚大明、大金之间的强弱趋势,才能拿身家性命去赌一把!
这八大奸商都是有身家的,几百万是没有的,但是二三十万两的家产都拿得出来,搁在崇祯初年也是一方豪富,看不清形势能去赌身家?
而在崇祯元年六月之前,大明、大金之间的趋势还是很清楚的。大明一天天的衰弱下去,而大金则是蒸蒸日上。虽然不一定会明亡金兴,但是大金国达到昔日大辽国的水准还是很有希望的。在这个趋势下,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才会从通番发展成卖国,充当后金的内应,为后金国带路。
可是在崇祯元年六月之后,明金之间的态势突然发生变化,那个一剑斩了魏忠贤后就开始混日子的崇祯小皇帝突然爆发,摇身一变成了“勇赛吕布、奸似仲达、狠如曹贼”的狠人小皇帝......卖国的生意当然得缓缓了!
所以除了已经上了贼船的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没办法,其余五个奸商已经退缩了,就通个番,不敢卖国了。
而通个番......虽然也是重罪,但是真正的大奸商都是有门路可以摆平的。没这点门路可以当大奸商吗?
可问题是,这次逮住他们的是大明小皇帝本人啊!
大明朝好像是他最大,被他逮住了,还能有门路可以走?
“李自成,”朱由检笑呵呵的对李自成道,“你把那个叫范永斗的卖国奸贼拖下去,严刑拷打,查明同党,然后报朕知道。”
“得令!”
李自成和他的大侄子李锦丢了原本被他们俩揪住的奸商,换了朱由检手指的那个范永斗,就拖出去找地方严刑拷打了——朱由检其实不知道这货已经卖国了(他吹自己是范文程的亲戚也不说明什么,奸商爱吹牛嘛!)。但是他知道逆子曾经特别吩咐过要抓这货去凌迟,所以就给了范永斗一个特别待遇。
看见范永斗就这样被拖出去了,余下的七个奸商都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其中王登库、靳良玉两个最惨,他们都是范永斗卖国的同党啊!所以当场就给吓尿了......
闻见尿骚味儿,朱由检就用阴冷的目光扫了扫眼前的七个奸商,“朕最懂奸商的了,所以朕知道你们都有门路,都有后台......要不然就你们几个的实力,怎么敢通番卖国?都说说吧,赚到的银子都给家送去?”
朱由检的这话可是一点不虚啊!他虽然不会做买卖,但是他真的懂奸商啊!逆子是大明最富,三太子是大明贷王,五孝子是大明股王,过继出去的老六是大明包租王,他亲家郑芝龙还是大明首富......他怎么会不知道这帮杀千刀的奸商奸在哪里?
“万,万,万岁爷,小的冤枉啊!”
“万岁爷,小的没有卖国,小的也没什么后台......”
“万岁爷,小的就是个做小买卖的......”
“万岁爷.......冤枉啊!”
“饶命啊......”
除了已经吓尿的王登库、靳良玉,其余五个奸商都在装可怜求饶......就是不肯交待自己的后台是谁。
因为交待了那可就一点活命的机会都没了!不交待......也许还能保住小命儿。
最懂奸商的朱由检只是冷冷一笑:“不肯交待?好好,咱们等着......等范永斗交待了再说。要是你们和他是同党,那可就没说的,通番卖国,当然要凌迟处死!”
“啊!”
已经有人惨叫着昏过去了,朱由检瞅了那人一眼,原来是王登库。
“呵呵,”小皇帝笑了笑,“看来通番卖国有他一份啊......好好,回头和范永斗一起上路就是!”
他目光阴森的看着余下的六个奸商,缓缓道:“至于你们......只要不是范永斗的同党,就暂时不杀,只抄个家!你们互相抄......抄完再对账,账对不上就杀头!查出不对的就能活!如果账能对上,呵呵,就看你们能交待几个同党和后台了!交待够数,你们活,不够,就杀你们的头!”
交待多少算够数?
朱由检是不会说的!说出来还怎么杀头?不杀他们的头,还怎么吓唬他们的后台和同党?
这朱由检肯定比他的逆子要狠毒!
他是原装的封建皇帝,当然够狠了!
而且他自小长在没什么人性的帝王之家,五岁的时候亲娘就给亲爹杀了......现在的他,十有八九就是大明最狠了!
当然了,被他们交待出卖的同党,朱由检是不会杀掉的。因为他最懂奸商,知道这帮人为了活命一定会胡乱攀咬。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都杀了,那就是昏君了。
但是朱由检也不会放过那些人......至少不能全部放过,因为他需要自己的皇商团去运营庞大的产业。
现在内承运库是缺现钱,但是不缺资产......各种各样的资产如果能运营好了,一年收入几百万都不是问题。那可是“洪水长流”!可是现在逆子还没出生,就只能靠外姓奸商来帮忙运营了。但是奸商毕竟是奸的,不抓点小辫子吓唬一下能行吗?
抢救大明朝 第1763章 出征,抢女奸商去!
“怎么才这么点儿?李自成,你不是最会拷掠的吗?怎么才拷掠这么点银子?范永斗那么大的奸商,就只有十几万两?”
塞外,兴和所城,金顶大帐内,朱由检看着李自成送来的范永斗供状和家产清单,就开始质疑李自成的专业能力了!
李自成听得一头雾水,什么叫最会拷掠?额考上天子家丁前是当驿卒的,又不是当狱卒的,怎么就会拷掠了?
“皇爷,”李自成连忙辩解,“额已经尽力了,都把那姓范的手脚打折了......就交待出这个数目,要不您换别人去试试?”
“不必了。”朱由检心想:没人比你更会拷掠了,还换谁啊?刘宗敏吗?一直没找着啊!
“沈廷扬,”朱由检又把“御用奸商”沈廷扬叫了过来,“你看看......这个数目差不多吗?”
沈廷扬接过了供状和清单(都写在一张纸上),细细看了起来,看完之后,点点头道:“万岁爷,差不多了......范永斗的范家老号在张家口算大商号,可搁在全大明压根不算什么,能拿出十几万两的现银真是不容易了,他们范家平日的日子一定过得很仔细。”
山西老坑嘛......当然不能和金陵公子沈廷扬比阔绰了!而且现在范家通番卖国的事业刚起步,还没到大赚特赚的时候,要能拿出几百万现金就不对了。
沈廷扬又道:“范家还有些产业......山西的土地,张家口和宣府的房产,还放了点债在外面,如果能妥善处置,还能拿到十多万,凑个三十万两不成问题。”
“才三十万......”朱由检大为不满,“而且现银才十几万,还有七个奸商恐怕还不如范家吧?”
“当然是不如的......”沈廷扬道,“张家口才多大的市面?那七家手头的现银加一块能有七十万就算多了。”
“那也才八十几万......”朱由检眉头大皱,“不够啊!那些产业又弄不好......之前抄了那么多的土地,也没收到几个籽粒银,放出去债又收不回来......”
朱由检一想到自己手下那帮太监管理产业的能力,就忍不住抱怨起来了。这帮人真的不行啊......收租都不会,收债的本事就更差了!
“沈卿,”朱由检看了眼沈廷扬,“你家世代奸......不,是世代忠商,有没有办法管好这么一大摊产业?”
“臣,臣管不了那么多......”沈廷扬额头上冷汗直冒,这个少年天子刚才想说自己家世代奸商啊!天地良心,崇明沈家能算奸商吗?我们家可是堂堂正正的海盗出身,一点都不奸!
“陛下有所不知......”沈廷扬虽然不是奸商,但还是不想掺和皇庄产业了,皇庄的水多深啊!管管内库账也就罢了,管皇庄可就另一码事儿了......皇家的产业大多是御马监管辖的,御马监是什么衙门啊?崇明沈家吃撑了去和御马监抢食儿吃?
不过他也不能明着说这些话,只好找别的借口搪塞:“商人行里也是有门户之见的,臣家是江海商帮,而范永斗等八家是晋商。他们的买卖,臣家很难接下来。另外,北直隶的商行素来是山陕商人的在做,臣是南人,很难插手进去。不过臣可以替陛下去东南和郑一官谈,还可以替陛下招抚别的海商......”
“别打岔!”朱由检拉长了脸,显得非常不满,“沈廷扬,你是内承运库的右副使,家里又世代为商,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听?莫不是觉得皇庄产业水深,不敢掺和进去插一脚吧?不想掺和也行,只要你给朕出个主意,怎么才能管好皇庄的产业?”
“这……”沈廷扬也知道今天这关不容易过,如果不给小皇帝一个交待,崇明沈家搞不好又得去当海贼了!
“有了,有了......”被朱由检一逼,沈廷扬还真激发出一点潜力了,“万岁爷,范永斗的供状上提到一家晋商赫赫有名,可以帮助万岁爷管好皇庄产业。”
“供状上提到的?谁啊?”
沈廷扬道:“就是范永斗提到的是淮盐白家的当家徐寡妇。
这白家是两淮盐业的八总商之一,在扬州有总号,在山西平谷有老号,在北京城有天字号,各有一个当家。这徐寡妇就是天字号的当家,还是北京晋商会的总商,买卖很大,路子很粗......代王及大同诸郡王妖言惑众的奏章抄件,就是她搞到后带去山西会馆,然后才被范永斗得到的。”
“那这家徐寡妇有没有通番卖国?”朱由检又问。
“应该没有......”沈廷扬斟酌了一下,又说,“这个徐寡妇其实是忠良之后,她是军籍出身,娘家世袭山西镇西卫指挥使,老祖宗好像还是中山王徐武宁的本家族人......而且淮盐白家是借着开中法发家的老牌盐商,在淮、扬一带就是鼎鼎有名的巨富,犯不着为了几个小钱去通番卖国。”
通番卖国现在还是小买卖,真正的大奸商是看不上的。不过没有通番卖国也不打紧,要抄家还怕没有罪名吗?
“哼,”朱由检哼了一声,“即便没有通番卖国,白家和这个徐寡妇也不是好人!这群盐商最是可恨,明明该交1000万税,却只给朕一百多万,个个都该死!”
不就偷漏盐税?沈廷扬心说:哪儿来那么大的恨?再说了......那帮盐商要没有你家的那群王爷,还有南北二京的大勋贵,还有宫里那群公公罩着,能逃什么税?
“李自成!”朱由检越想越生气——当年在扬州,逆子随随便便就从那边盐商身上敲出600万盐税啊!那还是半壁江山......所以他就把李自成叫来了。
“点兵!”朱由检吼道,“传朕旨意,第一团、第二团备五日行粮、马料,一人配双马,出征!”
出征?就快过年了,还要打仗?
李自成愣了愣,“万,万岁爷,往哪儿出征?”
“北京城!”朱由检咬着牙。
“北京?”李自成吓一跳,“万岁爷,难道京师有人作乱?”
“不是有人作乱,”朱由检咬着牙,“是朕要去抢个女奸商!”
“抢?”李自成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皇帝的怎么能抢呢?
朱由检瞪他一眼:“李自成,还不快去!兵贵神速,朕要是去的慢了,女奸商就要跑了!”他一回头,又对沈廷扬是,“沈廷扬,你也跟着!”
“臣,臣不会抢......”
“呸!”朱由检道,“你以为朕不知道海沙帮的底细?你家世世代代都是东南海上的巨贼,到朝鲜之役时才受抚帮着运粮的......而且你们这些干海商的,都是亦商亦盗,怎么就不会抢了?”
沈廷扬哑口无言,心里却想:我家世世代代是海贼,你家也是红巾贼......对了,你前一阵还抢了兀良哈大公主!祖传的手艺没落下啊!
沈廷扬没话讲,李自成就更没话说了,他虽然没当过强盗,但却对这个行业并不反感,如果不是选上天子家丁,现在许就去落草了。
领了朱由检的命令,李自成马上就去传令。这次朱由检是带着孙传庭和卢象升两个团一起出塞的,现在全都调集起来,押着八大奸商,一块儿入了张家口,然后一路奔向北京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