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对于这些看似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和权力的人们来说,罗马帝国的革命,毫无疑问就是他们再进一步,成为全世界的领导力量的机会啊!
但是在这个辉煌鼎盛的大帝国心脏——大明东南地区的大城市中,贫困依旧随处可见,广大劳动人民只能依靠非常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
因为工资太低,以至于他们没有能力购买或租赁比较体面的房屋。所以在各大都市的工业区周围,都出现了大片大片的贫民窟。数以千万计的穷人,就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贫民窟中,过着勉强温饱的日子。
当然了,他们的温饱标准,在另一个时空的清朝劳动人民看来,还是蛮高的......在吃饭方面,可以达到三餐吃饱,经常有肉的“高标准”。
在穿衣方面,也能保证人人都有几身替换,哪怕在贫民窟里逛一圈,也看不见几个人穿着补丁上还打补丁的破衣裳。
另外,义务教育也已经普及了。9年制是没有的,但是6年制的小学教育,基本上还是可以保证的。
所以贫民窟里面的孩子都是识文断字的!绝对能看懂革命传单......根据朱仲树后来的分析,这些几乎一无所有,也看不到什么希望,但同时又受过6年小学教育的大明劳动人民,实在是巨大的不安定因素!
特别是新大陆和南大陆的天朝藩国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因此生存也变得越来越难,吸纳旧大陆富余人口的能力也在逐渐下降。
而且大明本土的人口,自洪兴中兴以来,就一直保持增长。到兴道中后期的时候,已经超过了四亿,达到了四亿五千万之多。
虽然通过从海外藩国大量进口粮食,还能保证大家的温饱。但是供应并不宽裕,一旦新洲合众国、庆王国、暹罗王国、南大陆联合王国这几个重要的粮食输出国出现什么问题,大明本土就有可能出现饥荒!
所以大明本土的社会矛盾,在兴道末年的时候,已经变得相当尖锐。
可惜在大明的中上阶层看来,劳动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还有新大陆和南大陆可以去......还有啥不知足的?怎么可能和巴黎的暴民一样闹革命呢?
因此巴黎的革命,并没有引起大明帝国高层的警惕,反而让他们以为有了实现“混同夷夏”这个大目标的天赐之机。
积极干涉欧洲革命,也就成了兴道中后期的国策。
而飞剪式帆船和蒸汽机的组合,以及朱明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曼奇尼王朝的血缘关系,又让大明干涉欧洲革命和扩大天盟地盘的设想成为可能。
飞剪式帆船在17世纪就被朱慈烺“发明”出来了,在之后的100多年间,飞剪船的技术得以持续改进。在蒸汽机的时代到来后,飞剪式帆船就很快和蒸汽机结合在了一起——并不是用蒸汽机推动水轮,把帆船变成蒸汽帆船,而是用小型蒸汽机拉动风帆。从而大大提升飞剪船的经济性和可操控性!
到了18世纪末的时候,甚至出现了载重超过4000吨,拥有数十张船帆,但只需要三四十名船员就可以操纵的“超级飞剪船”。
使用这种“超级飞剪船”从大明本土出发,只需要3个月时间,就能抵达欧洲或者是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而且一个雄心勃勃,要将大明首都应天府和俄罗斯帝国首都彼得堡连接起来的“大陆铁路”计划,也在18世纪末的时候被提了出来!
在18世纪末的大明帝国统治者看来,遥远的距离和风高浪急的大海,已经无法阻挡他们权威和诏令。
哪怕他们不能建立一个“全球政府”,至少也能将天盟体制扩张到全世界。
大明理所当然,要成为全世界的领袖!
而大明王朝向曼奇尼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输出血统的事件,又助长了大明统治者的野心。
这两个在欧洲大陆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王朝,其父系血统都直接来自大明皇帝!
曼奇尼王朝的始祖亨利.德.曼奇尼是朱慈烺的私生子。而罗曼诺夫王朝的康斯坦丁一世干脆是大明皇帝朱伯濂的嫡出皇子......而且从伊丽莎白一世开始,罗曼诺夫王朝的君主也认为他们应该和大明王朝一起统治世界!
所以用“天盟”和“下半身堡”的方式统治世界,在18世纪末的时候,看起来是非常可行的。
实际上,在18世纪末的时候,除了西罗马的波旁王朝、奥斯曼王朝、帖木儿王朝、印度李朝、勃兰登堡王朝、大苏联钢铁王朝等少数几个“大王朝”之外,世界上其他上点台面的王朝,都已经有了大明皇家的血统......其中罗曼诺夫王朝、曼奇尼王朝、布拉干萨王朝的父系还来自大明王朝!
于是,在路易三世的儿子路易.夏尔和路易三世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逃亡到维也纳,并且向大明王朝乞求援助之后。
大明王朝就从1794年开始干涉欧洲革命了!
当然了,大明王朝干涉欧洲革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恢复西罗马帝国,而是为了将天朝联盟扩张到欧洲,以此将大明帝国变成世界的宗主。
所以在大明王朝拿出真金白银,派出远征军的同时,兴道皇帝也向罗曼诺夫王朝、曼奇尼王朝、波旁王朝(波旁王朝的许多分支还在)、布拉干萨王朝(巴西和葡萄牙)、奥斯曼王朝、帖木儿王朝、印度李朝等封建王朝,发出了“入盟邀请”......天盟现在开放加盟了,欢迎大家加入,这个机会难得,不要错过!





抢救大明朝 第1621章 第一次世界统一战争
看见“天朝开放加盟”的内容,朱耀飞都有点后悔成立天朝联盟了......他搞这个天朝联盟其实是给诸夏各国玩的,可没想过开放加盟,让全世界都进来。
大家都来了,不就成联合国了?
而且靠着飞剪式大帆船、早期的铁路和火车,大明帝国又能有多大的海外投送能力?就凭这些,还想干涉罗马帝国的大革命?就不怕干涉失败,再传染上闹革命的毛病?
这可真是昏了头!
朱耀飞沉沉的叹了口气,又继续翻看起《大明通史》了。
下一个章节的名称很快入了他的眼帘,居然是“通往世界王座之路”!
“世界的王座?难道真的当上了?”朱耀飞苦笑着摇摇头,接着往下看。
原来世界之王还真的让大明兴道皇帝朱简炎给当上了......至少在名义上当了一段时间的世界之王!
按照朱仲树的说法,兴道皇帝朱简炎所取得的“世界之王”名分,毫无疑问也是有史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人类封建主义历史的最高峰!
全人类,至少是大部分的人类,第一次在名义上处于一位领导人的治理之下。
虽然这位领导人并不怎么发号施令,也没有向那些名义上接受其管辖的“藩臣”索取什么财物,实际上的统治几乎不存在。但是在后来的历史上,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否认,自己曾经是一个人类帝国的一部分!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类可以否认,全人类曾经是一个整体!
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类会怀疑,在将来的什么时候,全人类一定会再一次走到一起!
因为在兴道皇帝的“人类统一”实验结束后直到21世纪,重新人类统一和组建全球政府的想法,一直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政坛上。
而且这些主张人类统一的政治家,还通过和平的,或者非和平的手段进行了几次重新统一的尝试。
也许这就是世界之王朱简炎留给全人类的遗产!
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这二三十年间所发生在欧洲、非洲和美洲(新洲)的一系列战争,也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第一次世界统一战争”。
“第一次世界统一战争......”朱耀飞看着平板电脑上的标题,忍不住就眉头大皱了,“有第一次,难道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世界统一战争吗?全人类还真是......”
而这个世界统一战争的大锅,归根结底好像应该落在朱慈烺的身上啊!
那么大的锅,怎么背得起啊!
叹了几声之后,朱耀飞也只好继续浏览。
第一次世界统一战争,实际上就是由大明帝国出钱出枪,由东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等等在名义上加入天朝联盟的欧洲君主制国家一起出兵,去围攻罗马共和国的世界性战争。
之所以说是世界性战争,是因为在围攻罗马共和国的战争开始后不久,战火就蔓延到了北非和西亚。
北非这一片基本都是罗马帝国的行省,在本土爆发革命后,这些行省全都站在了西罗马的波旁王朝这边,向后来逃到亚历山大的路易四世效忠。
因此罗马共和国的都政府在击退了第一轮干涉军后,就派出了他们最能打的将军,来自意大利行省的拿破仑.波拿巴率军远征埃及。
拿破仑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而且经过共和革命洗礼的罗马军队战斗力也很强,很快就击败了埃及的罗马帝国军,而且还顺手杀入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岸地区,一直打到了小亚细亚附近,逼迫奥斯曼帝国签署了退出天朝联盟并且赔偿巨款的条约。
而在战火延烧到亚洲、非洲的同时,美洲那边也闹了起来!
美洲的乱子,当然是那个拖死了西罗马帝国的美利坚联邦闹起来的......虽然这个国家和西罗马帝国打了一场独立战争,但是战后的美利坚联邦在精神上并没有完全独立。特别是西罗马帝国变成了罗马共和国后,美利坚联邦的领导人就将大西洋对岸的共和国看成了自己的盟友,而且还提出了组成联邦的建议。
而他们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巴黎的罗马都政府的支持,并且授予了美联邦“解放新西班牙行省”的权力,随后就从海陆发兵进攻新西班牙行省,并且得到了新西班牙共和派的支持。
而依旧终于西罗马皇帝的罗马新西班牙行省总督府,则向美洲的天盟联军求援。合众国和庆国也立即做出反应,向墨西哥城派出了援兵。
战火就这样做美洲燃起了!
和拿破仑.波拿巴在非洲、西亚所取得的胜利不同,美联邦对新西班牙行省的进攻遭到了惨败。而且新洲合众国还趁机出兵路易斯安娜,一度兵临新罗马城下。
面对强大的新洲合众国的进攻,美联邦只能向北美大陆上的另外两个强国,新英格兰联合王国和印第安人的大苏联汗国求援。
而新英格兰联合王国的亨利九世和大苏联汗国的黄金汗当然不愿意看到新洲合众国独大,于是就组成同盟,出兵攻打新洲合众国的怀州、辽州(位于怀州西北,占地辽阔)。于是战火就在北美洲全面燃起!
除了美利坚联邦、新英格兰联合王国、大苏联汗国之外,新生的罗马共和国还有另外两个关键的朋友,英格兰共和国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这两个国家并没有和罗马共和国结盟,依旧打着中立的招牌,但实际上却是罗马共和国的兵工厂和债主。
如果没有这两国的暗中支持,罗马共和国即便有拿破仑,也不可能坚持到19世纪.......
不过到了1804年,西罗马帝国又回来了。但回来的不是波旁王朝的西罗马帝国,而是拿破仑.波拿巴王朝的西罗马帝国!
也不知道是历史的惯性还是拿破仑也受了“天朝统一思想”的影响,他在当了西罗马皇帝之后并不知足,而是开始寻求“拿破仑版”的统一世界之路!
根据拿破仑的计划,想要统一世界,首先就得统一欧洲,而要想统一欧洲,首先就要统一东西罗马!
所以在紫袍加身,成为罗马皇帝后不久,拿破仑就开始了征讨东罗马帝国的战争。
而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邦。成员包括希腊王国、塞尔维亚王国、阿尔巴尼亚王国、克罗地亚王国、奥地利王国(原本是大公国)、匈牙利王国、瓦拉几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克里特王国、塞浦路斯王国、门的内哥罗王国等十一个选帝王国和皇冠领地君士坦丁堡。
根据东罗马的宪法,皇帝将由十一个选帝王国根据一国一票的原则,互相选举而出!
当选者将可以在任期内(原则上没有退休,必须终身担任这份工作,一直到死)拥有皇冠领地君士坦丁堡,还可以用各国上缴的帝国税组建军队和政府。
这么一个松散的帝国当然抵挡不住经过了革命风暴,而且还打退了好几轮国际干涉军的拿破仑版罗马帝国的进攻!
而这个东罗马帝国又在干涉西罗马革命之时,加入了天朝同盟,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盟友......所以拿破仑战争,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场“谁统一世界”的世界之战!




抢救大明朝 第1622章 什么?真的统一世界了?
拿破仑的崛起和拿破仑的世界之梦,对于这个时空的世界历史和政治格局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拿破仑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虽然拿破仑自己建立了王朝、当上了皇帝,但是他建立的波拿巴王朝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而是一个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宪政帝国——虽然有皇帝,也任命了一些国王,但是并没有一层层的向下封建。无论是行省还是王国(帝国所属的王国),都是由民选的议会和官僚进行管理的!
而且拿破仑在建立自己的宪政帝国时,还对西罗马帝国内部的封建贵族势力进行了一番扫除(在拿破仑称帝前,罗马共和国一直在摧毁封建势力,拿破仑只是延续了这个政策)。不仅剥夺了旧贵族的权力,而且还大量的(不是全部的)剥夺了他们的产业,并且将这些产业——主要是土地,低价发卖给了西罗马帝国境内的小农。
西罗马帝国封建制度的基础——农奴制,就此土崩瓦解!而且西罗马帝国境内的贫富差距,也因此大幅缩水,社会矛盾得到了全面的缓和。
在瓦解农奴制的同时,公民教育和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以及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政策,都被拿破仑皇帝和他的元老院制定并且颁布执行。
也就是说,这位罗马帝国的新皇帝不仅攫取了大革命的胜利果实,同时也保存和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在他所建立的帝国崩溃之前,封建王朝和封建贵族存在的基础,已经从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基本消失,而且再也不可能恢复了。
拿破仑帝国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则是让欧洲人相信“统一”是可能的!不论是世界的统一,还是欧洲的统一,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因为拿破仑不仅承诺过要先统一欧洲,然后再去大明帝国一较高低,而且还真的去实现这一理想,还差一点就统一欧洲大陆了!
在拿破仑纠集60万大军向莫斯科进军之前,他已经统一了除尼德兰共和国、瑞典王国、俄罗斯帝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大陆!
而面对咄咄逼人的拿破仑大帝,原本保持中立的英格兰共和国和瑞典王国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加入了大明帝国主导的天朝联盟,并且和俄罗斯帝国,以及被拿破仑赶出老家的欧洲大陆各国王室一起,向天盟盟主大明求援。
当时的大明兴道皇帝,并没有意识到拿破仑的帝国和波旁家族的罗马帝国有什么不同?所以他很自然的将英、瑞、俄三国的求援,当成了实现“统一梦想”的天赐良机。
于是他就将“称臣纳贡”作为了出兵援俄的条件,而急于击败拿破仑皇帝的英、瑞、俄三国,不得不同意了朱简炎的条件,在1812年时,会同波旁王朝的东、西罗马皇帝、奥斯曼苏丹、印度帖木儿帝国皇帝、印度李朝皇帝等国统治者一起,派出使臣向大明皇帝递交了称臣的誓书和象征性的贡品,从法理上确立了和大明的宗藩关系。
在如愿以偿收了一批根本靠不住的小弟之后,大明皇帝朱炎简就向早就开到伏尔加河流域的,由皇太孙朱迪钏统帅的天盟远征军立即向西挺进,和库图佐夫指挥的俄军汇合,加入到抵抗拿破仑入侵的战争中去。
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和另一个时空的1812年战争没有什么不一样......拿破仑的大军在明俄联军已经俄罗斯的冬将军的共同打击下遭遇惨败,60万人中只有3万退出俄罗斯的国境。
在输掉了1812年的侵俄之战后,拿破仑的罗马帝国就跌下了巅峰。不过在这个时空拿破仑拥有更多的本钱,所以并没有兵败如山倒,而是在联军的攻击下又苦苦坚持了8年,直到1821年拿破仑病逝时,他的帝国还没有最后崩溃......
但是他的帝国,还是在他死后被康斯坦丁一世、朱迪钏和库图佐夫所统领的联军给打垮了。他的继承人,年少的拿破仑二世被迫退位,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科西嘉大公。东罗马、西罗马,以及其它一些被拿破仑帝国所摧毁的王国、公国,也都全部复辟。
在战争中一度,或者一直站在拿破仑帝国一边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英格兰共和国、美利坚联邦、新英格兰联合王国、大苏联汗国,也在稍后加入了天朝联盟,并且向大明帝国称臣。
至此,大明帝国至少在名义上成为了全世界的宗主......世界,至少在账面上被统一了——后来的历史考据者倒是发现了一些不知道大明皇帝是谁的部落首领或是什么土著王国的国王。但是这些部落或是小王国是阻挡不了全人类统一的大趋势的。
“还真的给他统一了......”朱耀飞看到这个结果,也有点无语了。
没想到大明辉煌盛世的惯性居然那么大!把世界都统一了......不过“统一世界”,恐怕也是大明王朝的巅峰了吧?
世界都统一了,还有什么成长空间?
变成银河帝国吗?这可太科幻了!
而且朱简炎强推出来的统一,其实也就是个面子,根本没有里子,虚热闹一场而已,和大明朝早些年搞得宗藩朝贡也没什么不一样。大家热热闹闹的应付一下就完事儿了,如果真的遇上一点大事儿,就该知道这个“世界统一”有多虚了。
朱耀飞摇了摇头,继续往下看。
朱仲树在接下去的一个章节中,也分析了这次“世界统一”。在这位大历史学家看来,“世界统一”只是一个虚妄的有点荒唐的梦想。如果兴道皇帝的这次近乎“胡闹”的实践遭遇失败,也许大明帝国的国祚还能更加长久。但是很可惜,由于罗马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迫使欧洲的君主们不得不在近在咫尺的拿破仑皇帝和远在天边的兴道皇帝之间做出选择......毕竟,兴道皇帝只想要一个虚名,而拿破仑这个革命皇帝却实实在在要革大家伙的命啊,所以他们必然会选择兴道皇帝!
而兴道皇帝的成功和拿破仑的奋斗,又将“世界统一”变成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
在兴道皇帝之后的许多大权在握的君王或是别的什么统治者而言,仿佛只有追寻兴道皇帝的足迹,再一次将世界统一起来,才能彰显出他们的伟大和正确。
所以在“第一次世界统一战争”后,必然还会有更具破坏力的“第二次世界统一战争”。
当然了,第二次世界统一战争不会马上爆发。因为拿破仑战争折腾的所有人都精疲力尽,而且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暂时还能让大明帝国的人民将究着把不好不坏的日子继续下去。
而在欧洲那边,拿破仑帝国和罗马革命的“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受惠于此的欧洲各国,也没有成长到足以挑战“世界宗主”大明帝国的权威的程度......更确切的说,是欧洲各国的工业化还没有成长到能和大明帝国正面较量的时候。
所以它们还需要大明帝国这个“世界宗主”充当一下世界宪兵,维持一下世界上的贸易秩序。
而这段世界在表面上统一的时期,也被后世称为“大统一时期”。




抢救大明朝 第1623章 危机边缘
大明兴道皇帝朱简炎是一个在位时间极长的皇帝,几乎可以和朱慈烺相比了!因为他的父亲寿命不长,而他的嫡长子同样命短,没等到朱简炎年满65岁,就因为在军事演习中被自己的一把新式手枪(左轮手枪)误击了脚掌,引发败血症而薨逝了。所以他这个皇帝就只能当得久一点,一直当到他的孙子朱迪钏完全成长起来。
而这位后来以“继盛”为年号的大明皇帝兼世界宗主,在远征欧洲攻打拿破仑皇帝和拿破仑二世期间,又干了一件让朱仲树痛心疾首的蠢事儿!
他和俄罗斯皇太子康斯坦丁(后来的康斯坦丁二世)、匈牙利国王卡尔三世、奥地利国王亨利三世、瓦拉几亚国王斐迪南一世这四位实际上是朱明子孙的欧洲君王,制定了一个“睡服世界”的阴谋!
没错,不是征服,而是“睡服”!
也就是向“下半身堡”学习,通过出口王子和床上政治去攫取欧洲的王冠。争取把朱明王室的父系血统注入全世界所有的王室当中!
这样一来,大明帝国这个世界宗主也就踏实了......到时候就是“海内存兄弟,天涯若比邻”了!各国的皇帝、国王、大公、苏丹、埃米尔都姓了朱,大明皇帝不就是大家伙的大哥吗?大明不就是世界各国的大哥吗?世界各国不就是一家人了吗?
都是一家人了,统一当然就有保障了!
说真的,朱迪钏的这个思路不能说一点没道理......但肯定是过时了。因为封建君主的这一套,经过了罗马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折腾以后,在欧洲这边已经不吃香了。欧洲封建君主的基础是控制土地和人口的封建贵族,贵族在下面压着,君主才能安稳。可是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贵族都失去了土地和人口,从封建贵族变成了宫廷贵族。
1...539540541542543...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