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奥斯曼帝国现在却孤立无援,大明帝国忙着办丧事,印度帖木儿帝国内乱将至,波斯......也乱成一团了!
难道奥斯曼帝国就要在自己这一代灭亡了吗?
就在穆罕默德四世唉声叹气,感到绝望的时候,轻轻的脚步声响了起来。
苏丹抬头一看,原来是科普鲁律一家来了。
有大维奇尔穆斯塔法.科普鲁律,还有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姐夫穆斯塔法.卡拉,还有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堂弟侯赛因.科普鲁律......
科普鲁律一家的能力毋庸置疑,无论作为将领还是作为官员,他们都是苏丹最好的选择。
但是这一次奥斯曼帝国面临的对手却空前强大——是即将要团结起来的欧洲基督教文明。
“苏丹陛下,奥地利正在进行战争动员!”负责军务的穆斯塔法.卡拉向苏丹行礼之后,立即就报告了一个让奥斯曼苏丹恼火的消息。
奥地利大公国居然在进行战争动员!
“动员的规模有多大?”苏丹努力抑制住怒火。
“非常大!”穆斯塔法.卡拉说,“施蒂利亚和下奥地利都在动员,贵族和平民从军的热情很高,预计将会有10——15万人参加军队!”
“10——15万?”苏丹惊讶道,“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养得起那么多的军队?”
“陛下,”大维奇尔穆斯塔法.科普鲁律对苏丹说,“绝大部分奥地利人都憎恨我们,所以除了大约15000人的常备军,其余的人都是义务从军的。”
“不过是一些农夫和市民而已,不堪一击!”穆斯塔法.卡拉冷笑道,“这个亨利一定是想仗着人多势众吓住我们。”
他还真猜对了,亨利根本没想过发兵攻入奥斯曼帝国境内,亨利只是想吓阻战争,能够守住施蒂利亚和下奥地利就心满意足了,压根不敢有开疆辟土的奢望。
而且在亨利看来,中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形势过于复杂,一个个全都是烫手的山芋。
亨利才没兴趣去统治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呢!半个奥地利已经让他头疼不已,还扩张什么呀?
再说了,亨利本质上是个银行家,他不需要广阔的领地,只需要一块可以保持中立的土地用来开银行就可以。
所以半个奥地利对他而言都大了,有个维也纳就足够了。
而为了安抚奥地利的德意志人,他这些年不仅伤透了脑筋,而且还花掉了许多从维也纳的银行业中赚来的金路易和银马克。因为奥地利大公国的农用土地税是全欧洲最低的,同时还是全欧洲唯一一个提供四年制义务教育(需要收取一点费用)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同样提供四年制义务教育的国家只有新洲合众国这个黄金土豪国。
奥地利大公国可没挖不完的金矿,而且一半国土都是山区,除了维也纳的金融服务,就没别的强项了。
所以奥地利大公国从财政上分析,就是利用中立地位做金融的买卖,再用金融的收入去买个平安。
而下奥地利和施蒂利亚其实就是包裹在维也纳这个“好果子”外面的一层壳,稍微提供一点保护——就这点用处。
所以亨利不需要把匈牙利、捷克、克罗地亚都拿到手里。如果他要这么干了,包裹维也纳的壳就太厚了......那么厚的“壳”,靠一个小小的维也纳也供养不起那么多地盘啊!
“如果他只是想吓住我们……”穆罕默德四世松了一口气,心想:其实我胆子很小的,所以我已经被吓到了!
“陛下,我们应该立即向奥地利进军!”穆斯塔法.卡拉大声道,“奥斯曼帝国不能在这个时候向西方示弱!
因为蠢蠢欲动的不仅是罗马帝国,北方的波兰和罗刹早就同罗马帝国勾结在了一起……特别是罗刹帝国在彼得一世的整顿下国力、军力大有提升,几年前他们还攻占了我们在亚速的堡垒!
如果我们被奥地利的动员吓住了,那么彼得一世的罗刹国很快就会扑上来。
所以我们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平定奥地利的叛乱,以震慑罗刹、波兰和西方的罗马帝国!”
“能胜利吗?”穆罕默德四世小声问。
“能!”穆斯塔法.卡拉点点头,“奥地利公国非常脆弱......因为公国的经济极度依赖维也纳的银行业。而维也纳的城池又年久失修(奥斯曼帝国禁止奥地利修筑维也纳城),亨利临时募集起来的军队不会有太强的战斗力。如果我们可以迅速出动10万耶尼切里战士,如闪电一般直扑奥地利,一定可以迫使亨利屈服。”
“可是......”穆罕默德四世有点犹豫,“可是我们有那么多军费吗?”
一次出动10万耶尼切里战士可不便宜!上一回是奥朗则布掏钱的,这一回谁付钱?
“不需要钱!”管理财政的侯赛因.科普鲁律说,“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维也纳......那里可是欧洲的银行之都!”
是啊,打下维也纳还怕没有钱吗?
而且奥斯曼帝国已经打破过一次维也纳了,现在的奥地利大公国也不是过去的神圣罗马帝国了,地盘只有半个奥地利,常备军就一万几千,而且也没有强大的骑兵,更没有什么数得上号的将领。
穆斯塔法.卡拉显得非常乐观,“这一次我们先将军队秘密调集到杰尔堡,然后突然发动进攻,三四天就能兵临维也纳......亨利大公要么逃跑,要么就只能投降。如果他的十万军队敢于出城决战,那么我们就能把他们全都歼灭在多瑙河畔!”
穆罕默德四世吐了口气:“好吧,就这样......我们一定要悄悄的把军队调集到杰尔堡,然后突然下手,打亨利一个措手不及!”
抢救大明朝 第1583章 亨利不怕,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维也纳郊外,多瑙河畔。
红白两色的奥地利战旗迎风招展,原野之上,战士如林。
数万名奥地利陆军的士兵,戴着三角帽,穿着整洁的白色军装,扛着耶格尔线膛枪或普通的滑膛枪,一声不吭的肃立。上百个营方阵,至少四百个连横队,组成让人心惊胆战的阵容。
他们的阵容整齐的有点奇怪,将近十万名战士,以不可思议的严整队形,完美的在多瑙河边展开。
每个营,每个连的军官,全都站在排头,三角军帽的皮带勒着下巴。奥地利深秋的寒风吹拂在一张张神色严肃到极点的面孔上,却没有人动一下。
这种肃杀,这种阵容,怎么可能是乌合之众?
这不可能啊!
奥地利大公亨利.德.曼奇尼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这支军队,就是自己的奥地利大公国的陆军......这阵容看上去,都有点像他老爹的近卫军了。
当然了,奥地利陆军常备军也是很厉害的,训练极其严格,而且还对每一名军官和士兵提出了“领袖原则”——也就是基层的军官和士兵要有勇于负责的精神及能力,可以随时担任比现有的职位高一级或两级的责任。
说白了,就是把士兵当成士官训练,把士官当成军官培养,把低级军官当成中级军官栽培。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奥地利大公国所处的位置太危险,随时有可能爆发战争。而且奥地利大公国受制于人口数量和宗主国的管制,不能拥有太多的常备军。
所以主持奥地利大公国军务的弗朗索瓦.欧根就只能走彻底的精兵路线!同时,为了方便扩军,弗朗索瓦.欧根还亲自编写了奥地利大公国男性四年制义务教育的课纲,塞入了大量的“军事体育”。还在奥地利大公国的中学和大学课程中,塞进了士官训练和军官训练的相关内容。
这些政策可不是搞了三年五年,而是从1680年前后一直持续到现在,整整实行了20年!
20年的义务教育和军事体育训练,在这个时候好像真有点用了!
在十万奥地利陆军组成的庞大阵列之前,是一个摆在多瑙河河堤上的木头搭成的方台。方台有点高度,站在上面可以将大军的阵容都收入眼底。
这会儿高台之上就只四个人,奥地利大公亨利.德.曼奇尼、大公继承人卡尔.冯.曼奇尼、奥地利大公国首席大臣弗朗索瓦.欧根.冯.萨伏伊、奥地利陆军训练总监约翰.丘吉尔。
卡尔.冯.曼奇尼是玛丽亚.特蕾莎.冯.曼奇尼的哥哥,是亨利和玛丽.安妮的长子,今年只有18岁,还在维也纳的军事学院学习。现在看见十万大军列阵以待的场面,激动的都快哭了。
有了那么强大的军队,还用怕奥斯曼帝国吗?这次说不定可以一路向东,收复君士坦丁堡了!
弗朗索瓦.欧根那张有点丑陋的脸孔上,也都是兴奋的表情了。有了这样的精兵,自己一定能因为战胜奥斯曼帝国而名垂青史的!
约翰.丘吉尔更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没想到奥地利大公国的军事力量那么强大,太好了,以后不回罗马,再也不去英国了,就在当个奥地利人吧!当个奥地利人大有前途啊......
以后就是约翰.冯.丘吉尔了!
倒是亨利.德.曼奇尼这位大公并没有露出多少兴奋和喜悦的表情,依旧蹙着眉头。
这些军队看上去不错,但是真的能打吗?
他们只是会排队而已......四年制小学和小学、大学都会进行相关的训练。但是会排队不等于会打仗!
亨利大公知道奥地利的四年制小学和中学、大学里面不怎么教射击,他们也许能勉强使用滑膛枪,但是不可能运用耶格尔线膛枪击中两三百码开外的目标。
所以到了如今,燧发滑膛枪还是奥地利陆军步兵使用的主要枪械,只有常备军出身的老兵或是通过射击考试的猎兵,才有资格使用昂贵的耶格尔线膛枪。
如果不算散兵(猎兵),奥地利陆军的步兵营中,只有一个连全部装备耶格尔线膛枪,其余三个连都只有滑膛枪(长枪已经被取消)。
此外,奥地利陆军的骑兵是比较薄弱的。因为原本奥地利大公国的骑士阶层,大多迁往了罗马帝国境内。
所以亨利大公只能用果阿骑士取而代之,而果阿骑士完全不能和奥地利的骑士相比。
而且由于奥地利大公国是奥斯曼帝国的藩臣,所以奥地利军队也很难在境外招募骑兵。因此奥地利陆军的骑兵很弱,仅仅只有几千人,也没有集中组成骑兵师,而是将骑兵分在各个步兵师当中。
“大公殿下!”弗朗索瓦.欧根凑到了亨利大公身边,低声说,“有情报显示,奥斯曼人正在往杰尔堡集中,似乎要偷袭我们!”
“偷袭?”亨利一世眉头紧锁,“会吗?我们已经集中了10万大军,奥斯曼人应该不敢来进攻吧?”
是啊,都10万大军了......那么雄赳赳、气昂昂的,穆罕默德四世的胆子又不大,怎么敢打过来?
约翰.丘吉尔建议道:“不如我们主动向杰尔堡要塞逼近,以寻求决战吧......大公殿下,请您放心,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因为上帝是我们这边的,上帝一定会保佑您和奥地利的!”
这个......亨利.德.曼奇尼有点心虚了,因为他不是真的相信上帝啊!而且打死圣.利奥波德的子弹就是他给奥斯曼人弄来的。
亨利寻思着:如果上帝真的会管人间的事情,估计是不会保佑自己的。
“大公,”弗朗索瓦.欧根又建议道,“我们可以沿着多瑙河向布拉迪斯拉发前进,向匈牙利人展示我们的力量。布拉迪斯拉发的法纳尔人大公很不得人心,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更加没有合法性......如果那里的匈牙利人如果知道了我们的力量,多半就会发动起义,驱逐布拉迪斯拉发的法纳尔大公和奥斯曼驻军!”
法纳尔是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区,是东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教廷所在地,居住在那里的居民大多是操希腊语的东罗马遗民。
这些人在东罗马亡国后当了奥斯曼苏丹的顺民,被安置在了法纳尔区,充当起了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上等基督徒”和“欧洲带路党”。奥斯曼苏丹经常会让法纳尔豪门出身的官僚去担任被其征服的基督教藩国的大公或总督。而皇家匈牙利在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也变成了一个大公国,称为上匈牙利大公国,还安排了一个法尔纳豪门阿季罗波洛斯家族出身的奥斯曼帝国官员去当捷克大公。
不过这位上匈牙利大公没有奥地利大公亨利那么能笼络人心,也没办法为匈牙利人谋求到和奥地利一样的“中立”地位,更不可能把布拉迪斯拉发变成和维也纳一样的“自由金融中心”,当然也不可能掏钱办教育和长期实行低税率——这个大公是替苏丹来搜刮的,他要搞低税收,还要办教育,哪儿来钱给苏丹?
结果上匈牙利的老百姓就发现奥斯曼派来的大公还不如哈布斯堡家族的国王......更比不上隔壁奥地利的大公!
一些心思活络的匈牙利贵族就开始往来奔走,想推动上匈牙利大公国和奥地利大公国的合并。
“好!”亨利点点头,“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亨利当然不想给匈牙利人当大公,他的如意算盘是祸水东引......只要奥斯曼人去上匈牙利杀人放火了,奥地利不就保住了?
抢救大明朝 第1584章 有人要抢银行啊!
匈牙利,杰尔堡要塞。
奥斯曼帝国大维奇尔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三马尾旗,就在这个大型棱堡上高高飘扬。
奥斯曼帝国大队大队的耶尼切里战士,正源源不断的沿着多瑙河从南方开过来,从雄壮威严的堡垒脚下通过,向着北方奥地利的边境线开过去。跟随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大量由骡马拖曳的大弹重的青铜火炮。隆隆的从宽阔的大路上通过,在地上碾出了深深的两道沟。那些戴着大帽子,留着大胡子,扛着从大明进口的线膛枪,本国打造的火绳枪或其他什么武器的士兵,正以急行军的速度开进,个个都走得气喘吁吁,但是丝毫没有停步。长长的队伍,从杰尔堡要塞南方的天边,一直延伸到了北方的天边,仿佛没有尽头一般。
整个多瑙河西岸的平原上,仿佛只剩下了他们。当地的匈牙利人,早在作为先锋的鞑靼骑兵经过时,就跑得没踪没影了——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天方教和天主教对抗的战线前沿的人们,早就嗅到了危险的气味。
这次的战争可非同小可啊!
西方的基督教阵营,有史以来第一次团结在了一起!虽然罗马帝国远没有发展到一统基督教江湖的程度,但是领袖群伦是无疑的,而且帝国还牢牢的控制了教廷,使得皇帝和教宗第一次团结在了一起。
所以罗马帝国的皇帝路易现在已经可以调动基督教世界中的大部分力量,用于讨伐天方教的领袖奥斯曼帝国了,而且也不用担心被“自己人”拖后腿了。
而如今的罗马帝国可以动员的军队数量,怎么都在四五十万上下!那么多的军队,潮水一般的淹过来,奥斯曼帝国还能扛得住吗?伊斯坦布尔会不会变成君士坦丁堡?
不过生活在多瑙河西岸的匈牙利基督徒虽然早就盼着罗马王师打过来,但是他们也见多了西方基督徒军队烧杀抢掠的德行,知道他们和东方的奥斯曼人差不多一样野蛮......也许更野蛮一点!
现在两方面几十万大军就要在匈牙利和奥地利之间决战了,他们这些当地的居民,还是有多远就跑多远吧......
穆斯塔法.科普鲁律和穆斯塔法.卡拉这两个老头子正并肩站在杰尔堡要塞的城墙上,举着望远镜向北方开阔的平原眺望。
两个人的眉头都微微皱着,显得非常恼火。
让他们俩恼火的原因是奥地利大公亨利居然煽动上匈牙利的贵族发动起义,驱逐了布拉特斯拉发的奥斯曼驻军的奥斯曼帝国任命的大公!
这可是在踩奥斯曼帝国的红线了!
奥斯曼帝国在上一次打垮神圣罗马帝国后拿到的战利品,就是捷克王国、上匈牙利大公国、奥地利大公国和克罗地亚大公国的宗主权。其中上匈牙利大公国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地盘!
上匈牙利的地形比较高,而且距离奥地利大公国首都维也纳很近,还连接着富饶的捷克。是奥斯曼帝国控制捷克,威慑奥地利,抵抗波兰的战略要地。
所以奥斯曼帝国一直在布拉特斯拉发驻有一万重兵......本来奥地利大公国只有一万五千常备军,所以布拉特斯拉发的一万人,再加上杰尔堡的一万人,以及驻扎在布尔诺的一万人(在布拉格还有一万),就足以震慑亨利大公了。
可没想到亨利大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军队规模扩充到了15万(其实只有10万),而且非常严整雄壮。当他们浩浩荡荡的向布拉特斯拉发进军的时候,那里的匈牙利人全都沸腾了,而奥斯曼驻军当场就吓破了胆——驻扎在布拉特斯拉发的奥斯曼军队并不是最精锐的耶尼切里军队,哪儿有在内外受敌的情况下以一敌十几的胆子?
因此看到白色的奥地利军团浩浩荡荡的开过来,就立即收拾行礼跑路了。而他们这一跑,可就害苦了上匈牙利大公德米特里一世......这个倒霉蛋刚跑到杰尔堡就被正好感到的大维奇尔穆斯塔法.科普鲁律撞了个正着。
穆斯塔法.科普鲁律为了严肃军纪,就让人砍了德米特里一世的脑袋!现在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就挂在杰尔堡城墙下的大路边上。
一个耶尼切里军官飞快的奔上了城头,将一份刚刚得到的军报递给了穆斯塔法.卡拉。
胡子头发都已经雪白了的老爷爷摸出老花眼镜,戴上后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却笑了起来。
“卡拉,你笑什么?”穆斯塔法.科普鲁律回头问自己的姐夫。
“大维奇尔,我们要胜利了!”穆斯塔法.卡拉一向是个乐观主义者,他笑着对穆斯塔法.科普鲁律说,“亨利和弗朗索瓦.欧根这两人果然不会打仗,他们居然将15万人的军队展开在滨湖和多瑙河之间......而且还挖掘了长壕,堆起了矮墙。”
“什么?”穆斯塔法.科普鲁律一愣,“在滨湖和多瑙河之间挖掘壕沟修筑土墙?他们想干什么?”
滨湖和多瑙河之间的直线距离就超过26公里!而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要防御那么一大片的正面,通常的办法是修建棱堡,或者干脆集中兵力进行野战。
而在26公里的正面上挖壕据守......还真有点出乎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想像了。
这是想干什么?就算有15万人,往那么宽大的正面一撒,也就分散得不像话了。
而且你仓促之间能挖多深多宽的壕沟?能当得知鞑靼人的骑兵?穆斯塔法.科普鲁律这回可是亲率10万大军和3万鞑靼骑兵(克里木汗国的骑兵)一起杀过来的。在汇合了杰尔堡和从布拉特斯拉发跑出来的军队后,总兵力多达15万!
另外,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大军还携带了超过300门的大炮,应该可以在火力上完全压倒敌人。
靠一条长长的防线,是无论如何都挡不住奥斯曼人的大军的!
穆斯塔法.科普鲁律冷冷一笑,说不出的刚愎自傲:“传令,加快行军速度,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奥地利人单薄的防线,再一进入维也纳城!
维也纳城内的银行,正在等待在我们前去洗劫!”
抢银行啊!
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命令一下,奥斯曼人的大军顿时就沸腾起来了!
士气直接都窜上天际,可以冲上天国去了。
亨利大公的如意算盘,也就因此完全落空——依着他的本意,他是不想和奥斯曼帝国的大军拼命的,所以在布拉特斯拉发爆发起义后,他并没有带兵进驻,而是把军队拉到了布拉特斯拉发以南的平原上展开。宣称要和奥斯曼人决战,以保卫布拉特斯拉发的人民。
但实际上,奥斯曼人完全可以在杰尔堡附近渡过多瑙河,然后沿着多瑙河东岸推进,就可以绕开多瑙河西岸的奥地利军队了......但是奥斯曼人眼中压根就没有上匈牙利的反贼,他们看中的是维也纳的银行!
镇压反贼的事儿哪有抢银行重要?所有十五万奥斯曼人的大军,就浩浩荡荡的向着在滨湖和多瑙河之间展开布防的十万奥地利军队冲过去了。
一场血战,即将上演!
抢救大明朝 第1585章 坚持住,会得救的!
在后世的历史书上,这场滨湖——多瑙河战役是被人吹上天际去的!
据说这场战役有划时代的意义,彻底的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完全终结了方阵时代,并且开启了线列战术和散兵战术时代的大门。
在此后许多年中,西方和东方的军事家们,都要将滨湖——多瑙河战役当成教科书来反反复复的学习和研究,恨不得吃透每一个细节,还原每一次战斗。
不过在他们可以阅读到的所有史料当中,都不会提及这场战役真正的目的——奥斯曼人是想去维也纳抢银行,而亨利大公则是为了保护维也纳的银行不被人抢,而不得不在滨湖——多瑙河之间布设防线,严防死守。
除了战役的真实目的不能公开之外,双方的布署情况,倒是被明确记载在了各种史料当中,而且是极有研究价值的。
而其中以防御姿态开局的奥地利陆军一方的布署,则完全改变了战争的模式。方阵时代被彻底终结!线列步兵和散兵的时代正式来临,野外阵地战的时代也同时来临了。
陆上野战的模式,从这场战争之后,变得更加复杂,也更难指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