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布莱克少将真有点无语了!
他可是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啊!为了砍掉英国国王的脑袋,他十几岁就扛着步枪跟父亲一块儿上战场了奋斗了那么多年,好容易把斯图亚特王朝的王国变成了克伦威尔家族的共和国。手机端 m.vodtw.la现在却又跑到东方来替另一位专制君主的儿子打天下。
而且还要把脏活、累活都担下来,最后再让一位大明帝国的皇子来当个现成的君主!
这很有一点自己给自己找个主子的意思啊!
如果布莱克少将那么想要一位君主,那么在二十多年前他就有一位了,还闹什么共和革命?
“我们如果能完成对南方大陆的初步探索,并且建立殖民据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接受一个中国人成为那里的君主?”布莱克少将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为什么不能将那里变成英格兰共和国的殖民地?”
他的话一说完,就看见东印度公司的两个大班同时开始摇头。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布莱克问。
“少将,”贝克特道,“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南方大陆位于马六甲海峡以东和东印度群岛以南,在大明帝国的势力范围内。”
布莱克摇摇头道“我们可以走西风带,直接从印度洋向东航行,也许比通过赤道无风带更加容易。”
他说的没错,走印度洋西风带去南方大陆的确比走赤道无风带更有利。因为走无风带能抵达的是南方大陆北方,但那里大都是没有什么开发价值的热带草原和荒地(澳洲大陆东北有少量的热带雨林,但那里距离帝汶岛和爪哇岛很远),只有少量的湿地。
而走印度洋西风带可以抵达比较湿润的南方大陆的西南和南部,殖民开发的价值较大。
但问题是这个时代英国并没有多少民可以往外殖啊!
沃斯特看着这位想法有点古怪的少将,摇摇头道“少将,即便我们可以找到从印度洋进入南方大陆的航道,我们也没有办法向南方大陆输送足够多的劳动力根据荷兰人在几十年前的探索,那里并没有什么文明人存在。
至于英国本土,目前只有几百万人,还一年比一年少!而且我们最近还在哈德逊湾和加勒比海开辟了殖民地,向那里移民可比向南方大陆移民简单的多。”
哈德逊湾的英国殖民地是因为毛皮贸易而起的,小克伦威尔正在筹划建立一家专门经营哈德逊湾周边地方的特许贸易公司。
而英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则包括牙买加岛、巴巴多斯岛和巴哈马群岛。从地图上看,这些小岛全都不怎么起眼,但是因为那里的特殊气候非常适合利用黑奴种植甘蔗,所以那几个小岛就成了英国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
另外,英国人在冈比亚、黄金海岸、印度沿海地区建立小块殖民地也都有利可图。
不过真正吸引英伦三岛居民的,其实还是新英格兰王国——每年都有数万甚至十万被英格兰共和国迫害的英格兰天主教徒、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和部分英格兰圣公会的教徒,背井离乡,飘洋过海,去投靠占据了历史上北美十三州土地的新英格兰王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英伦三岛走向完全统一的同时,英伦三岛的居民却一分为二了大部分人或自愿或被迫皈依了基督教清教派,成为了英格兰共和国的少部分人去了新大陆,成为了笃信罗马公教的新英格王国的臣民。
而在这个过程中,英伦三岛的人口一直在持续下降,也就失去了大量输出人口的能力。
没有人口,英国东印度公司又有什么能力开发南方大陆?
“也许我们可以吸引其他欧洲人去南方大陆。”布莱克少将的话一出口,两个东印度公司的大班就忍不住苦笑起来。
谁会主动移民去一个清教徒统治殖民地?除非那里有金子可以挖,否则和流放有什不同?
布莱克也知道清教徒的规矩不怎么讨人喜欢了,只好叹了口气“看来这块土地就是上帝留给明国皇帝的不过我们也不能为了一点钱就去替明国皇帝建立一个王国!”
东印度公司的两位大班都使劲儿的点头。
当然不能为了一点钱才干那种事情了必须是很多很多的钱!
布莱克还是有点理想的,他目光坚定地说“为了英格兰共和国的利益,我们不得不去替大明皇帝服务。但是我们必须坚持由东印度公司发现的殖民地必须完全自治”
他看着两个东印度公司的大班,认真的说“而且,我们还应该在南大陆的殖民地传播清教徒的信仰和共和思想!”
传播共和思想?你想干什么啊?
沃斯特和贝克特这两个东印度公司的大班都傻眼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清教徒,也不是什么共和主义者——英国本土闹革命的时候,他们俩都在印度做买卖。整天和腐败的印度王公混在一起,早就把耶稣的教诲都忘记光了。而且他们至今也不明白由克伦威尔家族世袭的护国主和由斯图亚特家族世袭的国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就在荷兰人打算用探索和建设南方大陆的大买卖维持自己在东方贸易中的地位,英国人则准备利用同样的机会散布危险的共和思想的时候,由葡萄牙商人们经营的澳新公司的总督安东尼罗伯和首席大班阿方索洛佩斯已经捧着曼奇尼奶茶,坐在左园的会客厅里面了。
左园是朱慈烺为玛丽曼奇尼新建的住所,就在老山宫的宫墙之内,同时也开了一扇通往宫外的大门。
之所以要建造这座西式风格的花园洋房,是为了让曼奇尼看起来别输给妮莎公主太多——妮莎公主在老山宫内也拥有一座富丽堂皇的红堡,曼奇尼如果没有新房子,那就有点掉价了。而将曼奇尼的新宅子称为“左园”是因为曼奇尼这个姓氏有“左撇子”的意思,所以玛丽曼奇尼的中文名字就叫左玛丽,左园就是左玛丽的花园。
和玛丽曼奇尼一样,安东尼罗伯和阿方索洛佩斯都有中文名字,前者叫罗东尼,后者叫洛阿房。
左玛丽、罗东尼、洛阿房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中文名,而是正式写在诰封上的正式姓名。
这三位当然都是拥有诰封的大明贵族了!
左玛丽在为朱慈烺生下朱亨利后就得到了一品诰命夫人的诰封。罗东尼原本是澳门葡人的总督,投靠大明后封了濠澳伯。洛阿房的资格更老,他是上海开埠时就跑来开兵工厂的澳门葡商,因为供应军火有功,受封克难川沙子。
他们三人拿着大股的澳新公司也是一家从事东西方贸易的航运公司,挂着“明葡合资”的名义,实际上就是个大明本土的特许商行,和皇家商会、一官党商行、沙船帮商行、贾乐市行这些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不过挂着个葡萄牙的名号,又雇用了大量流落东方的葡人水手(葡萄牙本土让西班牙统治了几十年,所以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很差,有许多在海外生活多年的葡人干脆跟着别国的封建领主混了),进出印度洋和大西洋比较容易(那里有许多葡萄牙殖民地),也能跑一跑欧洲航线。
抢救大明朝 第1370章 史上最强的优惠政策
“曼奇尼夫人,皇帝陛下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人,只要能拿出四条远洋帆船,都能组队去探索南方大陆......只要他们能在南方大陆找到一块土地建立殖民地,都能成为殖民地总督?”
提问的是濠澳伯罗东尼,这个六十多岁的葡萄牙人穿着明朝伯爵的蟒袍,乌纱帽取了下来摆在了一边,露出了脑袋上的发髻。
他现在的打扮已经完全中国化了,说得也是流利的南京官话,如果不是长着一张西人面孔,光是看打扮听口音,怕是没人会想到他是个葡萄牙人。
“曼奇尼夫人,这不成了殖民地总督大甩卖了?之前就贩卖过藩国的爵位吧?一开始还行,后来都卖不出去了......这个总督和之前的爵位,又有什么不一样?”
质疑的是洛阿房,他是一副明朝员外的打扮,同样梳起了发髻,说得则是带着吴音的官话。
这位来自上海的大军火商洛阿房对于南大陆的殖民地总督也兴趣寥寥......他之前就花大价钱买过合众国和加庆王国的爵位,现在都套住了!
虽然他有几百万两银子的身价,那点损失不过是毛毛雨,但是亏损的感觉总让人不爽。
玛丽.曼奇尼还是一副西洋贵妇的打扮,穿着束腰的长裙,露出小半个丰满的胸脯和圆润的香肩,姿态优雅的坐在一张沙发上。听着两个合伙人的疑问和抱怨,只是微微一笑:“安东尼、阿方索,你们这是怎么了?年纪大了?冒险精神都消失了吗?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皇帝陛下给出的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优惠条件......几乎可以和克里斯托夫.哥伦布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那里得到的条件相比了。有所不同的是,哥伦布和伊莎贝拉当时都不知道新大陆的存在。而我们现在是可以确定这个南方大陆存在的!
现在的问题,只是我们能否在南方大陆上找到一块油水丰厚的土地建立殖民地!”
“夫人,您忽视了开发殖民地的巨额投入!”洛阿房说,“除非能在那里找到金矿,否则在未知的南方大陆上开辟一块殖民地的投入将是相当可怕的!”
罗东尼皱着眉头补充道:“也许要花费上百万两白银!”
玛丽.曼奇尼笑道:“正因为不确定和投资巨大,所以这个机会才会属于我们这样的商人......不过即便项目失败,亏损的数额也不会达到上百万两的。因为一旦决定投资,基本就可以确定存在理想的殖民地点了。而由特许贸易公司进行开发和管理,应该可以保证最终获得利润。所以,我认为澳新公司应该投资这个项目,从帝汶岛派出探险队,沿着南方大陆的北岸向东搜索。”
玛丽.曼奇尼当然要投资了,因为她的儿子朱亨利将会从中获益!朱慈烺已经承诺过了,会在未来的南方大陆或附近的富饶岛屿上,为朱亨利建立一个王国......
罗东尼和洛阿房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
玛丽.曼奇尼决定的事情,他们是没有办法反对的!
罗东尼问:“这些由商人建立的殖民地和大明朝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洛阿房也道:“夫人,我想这些殖民地是不可能直接成为大明外藩的吧?”
南方大陆距离大明本土那么遥远,殖民地成为“内属”是不可能的......而大明的外藩是拥有“君主权”的,几乎就是一个独立国家!
“当然不可能成为外藩了,”玛丽.曼奇尼道,“陛下的意思是,南方大陆上的特许殖民地可以成为自由城市,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而这些自由城市的君上,则是由大明册封的藩国国君。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南方大陆上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城市,而且还可以将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由自由城市组成的王国?”洛阿房皱着眉头,“听上去怎么那么像欧洲啊!”
罗东尼也有点难以置信:“是啊,而且什么人都能去......连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得到了邀请!”
玛丽.曼奇尼笑着:“还有法国东印度公司也受到了邀请......包括日本、朝鲜、安南、暹罗、济州在内,拥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和航海能力的大明属国,也都会得到谕旨,允许他们派出或招募船队,加入南大陆的探索和开发!
皇帝陛下这一次决心很大,所以南大陆一定会很快得到开发的,我们不能错过机会!”
......
“陛下,妾身觉得南大陆一定是个无底的深坑!所以妾身一个子儿也不投......如果妾身还能再生儿子,也不让他去南大陆填坑。”
正在揭穿某个骗局的人是最近忽然得宠起来的郑皇贵妃......现在也就她敢这么和朱皇帝说话了。
这段时间朱皇帝一直就翻她和玛丽.曼奇尼的牌子。在朱大皇帝的努力耕耘下,38岁“高龄”的郑皇贵妃真的被诊出了喜脉。
都已经当奶奶的人了,居然还在生孩子,这位郑皇贵妃也算是为老朱家的人口增长拼尽全力了。
“啪”的一声脆响,这位有点口无遮拦的皇贵妃就挨了朱皇帝一巴掌,当然不是打脸,而是拍在肉挺厚的某处。
“哼,给妾身说着了吧?”趴在床上的郑皇贵妃翻转过身子,笑嘻嘻看着朱皇帝,“你那点心思,妾身算是都看透了......真正有油水的地方,都看得牢牢的,只给自己人拿。给出来让所有人投的,一准是高风险、低收益的!那些跟着往里投资的,十个里面有七个要亏本!你这个皇帝啊,简直比奸商还奸商!”
“就你聪明!”朱慈烺假装板着面孔,还瞪了郑茶姑一眼,“你啊,越来越管不住那张嘴了......什么时候真的把朕惹恼了,一准把你贬为奴婢!”
郑茶姑却是一点不害怕,还笑嘻嘻地问:“妾身当了奴婢还要不要侍寝啊?”
“当然得侍寝了!朕的女人当中,就你最能生!”朱慈烺一本正经地说,“所以你还得继续给朕生儿子......南新洲那么大,可以分封许多个藩国,你可得多多努力了!”
“奴婢遵旨!”郑茶姑笑了笑,又问,“陛下,南大陆的坑给谁去填?不会是亨利吧?”
朱慈烺笑着:“算亨利一个......不过他不去南大陆,而是在附近找个大岛给他。”
朱亨利是曼奇尼的儿子,当然得宠,以后就是“西兰国王”了!
“附近找个大岛?”郑皇贵妃有点疑惑地看着朱皇帝,“陛下,你怎么知道南大陆附近有个大岛?”
是啊,朱皇帝怎么知道的?大明海军的探险能力有限,这几年主要都在北新洲和南新洲沿海溜达......和南大陆相比,对南北新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情况的掌握更加重要。
朱慈烺摸了摸胡子,得意的笑着:“朕就是知道!你等着吧......小亨利早晚能当上个富得流油的岛主。至于南大陆,呵呵,澳王肯定有一份,一大份!”
看看朱和墺的名字和封号就知道他是南大陆的王了!另外,朱皇帝还给他起了让人笑掉大牙的绰号——大(念代)鼠儿!
郑茶姑哼了一声:“到底是嫡子,就是不一样......那么多人被坑进去,将来会不会有麻烦?那些自由城市会不会造反?欧洲那边好像经常有自有城市闹事啊!真要反起来,澳王能平得下去吗?”
抢救大明朝 第1371章 甲方乙方(求订阅)
“造反?”朱慈烺哈哈大笑起来,“反不起来的……自主城邦的权贵会镇压着下面的老百姓,大明帝国则会护着上面的君王。而且南方大陆的君权非常有限,不值得为了那点权力自绝于大明天朝。
所以澳王的国反而可以国祚绵长,哪怕大明本土变了天,澳王都能继续传承下去!”
原来朱慈烺为朱和墺安排的就是一个权力有限,油水也不大多的立宪虚君。
虚君立宪这事儿看着不错,仿佛是大势所趋,但也不是谁都能玩的转。这事儿得看国情看国家的起源,还要看一国权力的底层资产是什么?
譬如大明天朝的君就不能虚!
因为大明皇帝上面没有人罩,底下也没多少自治自主的传统,而且也不可能过度向下放权。
有限的放权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过头……至少在朱慈烺可以想象的年代是不行的!
因为大明人多事杂,国家又广,天南海北的,各地方情况差太多了,周边的强敌也不少。全靠一个大权在握的实君才能把大家捏在一起。
要不然东南富裕之地凭什么出那么多银子?北方九边的苦寒之地又凭什么交那么多血税?
大明的君要真虚了一准要闹掰!
至于在虚君的同时保存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在当下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下的虚君是不可能建立在基层民众的选票下,只能建立在中央和地方权贵的拥戴上。
所以很容易出现自扫门前雪的情况,对于维持大明这种体谅的帝国的长治久安是很不利的。
历史上英国可以在虚君立宪(其实英国的虚君也有一个过程,直到维多利亚时代,女王和王夫依旧拥有很大的权力)的同时积极参与欧洲战争,主要是因为英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都位于靠近欧洲大陆的南部沿海地区,一个统一的大陆对那些掌握英国政治和经济命脉的人实在太危险了!
而且伦敦的资本家也需要大陆市场。
所以法国、德国这些大陆上的麻烦,就是伦敦资本家和贵族的门前雪,和明朝肆虐东南的倭寇一样!
而南方大陆的情况就更容易实现虚君了,反正大明朝廷也没钱搞开发搞移民,也管不了万里之外的事情。
就只能让各路牛鬼蛇神自己去搞,朝廷就给个自治的名义,最多再拿住个把核心城市——这样国家权力的基础一开始就是地方自治,根本不存在强大的中央集权。建立不起来,也不需要。
说不需要,是因为南方大陆上面还有个“老子国”护着,地方又偏远,也没什么大油水,所以也不必担心强敌入侵。
另外,南方大陆七八百万平方公里,再怎么干旱贫瘠,对于几十万到几百万人而言,生存所需的资源是足够丰富的。人地矛盾根本不存在,也就不容易发生激烈争夺了。
因而南方大陆倒是很容易建立虚君立宪的体制,而且还很容易维持下去,形成传统。
而且这个路子也是在目前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开发南方大陆的唯一方法!
“陛下,”郑茶姑还是有点不相信朱皇帝,“奴家不相信你会由着南方大陆上的城邦自由自在过日子的……它们早晚都得让人把权给收走了!”
朱慈烺也不和她置气,他现在就是要通过郑茶姑给郑家父子带话,当然得说明白了,于是摆摆手笑道:“朕自会和他们签合同,立约法的……这事儿是没办法骗的!因为骗是骗不了多久!”
南方大陆的开发建设是个长期项目,没个五六十年难见成效,谁能骗那么多年?
大明皇帝顿了顿,又说:“要么就是搞不起来,要么就得把规矩立好了。茶姑,你还是让郑家也跟一把吧!跟一把,可以留个后路,防着个万一!”
这话说的有点丧气了......但是大明国祚终有尽头啊!郑家如果不想于国同亡,就得多搞几个巢穴,苗头不对,就逃之夭夭。
“那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权呢?你真能放心他们?”郑茶姑的质疑还没完没了了。
“呵呵……”朱慈烺只是一笑,“朕是言而有信的,白纸黑字签下来的合同一定会守着,但是合同当中的条款现在还可以谈!不仅荷兰人和英国人可以和朕谈,老泰山和你哥也能和朕来谈。”
探索和开发南方大陆又给朱慈烺搞成了一桩生意。既然是生意,就得让甲方乙方坐下来谈了。而在甲方乙方坐下来谈之前,则是朱慈烺和大明朝廷的两府重臣们商谈了。
就在朱慈烺和郑茶姑“床边谈话”后的第三天,探索和开发南方大陆的话题,就已经拿到两府御前会议上来了。
“澳新公司交上来的南方大陆调查报告,诸位想必都已经看过了。南方大陆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很大,不过大陆的北方靠近赤道的地方干旱少雨,非常的荒芜。”朱慈烺缓缓而道,“而且南方大陆北面的大海常年平静无风,洋流又是向西的,从爪哇岛和帝汶岛驾船过去很不方便,花费也大。所以得再组织更大规模的探索,依旧不动用海军的探险队,还是交给中外海商去办。因为这次要搞大一点,所以朕还想让愿意投入南方大陆探索的藩国也加入进来。大家一起探索,一起开发,利益当然也共享了。”
现在大明海军的规模不小,但是能够出动的探险船队数量却不多——探险船队需要经验丰富的船长和水手,而大明海军真正开始跑远洋才十来年,攒不出多少支探险船队。有限的海军探险船队,当然得用在风险小、收益高,而且容易被他人抢先的新洲大陆的太平洋沿海了。
朱慈烺接着往下说:“虽然朕准许大家共同开发,共享利益,但是有一点先得说好了......南方大陆上建立的国必须是大明的藩国,国主必须由朕的儿子出任!参与开发的各方,只能当国主下面的城主。至于各个城主怎么治理自己的地盘,是可以好好商量的。这些个城主能不能参与藩国王廷的事务,也是可以好好商量的。而今天,朕就和诸位先商量一下,把大的条条框框给定下来。用西人的说法,咱现在就是在立宪法了。大家伙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吧!”
“陛下,”户部尚书郑森第一个发言道,“臣觉着您说的这立宪怎么和做买卖谈生意差不多啊?”
“可不就是差不多吗?”朱慈烺笑道,“凡是这生意可以谈起来的,一准是两边各有所求,而且没法子强买强卖,甚至都没办法搞垄断的,要不然就没什么好谈的了。南方大陆的立宪也是如此啊!朕有块地而已,还不知多大,不知贫富,也没有能力自己吃独食......而且和南方大陆不相上下,甚至更富饶的土地还有许多,大家伙有的是地方可以去,不必非南方大陆不可。朕虽然是天子,但是也不能强使人往万里之外砸银子开地盘啊!毕竟开发南方大陆的风险不小,收益不定,而且还很难管辖。要不然朕早自掏腰包了,何必拿出来大家一起投?所以朕的设想就是只定一个大的框架,其他的都可以商量着办理。”
抢救大明朝 第1372章 开放加盟啦!
“陛下,这南大陆的一套和您在新大陆搞得那个股份制合众国有什么不一样啊?新大陆的合众国不也让大家伙出钱参股了?南大陆是不是要搞个合众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