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当了大明的儿子国,就不用害怕荷兰鬼子了!
可谁当上了?
南洋一带那么多的苏丹国,只有苏禄苏丹国和勃尼苏丹国得到了大明藩属国的地位。而且还是努力了很久才得到的!
其他的苏丹国都没这个资格……根据大明王朝的说法,它们和大明没有渊源和传承,所以不能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
但是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真腊、老挝、琉球、济州这些国家,却能轻易得到大明藩属的地位!
其中的日本国、安南国还和大明帝国打过仗,也照样在大明的宗藩体系中得到了很高的地位。
现在大明帝国的第一藩属国不是“土豪”新洲合众国,也不是兵强马壮的准格尔王国,而是朝鲜王国这个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国家。
而大明的第二藩属国同样不是新洲合众国和准格尔王国,而是小小的安南王国。
至于大明的第三藩国则是一衣带水的日本王国。
这三个藩国又被朱慈烺授予“小华夏国”的称号,因此三国的百姓也大明百姓一样,是“夏民”而不是“夷民”。
夏民是不需要大明这个老子国教化的华夏之民,是自己人,所以不需要大明帝国派出负责教化的监国衙门——这个衙门同时也负责传达大明皇帝的旨意,并且代表皇帝监管藩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是个很让挺让人头疼的衙门!不过不是每个藩国都有,朝鲜、安南、日本这三个小华夏国,以及所有的大明亲藩都不设监国。
除了没有监国之外,由三个小华夏国迁移到大明的其他藩国生活的百姓,也拥有大明本土移民相同的待遇——都会被当成国人夏民!
另外,三个小华夏国的王族和贵族(其中朝鲜王国目前的王族也出自朱明)还可以进入大明皇族、勋贵的通婚圈子。
和这三国相比,苏禄(前往亚齐的苏禄,而不是由郑家接管的新苏禄公国)和勃尼两国的地位就差太多了,基本上进不了核心圈子。
而造成这种亲疏远近的原因,就是文化传承和血缘关系(主要看像不像)了。朝鲜、安南、日本都属于“同文同种”,是当然的华夏文明圈的核心国家。而巴达维亚共和国明显是没有资格成为大明帝国的“儿子国”的。
“陛下,”马特索尔科还是有点不敢确定,“您真的能保证巴达维亚共和国的独立和中立?”
“那是当然的,朕的保证完全可以写在和约当中。”朱慈烺很肯定地说,“而且只要巴达维亚共和国的中立不被破坏,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就能得到大明帝国的保障!
如果德.维特大议长愿意,朕还可以同荷兰签署一份秘密条约,以保障荷兰在巴达维亚共和国的特殊利益。”
其实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它必然依附大明,所谓的中立和独立,不过是用来掩护它进行自由贸易的外衣。
所以只要朱慈烺在台上,大明帝国一定不会去撕掉这层外衣。
而荷兰在巴达维亚共和国的特殊利益,则是大明用来套住荷兰的一条绳索。
马特索尔科又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道:“陛下,等我返回巴达维亚后,会立即推动建立共和国……不过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建立,还是需要有荷兰方面的许可,所以……”
朱慈烺笑道:“德.维特会同意的!因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接下去会和朕的帝国走得很近……很近!”
说完这话,朱慈烺就冲玛丽.曼奇尼打了个眼色。
玛丽马上说道:“总督,我陪您下楼去好吗?楼下还有很多朋友等着和陛下见面呢!”
……
玛丽.曼奇尼将马特索尔科送下了楼,然后又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班沃斯特给带了上来。
“小民沃斯特恭请皇帝陛下圣安!”
沃斯特并不是第一次见到朱慈烺了,身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班,他可是庞家花园(玛丽.曼奇尼之前的居所)的常客,所以他的中式揖拜礼倒是有模有样的。
“约翰,”朱慈烺叫着沃斯特的名字,然后又一指身边的妮莎公主,“这是妮莎公主。”
“恭请公主殿下金安。”
妮莎公主公主笑着点点头,道:“沃斯特大班,我已经收到印度皇帝的来信了,多谢了。”
“公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沃斯特说,“因为东印度公司是印度帖木儿帝国的好朋友。”
朱慈烺笑道:“你们也是大明的朋友!”
“非常荣幸从陛下这里听到这句话!”沃斯特笑着回答。
妮莎公主笑着对朱慈烺说:“陛下,我们是不是应该照顾一下英国朋友的利益?”
“当然了,”朱慈烺笑了笑,又问沃斯特,“约翰,你们东印度公司准备参加南方大陆的探索和开发了吗?”
“陛下,”沃斯特回答道,“我们很想参与进去,但这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我们是一间商业公司,需要考虑到股东的利益。”
“会有让他们满意回报的。”朱慈烺笑道,“我想让你们从南方大陆西海岸开始探索和开发……这样你们就可以从印度洋直接进入南方大陆了。
另外,朕还允许你们从缅甸招募劳工去开发你们在南方大陆上的自由城市。”
“从缅甸招募劳工?”沃斯特有点吃惊,这位皇帝就不担心大顺帝国的人趁机进入南方大陆?
朱慈烺点点头,笑道:“缅甸那边会有许多北方流亡者的,还有许多当地的缅人也会想离开家乡,外出谋生,所以你们会很容易雇佣到足够多的劳动力。”
“陛下,”沃斯特斟酌了一下,又问,“您能告诉我荷兰人将会从哪个方向进入南大陆?”
“从东南方向,”朱慈烺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42年的一次对南方大陆的探险活动中曾经到达过南方大陆东南部的海上,对那里的情况还算熟悉。虽然没有发现南方大陆的东南海岸,但是却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大岛,岛上存在原始的土著居民,应该可以为探索船队提供一些补给。”
荷兰人在1642年发现的大岛就是新西兰的西海岸地区,在企图登岸时,他遭到了毛利人的攻击,不得不放弃了上岸考察。
朱慈烺希望新西兰命名为亨利岛,作为他和玛丽.曼奇尼的儿子朱亨利的封国。
所以在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合同中,朱慈烺还会加入帮助大明海军在亨利岛建立据点的条款。一个营的海军陆战兵(包括一个骑兵连)将会搭乘澳新公司的帆船,跟随荷兰人的船队抵达亨利岛,负责在岛上开辟根据地。
当然了,曼奇尼茶行将会为这次行动支付所有的费用,而澳新公司则会负责在亨利岛上建立第一个殖民城市左园市。





抢救大明朝 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
现在轮到澳新公司的罗东尼和洛阿房上楼同大明皇帝见面了,这两位都有大明的爵位,是朱慈烺的臣子,当然也是朱慈烺的老相识了。其中罗东尼还在克难新军中当过洋将,而洛阿房从20多年前开始就是明军的供应商,他在上海的兵工厂和造船厂至今仍然在为大明提供武器装备。
行过揖拜之礼后,朱慈烺也给两人赐了座,还让伺候的大妈宫女给两人倒了葡萄酒,大家边喝边谈,气氛还是相当和谐的。
朱皇帝并没有和两个葡裔贵族讨论澳新公司探索南大陆的买卖——这个没什么好谈的,因为朱慈烺自己就是澳新公司的大股东,他和澳新公司的交易属于关联交易。不过大明天子还是有非常要紧的事情,要和罗东尼和洛阿房商谈。
“听说葡萄牙的阿方索有个很关心嫂子的好弟弟?”朱慈烺打听起了葡萄牙王室的家务事儿。
在1667年的时候,葡萄牙国内出了件很狗血的事儿。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六世的新婚妻子,同时也是路易十四的一个远方侄女,名叫玛丽亚.法兰西斯卡.德.萨宝娅的法国妞突然离开王宫,跑到修道院避难,并且要求里斯本大主教解除她和国王的婚姻,理由是国王有生理缺陷......这事儿乍一看属于王室丑闻,不大好听,但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儿,生不出儿子的欧洲国王多的是!
可是接下去的发展却让人大跌眼镜。
因为葡萄牙王国的贵族们都觉得萨宝娅王后是个好王后,而且还是太阳王路易的侄女,是不能换掉的。
既然王后不能换,那就只能换国王了!
所以葡萄牙的贵族们就软禁了他们的国王,然后逼迫他放弃政权,之后又让国王的好弟弟佩德罗挺身而出,娶了萨宝娅王后,还当了葡萄牙的摄政王子......而阿方索国王则被软禁在了大西洋上的亚速尔群岛。
有这样勇于负责的好兄弟,阿方索国王应该可以死不瞑目了!
“陛下,”罗东尼不明白朱慈烺想干什么,于是就微皱着眉头问,“您不会是想干涉葡萄牙王国的王位继承问题吧?”
洛阿房补充道:“陛下,这件事情虽然弥漫着宫廷政变的气息,但是葡萄牙贵族和天主教会都支持了佩德罗王子......而且佩德罗王子还得到了法兰西路易王的支持。”
朱慈烺笑道:“朕并不是想干涉葡萄牙的王位继承,只是想帮助阿方索离开葡萄牙去印度治病......朕听说印度有一种神油,可能会治好的他的疾病。此外,印度人的瑜伽对阿方索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也许在印度呆上几年后,他就能当上父亲了。”
印度的医学是很先进的!阿方索国王去了果阿保管能当上爸爸.....
“去印度......”罗东尼有点明白了,“陛下,您是想让阿方索国王流亡果阿吗?”
洛阿房也吃了一惊:“陛下,您是想让果阿脱离葡萄牙王国的管辖?”
朱慈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怎么能说是让果阿脱离葡萄牙王国的管辖?葡萄牙的国王还是阿方索吧?由国王亲自管理果阿,难道不是加强了葡萄牙王国在果阿的存在吗?”
是啊,阿方索还是国王呢!佩德罗这个好弟弟办事也不利索,就不能让他哥哥来个毒发身亡吗?他没听过夺门之变的事儿?
“安东尼,”朱慈烺笑着问,“你是当过澳门葡兵头的,你觉得这事儿有可能成功吗?”
这事儿当然有可能成功了!亚速尔群岛上能有多少葡萄牙兵?现在也不是战时,穷得底儿掉的佩德罗王子手头能有几个常备军?又能有几个被派去亚速尔群岛?
但是风险也不能说一点没有。
“成功的可能当然是存在的......”罗东尼皱着眉头道,“但是失败的可能性也不小,一旦营救行动失败,那么葡萄牙王国就将彻底导向法国了!”
虽然葡萄牙贵族爱戴的王后是路易十四的远房侄女,但是葡萄牙王国因为和西班牙人的长期战争(战争在1668年结束)和英、荷两国的趁火打劫,已经从黄金时代跌落到泥潭里面了,当然不愿意为了路易王去招惹东方的大明帝国。
但是大明如果插手葡萄牙王室的家务事,那佩德罗王子没准就要彻底倒向法兰西的太阳王了。
“陛下,”洛阿房说,“虽然黄金果阿的时代已经过去,定居在果阿的纯葡萄牙人的数量也在持续下降当中。但是由于女奴贸易和蓄妾这种不良作风的存在,使得果阿的混血人口数量很多,而且还有大量改宗基督教的印度土著以及许多处于葡印总督府统治下的印度教徒和天方教徒,总人口可能多达25万......如果他们全部倒向法国,将会大大增强法国在印度的实力。”
葡萄牙人是在1510年占领果阿的,至今已经有159年。在所谓的黄金果阿时代(16世纪中后期),葡萄牙王国曾经大量向果阿殖民。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居住在果阿的纯葡萄牙人数量已经不足黄金时代的一个零头,但是由于绝大部分抵达果阿的葡萄牙人都是男性,而且热衷于蓄养各种负责的女奴(基督教所坚持的一夫一妻在果阿根本不存在),所以这些“消失”了的葡萄牙男性都留下了大量的混血后裔。再加上葡印当局一直努力推动基督教在果阿传播,导致了大量的当地人改宗。
所以如今看守孱弱的葡属印度却掌握着大量的基督教人口!如果他们落入法兰西之手,那么太阳王路易就能在印度组织起庞大的陆军了。
“那就别失败!好好计划一下,该花钱的地方也不需要省......”朱慈烺看着罗东尼和洛阿房,语气已经变得有点阴沉了,“你们谁愿意走一趟葡萄牙?”
“还是我去吧!”罗东尼吸了口气,“我毕竟是个葡萄牙贵族,曾经向阿方索国王宣誓效忠过。”
罗东尼是跨国贵族,大明的伯爵,葡萄牙的骑士。
朱慈烺又看着洛阿房,洛阿房说:“我的船厂中有一艘刚刚完成舾装的快速战列舰......葡萄牙海军没有一艘现役的战列舰可以和它交战!”
葡萄牙王国现在的穷困潦倒,当然不可能更新自己的战舰了,所以他们只有一些老掉牙的盖伦船,也没有几门可以发射开花弹的火炮。
罗东尼道:“我还可以雇佣几艘海盗船......印度洋上有许多葡萄牙海盗,加勒比海上也有葡萄牙海盗,只要给够了钱,总有人会卖命的。
另外,在果阿还能雇到佣兵。那里有许多佣兵队长,只要给足了大价钱,他们会愿意当一回拯救国王的英雄的。”
这个时代葡萄牙母国虽然潦倒得很,但是在海外晃悠的葡二代、葡三代数量却不少,当海盗、当佣兵、当工匠、当商人的都有。而且没有多少约束,都是为钱卖命的主儿,其中也不却亡命之徒。
朱慈烺摆摆手,笑道:“钱的事情和玛丽说就行了......怎么雇佣亡命,你看着办吧。”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罗东尼道,“如果我要雇到足够多的人手,最好去果阿......如今大明境内的葡裔人口虽然还有一些,但都过得不错,很难找到足够的亡命之徒。”
“好!”朱慈烺点点头,“会安排你去果阿的,眼下就有一个好机会。”




抢救大明朝 第1377章 带上枪炮走亲戚去!
安排罗东尼去果阿的机会和妮莎公主有关——她是大明皇帝朱慈烺和印度帖木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之间的桥梁嘛!
奥朗则布把那么漂亮而且还充满才气的女儿送给朱慈烺当了贵妃,朱慈烺能不把印度帖木儿帝国当成大明帝国重要的友邦吗?
而且这位妮莎公主也的确会讨朱皇帝的欢心,特别是在花钱和享受方面,很合朱慈烺的胃口。
虽然她老爹奥朗则布是个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的天方教清教徒,但是这并不影响妮莎公主每年花掉三四十万卢比银币——如果没有朱慈烺这个大明最富,奥朗则布就是这个世界上的首富了,他最高的年收入一度达到了三亿卢比,差不多是一亿两白银!
这敛财的本事在17世纪来说,也是空前绝后了。
摊上这么一个不舍得吃不舍得用的世界首富爸爸,妮莎公主花钱的手脚还能小的了?她要不帮着花掉一点,他的首富爸爸得花多少钱造金库存钱啊?
她刚来朱慈烺身边的时候还稍微装了一阵子艰苦朴素(看看那些撒钱玩的拉杰普特侍女,就知道她艰苦朴素到什么程度了),但是等她替朱慈烺生下了“阿三儿”,又跟着来了应天府老山宫后,便开始放开了手脚花用了。
这座距离老山红堡不算太远的温泉宫,就是从一所被妮莎公主看中的处于老山温泉带上的大宅改建而来的。
妮莎公主花了大价钱从原来的主人盘下了大宅,然后又砸了一笔钱进行装修改建,而且为了方便自己和朱慈烺进出,还不惜重金修了个条直通老山红堡的甬道,还在温泉宫周围修建了高墙,挖了壕沟——这样看起来比较安全,也比较私密。壕沟环绕,高墙护卫,进出除了两扇永远紧闭的大门就是一条甬道。她和朱慈烺一进这里,那就是两人世界,哦,不对,是两人再加二十人(二十个拉杰普特侍女)的完美世界。
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外面天寒地冻,里面却温暖如夏,再洗个温泉什么的,那真是天堂般的日子。
整个洪兴二十一年冬天,怕冷的妮莎公主就长住在这里。朱慈烺忙完了朝政后就常来这里陪伴妮莎公主,除了享受生活,顺便还能从她这里打听印度、波斯、奥斯曼这三个天方教强国的情况。朱皇帝还时不时的提出几个没准就能改变西方世界的历史走向的构想,让妮莎公主给参谋一下......现在可不是19世纪,西方世界还没有强大到难以动摇的程度。而天方教这块,目前也没完全没落。所以朱慈烺就得好好算计一番,看看自己应该怎么搅动风云,以便让大明帝国的利益最大化。
当然,无论怎么算计,印度的帖木儿帝国都是这场关系到全人类历史走向的权力游戏当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法兰西的路易王和尼德兰的大议长又会这么出牌呢?光是叫嚷一下大明威胁论和勾结大顺流寇骚扰印度阿三吗?奥朗则布看起来也没那么脆弱吧?何况他还能得到大明的支持......这一次朱慈烺就打算借着“回礼”的名义,向奥朗则布输送一批燧发枪、铸铁炮和开花弹,加强一下印度帖木儿帝国的实力。
不过他丝毫也不怀疑,西洋人欺负印度的决心和毅力。反正他们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就该满世界找殖民地抢钱、抢原料、抢市场了。即便法国人、荷兰人在印度洋上受了挫折,已经站在工业革命门槛上的英国人也会接着抢下去的......穷而强的国家,总会有用不完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这一点不用怀疑!
而且朱慈烺还知道,大明这个富而强的国家,至少在17世纪、18世纪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杀到欧洲去碾压那群穷而强的欧洲列强的......就如同朱元璋、朱棣统治下的大明虽然强大,但也很难彻底碾碎北方大漠草原上的蒙古人一样。
不是没有力量,如果当时的大明帝国愿意不惜一切,当然可以办到。但是在明初怼死那帮蒙古人绝对是无利可图,而且付出的代价之大也是难以想象的!当年草原上的蒙古人还不是什么弱鸡,也许要赔上所有,才有可能取得比较彻底的胜利。但是要不惜一切,却不是一句话,一道旨那么简单了。
如今欧洲的那几家列强也是真强,恐怕得和大明没完没了斗上两三百年......这应该是一场持久的斗争啊!
朱慈烺现在就泡在温泉里面,头上顶着一块毛巾,懒洋洋的眯着。旁边还放着一杯冰镇的葡萄酒,泡得热了就喝上几口,还不是自己动手,而是让妮莎公主伺候......唉,17世纪的封建帝王也就这点享受了。
而且一边享受生活,一边还得为大明人民服务,真是辛苦啊!
妮莎公主没下池子,而是裹着一条浴巾,在一张躺椅上坐着,手中捏着张礼物清单,正一条一条的低声念着。
“一万支最新式的洪兴十八年造燧发枪,全都配上三尺长的套筒刺刀......总价值八万五千两白银。”
“六十门六斤野战炮,全部配上炮架、炮车、弹药车......总价值一万两千两白银。”
“三十门十二斤短管炮,全部配上炮架、炮车、弹药车、每炮再配六十枚钉头开花弹......”
“三万枚木柄手榴弹......”
妮莎公主手里的拿着回礼清单上的东西很多——她那么珍贵,还带来那么多嫁妆,朱慈烺当然得给奥朗则布足够的回赠了!要不然就太丢份了。不过妮莎公主对那些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名贵瓷器什么的,都没什么兴趣,所以念完了赠送的武器清单后就收好了清单。然后起身走到池子边上,取下了浴巾,也泡了进去。
朱慈烺听见动静,才睁开眼睛,瞄了妮莎公主一眼,笑道:“还满意吗?这些枪炮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明军都有不少部队没有换装上呢!”
“当然满意了!”妮莎公主笑道,“有了这些武器,帖木儿帝国就再也不用担心来自西洋的威胁了......法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和印度的商人做生意了。”
妮莎公主是懂一些军事的,她自己也试用过其中的十八年造燧发枪,的确是相当精良的利器,而且还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完全的标准化生产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尽可能往这方面努力了,所以产量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奥朗则布觉得不错,大明可以批量供应,价格从优。
当然了,这个时代印度制造的水平在世界上来说还是数一数二的,他们自己仿造的火绳枪和骆驼炮都很不错。现在拿到了那么多的枪炮样品,想要仿造应该也不难,问题只是品控和产量。
就不知道奥朗则布拿到了这些武器后,能不能把西方殖民者从印度的土地上赶跑了?如何帖木儿帝国能顶得住,大明就能省力点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笑道:“既然你满意,那朕就让罗直臣辛苦一趟了......妮莎,你能不能写封信给你父亲,请他允许大明在德里设立使馆,在苏拉特设立商馆。”




抢救大明朝 第1378章 向西方的强盗学习
在大明洪兴二十一年冬天,就在朱慈烺以探索和开发南方大陆为契机,对西洋的英、荷、葡等国进行“伐谋伐交”,试图分化西方,孤立法国的时候。
法兰西的太阳王路易派出的外交使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和大顺帝国缔结了同盟,获得了从顺风堡出兵攻略科罗曼德海岸各地的权利,而且还带回了一个庞大的大顺西洋事务考察团。
1...456457458459460...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