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朱和幸心说:老爹啊,您让我怎么选啊?就一个丁玉英......我能选别人吗?
朱和幸显然不太情愿挑丁玉英,他最看得上的还是郑敏和罗小荷,这两位都比较娇小(相对而言),给人一种小鸟依人的感觉,而且她们也比较端庄,不像丁玉英那么“轻浮”。这丫头见着自己后,就一个劲儿的抛媚眼儿(其实丁玉英不是抛媚眼,而是她的眼眸天生有点媚,其实很好看的),不像好姑娘......
“还不快选!”朱慈烺已经放沉了声音,“你选完了,你的兄弟们还要选呢!”
这话听着有点不对啊!
朱和幸心说:我有十几个兄弟,除了老大朱和壕总惦记着太子的位子,还有个母兄弟朱和墺!他今年已经十三岁了......这次也会为他挑个媳妇的。
而且他还小,没什么主意,还不是老爹说什么是什么?而自家的皇帝老爹做事常常出人意料,谁知道他会不会先定太子妃,再拿着太子妃去找太子?
一想到太子的宝座有可能不稳,“好运太子”马上就知道自己要怎么选择了。
他再看看丁玉英,就发现她还是很有滋味的,越看越有滋味,要身段有身段,要脸蛋有脸蛋,喜欢抛媚眼也挺好,风情万种啊......
“父皇,”朱和幸问,“儿臣真的谁都能选吗?”
“是啊!”朱慈烺笑了笑,指着丁玉英,“这个随便你选!”
多开明的父亲啊!封建包办婚姻什么的,是绝对没有的!
“那儿臣就选......”朱和幸故作沉思,同时用眼角打量了一下丁玉英,发现这女人正含情脉脉的望着自己,就差跪下来求婚了!
“那就选她吧!”朱和幸指着丁玉英,“父皇,您看她行吗?”
“呵呵,”朱慈烺笑着,“好运儿好眼光......不过此事还要征求一下你母后的意见,你现在就去问一问她的意思。”
“儿臣知道了,儿臣这就去,儿臣告退了......”朱和幸赶忙起身向朱慈烺行了一礼,就转身离去,去坤宁堂向吴三妹报告了。
他这一走,课堂里面就剩下朱慈烺、丁玉英还有几个大妈宫女了。
朱慈烺冲那几个宫女挥了下手,让她们都退了出去,就留下丁玉英一人——说实话,这有点奇怪了,皇帝公公和儿媳妇独处......这还是大明朝吗?不会发生什么吧?
丁玉英正觉得古怪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开口了:“玉英,朕之所以选你当太子妃,就因为你确实是可造之材!但是朕的太子妃不容易当,你要当不好,朕不会废了你,因为太子妃的地位不容动摇!但是朕会杀了你,然后把你风光大葬!”
这其实也是朱慈烺选丁玉英的一个原因!
郑敏、罗小荷、吴阿环这些女人即便教不好,朱慈烺也不能杀了她们,甚至不能废了她们......但是丁玉英是可以杀掉的!
听了这话,丁玉英立即就给朱皇帝跪了,一咬牙,“妾身一定努力为之!如果妾身实在不堪教诲,陛下只需一句话,妾身自己了断......”
“好!”朱慈烺点点头,道,“这才是朕的好儿媳!玉英,你记着,你的命只有朕能取走......但朕也是最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好皇后甚至是好太后的人!”
丁玉英重重点头:“妾身明白,陛下......”
“怎么还叫陛下?”朱慈烺打断道:“叫父皇!”
丁玉英点点头:“父皇,儿媳妇明白!儿媳妇一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朱慈烺露出了笑颜:“朕之所以选你当太子妃,就是因为你是所有通过复试的女子中最好教的,而且也没有牵扯到什么勋贵豪门......将来你替你的儿子选太子妃或太孙妃的时候,最好也选一个和你一样的。”
朱皇帝不会再替孙子选老婆了,这是丁玉英的责任——如果她真的能负担起自己的责任。
他又严肃了起来,“因为从你开始,大明的皇后们将要辅政君王,参与政务,大明的君权,有你们的一份!”
君主权力照理是不能让人分享的,但是明朝的基本国情就是太多的小孩子皇帝和中二皇帝......现在的朱和幸看着又是个武夫皇帝,将来没准会经常带兵出征,没人在后面帮一把根本不行啊!
另外,朱慈烺对吴三妹和朱和幸的财商一直抱有怀疑态度。不大放心把皇家商会交给他们俩——别看皇家商会现在红火,真要完蛋也是很快的。
所以他还希望把丁玉英培养成皇家商会的董事长!
丁玉英有点诚惶诚恐,小声说道:“父皇,儿媳妇什么都不懂......”
“不懂没关系,可以学啊!”朱慈烺道,“朕开办金陵女大就是为了教导你和其他王妃和勋贵妻子的......另外,朕还会亲自教导你,你不用担心。”
丁玉英道:“儿媳妇一定好好学。”
朱慈烺笑着点点头,道:“不过你也不能只顾着学这些,还得学会怎么讨好太子......太子好像不大喜欢你啊!你得多努力!”
朱皇帝看了一眼丁玉英,这个女孩还是很有料的......只要她肯努力,太子一定会喜欢她的。
他接着又笑道:“太子是健硕少年,血气方刚,宫中又无年轻宫女。以你的姿色,要得太子宠爱没有什么难度。朕会让教坊司寇白门来教你......你和她好好学,一定可以得宠的。朕再给你五年时间,独享太子之宠,一定要早点诞下皇孙!”
朱慈烺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去培养一个太子妃,当然是希望她能牢牢抓住太子的心。这样的她的地位能稳,太子也可以得到一个贤内助,未来的太孙也能得到一个好母亲......
丁玉英被朱慈烺一番话说得小脸通红,说话的声音也和蚊子叫差不多了:“儿媳妇一定,一定努力为之......”
朱慈烺点点头,“朕选了你,接下去的烦心事可不少......得安抚好郑家、沈家、吴家。等你和太子大婚后,入了金陵女大,也要同他们这几家的女儿相处,不会很容易,但是你一定要想办法和她们相处好了。要小心谨慎,别让人坑了,还要有未来国母的气度,有容人之量。
另外,你爹是个小商人吧?”
“儿媳妇的爹爹亦农亦商......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丁玉英道,“哥哥名富春,今年18岁。跟着爹爹营商。妹妹玉如,才十一岁。”
朱慈烺道:“家人不多,不错啊!”他想了想,“你爹爹不要再营商了,经商容易让人坑害。你出身平民,地位不容易巩固,总会有人想取而代之的......你父亲一家也不要再在老家呆着,都去应天府,朕给他们一些房产,让他们收租就是了。至于你哥哥和妹妹,先好好读书吧!”





抢救大明朝 第1317章 ???都是好姻缘啊!(求月票)
“母后,您就帮帮儿臣吧,儿臣不想让丁玉英当大的,她有一对桃花眼,看着就不好。儿臣想要罗小荷或......”
东湖坤宁堂,太子爷朱和幸话说到一半就嘎然而止了。因为他想说的是要罗小荷或郑敏。说了一半,才想起来自己的亲妈和郑皇贵妃不对付!
吴三妹耳朵尖,一耳朵就听出不对了,皱着眉头问:“怎么是罗小荷?阿环不好吗?”
“阿环......好啊!”朱和幸心说:吴阿环还是丁玉英吧......吴阿环好看是好看,可是那么凶,而且还有后台!这哪儿是讨老婆,简直讨了个小后妈!
吴三妹拧着眉头:“那个丁玉英是谁家的女儿?勋贵当中没谁姓丁啊?”
“她不是勋贵家的,”太子的语气当中带着几分鄙夷,“当个侧妃还好,当正的太掉价了。”
他看不上丁玉英不仅是因为她长得有点风骚,其实八面观音长得更婀娜,一对水汪汪的眼眸同样是风情妩媚。但是太子却不觉得她在风骚低俗,因为她爸爸是国公,还出自大明头号勋贵家族——这位太子爷的思想比较封建(封建王朝的太子嘛!要自由、平等、博爱就不对了),脑子里等级观念浓重,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丁玉英。
当然了,让丁玉英当个侧妃还是挺好的。
“那是豪商家的?”吴三妹用埋怨的口气道,“你父皇一定是看上她娘家的钱了!”
“哪儿啊......就是荆州府的小门小户,”朱和幸道,“她爹就是个开农场的小商人,不值一提。”
其实丁扒皮在夷陵州也算是数得上号的富豪,可是在皇家看来,丁家的那点家业又算得了什么?
“是吗?”吴三妹反倒吐了口气,“看来你爹就看上丁家的身世背景了!”
“看上她的身世背景?”朱和幸有点糊涂,“她有什么身世背景看看的?”
“就是没有才好!”吴三妹道,“你应该知道在为娘入宫前,皇家有二百多年都从小门小户里选秀。”
朱和幸知道这事儿,他皱眉问:“父皇不是觉得这样做不好吗?”
“此一时,彼一时了......”吴三妹苦笑道,“当年皇家遭遇大难,要团结各方豪强,当然要广结姻缘。现在我大明又是盛世了,眼看四川、云南都要恢复,皇家不靠和勋贵豪门联姻也能掌控大局了。而且从寒门当中选出来的太子妃还容易调教,如果有什么不好的,还能容易更换!”
“更换?换谁啊?”朱和幸还在想郑敏、罗小荷,如果要换吴阿环,那还是让丁玉英当太子妃吧!就如他母后说的,这个容易调教,要她圆就圆,要她方就方......
吴三妹听见儿子的话,轻轻叹了口气:“是啊,换谁好呢?”
郑家的女儿肯定不行!罗小荷这样出身江南名门的女孩子,吴皇后也不喜欢......郑、沈、罗等东南政商名门在她看来都是一党的!当年大明朝沦落到揭不开锅的地步,还不是这些人在偷税漏税?
而吴家的女孩人数又少,因为不能表婚的原因,吴三桂、吴三辅、吴三凤三家的女孩都被排除了,就剩下吴国贵、吴国勇、吴国正他们三家的女孩......其中最漂亮的八面观音吴阿环又等不到那个时候!还有几个年幼的,太子又等不了,真是让人为难啊!
“皇帝陛下驾到!”吴三妹正发愁的时候,一个大妈宫女就嚷嚷起来了——现在宫里面的太监越来越少了,因为早就没有补充了,倒是大妈宫女越来越多,都是无依无靠的寡妇,而且年过四十。
吴三妹和朱和幸两人赶紧起身相迎,看见朱皇帝来了,一个行福礼,一个行了揖拜礼。
朱慈烺不是独自过来坤宁堂,身后还领着三个女孩子,走在最前面的是丁玉英,之后是吴阿环,最后跟着的是罗小荷。
看见罗小荷,太子爷马上心里砰砰跳了起来——难道是要让罗小荷当侧妃?
就在这时,朱皇帝开口了,“皇后,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丁玉英,咱家的儿媳,是太子爷自己选的,太子的眼光很好啊!”
吴三妹一愣,回头看了看儿子——怎么是你自己选的?你为什么不选吴阿环?
太子爷一脸的冤屈啊!人是他自己选的,但是只有一个选项......就是丁玉英!
吴三妹收回目光,又望着一脸喜色的吴阿环和脸颊通红看着跟个苹果似的罗小荷。
这两位是什么意思?
朱皇帝又道:“好运儿选完后,朕让土豪儿和包租王也来选了妃,土豪儿看中了阿环,慈炋选了小荷......哈哈哈,皆大欢喜了!”
父皇,儿臣不欢喜啊!朱和幸都快听见自己的心碎声了......多好的女孩子,就便宜包租叔了,包租叔有什么好的?就是学问大一点,钱多一点,人好一点,长得帅一点。根本不能和自己比啊!
吴三妹看了看吴阿环,轻轻叹了口气,把吴阿环嫁给土豪王是吴三桂的遗愿......她也不好反对。至于把罗小荷嫁给包租王也挺合她的心意,她是把朱慈炋当儿子看的,当然为朱慈炋的婚事操着心。罗大公也是克难勋贵——上海府这个财源广进之地就是他张罗起来的,和西洋人的种种交涉也是他在主持(他当上海县令的时候就在管这事儿),所以功劳很大,封了侯爵(克难侯),他的闺女当然配得上包租王。而且罗家又是上海的大地主,家里的许多土地被圈进了上海市,所以罗家现在富得流油,绝对可以陪上一大笔嫁妆。
而且罗大公还是东南士林的领袖,由是阁老,有他支持,包租王的仕途就容易走了,将来没准也能当上阁老......有他帮衬,太子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玉英,”朱慈烺在椅子上落座之后,就吩咐丁玉英道,“给皇后请安吧,要叫母后!”
“儿媳恭请母后圣安。”丁玉英恭恭敬敬的向吴三妹行了福礼。
吴三妹打量着丁玉英,的确是难得的美女!
朱慈烺笑道:“三妹,太子的眼光很好吧?以后她就是咱家的儿媳妇了......朕打算让寇白门教她十天半个月,然后就挑个吉利日子,让她和太子拜堂成亲,你看怎么样?”
“是不是太快了?”吴三妹看着丈夫问,“太子大婚是不是应该隆重一些?”
朱慈烺道:“这还不隆重?考试选妃啊!全天下都知道了......我看不必拖延,赶紧把好事办了吧!太子不小了,也该成家了。另外,土豪儿和慈炋的好事,还有朕和妮莎公主的婚事也一起办了,来个四喜临门如何?”
吴三妹稍微有点不乐意——怎么还有妮莎公主啊!她一个贵妃入宫,怎么也办婚礼?本宫是皇后都没办过......
“好吧!那就快些办吧,咱们也好快些抱上孙子!”不乐意归不乐意,但是吴三妹还是点头答应了。她打小就跟朱皇帝,早就被调教得非常听话了,是不敢忤逆夫君的。
朱慈烺又看了眼儿子,见他脸上满是无奈,心想:你个小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丁玉英可是美人儿,不比八面观音差多少,等你尝过她的滋味,保管你喜欢的不行!而且以后有她帮衬你,你个傻小子的好日子可就算来了!




抢救大明朝 第1318章 ??功臣的安全期要到了?(求月票)
民女丁玉英在“太子妃大考”当中一举夺魁,拿下了太子妃宝座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席卷了大明西京武汉府。让这座正被洪兴20年夏季的酷热所笼罩的城市有了一个比天气还热的话题。
如果说这个被朱慈烺所复兴的大明王朝让西京武汉府的升斗小民们有什么不满意的,那就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不是太亲民。虽然大明也有官考,也开了许多面向普罗大众的大学,而且还有一个边地贫苦少年向上的直通车——九边少年军!但是新的大明王朝的本质,还是一个新贵族(克难勋贵)和东南资本家共同执政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政权。
这个政权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有点忽略了公平性......留给中层的上升通道比较狭窄,不像过去那样,国家中层的士大夫可以通过科举一步登天,成为天子之下权力最大的人物。
但是朱慈烺的半封建半资本大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只有从基层小吏起步的官考。
对于中层的地主、富农、商人们而言,他们的子弟要考个小官容易,但是当上小官后的仕途却很坎坷,除了极少数官运特别好的,一辈子也就止步在八品官上了......能当上阁老的,现在都是克难勋贵,将来多半就是他们的后代!
对于曾经指点江山的士大夫们而言,当然是失落和不满的。曾经的大明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现在却成了同新贵族和大资本家在共天下......
而这次的太子妃之试,却让大家看到了士大夫崛起的希望!
“好一个丁玉英啊!那么多勋贵女儿都叫她比下去了,真不愧是咱们荆楚的好女子!”
“真的是比下去的?恐怕是天子想要用她来敲打那些胡作非为的勋贵豪商吧?现在流寇已经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啦!等四川、云南一收复,天下可就太平了。太平天下还用得着那些只会打打杀杀的勋贵和只会捞钱的奸商?”
“对!治天下还得靠读书人,还得靠士大夫......”
流落市井的这些士大夫都看出了朱皇帝有点信不过新贵族和大资本家,南北二党的公卿百官又怎么会不明白?朱皇帝兴师动众选出怎么一个平民出身的太子妃,不就是看不上他们这群王侯将相吗?
而且在朱皇帝设计的权力结构中,太子妃绝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啪的一声儿,棋子轻轻的落在了棋盘上面儿。一副棋局,正杀到了纷乱不清的时候儿,之所以是纷乱不清,主要是正在手谈的两位都没什么心情,只是随便落子,所以棋盘上面乱成了一团,根本没个章法。
“唉!这朝局如棋局,看不清了......好在老夫年纪大了,可以激流勇退了!”说话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就是刑部尚书,克难贵国公马士英。
在朱慈烺宣布夷陵州民女丁玉英为金陵女大入学试魁首,将择日册立为太子妃后,老爷子就递了辞呈。
当然了,朱慈烺也不会让他完全隐退,三公三孤的虚位还是要给他的。
和他对弈的是魏藻德,马士英能退,他却还得继续当他的“诸葛亮”,为大明朝鞠躬尽瘁。
他今天是奉旨了慰留马士英的——做个样子而已!
听见马士英言退,魏藻德笑着道:“国公早就位极人臣,退下来也好......富贵荣华,享之不尽啊!”
马士英苦笑:“话虽如此,但是老夫可不是不党的君子,门生故吏遍天下......在朝又和郑、沈、罗等结为一党,真要有什么,还能脱得了干系?”
老头子的担心不是没一点道理的!
郑芝龙、沈廷扬、罗大公三人不大好动,因为他们是东南财阀的领袖。朱慈烺自己的皇家商会和东南财阀早就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要扫荡东南财阀,光是两大银行的坏账和上海、南京、扬州土地价格的暴跌,就得让朱皇帝损失至少一个亿......
但是马士英代表的是西南军事集团,西南军事集团和大顺打了那么多年,也没打什么胜仗,也就是最近偷袭牛栏关和万州得了手,打死了流寇节度使吴汝义,断了夔州府和重庆府之间的联络。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云贵川军对重庆府的进攻,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夔州府的流寇也依旧顽固。
看来云贵川军也就这点出息了,还留着干嘛?
天下好像马上就要统一了,功臣的“安全期”都要到了!
马士英能不担心吗?
“不至于,不至于......”魏藻德连连摆手,“陛下是宽仁之君,他选丁玉英为太子妃,只是看中她出身民间,容易教导,并不是对克难勋贵有所不满。”
他顿了顿,笑道:“而且为太子选妃后,还有福王、申王、粤王(朱和壕同母弟,名和坤)、越王(朱和壕同母弟,名和圳)、澳王(朱和墺)、许王(费珍娥之子,名和垣)等六个王要择妃。这六个王,都要娶勋贵家的女儿。陛下的意思,国公的孙女不如就嫁给皇四子越王殿下吧!”
原来魏藻德还是来当媒人了!替越王朱和圳提亲。
马士英看着魏藻德,问:“令爱许配给谁了?”
魏藻德道:“许了皇次子粤王殿下。”
“皇长子呢?”马士英问,“是吴家的吴阿环?”
“多半是她吧,”魏藻德点点头,“罗家的罗小荷好像许了福王......这可是门好亲啊!沈家的沈秀兰给了许王。”
“那郑敏呢?”马士英又问,“她不会嫁给墺王了吧?”
“对,就是墺王!”魏藻德笑道,“陛下的意思,您老还不明白?福王娶了罗大公的闺女,皇后的儿子墺王又娶了郑侯的女儿。”
这是在南北两党之间搞联姻,摆明了是要调和一下两党的矛盾......如果朱皇帝真的要卸磨杀驴,巴不得两党往死里斗呢!
马士英眉头微皱:“郑敏和墺王......就不知道泉国公和皇后能不能答应了?”
魏藻德笑道:“陛下要促成的姻缘,他们俩能不答应?”
......
“澳王......”郑芝龙望着郑森,“你答应了?”
郑森点点头,道:“陛下说要给澳王一份大大的基业......说是不亚于合众国王的基业。”
“澳王的基业不就是那个什么义全公国吗?”郑芝龙摇摇头说,“虽然的马六甲半岛上最大的,但是终究也没有多大啊......和合众国王的基业不能比。”
“也许还有安排?”郑森皱着眉头说,“阿爸,这门婚事可不能往外推啊!虽然敏儿没当上太子妃,但是总比没有的要好......而且澳王也是嫡子!”
他这话有点意思——太子还没儿子,而且只有澳王这一个同父同母的兄弟。万一没了,郑敏不就是太子妃了?
郑芝龙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终究让人不甘啊!居然输给一个民女,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信不过咱们这些勋贵了?”
“阿爸,”郑森摇摇头,道,“信不过不至于,但是陛下肯定不希望将来临朝的女主出自咱们这样的权贵之门......依孩儿看,咱们还是离太子远一点,好好的把澳王保扶起来,且看陛下给澳王的基业有多大吧!”
:。:




抢救大明朝 第1319章 ??五喜临门啦!
大明洪兴二十年七月初七,七夕佳节。手机端
1...436437438439440...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