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因为他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反对准格尔人,东方的大明帝国依旧是准格尔人最坚强的靠山。
“不,”奥朗则布摇摇头,“开战是不得已的选择......我希望准格尔王国可以向帖木儿帝国臣服,并且皈依真神。”
“陛下......”谢斯塔.汗惊恐的看着他的皇帝。
奥朗则布面无表情的说:“如果僧格王愿意成为帖木儿帝国的藩臣,我愿意将我最漂亮的女儿泽布.恩.妮莎嫁给他,还可以每年给他1000万卢比的津贴!”





抢救大明朝 第1201章 奥朗则布才不傻呢!(求订阅)
谢斯塔.汗完全愣住了,瞪着眼珠子看着他的皇帝。
他刚才还以为奥朗则布会让人给僧格送拖鞋,没想到这个皇帝要送的是女儿,而且还要加上每年1000万卢比的津贴......在印度人见人怕的清教徒皇帝到了河中这里居然变成出手大方的好丈人了!
奥朗则布已经发现谢斯坦.汗惊奇的眼神了,他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还是苦笑“我的瓦齐尔,你以为我不想让大象驮着拖鞋去准格尔的石堡王城吗?可是我的实力不允许啊!我的5万战士不过是从准格尔人的枪炮和马刀下逃生的残兵败将......
而且在河中的历史上,来自北方草原的征服者从来都是胜利者,其中也包括我的祖先们。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不能和那些野蛮人撕破脸,现在只能软硬兼施,一方面联合各方面一起反对准格尔王国,一方面再用美色和财富引诱他们的国王皈依真神。
只要准格尔国王一人皈依,我就能带着足够多的战士返回印度,去完成我的统一大业!”
原来奥朗则布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僧格......怎么可能打得过?他连布哈拉汗国都打不过,还敢和准格尔打?
再说了,他好不容易才招募到5万中亚的天方教战士,平定印度全靠他们,怎么能在和准格尔的战争中耗尽了?
他花那么多银子来撒马尔罕干什么呀?真是为恢复祖宗基业?怎么可能......他是来拉人头的!
作为一个印度的战争狂人,奥朗则布早就知道自己的军队不能打仗了,必须要从阿富汗或中亚补充新鲜血液了。而来自中亚的血液,则比来自阿富汗的血液更加管用!
能有5万跟着他回印度,他这辈子就不愁了。如果有15万跟着回去,统一印度就是小菜一碟。
只有完成了统一印度的大业,奥朗则布才能实现自己改造印度的理想,才能带领着印度崛起啊!
“阿拉姆吉尔陛下,”谢斯塔.汗小声问,“那我们需要进行战争准备吗?万一......万一僧格王不愿意皈依真神,也不愿意臣服帖木儿帝国可怎么办?”
僧格大概率不会拒绝泽布.恩.妮莎,她可是阿姬曼.芭奴的孙女,母亲也是来自波斯的美人,颜值还能低了?而且泽布.恩.妮莎还是印度鼎鼎大名的才女,精通哲学、数学、天文学、文学,还会说波斯语、阿拉伯语和乌尔都语,还是一位诗人和音乐家。
至于1000万卢比的津贴,僧格也不可能拒绝,谁和钱过不去啊?
但是皈依真神和臣服帖木儿帝国这两个条件僧格可就不一定会答应了......准格尔王国的国教是佛教,同时也大力扶植儒学,身为国王的僧格怎么能改宗?
而且准格尔王国是大明的藩臣,一旦向帖木儿称臣,很有可能会面临大明的讨伐。
“所以我才要联合希瓦人、土库曼人、布哈拉人、哈萨克人、塔吉克人,甚至还有罗刹人,”奥朗则布道,“让所有的人都去反对准格尔人!”
“那我们呢?”谢斯塔.汗问。
奥朗则布吩咐道:“我们退往泰尔梅兹......悄悄的退走,而且还要留下一部分拉杰普特骑兵和齐兹尔巴什火枪兵。”
泰尔梅兹距离撒马尔罕五六百里,位于其东南方,南面靠着阿姆河,北面则是大片的山区和丘陵。而过了阿姆河后,差不多就是阿富汗的地盘了。奥朗则布退到泰尔梅兹城当然是做好了苗头不对就开溜回印度的准备......有了5万来自河中的天方教战士,他应该可以平定德干高原,也许还能在打下德干高原后转身对阿富汗用兵。
另外,留在泰尔梅兹的奥朗则布还可以用金钱煽动希瓦人、土库曼人、布哈拉人、哈萨克人、塔吉克人,也许还有罗刹人去围攻准格尔人。
不管谁胜利,对奥朗则布来说都是有利的。如果准格尔战败,那么奥朗则布在河中的地盘就能稳住了。如果准格尔取胜,那么奥朗则布就能在泰尔梅兹收拾中亚各国的残兵败将,一块儿返回印度......也许就能凑出15万人了!
“瓦齐尔,”奥朗则布对谢斯塔.汗说,“你为我走一趟准格尔的石堡王城,试着说服僧格王皈依吧!”
“遵命,伟大的阿拉姆吉尔陛下。”
目送着自己的瓦齐尔离开,奥朗则布重重的吐了口气,然后对守在外面的卫士喊道:“去请公主过来。”
现在的撒马尔罕城内只有一位公主,就是奥朗则布的长女泽布.恩.妮莎,一位高挑而且非常苗条,长着一张瓜子脸,眉毛细长,眼眸不大,但是非常深遂的女士。
她应该能算得上是个美女,不过额头有点大,鼻子也有点尖,五官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阴沉和睿智的感觉......和奥朗则布差不多。
在父亲面前,妮莎公主总是非常简朴,穿着白色的长裙,细长的颈项上挂着一串珍珠项链。
“父亲。”她来到了奥朗则布面前,恭敬的鞠躬行礼。
奥朗则布已经结束了思考,看见女儿后,就迈步出了礼拜大殿,在华丽的天方寺内漫步,妮莎公主则紧跟着他。
“听说你最近在看中国人的书?”奥朗则布忽然问。
“我在看《子论格物篇》。”妮莎公主说,“奥斯曼帝国的学者将它翻译成了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不过我更希望能看汉语的原版。”
“哦,”奥朗则布点点头,“听说这本书有点渎神啊!”
“绝对没有,”妮莎公主摇摇头,“这是一本哲学工具书,不存在渎神的问题......我想您是将《子论格物篇》和《儒经》弄混了。其实《儒经》也算不上渎神,只是发现了神。神以不同的方式启示世人,或是天使,或是先知,或是哲人。”
“哼!”奥朗则布冷冷的一哼,妮莎公主知道自己失言,连忙闭上显得有点单薄的嘴唇。
奥朗则布看着受惊的女儿,忽然笑了一下,说:“你可以看那些书,也可以学习汉语,还可以读佛经。”
本来还以为会被父亲责备的妮莎公主完全愣住了,奥朗则布连天方教的不同派别都容不下,怎么会允许自己读佛经?难道是在试探自己......
伴君如伴虎啊!
妮莎公主虽然一直比较受宠,但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老头子的心思就变了!
收了惊的公主赶紧给奥朗则布跪了,哀求道:“父亲,女儿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不敢什么?”奥朗则布笑着问,“我的女儿还知道不敢?”
“我,我......”妮莎公主都快给他老子吓哭了。
奥朗则布摇摇头,“行了,起来吧......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吗?在我所有的孩子中,你最聪明,也最像我。其实我也和你一样喜欢音乐和诗歌,但是为了印度斯坦,我只能放弃这些爱好。至于宗教自由,如果我还能源源不断的得到来自河中的勇士,我也许就懒得在混乱和堕落的印度推行单一的天方教信仰,因为那里的异教徒根本不配进入神的天国!”
“父亲,我们不是已经占有撒马尔罕了?”
奥朗则布苦笑道:“占有了,但不是牢牢的占有......除非你能成为准格尔王国的王后之一。”
“您,您......要把我嫁给准格尔的僧格王?”妮莎公主惊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可,可是僧格王是佛教徒啊!”
奥朗则布道:“只要他愿意皈依天方教就行.....只要他一个人皈依就行了!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可以读佛经,也可以读儒经,可以读你想读的任何书籍。”




抢救大明朝 第1202章 大王息怒(求订阅)
准格尔的石堡王城就是塔什干城,在乌兹别克语中,塔什干的意思就石头城。石头城之名并不是得自石头城墙,而是得自城外非常多见的巨大卵石。塔什干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出现,应该是中亚希腊化的产物。后来又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因而变得繁荣起来。但是当僧格的大军兵临塔什干城下时,希腊化时代修建的石头城墙早就不存在了,而且城市的繁华也早就成为了历史。
面对蒙古人的入侵,当地的乌兹别克贵族表现得非常勇敢,抵抗到了最后,城市几乎被战火夷平。
已经开始筑城定居的准格尔人很快就发现了塔什干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这座城市位于恰特卡尔山脉西面,锡尔河右岸支流奇尔奇克河谷地的绿洲中心地带,距离锡尔河的干流也不远,四周全都是肥沃的农田和草场。准格尔人只要占据了塔什干,就能控制一大片在中亚来说非常少见的宜耕宜牧之地。
另外,沿着锡尔河逆流而上300里,就是中亚地区最富饶肥沃的费尔干纳盆地。
准格尔人只要在塔什干城的废墟上筑起一座新的坚固城堡,然后在奇尔奇克河和锡尔河的交汇地点再筑一座支城,最后再控制住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出口处的古城苦盏,就能牢牢的将中亚最湿润和最富庶的地区牢牢控制在手中。
更让准格尔的僧格王感到满意的是,塔什干所在的奇尔奇克河谷地再加上锡尔河中游两岸地区,因为经年累月的战乱,人口大幅减少。将近四万里见方(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烟了。
所以在灭亡布哈拉汗国的战争结束后,僧格王就决定将自己的王城从楚河城迁到塔什干,并且在塔什干城的废墟上筑起石堡王城,作为准格尔王国的都城。
大批在楚河两岸耕种的百姓也根据僧格王的命令迁移到了石堡王城周围,全都分配到了肥沃的土地。
至于准格尔王国的蒙古腹心部,在吸收了大量从东方逃亡过来的喀尔喀蒙古、科尔沁蒙古和八旗蒙古的部众人,人数已经超过了80万。这些人被僧格王分成了12个万户,120个千户。其中的4个万户是王廷万户,8个万户则被分给僧格的兄弟和叔叔,称为藩镇万户。
4个王廷万户全部被迁移到了塔什干周围,两个在奇尔奇克河沿岸,两个摆在锡尔河沿岸,每个万户都分到了一万五千里见方的土地(差不多600万亩,人均将近100亩),开始从游牧向半耕半牧转变。
余下的8个藩镇万户中也有两个是半耕半牧的“驻城万户”,一个属于噶尔丹,被摆在楚河城。一个归了僧格的叔叔楚琥尔乌巴什,被摆在了锡尔河左岸的平原上,守卫着石堡王城西南的门户,也筑了一座城堡作为统治中心,起名为王叔堡。
而另外6个藩镇万户则是游牧万户,被摆在楚河府(石堡城周围称王廷府,楚琥尔乌巴什的辖区称王叔府)以北的大玉兹、中玉兹草原上,负责压制哈萨克人的反抗,并且抵挡东侵的罗刹人。
而在这6个游牧藩镇万户以北,则是几个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夹在准格尔王国和罗刹国之间的部落,算是准格尔王国的藩臣。
其中最大的就是瓦剌四部之一的杜尔伯特部,他们现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的下游,活动范围距离罗刹国在西西伯利亚的大据点托木斯克不远。从几十年前开始,向东扩张的罗刹国就一直试图让包括准格尔部在内的瓦剌四部归顺臣服。现在准格尔部已经进化成了准格尔王国,罗刹国自然也没什么想法了,但是杜尔伯特部和另外一些小部落还是罗刹国争取的对象。
在罗刹国挖准格尔王国墙角的同时,当上了准格尔国王的僧格也开始挖罗刹人的墙角——向迁移到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派出了喇嘛使团,游说他们向准格尔王国臣服。
此外,被准格尔逼到小玉兹哈萨克人也是罗刹国、准格尔国争夺的对象——哈萨克人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抵抗,所以罗刹人一直在支持哈萨克人反抗,而准格尔王国则希望迫使小玉兹的哈萨克人称臣。
因为准格尔和罗刹国在西伯利亚南部、小玉兹草原和伏尔加河下游都存在冲突,所以准格尔和罗刹国的矛盾看起来很难调和。
而准格尔王国和河中本地的天方教势力的矛盾,同样难以调和。联手灭亡布哈拉汗国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准格尔王国就是抢一把就走——长久以来蒙兀斯坦草原上的部落都是这个路数,没吃没喝的时候就来河中地区富饶的绿洲抢一点,抢完了就走。
可这次准格尔王国却改了规矩,要在河中长住了,而且还圈了河中地区最富裕的土地。这下可惹毛了希瓦汗国和土库曼部落(原本臣服于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他们可已经商量好怎么分配现在被准格尔王国占据的地盘了。
特别是希瓦汗国的汗室和布哈拉汗国的汗室还是宗亲......人家都准备来继承了,却被准格尔王国一把抢光,能不恨吗?
而这个希瓦汗国因为靠近波斯和奥斯曼,可以从这两个先进的天方教国家得到援助,所以军事力量一直不弱,如今又是希瓦汗国的鼎盛时期,不久前才过世的阿布勒哈兹.****汗和他的继承人阿努沙汗都能征善战。在确定准格尔国要在河中地区扎根后,阿努沙汗就开始和宿敌土库曼人和解,还派人向波斯和奥斯曼求援,还联络占据撒马尔罕的奥朗则布,想要发动神之战打跑准格尔王国。
至于占据了撒马尔罕的奥朗则布,别看他在印度凶得跟什么似的,但是到了河中以后就是个好好先生......三天两头就派人往布哈拉(希瓦汗国的首都已经从希瓦城迁到了布哈拉城)和石堡王城送礼,还假惺惺的劝阿努沙汗同僧格王和解。
所以当谢斯塔.汗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石堡王城的时候,僧格汗就给予了极高的礼遇,亲自出城迎接,将印度帖木儿帝国的瓦齐尔(宰相)迎入刚刚建成,非常俭朴的王宫。
看见这幢用木料和石块垒成,防御功能很不错,但是住起来绝对不会舒服的王宫,谢斯塔.汗就想起了那位印度斯坦皇帝——看来奥朗则布和僧格都是不舍得花钱的吝啬鬼啊!
......
“什么?阿拉姆吉尔要本王臣服,还要本王皈依天方教?他疯了吗?他想和本王开战吗?”
高高兴兴的把谢斯塔.汗迎进王宫僧格王听帖木儿国使团中的通事转述完谢斯塔.汗的话,立马就恼了。
“大王息怒,”谢斯塔.汗听见僧格王的怒吼,不用人翻译也知道这个蒙古人恼火了,不过他还是有话可说的,“大王息怒,阿拉姆吉尔并不是真的想让您成为他的仆人,而是想调和您和您所统治的天方教徒之间的矛盾......请您听我好好解释。
首先,帖木儿帝国是河中地区的正统,您一旦成为帖木儿帝国的藩臣,就能名正言顺的统治费尔干纳和锡尔河流域。
其次,阿拉姆吉尔还想将他最漂亮的女儿妮莎公主嫁给大王......而且还愿意在您和妮莎公主成婚后,每年提供1000万卢比银币的津贴。
第三,您皈依天方教的事儿只是一个形式......只是为了安抚费尔干你盆地中信仰天方教的民众,也是为了避免神之战......现在希瓦汗国正在筹谋神之战,如果您在表面上成为了教徒,神之战的借口就没有了。
同时皈依也是为了方便您迎娶美丽、富有、智慧的妮莎公主。”




抢救大明朝 第1203章 忠不可言是僧格(求订阅)
奥朗则布的确走了一步仙招——对于军事实力不足的他来说,实在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用女儿和巨额津贴诱使僧格在名义上臣服并皈依是天方教阵营的政治正确,天方教可没有“不和亲、不纳款”的说法,为了把僧格这样的强人拉进来,给个漂亮女人再给点卢比不算什么......反正那些卢比也是从印度教徒头上刮来的。
所以他的“和亲路线”可以最大程度的为他赢得河中的人心,无论这事儿成不成,河中地区的天方教领袖都会感激这位帖木儿皇帝。
而且他还能因此赢得僧格的好感——僧格不是蒙古大汗,他也不是黄金家族的子孙,他本来就是明朝的藩臣,所以在称臣的问题上是比较看得开的,问题就是称臣的代价。能得到帖木儿皇帝的女儿,还能一年拿300万两银子,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可比大明开出来的条件好太多了。
另外,僧格的王国在中亚这边很孤立,不仅四面皆敌,而且内外皆敌,本部人口又不足......满打满算才80万人,怎么控制那么多地盘和那么多的天方教民众?如果挂上天方教和帖木儿的招牌,被动局面不就一下扭转了?
所以僧格肯定会因此感激奥朗则布,即便他不能接受奥朗则布的条件,也会因此将奥朗则布当成朋友而不是敌人。哪怕奥朗则布为了赢得人心,不得不假装加入希瓦汗国发动的神之战,僧格也不会主动向撒马尔罕进攻。
这样奥朗则布不就一个卢比没花,女儿也没送出去,而且还能看一场白戏,顺带着收拢一些被僧格打败的天方教战士吗?说不定等僧格打垮了希瓦汗国后,还能把撒马尔罕留给奥朗则布,这样奥朗则布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就能风风光光回印度去收拾那帮异教徒了!
“大王,您可不能皈依天方教啊!”
“大王,您也不能向帖木儿帝国称臣......”
“也不能娶那个妮莎公主!”
谢斯塔.汗刚一离开,僧格王最信任的三个人,明珠喇嘛、三宝喇嘛,还有他的妻子阿努可敦就来给他敲警钟了。
明珠喇嘛说:“准格尔国的腹心部皆信佛教,而大明天朝又以三教为尊,如果大王皈依真神,怕是国中人心离散,天朝皇帝震怒......连雪域高原上的大喇嘛都要将您指为佛敌了!”
三宝喇嘛也道:“到了那时,希瓦汗国、波斯帝国、土库曼各部、哈萨克各部,还有那个奥斯曼帝国就能把大王您当自己人了?不能够啊!”
“那妮莎公主决不能娶进门!”阿努可敦撅着嘴道,“你要敢娶她,我立即就走,再也不回来了!”
“阿努!”僧格看见老婆都发怒了,知道奥朗则布的“好意”不容易消受,只好连连摇头道,“我可没这想法,一个天竺女人,黑漆漆的有什么好的?我是不会要的......不过咱们也不能和那个奥朗则布翻脸啊!现在咱的准格尔国刚到河中,立足未稳,四面皆敌,也就是奥朗则布对咱好点。”
阿努可敦沉着声:“你想怎么样?”
“我我我......”僧格被老婆一瞪,连忙向两个大喇嘛递眼色求救。
明珠大喇嘛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说:“称臣是不能称的,必须毫不犹豫的拒绝!皈依真神也不行,也必须毫不犹豫的拒绝!要不然天朝皇帝和大喇嘛一块儿发力,大王您就悬了......”
准格尔王国的根本还是80万信奉喇嘛教的蒙古部众,而朱皇帝现在又通过乌斯藏节度使司和驻乌斯藏的新军(人数很少,只有1000余人),牢牢控制了大喇嘛。所以要对付僧格根本不必出兵,完全可以让大喇嘛下法旨再加上少量的银弹,立即就能把僧格轰下王座。
“至于联姻的事情,先不要拒绝......”明珠说到这里,偷眼瞄了一下阿努可敦,就瞧见一只马上就要发怒的母老虎。“当然了,大王自己不能娶这个妮莎公主。”
“那谁去娶?”僧格问,“我的儿子去娶?”
三宝喇嘛连忙摇头,“不妥,不妥......王子殿下的婚姻要皇帝恩准,皇帝怎么可能同意殿下娶帖木儿国的公主?”
“那谁去娶?”
“可以,可以将妮莎公主推荐给天子为妃啊!”三宝喇嘛说,“奥朗则布应该不会拒绝大王的好意,即便这个事情办不成,咱们和帖木儿帝国间也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这样咱们就能腾出手对付希瓦汗国了!”
什么?把妮莎公主转送给大明皇帝?僧格一听就很不乐意了,好端端的新郎这就变成媒人了......到嘴的肥肉就这样飞了?
“此计大妙!”阿努可敦笑了起来,“大王,就这么办吧!”
“这,这......”僧格支支吾吾的不肯点头,那边阿努可敦的眼神已经越来越冷了,最后僧格没办法,只好皱着眉头问,“怎么答复那个谢斯塔.汗呢?”
是啊,总不能说本王把你家的公主转手了吧?
“由臣和明珠出面去说吧!”三宝喇嘛马上挺身而出,还捎上了一旁的明珠。
“那本王......”僧格总觉得不妥。
阿努可敦道:“最近费尔干纳盆地内形势不稳,大王必须亲自出兵镇压,没有功夫再见帖木儿帝国的使臣了!”
两个大喇嘛看了看僧格,僧格点点头,“就这样,就这样吧......”
......
谢斯塔.汗看到两个宝相庄严的大喇嘛的时候就知道不对了,僧格王要是答应皈依天方教了,肯定不会让两个喇嘛来通知自己啊!
明珠喇嘛是个学霸,非常博学,对于语言文字特别有天赋(要不然也生不出纳兰性德啊),已经跟人学会波斯语了,所以今天的会谈用不着翻译,就由明珠直接和谢斯塔.汗(他是波斯移民,当然会说波斯话)对话。
1...397398399400401...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