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布鲁斯.范.迪门笑道:“你们中国人不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莫卧儿朝好不好惹,奥朗则布能不能打,还得您派出可靠之人去眼见......而在我们荷兰人看来,奥朗则布皇帝的实力虽然强大,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他的力量都在陆地上,而且他的野心太大,四面出击,没有太多的余力防守印度漫长而又富庶的海岸线。如果你们想要长期占领印度的土地,实力也许不足,但是抢了就走呢?”





抢救大明朝 第1198章 大顺要被带坏掉了!(求订阅)
布鲁斯.范.迪门当然是在挑唆李继成入侵印度了!
这是他和马特索尔科商量出来的坑害大顺帝国的毒计了——万恶的荷兰资本家是想把大顺这个纯洁的贵族农民政权引上歧途啊!
马特索尔科在妙乌城见到布鲁斯后,才知道大顺原来和大明是不一样的,他们就是个“强盗王国”,根本不想好好去剥削殖民地人民,就想着抢快钱。两人一合计,既然他们那么想抢,那就领他们去印度抢吧!
印度的富裕可不亚于大明,奥朗则布的莫卧儿朝廷一年要收两亿卢比的税银,差不多是六七千万两白银,妥妥的世界第二富啊!
现在世界第一富的大明是抢不动了,那干脆去抢世界二富的印度吧。
至于莫卧儿王朝的强大,在布鲁斯.范.迪门和马特索尔科看来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奥朗则布强在陆上,他的海军很弱,等于没有。所以大顺和荷兰联手要占莫卧儿的地盘不容易,要抢一把就走是不难的。
而且奥朗则布这家伙现在拿下了“故土”撒马尔罕,还控制了部分阿富汗,有地方招募凶悍的中亚和阿富汗雇佣军了,所以膨胀的厉害,谁的面子都不给。在印度沿海做买卖的荷兰人、英格兰人、法兰西人、葡萄牙人可没少挨他的欺负!
更可恨的是,莫卧儿王朝从奥朗则布的爸爸开始就讨厌荷兰奸商,所以特意扶植英国奸商,不让荷兰商人在莫卧儿的地盘上做买卖......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可以利用的陆军,荷兰东印度公司早就想收拾莫卧儿王朝了。
而现在,东印度公司在南洋那边没什么扩张的空间了,就只能在印度洋上找机会了,又恰好搭上了大顺这个“强盗王国”。
大顺陆军强大却没有海军,荷兰东印度公司海军强大却没有陆军,两边正好可以互补。而且大顺抢来的宝贝也需要有人帮着销赃啊,他们又不能去找大明的大商行,他们是反贼啊!所以荷兰人正好帮忙,即便东印度公司不方便出面,还可以再组织一个印度贸易公司专干这事儿。
而抢劫印度是可以做成一个长线买卖的,印度那么大,海岸线那么长,沿海地区又那么富,还没有强大的海军,奥朗则布还那么横......是横到没朋友的那种啊!
“抢了就走?”李继成眉头皱着,这不就是流寇干的事情吗?自己明明是皇太孙,是皇帝命啊,怎么能老干强盗的活儿?而且还越干越回去,从坐寇变流寇了......
“对啊,”布鲁斯笑道,“可以吉大港为基地,我们荷兰人出船,你们大顺出兵,抢到了东西咱们两家分账......你们大顺多分一点,拿六成,我们荷兰少分一点,拿四成怎么样?”
“六四分?”李继成琢磨了一下,“那额们大概能分到多少?”
布鲁斯笑了笑,“那就不好说了......不过据我们东印度公司调查,莫卧儿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接近两亿卢比,大约是六七千万两白银!而靠近吉大港的孟加拉地区,则是莫卧儿王朝的重要税赋来源地!奥朗则布每年从那里搜刮的财富,应该在一千万两以上!”
“一千万两以上......”李继成吸了口气儿,“那不是天府之国吗?中!就六四分账!”
得了,好好一大顺,这回终于被邪恶的荷兰鬼子带坏掉了!之前他们虽然被大明朝廷称为流寇,但是性质还是农民起义啊!虽然大顺军中的骨干就没什么农民......但是他们一旦勾结上西方殖民者去印度抢劫,性质可就立马不一样了!
这是从流寇堕落成殖民主义强盗了!
不知道自己正走在邪路上的李继成顿了顿,又问:“范先生,您刚才说要额派可靠之人去眼见......能不能和额再说说,该见什么?派出去的人又该以什么名义去莫卧儿朝?”
布鲁斯道:“现在大顺和莫卧儿是邻国了,当然应该派人去向奥朗则布通报一下,顺便讨论一下划界的问题......莫卧儿国和阿拉干国可一直因为吉大港的归属闹矛盾。现在吉大港在名义上可属于大顺了,不得和莫卧儿帝国说一声?
而且吉大港那一带的葡萄牙人和孟加拉海盗,一直在骚扰莫卧儿统治下的孟加拉。如果你们能承诺保证吉大港的宗教自由并且驱逐那里的孟加拉海盗,奥朗则布还是有可能暂时承认吉大港归你们大顺国所有。
而咱们要去印度沿海劫财,也必须先控制吉大港这个据点啊!那里不仅是进入印度的跳板,同时也是抵挡莫卧儿反击的堡垒。只有把吉大港经营好了,去印度劫财的买卖才能长久的做下去。”
现在吉大港只是名义上属于大顺,因为实际控制哪里的是葡萄牙殖民者和孟加拉湾的海盗——葡萄牙因为本土实力太弱,又被西班牙入侵,所以对方在外面的殖民者有点失控,许多葡萄牙殖民者不再服从里斯本的指挥,变成了独立势力。
有一些葡萄牙殖民集团还为所在地的封建国家服务,而吉大港的葡萄牙殖民者就是这样的情况。而在阿拉干国被大顺灭亡后,吉大港的葡萄牙人就勾结孟加拉海盗,把吉大港占为己有了。不过他们也知道大顺帝国的厉害,所以派人到妙乌城向李继成称臣。
而李继成如果想和荷兰人搭伙干打劫印度的买卖,就得先把吉大港牢牢的抓在手里。
“中!”李继成一拍巴掌,“就这么着了......额立即就遣使去天竺。范先生,您是有大本事的,见识又广,不如在额们大顺国兼个差,当个顾问大臣,俸禄1000石,过几日陪着额派出的使者一起去天竺吧!”
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儿......当了李继成的顾问,才能不断把他往邪路上领啊!
布鲁斯.范.迪门连忙起身,向李继成鞠了一躬,“臣愿意为皇太孙殿下效劳。”
......
妙乌城南,波基岛码头。
在马六甲海峡战役中受损较小的荷兰省议会号现在已经修复了,今天就是这条刚打了一仗就被发现已经落伍的新式战列舰启程返回荷兰的日子。随同返回的,还有十来艘东印度公司调来的武装商船——这些商船将会用来运送其他荷兰战舰上的人员返回。
而其余十几艘在妙乌城维修的荷兰战船,将会在完全修复后加入荷兰—大顺联合舰队,用来运送大顺的陆军去印度打土豪......
荷兰东印度舰队的司令官特罗普也将乘坐荷兰省议会号返回,这会儿他还没有上船,正在波基岛的要塞内和戴维.琼斯、布鲁斯.范.迪门、马特索尔科等三人道别——这三人各有去处,戴维.琼斯将留在妙乌城,和一批荷兰海军军官一起负责编练荷兰—大顺联合舰队。布鲁斯.范.迪门则很快就要和宋耀文一起远赴印度,去和奥朗则布皇帝见面。而马特索尔科则要返回巴达维亚,然后再北上应天府,去和大明皇帝讨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未来!
特罗普看着即将各奔东西的几位,轻轻的叹了口气:“诸位,我们目睹了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的时代当中,海洋不再仅仅属于欧洲,我们必须学会和东方的天朝在海洋上共存,这并不令人愉快,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只有学会和东方的世界帝国共存,尼德兰共和国才能长久保持她的富裕和自由!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能为尼德兰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抢救大明朝 第1199章 复活,帖木儿帝国!(求订阅)
西历1665年春,撒马尔罕。
这座建立在中亚大地上一块肥沃富饶的绿洲上的古老城市拥有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当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四世纪占领这里的时候,就因为它的壮丽宏伟而赞叹不已。在其后的1700年中,撒马尔罕都是中亚地区最繁荣最富庶的都市,直到成吉思汗大军的到来......这座城市才遭遇了灭顶之灾!
而在蒙古帝国摧毁撒马尔罕一百多年后,自称出自蒙古乞颜部,和成吉思汗同宗的帖木儿大帝又耗费了无数的财力、物力,重建了撒马尔罕城,并且在撒马尔罕城中留下了无数足以传世的精美建筑,让这座城市重新充满活力。
可惜帖木儿大帝留下的帝国却没有和重建的撒马尔罕一样,长久屹立在中亚的大地上。在大帝死后的他的帝国就开始因为不断发生的内乱走了下坡路,传到他的孙子阿布.塞义德(这个孙子也不是和平接班的,而是在一群发生在帖木儿子孙间的内战中获胜,抢到王位的)时,被土库曼人的白羊王朝彻底击败,帝国也随之分崩离析。而到了1500年,新崛起的乌兹别克汗国又为苟延残喘的帖木儿帝国敲响了丧钟,先后占领了布哈林和撒马尔罕。1501年,帖木儿帝国在河中的统治宣告结束,六年后,帖木儿帝国在呼罗珊的残余也被乌兹别克汗国消灭。
不过帖木儿王朝并没有因为乌兹别克人的进攻而彻底灭亡,阿布.塞义德的孙子巴布尔在失去故土之后,南下阿富汗和天竺创业,居然开辟出了一个天竺帖木儿朝,就是所谓的莫卧儿帝国。
而这个天竺帖木儿王朝的君王们,也没有因为天竺的富庶温暖就忘却了北方的故土,至少在天竺帖木儿朝衰弱之前的历代皇帝(埃米尔)心中,都揣着一个夺回故都,复兴帖木儿帝国的梦想。
这个梦想,现在终于在奥朗则布手中成了真!
而帮助他实现这一梦想的,则是东方天朝的那位大皇帝扶植起来充当西方屏蔽准格尔王国!
喜欢高估自己的奥朗则布早年就吃过游牧骑兵的大亏,所以在攻打布哈拉汗国的时候,还是保持了足够的清醒的谦卑。
整整一千万枚卢比银币被数千头骆驼送往了准格尔的僧格王军中,堆积如山的白银赢得了僧格王的欢心和承诺。数万准格尔王国的铁骑如狂烈的风暴一样,从大玉兹草原席卷而来!
这可不是传统的草原骑兵,而是用大明生产的火绳枪和6斤炮武装起来的强大军队!
而且这支准格尔的新军不仅善于在马背上冲锋驰骋,也能下马列阵而战,甚至还善于运用壕沟和火炮攻城——僧阁王麾下有两位文武双全的喇嘛,名叫明珠喇嘛和三宝喇嘛,他们不仅善于治国,而是精通军略,特别善用火炮和挖壕攻城。在他们的指挥下,布哈拉汗国的坚城,全都不堪一击。
除了拉拢准格尔的僧格王,奥朗则布还向希瓦汗国的阿布哈齐汗送去了500万枚卢比银币,收买到了来自花剌子模绿洲的骑兵。
另外,奥朗则布还在阿富汗高原大撒钱币,用从印度阿三那里刮了的卢比收买了许多阿富汗的部族首领,让这块素来桀骜不驯的土地暂时臣服在帖木儿帝国的战旗之下。
最后,奥朗则布又组织了一支以信奉印度教的拉杰普特骑兵和重金招募来的齐兹尔巴什火枪兵(由来自波斯和中亚的战士组成)为主力,战兵人数大约三万的精锐远征军,踏上了征途。
这场花费巨大的战争,在印度国内是有不少人反对的。因为奥朗则布的父亲沙贾汗就曾经打过一场,奥朗则布还担任过前敌统帅,最后还是铩羽而归。
不过奥朗则布却力排众议,坚持发动战争。
因为在他看来中亚虽然是个穷乡僻壤,但是穷乡僻壤出精兵啊!来自中亚和阿富汗的精兵,从来都是印度天方教王朝的武力支柱。
如果印度的帖木儿王朝长期失去中亚和阿富汗的兵源,那么它的衰弱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奥朗则布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办法拉拢到足够有力的盟友,所以就只能通过强化天方教的清规戒律来增强王朝的战斗力......可惜他的努力非但没有取得成功,而且还适得其反,加速了莫卧儿王朝的崩溃。
不过这一次,他可算是走运了!
由于得到了准格尔王国和希瓦王国的支持,奥朗则布对布哈拉的征伐非常顺利,出兵不到一年,他就如愿以偿夺取了塔吉克地区和撒马尔罕地区。
帖木儿帝国的故都已经光复!
所以从现在开始,奥朗则布不再是什么莫卧儿帝国皇帝或印度斯坦皇帝,而是货真价实的帖木儿帝国的皇帝!
这位帖木儿帝国的大皇帝,现在就在祖先帖木儿大帝陵墓前那座宏伟的天方寺中,静静的跪坐着,一言不发,似乎在遥想祖先的丰功伟绩,又似乎在思考复兴的帖木儿帝国将往何处而去。
帝国虽然复兴,但是却没有了大帝生前那种天下无敌的威慑力。帝国的四面八方,都是对它占有的辽阔而且富庶的土地垂涎的敌人。
现在最让奥朗则布不放心的,还是河中方面的形势。布哈拉汗国虽然灭亡,但是占有了布哈拉城的希瓦汗国俨然有取而代之的苗头——和离开河中160多年的帖木儿帝国相比,希瓦汗国更容易赢得布哈拉汗国的乌兹别克人的效忠。
而且希瓦汗国还得到了来自波斯的援助......很显然,那位病得奄奄一息的波斯萨菲帝国的阿巴斯二世非常担心一个复兴的帖木儿帝国会找他收复失地(波斯也被帖木儿统治过)。
而更让奥朗则布烦恼的还有撒马尔罕北方的准格尔王国——他们在灭亡布哈拉汗国的战争中出力最多,分到的土地也最多最好!他们拿走了富饶的费尔干纳盆地和费尔干纳盆地外的锡尔河-奇尔奇克河地区,那里可是河中地区少有的宜耕宜牧的富饶平原啊!
和奥朗则布原先想象的不同,准格尔人并不是只会游牧的蒙古人,他们很会管理城市,也善于统治农耕地区。
所以在夺取了富饶的费尔干纳和锡尔河-奇尔奇克河地区后,他们并没有抢一把就走,而是开始一个个占领城市,还开始在城外圈占土地,设立屯田农场,还开始向各地的村庄摊派税收。
最可恨的是,这些蒙古人不是天方教徒,而是佛教徒。他们占领了费尔干纳和锡尔河-奇尔奇克河地区后,就开始在城市当中修建喇嘛寺和孔庙,还开始向天方教徒征收人头税!
许多不甘心被准格尔人奴役的贵族和民众,这段时间潮水一般的涌入撒马尔罕,让这座一度有点荒废的名城再次变得拥挤不堪。
而奥朗则布这位帖木儿帝国再兴之主的实力,也因为大批来自费尔干纳和锡尔河-奇尔奇克河地区的壮士的加入而大增。
正在天方寺中思考的奥朗则布大帝想道:是时候纠正那些愚昧的蒙古人所犯下的错误了!




抢救大明朝 第1200章 不是送拖鞋吗?(求订阅)
脚步声传到了奥朗则布大帝的耳中,在这个时候可以不经过通报就直接走到大帝身后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是他最宠爱的长女泽布.恩.妮莎,一位是他最信任的瓦齐尔(宰相)谢斯塔汗。
“是妮莎吗?”奥朗则布这是开了口,他的嗓音非常柔和。
“不,阿拉姆吉尔(世界的征服者)陛下,是我,您忠诚的奴仆谢斯塔.汗。”
这是一个有点苍老的声音,属于奥朗则布的舅父谢斯塔.汗,就是那位埋在泰姬陵里面的阿姬曼.芭奴的弟弟。这位老先生和他的父亲阿萨夫.汗都是印度帖木儿王朝的重臣,都出任过瓦齐尔一职。
“哦,是你啊!”奥朗则布的声音再一次变得冰冷而且严厉,令人恐惧。说话的时候,奥朗则布双手一撑地面,站了起来,然后转过身,看着他最信任的大臣。
上了年纪的谢斯塔.汗毕恭毕敬的站在这位长得很高,却骨瘦如柴的皇帝面前,弯着腰,低着头,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
奥朗则布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生畏的印度皇帝——他杀掉了自己兄弟,囚禁了自己的父亲,在夺取大权后却当起了苦行僧,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舍得讨老婆(他的老婆数量甚至达不到《古兰经》规定的四个)。
作为全世界第二富有的皇帝(朱慈烺是朱最富,奥朗则布是奥二富),他每天就吃点蔬菜和面包,把自己饿的骨瘦如柴。然后还禁止了音乐和绘画等一切娱乐,还让人把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宫殿用白色的涂料刷得死气沉沉。
没有吃喝,没有了享乐,也没有什么女色之后,这位苦行僧皇帝就开始以折腾人和杀人为乐了。
和他的那些喜欢马马虎虎过快乐日子的祖先们不一样,奥朗则布是一个非常认真和刻板的人,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当皇帝之前过分认真的毛病还不严重,当了皇帝之后病情就加重了,都快成绝症了。不过不是他的绝症,而是他的部下和臣民们的绝症!
在他手下过日子,一定得十二分的小心,要不然很容易就一命呜呼了!
“阿拉姆吉尔陛下,孟加拉的米尔.朱姆拉总督派人送来报告,是阿拉干王国被中国的顺帝国灭亡了。顺帝国的皇太孙亲自率兵攻入了妙乌城,活捉了阿拉干的王室。”
“哦。”奥朗则布应了一声,然后问:“吉大港呢?被顺帝国的皇太孙攻占了?”
“没有,”谢斯塔.汗回答道,“那位皇太孙看来不愿意和我们印度帖木儿帝国发生冲突,所以向孟加拉派出了使团,希望征得陛下的同意后再进军吉大港。”
“那......顺帝国的皇太子信仰真神吗?”奥朗则布问。
“不信,”谢斯塔.汗说,“他信佛教。”
其实李继成信仰的不是佛教,而是儒释道三教。不过为了拉拢缅甸的佛教势力(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寺庙势力都很强大,寺庙是人民组织和动员的核心),李继成还是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佛教信徒和佛教的保护着。
“不过,”谢斯塔.汗又说,“皇太孙的使者向米尔.朱姆拉总督保证,将在吉大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哼!”奥朗则布哼了一声。
他最厌恶的就是自由!特别是宗教自由!他一个君主界定二富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舍得多讨几个老婆,为的不就是把钱省下来改造被各种教派搞得乱哄哄的印度吗?
他想要追求的就是一个严守天方教各种清规戒律的印度——就是把克伦威尔在英国搞的那套用在印度了!
这事儿要成功了,印度可就要崛起啦!
“阿拉姆吉尔陛下,您要拒绝顺帝国的和平吗?”谢斯塔.汗问。
“不!”奥朗则布说,“我只是厌恶自由......但是显而易见,我们的主要敌人不是顺帝国,而是北方的准格尔王国!”
“阿拉姆吉尔陛下......”谢斯塔.汗有点紧张了,“其实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收复了撒马尔罕,还招募到了超过5万名勇敢善战而且信仰真神的士兵,他们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现在我们只要将他们带回印度,德干高原上的那些小国将会很快被您的怒火粉碎,整个印度都将匍匐在您的脚下。”
身为一个天方教的清教徒皇帝,奥朗则布当然知道印度的富裕和散漫会腐蚀帝国贵族和战士们的精神——这就是印度帖木儿帝国在军事上逐渐衰弱的主要原因!
而奥朗则布成为天方教清教徒的原因,也是希望可以通过以身作则来重新激发起贵族和战士们的斗志。
当然了,从中亚和阿富汗直接拉人头去印度打仗,恐怕比改造印度天方教贵族和战士们的精神更加省事儿,见效也更快......你别看马拉地人在他们的英雄西瓦吉领导下闹得很欢,但真要有来自中亚的五万天方教战士进入印度,马拉地人一准抵挡不住!
曾经在围剿马拉地人的战争中被西瓦吉的人突袭营地,痛失爱子的谢斯塔.汗当然不希望奥朗则布在中亚和凶得要死的准格尔人纠缠,有这劲头,还不如拉上五万天方教精兵杀回印度——那可都是中亚这里吃苦长大的天方教徒啊!很能打的!
“不!”奥朗则布摇了摇头,“5万人不够......如果我要统一印度,并且牢牢的将阿富汗、塔吉克和撒马尔罕掌握在手中,至少需要15万来自河中和钦察草原的战士!
我的祖先就是凭着他们,轻而易举的征服了阿富汗,继而征服印度,成为印度斯坦皇帝的。
现在,我也需要他们!需要很多,很多......”
阿富汗这边的人是很凶的!这次奥朗则布为了从阿富汗通过,不得不大撒币,靠着花买路钱才顺利进入河中地区。
但是很凶的阿富汗人一旦遇到来自河中和钦察草原的凶人,那就只有挨揍的份!
历史上总是这样!
奥朗则布的祖宗也不例外,在河中这里让钦察草原上过来的乌兹别克人揍得鼻青脸肿,回头到了阿富汗就是征服者了,再进攻印度就是大帝了!
“可准格尔人......”谢斯塔.汗显得非常不安。
布哈拉国其实是让准格尔人打垮的,花剌子模来的希尔汗国的兵也干了点活儿,布哈拉城堡就是他们打下来的,而奥朗则布就捡了个现成!
奥朗则布吐了口气,说:“现在准格尔人倒行逆施,已经犯了众怒,希瓦人、哈萨克人、布哈拉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甚至还有北方的罗刹人,都憎恨他们。我们真好利用这个机会,联合所有的人去反对准格尔人。”
“要,要开战?”谢斯塔.汗已经满头是汗了。
1...396397398399400...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