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如果湖广、四川、云南再遭到进攻,流寇的兵力就会绷紧,也许就会让李定国退兵了。到时候吴三桂掩杀一阵,也许就顺势杀入汉中了。
朱慈瞅了眼回锅再任首辅的魏藻德,魏大首辅道:“陛下可以西幸武汉,号称亲征。另外还可以命日南郡王移兵暹罗,做进攻缅甸、兰纳之势,此为讨伐流寇之第六路。”
“罗大公!”朱慈点了外交部尚书罗大公的名。
罗大公道:“臣以为日南郡王移驻暹罗是可行的,但是从暹罗出兵缅甸、兰纳不宜过急。还是要和暹罗谈妥条件,以免白白耗费兵力。”
“什么条件?”朱慈问。
“缅甸难打,兰纳易取。”罗大公道,“但是兰纳得之属谁?天朝又有何益?臣建议可将兰纳易暹罗南方的北大年、宋卡、玉罗三地。然后再将静海军迁入,再把如今静海军的辖区并入金瓯军。”





抢救大明朝 第1083章 七十万大军!(求订阅)
罗大公提及的三块地盘就是后世一直闹腾的泰南三府,地形狭长,两边靠海,一边暹罗湾,一边是安达曼海,其中安达曼海属于印度洋。
“取北大年、宋卡、玉罗三地之后......”朱慈烺斟酌着说,“咱们可就入了天竺洋了!”
罗大公道:“陛下,现在正是进入天竺洋的绝佳时机。”
“是吗?”朱慈烺有些迟疑。
大明在太平洋上优势很大,因为西班牙和英吉利、法兰西的战争还没结束,暂时不能向太平洋投放大量海军。
而且在鹿儿岛湾战后,海战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就如同历史上锡诺普海战后的情况一样......各国都要重新打造他们的主力舰队了。这就相当于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对于大明这个庞然大物而言,当然是有优势的。所以暂时也没谁会在北太平洋上挑战大明。
但是印度洋是非常拥挤的......一直都很挤!
天方教不甘心失去霸权,奥斯曼和莫卧儿都虎视眈眈,葡萄牙、荷兰、英格兰三方争霸,法兰西还在往里面挤,再加一个大明,恐怕也挤爆了。
罗大公道:“陛下,外交部日前接到驻暹罗总监府奏报,天竺莫卧儿国使臣到访,提及与我朝合作对抗布哈拉汗国之事......显然有与我交好之意。”
“什么?对抗布哈拉汗国?”朱慈烺听着有点懵。
这个布哈拉汗国不是在中亚吗?哪儿招惹到印度人了?
“陛下,”罗大公道,“布哈拉汗国和天竺的莫卧儿朝乃是世仇。莫卧儿朝出自帖木儿朝,而帖木儿朝又被布哈拉汗国的前身乌兹别克汗国所灭,如今莫卧儿朝的祖地就被布哈拉汗国所控制。而莫卧儿朝的埃米尔奥朗则布素有壮志,号称阿拉姆吉尔,意为世界征服者,一心想要北取祖地,南平诸天竺。”
“世界征服者?”朱慈烺笑着,“口气不小啊......那他为什么不去征服布哈拉而来联络我朝呢?”
“这是因为这个世界征服者不大会打仗,”罗大公道,“曾经被布哈拉汗国打得惨败。现在看到我朝的藩臣准格尔部打布哈拉汗国打得大败,就起了联合的心思了。”
“那他就不怕准格尔的僧格在征服布哈拉后南下天竺?”朱慈烺问。
“好像不怕......”罗大公笑道,“这事儿和咱们也没关系,不如就趁机联络一下天竺。只要和天竺的莫卧儿朝结盟,进天竺洋就没问题了。”
“也好,”朱慈烺说,“谁可以为使?”
罗大公说:“驻暹罗总监彭子勤可以为使......出使完天竺后,还可以让他走一趟奥斯曼和欧洲。最近欧洲的局势变化很大,英国护国公换了人,西班牙和法国、英国的战争似乎已经分出了胜负。”
居然从讨伐大顺的问题一路扯到了欧洲局势,跳得可够远的!
朱慈烺点点头道:“的确该有个使团走访一下欧洲了!大公,外交部尽快做个出使方略,朕要过目。”
“臣领旨。”
朱慈烺又道:“魏首辅,安排西幸武汉吧!朕已经好多年没有去武汉了,这一次要在武汉多呆些日子,好好吓唬一下李过。”
“臣领旨。”
朱慈烺又对吴三辅道:“祁山方面由尚、孔二将主持不好,让姜瓖出马,任祁山军提督。再命朔方、安北两镇各发五千精兵,由姜瓖统带上路。
至于四川方面,还是曾英担任主帅,他是节度使嘛。
云贵方面设立总督,由沐天波出任,再以杨展任云贵诸军提督。拨给军费,准沐天波、杨展在云贵川湘等处招募土司军从征。
至于湖广方面,也设立总督,由曹友义出任,下设襄阳军和荆州军,由阎应元、戚元弼分任提督。”
朱慈烺提高了嗓门:“如此就是祁山、关中、襄阳、荆州、川东、云贵、暹罗等七路讨伐大军......号称70万!再加上朕御驾亲征,李过这回可要胆战心惊了!”
70万啊!
还真是挺能吹的,不算外藩的兵力,如今大明朝廷加上内属各镇的总兵力,海军陆军加一块儿都没有70万那么多啊!
......
云南,昆明,五华宫。
大明平辽功成和将发七路大兵合计七十万平川滇的消息,几乎前后脚传来。
大顺天子李过顿时就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了!
“大军师,你给额算一算,明朝真有七十万兵马吗?”抚军太子李来亨也从阿瓦赶来,现在还让宋献策掰手指头数一数。
“殿下莫慌,”宋献策倒是胸有成竹,“昔日老万岁还时不时号称百万之众呢,其实哪有那么许多?臣估算,朱皇帝这次是诈称七十万,实际上最多就五十万。”
五十万也不少啊!
李过连连摇头,“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父皇,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来亨道,“敌有五十万又有何惧?”
李过看着儿子:“我儿要统军与朱家对垒?”
“非也,”李来亨说,“儿臣建议父皇扩军以抗朱明!”
扩军?
李过心想:现在的25万府军户已经有点负担不起了,再扩军......还有饭吃吗?
“如何扩军?”秦王孙可望问。
李来亨说:“先让府兵户家中年满15岁之男儿入伍,集中训练,编成孩儿军,一如朱明的少年军......如此当可扩军至二十七八万。
然后再招募新兵七八万人,总共凑出三十五万府兵,虽然不如朱明的五十万人多,但是已经足够抗衡了。”
大顺的府兵户有25万,但是其中的5万是官吏,真正能上阵打仗的也就在20万人上下,是有点少了,不过一下子扩军15万,好像也有点猛。
“一兵就是万就是600万石啊!”牛金星摇摇头,“即便以一亩五斗租子计,也得拿出1200万亩......上哪里找这1200万亩?”
“有什么难找的?”李来亨道,“可以将租给农户的土地授予府兵,让农户给府兵交租就是了。”
还别说,大顺朝的动员能力是非常惊人的!
因为大顺朝实行了圈地养兵和计口授田两项根本国策后,就将全国的土地、人口掌握在手里了。
即便计口授田授出的土地也不是私田,而是公田。所以朝廷将这些土地转给府兵当职田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现在的25万府兵差不多已经占了大顺三分之一的土地,如果再加1200万亩......只怕大顺的云贵两省半数的土地都归府兵了。
“土地都归了府兵,朝廷所得的租子就少了。”牛金星还是摇头,“眼下这一战怕是要旷日持久,少不得要给府兵放年例口粮。如果真有35万人在役,一年光是口粮就要210万石啊!加上年例,500万石都挡不住!”
“那就加派吧!”李来亨说。
“加派?”李过心想:好耳熟的词儿啊!
“对!”李来亨说,“该加还得加啊!不加派......大顺朝怕就要没有了!”
牛金星道:“以不足3500万亩负担正额田租和加派至少1500万石,还要再给几百万匹布,实在太重了!”
“没事的!”李来亨说,“明朝一年万万两的税都收了,我们不过1500万石米加几百万匹布,有什么嘛!若是不收,明朝夺了四川云南,百姓就更苦了!”
李过点点头:“说的也是......为了百姓,就这么办吧!”
:。:




抢救大明朝 第1084章 ??都是为了百姓啊!(求订阅)
“父皇所言极善,额们收点米粮,收点布匹,都是为了百姓,和那朱家只为自家穷奢极欲是大不同的!”李来亨顿了顿,道,“所以四川、云南的百姓一定能体谅额们的苦衷。”
能体谅么?李过很有一点怀疑啊!
想当年穷奢极欲的朱明朝廷在四川一年的田赋税额不过一百零几万石大米,也没有户调,征收的手工产品后来大多折入了商税,一年能到手的不知道有没有二十万两?现在大顺所收的田租户调,涨了十倍都不止了......
李来亨又言道:“为了让老百姓知道额们加派所得不是胡乱花用,儿臣建议给加派的田租户调立几个名目。”
“几个名目?”李过眉头蹙起,心想:这是要加多少啊?
“对!”李来亨点点头,“第一个名目是朱米,就是额们为了抗击朱家的五十万大军所征之米。一年加征500万石白米!”
李过问:“还有第二个?”
“当然了!”李来亨道,“第二个是塞庸,就是为了在各处紧要之所修建城塞所征之伕......额们大顺素来是薄税赋、轻徭役的,所以加派一点塞庸,百姓也是可以体谅的。”
李过叹了口气:“真是好百姓啊!”
“还有第三!”
李过吸了口气:“怎么还有?”
“还有缅调。”
“免什么?”李过没明白。
“缅甸的缅,户调的调。”李来亨道,“就是为开拓缅甸所加的户调......朱家兴七路大兵伐我,其中一路就是攻打缅甸的。缅甸是额们大顺的退路,不对,是额大顺兴旺发达的根本。缅甸有沃野数千里,还有海路可以通达天下万邦。现在四川人口渐多而田土有限,再过二三十年,就怕川田养不了川人了。到时候百姓何以为生?额大顺江山有如何可安?因此儿臣还想加征缅调用以开拓缅甸的田土,修建缅甸的城塞,将川中无田无业之口,逐渐送往缅甸安居。”
李来亨看了眼老爹,见他苦着脸在掰手指头,就知道他的“妇人之仁”又犯了,连忙加重语气道:“阿达,这个缅调真的是为了百姓着想啊!缅甸中部、南部有大片的平坦沃野,加在一起比四川的土地都要广大,而且人口很少,荒地很多,正好可以养活川人。”
李来亨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真正能对盘踞四川、云南的大顺帝国构成致命威胁的,并不是朱皇帝的所谓七十万讨伐军。
因为根本就没有七十万讨伐军,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现在的大明基本没有土地兵役制,主要靠国家雇佣兵维持统治——国家雇佣兵是非常昂贵的!
最低级别的卫士在驻防期间的月俸就是二两银子(两枚银行两币),一年要发13个月,总共是26枚银行两币。军粮月支五斗(60斤,发给粮券,吃不完可以换肉菜或布匹),菜金四个月给一两,军服一年做两身(里里外外都有),军靴一年给两双,布鞋给六双。另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供应,如果全部折银,一名卫士在驻防状态下一年的人事开销总在枚一两银币之间。如果是武士级、校尉级的老兵,花销可就更大了,军官不说了。
这样的军队要养七十万,一年就得三四千万,要派他们去打仗,只怕七八千万都不够了......所以现在大明朝廷直辖的明军陆军就是31个师(包括一个青年近卫师),再加上一省一个督标,四江两湖两广两河山陕山东辽阳福建十五省就是十五个督标,再加上一些直属大元帅府的独立部队和军校,满编情况下还不到六十万,都派出去也凑不上七十万。
当然了,除了这些直属朝廷的军队外,大明还拥有许多内属藩军,不包括名不副实的北庭都护府,现在的大明一共拥有安西、河西、朔方、安北、北平、大宁、黑龙江、建州、东宁、金瓯、静海、西川、川边、平蛮(平蛮将军)、贵州(贵州巡抚司已经撤销,改由云贵川总督全权统治,因此也是藩镇)等十五藩镇。这十五藩镇军队多寡不一,平均一下也就在两万上下,总共约有三十万。
不过这些藩军的防区都是天南海北的,能够用于讨伐大顺的人数实在有限。也就是西川、川边、贵州、平蛮四个专为大顺而设的军镇能多出一点兵。加上朝廷直辖全军,估计也凑不上70万......而且朝廷直辖军也不可能都出阵,各省督标原则上是不出省界的。另外平辽军至今还没解散,十多万将士依旧驻扎辽阳和科尔沁草原。
所以宋献策算出来的五十万大兵,已经是大明出兵的极限了。而极限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所以朱慈烺即便全力以赴的用兵,能够长期投入在讨伐大顺国战争的军队,也就在三十万左右。
而利出一孔的大顺在军事动员上的能力是很强的,通过土地兵役制(府兵制)可以长期维持三十五万大军,比大明那边还多五万。哪怕战斗力有所不如,但是凭借地形坚守,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这三十五万府兵和五万官吏(也是府兵)也给大顺帝国的小农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光是这四十万人就占据了四川、云南两省田土的半数,甚至更多......四川、云南的人地矛盾,也因此被大大激化!
大顺的宰相牛金星也苦着张脸,赞成了李来亨的意见,他说:“皇爷,太子殿下没有说错啊,现在川人繁殖日多,田土本就不够,若再扩充府兵十几万,一下子又得圈占一千多万亩。额们如果不能在缅甸多开一点土地,只怕再过二三十年......不用明朝来打,额们自己就垮了。”
李过心说:圈地一千多万亩,还得加派租庸调......崇祯都没朕狠啊!这么弄下去,大顺还能有二三十年么?
“就怕川人不肯,纷纷揭竿而起啊!”李过低声说。
“不怕,不怕的!”汉王刘宗敏大手一挥,呵呵笑着,“额们的军府分镇各地,上上下下的官吏也都能打。川人敢反,杀他娘的!”
“不至于,还不至于。”顾君恩摇摇头,“皇爷多虑了,川人虽苦,但是比起明朝统治时还是好一些的。那个时候川中的田土都为士绅、土司、王府所有,小民只能租地为生,辛苦所得,大半归了士绅、土司、王府。而且明朝早就放弃了抑商,使得奸商恶贾横行乡间,士绅也大多兼营工商,通过买卖贩运放债等办法,对百姓敲骨吸髓。而我朝以农为本,又限制兼并,抑制商业。所以百姓尚有半数之土,也不会被商人盘剥,虽然清贫,但也平均,还是可以活下去的,要不然这十多年间,川中人口也不会增长那么许多了。只要额们能给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一个出路,川中百姓就不会反了。”
“阿达!”李来亨道,“现在向北不成,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向南了。”
“可是缅甸到处都是瘴痢之地啊!”李过问,“这要如何是好?”
李来亨说:“额想了个办法,就是用缅调布匹换取阿瓦、沙廉周围的缅人田土......熟田中的疫病比生地中的疫病要少,容易活人。川人水土不服,也不知道怎么开辟缅甸的森林,叫他们在生地定居是送死,只能想法在熟地安居。
额们收取缅调,都是为了百姓啊!”
李过叹息道:“那就收吧,除了加征朱米,再征塞庸,征缅调......另外,再下道旨意,就说朕为了保百姓,也要御驾亲征,出屯永安,和朱家皇帝决一死战!”
()
全本




抢救大明朝 第1085章????不敢想像啊!(求订阅)
1659年4月,伦敦,汉普顿宫。
大队大队的新模范军士兵们,正在英国的权力中心外面巡逻警戒,不仅出动了扛着最新式的燧发枪的步兵,还出动了穿着铁甲的骑兵,在汉普顿宫的大门外甚至还架起了大炮。
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不过汉普顿宫外的街道上,这个时候倒还是非常平静,没有人感到惊慌,也没有人群聚集起来要去反对现任的护国主查理.克伦威尔。实际上,大家对这种如临大敌的气氛已经有点习惯了。
从去年9月,前任护国主奥利弗.克伦威尔病入膏肓时起,汉普顿宫时不时的就会被新模范军的士兵团团护卫起来,而整个伦敦城也会随之进入宵禁当然了,现在的伦敦本来也没什么夜生活。这里是清教徒的天下,大晚上的除了睡觉、祈祷、制造小清教徒之外,也是加班工作了.......
而现任的护国主查理.克伦威尔,在这个宵禁之夜,则守在已经进入弥留状态的前任护国主奥利弗.克伦威尔身边,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一看就是孝子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早退休了一年多,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健康状况比历史上稍好一点,多存活了几个月。
而这几个月,再加上提前接掌护国主职位的一年多,对查理.克伦威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他依旧是那个优柔寡断的性格,在治国和用人方面远远比不上他老爹,但这里是英国,是清教徒的英国!
当坚信天主的清教徒战士跟随着他们的新任护国主在敦刻尔克城外的沙丘上击败西班牙、英国王党、法国投石党的联军,进而用平行攻城法和跳弹战术打破敦刻尔克要塞后,他们和查理.克伦威尔之间的紧密联系就算建立起来了。
因为在战场上,清教徒战士们喊着“查理.克伦威尔万岁”的口号冲锋!而在胜利之后,他们向查理.克伦威尔宣誓效忠并且领到了相应的奖励。
违背誓言,可不是清教徒疯子们的作风!以天主之命宣誓效忠之后怎么可以背叛?那是会下地狱的......
所以跟随查理.克伦威尔远征敦克尔凯后凯旋归来的两三万新模范军官兵,现在都成了查理坚定的支持者!
有了他们的支持,至少在伦敦,已经没有人能够推翻他的统治了每当奥利弗.克伦威尔病危,那些拥护查理.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战士就会全副武装的走上伦敦街头,以显示查理.克伦威尔的实力。
但是在整个英国,特别是在天主教徒占大多数的爱尔兰,局势依旧非常不稳定。一旦克伦威尔病逝的消息传到哪里,几乎肯定会发生王党叛乱!
如果查理.克伦威尔想要在确保赢得即将开始的同王党之间的决战,那么他最好能够在这之前和王党的总后台西班牙签订和平条约......而且这也是英国商船主们的一致要求。
英国商船主们最危险的敌人不是西班牙,而是荷兰商船主!
可是在过去的几年中,因为西班牙私掠船的攻击,英国的商船主们已经损失了近2000条商船这个时代的海军遇上采取海盗战术的敌人是很头疼的!别以为西班牙海军在海战中打不过英国海军,英国商船就能在海上畅通无阻了。北非的巴巴里海盗国的战船比西班牙海军更弱,根本不可能和英国海军对抗,但是英国商船照样得向他们交保护费。
所以强大的英国海军一样保护不了航行在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上的英国商船,在损失了多达2000条商船后,英国的资本家们也元气大伤,已经竞争不过他们的荷兰同行,所以希望体面的结束战争了。
另外,法国也传来了让人忧心的坏消息。在红衣宰相马萨林的斡旋下,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的波旁王朝正在商量联姻的事儿。
联姻没有什么......欧洲这边两个打生打死几十年的国家,一转眼变成亲家的事情太多了。但西法两国王室的这场联姻,却让整个西欧提心吊胆。
因为准备要嫁给路易十四的玛丽亚.特雷莎是目前存活的腓力四世的婚生子女中最年长的!
而她的两个弟弟腓力.普罗斯珀和费尔南多.托马斯.卡洛斯的健康状况都非常糟糕他们都是近亲结婚生出来的,而且血缘实在太近,所以都患有致命的遗传病。
一旦这两个孩子夭折,玛丽亚.特雷莎公主就会成为西班牙女王......这真是太荒唐了,西班牙和法国的战士们在战场上打了将近二十年,然后一不留神,他们双方的女王和国王已经睡在一张床上了!
而西班牙女王和法国国王上床的问题,也意味着西班牙和法国变成了共君联盟,甚至有可能更进一步成为一个国家!
开什么玩笑,西班牙和法国要合了体,英国、荷兰、神罗、奥斯曼他们还怎么混?
所以这段时间欧洲大陆上的外交家们都在秘密往来,为可能的法西合并进行各种秘密谈判。各种各样的秘密条约也都开始起草了......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英格兰共和国的国父奥利弗.克伦威尔却已经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一旦英国失去了这样一位英明、睿智,而且严厉的领袖,同时再面对一个庞大的法西共君联盟......真是有点不敢想像啊!
不敢想像西法合邦的英格兰第一孝子正唉声叹气呢,那个要死不死的奥利弗.克伦威尔忽然咳嗽了一声,苏醒过来了。
“查理,是你在叹气吗?又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
1...356357358359360...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