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皇上说滚了,没了主张的大臣们也就不留了,都呼啦啦的散了,就只剩下一个人站那里没挪窝。顺治瞅了一眼,是那个出仕过明清两朝的“一臣”孙之獬——他虽然臣仕二主,但是被崇祯皇帝解雇过一次,连补偿都没拿,君臣关系自然就归零了,再投大清就是“一臣”了......

    “孙之獬,”顺治还以为“孙一臣”听不懂满语,所以改用汉语对他说,“你也滚!”

    “皇上,奴才能过会儿再滚吗”孙之獬问。

    “过会儿你这是......”

    “奴才还要献计,献完了计策再滚行吗”

    “你要献计”顺治心说:朕以为你就会派索尼的马屁,原来你还会献计啊!

    “你有什么计策”

    孙之獬道:“奴才觉得皇上现在不能去当大明的恭亲王。”书仓网

    “就这个”顺治也没啥失望,因为他本来就不指望“孙一臣”。

    孙之獬接着道:“还有......奴才觉得皇上可以,可以向大明称臣,再认大明天子当皇阿玛。”

    “你,你说什么”顺治一下就把小眼睛瞪圆了。

    孙之獬笑着对顺治说:“奴才这几日翻看史书,发现五代的时候曾经出过一个儿皇帝......”

    “你,你竟敢要朕学石敬瑭朕是明君,怎么可以当明朝皇帝的儿皇帝”

    孙之獬正色道:“皇上是明君,明君都是能屈能伸的......而且咱大清入关实属侥幸,咱大清才多少人啊他们大明又有多少人

    而且如今也不是单凭弓马就能取天下的时候了。如今打仗靠得是大炮火枪,奴才听说大明现在有南京制铁、上海沈钢、福建安钢、广东佛铁一共四大铁坊,年造火枪以十万计,还有许多小厂,总产量怕不下二三十万支啊!而我朝一年才能造几支枪撑死了就几千之数,以一敌百,如何能打得下去

    此外,奴才兼管户部......战事一起,户部里面的老底子可就流水一样花出去了,才几个月的功夫就快见底了。可这才打到哪儿战事都没头呢!等咱们的钱粮都耗尽了,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顺治皇帝被孙之獬一番开解,已经有点心动了。

    反正就是再认个皇阿玛,他都已经有俩阿玛了,也不再乎多一个......

    “可是朱慈烺能答应吗”顺治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

    “应该不成问题,”孙之獬道,“皇上您可还是蒙古大汗呢!朱皇帝许能夺取长城以南的地盘,可是长城以北就没那么好拿呢!况且北面还有个罗刹国,关外还有皇太叔......海外还有个日斯巴尼亚国。昔日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华,何等神勇英武不也没能剿灭北元想来洪兴皇帝不会认为自己胜过大明太祖吧”

    好像有点道理!

    顺治道:“容朕再好好想想。”

    他正想把孙之獬打发了,一个人好好静一静,思考一下是不是再认个阿玛什么的,刚出去没多久的索尼又兴冲冲回来了。

    “皇上,有救了!咱们有救了!”

    顺治皇帝一愣,自己还没答应认阿玛呢,怎么就有救了

    “城南的南军正在撤离!”索尼大声道,“一定是皇太叔带兵来救皇上了......皇上,皇太叔是好叔叔啊!”

    真是好叔叔啊!

    顺治皇帝听了这消息,感动的眼泪都留下来了。

    顺治流眼泪的时候,大清好叔叔多铎却又有点犹豫了。因为他的军队才过玉带河,就被明军的黑枪骡子兵给发现了!

    现在多铎正策马走在通往天津的大路上,远处就传来一阵阵枪击声,这应该是他的前锋营骑兵在和明军的黑枪兵交火。

    多铎身边带着五万战兵,加上辎重兵和民伕,七八万人都有了。那么庞大的军队,行动起来当然声势浩大,如果没有很大的骑兵优势,是不可能隐蔽行动的。

    所以他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已经被对手给发现了......他现在所在的位置,距离天津卫还有一百五十里以上,正常情况下还要走上三天才能抵达战场。

    有了这三天时间,史可法就能从容调集军队,选择预设战场,修筑工事......而且自己的军队又是以步兵为主的,根本走不太快。

    可是现在箭在弦上,总不能一仗不打,直接跑路回关外吧这也太丢人了!




第852章 什么?大清没了! 一 (求订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现在已经是大明洪兴七年的二月十二日了。

    史可法是在二月十日上午得知有数万人规模的清军大队自任丘方向东进的,在确认了消息的准确性后,史可法就在戚元弼和孔代亲王的建议下,调集了徐海军(高杰所部)、新军第10师(师长是王七)、新军第12师(师长秦明涛)、新军第15师(师长史德威)等部,总共五万多人的大军,离开天津卫前线(天津卫包围圈交给了黄得功),急速向西南方向挺进了。

    与此同时,多铎率领的大军则出任丘往东北而来。两支大军迎面对进,所以在十一日白天,双方的前锋骑兵,就开始亲密接触了。

    和顺治那边不舍得派前锋营去打前锋而是让蒙古人去堵枪眼的做法不同,多铎的派头大多了,派出去打前站的全都是前锋营精锐。前锋营的精锐是多铎大军的耳目,再舍不得也得用啊!要不然两眼一抹黑的出战,要怎么排兵布阵

    由于两边都是会打黑枪的“龙骑兵”,所以遭遇之后就热闹了,黑枪对黑枪!整个前沿一阵一阵的枪声大作。

    而双方的主帅,也只能凭着前方的黑枪兵搜集到的零碎情报,猜出一个大概了。

    首先完成猜谜的是多铎。

    二月十二日中午,在确定了明军大队已经抵达了静海、青县之间的运河西岸地区后,战争经验异常丰富的勇敢王多铎,立即就将自己的主力展开在了得胜淀和大城县城之间,抢占了一个颇为有利的地形。

    得胜淀是一片湿地,在白洋淀和大运河之间,地形非常复杂,水位深浅不一,既不能行舟,也不能徒涉。得胜淀内还布满了小岛,岛上的植物都非常茂密,得胜淀周遭也遍植树木,远远看去就是一大片森林。

    这样的地形对于黑枪兵们来说也许不错,但是非常不利于大军通过。所以多铎就将自己的左翼交给了得胜淀险要去“看守”了。

    而多铎的右翼则一直铺到了大城县城,大城县城并不怎么坚固,而且由于明军的大股黑枪兵曾经光顾过,所以已经城了个过了火的空城,城内一片焦黑,连城门都不知道去哪儿了可是城墙毕竟还在,还是可以依托一下的。

    所以多铎大军的右翼就交给大城县城看管了!

    至于多铎的背后,则相当开阔,有利于骑兵的进出。

    多铎所部的骑兵数量数量很多,有什么前锋营、骁骑营、巴牙喇兵营,还有从大同开来的镶蓝旗马甲和从大同开过来的正红旗马甲,林林总总加一块儿有两万四千之多,几乎占了多铎带到得胜淀战场上来的五万战兵的半数。

    那么多的骑兵,一旦寻到迂回攻击的机会,那可就了不得啦!

    “总督,敌人已经占据了比较有利的地形,看来我们只能在北靠运河布阵了。”

    正在静海和青县之间的运河岸边一处大营中向史可法提出建议的是孔代亲王,他刚刚和戚元弼从前沿返回,已经查看了地形,大致上也知道多铎是怎么布阵的了。

    一幅画的还算比较精确的军用地图,这个时候已经在史可法、高杰、王七、秦明涛、史德威、李元胤等人眼前展开了。戚元弼则将一个个写着“骑兵”、“步兵”、“炮兵”模样的小木牌在地图上的得胜淀和大城县城间一一摆放停当。

    “是背水列阵”史可法问。

    “也不是,还有一点距离,”戚元弼道,“如果真的是背水列阵倒好了。”

    孔代亲王用“卷舌头”的汉语补充道:“如果我们选择背水列阵,敌人很可能会选择避战,他们的骑兵比我们强大太多了......我们手头只有8个营不到4000名骑兵,而敌人的骑兵数量至少有一万五千,足以掩护他们的主力转移。”

    虽然朱慈烺一直在努力扩充自己的骑兵,但是直到洪兴六年北伐开始的前夕,不包括平西、朔方、北庭、川东、川西、金瓯、静海等七藩在内的明军,总共只拥有24个火枪骑兵营和2个枪骑兵营,总共26个营,另外还有二三十个骑兵连(也是黑枪兵)配属在各个步兵师打杂。

    在满编的情况下,主力明军的骑兵也只有16000人。678看小说

    “他们的总兵力有多少”史可法问。

    “六七万吧,”戚元弼道,“总数比咱们多一些,不过他们的老八旗马甲一般都有包衣奴才跟随,所以战兵的人数应该不相上下。”

    “那就是五万对五万......”史可法想了想,“他们占着骑兵的优势,而咱们的步兵和炮兵应该占上风吧”

    “那是当然的!”戚元弼道,“我们有80个步兵营和5个炮兵营,3磅团炮有近90门,还有9门12磅野战炮。”

    将3磅团炮和12磅野战炮搭配是这个时代欧洲强国陆军比较流行的炮兵组合套餐,3磅炮打人,12磅炮打炮,另外还有个24磅炮是打城的,在明军当中并不多见。

    现在明军步兵师的炮营就是3个3磅炮连,1个12磅炮连,1个辎重连和1个工兵连,总共6个连的大编制!

    而配备在明军步兵师中的12磅炮都是比较轻便的铸铁短炮,不过还是非常笨重,如果不是有了法兰西进口的佩尔什大洋马,还真拉不太动它们。

    史可法看了眼孔代老师——这位在南京给大家补课的时候挺能吹的,现在可是真打了,有没有办法能不能代替一下孔明

    孔代亲王说:“敌人的步兵火力较弱,骑兵则非常强大,正常的战术应该是以步兵吸引我们的注意,为骑兵的迂回攻击我军的左翼和后方创造机会。”

    “我们应该怎么办”史可法问。

    当初在南京补习的时候,孔代尽出这样的题目考大家了,而且不管你怎么回答,他总能说出一个相应的失败战例——史可法都怀疑这些战例是孔代瞎编的。

    “我们的正面应该假装失败,后退吸引敌人的步兵,将他们引向运河的西岸。”孔代说,“这样敌人的骑兵将会被迫提前发起迂回......而我们则需要在左翼摆几个真正坚强的步兵营,用他们抵挡住敌人的骑兵冲击。

    与此同时,我们的8个骑兵营应该穿过得胜淀,向敌人的左翼进行迂回。

    当迂回成功后,我们再投入后备步兵,猛攻敌人的正面,将他们的步兵彻底击溃!”

    说的倒是头头是道的!

    “亲王殿下,”史可法思索着说,“关键是两个,一是咱们的左翼能不能挡住清军骑兵的冲击

    二是清军会不会在得胜淀摆下伏兵”

    孔代亲王点了点头,笑着说:“清兵的骑兵冲击力并不强,根本打不动有炮兵支援的步兵方阵。

    至于得胜淀中的伏兵,那是一定会有的,否则清国的多铎王就不是一位合格的军事家了......但是多铎王没有优秀的步兵,如果他派出步兵去得胜淀潜伏,就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他派出落伍的下马骑士,也不是我方火枪骑兵的对手,唯一构成威胁的就是所谓的前锋营骑兵。

    不过这些部队是多铎手中的王牌!我想他应该会将他们集中运用于我方的左翼......所以我的计划一定会取得成功!”

    史可法还是不放心,他最后问:“亲王,如果你的计划失败了呢”

    孔代亲王耸耸肩,笑道:“如果我的计划成功了,我们会用10000人的代价消灭多铎20000人。如果我们失败了,那么我们会以20000人的代价消灭多铎10000人......就是这样了!”



第853章 什么?大清没了! 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同一时间,多铎也完成了战前军议。

    他的布署基本上给孔代亲王给猜着了......其实也没啥难猜的,托了顺治皇帝的福,多铎拿了一手烂牌,根本就没什么选择,只好和孔代打一场堂堂之阵——而这可种冷热兵器过渡阶段的军队之间的堂堂之阵,恐怕是孔代亲王最熟悉的事情了。

    三十年战争不都是这样打的孔代从小就学这些东西,还会猜错

    而多铎现在也是欲哭无泪,后悔死了......他当什么皇太叔啊!碣石山战后入了北京直接篡位,不,不能说篡,应该是拿回属于自己的皇位不就行了

    可他偏偏一时手软,没有一枪毙了顺治,还让他自己去经营关内那点破地盘。

    本以为顺治会老老实实呆在北京死守硬扛的......北京那么坚固一个城,从多尔衮生前就开始苦心经营,不知花了多少本钱。只要顺治老老实实守着到死,也能消耗掉不少大明的战士,至少能耗掉明军不少粮食吧

    到时候多铎率领关外、漠北的大军杀过来,还怕不能把顿兵坚城之下的明军赶跑了

    可是顺治这小子也不知道吃错什么药,自己出城指挥大军去和明军北伐军交战。

    他以为自己是谁啊李世民吗

    现在好了,让人围在天津卫里面等在自己这个好叔叔去捞......

    多铎也不得不去捞了,他策划了好久的黄河决战计划已经泡了汤——谁也没想到大明挖土修坝的本事那么大啊!而且朱皇帝还一车一车的砸银子雇民伕去帮忙开工......简直是欺负穷人啊!太不仗义了!

    没有了黄河决战,天津卫之围就关系到大清存亡了!

    顺治再不像话,也是大清的皇上。他要是投降了大明,那么大清在关内的地盘就得雪崩啊!

    如果关内丢光了,关外就得成天被明军的“黑枪骡子兵”袭扰。到那时,光是耽误农时和额外增加出来的兵役,就能让多铎下面的那些旗丁、旗民都破产......

    旗丁、旗民都破了产,大清朝也就彻底没有了!

    所以多铎只能迎着头皮打这一仗了。

    在完成了战役布署之后,多铎则是一宿没睡,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大帐之内,还让人拿出父亲努尔哈赤和哥哥多尔衮的牌位,摆在自己面前。一个活人,两个牌位,就这样相对而坐了一个晚上。

    当天色渐渐放亮的时候,大帐外面突然传来了巴牙喇纛章京詹岱的声音:“皇太叔,南蛮营中炊烟大起了!”

    多铎应了一声:“啊......他们要出兵了!没想到他们会主动出击。”
1...275276277278279...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