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且他的军队大多是亦军亦农的“班军”,现在出阵已经好几个月了,今年的春耕多半误了。如果再拖几个月,那么连补种的机会都没有,到了秋季就得大大歉收。

    如果双方对垒到秋天还是决不出胜负怎么办再拖到明年

    到时候就不是后方歉收了,连前线七八万大军的吃饭也成问题了......

    “岳乐,交给你了!”多铎知道岳乐谨慎稳重,有大将之风,所以就把头阵给了他,“72个牛录的步军都给你......好好打!叫南蛮子知道咱大清天兵的厉害!”

    “嗻!”

    岳乐行了个打千礼,领了多铎的将令就往前线去了,还没到地方,前方就响起了隆隆的炮击声。

    这是明军徐海军节度使高杰所部的2个炮兵营所辖的32门3磅炮在开火!

    别看明军火炮的数量较少,但是布置得非常集中,所以在局部区域是拥有火力优势的!

    其实高杰的两列步兵大阵也摆得比较密,每个营的大约240名长枪手都组成了4列横队,两个横队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近,只有不到20步。而每个营所属的约240名火枪手,则在长枪横队前列了三排,每一名火枪手间的间隔只有半步。而且前两排火枪手还错开列队,这样前两排的火枪手就可以同时开火。而第三排的火枪手则是替补,用来补充前队的损失以维持队列......很显然,高杰的打算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扬火力,用枪弹给予对手最大的杀伤了。天天小说

    在火枪手前方,就是一字排开,正在急速射击的32门3磅团炮了!

    它们轰击的目标就是两里多外的清军炮兵阵地,打出去的都是昂贵的铅弹。这个时代的炮弹有铅弹、石弹、铁弹、霰弹四个品种,其中铅弹因为比较软,比较容易塞进青铜炮膛,所以可以做得比较大,炮弹和炮膛间的游隙就小,气密性就比较好了,所以打得又远又准。

    而且明军的炮手经过这些年的严格训练,手艺也看涨了,发炮的速度很快,瞄得也准。不再需要齐射和统一观瞄(这样会影响射速),就能把铅弹一堆一堆的打到清军炮兵阵地上去了。

    清军的炮阵,顿时就是一片烟尘斗乱,人扬炮翻。

    当岳乐冒险步行上到前沿的时候,清军的炮兵也开始反击了。因为不断有明军的炮弹落下,所以清军的炮兵阵地上乱成一团。不断有大炮被打翻,有炮声被打死打伤,惨叫惊呼之声此起彼伏。

    在这种情况下,训练水平并不怎么高(训练炮兵对多铎来说太贵了)的清军炮手就打得非常乱了,既不快,也不准。虽然大炮的数量是对手的三倍,但是却没发挥出应有的威力,轰了好一会儿,似乎也没打哑几门明军的大炮,倒是自家这边已经有五六门火炮被打翻了。

    不过这些清军大炮也不是完全没用,倒是制造出不少烟雾。因为今天的战场上没有什么风,硝烟一下散不掉,所以战场中央很快就烟雾弥漫,能见度急剧下降。

    “吹号,擂鼓!”岳乐等待的就是这个时候,所以毫不犹豫就下了命令。

    二月十三日,刚到午时,40个牛录的清军步兵,就开始在一阵一阵的战鼓声中,结阵而进了。

    因为火枪的数量不足,所以多铎的步兵没有办法采取欧式的方阵战术,而是采取了火枪、长枪、刀牌和弓箭手混编的办法。其中火枪手在每个牛录中的占比都在八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三十几个不到四十个的样子。在交战开始的时候,他们都列在阵前,一般就是摆出两列或是一列,打个五六轮排枪就算完事——也不可能多打,因为他们的火绳枪的枪管需要时间冷却。

    火枪后面是弓箭手,数量也和火枪兵差不多,火枪兵打完排枪后就会后撤,接下去就是弓箭手上去射箭。也没条件多射,一般也是射上十箭二十箭下去休息。

    火枪手、弓箭手忙完,就是长枪兵和刀牌兵的活儿了......

    当清军的步兵出击时,他们的火炮就停止射击了——因为火炮前面都是自家步兵啊!

    对面的明军炮兵虽然看不清前方的情况,但是听见清军的大炮全都哑了火,也就知道清军的步兵要上来了。

    于是他们也停止射击,开始填装霰弹和转移弹药车了。

    霰弹也就是两三发完事儿,而且3磅炮的霰弹也没多大威力,根本不足以挡住整整40个牛录的清军。所以打完霰弹后,炮手就得赶着挽马,拉着大炮转移了。

    看到炮兵的弹药车先撤了下来,后面的明军火枪兵都紧张起来了,连级军官们纷纷吹响了“准备战斗”的口哨,基层的班长、排长们则开始下达命令。

    “点燃火绳!装填弹药......”

    一阵纷乱之后,明军的阵地前沿突然变得异常安静,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了炮声隆隆。只有密集到数不清的轰隆隆的脚步声音......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的看着前方。硝烟已经散去了不少,大队大队的“白色清军”已经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当中。

    “轰轰轰......”

    摆在步兵前方的3磅团炮再一次打响!这次喷出来的是霰弹,二三十个火枪铅弹用鹿皮包着硬塞进炮膛,现在被爆燃的火药一下推了出来,在炮口猛地散开,飞射向前,扫在了一百多步外的清军火枪手们的身体上,白色的棉甲顿时被打成了血红颜色,中弹的士兵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仰面翻倒在地,没了动静。

    但是没有中弹的清兵,还在蒙着头向前进!




第856章 什么?大清没了! 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呯呯呯呯......

    随着一阵刺耳的哨音响过,战场上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火枪齐射的声音!

    属于16个明军步兵营的32个火枪连现在全都组成了3列横队,其中的前两列可以同时开火。也就是2500多支洪兴三年式火绳枪打响了齐射,那气势可不得了啊!

    据参战士兵们的回忆,当时巨大的声响震得大地都颤抖了起来,人的耳膜都快给震破了,所以在齐射过后,许多人在一段时间中什么声音都听不清了。所以也没办法听清哨声和军官们的口令,只好放弃齐射,开始打乱枪——排队枪毙打齐射的战术理论上挺好,在后世的小说和电视上也很常见。但是在17世纪的战场上,要做到还是挺难的。

    因为那时候的火枪威力过剩,打起来动静很大,烟雾也很大(火药质量的原因),一轮齐射或是两轮齐射过后,火绳枪兵们就会因为耳聋和被烟雾干扰等原因失控,只好打乱枪了......不过打打乱枪也挺好,也能打死人,射速还挺快。

    在一轮齐射之后,原本还算清爽的战场一瞬间就被呛人的硝烟所覆盖。五十步开外的清军火枪兵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无情的枪弹扫倒了不少,中弹的人都颤抖着翻倒在地,剩下的人也是一阵慌乱,原本整齐的队伍一下就混乱起来。

    不过他们的混乱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牛录章京和达旦章京们的弹压下恢复了秩序——因为明军没有很牛逼的把对手放到二十步距离内再开火,而是在五十步外就打响了,所以清军火枪手的伤亡不是很大。

    他们之所以这样打,当然是有原因的。一是现在明军步兵的将领们不知道什么是“二十米、三十米内开火的神一样的红衫军”;二是清军的火枪手一般也不会跑那么近让你打——在这个时期,火绳枪手的标准战术还是在较远的距离上放枪,而不是向着敌人的阵地发起冲击。冲锋通常是长枪兵的工作,火枪手不能让长枪兵们白拿军饷吧

    所以反应过来的清军火枪手也停止了前进,就在50步左右的距离上和明军的火枪手对射,当然也是一样的乱枪射击,他们的队形早乱了,根本打不了齐射。

    两边的火枪就隔着几十步你来我往打了起来。损失当然是清军较大——他们的火枪手人数少,只有一千多人,而且射击技术也差,持有的火枪质量也差,火药也差。刚刚还挨了一轮齐射,当场就被撂倒了一百多人!

    不过明军火枪手的火力也不足以将他们击溃,毕竟双方隔了几十步,而且一轮齐射和一阵乱枪后,战场上到处都是烟,根本没法瞄准,所以明军也在乱打......

    但是双方的对射还是没持续太久,就因为清军火枪手的枪管太烫,无法持续输出火力而暂时停止了。

    清军这边,火枪手们松了口气,下场休息去了,而换上的则是心事重重的弓箭手。

    明军这边,火枪连的连长们发现敌人的火枪手退了下去,就纷纷使劲吹响了停火的哨子。明军枪手们的火绳枪也需要时间冷却,而且军官们还想再组织一次或两次齐射。

    在五十步开外打乱枪的场面不好看,远远比不上齐射那么能吓唬人......

    清军的弓箭手使用的都是五到七力的清弓,八力、十力的弓可不是给亦农亦兵的小兵们预备的,现在多铎的巴牙喇兵也就这个水准了——这几年八旗老满洲的死伤太重,“巴图鲁们”可没那么容易补充!

    现在顶上来的清军弓箭手其实都关内出去的老农民,为了份旗地才给多铎当鞑子的,可比不了之前的火枪手——火枪手在多铎麾下是职业兵,一般都是老满洲或是老汉军在干,所以战斗意志较强。这些弓箭手可不行,他们刚才跟着火枪兵上了的时候已经挨了炮击,又亲眼看见自家的火枪兵被打死了一地(其实也没死多少,拢共一百几十),还看见不少半死的火枪兵满身是血的让人抬下来,还发出一阵阵瘆人的惨叫......

    看到这一幕,清军的弓箭手们都有点后悔了——那么贪干什么当佃户扛活就是苦点,但是安全啊!现在为了两三百亩土地就跑到战场上来供人用火枪射击......好像这买卖不划算啊!

    不过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督战的老满洲更加不容许他们后悔!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也只能硬着头皮射箭了。

    不过他们还是可以尽量离敌人远一点......远一点安全啊!

    所以在60步开外,弓箭手们就不敢向前了,前面一地死人呢!飞渡小说

    可是带队的满洲军官怎么肯答应纷纷叫骂了起来。

    “他奶奶的,快给老子顶上去!”

    “这他n的太远,射得着吗”

    “向前10步......再向前10步,违令着斩!”

    也就是10步了,再往前的话,他们这些“老满洲”也害怕啊!

    他们这里正嚷嚷着的时候,对面的明军战阵后方忽然响起了咚咚作响的鼓声,然后明军官兵们就齐声大喊道:“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向前!向前!向前......”

    喊着“向前、向前”的口号,明军的火枪兵就举着上了刺刀的火绳枪开始以“半营”(就是一个营中的两个火枪连)为单位,齐步向前了。喊“向”的时候迈左脚,喊“前”的时候迈右脚,所以队形保持得非常整齐!

    很显然,明军可是一点没浪费五年停战时期,他们的训练水平比五年前真的高了不少。

    看见明军压上来了,指挥清军弓箭手的牛录章京、达旦章京们也不逼下面的人向前了,赶紧射箭吧!

    “射箭!快射箭......”

    绷绷绷绷......

    弓弦响动,箭镞飞扬......不过十之**都射空了!剩下的那些,也大多射着了明军火枪兵的头盔的胸甲上,并没有射趴下几个人。

    不过明军的火枪兵也没走多远,向前推了二十三四步的样子就开始射击了,先是一轮雷鸣般的齐射,一轮就扫倒两百多清军的弓箭手,让后者陷入了惶恐。

    但是他们的齐射又只一轮,便再次开始打乱枪,没一会儿就把战场上弄得烟雾弥漫了。

    在清军弓箭手身后三十步开外观战的岳乐看到这一幕,突然兴奋的大喊了起来:“擂鼓,快擂鼓......全队冲锋!趁着硝烟未散,打南蛮子一个措手不及!”

    原来他早就在等待明军阵型松动的机会了!

    虽然现在明军阵型的松动不是被清军的火枪手和弓箭手打松的......不过对岳乐来说,也是机会难得了。

    多铎所部清军的步军牛录主要是由长枪手和刀牌手组成的,火枪兵和弓箭手加在一起只占了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三的人手,将近9000名刀牌手和长枪手早就岳乐的调度下,挪到了清军弓箭手身后三十步开外。

    就等着岳乐的一声令下!

    他们也不管什么阵形,什么配合,反正就是一拥而上,9000多人好像潮水一样,顶着明军的乱枪就涌上前去。

    而明军的火枪兵好像被清军突如其来地猛攻给吓懵了,也顾不得乱枪了,纷纷转头就跑,结果一下冲在自家的长枪阵上,把长枪阵也冲乱了,一大群的明军就这样呼啦啦的向后退去......



第857章 什么?大清没了! 六(求订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赢了

    这也太突然了吧

    在后方的高台上观战的多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还准备等岳乐指挥的步兵让明军胖揍了之后,派骑兵去包抄明军的左翼呢!

    可是这明军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就败了呢

    难道是自己这个勇敢王真的特别能打还是......有诈

    “有诈!一定是有诈!”多铎已经嚷嚷起来了!他是勇敢王啊,哪儿那么好骗

    尼堪站在多铎身边,也伸着个粗脖子在看,听见多铎说有诈,他笑了笑道:“皇太叔英明,不过有诈咱也不怕......咱们的马队还没动呢!且看那些人能出什么诈”

    步兵在多铎军中不是主力,前锋营骑兵和骁骑营骑兵还有巴牙喇骑兵才是主力!

    现在主力还没出,用不大值钱的步兵试探一下明军的底牌也好。

    想到这里,多铎就压下了鸣金收兵的心思,举起望远镜继续观战。

    从望远镜中看过去,就看见刚才还杀气腾腾要枪毙清军的明军火枪手这会儿跑得跟兔子一样快,一看就知道是非常善于逃跑的老兵油子。

    本来压在火枪手后面的长枪兵则被这群善于逃跑的老兵油子冲散了队形,而他们使用的是一丈三的长枪——这玩意一看就知道是用来扎骑兵的!如果能维持阵形,也许还能对付清军步兵。可现在全都散开了,面对清军的刀牌手根本没得打......不跑路也不行啊!

    难道明军不是诈败,真的是被岳乐抓住机会打了个措手不及

    多铎正吃不准的时候,败退的明军已经止住了颓势。原来他们跑了三百多步后,就遇上了明军的后阵——方阵兵时代最常见的步兵阵列都是以方阵或横阵为基础,然后摆出前后两个大阵。在其中的前阵的前方摆点大炮,在两阵的左右或后方摆点骑兵什么的。

    不过今天多铎遇上的明军布阵有点奇怪,他们的前后两阵距离太远,有三百多步,而且也没看到他们的骑兵在哪儿

    这事儿看着总是不大对啊!

    就在多铎总觉得不对劲儿的时候,明军溃退的前阵士兵已经乱纷纷的穿过后阵,开始在后阵的后方几十步外重新整队了。
1...277278279280281...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