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巴图尔珲台吉身边就有曾经出使过哈萨克汗国的谋臣,看了那颗首级一眼,就欣喜若狂地说:“珲台吉,杨吉儿汗死了!这就是他的脑袋!”
“哈哈哈......”巴图尔珲台吉大笑了三声,“全军突击!一定要让哈萨克人知道我们准噶尔部的厉害!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蒙兀儿斯坦的主人!”
......
杨吉儿汗的死对于哈萨克汗国而言无疑是黑暗岁月的开始,本来勉强统一的国家分崩离析,大片肥美的草场被准噶尔部所抢占,分裂中的哈萨克部落之间则为了争夺剩余的草地而自相残杀。
而对已经上了年纪,身体越来越差的巴图尔珲台吉而言,胜利也不意味着幸福生活的开始。因为他在楚河决战前就已经染了风寒,连着几日发着低烧,完全是撑着病体上战场的。
大概是因为心愿已经了却,那股子压制着病魔的精神一下散去,当天晚上巴图尔珲台吉就发起了高烧,还不住的咳嗽,还吐出了红色的痰液。67小说
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巴图尔珲台吉连忙让人将正在楚河岸边的营地当中喝酒庆功的继承人僧格,长子车臣,次子卓特巴巴图尔和兄弟楚琥尔乌巴什全都招到了自己的营帐当中。而且还让人给自己换上了明朝一品武官的蟒袍和乌纱帽(都是和大炮一起送来的),手上则拿着朱慈烺颁下的两份圣旨。
一份是册封巴图尔珲台吉为北庭大都护的,一份则是册封僧格为北庭大都护留后的!
早在噶尔丹滞留榆林期间,代王朱慈炯就受托向朱慈烺请了这两份圣旨。
看见巴图尔珲台吉这样的装扮,僧格、车臣、卓特巴巴图尔和楚琥尔乌巴什全都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珲台吉为什么穿上这身花里胡哨的明朝官服了难道准噶尔部向明朝称臣是玩真的
巴图尔珲台吉的长子车臣看着父亲发问:“父亲,您这是......要打出明朝的旗帜”
巴图尔珲台吉不置可否,又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弟弟楚琥尔乌巴什。楚琥尔乌巴什和巴图尔珲台吉长得很像,只是年轻了不少,头发和胡须都是乌黑油亮的,面色看着也很健康。
在准噶尔部中,楚琥尔乌巴什还是少有的“知识分子”,精通蒙语、察合台语、波斯语和汉语,能看懂大清朝廷赐给的兵法秘籍《三国演义》,所以巴图尔珲台吉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诸葛亮。
蒙古诸葛亮摸着自己的胡须,摇着一把折扇(找不到鹅毛扇,已经让策凌喇嘛去南京帮着购买了),装模作样的想了想。
“珲台吉是想从明朝得到更多的援助以对抗罗刹国”
巴图尔珲台吉神色凝重,轻轻点头,道:“我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魂归极乐了......我死之后,准噶尔部和僧格必须要有一个依靠,否则凶残的罗刹人一定会趁机夺取准噶尔的土地、牛羊和部民,所以我们一定要得到明朝的支持。”
这位准格尔部的珲台吉其实没有和兄弟说真话,他现在最担心的根本不是罗刹国,反而是自己的“诸葛亮弟弟”。他的大儿子车臣,二儿子卓特巴巴图尔都没什么脑子,很容易被人挑唆。而楚琥尔乌巴什一天到晚算计别人也算计自己人,没准就会挑动车臣、卓特巴巴图尔和僧格内讧......
所以巴图尔珲台吉要借着明朝的大旗稳住儿子僧格的地位,让他安安稳稳的成为北庭大都护!
至于罗刹国的威胁......只要准噶尔部内部能够团结,再有明朝的支持,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罗刹人厉害的不过就是火枪大炮,现在准噶尔部也能从大明得到这些,还有什么可怕的
“可是大明要求我们出兵叶儿羌汗国啊!”僧格看着父亲病怏怏的样子,很是担心。
“那就出兵!”巴图尔珲台吉咳嗽了几声,“叶儿羌和哈萨克、布哈拉是盟友,向来反对我们准噶尔部,现在哈萨克暂时溃败,是时候腾出手去收拾叶儿羌汗国了。
而且叶儿羌汗国的阿卜杜拉哈汗为人刻薄寡恩,掌握大权后就大肆杀戮各部贵人,还驱逐了兄弟伊卜喇伊木和伊斯玛依勒都......阿卜杜拉哈汗的两个兄弟都在咱们这里,现在正好利用他们充当向导,和明军联手,东西对进,一举灭亡叶儿羌汗国!”
“可是,父亲......您的身体.......”僧格看着老爹的样子,实在有点不放心。
巴图尔珲台吉举起了朱慈烺册封僧格的圣旨,努力提高嗓门:“这是大明天子封你当北庭节度使留后的诏书!你现在是大明天子封过的准噶尔部继承人了......如果我不成了,你自然要承担起出兵叶儿羌汗国的职责!”
第801章 大王,不如将计就计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准格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余下的时间所剩无几,但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做成了两件足以改变准格尔蒙古人最终命运的大事。
一是击败了准格尔部的宿敌哈萨克汗国,为准格尔部赢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二是领导准格尔部归附大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当中!唔,这事儿可不得了啊,意义比打败哈萨克人更加巨大!
因为归附大明,接受北庭大都护的册封,还为僧格讨来了大都护留后的职位,就意味着在准格尔部树立了一个绝对的权威。
而在几个月后,当陪同噶尔丹前往南京的策凌喇嘛带着同大明达成的协议和大明朝廷发给的半年军费(价值12.5万两白银的丝绸、布匹、铁器、枪炮、火药),通过丝绸之路的草原路线,辗转送到道尔本厄鲁特森木城堡的时候,刚刚从已故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手中接过准格尔部的绰罗斯.僧格,立即就得到了部众们的拥护......毕竟谁也不会和价值12.5万两银子的财货过不去啊!
既然僧格能从大明朝廷那里骗到财货,那么大家就拥护他当大都护吧!
当然了,朱皇帝的好东西也不是白给的。在分完了好东西后,准格尔部的勇士就得出兵替大明朝廷去收复自古以来的神圣领土了......
等到僧格从天山以南的安西地盘上满载而归后,他在准格尔部的地位就更加巩固了。
......
在西域的准格尔部忙活着内部的权力过渡以及维护祖国统一事业的时候,在六七千里外的那个半岛上,这个时候同样面临着大明皇帝朱慈烺所带来的变局。
朝鲜昌德宫,这是一座“修旧如旧”的寒酸宫阙。之所以说是“修旧如旧”,是因为这所建于大明永乐年间的宫殿在壬辰倭乱和仁祖反正中两度被焚毁,在仁祖反正事件中上台的仁祖李倧攒了半辈子的钱想要修复昌德宫,但是因为清国的入侵而未能如愿,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拆毁的仁庆宫以获取材料的办法修复部分昌德宫。
因为是旧材料修复昌德宫,自然就是修旧如旧了。
可即便如此,李倧生前都没能看到昌德宫修复工程完工......因为没有经费,再加上工匠民伕们拿不到工钱而故意拖延,修复部分昌德宫的工程一直拖到李淏即位后的第二年才刚刚完工。
不过完成了仁祖李倧遗愿的李淏并不满足,他还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在他看来,朝鲜王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而且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礼仪之邦不应该是总是成为邻国欺侮的对象,朝鲜应该要自强,要雄起,要成为一个堪比大明的上国。
而帮助朝鲜过去的父国大明击败清虏,恢复中原,在李淏看来就是朝鲜雄起的捷径。
所以在即位之后,李淏就一改父亲李倧与民休息的国策,加快推行《大同法》,也就是将各种乱七八糟的贡物统一为米谷的纳税制度。此外他还颁布令旨,让所有的朝鲜男子,甚至和尚都要纳税才能免除兵役。
但是这个朝鲜国的底子实在太薄,国内大部分的土地、人口又在两班豪门手中,无论李淏推行什么增加收入的办法,也不可能向两班豪门征税。
因此李淏即位三年多以来,种种扩军备战的努力,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御营厅军和禁军合计不过22000人,而且装备低劣,训练不足,还特别缺乏骑兵。军中还弥漫着恐清惧战的气氛,以至于李淏都不敢公开提北伐,只敢以备倭的名义扩军。
可是倭寇就不可怕了倭寇就不凶残了倭寇就好对付了
所以当庆尚左道水军节度使金光孝的告急奏报送到朝鲜京城后,立时就是群臣惊怖,人人都不知所措,也没有人敢挺身请战去前线抗倭。议论到了最后,群臣们只是勉强提出了一个向大清求援的建议。
北伐大清看来是不可能了,求大清国来救命才是正事儿!
除了救命,当然就是请国王李淏御驾亲征,北上抗倭了......
就在李淏琢磨着要北上抗倭的时候,他的老师,现任的礼曹判书宋时烈终于从大明返回了,而且还带回了一个机密消息!163
宣政殿外,李淏的贴身内侍把守着各处通道,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而在宣政殿尼日,刚刚返回的宋时烈正跪坐在李淏对面,面带忧愤的说着这次访问大明的所见所闻。
“大王殿下......朝鲜要自强、自立,再也指望不得大明!他们现在一味追求富强,已经抛弃了仁义道德。现在为了打击清国,甚至想要牺牲我国的利益,将我国当成引诱鞑虏铁骑的香饵,现在占据釜山绝影岛的倭寇,就是他们假扮的。另外,所谓的《子论格物篇》,据臣亲眼所见,根本就是后人伪造的东西,虽然提出了一些格物穷理的办法,但是却没有了做学问的正心诚意,而且其中的许多道理都容易扰乱人心,是不值得学习的!”
李淏认真的听着,脸上的表情却越来越阴沉。他本来以为大明皇帝会非常热情的接受朝鲜的再次归附,立即赐下厚赏并且送来大量的火枪和火炮——他这个朝鲜国王虽然不看世界,却时刻在看大明,当然知道现在的南京、上海两地到处都是生产枪炮的工坊。所产出的枪炮量大质优,完全可以送一点给朝鲜......
可是大明皇帝却压根不想让朝鲜回归,而且还想派人假扮倭寇侵犯朝鲜,以便为清国驻军朝鲜创造借口。
这根本就是想把祸水引入朝鲜国!
“宋先生,”李淏问,“大明不等我们同意,就派出船队冒充倭寇,占领了绝影岛,还杀伤了我们的士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这事儿其实是宋时烈不好......他太磨蹭了,不是回了上海就马上坐船返回,而是走陆路北上山东,从那里再坐船回朝鲜。一路上还不忘考察民情,了解大明改革的情况。
所以就耽误了时间,结果让侵略朝鲜的倭寇先到了!
因为朝鲜这边没有准备,就弄假成真了,还害死了不少朝鲜水师官兵。
“大王殿下,”宋时烈说,“大明虽然失去了仁义,但是已经变成了只顾利益的虎狼之国,如果我们揭发他们冒充倭寇的行为,恐怕会令其恼羞成怒,大举来犯!”
李淏眉头紧锁:“这可如何是好”
“大王,不如来个将计就计吧!”
“将计就计怎么做”
“咱们就当入侵绝影岛的是真倭寇......现在倭寇不是和大清国在库页岛开战吗倭寇在库页岛形势不利,所以就从海路出兵朝鲜,想要以朝鲜沿海岛屿为跳板,进攻海参崴。”
李淏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不是正中了明朝的下怀”
“大王殿下,我们还可以把日斯巴尼亚人拉下水!”
“怎么拉”李淏连忙问。
这个日斯巴尼亚国也是让李淏非常头疼的存在!
因为这个国家总是喜欢往朝鲜的土地上派出传教士(多明我会教士),传播一些对反对儒家的邪妄之说。
以往朝鲜国闭关锁国,直接驱逐甚至杀掉传教士也没什么。
可是现在日斯巴尼亚国传教士有大清撑腰了,朝鲜国不敢拿他们怎么样了,所以一帮朝鲜士大夫都头疼的很。
宋应时低声道:“大王,可以让日斯巴尼亚国的战船到咱们的港口来装运清军,送去对马岛登陆!“
第802章 越来越像世界战争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盛京,日国驻清国大使馆。
卡瓦列罗大使,穿了一身丝绸长袍,静静的坐在大使馆内的书房内。一杯咖啡,在他面前早就没有了热气。而他也是心神不宁。眼神只是呆呆的看着远处,像是在焦虑的等待着什么
书房外面,就是一个中式的庭院,地上到处都是积雪,气温很低。不过书房里面生了火炉,非常暖和。屋外冰冷的空气和屋内的暖气在窗户的玻璃上发生了交汇,在玻璃窗的内侧凝成了大片的小水珠,弄得本来就不大透彻的玻璃窗雾蒙蒙的一片,让室内的卡瓦列罗很难看清楚外面的情况。
门外突然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音,然后就是书房的门被推开,一阵冷风过后,两个人影闪了进来。卡瓦列罗只是看了一眼,这位代表日斯巴尼亚国王的全权大使立即就站了起来,向两位来客中的一位行来鞠躬礼,“主教殿下!”
被他称为“主教殿下”的是新上任的大蒙古国枢机主教胡安.鲍蒂斯塔.唐.莫拉莱斯,还有个中国名字叫黎玉范。
他原本是多明我会派到中国传教的神父,因为利玛窦死后发生的“中西礼仪之争”而得到了上位的机会,成了在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中最激进反对利玛窦规矩的神父之一,还在1643年时返回罗马,去向教宗揭发利玛窦规矩违法天主教的教义。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礼仪之争”,但是背后却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间的权力斗争——利玛窦是葡萄牙支持的耶稣会的传教士,而黎玉范则是西班牙支持的多明我会传教士。
因为葡萄牙人和耶稣会的政策比较灵活,所以在中国占了先机。
而多明我会则染上了“神眷西班牙”的毛病,在宗教问题上太死板,看谁都像魔鬼......所以在中国发展的不好。
因为涉及的问题太复杂,所以教宗英诺森十世也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支持谁直到大明使团访欧,并且真是宣布大明拥有东亚保教权——这件事情造成了教廷和大明帝国的敌对。
教廷当然不能承认大明的保教权,但是也不能剥夺授予葡萄牙王国的东方保教权......理论上教宗有这个权力,但是英诺森十世只要没发疯,绝对不敢干这事儿!
要干了,没准就马上见到天主了!
这个后果明摆着,你今天可以剥夺葡萄牙的东方保教权,明天是不是就能剥夺法兰西国王任命主教的权力了这是想挑起新的宗教战争吗
现在蒂雷纳子爵已经投靠路易十四了,回头带兵到罗马来帮助英诺森十世上天堂可怎么办
如今的教廷在军事上可疲软的很,绝对不敢去挑战任何一个欧洲军事强权......
不过教宗还是找到了一个恶心朱慈烺的办法,他任命了一个大蒙古国的枢机主教——葡萄牙人的保教权可不包括大蒙古国!
所以黎玉范就白捡了一个红衣主教来当,被打发到盛京来了——本来应该去北京的,但是黎玉范也不傻,看得出顺治小皇帝不长久,所以就到盛京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