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多铎一咬牙:“都是九旗子弟,还分什么彼此本王这里一视同仁!

    另外,包衣佃户中的壮士只要从军立功,一样可以抬入九旗,分配土地!”

    他现在遇到的问题和历史上宇文泰有点像,宇文泰是鲜卑不够用,多铎是老满洲不够,而且更缺。

    老满洲壮丁才一万人,而且现在是玩火枪大炮的时代,一万人能顶什么用必须得拉汉人入伙!

    这就是民族融合啊!

    有了多铎这句话,阿尔津接着往下说:“即便能拉包衣佃户中的壮丁入伍,那也是远水,咱们现在能用的就是一点常备之兵,将军府下有3000,黑龙江昂邦章京衙门有3000,辽南、海参崴、山海关三个昂邦章京衙门各有1000,总共就是9000人......其中辽南、海参崴的2000人动不了,库页岛和黑龙江、精奇里将流域至少要留下2000,盛京再留1000,能动用的只有4000人。”乐看小说

    “4000人怎么够”盛京将军府右梅勒额真汉岱摇头道,“起码得上万吧”

    “上万也不够!”何洛会插话道,“英王命卓罗在山海关内修建的成宗皇陵就是个屯兵的堡垒,至少可以屯兵数万!”

    多铎沉着声音:“那咱们也得多带点兵,至少要出兵六万......要再点齐五万六千人,其中九旗旗丁点集四万,余下的都招募包衣佃户吧!

    阿尔津、汉岱,咱们的钱粮兵器马匹够用吗”

    阿尔津道:“王爷,盛京库房里面的银子没多少,总共只有18万两。不过粮食足够,有一百多万石。”

    汉岱道:“兵器足够了,日斯巴尼亚人的大帆船最近还给咱送来了2000支火绳枪和20门红夷小炮。但是盔甲却不大够。九个固山额真衙门报上来的数据,三分之二的旗丁配不上甲。将军府库房储备的甲胄只有1500副,黑龙江、海参崴、辽南、山海关四个昂邦章京衙门所存的甲胄总共只有2000副。

    马匹也不是很够,咱们满洲发老规矩是自备。不过九个固山额真依着王爷的命令,各养马1000匹,都是随时可用的战马和挽马。”

    多铎点了点头:“勉强够了......只要能速战速决就行了!”

    真的比较勉强!

    现在的大清军制是少量的常备军加上大量轮番服役的“地主兵”,常备兵就是前锋营、火器营,入营就有一份钱粮。没有入营的九旗旗丁就是“地主兵”了,在北京城内的由各旗固山衙门发放钱粮,钱粮来源的主要旗地的收益。在各处昂邦章京衙门服役的则是各自的衙门发放钱粮。而在关外屯田的旗丁则是兵农合一,靠土地承担兵役的成本——这也是多铎手下汉军多,老满洲少的原因。老满洲,甚至陈汉军(入关前的汉军)大都愿意在北京或者关内各个昂邦章京衙门下面过安稳的生活,有一份固定的钱粮吃就好了。

    而愿意去关外闯荡的,大多是没有待遇的包衣抬旗的新汉军,或者是被顶在第一线当炮灰的正绿旗旗丁。此外还有一些索伦人和巴尔虎人之类的东北土著或是从西伯利亚来的难民。

    这些所谓的旗丁因为没有固定收入,一家老小都靠种地或打猎活命。所以旗丁无偿服役的时间不能太长,要不然就得有战利品可以抢......否则就得变成明朝的叫花子军户兵了!

    而多铎手头的钱粮不算太多,要长期维持六万大军的规模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可是咱们用什么名义征招大军呢”知奉天府刚林这时又提出一个问题。

    刚林本是多尔衮的心腹,也是和多铎一起出关的,多铎当了盛京将军,而他则当了关外唯一一个府(不包括明朝的旅顺府)奉天府的知府。

    现在清朝不设省,地方政权如果不算盛京将军府,那就是知府衙门、昂邦章京衙门和固山额真衙门最大了。

    在关外这里,盛京将军府下就是一府四昂邦九固山,一共十四个州府级的衙门,其中又以奉天府为首!

    “拿罗刹国人当借口吧!”海参崴昂邦章京爱新觉罗.郎球也来了盛京,他是护送索尼他们来的,顺便还送来了一批枪炮。

    他建议道:“就说有5000罗刹鸟枪兵到了雅克萨城,眼看就要大举入侵,咱们招募大军,就是为了攻打雅克萨城。”

    5000罗刹鸟枪兵当然是不可能来雅克萨城的,根本就来不了!而且莫斯科那边也知道了“日蒙协约”的事儿,沙皇阿列克谢一世怎么敢去招惹日斯巴尼亚人的东方盟友

    所以这两年罗刹国在黑龙江、精奇里江流域都处于守势,步步退缩,放弃了不少据点。

    “好注意!”多铎笑了起来,“咱也可以这样去和祖可法那个四臣这么说!那家伙跑来盛京煽风点火,就想占咱大清国的便宜,可不能让他得逞了。”




第774章 罗刹国别害怕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多铎现在是爱国王爷了,又是抗击沙俄,又是库页岛抗日的,而且还都赢了......现在又要发兵五万去攻打雅克萨城和罗刹国的5000鸟枪兵决战,满满的爱国主义啊!

    不过北京城内的阿济格压根就不相信这事儿!

    雅克萨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养得活5000罗刹兵吃什么呀去黑龙江里钓鱼还是去老林子里猎熊

    而且刚刚赶到北京城的索尼还把罗刹国的底子查清楚了。

    北京紫禁城,武英殿内,索尼正在侃侃而谈。

    “皇叔父摄政王放心,罗刹国绝不会派那么多兵来雅克萨城的。因为这个国家在欧洲那边不过是三四流的国,就是大,并不强。现在欧洲那边一等的强国就是日斯巴尼亚和奥斯曼帝国。二等强国有法兰西国、英吉利国、尼德兰国......就是咱们说的红夷国,还有一个神圣罗马帝国,还有波兰国和瑞典国,这些国都比罗刹国强大。

    而且罗刹国现在正被奥斯曼帝国攻打,他们俩个国是世仇,这个罗刹国的祖宗原来是什么东罗马帝国,就是被奥斯曼帝国给灭亡的。现在南明和奥斯曼帝国、法兰西国结了盟,他们才是罗刹国的敌人。而咱们和世界上的头等强国日斯巴尼亚国结了盟,罗刹国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会和咱开战的。

    所以奴才离开欧洲的时候已经托日斯巴尼亚的皇上腓力出面,去和罗刹国的沙皇阿列克谢交涉了,一准能谈下来的。”

    索尼倒是没吹牛,的确能谈下来。因为哈布斯堡家族是奥斯曼帝国的死敌,俄罗斯也是奥斯曼帝国的死敌,死敌的死敌那就朋友了。腓力四世的面子,阿列克谢一世能不给

    现在可不是彼得大帝的时代,沙俄没有改革,就是一个欧洲三四流的国家罢了,而日斯巴尼亚可是牛逼哄哄的世界帝国!

    另外,阿列克谢一世很快还会在哈萨克方向遇到一个强敌,就是将要挂上大明北庭大都护府招牌的准噶尔部了。

    这个大明和土耳其是盟友,又在中亚和罗刹国对着干,罗刹国当然得找大明的死敌大清联手了,怎么还会去攻打大清国

    “索尼,”阿济格看着已经变成国际外交家的索尼,“你说说,老十五征招数万大兵想干什么”

    “这个......奴才不敢。”索尼不敢说。

    事情明摆着,但是说出来却有可能被治罪。

    “还不是想给朕当阿玛”顺治皇帝倒是“皇言无忌”,当阿玛的话都说出来了。

    阿济格瞥了他一眼,心道:也就我想给你当阿玛!老十五没这想法,他想当大清皇帝!

    “老十五要打,那咱就奉陪吧!”阿济格说,“不过咱也得找个借口......找什么好呢”

    “皇叔父摄政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笑道,“这借口不是现成的”

    “现成的”

    “对啊!打罗刹国啊!罗刹国不是在雅克萨城屯了5000鸟枪兵吗咱不能看着豫王一个人忙活啊!也得发兵贝加尔,断了罗刹兵的归路。”

    其实雅克萨的毛子不是从贝加尔方向上来的,而是走北冰洋入勒拿河到达雅库茨克,再从雅库茨克出兵南下黑龙江流域的。

    不过大清国并不知道这事儿,还当人家是从陆路走过来的。

    “还是郑王您棋高一招啊!”阿济格冲济尔哈朗挑了下大拇哥,然后又问,“南明那边怎么对付呢要不您再支个招儿吧。”

    “南明那边不还在补课吗”济尔哈朗道,“没那么快补好吧”

    “那也不能掉以轻心啊,”阿济格皱眉道,“老十五可不容易对付......咱们得全力以赴,所以必须得稳住南边。”

    兵力上的优势看起来在他这边,但是他也有本难念的经。他是挟天子,令九旗。如果没有顺治这面大旗,他就只剩下自己的镶白旗和太原昂邦章京衙门的兵力了,加在一块儿也就是万把人,而且不能都拉出来,黄河对岸还有个欠了一屁股债的大明贷王看着太原府流口水呢!三月中文

    所以阿济格能够拉出来的镶白旗的兵力怎么都不会超过5000人,根本打不过多铎的几万人。

    而且他也不能以讨伐多铎的名义调兵,因为多铎自己的正蓝旗在河南府也有一个昂邦章京衙门,由阿巴泰的第四个儿子多罗安郡王岳乐主持。如果阿济格要和多铎开战,那么岳乐极有可能从河南府出兵......到时候战火波及河南省不说,南边的大明多半会趁火打劫。

    因此阿济格只能以攻打贝加尔的名义调集兵马,同时还得把岳乐和他部下的正蓝旗兵留在河南府,而且还得稳住正绿旗的人心。

    毕竟正绿旗的人数很多,如果他们以防备明朝的名义不出兵,那么阿济格可以动用的兵力就要狠打一个折扣了。

    “那就把十四格格送出去吧!”顺治又插了句话。

    十四格格名叫阿吉格,是皇太极的女儿,顺治的妹妹,因为是庶出,所以封和硕公主(嫡出就是固伦公主),今年只有12岁。

    在顺治皇帝的姐妹当中,这位阿吉格是最漂亮的,不过脾气很坏,刁蛮任性,历史上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了。

    不过现在吴应熊在南京上小学,要娶老婆也得从大明的宗室里面找了,不会去娶阿吉格的。

    阿济格想了想,“这倒是个办法......成宗皇帝的公主还没过朱慈烺的门就没了,不过和亲之局还可以继续啊,咱们再给他补一个,这样总能安稳一段时间。”

    这还可以补一个......

    顺治笑道:“南明的告丧使黄大宝还没离开,现在正好把这事儿和他说了,两方面就可以开始操办。婚姻之事没完,朱慈烺应该不会考虑出兵,这样总能争取到一些时间。”

    阿济格拍拍手道:“好,就这么办!”

    ......

    武英殿的议事结束后,顺治就和索尼一块儿去慈宁宫见布木布泰大妈了。

    索尼出使之前是内大臣,阿济格让他暂时归了原职,还当内大臣,所以得去给皇太后磕个头。

    “额娘,您看谁来了”

    顺治抵达慈宁宫的时候,布木布泰大妈正闭着眼睛在念经,听见儿子欢快的声音,她张开眼睛一看,就看见好些日子没见的索尼跟着顺治一块儿来了。

    “索尼回来了”布木布泰笑着问,“这次去西洋可开了眼界”

    “奴才索尼给太后请安。”索尼先是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才在太后的示意下起身回话,“回太后的话,奴才可是眼界大开了......”

    布木布泰对西方的事情其实没多大兴趣,她看见儿子顺治一脸喜色,于是就问:“皇儿,你又遇到什么好事儿了”

    “额娘,”顺治笑道,“儿臣可算把十四格格嫁出去了!”

    “嫁给谁”

    “朱慈烺!”顺治笑道,“正好拿她补了东莪留下的缺。”

    “这个......”布木布泰拧起了眉头,“摄政王同意了”

    “同意了。”

    “那就是要开战了......”布木布泰道,“十四格格只是稳住朱慈烺的棋子,朱慈烺也乐得看咱们自相残杀!婚姻的事情应该能成功,只是大清的两个摄政王相斗,最后谁会取胜呢”



抢救大明朝第775章 顺治稳居钓鱼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那还用问”顺治皇帝笑道,“二虎相争,当然是一死一伤,最后得利的只会是咱们!”

    他这话也不是没一点道理的,因为他这个皇帝并不完全是空头的。两黄旗的人马大多还忠他这个皇上,而且多尔衮亲领的正白旗当中,也有一些人因为布木布泰的拉拢而亲近顺治。

    许多被多尔衮提拔上来的镶绿旗的文官也都忠君——正绿旗的根底还是北方的汉族地主,镶绿旗的身份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往上爬的阶梯,顺治这个小皇上才是他们效忠的对象。

    所以在顺治帝基本盘中有两黄旗,部分被拉拢的正白旗高层,还有镶绿旗的好奴才。

    哦,还有吴良辅领导的“贰太监”。阿济格对宫廷的控制能力不如多尔衮,而且也没多尔衮那种手腕去拉拢宫中的太监、宫女。因此宫里的太监、宫女都被顺治和布木布泰控制了。

    另外,两红旗、镶蓝旗、正绿旗这四个旗也不是阿济格和多铎的腹心部,他们可都是自成体系的。不过是被多尔衮压服而已,现在阿济格、多铎两兄弟内讧,两红旗、镶蓝旗、正绿旗的旗主和入八分王公还会怕了他们

    布木布泰眯着小眼睛看着儿子,显得有些担忧:“你就不怕朱慈烺北伐中原,夺了咱大清的大好江山”

    “不怕!”顺治笑道,“额娘,多尔衮不是给咱们留了对策只要照着去做,南明再北伐咱也不怕!”

    多尔衮留下的对策就是模仿契丹的布置,一边努力经营盛京为根本,一边在关内经营北京、太原、大同三大据点——这布置就和北宋灭亡北汉之前的形势有点类似,但是更加有利。

    因为北宋是以开封为大据点支持北伐燕晋之地的。当年中原还没残破,河南、河北都是繁华富庶之地,足够为北伐大军提供粮饷器械。

    而如今朱慈烺的政权是以金陵为根本的,距离北京、太原、山西有约2000里!

    而且沟通南北交通的大运河,也因为明清对峙和黄淮运大工而被废弃了——17世纪的施工能力有限,根本没有办法同时保持淮北的黄河入海口和运河畅通,所以就只能二选一。历史上明清两朝都是保漕弃淮,所以淮河水患就是个无解之题。

    朱慈烺则是弃漕保淮,淮河当然好了,两淮再成沃土,几乎年年丰收,但是漕运就完了。

    当然了,他即便沿用坑死两淮人民的“保漕”,也是保不住漕运的。因为大运河的山东段现在是明清对峙的分界线,对峙的双方都在“毁漕”——两边都在运河沿线修筑棱堡,而为了保护棱堡,又挖掘了许多连通运河的沟渠,为了方便运输,又将这些沟渠和别的河流挖通了。
1...237238239240241...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