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阿济格听了这话忽然笑了起来:“都走南朝皇上不是最喜欢招降纳叛了这次不招了”59书库

    他这话其实是在敲打在场的正绿旗三王和其他一个高级将领的——阿济格摄政王可英明了,知道他们是候补三臣!

    可是祖可法的回答却让所有想当三臣的汉奸都有一种心碎的感觉。

    “不招,不招了!”祖可法笑呵呵地摇头,“这次不招了......现在我大明兵精将勇,钱粮足备,堂堂之阵也是必胜!”

    这话说的不错啊!大明现在几十万大军,而且将军们都上了补习班,打仗的水平可是蹭蹭的上涨,还用得着一群卑鄙无耻的汉奸三臣

    祖可法用抱歉的眼光扫了一遍过去的同僚们,笑了笑道:“都走吧!关外大好的地盘,何必挤在中州中州就那点土地,不知道多少人等着分呢,而且授给老百姓的地又不大容易收回来......”

    这是大实话了!不是说漏了嘴,就是朱慈烺关照他说的!

    这叫制造恐慌!

    目的就是为了赶人出关。

    正绿旗在关内有将近10万户!

    努力动员一下,十一二万人都有了,要都死守堡垒,打起来多麻烦要招降他们,那土地就少了......朱皇帝手下的北人勋贵、官僚、功臣都等着瓜分北方的旗地呢!

    要没土地分,他们哪儿来北伐中原的劲头

    再说了,大家都上了孔代亲王的补习班,打仗手艺见涨,也不需要这群候补三臣倒戈了。

    而多尔衮又在中原搞了计口授田,一下授出去上亿亩!这些土地朱慈烺也不好收回啊,农民起义的教训那么深刻,可不能那么快就忘记了。

    所以就只能让正绿旗还有别的什么旗把旗地交出来了!

    大实话一说,祭殿中的汉奸顿时都如坠冰窟。

    大明现在不要三臣啦!

    阿济格心里倒是挺得意,这帮贰臣现在当不了三臣,只能跟着大清朝混了,他哼了一声:“祖可法,你回去告诉朱皇帝,我大清是不会放弃中州土地的!他如果只想要格格,十四格格随时可以过去填东莪那丫头的缺,如果他想要地盘,哼,放马来打就是!我大清正绿旗的儿郎可不怕他!”

    怎么可能不怕!

    尚可喜、耿仲明、孔廷训他们仨都快急哭了!且不说明军的将领们上了补习班后变得多厉害,就是不上那个什么补习班,他们三顺王也打不过人家啊!上回多尔衮打个史可法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你这阿济格怎么不让大家跑路呢

    哦,对了,没地儿跑!

    关外是多铎的地盘,这可不行啊!

    三个汉奸王爷正心里盘算的时候,一个镶白旗的白甲兵飞也似的跑进了大殿,到了阿济格跟前就行了个打千礼,然后大声禀报:“禀王爷,大石河急报,今天上午,豫王军大举出山海关西行!”




第778章 勇敢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大清“勇敢王”多铎来了!

    勇敢王当然是勇敢的!

    这个大清国第一勇士其实是多铎而非鳌拜,只是多铎是主子,不适合和一群奴才搁在一起比较。

    不过他的勇敢却是公认的,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了!

    多铎的长相就八个字“虎背熊腰,满脸横肉”,一看就是个勇冠三军的大将,和他老爹努尔哈赤长得很像。

    而他的性格里面也透着一股子勇猛,能用刀剑解决的事情,绝不会考虑用什么计策。

    所以他不会学阿济格去和大明的使臣谈什么割地,祖可法见了他一面就给轰走了。

    在轰走祖可法后没过多久,他的五万多西征大军就集结完毕,虽然在数量上少于对手阿济格,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新兵,骑兵的数量更是远远不及阿济格。但是多铎依旧没有犹豫,带着大约52000人,就离开盛京,直扑山海关而去。

    山海关一直都是他在管辖,守军也是他的人,在多铎率领大军抵达的时候,何洛会已经召集起了大约3000人,还准备了大量的粮草。

    多铎命令自己的部队在山海关上休息了一日,在七月十五这天,率领总共53000人离开了山海关,向西面100余里外的碣石山北面的通道开去。

    碣石山的南北两面都有通道,南面的通道打海边过,宽阔平坦,有利于大军通行。但是多尔衮的“俭陵”修在那里,把通道堵了一半。而且这一带的地形有利于骑兵集群发起冲击,对于缺少满洲马甲兵的多铎非常不利——多铎手下的老满洲不过万人,其中3000多人编入了几个前锋营,成了“龙骑兵”,余下不到7000人中有不少要充当军官和官员。下面十几个州府一级的衙门,还有五万几千人的大军,没一千大几百人也掌控不了啊!

    所以真正能充马甲兵的,也就是5000出个头。另外还有大约5000前锋营的龙骑兵(鳌拜带来了2000索伦龙骑兵),总共也就是10000骑兵。

    余下的43000余人,都是步兵和炮兵,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步兵。

    这些步兵又被分成大约20个营(这是模仿明军新军的编制),其中每个营配属一个300人的火枪牛录,是以盛京将军府下属的各个火器营的火枪兵为基础扩充而成的。总共就6000火枪兵!

    除了一个火枪牛录,多铎的东军各步兵营下还有三个长枪牛录、一个刀牌牛录、一个弓箭牛录、一个护军牛录——叫护军是好听,其实就是打杂的。

    七月十七日,阿济格的西军和多铎的东军,就开始在碣石山北面的丘陵地带布阵扎营了。

    碣石山北面大约10里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城山,碣石山和城山之间的10里就是可供大军通行的通道了。

    不过这通道不是一马平川,而是通道的西面有烽坨岭和截山岭两处丘陵。这两处丘陵都比较容易翻越,同时也有多条道路穿过。

    而在阿济格发现多铎向碣石山北面而去的时候,他就立即派兵抢占了城山、烽坨岭和截山岭,再加上碣石山北北麓一处名叫黑峰山的山头。

    算是完全占有了有利地形!

    另外,他还在俭陵城堡中留下20000镶黄旗、正白旗和正绿旗的大军,由图海、苏克萨哈和尚可喜等人指挥,以防多铎的大军突然转向碣石山南面。同时也准备在关键时刻向多铎的侧后发起进攻。

    也就是说,在碣石山北面的战场上,阿济格一共摆出了近60000大军,而且还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不过阿济格不能单靠防御取胜,因为时间不在他这边儿,大明帝国就在他背后虎视眈眈!

    谁知道那个孔代补习班什么时候结束也许明军很快就会发起进攻也不一定!

    另外,他带来碣石山的八万大军是拼凑起来,说是各怀鬼胎都不为过。多铎又是多尔衮指定的接班人!

    而多铎的五万多大军是以他为尊的,阿济格不大可能分化瓦解这些军队。速递小说

    所以阿济格不能在碣石山和多铎长期对峙下去,必须速战速决。

    而多铎这个勇敢王并不鲁莽,他也会审时度势,知道阿济格的软肋。

    因此在开到碣石山东北,距离黑峰山、城山约十一里、十二里开外的洋河西岸后,就停止前进,开始安营扎寨了。

    ......

    在碣石山北麓一处高坡上,几百名穿着白甲的镶白旗护军四下警戒着,一个高大肥胖的壮汉,则在一群大清国的文武官员护卫下,站在高处,举着望远镜查看着落日余辉下的战场。

    这壮汉就是阿济格!

    他其实也是个勇猛的性子,除了比多铎笨一点,其他方面和多铎很像,模样也像,看着就是亲兄弟。倒是多尔衮和他们哥俩不大一样,不像努尔哈赤,而是像他们的老妈大妃阿巴亥。

    阿济格看着远处的地形,眼神不停的闪烁着,对面多铎的布署,说明他要以洋河为依托展开会战——随手一个布局,就让阿济格非常难受了。

    这个用兵打仗的水准,的确是多铎高明啊!

    多铎的军队正在扎营,远远看去,就见不计其数的兵丁在洋河东岸忙活,或是挖壕筑垒,或是立起寨栅。

    营寨扎得紧密,一看便知是个“步寨”,这说明多铎的军队是以步军为主——其实不看营寨阿济格也知道这情况。

    多铎最大的劣势就是手头的军队不行,大多是临时招募起来的农民,也不是老满洲真八旗,而是闯关东的汉人农民。

    所以阿济格并没有把多铎的步兵放在眼里。

    真正让他担心的还是多铎手头的几千前锋营骑兵和几十门3磅炮,那可是多尔衮给多铎保家的杀手锏!

    在场的大清权贵当中,济尔哈朗是仅次于多尔衮的二号人物,他的表情中有几分凝重,用马鞭指着正在成形的多铎大营对阿济格道:“摄政王,如果让多铎把营寨修起来,咱们要打下来就不容易了......即便能得手,损失也太大了。”

    阿济格道:“他选了个好地方安营扎寨,正面的宽度只有10里,也许还不到一点......咱们的人虽然多,但不是很摆得开啊!”

    “那就多摆几排,再派兵据住城山和黑峰山,这样就能立于不败了!”济尔哈朗道,“另外,摆在俭陵的两万大军可以向多铎的左后方迂回,让他腹背受敌!”

    阿济格点点头:“谁能去指挥俭陵的两万大军”

    济尔哈朗拍拍胸脯,“我去吧!到时候摄政王发炮为号,我就亲自率领大军出击。”

    “那你的镶蓝旗兵马谁来指挥”

    “我兄弟瑙岱可以指挥。”济尔哈朗说,“就让他带兵上黑峰山压阵吧!”

    “也好!”阿济格心里当然有点恼,这个济尔哈朗关键时刻就想着保存实力啊!

    “摄政王,”正红旗的瓦克达这个时候也开口道,“城山就交给我们正红旗的人守着吧!”

    阿济格也点点头:“好,好,就这样!”

    这个瓦克达在满达海死后就是正红旗的领袖(不是旗主)了,这次是代替旗主常阿岱出阵的。而且他和多铎的关系很好,曾经在盛京将军府下任官,还跟着多铎一起打过喀尔喀蒙古。如果不是满达海去年死了,现在他多半在多铎那边呢!

    阿济格知道正红旗、镶蓝旗这些都是靠不住的,只好咬着牙道:“明日,由镶白、正黄、正绿和镶红四旗的兵马打头阵!”



第779章 死不起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勇敢王多铎这个时候也登上了位于自家大营后方,一座名为石井山的低矮山头,开始查看地形。博洛、鳌拜、遏必隆和何洛会都跟在他身边。

    碣石山一带虽然属于永平府管,但是防务上却一直由山海关昂邦章京衙门代管,所以当过山海关昂邦章京的鳌拜、遏必隆和何洛会对这里的地形都非常熟悉。选择洋河以西扎营就是他们三人提出的。

    “王爷,咱们现在扼住了洋河险要,背后又靠着山海雄关,辽南那边由敬谨亲王守着,黑龙江那边有谭泰,应该能万无一失,所以咱们不必急于交战。”

    正在提出建议的是鳌拜。这个满洲第一勇士在勇敢王多铎跟前是不敢充大头的,垂手落肩的站着,恭恭敬敬的模样。

    多铎道:“派个人去下战书!明日决一死战......战场就选在洋河西岸!”

    “什么不可啊......”

    “背水列阵不妥啊!”

    “王爷,风险太大了......”

    “是啊,咱们的兵马不如对方,不宜打堂堂之阵。”

    博洛、鳌拜、遏必隆和何洛会全都提出了不同意见,在他们四人看来,阿济格虽然后方不稳,内部山头林立,但是手头集中了满洲精华,军事实力还是在多铎之上的。

    多铎如果能卡住洋河地利,一边和阿济格对峙,一边设法拉拢阿济格那边的旗主和入八分王公,就能稳操胜券了。

    贸然决战,特别是离开营垒去洋河西岸背水列阵,实在是鲁莽之举。

    多铎一抬手,止住了四人的劝说。

    “阿济格打不过我的!”多铎低声道,“他的满洲精锐虽然厉害,但是敢拼命吗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博洛、鳌拜、遏必隆和何洛会听了主子的话,脸色都有点难看了。

    勇敢王说出了满洲精锐的一个致命弱点,人数太少,太精贵了!

    不算蒙古、汉军、索伦和巴尔虎,老满洲的精华也就是300来个牛录,一个牛录能拉出180个真满洲壮士就不容易了。总数满打满算就是五万几千,根本不能打消耗战啊!

    而在洋枪洋炮主宰的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死伤都是相当惨重的!十几万人参加的战役打下来,死伤个两三万人压根不算什么!

    区区数万满洲精锐能有啥用

    多铎道:“向日成宗与南明交战,都要倚仗游骑之利遮断敌之耳目,还要小心翼翼与敌周旋,寻得良机之后,方敢一战。成宗所惧者不是失败,而是惨胜!

    现在本王有11000支火枪(6000火枪兵和5000前锋营骑兵都有火枪)和30门3磅炮,还有几万死伤得起的假满洲......所以本王是勇者必胜!”

    死得起也是优势了!

    多铎控制的关外虽然只有200余万人口,但是这些人都编入了旗籍,都算是可以当兵的国族。

    另外,关外辽阔而且土地肥沃,所以授田很宽,而且授出去的又大多是抛荒的良田,因为原来的基础还在,所以开垦的成本比较低,收益也比较好。

    所以这些编入旗籍的汉人农户都有一些经济实力,足可以承担一定的兵役。

    多铎顿了顿,又道:“让使者告诉阿济格,如果他败了,本王就允许他在俭陵为成宗守陵,了此残生!”

    ......

    “好一个多铎,狂得没边了!”

    阿济格刚刚将自己的中军移到距离洋河十一二里的曹家庄,多铎的使者就到了。使者是朝鲜国的金林郡公李开音,也就是多尔衮的岳父。

    他是来大清国参加女婿出殡的,结果才到山海关就遇上打仗了,直接就给拘到了多铎军中,现在正好跑个腿。百分百
1...239240241242243...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