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皇帝,”布木布泰发话了,“不如这样吧,就把皇阿玛的陵墓建在山海关附近......皇阿玛一生的丰功伟绩,半数在山海关,就让他魂归山海关,埋在自己的建功立业之地吧。”

    也行啊!阿济格一琢磨,觉得不错啊!

    现在山海关是在多铎的控制之下,山海关昂邦章京是多尔衮、多铎兄弟的心腹何洛会。有他在那里,阿济格除了发兵强攻,就没一点机会了。

    可是要强攻山海关也得先拿个前沿大据点,用来囤积粮草和军资啊!

    要不然就和李自成一样,轻率冒进好几百里,如果打不下山海关就只能仓惶而退了。

    而要在山海关前构筑城堡,囤积粮草和军资,就得有一个能蒙蔽何洛会的借口......还有什么比为多尔衮修陵墓更好的借口乐看小说

    “行,就在山海关内找个地方吧。”阿济格点了头。

    布木布泰又喊了一声:“皇帝!”

    顺治没有办法,只好答应道:“儿臣都听额娘的。”

    山海关内还可以挖的,毕竟不是在盛京......

    议好了选择坟地的问题,顺治又说起了风光大葬的事儿。

    “皇阿玛现在是咱们大清的先帝了,得用皇帝的礼仪下葬,要尽可能的隆重......还要邀请南明、朝鲜、日斯巴尼亚、天竺蒙古、卫拉特诸部、西藏大喇嘛、漠南和喀尔喀蒙古诸部的使臣前来观礼。”

    顺治的话交待完了,又看了布木布泰一眼,太后补充道:“叔王摄政王,等皇陵修建完毕,皇阿玛大出丧的时候,摄政睿亲王总该抽空来一下北京吧他和皇阿玛兄弟情深,临了总要来送一送的。”

    她的话说得伤感,但其实是带着杀机的。

    多尔衮的坟怎么都得修个一年半载吧有了这一年半载的,阿济格总该稳住关内的局面了。到那个时候再用为多尔衮发送为由,引多铎入京......就摆个鸿门丧宴,然后摔杯为号,伏兵四起,直接就拿下多铎这个勇敢王了。

    多铎如果栽了,阿济格离死也就不远了!

    多铎和阿济格哥俩完蛋,那么顺治皇帝就能大权在握了!

    阿济格脑子虽然笨,但是也一下就发现布木布泰的建议中藏着的杀机了——不过没有发现杀自己的“机”,而是发现了杀多铎的机会!

    当然了,他毕竟是多铎的好哥哥,真杀了也不至于,只要多铎肯支持他当顺治的新阿玛,那么大家还是好兄弟。

    要不然,就圈起来再说吧......

    “太后所言极是,”阿济格道,“臣也觉得多铎到时候一定会来北京为皇阿玛送行的。”

    ......

    “多尔衮死了怎么死的”

    武汉东湖宫,碧波阁,大明皇帝朱慈烺正在接见祖大寿儿子祖泽清。祖大寿有四个儿子,长子祖泽润前两年死了,次子祖泽溥现在跟着吴三桂混,老三祖泽洪和老四祖泽清则在北京陪着祖大寿。

    这一次祖泽清是以报丧使的名义南来的,向朱大皇帝和东莪格格通报大清皇阿玛的死讯。

    他是吴三妹的表哥,和朱慈烺也不是外人,所以朱慈烺就直接把他召进东湖宫内的一处观水听涛的阁楼问话了。而且还准备了地道湖南菜招待他——这可是用上了好不容易才研发出来的辣椒酱的正宗湖南菜,等会儿开了席面非辣死祖泽清不可!

    “还不是为了在天竺蒙古的那个奥什么狼狈的王子跟前显摆勇武,不顾发着高热也要骑马射野猪,结果一个没留神跌下来摔个重伤,隔一天就没了......”

    “天竺蒙古奥什么狼狈”朱慈烺还不知道这事儿呢!

    他的锦衣卫在印度没有分号,在西藏一样没布局,而且奥则朗布是从被叶儿羌汗国占据的哈密卫的地盘上穿过的,吴三桂倒是上报说有大队的和硕特蒙古骑兵穿过哈密卫来着。不过朱慈烺也就听一耳朵,没当回事儿!

    “这事儿我也不是很清楚,”祖泽清两手一叹,“就知道天竺不知什么时候给一个什么蒙古部落打下来了!现在他们听说蒙古又有了大汗,就派人来进贡,给了好多好东西,估摸着值一百多万两银子。可把多尔衮高兴坏了,谁知道就乐极生悲了!”




第762章 皇爷,这回东虏真的要完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啊,这是莫卧儿帝国的奥则朗布!他,他怎么跑去木兰围场给多尔衮上贡了”

    朱慈烺终于闹明白了!

    不对,也没完全明白。这到底怎么回事儿莫卧儿帝国想干什么呀银子太多没地方花是怎么着为什么给大清国上贡难道就因为大清皇帝挂着个蒙古大汗的招牌

    “好像是叫奥则朗布!”祖泽清笑道,“这家伙也真是的,成了多尔衮的催命小鬼了......皇上,微臣还有好消息要报告呢!”

    怎么就微臣了呢朱慈烺心说你这是要当三臣了朕还没批准呢!

    “什么好消息”朱慈烺笑着问。

    祖泽清喜气洋洋地说:“大清,不,是东虏要完了!”

    朱慈烺看着胡子拉碴,一脸忠厚模样的汉奸祖泽清,“怎么就要完了”

    “这个阿济格和多铎要打起来了!”祖泽清笑道,“这个阿济格也是个浑人,多尔衮没死透他就想要接班当皇阿玛,可多尔衮却要让多铎给顺治皇帝当新阿玛......”

    朱慈烺噗嗤一笑:“还有这事儿最后谁当上新阿玛了”

    “谁都没当上,”祖泽清道,“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新阿玛,最后议出了一个两王摄政,皇上听政。”

    朱慈烺很吃惊啊!这大清国的“宪政”的步子比历史上可大多了,都开议会给皇帝选新爸爸了......就是英格兰也不能这样啊!英国议会什么时候也不能给国王、女王选举一个新爹啊!

    祖泽清接着说:“两个摄政王就是阿济格和多铎哥俩,不过阿济格不让多铎立马进京,要打先把日本国和罗刹国给打败了,等多尔衮的皇陵修好了再进京。”

    打败日本和俄罗斯朱慈烺心说:这要求是不是高了一点多铎能行吗

    心里这么琢磨,朱慈烺嘴上却问:“这些事儿和东虏要完有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祖泽清说,“阿济格摆明了要对付多铎啊!现在不让他进京,那是为了拉拢多尔衮在关内的旧部,继承多尔衮的权位。等权力巩固了,再以为多尔衮发丧的名义把多铎诳了来,那还能有好”

    “说的也是......多铎会上当”朱慈烺看了眼祖泽清,你也不像是老谋深算啊,你都看穿了,多铎会看不穿

    “怎么可能上当”祖泽清摇摇头道,“多铎多精明一人所以阿济格和多铎之间一准得打起来。到时候不管谁赢,东虏都得大伤元气......王师再趁机北伐,哪还有打不赢的道理

    皇爷,臣和臣父、臣兄可是身在清营心在明,一心一意盼着王师北伐啊!”

    “好好好,”朱慈烺连连点头,“朕素知尔祖家父子兄弟的忠勇,祖可法都和朕说了......你们都是诈降东虏的!”

    朱慈烺是最善于发现忠臣的,因为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乱世之君!乱世之君就不能有洁癖,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明末这个世道,要是抱着“至清”和“至察”的死理,就真没什么人可用了,那就只能唠叨什么都烂到根子了,都没救了......

    而祖大忠臣对朱慈烺的话那是百分之百相信的——朱皇帝守信用的牌子已经打出来了!

    人家是言出必行的好皇上,比他那不靠谱的爹强多了!

    而且这个洪兴皇帝特别会弄钱粮!他爸爸崇祯在台上的时候,到处都是亏空,一年到头能搂到的钱粮加一块儿最多也就千万之数,几十万大军,还有那么多官吏,要怎么开销啊

    也别说贪不贪的,下面人都是包青天你也不够开销啊!而且宋朝给包青天多少俸禄

    所以给崇祯当兵打仗,算总账肯定是亏本的!少数当官的也许能赚上不少,但那是建立在扩大士兵血亏的基础上的,他们是在喝兵血,不是在从崇祯手里赚钱,所以崇祯就很难指挥这些人。1网

    但即便他们个个都不贪,算总账依旧是个亏,下面的士兵也依旧是个亏。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全行业亏损,而且还是巨亏!

    而且将官不贪就不能维持家丁团队,没有家丁就没有办法镇压下面的“亏本兵”哗变,镇压不了哗变,他们这些当官的就得去死了!

    这可是极度考验人性的事情!

    现在朱慈烺当了皇上,每年抓到手里的钱粮如果折现计算,那是上亿的(明末粮价比较高),比崇祯那时翻了10倍都有。而军队的数量却差不多,账面都是几十万人......所以均摊到每个兵将身上的花销起码加几倍,给大明朝当兵打仗也就成了一门可以赚大钱的营生。

    下面的人都赚到钱了,朱皇帝当然就能提出严格的要求了,什么训练,什么军纪,什么反腐,什么末位淘汰,什么997、996的,那都是可行的——都是后世做企业的那一套,朱慈烺也就会这个。

    而且大明这里效益好了,有钱赚了,原本跳槽去大清的那些人,也就想吃回头草了,于是身在清营心在明的忠义三臣、忠义四臣也就多了。

    朱皇帝和祖泽清正说话的时候,吴三妹已经领着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姑娘来了。

    哭得跟泪人似的那位,当然就是东莪格格了。东莪格格已经读完了金陵女校的课程,现在正准备考金陵女中——女中还没开张,她得等上一段时间。所以朱慈烺就把她带到了西京武汉,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方便补课而已。

    看见东莪哭成这样,朱慈烺也不和祖泽清说什么北伐的事儿了,赶忙上前去安慰小姑娘。

    当然了,安慰归安慰,让东莪格格北上奔丧是不行的。现在北清的内战随时爆发,而北京城内也有可能会生变!

    多尔衮能不能安安稳稳的埋到山海关皇陵里面去都不好说呢!

    ......

    “陛下,咱们要不要派人吊唁多尔衮”

    “派什么呀他可没少杀咱们的人,而且还掘了曲阜孔林!”

    “对,多尔衮罪大恶极!”

    “这和派人去北京吊唁有什么关系咱们得弄清楚北京城内的局势......”

    “没错,不仅得派人去北京,还得派人去盛京和多铎见面。”

    第二天的两府合议,别的事情自然就得让位给多尔衮之死了。这可是个天大的事情!

    这个多尔衮可算得上是大明头号强敌,他现在死了,这大清国说不定就要急转直下了。

    朱慈烺并没有露出多少喜色,因为东莪昨天下午哭晕在他怀里了......也不知道会不会伤心过度而亡应该不至于吧

    另外,行百里而半九十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多尔衮死翘翘到灭亡北清的路还长着呢,所以别高兴得太早。

    看到下面的大臣们都议论得差不多了,朱皇帝这才嗯咳了一声,会堂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朱慈烺。

    朱皇帝说:“咱们和东虏的五年之约就快到期了,多尔衮又在这个时候一命呜呼,而且东虏内部又出现了阿济格、多铎之争,说不定还会打起来......这对咱们北伐恢复中原肯定是有利的。

    不过咱们也不能把北伐之事看得太容易,前两次北伐未能克竟全功,就是因为准备不足之故。这一次咱们必须好好准备,以求万全!”



第763章 你们内讧吧,别管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明清五年之约是在大明洪兴元年达成的,也就是说得等到洪兴六年才算过期。现在则是洪兴四年末,距离和约到期还有一年半。

    如果朱皇帝要追求战争的突然性,当然得选在和约到期前下手了。不过清国方面从来也没放松过警惕,所以战争的突然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既然突然袭击不可能,那么就应该在充分准备上下足功夫了!

    朱慈烺的目光在会堂当中缓缓扫过,将所有人的表情都收入了眼底。文官们都跃跃欲试,看来钱粮上面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而武官们则个个表情凝重......北伐战争并不容易打好!

    “朕素来言而有信,所以当恪守五年之约,开战之日就定在洪兴六年秋。”朱慈烺缓缓地说着,“可法,朝中诸臣中,你最了解清国的情况,你先说吧......咱们得花几年时间才能北伐成功”

    选择秋季北伐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春夏两季黄河、淮河水位较高,清军万一狗急跳墙就会以水代兵。虽然黄淮运大工已经完成,淮河堤坝得到了极大的加固,洪泽湖泄洪区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洪兴六年春、夏两季没有大水,如果淮河大汛和归德府一带黄河决口凑一块儿,还是会引起淮河泛滥的。

    另外,大明现在还占着淮北的许多淮河北岸的地盘,还在淮北地盘上设了淮北、徐海两个藩镇,分别由黄得功和高杰出任节度使。

    如果淮北、徐海两镇被淹,大明朝廷一样会蒙受严重的损失。

    而把开战年份定在明年,也不全是为了守信,而是为了储备足够多的物资以支持一场长期战争。

    所以开战日期只能是洪兴六年**月间,也就是西历的1653年9-10月。

    祖可法这个四臣现在是大元帅府参军副使,也就是副总参谋长或总参作战部副部长之类的官职。

    他一四臣之所以得到如此重用,当然是因为“知清”了。现任的正副军师李岩、李若琏都不算知清派,所以朱慈烺就把祖可法从吴三桂那里调回来,出任了参军副使。

    “陛下,”祖可法站起身,向朱慈烺行了个揖拜之礼,“臣以为北伐几年可以功成,要看阿济格和多铎能否和睦,或者谁能在二王之争中胜出。若阿济格取胜,三到五年间,当可大功告成。若多铎取胜......那么北伐就应当先图关内,再言平辽。

    若阿济格和多铎能够和睦共存,臣建议先在北方求一个辽宋对峙的局面,再许图进取。”

    “多铎有那么厉害”朱慈烺问。

    “多铎号勇敢王,在满洲军中最善争战,而且这两年他还在主持对罗刹国、日本国的军务,并未疏远战阵。”祖可法说,“另外,多尔衮一直将多铎当成后继之人进行栽培,所以才让他统领关外九旗,还让他整合巴尔虎人和索伦诸部。如今关外已经自成体系,连人口都已经恢复到了满洲入关之前的水平了。”

    关外人口增长其实是很自然的,在努尔哈赤扫荡辽东之前,辽东的汉人人口就有几百万之多,后来因为连年的战乱、屠杀和满人大举入关,才变得人烟稀少的。
1...231232233234235...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