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说着话,范文程就将一封奏章恭恭敬敬递了上去。
“皇阿玛,这是索尼、蓝拜、杜兰、尚可爱、范永斗等五大臣从天竺蒙古国发出的联名奏报。”
“什么是天竺蒙古国”多尔衮一愣,蒙古国什么时候跑天竺去了
“就是察合台汗国的后裔,”宁完我解释道,“在大概一百多年入主天竺,建立了天竺蒙古国。现在天竺蒙古国的汗王沙贾汗听说大蒙古国又有了大汗,所以就遣使上贡来了......”文笔书吧
“等等,大蒙古国的大汗”多尔衮一下跳起来了,“什么时候的事儿是哪个不知死的蒙古汗王又称大汗了”
汗和大汗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蒙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一个是全蒙古的首领。如果蒙古又有了大汗,那大清得马上发兵去讨伐啊!
正白旗汉军的马柱国知道多尔衮误会了,马上开口解释:“皇阿玛,那个大蒙古国的大汗就是皇上啊!您忘了,皇上是额耶尔札萨克汗啊!”
“额耶尔札萨克汗”多尔衮想想又不对,“那咱们也不是大蒙古国啊!索尼他们几个干什么吃的怎么不说清楚”
是啊,国号能弄错吗
这个罪大恶极啊!
多尔衮刚要发怒,看着三个奴才大学士都乐呵呵的,怎么不跟主子一个表情
“你们仨怎么回事”多尔衮问,“大清国号能随便改吗”
“不能,当然不能了......”范文程一脸谄媚,手捧着一叠礼单就献上来了,“皇阿玛,您看这个。”
“这是......”多尔衮拿过来一看,“是礼单那么长”
范文程说:“是啊!这个天竺蒙古国有钱啊......据说比南明还有钱!奴才找了正白旗的皇商给礼物估了价,往少了算,都价值100万两银子!”
“100万两”多尔衮的眼珠子瞪得老大,“他们,他们也太阔了吧”
“可不是嘛!”范文程笑着,“这是天竺蒙古国上贡给大蒙古国的......咱们要还是不要”
“当然得要了!”多尔衮一瞪眼,“不要是傻子!”
“那咱不是大蒙古国......”
“那就假装一回吧!”
这事儿要搁道光、咸丰年间,说不定就给打发回去了。但现在是多尔衮当家,为了100万两银子的贡品假装一下蒙古人又怎么样大蒙古国可没什么薄来厚往之说!
“对了,”多尔衮忽然想起来了,“那么多好东西不会让吴三桂劫了吧”
由于吴三桂的倒戈,现在大清和西藏的交通不大方便了。
范文程好像变魔术一样,又取出另外一本奏章,“皇阿玛,这是和硕特汗的奏章,天竺蒙古国的朝贡使团已经跟着尚可爱、范永斗一块儿走西藏回来了,和硕特汗还派出5000蒙古骑兵护着天竺蒙古的使团,借道叶儿羌汗国北上来了,估摸着今年秋天就能到了。”
“还得派人去迎一下!”多尔衮道,“给阿济格拟旨,让他从太原出兵5000,再召集大同附近的蒙古诸部人马5000,西去迎接天竺蒙古使团!
另外,再让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信,让他给我老实一点!”
阿济格现在驻兵在太原,是西线清军的统帅。
而祖大寿并没有被多尔衮释放,依旧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北京“养老”,所以多尔衮和吴三桂之间还是有联络渠道的。
“皇阿玛,”马柱国提醒道,“咱们是不是也动一动呆在北京城里面也不像蒙古人啊!”
“那怎么办”多尔衮问。
“咱们不如来一场秋狝行猎,”马柱国说,“在燕山北面有一处千里松林,周围水草丰美,牛羊遍地,过去就是辽朝皇帝的猎场。皇阿玛可以去那里行猎游玩,顺便接待天竺来的蒙古人。”
多尔衮想了想,点点头道:“到秋天,朕的病应该就大好了,正好去塞北一游!”
第752章 站好了,要炮毙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库页岛上的战争果然出了意外!
鳌拜这边是从库页岛的北部登岛的,总共上去1000名索伦骑兵,150名正蓝旗汉军炮兵,200名关外镶黄旗的正兵,150名关外镶黄旗的包衣奴才,50名奴儿干城的赏乌林兵,总共就1550人。其中的50名“赏乌林兵”就是负责用棉衣、食盐、铁器和库页岛上的八个部落换取毛皮的兵士,都是赫哲人。上回撞上虾夷松前家的巡逻队就是他们这些人,鳌拜从中选了50人充当向导。
这1550人再加3500多匹马,3门3磅炮,还有一些车辆,就坐上说山东话、徽州话的朝鲜人驾驶的鸟船,渡海上岛了。
上岛以后,鳌拜立即把50个赏乌林兵中的40个散出去,一个部落去5个,负责通知岛上的阿伊努族、费雅喀族和赫哲族部落姓长(首领)准备迎接大清天兵。还命令岛上的八部姓长各带200壮丁去领赏。
别看库页岛地盘不小,但是岛上的人口很少,八大部落(八大姓)加一块也就两三千能拉出来的壮丁。不过所有的壮丁真的都很壮!就是把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拿出去和他们比,也就在伯仲之间。
能够在库页岛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靠渔猎生存下来的土著,想不壮都难啊!
不过他们虽然够壮,但是因为生产力太落后,所以没有什么好兵器可用,连箭镞都用动物的骨头磨成的。打猎还凑合,打仗就不行了。
鳌拜早就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早就准备好了一批八力弓、装了铁箭头的箭簇、圆盾、腰刀和长枪,全部“赏”给八部壮丁,而且还很大方的给了他们跟随大清天兵去立功的宝贵机会。而且还拍着胸脯保证,只有勇敢杀敌,砍下日寇的首级,就能抬入关外九旗,成为一名光荣的大清好奴才!
有了当奴才的前程,库页岛上的壮丁自然个个奋勇,总共有7个部落出了1600多人(有一个位于岛屿最南端的阿奴伊人的部落没有回应,剩下的7个部落一共拉出1600余人)。
不过得到了1600多个炮灰的鳌拜也不敢轻视日人,还是小心翼翼的进兵。
这个库页岛的地形是南高北低,北部多平地,南部则多山地,而且无论南北,凡是平地处就多有河流湖泊。这河流、湖泊多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另外,岛上的森林也非常多,都是原始森林,没有当地人带路,很容易迷失方向。
好在有1600多个库页岛的壮丁帮着驾船,倒是让鳌拜的军队可以顺利南进。
不过鳌拜还是非常小心,每前进一百里,鳌拜就会选择一处险要修建木堡,再留下少量库页岛的壮丁驻守,就这样缓缓向前推进。前进了大约400里,也就在库页岛中部靠北的地方,就再没办法前行了。
因为散在队伍前面探路的库页岛土著纷纷来报,说是遇上了日本人的大队人马!人数多少是说不清的,反正是漫山遍野的就来了。
原来鳌拜这边小心谨慎,而他的对手,日本第一兵法家楠木正雪却来了个长驱大进。
楠木有5000“浪士军”,再加上松前、南部、仙台、会津等藩提供的1000名负责运粮的足轻,组成了总共6000人的“大军”。
这6000人再加上可以供他们食用3个月的口粮,分三批运上了库页岛,也不是在岛屿的最南端登陆,而是选择了库页岛南部的大海湾的西部沿岸地区登陆。登陆之后,就开始在登陆地点附近的一条不知名的大河南岸筑城,还以楠木正成的出生地赤坂村为这座城堡命名为赤坂城,一副准备在库页岛当领主的姿态,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就在楠木正雪忙着筑城的时候,他的弟子兼军奉行丸桥忠弥则带着几十个骑马武士沿着那条大河搜索,走了两天居然撞进了一个阿努伊人的大部落,几十个骑马武士马上就拍马冲杀了进去,打了阿努伊人一个措手不及,还顺手抓到了几个入侵桦太岛的“清寇”,就是鳌拜派去召集土著壮丁的那几个“赏乌林兵”。
严刑拷打之后,楠木正雪和丸桥忠弥知道大清国这次派了1500人上岛,其中1000人是骑兵,而且还带了3门小炮。
楠木和丸桥都是兵法家啊,当然知道5000个兵比1500个兵多,三个打一个还有的多!网
而且楠木带来的5000人都是武艺高强的武士,那可是从全日本的浪士中选拔出来的,个个武艺高强!
清寇那边怎么都不可能全是武士吧往多了算,也就那1000个骑马的是武士,余下的都是杂兵而已。
所以这一仗是稳赢的!
大兵法家楠木正雪当即立断,留下1000个松前、南部、仙台、会津等藩的足轻(也有少量管理足轻的武士)继续筑赤坂城,他自己和丸桥则率领全部5000武士,每人携带20天的行军口粮,日夜兼程北上求战。
就是要打清寇一个措手不及!
在大清顺治八年七月初一这一天,楠木正雪所部终于在一处不知名的河汊处和清寇遭遇了。
而遭遇的结果,则清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取胜后的楠木哪里肯放过兵败的清兵立即就率领全军追击,然后在七月初三、七月初四、七月初五连续取胜,但是因为清寇是骑兵,所以并没有取得多少斩首。
急于建立功勋的楠木下令彻夜追击,在猛追了一日一夜后,终于在七月初七这天追上了清寇的主力——包括300多名披甲骑兵(鳌拜带来的镶黄旗骑兵和包衣奴才)、1000名火枪手(索伦骑兵)、1600多名弓箭手和长枪兵、150名炮兵和3门3磅红夷小炮。
这些部队组成了一个火枪兵、弓箭手、长枪兵掩护3门大炮,骑兵在两翼压阵的阵型。就摆在连续因为行军和追击而疲惫不堪的4500多日本武士跟前(有400多人掉队了)。
这下刚刚展开战阵(4500多武士列出了5个方阵,还有几十名骑马武士跟在楠木身边)的楠木和丸桥这两个兵法家忽然发现自己的兵法不够用了!
这种枪炮弓骑的混合阵形看上去很厉害啊!要怎么破楠木正成传下来的兵法上没有说啊!武田信玄的《甲州流兵法》上也没有啊!
就算中国传来的《孙子兵法》、《孙斌兵法》、《李卫公问对》上也没说啊......
即便是在日本战国时期,好像也很少有骑兵、火枪、大炮凑齐的数千人级别的合战吧
正在楠木、丸桥两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对面的清军大炮已经打响了!
虽然只有3门红夷小炮,但是炮手却是“英吉利专家”调教出来的,打得又准又快,铸铁的炮弹3枚一波,一波接着一波落在了其中一个方阵的日本武士当中。根本就没有打空的,炮弹砸进人堆,然后再弹跳起来,向各个方向横扫过去,把武士们一排一排的撂倒!
当然了,3门红夷小炮造成的伤亡终究是有限的,可是将近900名日本武士也不肯这样傻愣愣站着挨炮毙啊!
人家是为了建功立业跑来桦太岛的,可不是为了挨炮毙来的。
所以没挨几轮炮毙,这群武士就忍不住了,带队的队长下达了出击的命令,得到命令的武士则纷纷怪叫着向前,有些人挥舞野太刀,有些人持着长枪,也有一些人端着铁砲,开始扑击清军的炮兵阵地。
而等待着他们的,则是1000支日斯巴尼亚国生产的六匁筒的轮射......
第753章 岛津是叛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巴嘎,至少有500,不,是轮射,至少有1000支铁砲!”
举着望远镜看着盲目出击的几百名浪士被三门3磅炮打出的霰弹和1000支齐射的火绳枪打得死伤枕藉,大兵法家楠木正雪倒吸了一口库页岛的凉气儿!
这可真凉啊!
他的5000浪士军总共只有400支六匁筒——不是他这个兵法家不重视火药武器,而是德川幕府对各藩持有的铁砲数目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幕府的规定,一万石高可以拥有20支铁砲!
只有20支,理论上不能再多了。
不仅持有铁砲的数目有规定,长枪、弓箭、盔甲的数量,也都有严格规定,必须和石高挂钩。
一万石高按照幕府的标准可以养200——250人的军队,这是包括武士和足轻的全部数量。
所以藩拥有的军械也必须是相应的,只能装备200——250人,其中铁砲就是20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定,就是为了防备各藩在平时积攒武器,在时机到来后大举募集平民扩军。
因此在江户时代,100万石高的藩,可以合法拥有的铁砲数目仅有2000支。
萨摩藩那样一次就卖出3000支六匁筒完全是非法行为......当然了,萨摩藩在日本江户时代拥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因为萨摩藩距离江户太远,而且历来都是强藩,还以一藩之力压服琉球国,拥有日本唯一的外藩。
所以德川幕府对萨摩藩,向来是另眼相看,有什么违法违规,也都睁一眼闭一眼。
而松前藩这样无石高的藩可以拥有多少支铁砲,则需要幕府来拍板决定。
而楠木正雪的浪士军则参考无石高藩,由幕府来定个数目。德川家光看得起楠木正雪,允许他的浪士军拥有400支铁砲——这可是20万石石高的藩才能拥有的数量!
即便这400支铁砲都能打响,面对敌人的1000支铁砲加3门大炮,在火力上根本没有胜算。
这可怎么办楠木正雪已经有点乱了方寸了......
“总大将!”丸桥忠弥大喊道,“全军出击吧!我们有四千多名武士,只要冲上去展开肉搏,就算有十倍的清寇也不是对手!”
“可是清寇的大筒和铁砲......”楠木正雪还有那么一点犹豫,“也许可以迂回。”
“老师!”丸桥大叫道,“敌人有三百名骑马武士,我们只有几十名骑马武士,怎么能完成迂回还是全军一起压上,用人数和武士的勇武碾压敌人吧!
而且铁砲连续发射的次数是有限的,现在清寇不断齐射,再打个几波就差不多了。我们正好利用这个当口冲上去!”
还是丸桥这个学生的兵法高明啊!
“幺西!”楠木正雪抽出老婆家祖传的,据说是楠木正成用过的宝刀,向前一指,大喊道:“升起菊水之旗,突击!”
菊水之旗是楠木家传的军旗,楠木正雪定下的军规,升起菊水之旗,就是全军突击之时。
一时间战鼓声,军号声,呐喊声,响成了一片。四个浪士方阵开始向前挪动,端着铁砲的武士在前,然后是带着弓箭的武士,最后是持着长枪的武士。
猜你喜欢